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孩子的人生就像結一個網,煮一鍋湯】
謝謝「#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丘美珍為我的新書寫了非常棒的推薦序,我先反過來推薦大家讀她寫的推薦序。(如下)
..........................................
(文/丘美珍) 前兩天到一個公園散步。林間穿梭時,偶一抬頭,看到萬里晴空之下、兩樹枝枒之間,有一面好大的、綿密的蛛網。
我一時詫異,趨前細看。這兩棵樹距離不近,看似纖弱的蛛網怎能從此端送到彼處,中間竟相隔兩公尺之遙。這時有風吹來,那面蛛網在風中搖曳,柔軟卻強韌,
再定睛一看,蛛網的主人正在中心,昂揚而立,守住自己的領土,俾倪那幾隻不幸被網羅的小蟲,想必牠此刻已見獵心喜。
我突然心裡起了一個念頭──那隻超強蜘蛛的父母,應該不曾告訴過牠:
「這裡風大又寒冷,你絕對結不了這麼大的網,補不到那些畏寒的蟲。」
昆蟲的世界中,每一物種都依著自己的稟賦求生存,見機行事,想必不會有太多親子之間的糾葛和牽絆。
人間的世界卻是不同。
.
之前曾經跟一個心理醫師聊天。
他提到,自己的病人當中,有一些是企業家及企業家二代,彼此不知道其實他們看的是同一個醫師。
也因此,深入與親子二代對話之後,他得到一個結論:「如果,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青出於藍、超越自己,那就是親子雙方同感滿足的時刻。」
我對於他這個結論,謹記在心。如今自己身為三個青少年的母親,才知道這是不容易的歷程。
.
大人總是苦口婆心,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孩子指出一條風險最低、成功機會最高的路,從食衣住行、學業、生涯,莫不細心指教。
但是,這條所謂「安全」的路,是不是孩子最想經歷的人生,這中間就是親子不斷溝通甚至衝突的過程,而這樣的衝突,最常發生在家有青少年的階段。
同樣身為青少年母親的我,閱讀菊仙這本書時,感覺她既是母親,又是個每天思考的「教養」人類學家。
她以家庭做為田野,以孩子做為研究對象,在每日居家的作息中做出假設、經過推理,得到驗證。
因此,讀她的書總是十分過癮。
因為她書中的文字,有著縱橫交錯的寫作角度。
.
就垂直的時間軸來說,她細述孩子從小到大的關鍵事件,從中反思孩子成長的脈絡,如此,深深引發其他父母的共鳴;
就水平的知識跨度來說,她往往結合心理學、教育理論,綜合科普,從中彙整出深入淺出的教養實務,讓讀者閱讀之後能獲得知識架構,從中有所收穫。
這一次,她研究的對象,是每天在家裡神祕成長的三個青少年。
菊仙說,根據專家研究,孩子在十三至十七歲的階段,像座活火山,不定時噴發,傷及旁人。
可憐的父母親,在這階段就如同居住在火山腳下的居民,不時受到火山「正常能量釋放」的驚擾。
由此可知,這個階段的親子關係,是如何步步驚心。
.
臉書社團「家有中學生」中,每天都有惶惑不安的父母貼文求解,從孩子的身高、體重、學區、老師,一直到成績、交友、興趣、前途,常有發文引來數百則留言討論,由此可見這是個多麼艱難的教養之地。
即便是資深媽媽如菊仙,也曾經被家裡的青少年孩子氣到出走。
.
她曾經一個人負氣騎上腳踏車,在市區遊蕩逛到深夜一點半,直到氣消了才回家。
如此,她每天與家裡青少年交手數百回合的結果,菊仙終於描繪出青少年的真實面貌:
「自認可以獨立,但卻不能負全責;想要自己抉擇,卻又完全無法承擔後果;
主張很多,卻又判斷力不足;爭取權利,卻又不甘願盡義務。」
.
