【肥仔煲飯🍚】
冬天寒風陣陣,食煲熱辣辣煲仔飯🍚,手腳和胃即時變得暖和。不過冬天活動量少,代謝放緩,小心不停口吃,一個秋冬肥十磅!🥶😱
別以為煲仔飯肉少飯多,較健康,其實煲仔飯極高油脂,全因烹煮肉類時溢出的油分會被白飯吸收,增加白飯的脂肪量。以鳳爪排骨煲仔飯為例,一煲就高達1,300卡路里!😱很多人會額外加臘腸或膶腸,其實一孖臘腸已含48.3克脂肪,相當於吃下約十茶匙油分,當中有近三成是飽和脂肪,多進食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含量,有損心血管健康。主要用內臟製成的膶腸,其膽固醇更是嚇死人,100克膶腸等於吃下六隻蛋黃的膽固醇!此外,煲底的香口飯焦是在煲底掃油而成,令白飯變得更油膩。
除了高脂,煲仔飯也會導致鈉質攝取過多。吃煲仔飯時會加入甜豉油,一湯匙約含550毫克鈉質,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天鈉質攝入量應少於5克(約一茶匙),即少於2000毫克的鈉。換言之,加三湯匙豉油已佔全日身體所需的一大半,再配搭臘腸或膶腸,即時鈉質超標。攝入過量鹽會引致高血壓,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鹽食物亦會增加鈣質流失,長遠或影響骨骼健康。亦有專家報告指出,高鹽分飲食很可能是導致胃癌的原因之一。
此外,飯焦是將碳水化合物高溫加熱燒焦而成,已有大量研究指出,高澱粉、低蛋白質食物在高溫加熱時,會產生名為丙烯醯胺(Acrylamide)的毒素,損壞神經令感覺喪失、發炎、早衰老、動脈硬化、腎功能衰退、膽固醇升高、致癌,目前動物實驗已證實丙烯醯胺是致癌物。所以飯焦雖好味,但只宜淺嚐。😅
其實只要分享,並懂得控制碳水化合物和鈉質攝取量,間中吃煲仔飯也沒問題,當然最好是自製有營煲仔飯。配料最好選較低脂的如鮮肉片、田雞煲,相較滑雞、碎牛甚至高脂肪的白鱔等健康一點。烹調時也宜加入蔬菜烹調,如椰菜、洋蔥、冬菇等,增加纖維。至於煲仔飯煲底的飯焦,在家也可自製,只要待電飯煲跳到保溫後再按一次煮飯,這樣焗出來的米飯就會有一層薄薄的飯焦。相比街外的肥仔版本,健康得多又能止口癮。
📽️更多健康資訊🎞️:
我的天然療法路:https://youtu.be/Nu1f9-nACDA
勿讓小朋友濫吃西藥:https://youtu.be/dMSn5CqnNto
#煲仔飯 #脂肪 #膽固醇 #唐安麒
* 圖片來自互聯網
------------------------------
大家記得like我的YouTube Channel及Instagram啦😁
IG 名:DR.ANGELTONG
YouTube:https://bit.ly/3ic4LDT
------------------------------
白鱔卡路里 在 猛烈南瓜在飯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日之計在於晨,起身擦牙洗臉,靈魂未完全回到肉體的狀態,坐在餐枱前,這刻你想來一個太陽星晨的煎雙蛋?一杯熱咖啡?一碗白粥加條油炸鬼?一碟超高卡路里的早晨全餐?
我懶得自己弄,不如坐一小時火車,吃碗肉骨茶。
好了,從九龍區出發,去甚麼地方需要一小時火車?
在我們眼中,馬來西亞沒有四季之分,一月的早上,熱到出晒大汗,從火車站步往巴生港,身穿的利工民Henley shirt,濕到透點;來到熙來攘往的肉骨茶店,剛有食客埋單,我就即刻坐下,相信大家都是食完早餐就開工,趕頭趕命般似的。
熱騰騰的肉骨茶上枱,一大舊豬腩肉浸在茶裡面,肥瘦分明,沾些黑醬油,配白飯吃,再加條油炸鬼,喝到差不多,未夠喉的話,還可以添飲,飲到你唔飲為止。
本來死蛇爛鱔的遊魂野鬼,連下三碗之後,頓時變成火車頭。
看看手錶,弊!就遲到!不坐巴士了,即刻用Grab叫車返公司。。
白鱔卡路里 在 陳德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寫在《週刊編集》專欄「男人四十」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對自己有不同的意義,把它也貼在這裡
文中描述的那場演出,今年四月將滿20年了,所有情景、聲光,依然歷歷在目......
