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
好感動,等了好久終於看到西湖了
從前看著電視播著西湖,總是讓我很嚮往
當我 #坐上遊船 看著湖畔楊柳垂掛著
遠處還可以看到 #雷峰塔,還有城市風貌
真讓人瞬間有股詩意起來(真有氣質,哈)
短暫的遊船只能看到西湖的一角
真期待下次再來,好好的看看西湖
#推薦景點
📍靈隱寺(近1700年歷史,很值得一看)
📍雷峰塔(過去白蛇傳故事起源)
📍印象西湖(19:45開始,水上大show)
白蛇傳 起源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端午節,敬祝大家端午安康。
大陸近年重視溯源復古,考究端午起源既是紀念屈原,更具驅邪治毒之意,因此不宜用「快樂」,而應敬祝安康。
不過對我們現代人來說,難得能有三天連假,道聲「佳節愉快」,應該也不為過!
回想兒時的端午節上午,電視台總會重播林青霞和秦祥林主演的電影《白蛇傳》,我每年都要早起觀看,年復一年也不厭其煩,演到片尾白娘子被鎮雷峰塔,正好中午時分,全家人一起吃粽子。
那時親朋好友都會送來自家包的粽子,有外婆包的北部粽、祖母包的南部粽、潮州粽、客家粿粽、冰涼鹼粽、外省湖州粽、外省豆沙粽等各式粽子,經常一次吃兩到三個,全家人評比一番!
媽媽還會買市場上端午都有的香茅、艾草,傍晚時跟我泡澡,相傳五月五洗過香茅浴,一年都可去百病。有一年,我還成功在端午節午時立了蛋,下午隨媽媽去兒童樂園(現在已變成花博公園)「昨日世界」,正好有端午節的各種活動,就讓民俗老師在我的額頭上用雄黃寫了個「王」字,可惜那時沒有手機可隨時拍照,沒留下照片,只能以後給兒子寫來拍了!
這些習俗,隨著我這一代人不再重視,正慢慢流失中。現在經濟不如當年景氣,會包粽子的長輩也逐漸老去,新一代不包粽子,很多也不買粽子,端午節愈來愈只剩「放假」而已。或許我真的是年輕人中的異類,仍堅持在家門懸上菖蒲、艾草和榕枝,買來各式粽子過節。等到下一代出生了,我也會如昔日外婆一樣在農曆五月給他們戴上香包,和媽媽一般為他們洗香茅浴,繼續端午的祝福。🔥
🐲圖1: 故鄉台南佳里鎮買的「劉家肉粽」,上週提前回老家祭祖拜的,生米水煮南部粽口感非常好,感覺比台北連鎖的x記府城肉粽更道地,和兒時在鄉下村裡早餐店,以及祖母包的肉粽口味相近,尤其要淋上帶點甜的醬油膏,正港台南味!
🐲圖2: 上午拜神的端午粽,有上週到九如商號買的湖州肉粽及台灣南部粽,以及昨天新黨家族聚會發的湖州肉粽和豆沙粽。
🐲圖3: 在自家門前懸掛菖蒲、艾草和榕枝,其中榕枝應是閩台地區的風俗。
🐲圖4: 端午節傳統市場不難買到的香茅和艾草,泡澡用,我是到龍山寺青草巷買的。
白蛇傳 起源 在 果貿吳媽家餃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端午佳節愉快^^
果編整理了端午節必做傳統習俗,
快來看看你做了幾項?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
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不過其實龍舟競渡的習俗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
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
既然是送邪,當然是越快越好,
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
✅吃粽子😋
古時候的鄉民為了避免魚蝦吃屈原的屍體,
所以將竹葉包著糯米飯投入江中,
希望能保持屈原屍首的完整,
到了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互相饋贈,
成為端午節的代表食品。
時至今天,經廣泛的流傳後,
不論是粽子的造型或味道上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驅毒避邪(飲雄黃酒🍶、懸艾草、佩香囊)
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亦是一種藥物,
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
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希望有去邪的功能。
過去為了驅毒避邪,會在自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
相傳艾草與菖蒲都是驅邪避凶的聖物。
香包在過去是吉祥之物,
而配戴香包是為了保持自身不被兇惡之物所纏。
✅立蛋🥚
端午節當天陽氣最重,若能在正午把雞蛋立起來,
代表未來的一年都會有好運、鴻運當頭。
💁♀端午不怕吃膩粽子,吳媽水餃交換吃👇
https://goo.gl/py2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