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號台小姐祕辛大爆料】
對於查號台小姐的印象
許多人腦中浮現的便是
話筒裡有著甜美聲音
戴著耳機,耐心地一一回覆
每個人所需要查詢的號碼
而我們想像不到的是
話筒的另一端發生不少
令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讓我們一起揭開查號台小姐的神秘面紗
資料來源:
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cp=udn#UN
見報全文:
「查號台,您好」(文/鄭寶娟 圖/楊士正)
在杭州南路電信局一○四查號台的機房裏,約七、八十個服務小姐,正馬不停蹄地為台北市一百多萬的電話用戶服務。她們的座位正面是一方顯字螢幕,和一面佈滿按鍵的控播開關。由於席位緊密相連,她們必須戴上耳機,以免在接聽詢問電話時彼此干擾。拿起話機,她們以明晰、親切的國語說:「查號台,您好。」便一邊動手以國語注音符號把對方查詢的單位或用戶稱號打入電腦,幾秒鐘不到,所需的電話號碼便顯現在螢光幕上,她們再把查出的電話號碼播報給對方。剛結束一通電話,另一通電話又來了,她們花樣的年華便在一通接一通的詢問電話中點滴流逝。
-----------------------------------------------------------------------------
詢問頻頻,好辛苦!
這是一個特別需要耐力的工作。電話查號台的工作,除了幾位主管級的雇員是男性外,實際操作電腦、答覆詢問電話的服務人員悉數為女性,她們悅耳的聲音,正確的咬字和清晰的發音,加上耐性和禮貌,這些特質都是她們的工作所必需的條件,所以在招考新進人員的測驗項目中,包括口試及筆試兩大項目,口試部份著重於應試者的發音及咬字的正確性,筆試則側重於聽力與錯別字的辨識等。這些數字聽起來令人吃驚:一○四查號台的服務小姐每小時平均要處理二百五十通到三百通查號電話,一通電話快者約十秒鐘可以結束,最慢的通常也不會超過十五秒,依照這些數目字推算起來,她們幾乎是一坐入自己的工作崗位,便刻不容緩地投入工作,直到下班時間,才能停下來鬆一口氣。一位服務小姐說:「這可能是所有的職業裏,最不可能偷懶的一種了,我們連上洗手間都得計時。」另一位小姐補充道:「我們的工作必須同時動用頭腦、雙手、耳朵和嘴巴。反應能力要好,否則非但自己的辦事效率低,影響考績,同時也增加其他工作人員的負擔。」為了增加工作效率,有些常用的電話號碼,她們便記在腦中,如此一來,便省掉拼音、按鍵的手續,節省不少時間。除了年資,工作態度外,每個月處理的電話次數,便成了她們考績的最主要根據。
-----------------------------------------------------------------------------
你想聊天?使不得!
鑑於這是個非常枯燥、繁忙的工作,電信局特別體恤工作人員因工作而帶來的情緒緊張與壓力,特別在機房隔房間闢了一個休息室,裏頭除了各類報章雜誌外,還有乒乓球桌等許多運動器材,作為雇員調劑身心的消遣。
查號台的機房是個嚴禁閒雜人隨便進出的地方,通常是門戶緊閉的,工作環境十分單純。相對的,工作人員的活動空間也就非常狹小,這樣的工作,對那些正值雙十年華的服務小姐,無疑的,也是一種耐力及定力的考驗。曾經有位男士,因經常利用一○四查號台的免費服務,而結識一位在查號台服務的小姐,進而相戀,最後終於攜手走上紅地毯的另一端,成了一段一○四查號台人人津津樂道的佳話。由於一○四是免費服務性質,造成一般民眾過份依賴它,往往不肯費舉手之勞翻查身邊的電話號碼簿,寧可一通電話撥到一○四去,把查號的麻煩事推給服務人員,電信局一個公共關係人員呼籲大家,最好把常用號碼記在腦中或隨身攜帶自己的小電話號碼簿以備翻查。他提到常常會有些無聊男人三更半夜打電話到一○四查號台找服務小姐聊天,服務小姐除了婉言相拒,別無他法,非但困擾服務小姐,同時也增加一○四的工作負荷。他說:「台北市有一百多萬個電話用戶,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用戶使用一○四查號,便會有一萬多通電話進來。常會有人抱怨打一○四打不通,這並不是工作人員疏忽職責,而是一○四的線路已飽和,工作量超出它所能負荷的範圍。」
【1981-12-23/聯合報/12版/】
#當年有誰曾經跟查號台小姐聊天
#查詢號碼結果求得一段美好姻緣
#奉獻青春年華服務民眾
#報時光UDNtime
粉絲人數破1萬
將抽出10位幸運粉絲 致贈美好小禮
成為報時光UDNtime粉絲
快來領抽獎資格哦~
當年有誰曾經跟查號台小姐聊天 在 張哲生- 記得104查號台嗎? 還有105查長途電話號碼117查時間 ... 的推薦與評價
當年 的「104」查號台對於許多人來說最常撥打又最熟悉的號碼每當要找尋對方的電話號碼撥打「104」查號台總會有溫柔親切的查號台小姐以迅速的時間準確告訴你所要的電話 ... ... <看更多>
當年有誰曾經跟查號台小姐聊天 在 jieba_zh.txt - rspeer/wordfreq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的61136000 是14681000 在14373000 了13753000 我8975300 00 7757300 和7280100 有6768300 不5753300 人5453700 0000 5377800 你5047100 也5004100 为4899400 ... ... <看更多>
