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1-01-07 14:39 聯合新聞網 / 常春月刊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
文/鍾碧芳
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結合,試圖將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在醫療上,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當中是最被看重的一環;經過多年的應用測試下,如何透過人工智慧讓醫療變得更安全、錯誤更少、更精準,又能在最短時間內處理並解決病人的資訊,讓醫療效果更高、費用更低廉,是所有醫療領域最迫切得到的理想目標。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動脈取血栓,延長腦中風黃金救援時間
數據是人工智慧很重要的基礎,透過技術能達到過去做不到的部分,陳瑞杰舉北醫的急救為例,以前腦中風的患者必須要搶在6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在數位化後有了革新,現在可以擴大到在24小時動脈取栓治療,等於是用更科學的方法找到更好的治療成效。
北醫所運用的是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加上電腦自動分析軟體(RAPID)來了解病患的腦中風狀態,依此得知患者腦內壞掉組織後的存活機率,如阻塞的範圍、大小等預測。這彌補了過去光靠時間來判定病患狀況,讓醫學治療的路徑產生改變,在北醫,這樣的案例已經執行了50多例,成效良好。
重症照護平台,提早預測敗血症機率
而由北醫自行研發的「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則能自動蒐集、整合、分析重症病患的生理數據,讓醫師與護理人員能即時掌握各項病歷資訊,這不但能省去醫護人員填寫資料的時間,讓醫療團隊更有效率專注於照護工作,透過大數據的分析與AI演算模型平台的建立,還可計算病人得到敗血症的機率。
陳瑞杰表示,對於加護病房內常見的幻覺性疾病「譫妄症」,也能提出預測及解決方法,達到及早發現提早給藥,舒緩病患的不安,也能降低死亡率。
智慧藥盒,安心用藥零風險
當然,AI技術運用的範圍不只限於醫院端,於病人端同樣也能得到好處。陳瑞杰說,北醫於2018年底所引進的智慧藥盒,是專門為慢性病與長者量身打造,對慢性病患或長期獨居的長者,智慧藥盒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北醫的智慧藥盒系統能存放400種以上不同的藥物,各自有其專屬的RFID,當機器收到病患用藥資訊之後,會將正確藥品掉落在藥盒之中,再利用影像辨識系統,依據藥品的大小、形狀、色澤與反光度等資訊進行比對後再進行包裝,接著再由專任藥師進行複驗,可達分錯藥的零風險。
智慧藥櫃,提升藥品管理效率
此外,在醫療照護方面,北醫也打造了智能藥品庫存管理系統。陳瑞杰指出,目前北醫的智慧藥櫃與自動化藥局能夠清點全院的藥物,無論是加護病房或全院一般病房內,都全面建置智慧藥櫃(ADC),能依照醫囑與藥師覆核後,給藥時由護理師直接到病房藥櫃就能取藥。
這讓取藥變得更為精準,能減少人員的疏失,讓拿錯藥的機率降低為零,同時也因為將常用的藥物做了分類,清點藥物時,也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庫存可降到最低,不只精簡流程,也節省了每月的盤點人力。
數位治療需達到精準預防的效果
隨著大數據的整合日趨重要,過去許多疾病必須花時間找答案,現在已能透過數位治療加以實踐,就像過去認為高血壓的藥物必須一天照三餐吃,但經過資料收整研究後發現,一天吃一顆,效果一樣好,加上不會忘記,用藥順從度提高;但是每天一次是早上或晚上吃比較好,某些藥物如中風、血壓藥,若能放在晚上吃,不僅藥量可以減少,效果也比白天吃來得好。
陳瑞杰認為,雖然目前國內人工智慧仍處於研究與開發階段,醫院端運用最多的仍在於X光影像處理與加護病房等,但要真正達到精準醫療,進而提升到預防醫學上,仍必須要收集更多的資料。
比如預測癌症的發生,必須要思考病患的基因與環境表現,他形容這兩者就像命與運;醫院端需要靠病患提供生活端的資料,唯有收集的資料正確,才能得知藥物對病患的使用效果。
而這些都是數位化與人工智慧結合後,能看到對病患端的好處,當然在醫院端方面,也因為數位化後,不只醫療供給、醫療服務或治療上都會越來越精準,再往上提升,自然就能做到精準預防。
數位孿生概念,是智慧醫療的願景
不過陳瑞杰感嘆,目前雖然科技進步,但對於人工智慧所需要的數據端資料收集與應用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是法規、資安、隱私等問題都有待克服。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在智慧醫療的應用仍限於輔助工具,如何將醫界與病患的資料作串聯與系統性的應用,仍是最大的難題。
他提及,軟體工程師、PTT創辦人杜奕瑾董事長所推行的聯邦式學習,或許是很好的思考方向,不但能將去中心化的醫療資料與數據有效串連,也能給予醫療足夠的AI資料應用,同時又能保有醫院本體的資料自主性。
此外,他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結合智慧醫療的願景,應該會朝著「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的概念走,白話一點說,就是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跟自己很像的孿生兄弟姊妹,幫助自己看到未來的樣貌,或疾病的過程,提供自己老年後的參考。但一切都必須有數據,累積的越多,自然就更準確。
未來,人工智慧與智慧醫療結合將有無限可能,不過陳瑞杰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如今北醫已經將手邊的資源做最大的利用,畢竟醫院的價值與品質同樣重要,而數位化、人工智慧都是工具,用來達成全人醫療為核心的目標,如何做到「視病猶己」才是目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016/5155255?fbclid=IwAR2cH3OfnaDPpuR0Y43YltxyJNcPbAxKDbMdAwCBixIemq6FfbX8vGP89dw
