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新加坡聯合早報
*【莫德納首席執行官:疫苗產量增加供應獲保障 全球冠病疫情有望一年內結束】
莫德納首席執行官班塞爾說:“按照過去六個月整個行業產能的擴張情況來看,到明年中,我們應有足夠疫苗來為地球上的每個人進行接種,並且還可能根據需要接種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7
*【世衛組織建議特定冠病患者接受抗體療法】
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項世衛組織研究結果,非重症但仍有住院高風險者,以及無法產生足夠免疫反應的重症患者,可以接受該抗體療法。再生元抗體療法是世衛組織推薦的第三種治療冠病的方法,該機構將其加入了關於冠病藥物的“世衛組織現行指南”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42
*【美國CDC諮詢小組支持為65歲及以上者接種追加劑】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一個諮詢小組建議,為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和一些有潛在疾病風險的成年人接種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30
*【消息:歐藥局10月初就使用輝瑞疫苗追加劑作出決定】
消息人士表示,歐洲藥品管理局(EMA)預計將在10月初就使用輝瑞疫苗加強劑量作出決定。這將是歐藥局對注射追加劑做出的第一個決定。這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出,EMA對輝瑞公司第三劑疫苗的決定預計將在10月初出爐。輝瑞公司拒絕發表評論,而BioNTech公司則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94
*【英格蘭首席醫官 :幾乎所有尚未接種疫苗孩童都會染疫】
英格蘭首席醫療官惠提表示,12至15歲是目前冠病感染率最高的年齡群,幾乎所有尚未接種疫苗的孩童都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染疫。據報導,惠提和同僚上周建議英格蘭所有12歲至15歲青少年接種冠病疫苗,並稱中小學生將從中受惠,減少求學時所受到的干擾。英國政府宣佈將擴大向這個年齡層的所有青少年提供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87
*【專家:美國冠病病例數還將繼續攀升】
美國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蘭尼表示:“我們還沒有擺脫困境,我預計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裡,全美的新增冠病病例數還會再次上升。”上周,美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曾出現下降,但蘭尼警告,考慮到Delta變異毒株在美國持續傳播以及冬季即將到來,現在還不能放鬆警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82
*【日本與義大利承諾捐出逾1億劑疫苗】
日本和義大利在美國主辦的冠病視頻峰會上承諾捐出更多冠病疫苗,當中日本捐出的疫苗劑量將翻一番,義大利翻兩番。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峰會上說,日本將總共捐出約6000萬劑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日本之前已經承諾向全球冠病疫苗獲取機制(COVAX)捐出3000萬劑疫苗和10億美元。他說:“日本已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約2300萬劑疫苗,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三大的疫苗供應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8
*【日本養老和醫療機構發生群體“突破感染”事件】
日本福井縣政府22日公佈,該縣當天新增確診病例41起,其中32起為越前市某養老機構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員。32名感染者今年6月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9
*【韓國疫情中秋後達新高 民眾認為應與病毒共存】
儘管韓國防疫當局表明若七成人口完成接種疫苗,將考慮過渡到“與病毒共存”,但韓國中秋長假一結束,確診病例再創新高,引起擔憂。韓國防疫當局和各地方政府統計,從昨日零時到下午6時,新增1802起病例,寫下最高紀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9
*【馬尼拉數百醫療人員染疫 菲總統下令軍警支援醫院】
菲律賓首都地區數百名醫療人員感染冠病,醫院人手越發短缺,總統杜特蒂下令軍警支援醫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5
*【新增病例兩個月來最低 馬國疫情持續改善當局將放寬防疫】
馬國衛生部長凱利向國會彙報,馬國專收治冠病患者的病床和加護病房病床使用率,以及死亡病例,過去一個月來皆下降了,這意味馬國已迎來復甦的曙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1
*【馬國外長: 馬新正協商逐步開放邊境】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賽富丁透露,馬國與新加坡政府將按冠病疫情的發展,協商逐步開放邊境。兩國衛生部長最近也通過電話討論此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2
*【泰國擬讓已完成接種疫苗旅客 隔離期減至七天】
泰國計畫把已完成接種冠病疫苗的外國旅客入境隔離期從14天縮短至七天,以重振國家經濟和旅遊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4-1196653
