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0] 細說分鏡 Vol.07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91
🖍不少人錯過,我曾體驗過的經驗,
🖍花了不少時間,我終於發現,是因為什麼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 (包含我自己),為了想一賭美景真面目,花費時間、精神與金錢抵達了目的地,才發現不如預期的想像美好,這種落差有很多種可能,其一被精美的照片所迷惑,但我想最主要的還是「運氣」,別人的運氣比你好點,遇上難得的好天氣,而你在不對的季節,或是你真的運氣不好遇上天氣,讓你敗興而歸,時有所聞。
🟥談談美景
也因為這樣子,讓旅行的記憶更加的多元,同一個地點那麼多人前往朝聖,卻會得到許多不同的觀感,這一點我們可以從 Google Map 上面的「景點分享心得」上得到答案。
有些人執著,非得親眼見到…,如同傳說中的仙境、夢境的美景,同一地點去上好幾次,若是這樣子堅持,再怎麼樣也會讓你撞見一次,甚至是比想像預期的更加美好,我自己也有過相同的經驗,為了一本旅行書封面的美景,前後去了三次,這三次僅有一天的早上約 30 分鐘的時間,讓我親眼看到那兒最美的一刻。
不少人錯過,我曾經體驗過的經驗,參照我曾走過的足跡,踏過我曾經過路線,到了相同的地點,看到的完全不同,我們可以簡單說「哦,這不意外,天氣不一樣而已」,最後得到的照片風格也就不同。
🟥談談旅行經驗
2019 那年,帶著三個朋友前往冰島,在東峽灣一帶有段山路,在我第二次來冰島時曾經過這裡,在那次的經驗真的太棒了,足以讓我憑藉著照片懷念一輩子,我也想讓我的朋友見見我看過的景像,參照了天氣預報雖然多雲,但並不差,一大早就出了門,開了車上路。
「非常意外」,真的非常意外的這麼說,抵達該處時竟然起了非常濃的大霧,眼前的能見到不到 10 公尺,真的蠻危險的,不要說抵達預計的觀景台了,就連觀景台在哪我們都錯過了,可惜,非常可惜,也不能強求什麼,成為那次旅程中唯一最大的貴遺憾。
從旅行的經驗,我們來看看「攝影」,如果我們單純只求的是「完美的畫面」,而不去在意旅途過程,我們討論起來就聚焦一點。
遇上了美景當前,上天能為我們做的也都做了,我們該準備的、該帶的也無一遺漏,拿起相機、器材一一的裝好、設定好,在一陣兵慌馬亂、交頭接耳的過程中,景像是千變萬化,此時準備得越好越熟練的人,早已經開始補捉每一刻,其餘的還在慌忙中隨手猛拍也好、瞎拍也好,就這樣子渡過。
🟥談談為何要「外拍」
在我帶外拍的數年經驗,每一次我都會看到這樣子的畫面,一部分的學生不急不徐的開始進行拍攝的練習,另一部分的則是…,說不上是慌忙,而是疑慮、不熟練,整個就像是狀況外,花了不少時間才整裝上路。
一開始就整裝出發的學生,在整個外拍過程,直到集合前是見不太到他們,這很好,代表他們知道該怎麼做,其它部分同學,看到我都會與我交流討論,討論的不是該拍些什麼會有意境、主題,而偏向更基礎的「觀念、操作」,這一點其實不大好,因為這些問題都不該在外拍中發生,而是在課前就該學會才對。
外拍之所以重要,那是在外拍的過程中,充滿許多臨時要去思考、面對的問題,也可說是「臨場反應」的練習,把坐在教室內靜態的觀念,拿到充滿變化的外在環境,加以隨機應變,整個世界就像是個大形的學習教室,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課的設計與目標。
🟥我的外拍設計
面對相同的景,同一時刻、同一視角,並不該照著老師的標準,拍出相同的照片才算成功,我心裡要求期望,每個學生所做的構圖、曝光表現,應該要從你心中發想,拿出你的照片跟我分享、討論,你為何這麼做、為何那樣決定,我覺得這才是外拍學習的重點 – 不只是把觀念拿出來實際練習,更是透過練習過程中,與這世界做更多的互動,進而發現心中是如何看待眼前的景,影響自己的思考、知覺。
「因為當你身處當下,你就已經參與這個世界」,你任何一種構圖取捨,一定是這個世界給你了剌激想法,有些人身高高了些,看到的也許較多是俯視的角度,反之有些人較嬌小點,看到的反而是仰角的視野,就算是往前多走一步、退後二步,所產生的構圖表現就有千千萬萬的組合,就算是固定「大家就站在那一點」,且相機也都用腳架固定好,不能改變高度、角度,不同人也會轉動變焦環,那構圖也就完全不同了,即使這樣子,我們依然能得到數種不同變化的作品。
曝光呢? 哦那就更不用多說了,那比視野取捨還擁有更多的變化,套用前面說的,用腳架將相機固定在那兒,增加一條限制,禁止你去變換焦段改變構圖,所有你能操作的就只有曝光三變數,沒有限制隨便你使用,前一位同學拍完了,我再將設定重新亂調一翻,讓下一位同學上前練習,且在所有同學練習完之前,都不能交頭接耳討論,相信 10 位學生上來拍,我可以得到 10 種不同的結果。
這樣子練習是很有趣也很有用的,雖然限制多,這些限制是讓我們的練習更加聚焦,相同構圖下,能做的就只有曝光的改變,而我對學生唯一的要求就是 - 告訴我你為何如此選擇這些變數,解釋分享一下,我想聽的是這個,這才是創造力的練習,這也是外拍的目標,也是參與這世界美好一刻,因為在這時刻,你每一個拍照變數的選擇,都是你與世界互動下的結果,最後呈現在照片裡。
🟥檢討問題
想是很美好,但不容易做到,通常學生無法清楚表達如此這般、每個決定背後的「why」是什麼,少部分的學生有清楚的意識表達「我,就是要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但總有約莫過半的學生,說不大出來為什麼,「就差不多這樣」子的感覺就拍完了,每次上完課我總是在想…,到底是我哪裡不對,是觀念沒有教好? 還是課程流程不對? 還是什麼順序不順? 為何總是沒有辦法傳達我想教導的東西?
