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很好吃耶!」
最近動保議題熱議,想起那次埋在心底的恐怖親身經歷。鬼故事般毛骨悚然,適逢鬼月,和大家分享。沒有很長,3千字。
今年上半年的某日,和幾位朋友到苗栗一位友人的私人莊園作客。管家阿姨(或許應該稱大媽?),煮了簡單的午飯,和大家一起用餐。席間大家閒話家常,身為苗栗銅鑼鄉當地人的阿姨,從午餐的臘肉,聊到她們那邊的居民都會打野味的日常生活。
田裡的、山區的、路邊的田鼠或小型哺乳類,都會打來吃。有時候也會抓到蛇,把蛇剝皮,吃內臟、蛇肉、喝蛇血、泡酒。小朋友下課了,就揪同學一起來吃。下午或晚上大家也會串門子烤肉,感覺整個村子,整個社區鄉里就是這樣愜意的日常。阿姨講的起勁。
我就順勢問一下關於社會禁忌的話題:「那你們會吃貓咪和「香肉」(狗肉)嗎?」
「吃啊,為什麼不吃?」阿姨秒回。然後描述一些吃貓狗的料理細節。這邊我已經有點出神了,因為腦中正在醞釀下一個問題。其實我真正好奇的不是貓狗,只是怕問地太直接,不知道對苗栗人來說會不會冒犯、覺得有成見、偏見、污辱當地人?不過,經過了阿姨熱心介紹貓狗料理的過度性話題潤飾,也差不多可以很順的接上正題…
「那…你們會吃石虎嗎?」
「石虎很好吃耶!」阿姨又是秒回。
這時候,席間友人們包含我,看似平靜的聽阿姨敘述。但內心就像漫畫分鏡那樣,低頭吃飯裝沒事,但眼睛睜的大大的滿臉汗珠。好像美國驚悚殺人魔情節,意外發現兇手是誰,又像是惡靈古堡的里昂來到奇怪的村莊,突然發現村民怪怪的…
「石虎很好吃耶!」這句話實在太震驚了!不只是描述的事件本身,而是阿姨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是那麼的輕鬆自然,好像一個圍著圍裙的大媽,端出一盤烤雞,說著「烤雞好吃唷~」那樣的稀鬆平常。
阿姨一邊述說料理石虎要用什麼漿料、吃起來像什麼肉,但我記不得了,太可怕了。
更驚悚的是阿姨他們吃石虎的心態:獵到石虎的時候,是很爽的,是值得慶祝的,會把村子認識的都找來,阿姨說:「因為石虎是稀有、珍貴的」。所以他們根本就知道石虎是稀有的保育類,而不是因為好不好吃。
這並非個案,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是普通的飲食文化了。(後面會附上網路新聞資料)銅鑼鄉,也不是很偏僻深山的地區,查了一下地圖,大概也算是有個規模的鄉鎮吧。參與這樣飲食文化的居民,究竟有多少人呢?據阿姨說,他們打野味使用的工具是獵槍和捕獸夾。但捕獸夾不是已經被動保法禁止使用了嗎?不過,都吃石虎了,違法使用捕獸夾也不意外了吧?
村民們打到石虎,就開揪,開酒,老幼婦孺都來吃,石虎是一種食材,一種分享、榮耀。更可說是一種「炫耀」。阿姨確實用了這個詞彙。
想起之前去帛琉,當地一個中國人餐廳,也是有賣野味「水果蝙蝠湯」之類的,就有華人客人向老闆詢問,是否有賣帛琉國寶魚「蘇眉魚」。庫存還真的有!不一會就端上桌了。點餐的客人,心態就跟那些吃石虎的一樣,就是炫耀。拿起相機拍照,一臉滿足的樣子。你幾乎可以看到,那些人回國之後,跟親友炫耀他吃了珍奇異獸時的得意嘴臉。
不想給人貼上特定族群或地名的標籤。但是就阿姨的自白看來,銅鑼鄉有人吃石虎,可說是公開的祕密,甚至某些當地人心中連祕密都不算,是可以分享給外人聽的故事。更可怕的是,有石虎可以吃的時候,苗栗銅鑼當地的民代鄉代,還常常負責主揪!