*【疫情難阻美國人消費 兩港口出現歷來最多貨輪】
冠病疫情期間,美國人民消費熱度不減反增,而購買的產品大部分來自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導致美國最繁忙港口南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自今年初以來出現集裝箱數量激增和貨櫃輪卸貨積壓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1
*【法澳核潛艇協議引發外交危機 拜登馬克洪下月歐洲會面協商】
法國與美國領導人同意就澳洲核潛艇協議引發的外交危機,於下個月底在歐洲會面協商,法國也將讓駐美大使于下周返回美國。澳洲總理莫里森也在設法安排與法國總統馬克洪通電話,化解危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0
*【不滿非法移民大規模遣返 美國海地問題特使宣佈辭職】
美國移民局過去週末將大批剛從德州Del Rio非法入境美國的海地移民遣返,美國海地問題特使福特宣佈辭職。福特在其辭呈中說:“我不會與美國將數千名海地難民和非法移民驅逐回海地的不人道、適得其反的決定聯繫在一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98
*【阿富汗副部長:塔利班將任命大使前往宣佈承認阿富汗新政府的國家】
阿富汗臨時政府文化和資訊部副部長穆賈希德說,塔利班將任命大使前往正式宣佈承認阿富汗新政府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33
*【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 要阿富汗塔利班更具包容性】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就阿富汗問題達成了共識,同意應向塔利班施壓使其更具包容性。此次會議在聯合國大會場外舉行。除了中國外長王毅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之外,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外長都親臨會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後告訴記者,安理會五大強國都希望看到“一個和平穩定的阿富汗,可讓人毫無問題且不受歧視地提供人道援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3
*【聯合國:緬甸暴發內戰可能性增加】
聯合國人權負責人巴切萊特警告,隨著緬甸反軍政府的倡議擴大,緬甸暴發內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巴切萊特說,其他國家必須加緊努力,讓緬甸恢復民主,防止更廣泛的衝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588
*【美國法庭下令臉書交出反羅興亞人帳號記錄】
海牙國際法院正在調查緬甸軍方涉嫌迫害羅興亞人的罪行,但臉書以美國法律禁止電子通信服務供應商公開使用者通信內容為由,拒絕交出反羅興亞人的帳號記錄。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法官法魯奇發佈判決,批評臉書的行為,並命它公開與反羅興亞暴力事件相關的帳號記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56
*【英央行副總裁預計恒大危機不會惡化】
英國央行副總裁伍茲當地時間23日說,英國銀行業在中國恒大的風險敞口不大,他預計恒大集團的危機不會嚴重惡化。伍茲告訴路透社:“英國銀行和保險公司對恒大的直接風險敞口並不很大,所以第一輪效應中確實不是大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4-1196746
*【美商會:美企對華業務樂觀度達三年最高】
美國商會與普華永道23日公佈的最新年度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對華業務的樂觀程度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達到三年來的最高點。不過,美企依然對中國嚴苛的防疫措施持保留態度,也對北京近期加大經濟監管力度感到不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4-1196736
*【美國田納西州一超市發生槍擊事件 1死14傷】
美國媒體援引當地警方消息報導說,田納西州小鎮科利爾維爾一家克羅格(Kroger)連鎖超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一人死亡、14人受傷。超市內人員聽到槍聲後紛紛躲藏,有的躲進冰櫃。槍手隨後疑似開槍自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4-1196731
*【白宮分析:美國最富人納稅額遠低於他人】
白宮一份新經濟分析報告顯示,美國最富人的納稅額遠遠低於其他人。這份報告將為美國總統拜登推動向富人增稅的計畫提供有力的支持。拜登在推特上寫道:“我對超級富豪和大公司不支付其公平的稅收感到厭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6
*【民調:菲律賓民眾仍滿意杜特蒂施政】
調發現,雖然冠病疫情嚴峻,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施政滿意度仍持續處於高點,僅從84%略微下滑到75%,顯示“多數民眾不認為政府疫情處置失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8
*【受疫情影響 諾貝爾頒獎典禮連續第2年線上舉辦】
受冠病疫情影響,諾貝爾獎基金會將連續第兩年取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現場頒獎典禮,改為電視和網路直播得主在各國領獎。不過,基金會表示,通常在挪威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尚未決定要如何頒發。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3-1196600