每上完一堂課、開完一次課,我都會檢討這一點,並且一直在教材、教案上努力,雖然自覺有慢慢的進步,但從學生的反應中,我覺得離我理想的標準還差得遠,到底該怎麼做到更好,我想一時片刻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我想…,若要找到答案,也許該從「問題」本身開始思考,或許問題想清楚了,答案也就更加的簡單。
當好幾年自己身體力行尋找「問題」的過程,我覺得我好像對這問題,有了更多的體會與認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疑霧公堂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心得] 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 -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心得] 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有雷)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心得] 疑霧公堂- 看板TaiwanDrama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Mystery in the Mist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普雷] 疑霧公堂(無雷心得)- 看板movi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霧峰林家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疑霧公堂心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疑霧公堂心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疑霧公堂心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阿罩霧風雲線上看小鴨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阿罩霧風雲線上看小鴨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阿罩霧草莓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新聞] 改編霧峰林家史實電影疑霧公堂重探歷史懸案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陽靚ptt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疑霧公堂心得 在 陽靚ptt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疑霧公堂心得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得不讚嘆、怎麼有人可以筆記做得這麼好。
佩服、佩服。(如圖)
.
感謝昨天參與線上講座的學員、分享她做的筆記
這位住在台東的#Suqi Zheng。
我不得不說她是「#筆記公主」
、
#圖文並茂、真是太有才。(我一定辦不到)
-----------------------
(昨天講座我的PPT重點分享)
.
#應境而修----打破自己、打破習性
.
習慣改變、改變習慣
.
面對死亡、我們需要改變什麼?
--------
#不要隨意論斷他人:
.
叔叔:「你不用為這種人默哀、也不用那麼認真、為他們祈福,這種人是上不了天堂的。」
可魯氣憤地轉頭對叔叔說:
「您不應該在不知道他們去世真相的情況下、亂說一通。」
.
社工:「看到同樣的事物,有人看到的是愛,有人卻看到恨。」
----------------
#迎向死亡的優雅背景與從容
.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
他走在街頭,買了一束花、帶到醫院給妻子。
妻子看到丈夫前來、接手他手上那一束花、把花埋在臉裡、深聞、微笑,問道:「你今天怎麼會這個時間過來?」
丈夫深情地看著妻子說:「沒什麼,就是想你了。」
老婆:「發生了什麼事嗎?」
丈夫笑著說:「發生了,是件好事啊。我來幫你實現願望。」
妻子驚訝地望著丈夫。丈夫依然滿臉笑意:「我們一起回家吧。」
妻子一聽、鬆了一口氣、笑著說:「真的嗎?」
丈夫笑盈盈地、伸手過去握住妻子的手。
兩人相視而笑。
.
#我是遺物整理師(第六集)
----------------
#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如此溫柔啊。
.
就在夫妻兩人要離開醫院時,
剛好看到可魯的叔叔在醫院一角抽煙,
老人走過去,和氣友善地說:
「老板,不好意思、這裡是醫院區域範圍,這裡禁止吸煙。」
可魯叔叔楞了一下:「喔。」立刻把煙熄掉。
當他正要把煙蒂往地上丟時,
老爺爺說:「給我吧。」
可魯叔叔感到不好意思,推辭說:「不用」。
但老爺爺笑盈盈地說:「沒關係」。
立刻拿出隨身攜帶的紙袋裝煙蒂、接手煙蒂。
拿下可魯叔叔的煙蒂以後,
老爺爺又笑笑地對跟他說:「#祝福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然後轉身、推著老婆的輪椅回家。
.
可魯叔叔矇了。
我猜、他會以為他遇到了「天使」。
#這絕對是天使無誤。
.
但是可魯的叔叔哪理知道,
眼前這個老人將於一個月後死去,
而且、他會去幫他收屍,整理遺物。
.
#我是遺物整理師(第六集)
---------------------------------
---------------------------------
不好意思、
愛的極致—線上公益講座已經額滿、#不再接受報名。
.
第二場講座會在今天下午3:30準時開始,
注意:
#我們會在下午3點05分在此張貼meet的開會通知連結」、
(就是在 #周敘事的臉書的這篇文章、這個版面張貼)
.
講座於3:05開始入場、(請勿提早)
.
本場進場、#只限昨天中午前臉書上有留言者可以參與,
新報名者、很不好意思、人數已經「爆滿」、不方便再加入。
.
最後聲明:本次講座因報名十分踴躍,
因此我們無法保證、你一定可以「進場」參加、
因為meet的僅能容納100人、敬請理解、見諒。
感恩諒解。
-------------------------------------------------
請注意、如果您是第一次使用meet的朋友,
請您在與會前、自己先點入Google meet 熟悉版面,
理解「如何操作」、尤其是如何「關麥克風」及「找到「如何留言的地方」,
.
#現場不做操作教學、以節省大家的時間。
.
●報到注意事項:
.
1. 您可以用筆電、平版電腦或手機參與meet,請用您最舒服的方式。#建議使用筆電螢幕會比較大、看字幕會比較清楚。
.
2. 請注意、在參與討論之前,請您務必事先觀賞「指定影片」。
你不看影片、大家在講什麼你會「霧煞煞」、那參加就沒意義了。
.
.
3. 請您在 #開會前25分鐘前,先點入「邀請連結」、
進入後、歡迎在通訊留言處、跟大家打聲招呼「大家好、我是王O美)。
如有不清楚地方,開課前、現場會有助理志工「美瑩」會協助您。
.
4. 報到完畢,請先將您的「麥克風」先關掉,等到開放討論、你要發言時,你可使用「舉手」圖示,讓主持人請你發言時,再打開麥克風和打開攝影機讓大家可以看到你。
.
5.當主講人正在分享時,如果你聽了很有感覺、有心得、或有疑惑,都歡迎在「留言」處打字分享你的心得或疑惑、讓主講人知道。告一段落後、或許主講人會邀請你做更多的分享。)
..