〈送走一個樂團等於送走自己的青春〉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暴力,活生生的暴力,像病毒一樣會感染。草原上漫布著濕溽的空氣,頸背間沾著一顆顆汗珠,水分子內漲滿官能的慾望、尚未揮發的酒精,還有海風捎來的鹹味。
那片銀亮亮的海,徐徐流動在草原南方,這是墾丁的荒野,千年一遇的公元2000,十二生肖輪轉到龍,我在四月的春天吶喊。
即將登台的是一支叫濁水溪公社的地下樂團,我在台北看過他們幾次,真的都在「地下」—金山南路二段加油站對面地下室裡一間叫VIBE的Live House。今年的春天吶喊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在大場合遭遇他們,我從台北一路轉搭客運繞過大半個台灣來到島嶼底部,帶著馬子,要來體驗傳說中的島嶼邊緣生活。
我們四周旋繞著一圈一圈的人影,黑壓壓的,一如沉暗的夜色,擁擠的現場東飄來一句「幹!好膽別踩我!」西射來一句「你是在看三小!」我的體溫隨著腎上腺素飆升,覺得自己像個將從戰壕裡翻出去殺敵的士兵,眼睛冒著煙,熊熊怒火照亮我額頭的青筋,雖然我並不清楚自己在氣什麼。
我跟著人群推擠著、叫囂著,嘴裡啐著跋扈的髒話,同一時間,山腳下的嬉皮餐車喜劇演員似的送來一陣油炸甜點的黏膩香氣,那股香氣在浮動的人流間擴散成嗑藥後的集體亢奮感。
直到這一刻(我活了二十一年又三個月的這一刻),我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這麼兇蠻,這麼容易被人煽動,這麼渴望言語中的暴力—而他媽的!那該死的樂團甚至還沒上台。
熱風從海邊吹來,吹得人更恍惚了,也更敏感,有人開始暴走,想衝破防線攻佔舞台,音控台那邊不知道誰抓來麥克風朝夜空大喊一聲:濁!水!溪!公!社!(每個字都加重音)
草原上,所有身體同時顫了一下,濁水溪公社像媽祖遶境的陣頭鏗鏗鏘鏘竄了出場,台上台下抱緊彼此墜入歇斯底里的狀態,時間在眼前塌陷下來……and the rest is history.
後來寫成的歷史是:2000年四月二日,陳水扁宣誓就職總統完成台灣首次政黨輪替的前一個月,由兩個台大學生柯仁堅(小柯)、蔡海恩(左派)領頭的濁水溪公社,策動了台灣樂團史最惡名昭彰的一場演出,開演那刻全場失控,團員和觀眾打成一團,樂團只唱了一首新歌〈酸仔乾〉就被主辦單位斷電趕下舞台。從頭到尾,濁水溪公社只在台上現身了五分鐘,史稱「早洩事件」。
(是的,和這個樂團相關的形容詞總是繞著陽具和下半身打轉)
而另一段當時在墾丁興風作浪的團員無法預知的歷史是:一年後左派將離開自己創建的樂團,不會回到隔年的春天吶喊,但我回來了,還拿著攝影機站在台上。
因為玄妙的機緣,這個宛如恐怖分子的樂團成為我和一個班上同學畢業製作的拍攝對象,指導教授眼看我們要被放牛班的學生帶壞了,千叮嚀萬囑咐:「要維持客觀性啊!別和被攝者成為朋友。」片子開拍,我們很快意識到自己是當年聽地下搖滾的大四生裡最幸運的兩個,各種場合都有第一排的視野(抱歉!我要拍片,借過一下),而且,他們好像也把我們當朋友。
兩個青澀的大四生,三天兩頭扛著攝影器材跟這夥人走闖江湖,那個野性的、俠義的、菸酒的、搖滾的地下江湖—練團室、錄音間、酒吧、Live House、某個團員家的藥膳火鍋趴。我們從牆壁上的蒼蠅,變成湯頭裡的豆腐,用力吸收那些濃稠的湯汁,哦!那真是全台灣最邪惡又最聰明的一鍋。
我最後一次看到左派已經是2001年的事,就在紀錄片快殺青之前,一場辦在聖界(一處已亡佚的Live House)的新專輯發表會。當晚演出結束,他頭也不回,叼根香菸騎上單車,帶著自己點燃過的時代一起消失了。至今,我仍不確定他有沒有看過我們拍的那部裡面裝滿了他的紀錄片。
過去這十多年,我卻時常看到小柯,在他剛搬好的家,在我棲居的公寓,在朋友的婚禮或音樂祭現場,在唱片行、電影院、咖啡館、海產攤、夜市,在台北任何一處可以容納幾個人一邊話當年一邊幹譙現在的社會的所在。我們成了摯友,陪伴對方渡過人生的起落,我可能比誰都更早知道,他其實不想玩了。
「大家根本不是來聽我們唱歌的啦,只想丟東西!」
「這張錄完恁爸就不錄了!」