席間,我依稀想起以前也看過苗栗有政府官員反石虎,甚至吃石虎的新聞。且好像不是個案。於是拿出手機搜尋「苗栗 吃石虎」,果然就搜尋到一堆新聞標題:
環評大會鄉代:品嚐石虎來找我!全場譁然
「石虎多到可拿來打牙祭」 銅鑼鄉鄉代為失言道歉
「石虎可以吃」遭批!苗栗鄉代改口:玩笑話
挺三義外環道鄉代:石虎多得很,當地人拿來打牙祭!
這些新聞日期落在2014年4月16-17日,地點就是這位阿姨的家鄉銅鑼鄉。
「交通部與苗栗縣(劉政鴻)政府主導開發台13線三義外環道闢建,因穿越台灣特有貓科動物石虎的棲息地引爆強烈抗議,環評會上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在會議上語出驚人,他說苗栗的石虎和野狗一樣多,當地人拿來打牙祭用的,如果要品嚐石虎滋味可以找他,引發全場譁然」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吃石虎,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那些中國黨籍的鄉代,除了口頭表示失言,說是玩笑話,當然一如往常的不用負任何政治和法律責任,就安全下庄。
2014年那時候看到這樣的新聞,就像聽到台灣有邪教吃小朋友一樣不可思議。當年反對環評的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說吃石虎可以找他,真的是玩笑話嗎?代理石虎大餐的民代,只有他一人嗎?回到2021年的當天,我在餐桌爬文,對照銅鑼阿姨口述現今的日常。彷彿什麼都沒改變。
近十年來,台灣瀕臨絕種動物石虎,路殺數量122隻
資料來源: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石虎路殺數量統計)
苗栗縣 83
臺中市 14
彰化縣 2
南投縣 23
其他縣市為「零」
全都是中國黨長年執政的縣市,並幾乎集中在苗栗。
石虎不但是保育類,又超可愛,社會輿論的容忍度(或者該說漠視度)怎麼會這麼高?依照近幾年的民眾對監督執政黨(限中央,不含地方)的責任標準,只要發生一兩起石虎路殺,輿論就該要炎上了。路殺5隻,就該有主管單位高層要下台了不是嗎?
苗栗那些中國黨鄉代民代,選擇了開發,把石虎視為擋路石,覺得吃光最好的心態。可是比村民為了炫耀和虛榮心,更加可惡。環境與經濟勢必需要找到平衡點,那苗栗這些年來除了負債快七百億,有什麼說的出來建設?有誰這些事負上政治責任?民眾對這些事有什麼記憶?
前鎮子在吵保護藻礁反天然氣電廠的時候,一堆中國黨陣營的政客和網路聲援者衡空出世。我就一直想起「石虎很好吃」的事。如果連藻礁,都一夕之間,有那麼多人要來聲援。那更有靈性更可愛動人的石虎,怎麼會任由苗栗的官僚陋習帶頭踐踏殘殺,輿論是船過水無痕?
大家都知道,主流中間選民對議題的情緒性關注和淺碟,非常容易受媒體操弄。那麼,一直以來主流媒體是掌握在什麼陣營的手上呢?
和這幾天的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品種貓事件一樣,藻礁公投也是徹頭徹尾的假議題,容我趁今天再講一次基本重點:2018年,沙包黨的燃氣方案,已經迴避兩個最主要的潮間帶,開發面積為馬政府的十分之一,且那十分之一,是使用馬政府任內已經開發的土地。等於三接燃氣站在民進黨任內,開發的藻礁面積是「零」。但是反對者仍不滿意。2021年五月,沙包黨再退讓的方案是,退到海外五公里,等於幾乎完全退出「潛在、可能」的藻礁生態區了。這樣的外推方案,要再增加150億經費,延遲三年完工。這不論在環保或在經濟民生上,都是為了安撫民眾情緒的作為。根本反專業。但這就是民主政治,不要把這些愚蠢的決策,又再一次怪給順從民意者。什麼叫做巨嬰政治?就是只會拉屎又不負責清。這不叫民主,民主是人民為自己作主,作主就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是針對公眾議題罵一罵,就叫關心社會關心政治。
連藻礁的保護,做到上述那樣,還要被罵是環境殺手,連署立案順利通過,年底要和減碳能源轉型(也就是平日大眾最關心的產經民生議題)的取捨,做對決公投了。這藻礁在大眾心中的份量,不是普通的重要啊!