6. 請您先找一個「舒適、安靜」的角落、把自己心情準備,
現在您可以先去上廁所、或幫自己泡杯好茶、開水等,等待課程準時開始。
.
7. 請注意,時間一到、我們就不開放進場囉。所以如果你遲到了,請就不要在點入連結進來了。拜託遵守。以免干擾課程的「進行」。
疑霧公堂心得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一位在司法考試上努力的讀者閱讀《#扭曲的正義》後的心得與反思:https://www.instagram.com/p/CPV5z4YnNC_/
「這本書一開始看
我從 啞然失笑 到 生理不適
太過黑暗到一度懷疑公理的存在
我無法想像
如果書裡案件的當事人看到
自己的遭遇背後竟然是龐大體系的沉淪
而自己是小蝦米無法對抗大鯨魚的無力感
會對這個世界有多失望
作者在結束3年9個月的檢察官生涯後
寫出了這本《扭曲的正義》
不敢想像其中是多少血淚多少無助換來的
其實本書沒有講什麼大道理
只是想呼籲大家注重“依法行事”而已
但偏偏這4個字
要撼動這個長期固化的制度跟潛移默化的人性
真的過於慘白無力」
對這些提問,作者於今年四月在鳴人堂的文章〈正義何以被扭曲?法律人「信念與實踐的距離」〉有所回應:https://bit.ly/39Ra6xU
「我在檢察實務體系打滾一圈後的真實感想是——人在體制中都是會變的。知道理論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實踐又是一回事。「體制/文化」與「人」之間的問題糾結難解。人創造了體制與文化,但體制與文化卻又如影隨形的影響著我們,背後在於人性本有貪欲的弱點。我們只能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看破權力遊戲背後的迷霧,體悟到人的生命有限,權位與財富終究帶不走,並思考生而為人的價值,堅持不忘初心。」
「我在書序中明言:「這本書只是一扇引領讀者進入司法議題的門,試著指出問題,並希望大家讀完後,能試著以深入思辨的角度,看所有與刑事司法有關的時事。」同為法律人,如果要說這本書對於法律系學弟妹有什麼作用,我認為王皇玉教授在推薦序中所提到的「對於想要矢志考取司法官的法律莘莘學子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的理想變得更實際一點」才是最適合的切入角度。
觀察近年來的司改議題,為什麼好像永遠沒有辦法治本,反而「越改問題越大」?而且每每提出改革方案,卻老是動輒得咎,引來各界的不滿?除了某些政治人物試圖利用司改來轉移施政不力的焦點外,還有很大的因素是「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沒有實務經驗(或是漠視實務資源貧瘠)、背後閃爍著無限光芒的聖人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思考著充滿理想的康莊大道,引經據典地說外國如何如何,卻不見理想家們仔細研究我國與外國在資源與實踐細節上的差異。......」
「...我固然在書中以及鳴人堂專欄為文談論「辭職治百病」,但其實不後悔耗費幾年的青春走入檢察實務的現場,雖然經歷過痛苦、矛盾與糾結,但是我相信所有的痛苦中都有美好,會轉化成為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經驗。如果要問我個人想法,我反而會建議有志批判體制、進行司法改革的法律人,也應該要投身進入體制,了解體制。如果能夠以清明的心境來觀察實務中的現象,才能真真切切的發現體制中的痛點,進行切中要害的批判與改革。
一個腐味已深的體制,不是單憑覺醒的人一己之力就能在體制內完成改革大業;但也不是只憑體系外部人喊打喊殺的揮舞改革大旗,卻不見切中重點的「務實改革」,就能根本治癒病灶。重點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坦率的認清現實,勇敢的面對問題,走出權力慾望的迷霧,並共同務實的解決問題。」
疑霧公堂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對你來說,「做決定」這件事情會不會很困難?而你通常會很容易卡在哪些事情上面,難以抉擇呢?
我曾經遇到一個學員,他自稱罹患了「選擇困難症」。
他從報名實體課程開始,就遲遲下不了決定;他很怕自己選了某一期之後,到時候會出差啊、太忙啊,去影響自己的學習而浪費了學費。
好不容易他終於進了教室,他似乎又把我當成土地公,任何事情都要先徵詢我的意見;從小到交通安排,大到選工作、買房子,他總想要透過我幫他做決定,他才敢放心的去執行。
表面上啊,這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但實事上這種決策風格,他常常會惹毛身邊的人。
他也知道自己會鑽牛角尖,可是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停止這種習慣。於是呢,我就問他:「如果不要想這麼多,直接做一個決定,那會怎樣?」
他就很驚恐的回答我:「怎麼可以呢?做錯決定會有損失,不能這麼草率啊!」
於是我接著問:「可是你再怎麼小心,也不可能事事保證成功。假使真的跟預期不同,那又會怎樣呢?」
他就回答:「失敗了很丟臉,而且會被罵……」這個話講到一半,他突然收回去,有一點欲言又止。
我意識到喔,這背後有故事,就輕聲的問他說:「那被誰罵呢?」
他說:「沒事,他們都不在了……」他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一點迷離,好像是自己的思緒,被拉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
原來啊,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的對他耳提面命,說所有的決定都要小心,如果做錯了,輕考試會扣分,重呢,人生會壞掉。
像是某個親戚就是因為誤信了明牌,從此以後家破人亡;或是某個鄰居,就是因為夠幸運,他選對了產業、嫁對了人,從此以後吃香喝辣、生活無虞。
而他的父母親呢,也常常對他叨念,如果當年呢懂得多買兩棟房子,那早就當包租公、享清福了啊!
