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國慶鳥不必到墾丁 新店廣興 同場加映白尾海鵰
台灣孤鳥 白尾海鵰
台灣最大迷鳥白尾海鵰(圖)13日現蹤新北市廣興濕地,顯示當地環境生態指標。白尾海鵰繁殖於歐亞大陸的高緯度地區,在台灣屬於稀有冬候鳥。(羅世銘提供)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10130187.aspx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傳真 107年10月13日
Tags: 白尾海鵰廣興
新聞人 黃旭昇
About author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副標:黃旭昇的「擴善」人生
撰文│奚莉亞
照片提供│黃旭昇
人物簡介
黃旭昇,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中心新北市記者,所跑路線包括文化、圖書、市政、教育、環保、醫藥、衛生、警察、消防和海巡,編採資歷32年。曾在2011、2018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2014優質新聞獎優勝、中央社新聞報導攝影獎第一屆的優勝和第二、三屆的佳作。工作之餘以當志工為志業。
…………………………………………………………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話,我希望是投石湖水,藉由善的漣漪,讓這個社會慢慢的良善。」身為記者的黃旭昇,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看遍人間世事,不論是天災人禍、悲歡離合,或是各種不公不義,他只願自己的報導能夠照亮幽冥,把良善傳遞出去。他強調,「既然是一輩子可能只做這件事,那麼就要想盡辦法把它做好。」
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說自己從小就無法抗拒文字的魔力,小學四、五年級已經開始投稿國語日報,但「長大後才漸漸發現文字可以影響人」。民國77年,他在服完兵役後進入新聞界,開始用筆尖發聲,一晃眼過了32年,人生的三分之一歲月都獻給了這份工作。
從少年到成熟大叔,儘管媒體的大環境已不如以往,記者也常被譏笑是「妓者」或弱智,但他從未想過要轉職或退休,問他為何如此「矢志不渝」?黃旭昇笑笑說,記者的確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耗費的時間精力跟所得不一定成正比,「但迷人的是,它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細數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幾則報導:例如「拯救流落異鄉的船長」,這位台灣船長因為漁船遭到海盜洗劫,只能流落索羅門群島,想家人但船上的無線電無法呼叫台灣,想回台又沒有錢買油,也找不到船東援助,但透過了他及其他記者的報導,喚起政府單位重視,台灣船東也因輿論壓力,想盡辦法把船長拯救回來,圓滿了整件事。
還有「台裔芬蘭青年尋找生母」,當事人僅憑著一件33年前從台灣穿著抵達芬蘭的小嬰兒服,和嬰兒時期的照片,在人海茫茫中尋找生母,原本是件大海撈針的事,但在黃旭昇及海外同仁連線走訪下,促使了公部門動起來協尋,終於讓分離了33年的母子可以再相聚,這一刻令他激動不已。
在微笑裡看到成就感
他也曾幫助一位住在上海的曾老太太找到父親的舊照。曾老太太的爸爸是抗日名將,在緬甸戰區浴血奮戰有功,當年老將軍參加抗戰時,她年僅八歲,67年的歲月過去,爸爸在腦海裡僅剩模糊影像,她踏遍了美國、新加坡搜尋父親的文物,最後在黃旭昇報導及協助下,找到了老將軍珍貴的黑白照片。而老太太跨海來台看到父親照片,激動又哽咽地喊「這是最珍貴的禮物」的畫面,黃旭昇至今仍難忘懷。
種種的新聞事件,不論是在嘉義檳榔林園裡的長照需求者,在台灣最遠南端部落的長者,甚至幫流浪的無名屍找到回家的路,為身障兒童與朋友辦了歲末溫馨圍爐活動,或前往花蓮強震災區採訪……,這種傳達希望、成就他人,「在別人臉上的微笑看到自己的成就感」,就是他在記者生涯上一直努力不輟的動力。