石虎議題呢?保護石虎的公投在哪?罵苗栗縣長和民代是石虎殺手,滾下台負責的聲音在哪?「水泥石虎公園」聽過嗎?2018年的事而已。
苗栗花了八千萬前瞻計劃的經費,在佔地五公頃的生態溼地,蓋了一片水泥公園(還非常醜!),摧毀石虎和其他原生動物的棲息地來「復育石虎」。
砸8千萬把苗栗石虎家變公園 專家PO千字文+衛星照狠打臉
2018年12月23日
石虎保育》苗栗石虎公園成為生態墳場(連結整理在留言)
很多議題,拿出來比較一下,就知道滿嘴公平正義的輿論,其實多是失衡和不理智。本月21日查獲中國走私品種貓等後續,引起的社會輿論轟炸,因為連總統都親自出來「安撫社會情緒」。再過幾天。誰會記得這些日子,記得急著跳出來做政治鬥爭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嘴臉?誰還記得那些議題在罵什麼?一日政治迷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嘛偽善刷聲量,要嘛幫倒忙。
不只是動保,任何議題都是。政治議題非我們多數人本業,大家都在學習的路上,10年、20年前學生時代的你,看一個議題,跟現在的看法,如果還是一樣,那是你沒有成長,還是政治太簡單?
就像以前,我也覺得安樂死很殘忍,幻想如果能推動零安樂死,世界該有多美好。現實是,零安樂死其配套代價是否為公眾可以承擔?結果推行了漂亮的口號,後續衍生骨牌效應,卻是把更多動物推向無間地獄。這就是當初都沒有想到的殘酷現實。
民主政治遠比獨裁複雜,因為人民要自己作主,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人民如果不好好做功課,了解自己在堅持的政策,經歷史不斷證明,往往在做劣幣驅逐良幣的蠢事。永遠是在幫媒體聲量高的一方在推動他們的政治利益而已。
查獲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名種貓事件,至今過了4天。也差不多沒有人再討論了。雖然只過了4天,也產生很多很精彩的論述,晚點陸續整理在留言,大家真的有心要解決問題,就多爬文,多做功課,多學習。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務農夫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稻收割接近尾聲~~(快收割完畢囉!) 在割完稻的農地的田埂上,都可以發現許多的田鼠洞。 其實造成滿多麻煩的。 就是田埂要重新叫怪手要修整過之外 之前的剛成熟的水稻也是會被田鼠偷吃。 今天剛好在割稻的時候,割稻師傅有看到幾隻田鼠在稻田裡出沒。 剛剛好,我們就準備來個圍捕行動..... 只有好運的...
田鼠 肉 料理 在 磨娘x三寶の虧雞every 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年第一堂 阿嚕咪生態走讀 就由 ➡️倉鼠 開始✨
原來老鼠的種類分為13種😲
經由老師介紹,才知道原來
屋頂鼠就是👉料理鼠王那隻🤣
溝鼠就是👉忍者龜的師傅🤣
能做成三杯料理的老鼠是👉田鼠 😱😱😱
大白鼠的尾巴摸起來觸感好怪😂
➡️還能馴化😲 牠真的很乖耶
➡️還看到牠剛出生的孩子們,超迷你
小白鼠好活潑😂
➡️上課途中有一隻變落跑老鼠😂
倉鼠們好可愛❤
忘了是哪種品種的老鼠毛摸起來好柔順🤣
後面一姊想睡在歡歡,讓我沒什麼聽到後面解說😭
這是個讓媽媽們尖叫連連、又都鼓起勇氣捉、摸老鼠
大家都好棒👏👏👏
已期待下次生態課的到來,萬能媽媽友我要敲碗上課啦!
➡️快跟老師預約時間,大家來喬一喬🤣
本日共學同學
睿睿の奇幻成長日記
男子宿舍↔︎肉圓可樂配雞塊
#非葉配
#親子共學
#阿嚕咪生態走讀
#跟著一姊共學趣
田鼠 肉 料理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新聞快訊 / #新品上市 /
TLC旅遊生活頻道全新美食節目《怪食物日記》,頂著招牌齊瀏海、看見怪異美食就眼睛發亮的高挑美少女 Rosalyn Lee 羅莎琳李(小名 Rozz 羅絲)。
羅絲秉持「活著就是要吃東西,凡事都要至少嘗試過一次」的「無懼老饕」精神,從黏稠的沼澤蠕蟲,到奇特的生活美食,帶全世界旅遊迷一窺亞洲最奇特的美食。
第一集羅絲就來到美食王國—台灣,造訪傳統手路菜的發源地-古都台南,品嚐了渾身肌肉貌像蛇卻又美味的「鱔魚意麵」、新式國民手搖飲料-「辣椒珍奶」;大啖詭異卻鮮美的烏龜力量「雞仔豬肚鱉湯」與勁香四溢的洋蔥炒「天梯」。她繼續前進嘉義與屏東,品嚐傳統的農民「田鼠」料理,與新式創意「螞蟻」蛋捲 ,這些詭異卻又養生的怪食物,忐忑指數100%!
