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台灣跨校建築學系的國際盛事~第七屆 #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宜蘭大評圖+,終於圓滿落幕。
看著來自日本、香港、新加坡的數十位學生一起來台,與台灣學生交流競技;
看著國內外數十位建築學者、建築師無私投入講評指導;
看著五六百位台灣學子自動自發到場看展、聽演講、參與評圖累積學習;
看著來自全台各地百位年輕志工籌備多時,盡心服務,讓活動順利進行⋯⋯
身為關心台灣建築設計教育與產業發展的立委(其實我在現場只是一個默默支持的參與者),連續三天台北--宜蘭來回多次,一點都不敢言苦說累。
任何事都需要長久累積,長遠投入。
教育是如此,建築是如此,政治更是如此。
#活動亮點邀請日本新銳建築師藤本壯介演講
#感謝蔡明亮導演親自導覽最新開幕的沙丘美術館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室全力奧援
#思瑤姐姐一定年年支持參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的主題是兼職,又或者可以稱為打工,英文叫做part-time 根據維基百科 兼職是勞工的就業形式類型之一,,每週工作時間比全職工作少,意指有全職者或學生於工餘或課餘時間另找一份或多份工。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顯示,近20年來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不包括美國,兼職人數已經從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 ...
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在 Mimi Bla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思駿 創作展
9/30 (六) – 11/22 (三)
步行者,是城市中一個最普遍的存在。然而,一個以步行、漫遊來觀看城市的視角卻鮮少在城市與建築學中被討論。本計畫試圖破除專家學者建構的城市書寫,解構所謂「鳥瞰」或「地圖式」的觀看角度,藉由第一人稱之街道速寫與拼貼,揭露一個活生生、存在於真實城市當中的空間剖面;並透過這樣的呈現,凸顯府城當中「既不新也不舊」的建築在城市裡的角色地位,喚起當地人與其互動及生活的記憶。
關於藝術家
林思駿,台北人。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史論組碩士班畢業。於台南生活七年,善於觀察生活細節並以速寫記錄台灣城市。喜歡旅行、閱讀與速寫,身上隨時帶著一本書。過去舉辦《當代台南城市的空間書寫:一個步行者的視角》、《札幌日常生活地景之空間書寫》等個展,曾與台南古都好務、香港「新假期」線上刊物、蘭嶼952VAZAY TAMO.雜誌、新竹周益記共學講堂合作。
2012年 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參展人
2012年 台灣建築雜誌十月號6x2紙上建築展 參展人
2015年 古都基金會x老爺行旅《城像:一個步行城市的象限》 參展人
2015年 古都基金會《城市行走x速寫台南》 策展人
2015年 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一個步行者的城市》 策展人
2016年 札幌天神山工作室《札幌日常生活地景之空間書寫》 策展人
2017年 台南紅椅頭アンイータウ観光倶楽部 合作藝術家
2017年 台北設計城市展 參展人
2017年 台北硬画工作室 召集人
更多展覽介紹
http://www.imin.com.tw/Article/Detail/26439
更多步行者眼下的台南周邊商品
http://www.imin.com.tw/v2/official/SalePageCategory/212341
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遠赴宜蘭,參加2017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及大評圖。
這場國際交流評圖,從下午五點一直進行到子夜,六個多小時的對話交流,考驗體力與腦力,但是場場精彩。我認真聆聽,收穫滿滿。
11位各國學生的PK分享,我的觀察是:日本學生自信穩健、中國學生敏銳勇敢、台灣學生思考深刻也勇於挑戰多元。
這樣的交流平台,讓參與者不只認識到多元文化社會思考如何反映於設計發想上,最重要的是,更能清楚的「認識自己」,意識到我們的優勢,同時也理解自我的欠缺。
勇敢創新是青年的時代責任!顛覆舊思維,以 #設計翻轉社會 的任務就交給年輕人吧。
至於打造建構一個更多元、健全、鏈結在地與國際的建築教育環境,就是我們大人的事了。
#感佩主辦單位的用心與遠見
#喜歡年輕朋友的熱血及創意
#思瑤姊姊會為建築設計產業盡更大的心力
#建築好深奧真的學習好多好多
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主題是兼職,又或者可以稱為打工,英文叫做part-time
根據維基百科
兼職是勞工的就業形式類型之一,,每週工作時間比全職工作少,意指有全職者或學生於工餘或課餘時間另找一份或多份工。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顯示,近20年來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不包括美國,兼職人數已經從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
離島人剛好認識一個奇葩慶應高材生,在超多有趣的地方做過兼職
從最常見的發傳單到麥當勞,後來兼作日文導遊、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做日文逐步口譯志工。
透過打工旅行簽證來到日本後,也做過普通的飯店櫃檯,也曾經到位於品川的建築倉庫、文具控天堂Loft、偶像演唱會工讀,知名建築事務所作模型。
這陣子改走高級路線,轉移陣地到GUCCI和Apple store。
讓我們歡迎慶應媒體設計所高材生-胡珈瑄
雖然離島人也想要了解他在慶應媒體設計所的狀況
但後來想想,你在很多很妙的地方做過很多不可思議的打工
光是建築倉庫就有很多好笑的事情,如果方便聊聊所有做過的打工應該會很有趣
-淡江大學建築系
-慶應媒體設計所
#胡珈瑄
#バイト
#離島人
#淡江建築
#humansoffshore
#podcast
#播客
#經驗分享
#口譯
#interpreter
#建築倉庫ミュージアム
#ARCHI-DEPOTMuseum
#LOFT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