他的父母親不斷的灌輸他,人生只要做對一個決定,就有可能上天堂;但是也可能因為一時看走眼,從天堂掉到地獄,從此不得翻身。
然而像這樣子過於簡略的歸因,讓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任何事情的詳細過程;他只會把結果歸因在「單一因素」上面。
進而讓他對於「做決定」這件事情喔,變得越來越焦慮,他深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會變成自己父母口中當中的失敗者。
日積月累下來,他變成是一個「隱性的完美主義者」。他如果沒有辦法保證這個結果是好的,他就會開始拖延、他遲遲不敢下決定。
儘管呢,他總是誠懇的待人,他對品質的要求也不至於吹毛求疵,但是這種需要「正確」的習慣,還是讓他受盡折磨。
特別啊,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過去的成功方程式,一個個的被證明失效;在別人口中當中的「好決定」,放到自己身上卻變成了惡夢。
他就越來越害怕改變,他一想到要跨出舒適區,去做自己那些不熟悉的事情,腦子裡就會充滿災難性的思考;他會覺得對方不會錄用自己、老闆一定會質疑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生活或者是工作,都會變得越來越僵化;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產業正在走下坡,他要轉型,但卻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
因為他心裡,一直想要當爸媽心目中的乖女兒,他企圖做對一個決定,就讓自己永保安康;而不是喔好好的去面對現實,去長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於是我試著跟他分析,父母親跟他之間的差異。也許喔,在爸媽那個年代,真的可以透過選對一家公司,從此就做到終老、頤養天年。
而且那個年代,民風保守,很多人呢,他可能只談過一次戀愛,就直接嫁了或娶了,根本不敢認識多一些異性朋友。
再加上結了婚,還不能輕易的離婚,所以選擇伴侶,就會像一場賭博,選錯了,就賠上了一生的幸福,那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啊!
可是時至今日,社會越來越開放,很多過去的禁忌,一個個的被解放;所有顛撲不破的規則,一個個的被改寫。
所以從「抉擇」到「結果」之間,它的關連性會越來越低,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這使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只是一種「校正」的刻度,它的目的是要去重新思考我們下一個選擇,可以怎麼做?怎麼做會更貼近自己的期待?
這個時代裡面的「決定」,它意味著它開始了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所以呢,關鍵已經不是「做決定」的那個當下,而是做完決定之後,的觀察跟評估,如果情況不如預期,那該怎麼調整?假如一切順利,那要怎麼樣保持水準?
同時隨時隨地的去掌握最新的趨勢,去適時的去作出一些改變。
換句話說喔,如果你想在21世紀脫穎而出,你必須學會和不確定共處,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決策模式;幫助自己在多變的狀況底下,保持冷靜,穩定的朝向你的目標邁進。
否則啊,你越害怕做決定,就代表著你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調整,當你把得失心放得太大,就沒有辦法對現況有真正客觀,而且全面的理解。
甚至於還把選擇權,交給所謂的「權威者」,讓他代替你思考,結果受騙上當,造成更大的悲劇。
如果你身旁真的有人企圖用做對一個決定,來獲得永恆不變的保障;那麼你可以合理懷疑,在他的心中有極大的機率,是想偷懶和推卸責任的。
就像有人結了婚,從此以後,就覺得伴侶必須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再去努力的經營關係、時時刻刻的去注意對方的需要,你覺得這樣的婚姻可能快樂嗎?
你越想要一步到位,就越容易死在半路上。
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選擇A公司一定會比B公司好,花錢學C技能,就一定能夠賺回D額度的報酬。這是沒有的事!但任何一個決定,都蘊含著失敗的可能。
如果你沒有克服問題的自信,遲遲不下決定,只想躲在猶豫的背後,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與世無爭啊、求穩定啊…但事實上,是你的完美主義在作祟,到最後你的命運,就只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要能夠擁有「做決定」的能力,首先你一定要能夠擁有「期望值」的概念,而不是「絕對值」的思維。
任何事情都有發生,或不發生的機率,評估可能的機率它的背後,各自去分析不同的結果,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哪一個代價是你負擔得起,而且更符合你的需求?
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企圖一把翻身,這樣子會落入賭徒的心態,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就會放更多的期待,讓自己有一種「非得成功不可」的壓力。
反過來,如果你懂得「摸著石頭過河」,用「修正」的態度,取代「一把定生死」,那麼你已經具備了「做決定」的理性思維。
剩下來就是鍛鍊「做決定」的肌肉,懂得去計算最差的結果,做出合理的歸因;如此喔隨著時間累積,你做決定的準度和品質,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千萬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學員一樣,把別人的成功,歸結到單一因素,企圖把自己擺在神的位置,老想要預測未來,再回推自己現在該做的事,卻把自己卡的更死,更不得動彈啊!
假使你想精進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戒除「完美主義」的習慣,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最新推出的【過好人生學】。這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上千人次的諮詢經驗。
我會跟你分享,為什麼人很容易被卡住?怎麼樣去評估自己的處境?去恰如其分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跟決定,既不猶豫也不躁進,去過上一個你想要的人生。
其實任何人或任何事的成功或圓滿,都是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人生本來就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結合。
你企圖透過單一決定來控制人生,你會得到的只有無止境的挫折感。你需要學會跟「不確定」共處,任何決定不意味著此後就不能變更。
你學會「做決定」是幫助你建立修正的基準點,讓你做出下一個更適當的決定。
如果沒有這些參照,你就想像一個想確保行車安全的人,他卻蒙上眼睛、上路開車,那你覺得這樣的人,上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詳細的相關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也幫助了很多人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去過去一個自己更想要的好人生。
期待你的加入,更期待得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收獲跟發現。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hCUbIwkLkc/hqdefault.jpg)
疑霧公堂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聽過、甚至於使用過「李施德霖」這個廠牌的漱口水。
這個廠牌的漱口水,它當年喔在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它是被當做是醫療用的消毒劑;甚至於後來衍生的運用,被當作是地板的清潔劑。
但是呢,它是在什麼樣的關鍵之後,李施德霖成了「漱口水」的代名詞?在它成了漱口水的代名詞之前,它又是如何讓大家意識到「口臭」是個問題?
