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 #生痱滋 😣 】
到底係點解?真係因為唔夠瞓?另附2款痱滋 #湯水推介 !
===============
中醫推介4款紓緩便秘食療湯水!穴位按壓幾分鐘解決便秘>>>https://bit.ly/3dHOsLB
💕Follow us on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osmopolitan_hk
YouTube:https://bit.ly/SubscribeToCOSMOHK
#cosmohk #cosmobody
痱滋穴位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有以下「口罩後群症狀」嗎?
1- 鼻腔𥚃又痕又乾或鼻塞
2- 口罩內難聞異味
3- 皮膚過敏及磨擦過多(留意下個post 講)
🤔🤔當你覺得鼻腔痕又乾,就要留意可能出現鼻黏膜異常,有機會減低過濾污染物功能。
👃🏻鼻黏膜主要功用是過濾、調溫、濕潤及嗅覺。鼻黏膜有發達的上皮纖毛,它們可向咽部擺動,黏著有塵粒、細菌的黏液排向咽部,最終將它們排出體外。
🤭🤭當你聞到口罩內難聞,有90%以上源自口腔內,如爛牙、牙周病、甚至炎症,也有10%口腔外原因,如鼻炎、腎肝衰竭。如排除以上病症,也有機會因爲腸胃食積「食滯」的問題引起,如常食辛辣濃味的食物,容易引起胃熱上蒸,導致口氣有嗅味、口渴、喜冷飲,伴隨容易生痱滋、牙肉腫痛、便秘、小便偏黃、舌苔呈黃色。
⭐️⭐️要減少鼻及口腔「口罩後群症狀」,可以從聞香包、食療及按摩,3方面入手調理⭐️⭐️
✅口罩專用香包條
每條香包條含6種抗菌抗病毒中草藥,包括魚腥草及藿香等,強化鼻黏膜,有助提升抵抗力,而且,使用後可減少口水臭味及鼻水鼻塞。
使用方法:
1.放入口罩內,或固定在摺疊位中便可。
2.保健者:日日使用,3-5日內更換。
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每日更換,以防交叉感染
3.儲存在乾爽的地方
詳細資料👉🏻👉🏻👉🏻 https://bit.ly/3chD1Km
使用香包條的YouTube https://youtu.be/QQdE3JaxnAY
✅食療及按摩方法
以下就是中醫中有關口腔異味的4種證型
👄熱結於肺 咽乾舌燥
熱結於肺,口氣偏腥臭,伴有咽乾舌燥,但不喜飲水。
🍵食療:金銀花茶 (G6PD忌用)
材料:金銀花 2錢、甘草 2錢、薄荷 1錢(後下)
做法:水滾後加入金銀花、甘草,煲5分鐘,加入 薄荷,熄火焗2分鐘即可
✋🏻按摩:
合谷、曲池,每個穴位逆時針按3-5分鐘,每日1-2次
❤️心肝火旺 心煩易怒
心肝火旺的人士,由於肝失疏泄、心火亢盛,情緒躁動。常見眼白較多紅筋、易怒、口腔乾苦。
🍵食療:清肝茶 (G6PD忌用)
材料:桑葉 2錢、菊花 2錢、淡竹葉 2錢、薄荷 1錢(後下)
做法:水滾後加入桑葉 、菊花 、淡竹葉,煲5分鐘,加入 薄荷,熄火焗2分鐘即可
✋🏻按摩:
太沖、勞宮,每個穴位逆時針按3-5分鐘,每日1-2次
🥱陰虛火旺 失眠羊咩屎
陰虛火旺者常伴隨心煩失眠、口燥咽乾、口氣不至於太重,有潮熱盜汗、小便短黃、大便乾結(俗稱:羊咩屎)。時有口腔潰瘍(痱滋)、舌偏紅較乾。
🍵食療:增液湯(只適合成人)
材料:杏仁 3錢、桔梗 3錢、玄參 5錢、生地 5錢、甘草 2錢、火麻仁 3錢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清水煲30分鐘即可
✋🏻按摩:
腎俞、大腸俞、三陰交,每個穴位順時針按3-5分鐘,每日1-2次
🔥胃熱熾盛 胃痛牙痛
胃熱熾盛者,喜渴冷飲,常伴有胃痛、牙齦腫痛、口穢便秘等
🍵食療:清蒸豆腐
材料:豆腐
做法: 將豆腐放入鍋中蒸熟即可
✋🏻按摩:
內庭、陰陵泉,每個穴位逆時針按3-5分鐘,每日1-2次
注意⚠️
1.以上食療、按摩成人、兒童都適用
2.有對以上食/藥物過敏者不宜服用
3.穴位位置有皮損不宜按摩
4.症狀嚴重或複雜,請先到中醫師面診,再製訂合適的計劃
#抗疫不鬆懈 #大家加油 #口罩專用香包
如果大家都想得到第一手健康寶寶療理資訊,請加入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健康寶寶資訊谷,一齊育成健康寶寶!!
加入健康寶寶資訊谷鏈結📌 http://bit.do/eEw7H 📌
痱滋穴位 在 痱滋,中醫稱為「口瘡」,有虛實之分。 突然發病的多為實火 的推薦與評價
痱滋 ,中醫稱為「口瘡」,有虛實之分。 突然發病的多為實火;久病多為虛火,而虛火又有分陰虛和氣虛。 實火人士,多數因為亂食野,食太多辛辣/煎炸/火鍋/飲酒過度, ... ... <看更多>
痱滋穴位 在 每周穴這個穴位專治口中乾苦,按揉後告別「苦不堪言」!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到現在為止,並未有研究指出痱滋的主要成因,但口腔衛生不佳,缺乏維他命,口水分泌不足都會促使痱滋形成。 嘴唇反覆脫皮又刺痛!. 中醫教「這些」穴位可調理脾胃擊敗 ... ... <看更多>
痱滋穴位 在 生痱滋同小腸有咩關係?徐醫師分享三個穴位疏通小腸經 的推薦與評價
生 痱滋 同小腸有咩關係?徐醫師分享三個 穴位 疏通小腸經- 鄭丹瑞《健康旦》註冊中醫師#徐澤昌 博士# 穴位 系列 Part 10 (CC中文字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