「癌症機率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到底怎樣會得到癌症的八卦??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台灣人腸胃系統癌症機率>>其它國家?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關於罹癌機率-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20歲癌症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有癌症家族史的後代罹癌機率?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有癌症家族史的後代罹癌機率?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閱讀文章-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有癌症家族史的後代罹癌機率? - Gossiping 八卦-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心情] 婚禮已經準備一半,女朋友卻發現的癌了- getmarry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癌症花費ptt [心得] 不建議購買住院與手術醫療險 - 藥師家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兒童癌症基金會PTT :: 非營利組織網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討論] 癌症會好嗎-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MOYA 模漾雜誌 - 2014年秋季號 - 明星版: 寵愛自己從『抗鬆逆齡』開始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題】 我母親三陰性乳癌第二期... - 癌症板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為什麼癌症那麼難治好? - Ptt Brain 的評價
癌症機率ptt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Q:如果發現小孩的興趣,選擇工作時可能沒有我(醫師)賺得多,是不是要說服小孩念醫學系當醫生就好?
「首先是你的小朋友,賺得可能沒有你多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我們這個醫療的行業是這樣,教授、老師、商人,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這樣。
前一陣子有一個數據公布,就是我們這一代的人,其實收入到 40 歲左右就開始往下滑。
可是我們上一代的人,他們的收入在 40 歲以後還是上漲。這是時代結構性的問題,一個社會開始變得比較成熟,先進的社會像日本或美國,經濟成長率低的時候,既得利益者當然就容易維持他的階層,你的小朋友要能夠超越你(收入),機率天生就是小。
但是其實有好處,就是你的小朋友要掉到下面,其實也很困難,因為這個社會基本上已經就是這樣了。
你今天就算讓他當醫師,他的收入可能還是不如你喔!你光看現在出來 training 那些住院醫師,他們領的薪水,跟我們(training 時)就不一樣,我們跟我們的學長姐也不一樣,
這樣再下去什麼時候會探底?我們不知道。
任何的產業只要成熟,有大的集團之後,事實上個別的人的價值都是在貶低。他(小孩)是醫療行業,可能還是賺得沒有你多,而且這個機率是大概率事件。
『我是在醫院我賺得比較少,那我小朋友開業也許比較好』
開業醫現在申請健保點值,都是 6 折開始算。我每個月工作,工作到 13 號以後,才開始是替自己賺錢。
那小朋友要不要念醫學系?
你如果去看現在的入學方法,超過一半是用申請,只有不到一半是用指考,就是分數去填。那些申請的每個人都像怪物一樣,從國中開始就是奧林匹亞冠軍,然後高中的時候就進大學實驗室,去弄很多 cell marker,或是癌症細胞的 pathway 研究,甚至還有 SCI 的 paper。
你有沒有把握,把小朋友.......教成那個樣子?
我自己是沒有。就算我今天真的有個實驗室,我可以把我的小朋友做成那個樣子,我覺得他可能也並不開心,你等於只是把他送進這個行業裡面,可是他從小到大都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我個人覺得這個代價可能太高。
Final decision 還是他自己要去做決定,當他有那麼多的文化資本跟社會資本的時候,他就會去新的行業裡面找到機會。要抵抗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能夠讓小朋友找到這種東西的樂趣,而且他還是耐挫折,會有自己的想法,又知道走自己的路,我們是比較不用替他擔心,他最後會怎麼樣的。」
--
《素養教育工作坊》講者陣容
【蔡依橙】
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現職新思惟國際 創辦人、蔡依橙部落格 小孩教養專欄 作家、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專頁管理人。兩個孩子的爸。女兒小六,兒子小二。跟老婆一起帶,一起討論,一起努力。
--
「素養」是最近很夯的詞,尤其關心十二年國教課綱方向的家長,多少都有聽過,卻都不清楚其定義以及「該怎麼做」。但又隱約知道,這似乎是未來公民在面對未知世界時,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簡單歸納,「素養」就是「作為一個人,對世界上任何議題若感到好奇,懂得自行尋找資料、評估品質、吸收資訊、實際行動、與人合作、整合輸出,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想法,形塑自己的獨特性,甚至改變周遭的環境。」
素養的英文,是 literacy,過去常被認定為「識字」,但在現代社會,只「識字」顯然是不夠的,而是必須能整合各種能力,去面對變動快速且充滿未知的世界。這就是「素養」教育的本質。
我們常聽到一種說法,「教小孩哪有那麼複雜,就跟我們以前一樣長大就好了啊!」但我們長大的年代,電視只有三台,報紙只有兩家;現在的消息來源多到像宇宙大爆炸一樣,從 PTT 到 Facebook,從新頭殼到 CNN,甚至還有大量內容農場。我們長大的年代,「聽話」是核心價值,但孩子面對的世界,需要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時代進步 30 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素養」教育,正是他們生存的重要核心。
《素養教育工作坊》最新活動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癌症機率ptt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Q:如果發現小孩的興趣,選擇工作時可能沒有我(醫師)賺得多,是不是要說服小孩念醫學系當醫生就好?