*【對六種空氣污染物濃度 世衛收緊質素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新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收緊空氣質素的標準。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說,空氣污染現在是對人類健康最大的環境威脅之一,造成每年有700萬人早逝。他說,即使空氣污染處於很低的水準,研究表明“空氣污染會影響身體的各個部位,從大腦乃至在母親子宮中正在發育的胎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4-1196662
田納西州必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田納西州必買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825紐約時報
*【拜登稱美國將按計劃完成從阿富汗撤離】
拜登總統表示,美國將在8月31日的最後期限前,結束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駐軍。但他也表示,已與軍方領導人進行了交談,以便他們準備“在必要時調整時間表”。目前美軍仍夜以繼日地協助首都喀布爾的美國人及阿富汗盟友撤離。拜登提供有關喀布爾機場加速疏散的情形,稱到目前為止已有70,700人搭機離開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asia/afghanistan-g7-us-withdrawal.html
*【塔利班統治下,喀布爾的生活再次改變】
美國人走了,加尼政府垮臺,一夜之間,數百萬喀布爾居民經歷了巨變。塔利班重新掌權九天之後,喀布爾政務服務仍基本停滯;銀行關閉、物價飆升,居民手中現金也越來越少。與機場的混亂相比,市區的氛圍是一種恐懼下的平靜,許多居民都在謹慎觀察,新統治者治下的生活將會如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asia/kabul-life-taliban-rule.html
*【阿富汗有多少人需要救援?人數仍然難以捉摸】
截至週二晚上,已有70 700多人從阿富汗撤離。近6000名美軍正在保護首都喀布爾的國際機場。每45分鐘就有更多的美國航班起飛。自8月14日塔利班包圍喀布爾以來,拜登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有關其空運美國人、阿富汗人和其他人的最新情況。然而,美國官員給不出一個最重要的數字:最終需要救援的人數。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us/politics/afghanistan-evacuations-kabul-airport.html
*【中央情報局局長訪問喀布爾與塔利班進行秘密會談】
美國官員表示,伯恩斯前往喀布爾,並與阿富汗新的實際領導人進行了迄今為止最高級別的親自會談。伯恩斯曾長期擔任外交官,是拜登政府最有經驗的幕後談判代表。週一會見了塔利班領導人巴拉達爾,巴拉達爾曾在川普政府執政期間,在卡達與美國政府進行外交談判。雖然美國官員不願提供這次短暫訪問的細節,但他們說,伯恩斯並不是為了談判延長拜登總統8月31日的撤軍計畫。事實上,在伯恩斯先生離開後,塔利班宣佈他們將拒絕任何推遲美軍撤離的決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asia/cia-taliban-william-burns-afghanistan.html
*【兩名眾議院議員秘密飛往喀布爾,執行未經授權的監督任務】
兩名國會議員未經授權秘密飛往喀布爾,目睹了美國人和阿富汗人的瘋狂撤離,這激怒了拜登政府官員,並促使議長裴洛西要求其他立法者不要效仿。兩位成員是麻州民主黨眾議員Seth Moulton和密西根州共和黨人Peter Meijer,都是退伍軍人,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行的目的是“對行政部門進行監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asia/moulton-meijer-kabul-trip.html
*【美軍加大從喀布爾撤離的力度,但仍有瓶頸】
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隨著8月31日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最後期限逼近,已加快從喀布爾機場撤離的速度,在24小時內要將21600人撤離。但仍有難題,因為在與時間賽跑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喀布爾國際機場的5800名海軍陸戰隊和士兵必須設法撤離數千名美國人和阿富汗盟友,並以某種方式在未來7天內,處去在阿富汗20年戰爭的基地。但數百名總部、維修和其他支援部隊已經離開該國,國防部官員一直不願公開表示,似乎越來越清楚的是:一些人將被拋在後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us/politics/us-military-evacuations-kabul.html
*【塔利班發言人敦促婦女待在家裡,因為民兵沒有被教育要尊重女性】
塔利班過去對待阿富汗婦女,要求在某種必要情況下,一般是不允許出門的,如果違反,即遭毆打、酷刑或處決。在塔利班捲土重來後的九天裡,巷領導人堅持這次將有所不同。他們說,婦女將被允許工作。女孩可以自由上學。至少,在他們對伊斯蘭教的理解範圍內。但早期的跡象並不樂觀,塔利班發言人週二發表聲明稱,女性目前最好還是待在家裡,他解釋說,因為一些武裝分子還沒有接受過不傷害她們的訓練。發言人Zabihullah Mujahid稱這是一項“臨時”政策,旨在保護婦女,直到塔利班能夠確保她們的安全。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asia/taliban-women-afghanistan.html
