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這些藥,可以打新冠疫苗嗎?】
符合新冠疫苗施打的人持續增加🤩,最近皮膚科門診的病人開始詢問是否能打疫苗?會不會藥物和新冠疫苗有抵觸呢?🤔🤔
「我長期吃A酸,符合第三類資格,要打新冠疫苗要停藥嗎?」-25歲男性
「我長期吃乾癬藥物黃色小藥片🌕打疫苗要停藥嗎?」-45歲女性
「我吃長期洗腎身體癢、吃止癢抗過敏藥💊還在吃抗血小板藥物,我能打嗎?」-75歲男性
-
▶️▶️我要打疫苗嗎?
18歲以上,符合資格、安排到了就去打吧!疫苗有效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朋友👍👍
對自己健康狀況有任何疑慮,首先跟最了解「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不是只相信媒體名嘴😅
▶️▶️大部分的用藥都不會影響疫苗施打,正常服藥,疫苗💉該打就去打,打完也不用停藥。
⭕️外用乳膏:完全不影響。
⭕️照光治療:完全不影響。
⭕️口服藥物: #類固醇、 #抗生素、# 抗組織胺、治療痘痘的 #A酸、#乾癬 或 #異位性皮膚炎 用的調節免疫藥物(Azathioprine, Cyclosporine等)
⭕️生物製劑:用在 #乾癬 或 #異位性皮膚炎。TNF抑制劑(恩博),IL-17抑制劑(可善挺,達癬治),IL-12/23抑制劑(喜達諾); IL-23抑制劑(特諾雅,喜開悅); IL4/13抑制劑(杜避炎)。
以上都不用擔心、不用調整。
▶️▶️以下藥物要注意⚠️
需要調整藥物來達到較好的
#疫苗效力👍👍
-
⛔️免疫藥物MTX: #滅殺除癌 /黃色藥錠)、#JAK抑制劑 (捷抑炎,愛滅炎),以上兩者施打疫苗後要 #停止使用藥物一週!
⛔️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物(普拿疼、布洛芬等):目前不建議施打疫苗前一天使用,🈲不需要事先吃這些藥物來預防疫苗副作用。
(數月前連醫護間也有預防性投藥的口耳相傳,但目前已經 #不建議 疫苗前後 明明沒症狀還 #預防性吃藥 喔!)
⛔️ Rituximab (莫須瘤®):皮膚科用在嚴重 #天皰瘡 病患。用藥調整相對複雜,醫師會在疫苗前後調整施打藥物時間⌚️
-
每個病人的狀況都不同,可能也同時看了好幾科👥施打疫苗前,都可以先與自己的主治醫師共同討論最準確💪
附上延伸資料:
友科們的優質建議:https://reurl.cc/R0e4Zg
灣ê靜心課 (臺灣精神醫學大眾資訊網)
精簡實用的疫苗衛教包:https://reurl.cc/Ak2q5K
#王筱涵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防疫的生活內涵
#新冠疫苗 #吃藥打針不抵觸
#打得到的疫苗是就是最好的疫苗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副作用」的推薦目錄: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副作用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哮喘並非想像中的輕鬆
在日常問診的時候,不難發現很多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長期咳嗽問題。
有些病人小時候有哮喘,每當換季或做運動時需要用到一些藥物減輕呼吸困難,但長大後便漸漸穩定下來。但有些病人卻未必那麼幸運,哮喘病情一直以來都未曾好過,仍然常常受哮喘困擾。
那麼,到底什麼是哮喘?跟一般感冒的咳嗽有什麼分別?
哮喘是是過敏鐵三角(Atopy)的其中一員
1. 哮喘(Asthma)
2. 鼻敏感(Allergic Rhinitis)
3.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哮喘大部分都是因過敏反應而產生免疫細胞和因子,例如Eosinophil, interleukin-4 and 5和IgE等,令呼吸道肌肉收縮和氣管收窄,導致呼吸困難的徵狀。過敏原因很多,可以是天氣轉變、常見的花粉、塵蟎和化妝品等等。
長期不受控的哮喘可引致呼吸道慢性炎症,長遠可引致呼吸道組織變異而令哮喘狀況惡況而不受控制,令藥物的效果變差。所以於哮喘早期時盡快治療和良好的長期控制便極為重要。
在香港,不少人都對哮喘認識不深,很多都把早期或慢性哮喘的徵狀當作是一般天氣轉變或小感冒去處理。但這樣是無法長遠控制好病情的。
跟大眾固有印象不同的是,常見哮喘徵狀並不只是咳嗽;胸口痛、喘嗚(Wheezing)、呼吸困難或過速、半夜咳醒或睡眠質素偏差、運動時體能不佳而動輒要停下來休息喘氣等都是常見的徵狀。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患有哮喘?這種情況下便要諮詢醫生的意見,如有需要便會安排進行肺功能測試,如結果是呼吸道受阻而在使用藥物後有改善的話,便很可能有哮喘的問題。
一般來說,哮喘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
1. Short Acting Beta-2 Receptor Agonist(SABA)
2. Short 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SAMA)
3. Long Acting Beta-2 Agonist (LABA)
4. Long 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LAMA)
5.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
6. Leukotriene Antagonist
這些藥物對哮喘到底有什麼功效?而什麼人應為用什麼藥物控制?