其實呢,李施德霖這麼多年來,它的主要訴求,就是讓我們不斷的去在乎「口臭」是否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
當初呢,它在1920年代的時候,李斯德霖這家公司的製造商,他們換了一個新的管理階層。在那個時候的美國人,其實都還沒有覺察到「口臭」是個問題。
應該說啊,在那個年代底下,第一個沒有人特別提出「口臭」這個詞彙。就算你在社交場合裡,你遇到那些口氣很大的,那你也可能只會傻愣愣的站在他對面,去忍受那個氣味。然後呢,你可能也不會對他明說。
這樣的一個生命經驗很特別哦,就是幾乎你可能都遇過,但是沒有一個詞彙「標定」出來的時候,你甚至於就沒有辦法,把它認定成為一個問題。
但是當年1920年代,李施德霖把「口臭」這個詞彙標定出來,當初他們的一個廣告說詞是這麼說的。
他說:「無論你有多麼迷人,或者是朋友有多麼喜歡你,你不能指望他們永遠忍受口臭;他們可能會對你很客氣,但是會做的很勉強。」
「李施德林」它正確的算準,人們在這個時代底下,心裡的一個需求跟趨勢,去引發人們對這件事情的恐懼。
因為大家時不時都會遇到,別人有這種問題,但是卻不會明講。於是反觀自照,那會不會自己有這個問題,也把別人搞得很尷尬?
所以自然而然,我們就會把「口臭」當成是人際關係,一個值得被檢驗的項目。尤其呢,當有這個意識之後,我們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的口氣,是否有些問題。
然而李施德林,也因為精準的掌握了這個訴求;他們從1922年到1929年這幾年裡面,它的年營收從11萬5仟美元,增加到超過800萬美元。
所以透過這個例子,我想邀請你思考一下,回到你的人生,不管在你想活出來的樣子,還是在你的職場裡。
你有沒有去找到,那個別人可能一直在忍耐、別人可能一直在被困擾著,但是從來沒有人把它明確的「標定出來」的那些問題。
這就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裡面談到的喔,我們要能夠具備有「創造結果的能力」,凡是我的努力都要留下累積的足跡。
那麼有一個重要素質,就是我必須要能夠很清楚的掌握,對於他人而言,他們的「痛」,跟我能夠給他們的「洞」是什麼?
「痛」就是痛點嘛,而「洞」就是解決方案。
其實呢,「痛點」這件事,我們要能夠發覺,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要能夠足夠瞭解這個環境。
我常常遇到有些朋友,他剛踏入一個領域,他就企圖想要自己一鳴驚人;但現在的問題喔,就在於他可能連這個領域裡面的一些潛規則,他都沒有搞清楚,更不要說,他有沒有足夠熟悉的技術跟能力。
簡單來說呢,他可能在這個階段裡,還是組織的負擔,他卻想要為這個組織,去創造出一些「革命性」的貢獻,這是不是就全然的本末倒置?
然而如果你真正用對方法,讓你能夠充分的熟悉你正在做的事,還有你所處的環境;那麼其實你要能夠去觀察、體會出別人的「痛」,那就不會太困難。
可是這裡就會延伸到第二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就如同「李施德林漱口水」一樣;他們提出了一個看似很基本、看似我們都會遇到,但是從來沒有被明確標籤出來的問題,那就是「口臭」。
然而今天回到你的人生裡,可能我們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什麼叫熟悉環境;但是你仔細想想,真的有人教過你要怎麼樣,真正的熟悉一個環境嗎?
其實喔,我常常遇到很多人在某個領域裡,他有20年的經驗;但事實上,他只是在他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技術跟能力裡面,重複了20年,而不是真正的瞭解這個環境。
因為回到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他如果真正懂這個環境,他怎麼可能會找不到別人的「痛」?又或者是,他怎麼沒有辦法去標定出,那些有價值的問題?
如果現在的你,回到你的工作領域裡,你發現啊,自己在裡面好像算是熟悉,可是始終沒有辦法「標定」出,那有價值的問題。
於是乎你在這個環境跟位置裡,有的也只是待的時間夠長,但似乎沒有辦法兌現任何價值的時候,那麼可能你所缺乏的,就是「建構生態圈的能力」。
其實啊,在我的【過好人生學】裡,所謂的「建構生態圈的能力」,會從一個很基礎、很基本的部分,來幫助你開始。
不管你現在所處的環境,你有多少年的資歷,一旦你沒有經過一個扎根基的「學徒階段」,那麼你待在那裡時間再長,都不等於真正的懂這個環境。
所以囉,其實在任何環境裡,一個必要的扎根,他跟你在裡面花幾年的時間是無關的;而是你有沒有回到「扎根」的本質。
然而談了這麼多,不管是「創造結果」還是「生態圈」;那更不管是能夠去找到別人的「痛點」,還是完整扎實的「學徒階段」。
其實重新學好怎麼樣過好自己的人生,重新學習這些部分,它的一個收穫就是什麼?
如果放在「李施德霖」身上,就是它的年營收飛躍式的成長,這是品牌經營裡面,它得到的最大回饋。
然而回到你的生命裡,你要的「飛躍成長」是什麼?可能是你的事業成就,但更有可能的是,你對於生命的一種踏實跟滿足的感覺。
其實「踏實」跟「滿足」不會憑空發生,它需要的是有人能夠陪伴你,標定出人生裡面真正重要的問題;並且給你具體可實做的方向。
然而【過好人生學】這一堂線上課程,就是為你準備的關鍵前進。
但是不管你會不會參與這一門課的學習,我都很希望你回到自己的人生,就如同今天談的「李施德霖」的例子。
真的能夠凸顯你的價值的,並不是去重複那些大家已經知道,或者是已經有一堆人都正在做,也都重複做的事。
真正能夠凸顯你價值的,是去找出那些「還沒有被定義的問題」,並且提供「解決方案」。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談到的【過好人生學】;這是我們近期推出一門,會對你的人生產生極大幫助的學習。
這一門課,結合了我20多年自己的生命實踐,還有在這個過程當中,累積上千次的個案教練當中,所提煉的精華;相信這一門課,會陪伴你過上一個你更想要的好人生。
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Yfmz4yqW0/hqdefault.jpg)
疑霧公堂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相信對台灣有一定熟悉程度的你,一定會知道,台灣揚名國際的名產,除了「夜市」跟「人情味」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宮廟文化」。
無論你住在哪個城市,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大都會區,只要你在大街小巷裡穿梭,很容易就會發現三步一小堂,五步一小廟;甚至到了比較近郊的地方,也很容易看到各大寺院、精舍的成立,讓人眼花瞭亂啊!