當年有誰曾經跟查號台小姐聊天 在 Re: [普雷] 大俠胡金銓 先知曾經來過-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fb.watch/gmkVvZTahj/
去聽導演在台中秋紅谷會館的座談會
現場請到一位跟胡金銓關係很近的教授
叫李天鐸,他說他當過嘉禾公司的董事
是台灣人,但連嘉禾被賣掉他都不知道
在座談會上他說胡金銓是他結婚的證婚人
關係匪淺,兩個人常常開車時在聊天
他說電影裡面被訪問過的人
在他晚年都沒幫過他
因為胡導演晚年過的很淒涼
主要是江郎才盡,拍的電影不賣座
大家就不會想跟他合作,沒戲拍朋友就跑光了
感覺每個電影大師或大明星好像都是如此
一旦脫離一線就會慢慢被邊緣化
然後慢慢被人遺忘
就像蔡明亮拍的那部「不散」
龍門客棧裡面的男主角石雋
坐在快倒閉的二輪戲院裡面
看著以前自己演的龍門客棧
看完後散場在售票口看到演反派的苗天
然後說苗老師,現在都沒人認識我們了
感覺真的幕前幕後全劇組晚景都很淒涼
去聽座談會才知道龍門客棧原來在台中拍的
還是在火焰山下大安溪的河床上蓋一間客棧
他們說以前李翰祥時代台中才是台灣的好萊塢
中影台影都在台中,後來中影火災才搬去台北
後來台影倒閉,中影則賣給鴻海集團的郭台強
以前台語片時代大家都在看港片
後來李翰祥離開邵氏來台灣發展
國府有兩個大官當製片接待大導演來台拍片
一個叫龍芳一個叫陸運濤,給錢給人拍國語片
把台灣電影整個帶起來,拍大製作的西施跟武俠片
胡金銓的就是在沙榮峰的聯邦片廠
也是被帶起來的其中一部賣座大片
當時國片投資大,發薪水都是用麻袋裝的
後來龍芳跟陸運濤1964年在台中被人墜機
這些大導演沒了政府的大金主就慢慢過氣了
那位李天鐸教授從徐克到李安一路罵
說非常討厭這些人,說胡導晚年都沒人理他
死後又通通跑出來捧他沾他的光說是他的徒弟
他在旁邊罵的導演非常尷尬,等於是在罵導演
後來座談會現場有送票,晚上在文心秀泰免費看
去看完後,人還是很少,主辦單位拍照也很尷尬
送票都沒人來看,主要是知道胡金銓的人不多了
我在想賓漢的導演跟演員現在也是沒人知道他們是誰
只知道他是拿過最多奧斯卡的好萊塢片
只有鐵達尼號拿的奧斯卡能跟他打平
未來會不會吳宇森、史匹柏、卡麥隆等大導演
50年後也會被人慢慢遺忘,被新的電影所取代
現在的漫威、李安、DC等未來也都會變成老片
就像賓漢一樣成為電影史,只有電影系的人才會看
幾百年後就會像歷史課本裡面的李清照跟李白一樣
就是一頁書或是一行字草草帶過,也很少人會想看
裡面還訪問到胡金銓徐楓拍俠女在坎城拿到技術獎
徐楓說除了金棕櫚獎有獎座,其他獎就一張紙而已
她就說未來我一定要拿到法國坎城金棕櫚獎
結果多年後她開公司拍霸王別姬就真的拿到了
這是台灣首座金棕櫚獎也是唯一的一座
她說這是幫胡金銓跟幫自己圓夢
他們當演員也要去跟戲學電影
還要在片場幫忙放煙製造濃霧
在韓國拍山中傳奇就拍了一年
當時跋山涉水整個劇組都很辛苦
但也成就了她未來變成大製片家
徐楓應該是胡金銓最成功的傳人
石雋還去當年拍龍門客棧的火焰山場景
還有俠女的南投竹山溪頭竹林場景
還有花蓮長春祠場景舊地重遊
懷念當年拍攝的聖地巡禮
當年這些武俠片上映時可謂是盛況空前
大概就像是海角七號跟捍衛戰士2
或復仇者聯盟4一樣的萬人空巷吧
1964年後李翰祥史詩片跟胡金銓武俠片結束
就開始了李行二秦二林的愛情片三廳電影時代
沒錢就沒電影,再小的夢想跟電影都需要鈔票
※ 引述《oaboy (歐A男孩)》之銘言:
: 胡金銓 應該是現在年輕人比較陌生的名字
: 但他卻是影壇的武俠巨擘
: 1978年他還入選英國「電影指南」當年「世界五大導演」
: 開創了武俠電影的一些拍法以及藝術的部份
: 第一部曲主要是探討他的作品的部份
: ~*-*~*-*~*-*~*-*~*-*~*-*~*-*~*-*~*-*~*-*~*-*~*-*~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 這部邀請了一堆重量級人物來談他們跟胡金銓合作的經驗
: 例如吳宇森、徐克、洪金寶
: 電影不論中西方 都有很多人受他的影響
: 例如李安的臥虎藏龍 或好萊塢後來也開始學他的一些技巧
: 電影一部一部的慢慢談
: 每談一部就會講一種他的使用技法
: 例如中半期開始使用大量的煙
: 打鬥節奏
: 等待光影的變化(這點也有到拍攝原場景去)
: 道具製作
: 營造古景
: 跳躍
: 受京劇影響等等的
: 這些細部的地方他都有自己的要求
: 但對於我這電影門外漢來看卻有點枯燥乏味
: 這部的拍攝手法大多是 講出電影 穿插電影片段+重量級人物回想他們當時的互動
: 這樣的方式一直演了2HR後我覺得有點無聊
: 主要推薦給喜歡瞭解電影拍攝手法 喜歡武俠電影 喜歡胡金銓的人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a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1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66623022.A.744.html
很重的上海口音,查了才知道是江蘇人
上海製片廠的菁英都躲共匪躲到港台來
就像向華強想躲來台灣拍電影還來不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