喝到有點醉的時候,繃緊的彈簧終於鬆開,小柯會發洩個幾句,把苦悶甩出心裡。身為朋友我想跟他說,小柯,你早就可以不玩了,不會有人怪你的;可是身為樂迷,我也捨不得濁水溪公社真的退場,我只是跟他說,小柯,你決定退了就不要回來,變成傳奇,讓人想念就好。
於是,柯仁堅啊,這個台灣男人中的台灣男人(就像每個人山一樣的爸爸,表面聞風不動,內心重情講義),就在那裡ㄍㄧㄥ呀ㄍㄧㄥ的,把濁水溪公社那塊沉重的甚至有點不合時宜的招牌一把扛在肩上,一張專輯錄過下一張。他的話就快說完了,他在等待一個時間點。
2019年,濁水溪公社成團三十週年,發行了第十張專輯《裝潢》,這兩個成就都是台灣樂團史至今的唯一。一支有三十年歷史的搖滾樂隊,歷經團員的來來去去、曲風的峰迴路轉,辛勤寫下了,錄製了一百多首歌。
那些歌曲的主題,從鄭南榕到中壇元帥,聖誕老人到耶穌基督,打手槍的問題少年到制服酒店的港都情人。從真主阿拉到孝女白琴,劍仙到台灣獨立軍,發大財 到往生船,排骨便當到紅龜粿。從妹妹的碗粿到黃色電影和大哥大,從汽油彈、核災、公投到紅中白板青發小三元,從大陸妹、落翅仔、檳榔西施到小飛俠、小甜甜和鐵金剛。
哦!還有府城的鱔魚麵、萬巒的滷豬腳、大稻埕的紅蟳米糕。有迷幻山崗的搖頭丸、強力膠、安非他命和麻菸,也有給我青春和快樂的加味人參姑嫂丸和冰冷夏夜裡的肉鯽仔,還有一些莫名其妙卻特別感人的情歌。
一百年後,如果有人在水溝蓋旁撿到這些歌,會從中認識到台灣曾經有過的一段活色生香、豐盛草莽的俗民生活實景。小柯,與從前的左派,一直都很理解他們歌曲中的那些人物,那種生活在「問題社會」裡的核心經驗,因為,他們就是那些人的縮影。
《裝潢》上市後不久,我和小柯約吃中飯,在他上班的地點附近。雨天,我們撐著傘,從民權西路轉入中山北路,再轉入更小條的巷子,推開一家和食店的門,小柯說,他下午請假了,我倆可以慢慢吃,慢慢聊。
找他吃飯,是想跟他拿那面濁水溪公社的大旗子,黑底紅字的,很有氣勢。再過一週,我將前往世界第二高峰K2的基地營,在那駐紮一個月,報導兩位台灣登山家攻頂的故事,我想把那面旗子當成幸運物,在海拔5000公尺的基地營展開它,讓它隨冷冽的山風飄揚。
「旗子我洗好了,」小柯把大旗放到桌上,摺得好好的,「還有,這個不知道你派不派得上用場?一個測心率的手環,你可以戴在手上,好像還可以測步行距離,消耗的卡路里什麼的。」小柯把手環和大旗裝進一個塑膠袋,轉交給我。
我接過來,看著他,看著這個曾經站在憤怒青年頂點的龐克歌手,現在是固定要上班,睡覺會失眠,樂團才剛解散的中年男子。走在路上,他看起來很平凡,一旦站上舞台,把吉他揹在身上,麥克風對準自己的嘴巴,他卻有魔力讓周遭的世界燃燒。
我好像回心轉意了:誰說傳奇引退後不能回來?
「一切保重!」我們在大街上擁抱、握手,朝不同的方向走去。遠征開始後,我將大旗塞在裝備袋的底層,它一路跟我橫渡冰河,翻越雪山,穿過稀薄的空氣,抵達荒蕪的凍原。有時候,我會在基地營熄燈的半夜,躺在自己的帳篷聽《裝潢》的最後一首歌〈再會〉,聽小柯在耳邊唱著:「用一生行自己的路。」那時我總是特別想家。
2019年七月十七日,攀登者預定攻頂的日子,天空很晴朗,留守在基地營的人閒閒發著懶,有人在玩撲克牌,有人用望遠鏡眺望潔白的山體。早餐後,我將濁水溪公社的旗子從裝備袋裡撈出來,扛著腳架,沿著雪徑走到冰河的邊緣。
風陣陣吹在臉上,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此刻在山頂與遠方的海島,各有我珍視的人,基地營的方位傳來無線電的呼叫聲,時間再次塌陷下來……
濁水溪公社 1989—2019
(原文載於《週刊編集》2020年一月號)
白鱔卡路里 在 iFit 營養師專欄:熱量計算小教室鱔魚意麵篇-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由刺少肉厚的黃鱔魚,搭配蒜頭、洋蔥、蔬菜等食材以油爆香,再加入意麵以勾芡、糖、黑醋等調味料提味,便可完成風靡台南大街小巷的鱔魚意麵。 ... <看更多>
白鱔卡路里 在 Fit Fit Food 營盈樂營養顧問中心- 廣東菜低卡之選— 每餐輕鬆減 ... 的推薦與評價
豉汁蒸鱔(每件鱔有72卡 較高脂,而芡汁亦含有大量油和鹽份)轉成薑蔥蒸魚(魚是低卡路里的肉,但蒸魚後贊上的熱油和豉油又會增加它的卡路里hah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