我個人相信喔,有宗教信仰、願意修身養性,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只是喔在很多社會案件裡,宗教的斂財、神棍的騙色…都時有耳聞。
因此呢,在尋找心中的清境地的同時,要如何能夠避免自己誤入陷阱,這絕對是刻不容緩的。
因此啊,在這一集裡,我會跟你分享那些邪教控制人心的四個手法,以及哪種人,特別容易的被邪教所吸引。
要避免誤信邪教,首先你一定要知道,邪教跟所有的偶像崇拜,都有類似的手法,就是會對你進行洗腦;讓你一步步的去接受他們的想法,對他們敞開心房。最後呢,他們就能夠控制你的行為,讓你對他們百依百順。
所以,無論你再怎麼樣喜歡某個領袖,或者是某個特定的團體;在參與的過程裡,你一定要特別意識到下面的四個要點,如果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你就要格外的小心。
這四個要點分別是喔,第一個叫「得寸進尺」。
你可以先觀察一下,在參與團體的過程裡,這個組識,或者是某個特定的人士,他會不會用一些你無法拒絕的理由。
像是捐款拯救貧苦人家、那些危難的人、建造新的廟宇或者是屋舍,讓神明可以開心,香火可以傳遞的更遠,要求你為組織無條件的奉獻。
而這裡的奉獻也許是金錢,或者是身邊的人脈跟資源,或者是你的時間或體力;等到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會要求你奉獻得更多,來表達出你的忠誠。
甚至於進階到更高的管理階層,可以更接近神明或者是師父,好獲得更多的保佑,說服你一步步的投入更多,以換得更好的位置。
那這時候你會為了求安心或者是賺大錢的渴望,而聽話照做嗎?還是你會先停下來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已經被控制了呢?
再來第二個,叫做「有志一同」。
請你要特別留意,在這個組織裡,是否有任何跟組織想法不同,或者是公開討論某些不同意見的那些個人,很快的就會被打壓?
變成是「一言堂」的組織,只有領導者說了才算數,其他人都不准有自己的意思跟看法,否則就會被排擠跟攻擊。
如果你身處的組織,確實有這樣的情況,那麼我邀請你思考一下,這個組織有什麼理由,要維持統一的想法或做法?不准有其他新的可能性發生,這麼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你可以深思一下喔!
德國有一位我很喜歡的哲學家,叫漢娜・鄂蘭曾。她曾經說過:「最可怕的邪惡是停止思考。」
當一個組織,制止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的時候,通常會開始極端化,最後就會做出駭人聽聞的事情。
而接下來的第三點,就是宗教騙徒必備的技能,那就是「展現神蹟」。
你可以想想看喔,你的組織領導者是否宣稱自己有超能力,或者是某位神佛的降生轉世?
說到這裡喔,我要特別澄清一下,我會這樣講,並沒有否定這個世界上,會有一些特異人士的存在;畢竟我自己也只是凡胎肉身,也有很多未知的世界,和值得探索的地方,是我不知道的。
但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不管你眼前那個「展現神蹟」的人,看起來有多麼的了不起,能夠治病或者是一語成讖...。
其實你都得先有個自覺,你眼前的一切,都很有可能只是自己在自欺欺人。你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對方透過展現神蹟,想要贏得你的什麼?
或者是對方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想要展現你和他的差異的時候,他是否不斷的在墊高自己的地位和階級,好贏得你的崇拜,讓你感覺到自卑?
在你確定這些答案之前,不要太快被所謂的「超自然現象」或「超自然能力」迷惑,這樣子會對你來說是比較安全的。
而最後,第四點,那就是「受苦的儀式」。
我邀請你回想一下,在你加入組識的初期,也就是所謂的「入會」的時候,是否會經過一些痛苦、刁難,或者是一些屈辱的儀式呢?
我相信只要是人,難免都會有難過、脆弱的時刻,所以我們會需要朋友,需要一個能夠接納他,甚至於給他幫助的地方。
然而弔詭就在這裡了,是什麼樣的組識,會在人們特別脆弱、上門求助的時候,還要刻意的去羞辱、刁難他呢?這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你可曾有想過?
有沒有可能這樣的組識,就是要去抓住人們脆弱的時刻,運用「受苦的儀式」,去剝奪人們最後的理性跟自尊,也就是台語俗稱的「壓落底」;讓人產生扭曲的忠誠度,一輩子不敢反抗呢?
我相信聰明的你,可以自己做出一些判斷。
正因為台灣的宮廟的密度如此之高啊,我相信正在看影片的你,或許身旁就有家人、朋友很熱心的投入宗教活動。
那麼我就有義務要提醒你,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能要有個心理準備;因為可能聽起來會有一點刺耳、會有一點不舒服。
然而如果你認為自己是玻璃心、心臟不夠大顆,我會建議你,這段視頻看到這裡就好了!我實在是無意造成你的不舒服,但對於我的節目的忠實聽眾來說,我還是有義務說出我的相信。
其實喔,要破解宗教的詐騙,還有更釜底抽薪的方法,那就是先了解人為什麼會「迷信」?