透過這份工作,黃旭昇也看到這人間許多不公不義的事,秉著為弱勢發聲立場,或許得罪過惡勢力,但也結下更多良緣,例如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大家都在默默扎根,悄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他的眼界因此更廣,也常常從別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心,再照亮他人。
努力「揚善」不棄守
黃旭昇在記者的身分上,堅持著「濟弱扶貧」的理想,也一直把這想法落實在工作領域上;但在媒體搶即時、搶點閱率的狀況下,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分別,看法與溝通的誤差,不時跟長官有了些許火花。朋友常勸他說,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比較萬無一失;但對他來說,新聞工作若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那麼就會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這是他不願棄守的底線。
在社會氛圍普遍嗜腥羶的重口味中,「揚善」未必獲得重視,這對於兢兢業業下筆的他難免覺得挫折,但大環境如此,只有積極尋求轉念,而他找到的方法就是利用網路散發出去,或者把訊息分享給同業,透過不同的平台管道讓這些社會微弱的光持續點亮,如此也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他說,若一直把不好的事情記掛心裡是無濟於事的,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
工作之餘,他也身體力行「揚善」工作,挽袖當起志工,甚至遠赴海外助人,把志工和記者身分融合一起,既療癒了自己、轉化挫折,也可適時發掘新聞素材,實踐自己的信念,「我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時而以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進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的信念只有更強烈,從沒變更過。」
讓美好的事「被看見」
現今社會對媒體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上各式各樣「速食」的爆料和被放大的負面消息,還有人戲稱新聞業是「製造業」,或把記者和狗仔畫上等號,對此,黃旭昇偶爾也有無力感,但他反求諸己,「我常常想自己還能報導什麼?還可以做哪些事?我既然無法改變社會,但至少可以藉著我的職業,讓一些美好『被看見』吧!」
因著這個「被看見」理念,所以他當個「投石者」,報導地方文創產業,傳達「希望」;寫國家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以音樂協助弱勢孩童逆轉人生;也報導為偏鄉學子拍畢業紀念冊的攝影師大愛,這些新聞在社會上激起不少漣漪,讓人在負面嗜血及充滿「行車紀錄器」畫面的新聞中還能看到「美好」。
他也常看到一些在社會底層的小民百姓,即使話語權不及有權有勢的人,但仍默默為社會付出,甚至還不求回報,遇到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縱然本身也需要他人幫助,但依然願意如甘霖般伸出援手,這讓黃旭昇更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要為這有情人間守護一豆燈火,為自己的內心保有一方淨土。
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