首先你需要先諮詢醫生再進行肺功能測試,判斷是否有氣道受阻(Airway obstruction)或氣管抽搐(Bronchospasm)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亦可透過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減輕從而改善肺功能。
幾十年前哮喘來來去去都是靠俗稱為藍色噴霧的短效氣管擴張劑(SABA)例如salbutamol。一般來說輕度哮喘的確可以靠SABA在有徵狀時,例如換季、做運動或過敏時減輕徵狀令生活不致太受影響。然而研究發現高達七成的哮喘病人並未能良好的控制哮喘徵狀。[1][2]
很多人都以為哮喘只需要發作時吸一吸氣管擴張劑便會好,但其實如果是中等至嚴重級別的哮喘,單靠短效氣管擴張劑並不能完全控制。SABA亦非沒有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為心跳過速,當病人病情不穩需要不斷使用SABA時,便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1. 心跳過速至不適或頭痛
2. 生活質素被哮喘徵狀嚴重影響,例如半夜咳醒需要吸SABA或未能進行運動,因休息不足而經常疲累
3. 哮喘從根本上並未受到控制,長期炎症和過敏反應令氣道組織變異,導致哮喘持續惡化
因此近年愈來愈多新型藥物能提供長久的哮喘控制。當中以吸入性類固醇(ICS)和長效氣管擴張劑(LABA)最為革命性的發展。
吸入性類固醇針對身體因過敏反應所產生導致炎症和氣管收縮的問題,透過壓抑過敏和炎症而紓緩徵狀同時減少長期過敏發炎引致的氣道組織變異。
長效氣管擴張劑例如Salmeterol和Formoterol,跟短效最大的分別是,長效一天只要噴一至兩次,短效在中等至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每數小時噴上6次甚至更頻密,頻密地使用氣管擴張劑增加了副作用的產生和生活質素的影響。
傳統長效氣管擴張劑能產生長效藥力紓緩氣管收縮、咳嗽和呼吸困難的徵狀,務求達到改善生活質素,讓患者不用半夜醒來或日間經常要停下來吸SABA。近年更有新一代Ultra Long Acting beta2-agonist例如vilanterol,從而達至更穩定和長效的徵狀紓緩。
令人無奈的是,哮喘可以說是一場長期的戰爭,當你日以繼夜夜以繼日要噴氣管擴張劑時,不少患者都會感到無助令大家久而久之不再跟足醫生或藥劑師建議,間中不適才噴一下,令病情未能得到良好控制。
因此,另一個革命性的改變便是combined inhaler,近年不少吸入性哮喘藥物均為混合式,吸一次等於吸了兩種藥物,例如大家可能都見過的Fluticasone/Sameterol和Budesonide/Formoterol。較新的有超長效混合藥物,藥效可持續12-24小時,例如Fluticasone/Vilanterol。這些混合式藥物大大減少病人每天需要使用吸入器的次數,令更多病人更願意持續的使用,
最後想提提大家,使用吸入式噴劑的技巧非常重要,研究發現不少患者技巧欠佳令不少藥物只噴在口內無法成功到達氣管內[3]。近年不少新型吸入式device有特別設計改善這問題,由於種類太多,強烈建議你諮詢你的家庭醫生、護士或藥劑師建議以及讓醫護人員評估你的使用技巧。
視乎患者的臨床狀況,一些病人只需要間中用到SABA;一些病人需要用到SABA+SAMA;嚴重點的病人需要用到SABA+LABA+ICS;醫生可能建議病人使用不同的combination以控制哮喘,所以患有哮喘的話,請務必定期與家庭醫生跟進。
*新型藥物如生物製劑(IgE-inhibitor或Eosinophil Inhibitor或IL-4/5 Inhibitor)由於太複雜的關係便不在此講解,留待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Reference
[1] Woodcock A, et al. (2017) Effectiveness of fluticasone furoate plus vilanterol on asthma control in clinical practice: an open-label,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 Martyn R Partridge et al (2006).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asthma patients on regular maintenance therapy: the INSPIRE study. BMC Pulm Med.
[3] Lia Jahedi, et al (2017). Inhaler Technique in Asthma: How Does It Relate to Patients' Preferenc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ir Inhalers?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副作用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靜宜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成因之一是免疫系統的過度活化。患者由於角質層屏障功能缺損,外在過敏原可以輕易穿越皮膚,與人體內的抗原結合後就會導致免疫系統活化。
生物製劑和傳統免疫抑制劑的療法不同,是針對過度活化的第二型免疫T細胞所釋放的IL-4及IL-13進行作用,不會破壞第一型的T細胞,因此讓身體仍然能抵禦外來病毒、細菌,減少傳統免疫抑制劑療法的副作用。
目前生物製劑建議使用於中重度需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才能控制病情的患者,可以持續維持皮膚穩定狀態,改善生活品質;輕度患者仍建議做好平日保濕工作即可。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3060108.aspx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副作用 在 林子閔醫師過敏大小事- 《異位性皮膚炎, 生物製劑vs 小分子標 ... 的推薦與評價
異位性皮膚炎 , 生物製劑vs 小分子標靶藥物》 週末參加一場學術研討會, ... 而外」的調控方式可以快速,有效的改善皮膚及癢的症狀,但是比較容易出現副作用,例如代謝 ... ... <看更多>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副作用 在 乾癬病患秋冬換季要注意良好快速控制患部很重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 乾癬與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症狀類似,因此出現相關症狀時,前提是得先找醫師檢查確診,才能對症下藥。 生物製劑治療乾癬能精準阻斷發炎免疫系統 ... <看更多>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副作用 在 20220111 "異位性皮膚炎"新選擇!"生物製劑"降低副作用 的推薦與評價
異位性皮膚炎 ,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疾病,台灣平均每十個小孩,就有一人深受其擾,不只孩子受苦,家長也很擔憂,但近期出現 生物製劑 新治療方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