要拆解「迷信」這件事,不免俗的,我們得先知道「迷信」它是怎麼來的,得要好好追本溯源一下。
事實上喔,關於「迷信」這件事,早就跟隨著演化,深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因此呢,人類的文化有多長,迷信的DNA就流傳了多久。
我來說兩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
在古希臘裡,最偉大的帝王是「亞歷山大」。據說他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前,就夢見雷電擊中母親的子宮,造成一團火焰。
而且這團火焰更以雷電的速度,從馬其頓王國向四周擴散開來,這就預言了亞歷山大將征服歐亞非三洲,建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回到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有很多類似的傳說,就像《唐書》裡面記載的唐太宗李世民。
他在出生之前,就有兩條神龍,在李淵家的大門口遊蕩了三天才離開,當神龍離開之後,李世民就出生了。
那我們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喔,我們都很清楚,這些古代的開國君王,是為了能夠去穩定國家的統治、讓人民有一個擁載的理由。
所以會為自己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目的就是想要灌輸人們「君命天授」這樣的思想;顯示帝王統治地位的合法性,就能夠讓老百姓更聽話,打自內心的服從。
而且這樣的把戲,幾千年來屢試不爽啊!才會演變到今天,一些思想比較封閉、保守的地方,還是有人去相信,我們的領導人出生的時候天降異象;三歲就能夠開車,五歲就能夠開戰車…這樣「神蹟」,一直流傳到今天。
而這些迷信,之所以能夠深植人心,那背後更深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的權利,交給了帝國、或者是不可挑戰的神佛。
他不讓你有任何理性挑戰的空間,最後只剩下「絕對相信」這個概念;它讓你失去了判斷力,變成是一個被操控的玩偶。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時至今日,極權統治已經被推翻,教育也打破了很多迷信跟謠言;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會誤信邪教?甚至於這些人裡,可能有高級知識份子,一樣會受騙上當。
假如你對2019年的年初,有一款爆紅的電玩遊戲,叫「還願」還有印象的話,你就可以更快的去體會到,一個太過迷信的父親。
因為內在的軟弱,和不想面對一些核心的問題,他就對所謂的「何老師」的一個迷信喔,迷信到妻子跟他離婚、女兒也死了,才相信何老師是神棍,有多麼的匪夷所思對這種事!
但是事實上,這樣的一個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背後,一個很隱微的心理動力,那就是「不想要負責任」啊!
太多人太想要一步到位,去獲得錢財或者是幸福,但是他又不願意去付出相對應的努力,或者是承認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轉而崇拜一個虛無的對象,去逃避自己的問題。
結果呢?等到自己頭洗下去,捐出自己所有的身家、性命、財產,也不能夠保證婚姻幸福、工作順利之後,那些所謂的「忠誠信徒」,他就可以去怪「這些神棍太壞了」。
或者是,去怪這些團體「不應該仗著宗教的名義騙人」這些理由,就能夠一直把手指頭指向別人,自我合理化「其實我是個無辜的受害者,我很可憐啊」!
這樣子他就可以繼續的躲回「受害者」的角色裡討拍,然後再尋找下一個「老師」,為他的人生負責。
說得再白話一點喔,「迷信」是讓人逃避自己最省力的方法。
因為你只要相信這些,你就可以別人說什麼,你就跟著做就好,你根本不用自己承擔思考和做決定的責任跟風險。
如果你看了我的視頻,終於弄懂了,身旁的人為什麼會這麼的迷信;或者是大夢初醒一般,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邪教太深了啊!
你想要離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不要太快的想要搖醒那個「還深信不疑的人」,或者是突然就跟你現在的組織「一刀兩斷」。
因為如果你還不具備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相關判斷訊息真偽的能力,你的任何反擊,都會被那些組織用更強力的力道打壓,你有信心自己真的能夠挺得住這些攻擊跟排擠嗎?
因此啊,如果你真心的想要改變,希望自己變得更有力量,不想要繼續用「受害者」的面具來自我保護;或者是跟所愛的人,因為這樣子撕裂關係。
那我會很鼓勵你,有機會走進我的教室,特別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在這一門課裡,我會讓你明白,怎麼樣看出對方「不真」的訊息;去聽出對方那些「可疑」的陳述;去問出對方的「關鍵訊息跟情報」;同時依照整體的局勢,去做出最適當的回應跟選擇。
只有這樣子,你才能夠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判斷力,不管外界怎麼調包你的問題,你都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會被洗腦。
然而我很希望喔,今天這一段內容,不只是跟你分享關於「邪教」的這件事,還有一些我們可以給你的幫助。
我更希望無論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有時候認知的開啟,才有機會造成我們後續行為跟重新選擇的改變。
所以無論如何,我都很希望透過這一段視頻,起碼你退一步,能夠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
然而進一步,很渴望你能夠幫自己透過有效的學習,哪怕不是進我的教室,只要是這個學習能夠幫助你,產生屬於自己的力量,跟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跟理解,我都很鼓勵你,這是人生當中最好的投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高難度對話】課程;這一門課,在10月15號開課。
這是今天2019年的最後一期,我希望你能夠把握這個機會,因為如果你錯過的話,下一期就要等到2020年的3、4月之後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在錄影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也在倒數,其實我自己根本沒有把握,在你看到這一段影片的時候,還有沒有名額。
如果那個時候還有的話,我真心渴望你能夠踏進教室,為自己長出判斷的能力,並且跟值得的人,和你想要圓滿的事情,有效的達成必要的共識。
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ilqavzL5w/hqdefault.jpg)
疑霧公堂心得 在 [心得] 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有雷) - PTT 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這幾天斷斷續續又把《疑霧公堂》看了兩、三遍, 覺得這齣戲還是當作歷史劇來看為宜, 如果抱著懸疑推理劇的期待, 也許會覺得一眼就看出誰是兇手太好 ... ... <看更多>
疑霧公堂心得 在 [心得] 疑霧公堂- 看板TaiwanDrama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疑霧公堂 一劇以重複各人物視角,並增加出差異的剪輯方式來克服各種拍攝困境。雖有結局推導對推理迷來說太淺,對普通民眾而言不斷重複有點煩躁拖沓的 ... ... <看更多>
疑霧公堂心得 在 [心得] 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 -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剛看完《疑霧公堂》,覺得首尾相銜,
沒有留在「疑霧」之中,
藉由不同視角/敘事手法漸漸撥開「疑霧」,
給出了一個「戲劇」性的結局,
這安排實在很好~
剪輯和音樂也很讚,懸疑性十足,
燈光與攝影也很美!
