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etflix上架韓劇「醫生耀漢」,它稱不上新片,是2019年的舊劇了,在此我不是要推這部劇,只是對於此劇圍繞著「疼痛」這個主題的探討很有共鳴。
拜此劇之賜,我發現醫院竟然有「疼痛科」這種門診,是我過去所不知的。
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要當疼痛科的醫生並不簡單,得要橫跨多領域的醫學專業背景,才能有效協助病患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我並非專業人員,若是資訊有錯誤,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啊!)
男主角是疼痛醫學的權威醫生,偏偏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罹患罕見的「先生性痛覺不敏感症」,不只感受不到痛覺,也完全接收不到溫度的刺激,意即不知道何謂疼痛和冷熱。
一個從小到大都不知何謂疼痛之人,竟然試圖了解疼痛,並努力為病患找出原因,聽起來是不是一種極為衝突的設定?
先不論男主角究竟能否對病患感同身受,但他對於疼痛的詮釋深得我心,他如此定義:「疼痛是身體對我們所說的話。」
意思是,身體有危險或異常的時候,會透過疼痛來告訴我們。
疼痛不過是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已然失衡,需要做出調整,因此疼痛本身並不非壞事,而是確保存活的自然機制。
反觀與男主角一樣的疾病患者,大腦無法接受到疼痛的訊號,身體也就無法對周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回應,通常都要危急性命的明顯症狀出現,才會得知身體出問題,因此這類患者的壽命大多很短暫。
由此可知,疼痛反而是值得感謝的一種禮物,讓我們知道太燙的東西不能碰、冷要加衣服避免失溫、痠痛需要休息、刺痛有可能是發炎要注意。
劇中男主角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沒有無原因的疼痛。」
往往會去到疼痛醫學門診的,都是較為特殊案例的病患,已經去過其他科別門診,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出肇因。
劇中的醫生們面對這樣的患者,並非給個止痛藥,單純解決疼痛的感受就好,畢竟如此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然有可能反覆發作。
他們得要試著抽絲剝繭,一步步排除單一因素,運用整體全面的角度,追根究柢去找出造成影響的是哪個身體系統病變,亦或是何種外在入侵的病毒。
這樣的過程,不禁讓我對聯想到「情緒」。
「疼痛」與「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皆為一種展現在外的表徵,差別在於,一個是身體層面,一個是心理層面,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自身的狀況。
當疼痛出現,基於想擺脫不舒服的感覺,便會促使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找出應對及調整的方法,以至於有機會正視過往習慣的身體使用模式,是否不符合目前身體所需。
因此疼痛絕非是來折磨我們,反倒是來協助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提供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畢竟人體是一個極度複雜且龐大的組織,縱使現代科技如此進步,仍有許多未能全盤解密的部分,即便同樣身而為人,也會由於基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而產生各自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身體運作機制。
比起無法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專業醫生,也許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唯有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並與身體連結,才會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身體的解藥。
情緒亦然如此,常常我們都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趕快消失,就像我們祝福的話語總喜歡加上「快樂」兩個字,生日快樂、新年快樂、聖誕快樂、天天開心等,好似開心快樂才應該是常態,不屬於正向的情緒只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通通離開。
當我們感到憤怒、失望、恐懼、傷心、焦慮、內疚等情緒時,絕非情緒本身是個錯誤,需要被擺平或消滅。
反而要恭喜自己,藉由情緒的發生,有了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機會,意識到必定是自己內在有某個議題存在,情緒才會被觸發。
進而向內探索,追本溯源找到困住自己的枷鎖究竟為何。
有可能是舊時未被處理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已不再能支持到自己的某個信念在作祟。
覺知就是一道療愈的光,埋在底層的根源才有可能被照亮,帶來自我轉變的契機。
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超越慣性反應,同樣的人、事、物便不再會產生左右自己行為的情緒了。
既然聊起疼痛,就必須來推一下自己的Podcast單集,在「EP22. 疾病不是身體的枷鎖,反而提供釋放自我的線索」,透過節目搭檔馬妮陪伴媽媽治療癌症的過程,以及我們各自從身體上的症狀所察覺到的內在議題,一起來探討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病由心生」的。
不論是疼痛還是疾病,也許都是靈魂想說的話,透過有形的身體展現出來,為我們帶來生命蛻變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經對於健康感覺到焦慮?
撇除現代人更容易發生的那些心理疾病,各種過敏、皮膚發炎、頭痛、關節炎、胃痛、腰背疼痛等等大家也都不陌生的吧!
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因為各式疾病資訊的頻繁流通,反而使得大多數人對於健康都有著隱隱的焦慮。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疼痛或是疾病,可能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想著趕快消滅病原或是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秘密。
若是更有意識地去覺察,也許會看見病痛真正想要傳達給自己的訊息。
而那些小病小痛也夾帶著身體寫給我們的情書,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面向好好愛自己。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對這集的主題有興趣,那就趕快打開Podcast聽一下吧!
收聽連結放在留言處喔!