依我來看,這一點不假。究竟這個階段的孩子發生了什麼事?父母親應該如何因應才是王道?
青少年的身心板塊正處於劇烈成長以及整合階段,由於大腦及荷爾蒙兩者都有變動,以致於青少年成為一種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的特別生物,需要父母親以特別的智慧相待。
對父母親而言,最有感的改變是:
‧日常生活,從前鋒變後勤:以前親子之間,一路由大人衝前鋒主導的狀況;現在變成孩子在前衝刺,父母在後支援。
‧親子溝通,從教練變成旅伴:以前是爸媽一個口令,孩子一個動作,彷彿教練帶著子弟兵。現在孩子期待的是透過平等的對話,彼此了解,相互尊重。
.
這兩個看似單純的改變,其實過程並不平靜。
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大腦及內在生理的變化,使得他身不由己,理性臣服於情緒。
外在喜怒哀樂都鮮活直接,忘了對大人的禮貌和行事分寸。
針對父母親的焦灼,菊仙以同理幽默的筆觸,在書中提出教戰守則,面面俱到,猶如一本青少年教養維基百科,讓所有「家有青少年」的大人可以參照辦理,讀後不慌不亂,心平氣和。
尤其,她提到跟青少年打交道的幾個「眉角」,包括「父母降級、孩子才能升級」,以及「先安孩子的身,才能安孩子的心」,真的都是務實聰明的做法。
.
另一方面,菊仙特別能同理父母親的心情。
書中說到,在孩子的人生中,父母可能會經歷「四主」的修練。
孩子在未能獨立之前,父母是「飼主」,供吃供住;
孩子在幼年之時,以父母為天地,我們彷彿「神主」;
孩子不知人生疾苦,我們循循善誘,形同「教主」;
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年少衝撞,目中無人,我們慘為「苦主」。
還好,這「四主」的修練歷程,會在青少年階段結束後畫下終點。
.
在書裡,菊仙提到一個關鍵字「人格湯底」,特別引人深思。
孩子的秉性,融合過去親子互動的結果,會成為孩子這一生的「人格湯底」。
就父母來說,在青少年階段以前,親子互動的親密時光,正是為孩子人生打底的時候,
孩子以此為基礎,開始展開他人生的際遇,往裡面增添材料和味道,最終煮成一鍋屬於自己的「人生湯」,餵飽自己,分享別人,造福人群。
因此,尊重孩子是他人生的廚師,在他的人生廚房中,我們只是過客,絕非主人。
即使我們手邊握有美味人生的食譜,但如果能放手讓孩子透過不斷探索和嘗試,煮一鍋自己的人生湯,這足以顯示出父母的雅量和智慧。
.
一般認為,青少年應該在十八歲以後,就從「少年郎」畢業成為成熟理性的大人了。
但是,有科學家研究,真正由青少年大腦蛻變為成熟大腦的年紀,其實是二十五歲。
難怪美國主要的租車公司安維斯(Avis)規定,二十五歲以上才能租車駕駛,看來他們公司內部有腦科學家加持。
在青少年成長的風暴中,幸好有這本好書相伴。
此後,不論是孩子十八歲還是二十五歲,正式結束青春期,在他們變成大人之後,我們關愛的眼神仍舊會陪伴著他們。
希望那時候,一起回想起他們的叛逆青春,親子雙方可以笑看過往。
所謂的天倫之樂,就是如此吧!
延伸閱讀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
📌博客來:
http://t.cn/EcvHBaH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s/basics.asp…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
📌三民
http://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102815
📌讀冊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68603.html
「田知學醫師維基」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娘(隔壁張太、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婚禮感言| Facebook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好辣停播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好辣停播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好辣1000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好辣1000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個人FACEBOOK 粉絲專頁之醫病互動內容分析研究A ...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問卦] 有哪些原住民名醫的嗎? | Gossiping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問卦] 有哪些原住民名醫的嗎?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孩子的人生就像結一個網,煮一鍋湯】
謝謝「#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丘美珍為我的新書寫了非常棒的推薦序,我先反過來推薦大家讀她寫的推薦序。(如下)
..........................................