更不用說「劇中場景」就是「歷史場景」啊~
霧峰林家的「大花廳」好美(大心)。
演員們都很厲害,
不但撐得起角色,也撐得起清裝(喂)
稍弱的大概就是林朝棟、楊水萍
朝棟的戲分怎麼比預期中還少...(略有失落XD)
不過,強調女性角色的柔軟應對手腕,
這點也頗值得讚賞,
在電影《阿罩霧風雲》上、下集裡,
也不時凸顯著「女性」的存在。
最後,想說一下「凌定國」(張哲豪飾),
在《阿罩霧風雲:抉擇》(上集)裡,
林文明(張哲豪飾)沒什麼開口說話的機會,
這次可以在《疑霧公堂》裡看到他這麼精彩的演出,
實在很開心!
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廣東國語XD
如果想看林文明一直提到的「阿兄」林文察,
請去看《阿罩霧風雲》,
個人覺得林文察也演得好好!>///<(題外話)
對太平天國之役時,林文察戰死在漳州萬松關時,
鏡頭特寫也是強調身上佩戴的「護身符」
跟本劇中林文明佩戴的,應該是同一款XD
-----
2019年1月13日(新增/原發表於movie版)
《疑霧公堂》是公共電視新創電影之一,
改編自霧峰林家下厝「林文明壽至公堂」的史實,
霧峰林家有下厝、頂厝(林獻堂,與林朝棟同輩)之分,另有後厝林家(林應時)。
雖然製作團隊不同,
不過本片製作人陳思宇,曾任《阿罩霧風雲》歷史顧問之一,
將《疑霧公堂》視為許明淳導演的《阿罩霧風雲》番外篇或許也不為過:
《阿罩霧風雲Ⅰ抉擇》(個人心得)
https://www.ptt.cc/bbs/movie/M.1398631161.A.B7F.html
《阿罩霧風雲Ⅱ落子》(個人心得)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3117653.A.3DA.html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3448244.A.8AB.html
《疑霧公堂》片長約一個半小時,共分四章,
開頭對霧峰林家的背景介紹(詳參《阿罩霧風雲》):
與楔子這幕--
同治三年(1864)林文明兄長林文察戰死沙場(太平之國 萬松關之役)
林文察受封太子少保→霧峰林家「宮保第」的由來
繼而,進入本故事的時間點--同治九年(1870)
第一章 林戴氏 林文明之母
第二章 林應時 後厝林家代表,與下厝林家敵對
第三章 凌定國 查案專員
上述部分,
算是圍繞著史實展開的被告方、原告、負責審理案件的官方立場。
本劇定名《疑霧公堂》且宣傳海報也寫明「誰殺了林文明?」
改編為戲劇時,加入的懸疑性增添了觀賞趣味,
然而,去掉屬於虛構的第四章以降,
其實就是前頭所云的《阿罩霧風雲》番外篇,
因此,觀賞之前,
個人是把本劇視為歷史劇,優先於懸疑或推理劇,
也許是因為對這段史實有相當的瞭解,
兇手、動機等等其實歷史有雷,對個人來說並沒有太大爆點,
這齣戲只是用推理形式、懸疑氣氛,
包裝了一段被國防布……公堂大門掩蓋的「事實」。
推薦的重點想放在其他方面--
(一)
正式播映前的一些劇照,
就可以看出本劇服裝、場景、化妝等等都相當有質感,
主角/二家主林文明清裝帥到認不出是黃鐙輝(咦?)
演員們的清裝加100分!個人覺得比男演員的時裝還帥……
阿嬤林戴氏的盛妝(誥封一品夫人)
霧峰林家大花廳怎麼可以美到這種程度?!燈光、攝影加分!
白天去逛現場,都沒有這麼美的燈光效果(畫錯重點)
實景建築本身就很美
霧峰林家自家的大花廳、宮保第就不用說了,
和美道東書院作為彰化縣衙,場景陳設也蠻美的~
彰化縣衙(外)
彰化縣衙(內)
許多夜景燈光都很漂亮 攝影加分!
(二)
剪輯與運鏡個人也蠻喜歡的。
由於故事有分章,
透過剪輯以疊加方式或不同角度切入翻轉先前所認知的,
這部分涉及劇情暫且不多談。
運鏡部分蠻喜歡這場:
透過方桌,窺見兩個交談中的男人由一高一低的位置,
取得了一致的目標後,
不同地位與立場的兩人站了起來,
立在同一張方桌前(同條船上?)。
還有某人死掉時,三個角度三種不同反應拍得蠻好的。
而音樂的調性,也烘托出整齣戲的懸疑性。
(三)
語言部分包括台語、粵語腔國語(粵語風偽官話)、官話(臺灣風偽官話)
清末通用的官話(在本劇中是南方官話?),
當然與臺灣本地的現行國語不同,
製作團隊曾表示只能暫用大家習慣的現行國語充當之。
個人蠻喜歡林文明跟凌定國打官腔時的那一大段對話,
黃鐙輝在切換兩種語言時的表情很有戲XD
正經八百說官話打官腔
台語才是我的心聲啦
張哲豪飾演的凌定國(原籍廣東化州)說著一口粵語腔偽官話,
偶爾來句「好犀利」,或是跟在地人用一口破「台語」對話。
就母語是台語、看港劇長大、喜歡歌仔戲布袋戲與講古的個人來說,
覺得本劇語言運用相當親切(也可能是劇中腔調與個人母語相近),
最自然的當然是劇中年紀最長、飾演林文明母親/林戴氏的陳淑芳
唯一會出戲的,就是最年輕的下一輩人林朝棟、楊水萍
關於楊水萍:https://reurl.cc/V1ga6(引用自金魚FB)
不知道為啥挑選林映唯飾演,
看完全劇,個人的感想是康茵茵的台語、演技,似乎更適合這個林家「穆桂英」?
-----
據說,還有可能會有續集?
當然,主角可能不是帥氣的二家主了~
會是林朝棟打清法戰爭?或者,楊水萍英勇救夫的故事?
如果仍是本劇團隊拍攝的,
我會非常~非常~期待下一部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210.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46791660.A.BDF.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