#瑜珈是很好與身體連結的方式
#因此選了這張照片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都市人經常「頸梗膊痛」,加上隨着年紀漸大,時不時都會出現腰痛、腳痛、手痛,甚至周身骨痛。今集《醫SUN信箱》就邀請了養和麻醉科名譽顧問、兼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為讀者解答其痛症疑難。 Q:頭痛多年,食止痛藥完全無效,醫生說是偏頭痛,有何解決辦法? 醫生:偏頭痛治療不但要注重藥物,還要有全面的治療...
疼痛醫學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善關節發炎和疼痛 醫學專家:少吃2類食品】
面對關節炎與關節的疼痛問題,要從飲食開始下手,「吃新鮮、吃蔬菜」,就能逐漸擺脫疼痛。
要注意的是,關節疼痛的人千萬不能吃「這2類食物」,會造成肌肉緊繃、疼痛感更嚴重,那要用什麼食物來替代呢?來看專家怎麼說⬇️⬇️⬇️
-------------------------------------------
🌳免費追蹤《口袋熊醫師》,一起健康過生活>>https://bit.ly/3dzmW4Q
疼痛醫學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選熱文【修復關節炎、改善關節疼痛! 醫學專家:這2類食品千萬別碰…恐越吃越痛】
面對關節炎與關節的疼痛問題,要從飲食開始下手,「吃新鮮、吃蔬菜」,就能逐漸擺脫疼痛,但是要注意的是…
關節疼痛的人千萬不能吃「這2類食物‼」會造成肌肉緊繃、疼痛感更嚴重,那要用什麼食物來替代呢?來看~讓專家跟你說⬇⬇⬇
--------------------------------------------
🌳免費追蹤《口袋熊醫師》,一起健康過生活>>https://bit.ly/3jwfVDy
疼痛醫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都市人經常「頸梗膊痛」,加上隨着年紀漸大,時不時都會出現腰痛、腳痛、手痛,甚至周身骨痛。今集《醫SUN信箱》就邀請了養和麻醉科名譽顧問、兼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為讀者解答其痛症疑難。
Q:頭痛多年,食止痛藥完全無效,醫生說是偏頭痛,有何解決辦法?
醫生:偏頭痛治療不但要注重藥物,還要有全面的治療。我們要留意患者每天三餐是否定時,因為血糖低或三餐不定時,都會加劇偏頭痛情況。另外要留意睡眠質素如何,亦要注重壓力管理。偏頭痛其中一個重要範疇,就是壓力處理,例如是否須要學懂放鬆技巧或深呼吸運動,這些都能改善偏頭痛。不過有好消息是,偏頭痛開始有治療的新藥物,就是生物製劑。只需一個月皮下注射一次,有發現注射一年後,已有四分一病人完全康復。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關節痛 #偏頭痛 #醫生 #止痛藥 #腰痛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疼痛醫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都市人經常「頸梗膊痛」,加上隨着年紀漸大,時不時都會出現腰痛、腳痛、手痛,甚至周身骨痛。今集《醫SUN信箱》就邀請了養和麻醉科名譽顧問、兼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為讀者解答其痛症疑難。
Q:頭痛多年,食止痛藥完全無效,醫生說是偏頭痛,有何解決辦法?
醫生:偏頭痛治療不但要注重藥物,還要有全面的治療。我們要留意患者每天三餐是否定時,因為血糖低或三餐不定時,都會加劇偏頭痛情況。另外要留意睡眠質素如何,亦要注重壓力管理。偏頭痛其中一個重要範疇,就是壓力處理,例如是否須要學懂放鬆技巧或深呼吸運動,這些都能改善偏頭痛。不過有好消息是,偏頭痛開始有治療的新藥物,就是生物製劑。只需一個月皮下注射一次,有發現注射一年後,已有四分一病人完全康復。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 https://youtu.be/FLFGdaKUtPo )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
【遊嚐假期】11兄弟姊妹守40年士多煮海膽粉絲 剩5居民冇水冇電:東平洲係被政府遺忘嘅地方 ( https://youtu.be/VrdwKsjMpfA )
【$100廚神挑戰賽】$100煮到幾多個餸?大廚輕鬆煮三餸一湯+糖水 街坊試食反應係... ( https://youtu.be/AXNaRvYvlX8 )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 https://youtu.be/-DjDZdrM1o4 )
#頸梗膊痛 #關節痛 #偏頭痛藥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疼痛醫學 在 Dr.詹姆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醫師也玩創作樂團?是想訴說什麼呢?
一位擁有永久重大傷病卡的復健專科醫師兼創作歌手 – Dr.詹姆士 – 帶領樂團成員:吉他手 (復健/疼痛專科醫師) Pac、鼓手 (麻醉專科醫師) 抓哥、貝斯手 (工程師) 杰哥、和音兼鍵盤手 (營養師) 道道,一同譜出關於生命與醫療的樂章。這將是音樂界罕見的題材 –「醫式搖滾Medical Rock」!