(文/丘美珍) 前兩天到一個公園散步。林間穿梭時,偶一抬頭,看到萬里晴空之下、兩樹枝枒之間,有一面好大的、綿密的蛛網。
我一時詫異,趨前細看。這兩棵樹距離不近,看似纖弱的蛛網怎能從此端送到彼處,中間竟相隔兩公尺之遙。這時有風吹來,那面蛛網在風中搖曳,柔軟卻強韌,
再定睛一看,蛛網的主人正在中心,昂揚而立,守住自己的領土,俾倪那幾隻不幸被網羅的小蟲,想必牠此刻已見獵心喜。
我突然心裡起了一個念頭──那隻超強蜘蛛的父母,應該不曾告訴過牠:
「這裡風大又寒冷,你絕對結不了這麼大的網,補不到那些畏寒的蟲。」
昆蟲的世界中,每一物種都依著自己的稟賦求生存,見機行事,想必不會有太多親子之間的糾葛和牽絆。
人間的世界卻是不同。
.
之前曾經跟一個心理醫師聊天。
他提到,自己的病人當中,有一些是企業家及企業家二代,彼此不知道其實他們看的是同一個醫師。
也因此,深入與親子二代對話之後,他得到一個結論:「如果,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青出於藍、超越自己,那就是親子雙方同感滿足的時刻。」
我對於他這個結論,謹記在心。如今自己身為三個青少年的母親,才知道這是不容易的歷程。
.
大人總是苦口婆心,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孩子指出一條風險最低、成功機會最高的路,從食衣住行、學業、生涯,莫不細心指教。
但是,這條所謂「安全」的路,是不是孩子最想經歷的人生,這中間就是親子不斷溝通甚至衝突的過程,而這樣的衝突,最常發生在家有青少年的階段。
同樣身為青少年母親的我,閱讀菊仙這本書時,感覺她既是母親,又是個每天思考的「教養」人類學家。
她以家庭做為田野,以孩子做為研究對象,在每日居家的作息中做出假設、經過推理,得到驗證。
因此,讀她的書總是十分過癮。
因為她書中的文字,有著縱橫交錯的寫作角度。
.
就垂直的時間軸來說,她細述孩子從小到大的關鍵事件,從中反思孩子成長的脈絡,如此,深深引發其他父母的共鳴;
就水平的知識跨度來說,她往往結合心理學、教育理論,綜合科普,從中彙整出深入淺出的教養實務,讓讀者閱讀之後能獲得知識架構,從中有所收穫。
這一次,她研究的對象,是每天在家裡神祕成長的三個青少年。
菊仙說,根據專家研究,孩子在十三至十七歲的階段,像座活火山,不定時噴發,傷及旁人。
可憐的父母親,在這階段就如同居住在火山腳下的居民,不時受到火山「正常能量釋放」的驚擾。
由此可知,這個階段的親子關係,是如何步步驚心。
.
臉書社團「家有中學生」中,每天都有惶惑不安的父母貼文求解,從孩子的身高、體重、學區、老師,一直到成績、交友、興趣、前途,常有發文引來數百則留言討論,由此可見這是個多麼艱難的教養之地。
即便是資深媽媽如菊仙,也曾經被家裡的青少年孩子氣到出走。
.
她曾經一個人負氣騎上腳踏車,在市區遊蕩逛到深夜一點半,直到氣消了才回家。
如此,她每天與家裡青少年交手數百回合的結果,菊仙終於描繪出青少年的真實面貌:
「自認可以獨立,但卻不能負全責;想要自己抉擇,卻又完全無法承擔後果;
主張很多,卻又判斷力不足;爭取權利,卻又不甘願盡義務。」
.