*【以色列新領導人支持在伊朗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但美國態度轉為溫和】
在會見拜登總統之前接受採訪時,以色列總理貝內特表示,他反對美國與伊朗恢復核協議的努力,並排除了與巴勒斯坦進行和平談判的可能性。在美國混亂地從阿富汗撤軍以及伊朗新的強硬總統上任的背景下,貝內特的魅力攻勢可能給拜登帶來一個小小的外交政策桂冠,與重要盟友恢復關係,但它也可能為摩擦提供火種。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middleeast/israel-bennett-biden-iran.html
*【眾議院通過了3.5兆美元預算計畫】
眾議院以 220 票對 212 票的微弱投票通過了3.5兆美元的預算藍圖,允許民主黨開始起草立法,涵蓋該黨的許多首要任務,包括擴大社會安全網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民主黨領導人不得不討價還價,向溫和派承諾,將在9月27日之前就1兆美元的兩黨基礎設施計畫進行投票。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us/politics/house-budget-social-safety-net.html
*【田納西州正努力應對失去的一切,並積極尋找失蹤者】
田納西州中部遭受猛烈洪水侵襲後,尋找失蹤民眾的緊迫感繼續推進,儘管當局承認希望越來越渺茫。在災難性的山洪爆發後,至少有18人死亡,另外3人下落不明。官員們將這次破壞歸咎於危險條件的“完美風暴”。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4/us/climate-change
*【美國副總統訪問東南亞猛批中國,阿富汗局勢為其行程蒙上陰影】
在新加坡的訪問致詞中,賀錦麗表示,“北京繼續在南中國海進行脅迫、恐嚇”,其“非法主張”威脅了各國主權。自美國從阿富汗無序撤軍以來,人們對華盛頓作為國際合作夥伴的可靠性提出越來越多質疑。賀錦麗此行被視為對美國信譽的一次考驗,盟友是否仍然相信他們可以依靠白宮?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world/asia/kamala-harris-singapore-vietnam.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由於德州的病例激增,全國步槍協會取消了其年度會議。該組織表示,原定於 9 月 3 日至 5 日舉行的會議通常有數千人參加,但在全國步槍協會領導人與醫療專業人士、地方官員和讚助商協商後被取消。
#俄亥俄州立大學宣佈為學生和員工接種疫苗。成為首批發布超出學生範圍的疫苗授權的大型州立大學之一。
#紐約州州長呼籲強制要求學校戴口罩,並要求教師面對疫苗規定。
#奧勒岡州為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恢復了戶外口罩的強制要求。
#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已獲得聯邦政府的完全批准,可用於 16 歲及以上的人群,注意力正在轉向由 Moderna 和嬌生疫苗。Moderna在6月份申請了全面批准,比輝瑞晚了一個月,嬌生預計很快就會申請。但何時會被批准尚不清楚。
#費城學校董事會周二批准了一項決議,要求其所有學區員工接種 Covid-19 疫苗。
#麻州正準備宣布該州的公立學校戴口罩的規定,這與曾公開主張地方控制學校戴口罩政策的州長查理貝克相反。
#根據聯邦衛生官員周二發表的一項研究,冠狀病毒疫苗在今年早些時候為基本工作人員提供了強大的感染保護,但由於具有高度傳染性的 Delta 變體成為該病毒的主要形式,因此效果較差。目前尚不清楚保護性下降是由於 Delta 變體的出現,還是自接種開始後的時間延長所致。
#幾個月來,由於缺乏疫苗供應,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一直在努力為西岸的居民接種疫苗。
#美國情報機構向拜登提交了一份關於病毒起源的報告。該報告目前仍處於機密狀態,官員們不會討論其調查結果。但官員們表示,國家情報總監Avril D. Haines辦公室可能會在本週晚些時候解密一些信息。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4/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第16屆夏季殘奧會在東京開幕】
運動員入場儀式上第一個入場的的隊伍是難民代表隊,這是他們第二次參加殘奧會。在奧運會上,希臘通常最先入場,該國是這項賽事的發源地。疫情限制使參加開幕式的運動員人數有所減少。由於喀布爾的混亂,原定代表阿富汗參賽的運動員退出了本屆殘奧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4/sports/refugees-parade-of-athletes.html
*【蘋果和谷歌在韓國遭遇反壟斷立法挑戰】
韓國正在推進一項旨在限制應用商店的立法,如果本周獲得通過,它將成為世界上首個要求應用商店平臺允許使用者使用各種支付系統進行購買的法律,這將實際上禁止蘋果和谷歌向開發者抽傭。數月以來,兩家公司一直在與這項法案做鬥爭,並試圖在華盛頓尋求盟友。在國內致力於削弱科技巨頭的拜登政府會幫助它們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3/technology/apple-google-south-korea-app-store.html
*【美國亞裔人口30年增加近兩倍,公民多元性顯著】
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亞裔是美國四大族裔中增長最快的群體,認同為亞裔的人數幾乎是三十年前的三倍。除了整體上升趨勢之外,亞裔的地理分佈、收入、公民身份和政治傾向存在很大差異。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824/asians-censu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