曲目:
01 玩得開心 Have Fun ( Intro )
02 我的復健日記 My Rehab Diary
03 添光 Lighting Up
04 足夢踏實 Soccer Dream
05 我的復健日記 ( 樂器演奏版 ) My Rehab Diary ( Instrumental Version )
06 添光 ( 樂器演奏版 ) Lighting Up ( Instrumental Version )
07 足夢踏實 ( 樂器演奏版 ) Soccer Dream ( Instrumental Version )
01 玩得開心 Have Fun ( Intro )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02 我的復健日記 My Rehab Diary 詞 (lyrics):詹益承 /曲 (composition):詹益承 /主唱 (vocal):詹益承 /和聲 (vocal harmony):陳泓道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詹益承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貝斯 (bass):許廷暉 /鼓 (drums):歐陽欣漢
03 添光 Lighting Up 詞 (lyrics):詹益承 /曲 (composition):詹益承 /主唱 (vocal):詹益承 /和聲 (vocal harmony):詹益承 & 陳泓道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詹益承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鍵盤 (keyboard):陳泓道 /貝斯 (bass):許廷暉 /鼓 (drums):歐陽欣漢
04 足夢踏實 Soccer Dream 詞 (lyrics):詹益承 /曲 (composition):詹益承 /主唱 (vocal):詹益承 /和聲 (vocal harmony):陳泓道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貝斯 (bass):陳建興 (前貝斯手) /鼓 (drums):江明憲 (前鼓手)
錄音工程 Recording –
台中 灰帽音樂工作室:梁祐鈞 (Have Fun、我的復健日記、添光)
台中 普魯士藍音樂工作室:黃勝偉 (足夢踏實)
嘉義 樂在其中音樂工作室:劉耀文 (我的復健日記、添光)
混音 Mixing – 台北 Sweet-Tune Studio:張靖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 台北 Sweet-Tune Studio:張靖
樂團形象攝影 Imaging – 道道爸攝影 陳泓道
拍攝場景地點 –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
團練場所 – Words沃茲音樂教室
專輯設計 – 淘花源文化事業 林芳存
發行 – 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2020年二月
緣由:
製作人兼團長 - 詹益承
為何要製作關於復健的音樂微專輯?身為醫界的ㄧ份子,同時具有創作演唱的能力,我曾經想把音樂與醫療做跨界結合,應該會迸出很特別的火花吧?但此想法一直止於夢想階段。然而,就在2017年台灣復健醫學年會的晚宴上,我們幾位團員擔任演出嘉賓,當時的王亭貴理事長聽到我們演出,非常讚賞,也詢問是否能寫一首復健之歌?當時的我誠惶誠恐,卻也十分歡喜地答應了。同年五月,寫出歌曲「我的復健日記」;六月,寫出歌曲「添光」。巧合的是,同年九月,嘉義市心康復之友協會的職能治療師向我提出合作,希望能製作一首關於精障者的”復康足球”主題曲,以配合他們每年所舉辦的心滿意足盃國際精障足球賽。十月,我們團錄製完成歌曲「足夢踏實」。
2019年,仍在公費下鄉服務的我,深知許多偏鄉地區,對於何時該看復健科與復健科能提供的服務還不甚了解,於是,我將這三首歌放在一起,著手製作成大眾們不只能讀、能聽、還能傳唱的音樂專輯,讓更多人認識復健。
正如歌曲「添光」所提及,復健科的領域包括了神經、小兒、心肺、肌肉骨骼等領域,還包括了整合性領域的運動醫學、高齡復健、疼痛醫學等,目的在於透過減輕疼痛,提升動作控制、知覺、體適能等手段來促使大眾能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品質,活得長壽外,更要活得有動能。
而復健科的團隊,除了復健專科醫師外,包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營養師、義肢裝具師、與站在第一線陪伴病患戰鬥的治療師們:包括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呼吸治療師等,諸位老師們各自持有不同武器,也擁有許多醫師們無法取代的技能,並與醫師們互相交流學習,一起帶領病患日漸康復。老師們是我非常敬佩的ㄧ群,也因此,希望藉由歌曲,能夠凝聚如一家人的我們的共同革命情感與合作的密切性 – 我們大家都是「復健者聯盟」的一員!!
Dr.詹姆士醫療團隊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rJamesMusic/
博客來網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
誠品網購:
https://mssl.eslite.com/main/product/...
Dr.詹姆士,一位擁有永久重大傷病卡的醫師歌手,目前持續行醫與創作中…
疼痛醫學 在 張釗漢疼痛醫學NO.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人體的奧妙從母體孕化時就開始,若病痛是果(結果),那麼唯有找到製作這病痛的源頭(因),才能真正的去治癒病痛,透過張醫師的原始點療法, ... ... <看更多>
疼痛醫學 在 台灣疼痛醫學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疼痛醫學會[高階介入性髖疼痛治療]工作坊,邀請骨、復健、疼痛、風濕各科巨擘,於11/19(Sat)、在林口長庚研究大樓舉行;我們只提供42個席位,10位候補,錯過可惜,早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