依我來看,這一點不假。究竟這個階段的孩子發生了什麼事?父母親應該如何因應才是王道?
青少年的身心板塊正處於劇烈成長以及整合階段,由於大腦及荷爾蒙兩者都有變動,以致於青少年成為一種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的特別生物,需要父母親以特別的智慧相待。
對父母親而言,最有感的改變是:
‧日常生活,從前鋒變後勤:以前親子之間,一路由大人衝前鋒主導的狀況;現在變成孩子在前衝刺,父母在後支援。
‧親子溝通,從教練變成旅伴:以前是爸媽一個口令,孩子一個動作,彷彿教練帶著子弟兵。現在孩子期待的是透過平等的對話,彼此了解,相互尊重。
.
這兩個看似單純的改變,其實過程並不平靜。
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大腦及內在生理的變化,使得他身不由己,理性臣服於情緒。
外在喜怒哀樂都鮮活直接,忘了對大人的禮貌和行事分寸。
針對父母親的焦灼,菊仙以同理幽默的筆觸,在書中提出教戰守則,面面俱到,猶如一本青少年教養維基百科,讓所有「家有青少年」的大人可以參照辦理,讀後不慌不亂,心平氣和。
尤其,她提到跟青少年打交道的幾個「眉角」,包括「父母降級、孩子才能升級」,以及「先安孩子的身,才能安孩子的心」,真的都是務實聰明的做法。
.
另一方面,菊仙特別能同理父母親的心情。
書中說到,在孩子的人生中,父母可能會經歷「四主」的修練。
孩子在未能獨立之前,父母是「飼主」,供吃供住;
孩子在幼年之時,以父母為天地,我們彷彿「神主」;
孩子不知人生疾苦,我們循循善誘,形同「教主」;
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年少衝撞,目中無人,我們慘為「苦主」。
還好,這「四主」的修練歷程,會在青少年階段結束後畫下終點。
.
在書裡,菊仙提到一個關鍵字「人格湯底」,特別引人深思。
孩子的秉性,融合過去親子互動的結果,會成為孩子這一生的「人格湯底」。
就父母來說,在青少年階段以前,親子互動的親密時光,正是為孩子人生打底的時候,
孩子以此為基礎,開始展開他人生的際遇,往裡面增添材料和味道,最終煮成一鍋屬於自己的「人生湯」,餵飽自己,分享別人,造福人群。
因此,尊重孩子是他人生的廚師,在他的人生廚房中,我們只是過客,絕非主人。
即使我們手邊握有美味人生的食譜,但如果能放手讓孩子透過不斷探索和嘗試,煮一鍋自己的人生湯,這足以顯示出父母的雅量和智慧。
.
一般認為,青少年應該在十八歲以後,就從「少年郎」畢業成為成熟理性的大人了。
但是,有科學家研究,真正由青少年大腦蛻變為成熟大腦的年紀,其實是二十五歲。
難怪美國主要的租車公司安維斯(Avis)規定,二十五歲以上才能租車駕駛,看來他們公司內部有腦科學家加持。
在青少年成長的風暴中,幸好有這本好書相伴。
此後,不論是孩子十八歲還是二十五歲,正式結束青春期,在他們變成大人之後,我們關愛的眼神仍舊會陪伴著他們。
希望那時候,一起回想起他們的叛逆青春,親子雙方可以笑看過往。
所謂的天倫之樂,就是如此吧!