#10月24日起每週六晚上9點 旅遊生活頻道 - TLC Taiwan
不想錯過好文?請訂閱電子報 https://reurl.cc/arX1Q9
想發新聞稿?請傳送到信箱 contact@taster.life
田鼠 肉 料理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水稻收割接近尾聲~~(快收割完畢囉!)
在割完稻的農地的田埂上,都可以發現許多的田鼠洞。
其實造成滿多麻煩的。
就是田埂要重新叫怪手要修整過之外
之前的剛成熟的水稻也是會被田鼠偷吃。
今天剛好在割稻的時候,割稻師傅有看到幾隻田鼠在稻田裡出沒。
剛剛好,我們就準備來個圍捕行動.....
只有好運的抓到一隻(其實不夠吃)
那今天的[ 農村小劇場 ]就來介紹田裡的另類美味佳餚。
"三杯田鼠料理"
其實古早的農村時代,雞肉豬肉只有過年過節才難得吃的到。
當然就是吃起來像雞肉一樣美味的田鼠,就是平常餐桌上的替代品囉!
嘿嘿嘿,那就在期待下一次另類的農村吃土的料理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Zs3edSQ2hM/hqdefault.jpg)
田鼠 肉 料理 在 黃氏兄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成為頻道第三成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_S2S-Zs8LeuJxK-T3RQQg/join
..
這隻竹鼠好像中暑了,不如...烤來吃吧!
就是這句,我們決定也來吃吃看!但...台灣買不到竹鼠XDD
那我們就吃田鼠吧,還有他的內臟...
感謝-RICO瑞可 協助料理。
..
田鼠蛋蛋:https://youtu.be/9hTUxp7Cw1g
終極交換夥伴:https://youtu.be/EFAOu106Xcc
【轉學兄弟】:https://reurl.cc/EOKnn
【YouTuber好朋友】:https://goo.gl/aDPv2Z
【外婆家系列】:https://goo.gl/n82tCk
【兄弟對決】https://reurl.cc/yaQNl
🎓畢業108系列單曲🎓
EP.01【我的新座位】MV 👉 https://youtu.be/ZWYFHrJj4dI
EP.02【不專心】MV 👉 https://youtu.be/0GzLgn2fgcI
EP.03【多想告訴你】MV 👉 https://youtu.be/BT2tg7QphVU
🔥2020年單曲
【專家模式】MV👉 https://youtu.be/x8AP-2aLEeE
【室友】MV 👉 https://youtu.be/kaP4JUyI0uc
IG 追蹤 👉 huangbrotherss
FaceBook 專頁 👉 https://goo.gl/UcZf4Y
訂閱我們 👉 https://goo.gl/pPGJbv
👉 兄弟倆日常;喜歡拍試吃、開箱、搞怪、整人影片、都市傳說、實驗、運動、黑暗料理(?)、抖音、Vlog
( 呃....就是生活中想拍什麼就拍什麼www )
► 每週一、三晚上六點,週六早上十點發片!會不定時直播跟追加影片(一定要開鈴鐺收通知!)
► 追蹤臉書專頁、IG 關注我們動態
( 大家多多分享、按喜歡,你的支持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 )
..
#田鼠 #竹鼠 #挑戰 #華農兄弟 #吃 #試吃 #野味 #兄弟 #第一次 #初次 #初體驗 #料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Z0rziyMbe8/hqdefault.jpg)
田鼠 肉 料理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一般的食物似乎已经不能吸引姚大秋越来越挑剔的口舌了。特别是在他把老鼠(田鼠)、蟑螂(龙虱)都吃了一轮之后。而在惠州的一家餐厅,他们的出品号称是“绝无仅有”。全惠州,全广东,乃至全中国,也吃不到跟他家一模一样的!这里罕见的不是食材,而是烹饪的手法!如此玄乎,不去试试,不符合姚大秋的个性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q-GFPPjWp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