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危險道路,改善安全刻不容緩】
高雄市小港區沿海路可說是台灣最危險的道路,今晚6時又發生轎車遭拖板車追撞再撞上貨櫃車,轎車完全壓扁、駕駛當場死亡的不幸意外。據目擊者指出,轎車疑似誤判重車煞車距離,前方轉紅燈時嘗試變化車道切入兩台重車車距中,後車煞車不及釀成追撞。
沿海路有很多令人不安的紀錄:
■沿海路是全國重車流量最高的市區道路,緊鄰高雄港、臨海工業區,每年超過1千萬個貨櫃往返市區。
■2019年起獲得前瞻預算補助7.9億重鋪中山沿海路,路面品質上升,但交通意外不減反增。
■2019年車禍總件數有352件,死亡車禍3件、3人;2020年車禍322件,但死亡車禍增至11件12人。
沿海路成為如此危險的道路,很多人可能會看到有問題的道路設計、用路人不良使用習慣。也有許多人對分隔在路側的機車道感到不解,直指這是車種分流的落伍設計,吃掉人行自行車道空間等等。
這些理念原則上都對,但在討論這些之前,並需先了解一件事,沿海路的體質問題,基本上來自不良的都市規劃與工業區佈局。
1970年代,配合重工業化產業佈局,政府徵收小港大量農田、蔗田,開發為1500多公頃的臨海工業區。工業區其實就是抵著小港聚落下緣,一直吃到大林蒲外側,東邊直達鳳山丘陵山腳。也就是說,工業區完全填滿了整個小港南側。隨著高港貨運南移,六櫃、以及未來七櫃大量的貨櫃,也不得不經由沿海路運出。但同時,不論是聚落間的往來、甚至高屏海線的交通動線,全部得經過工業區的主要道路:沿海路。
好過日之前舉過日本案例,同樣在1970年代日本列島改造論的大開發時期,日本已經大量採行工業外海化、重工/住商分離的政策,並且在兩者間留下足夠緩衝地帶。
然而,台灣並沒有這種概念,客貨運的需求在臨海工業區形成了極度的對比。42噸重的貨櫃車,和0.1噸重的機車,均需來回這條道路通勤。工業區的大型街廓容納大型工廠設計,更使得此區幾乎不可能有行人。所謂車速分流效率更佳,留設充分人行道提供人本空間等原則雖然方向都對,但在原本就畸形的臨海工業區內,和居民的感受差異很大。
所謂亡羊補牢,時未晚矣,如今要去改善這些問題,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都已經很大,但我們還是希望幾項原則儘速推動:
■讓重車有專用道路:國七環評延宕已久,在想不出替代方案之下,需以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工法儘速進行。
■小港林園通勤軌道路廊:我們仍希望採成本較低的高架興建,國七和小港林園線共構興建,是高架節省成本僅存的解方,應該由中央協調推動。
■大眾運輸最後一哩路:各站點提供最後一哩的接駁到廠機能,才能給通勤勞工不開車騎車的另一種選擇,減少在這條路上通勤的壓力。
■電力、管線整體整合:沿海路麻煩的是,空中有高壓電纜、地下有管線,這讓在其上做任何工程都困難。但不可迴避的,如何整合各種介面,做好風險管理,讓各項基礎設施「走自己的路」,才是根本大計。
高港外海化、南擴化的趨勢難以改變,要讓沿海路維持高雄產業的生命線機能,又保護行經用路人的生命,這些區域交通基礎建設的推動,需要趕快進行!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來有民眾反映,斗六工業區疑似有業者偷排廢水且傳出異味,雲林縣環保局成立專案小組以空品、水質感測器監控,17日傍晚發現一家食品工廠,雨水放流口旁有不明管線,經水質檢測pH值大於12,已違反水汙法最高可處2千萬,環保局立即命令停止排放依法告發,必要時得廢止其水汙染防治許可證或勒令歇業。 詳細新聞內容...
疑似 工廠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插播 怎麼會這樣!!#咪編
疑似 工廠 在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印象裡,近幾年父親幾乎沒有和我們一起吃年夜飯』
陳情民眾的父親在擔任某醫院駐點保全,卻在一天夜裡,被人發現坐在椅上抽蓄,經急救後無效撒手人寰。
來到告別式的布置會場上,從前來探望的親友口中得知,這位擔任保全的父親,從年輕的時候,為了撫養四個子女長大,常常早出晚歸,從中港的食品廠到竹南工業區的磁磚廠都是一路做到工廠關廠。由於上一輩的土地所有權關係複雜,所以中年失業後,只能搬離老家在外面租房子。
對於一個50幾歲的人來說,找工作的門檻相對高,所以他非常珍惜保全的這份工作,只要公司在其他據點有缺人,不管是多晚,主管一通電話來,哪怕是夜班(保全業一個時段12小時很常見),為了生活,也為了一份責任感,他都義不容辭地前往做到隔天天亮。
以過去協助許多保全、警衛的經驗,他們的處境遠比我們想都還要艱難。兒子說,近幾年除夕夜圍爐,當家族的人們已經一道一道佳餚準備上桌時,只看到他手機響起,並不好意思的說公司需要支援,大家也就只能無奈的目送著連飯都沒吃完的他離開前往新竹縣市,就更不用說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也會排班。
攤開這位保全的值勤表,過世的前1個月,整整31天只有2天休息,甚至連續上班14天!而過世的當月,也疑似有連續工作3週卻有休息2天的情況,我們也立即要求主管機關依法請業者處理。
任誰都不願意見到,一個如此盡心盡力為了生活和家庭打拼的人,就這樣突然之間就過世了。這些在暗夜裡守護著這座城市、工廠、社區大樓的保全,他們的勞動權益,不該也一併被遺忘在漆黑的深夜裡。
疑似 工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來有民眾反映,斗六工業區疑似有業者偷排廢水且傳出異味,雲林縣環保局成立專案小組以空品、水質感測器監控,17日傍晚發現一家食品工廠,雨水放流口旁有不明管線,經水質檢測pH值大於12,已違反水汙法最高可處2千萬,環保局立即命令停止排放依法告發,必要時得廢止其水汙染防治許可證或勒令歇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75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sXlgGPC2UE/hqdefault.jpg)
疑似 工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全台今天10例本土個案,其中嘉義縣兩例,跟之前的工廠群聚案無關,是居住在新北的個案,返回民雄老家,傳染給父母;彰化則新增一例,是四月入境的外籍移工,轉換雇主時PCR篩檢驗出陽性,Ct值30,病毒量較低,感染源不明。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892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cVGf3edi7M/hqdefault.jpg)
疑似 工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嘉義縣昨天一口氣新增9例本土病例,是水上某工廠的群聚感染,工廠內包括老闆共7人確診,另外還有2名員工家屬也確診,雖然匡列採檢相關人員時,已經找到還沒有案號的疑似感染源頭,但縣府不敢大意今天成立4個擴大篩檢站,嘉義縣市也宣布8月6日前提升管制措施,包括禁止餐廳內用,讓好不容易等到降級的餐廳業者很無奈。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86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skiuIFZei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