今年,他工作的媒體有5名資深記者放棄新聞戰場,同業間也有不少年輕有衝勁與理想的記者,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讓他感受良深,但不論環境怎麼變,他仍盼望自己和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扮演好烏鴉與守門人的角色,護住美好的核心價值。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無常不知哪一天早到來。人生總是無能改變,知足常樂就是快意人生。若打開心窗,解開心結,煩惱自然就少很多。淡看人間事,瀟灑人間, 缺憾自然就成幸福。祈願人間多一些祥和睿智,多一些正向建議,祈願人間少一些狡猾詭辯,少一些陰溝酸語。」長久的記者生涯,黃旭昇看到了「因為愛,讓小人物能捨,化身為實現願望的菩薩。因為愛,讓小人物有得,內修為豐厚己身的大德。」
人間多情,世間多愛,讓他更想藉由採訪社會的人事物,去關照並傳播這些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冀望大眾都能在他的報導中有所感悟或有些許獲得,「當有機會為長者折枝,不吝伸手,當投石湖水,不斷擴散(闊善),如果不願意當那顆石頭,就當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或播種的人」,這也是他將邁入「六旬老翁」的心得,持續看下去、寫下去、拍下去,觸動善心,繼續做對的事。
行到水窮坐看雲起 孤獨是蓮花學自由 當凌絕頂覽眾山小 紅塵浪裡孤峰頂上 社會忠實的守望者 不忘記初衷和信念 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試著擷取新穎視野 報導社會廣泛面向 分享多樣生活面貌
行到水窮坐看雲起 孤獨是蓮花學自由 當凌絕頂覽眾山小 紅塵浪裡孤峰頂上 社會忠實的守望者 不忘記初衷和信念 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試著擷取新穎視野 報導社會廣泛面向 分享多樣生活面貌
白尾海鵰廣興 在 [心得] Pokemon Go vs 賞鳥拍鳥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有十年的賞鳥經驗,而玩到目前為止我發現這款遊戲跟賞鳥,甚至是一般性的生態觀
察真的有許多共同點。因此在這邊我不打算去談到底什麼叫作弊(所以這邊無視雷達獲取
資料的方式是不是符合使用者規範,而只是談雷達對玩家的影響),或者前陣子的討論串
中Hanke認為怎樣的遊戲方式是好的,而是單純由休閒賞鳥人的角度出發,就這段時間的觀
察提出這遊戲和賞鳥的比較,特別是在使用雷達對遊戲性的影響以及遊戲心態上。這底下
的東西看上去反而像是賞鳥心得文,因此對於沒耐心看完的,在此先提供簡單的心得:
捕獲稀有神奇寶貝 <-> 看到拍到稀有鳥種
衝圖鑑數量 <-> 衝鳥種數
(只是人們更希望衝到圖鑑上沒有的新紀錄種)
抓高IV或技能正確個體 <-> 拍的鳥圖越神奇越好,例如:數羽毛、飛行版、大頭貼
、展翅瞬間等
薰香和灑花引怪 <-> 鳥音鳥餌誘鳥還搭人工造景
(只是吸引神奇寶貝是遊戲內容所以不若現實拍鳥手法
那麼有爭議)
聽到稀有怪就開始衝點 <-> 聽到稀有鳥訊就開始衝點
人們群聚熱門巢穴蹲點 <-> 人們群聚熱門鳥點堵特定稀有鳥種
人多就會亂 <-> 人多就會亂
(只是拍鳥人口畢竟是少數,因此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地
點才會有pokemon go那種規模的混亂,也比較不會引起
一般大眾注意)
追怪雷達 <-> ebird和各種鳥訊回報系統
我想版上的各位應該已經很熟悉pokemon go的遊戲機制,因此我先簡單說明一下看鳥拍鳥
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兩者最直覺的關聯就在於,pokemon玩家想要抓寶,而且越稀有越好
。這點之於賞鳥人便是想要看到甚至拍到鳥,而且一樣是越稀有越好。而為了達成稀有鳥
種「捕獲」的目的,鳥人們自然也是各出奇招。瘋狂衝鳥點已經是基本款,像我以前就常
常在東北季風最強的時候搭鳥友便車花一整天繞行北海岸,除了追當時正熱門的鳥種(例
如丹頂鶴)外,也是為了看能不能堵到一些第一手稀有紀錄。甚至數年前還曾經聽說有人