「首先是你的小朋友,賺得可能沒有你多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我們這個醫療的行業是這樣,教授、老師、商人,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這樣。
前一陣子有一個數據公布,就是我們這一代的人,其實收入到 40 歲左右就開始往下滑。
可是我們上一代的人,他們的收入在 40 歲以後還是上漲。這是時代結構性的問題,一個社會開始變得比較成熟,先進的社會像日本或美國,經濟成長率低的時候,既得利益者當然就容易維持他的階層,你的小朋友要能夠超越你(收入),機率天生就是小。
但是其實有好處,就是你的小朋友要掉到下面,其實也很困難,因為這個社會基本上已經就是這樣了。
你今天就算讓他當醫師,他的收入可能還是不如你喔!你光看現在出來 training 那些住院醫師,他們領的薪水,跟我們(training 時)就不一樣,我們跟我們的學長姐也不一樣,
這樣再下去什麼時候會探底?我們不知道。
任何的產業只要成熟,有大的集團之後,事實上個別的人的價值都是在貶低。他(小孩)是醫療行業,可能還是賺得沒有你多,而且這個機率是大概率事件。
『我是在醫院我賺得比較少,那我小朋友開業也許比較好』
開業醫現在申請健保點值,都是 6 折開始算。我每個月工作,工作到 13 號以後,才開始是替自己賺錢。
那小朋友要不要念醫學系?
你如果去看現在的入學方法,超過一半是用申請,只有不到一半是用指考,就是分數去填。那些申請的每個人都像怪物一樣,從國中開始就是奧林匹亞冠軍,然後高中的時候就進大學實驗室,去弄很多 cell marker,或是癌症細胞的 pathway 研究,甚至還有 SCI 的 paper。
你有沒有把握,把小朋友.......教成那個樣子?
我自己是沒有。就算我今天真的有個實驗室,我可以把我的小朋友做成那個樣子,我覺得他可能也並不開心,你等於只是把他送進這個行業裡面,可是他從小到大都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我個人覺得這個代價可能太高。
Final decision 還是他自己要去做決定,當他有那麼多的文化資本跟社會資本的時候,他就會去新的行業裡面找到機會。要抵抗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能夠讓小朋友找到這種東西的樂趣,而且他還是耐挫折,會有自己的想法,又知道走自己的路,我們是比較不用替他擔心,他最後會怎麼樣的。」
--
《素養教育工作坊》講者陣容
【蔡依橙】
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現職新思惟國際 創辦人、蔡依橙部落格 小孩教養專欄 作家、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專頁管理人。兩個孩子的爸。女兒小六,兒子小二。跟老婆一起帶,一起討論,一起努力。
--
「素養」是最近很夯的詞,尤其關心十二年國教課綱方向的家長,多少都有聽過,卻都不清楚其定義以及「該怎麼做」。但又隱約知道,這似乎是未來公民在面對未知世界時,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簡單歸納,「素養」就是「作為一個人,對世界上任何議題若感到好奇,懂得自行尋找資料、評估品質、吸收資訊、實際行動、與人合作、整合輸出,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想法,形塑自己的獨特性,甚至改變周遭的環境。」
素養的英文,是 literacy,過去常被認定為「識字」,但在現代社會,只「識字」顯然是不夠的,而是必須能整合各種能力,去面對變動快速且充滿未知的世界。這就是「素養」教育的本質。
我們常聽到一種說法,「教小孩哪有那麼複雜,就跟我們以前一樣長大就好了啊!」但我們長大的年代,電視只有三台,報紙只有兩家;現在的消息來源多到像宇宙大爆炸一樣,從 PTT 到 Facebook,從新頭殼到 CNN,甚至還有大量內容農場。我們長大的年代,「聽話」是核心價值,但孩子面對的世界,需要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時代進步 30 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素養」教育,正是他們生存的重要核心。
《素養教育工作坊》最新活動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台灣人腸胃系統癌症機率>>其它國家? 的推薦與評價
像是大腸癌機率之前也擊敗韓國日本達成世界排名第一現在又連續有人因為食道癌走掉發生機率好像也比其他國家高明明日本一堆燒烤韓國一堆泡菜台灣人還是贏了台灣飲食是 ... ... <看更多>
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關於罹癌機率-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癌症發生率約105年每10萬人中有296.7人罹癌,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10232 但是十大死因 ... ... <看更多>
癌症機率ptt 在 [問卦] 到底怎樣會得到癌症的八卦??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