下班後直接開著夜車從屏東衝到金山,連隔天的假都沒請,就為了看丹頂鶴的。
而社群裡有些人為了追特別稀有的鳥種和衝鳥種數量,而採取的具有道德爭議甚至是遊走
在法令邊緣的手法也不少,例如在野外把原生的植物砍掉就為了排人工造景、以鳥音或麵
包蟲引誘稀有鳥種、投擲石頭驅趕不想看到的普通鳥種、近距離形成大砲包圍網而且人人
開閃光燈等。而人們過度集中在同一個熱門鳥點也往往造成其他遊客甚至當地居民的不便
。鳥友停車塞住農路或產業道路、為了追鳥而踩踏農民整理很久的田埂甚至直接踩進田裡
、擋住步道和遊客發生衝突、以及鳥友因為卡位的關係上演真人快打等老早就不是新聞。
可以參考以下幾個例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523004711-26040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517/358270.htm
https://nature.freekite.net/vbb/showthread.php?s=1dd4fe255929ae1c8110ae041b976de2&t=11203
https://nature.hc.edu.tw/vbb/showthread.php?t=5884
https://nature.hc.edu.tw/vbb/showthread.php?t=10981
https://rostratula.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24.html
接著我們談鳥訊/怪訊的獲取,而這點也和本版的雷達爭議有較大的關聯。除了透過玩家
社群互通消息外,目前我們也可以找到不少種雷達來指示pokemon的位置。而事實上,賞
鳥人也有類似的工具。在過去我們最常用的是宜蘭鳥會和中華鳥會的即時鳥種紀錄回報。
雖然都是純文字紀錄,但我們可以知道特定區域在特定時間有哪些鳥種出沒,是不是稀有
鳥種等,並用來規劃賞鳥路線和追鳥方式。而最近這幾年,人們最常用的東西可能就是康
乃爾大學鳥類實驗室的ebird系統。這是由賞鳥人自行回報的系統,並且結合了google
map,因此可以標示詳細地點,甚至還能附加照片,所以使用者只要先選擇特定地點就能
看到特定時間內有出現的鳥種清單,而我們還可以點進有興趣追蹤的鳥種看詳細的地圖紀
錄,例如下面的例子:
https://ebird.org/ebird/taiwan/GuideMe?cmd=decisionPage&getLocations=hotspots&ho
tspots=L3452853&yr=all&m=
各位有沒有發現這系統和pokemon go的雷達基本上是扮演相同的角色?很明顯的,這樣的
系統直接幫助想要衝鳥種數看稀有鳥的鳥友,也幫助了想要深入觀察或拍攝特定鳥種的鳥
友,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轉移陣地或者觀察拍攝。然而即使有了這些資訊,到達現場後還
是免不了找鳥的過程,特別是那類行蹤比較隱密的(例如野柳過境期的壽帶鳥)或是活動
範圍很大的鳥種(例如n年前廣興的白尾海鵰)。而最簡單的找鳥方式我想大家也猜得到
:大砲找鳥法。就如同我們用人群尋怪法一樣,只要一個地方有一群大砲擠在一起,那就
代表那個附近有某種鳥穩定出沒中。
難道賞鳥的樂趣就因為這個系統而消失了嗎?我的答案是這端看個人想要賞鳥拍鳥的理由
。如果只是單純為了跟風炫耀,那麼這人大概會整天盯著line群組和各種論壇等不放,單
純靠著大砲找鳥法找鳥,較少去加強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以及對鳥種的基本認識(我自己
就在中正廟遇過連過境期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資深鳥友」......),且拍鳥的方法可能也
會是比較有爭議的那些方式,並且經常在各大論壇上傳作品等人按讚。一旦失去被認同感
,他很可能就會封機不再出門。
反而是「休閒型玩家」更可能從中不斷發現樂趣:這類賞鳥人當然還是會有想瘋狂追特定
鳥種的時候,但他們更可能長期在特定區域活動觀察當地普遍鳥種的行為(像是我曾經遇
過純粹就是喜歡看麻雀沙浴的資深鳥人)、記錄並回報該區域的鳥況(例如自然攝影中心
的ximentin前輩),甚至是在沒有外在資訊的情況下,憑著自己對該區域的了解找出當地
少有記錄甚至是未被記錄過的鳥種為樂。即使真的跟著鳥訊跑去追稀有鳥,這類人也不會
一直和現場其他大砲們擠在一起,而是會在稀有鳥暫時沒出現的空檔在周遭晃晃,找看看
有沒有其他人沒發現的東西。對這種玩家而言,「槓龜」是幾乎不會發生的,因為他們並
不執著在特定鳥種上,而是著重在觀察和記錄的過程,以及看見意料之外的鳥種或鳥類行
為的驚喜。至於相機有沒有帶在手邊/有沒有拍出數毛照片都不是重點。
所以回到版上常見的一個爭議點:用雷達會不會讓遊戲樂趣消失。我認為這當然和玩家為
什麼想玩這款遊戲不脫關係,正如前面所述的兩種賞鳥人一樣。如果總是抱著聽說哪裡有
稀有怪或者是高IV個體於是就抓著手機衝出門的心態,那麼很可能有一天會感到麻痺而退
出遊戲。但如果只是純粹喜歡在一個地區深入活動,觀察記錄該區域的幾個重要重生點和
生怪狀況;或者是一直都喜歡往戶外跑,探索沒去過的地區,只是現在多帶著手機開著遊
戲,那麼雷達可能反而會讓這類人更願意玩下去(當然,非由玩家主動回報資訊的雷達實
在無法替他辯護,畢竟這違反使用者規範在先)。
最後算是個人的一點牢騷。這款遊戲雖然試圖讓野生怪的出沒符合現實中當地的狀況,但
個人認為還是太過平面化了。我光是龜在中研院一個月下來就把圖鑑湊了105種,但個人
賞鳥十年到目前為止台灣地區出現過的六七百種鳥類我只看過250種上下,而且還是三不
五時就跑到荒郊野外才湊出來的(當然沒有自用交通工具是一大硬傷)。換言之,這款遊
戲的野怪棲地多樣性不足,光是在小小的中研院我們就可以湊齊約2/3的神奇寶貝,但難
道這代表中研院的環境在現實中是個高度差異化的地方嗎?對我而言,現在的出怪機制只
是冰冷的機率而已。遊戲官方也許該加強野怪棲地的設定,至少再多考慮海拔因素和季節
性(也就是讓某些怪有遷徙行為),甚至是連天氣也一併考慮進來,這麼做對於分散目前
的人潮問題應該也多少有些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122.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kemonGO/M.1474715997.A.F3D.html
再補充一下,長期觀察特定的重生點應該是能幫助我們了解某些怪的出沒模式,但是這只
能說是基本款而已,就如同我會知道某隻鳥習慣在某棵樹上睡覺一樣。但真正有意思的觀
察其實是需要些不確定性的。舉例而言,我曾經在阿蓮鄉某產業道路的橋上發現一群粉紅
鸚嘴穿越水溝覓食,而幾天的觀察下來我發現他們會固定在早上六點半左右通過那個區域
覓食,但是每天他們經過的路線都有點變化:他們過河的路線每天會往下游偏個大概十公
尺左右,因此幾天後我再也無法從橋上觀察他們。而這款遊戲以野怪重生來講好像比較缺
乏像這樣的變化。
※ 編輯: AmuroRai (140.109.122.185), 09/24/2016 19:48:10
另外也可以觀察這幾個點循環的方式
講到這個,胡適公園固定有腕力出沒,以前一直以為他只會在特定兩個點輪流出現,直到
前幾天這兩個點同時都出了腕力...
※ 編輯: AmuroRai (140.109.122.185), 09/24/2016 20:15:01
出一個玩家手動回報系統並整合在地圖上的話我是真的覺得這無傷大雅,只是我們就不
會知道還剩多久(反正現實中也是有過境鳥待不到幾個小時就消失的狀況),而技能大概
就得有玩家真正抓到後才能進一步寫回報,IV的話頂多就是有個速度快的玩家當場查IV對
照表給出個可能的範圍然後回報。
假如出怪真的就是完全隨機的話,這樣的回報系統意義就不是很大,因為我們沒辦法透過
回報紀錄整理出有效的出怪模式,而純粹變成有緣人看到就可以賭運氣的狀況。另外因為
怪出沒時間都很短,未必有人能在時限內確認紀錄的正確性,這點也和賞鳥紀錄有相當大
的不同,因為鳥的話一般來說一筆紀錄在幾天內都還算有用,而長期下來也可以整理出趨
勢。也因為這樣我才會有前面的牢騷:他們應該要讓神奇寶貝們更加真實點。
另外,直接從server上撈資料應該是有問題的,但假使今天地圖程式是讓玩家可以在抓到
怪後自動把手機上收到的資訊全部回報出去,這麼做有沒有違反使用者規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