延伸閱讀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
📌博客來:
http://t.cn/EcvHBaH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s/basics.asp…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
📌三民
http://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102815
📌讀冊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68603.html
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娘(隔壁張太、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加護靈試用與研究心得]
之前冬天的時候流感季節接二連三的中標以後,心大如我也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做些居家殺菌消毒之類的動作。以前在台灣,雖然我跟太醫每天都往返醫院毒窟(兒科最毒了),嚴格執行「上班口罩不離、回家脫衣洗手」,反倒沒帶回什麼病原體。結果來京都以後,不知道是日本比較乾燥寒冷(流感病毒在乾冷環境易蓄積),三小跟我居然都陸陸續續的中了。正當我思考是不是應該認真的來當潔癖媽媽的時候,剛好大幸製藥跑來問我想不想用看看他們家得意產品—「加護靈置放型除菌瓶」;日本的藥廠我還記得的只有胃潰瘍用藥的武田跟流感用藥的塩野義,大幸製藥一時間想不起來是哪一家,跑去問了太醫他一臉「你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說:就是正露丸啊! 既然是傳說中的喇叭正露丸,這家廠商應該很值得相信;但是我比較謹慎,在回覆答應試用與否之前又問了一下太醫有沒有聽過這個產品。太醫回我說“有啊,就是那個什麼…就是一個醫師發明出來的除菌的東西,出來以後紅了一陣子,就很多其他廠商跟著出了類似的產品“ 果然是太醫一貫的有說等於沒說的風格。不過既然連他都知道,我對它的信任感就更強了。上去加護靈台灣的官網查詢,「那個什麼」原來是二氧化氯,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二氧化氯 )
用途
二氧化氯的主要用途在自來水的消毒,和麵粉與木質紙漿的漂白。
它能很有效地對抗病毒、細菌和包括梨形鞭毛蟲(學名:Giardia lamblia)與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等原生動物所引起的囊腫與卵囊。
從1956年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把自來水消毒劑由氯氣改成二氧化氯後,二氧化氯開始被廣泛地使用。
2005年8月,在襲擊紐奧良的颶風卡崔娜過後,二氧化氯就被用來清除被洪水淹沒後房屋上的危險黴菌。而中華民國政府也於2006年3月6日預告二氧化氯為自來水消毒劑。
剩下的問題就是,我人不在台灣是要怎麼試用? 對方很阿沙力的跟我說“沒問題!直接請日本的公司寄過去就好!反正產品兩地是一樣的“ 在等待寄來的時候,我自己也忍不住先偷跑去藥妝店找了一下產品,發現真的有一櫃子,忍不住先手癢買了一罐小的放置型消毒瓶跟隨身筆型。
---------
(以下資料摘自台灣官方網站)
加護靈能穩定釋放極低濃度的二氧化氯氣體,達到『主動式空間除菌』的效果。
次氯酸 又名次氯酸水,只能存於水溶液中,因此一定要使用霧化機或噴霧瓶,霧化機或噴霧瓶噴出之「水溶液」接觸到的地方才有效(有濕才有效);並且只有短時間內有除菌作用,較適合拿來做「短時間局部除菌」。
二氧化氯 是氣體,不會再增加空氣中的溼度,並可均勻分佈於空間裡,無論是飄浮在空氣中的亦或是已經附著在物品上的,只要釋出之二氧化氯氣體能接觸到的地方都有效,能達到24h「主動式空間除菌」的效果。
在官網上我又發現他們把產品相關的研究文獻也放上來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我作死的去要了原文來讀。然後我就收到十幾篇文章了,真的自作孽不可活。裡面真的讀得懂的大概只有三五篇,完全看不懂的是關於他們專利的緩釋凝膠,證明可以讓活性極強的二氧化氯在空間裡穩定的釋出,這已經不是醫學而是物理學的範圍了啊…但我這個人看論文有個壞習慣,就是只看摘要跟結論(咦)勉強把十幾篇瞄完,綜合起來的結論是:
1. 二氧化氯對於對抗病毒、細菌以及霉菌有效果(貓疱疹病毒及貓杯狀病毒feline calicivirus、人類流感病毒、痲疹病毒、人類皰疹病毒、人類腺病毒、犬瘟熱病毒 Canine Distemper virus、犬腺病毒、犬細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注:實驗中貓疱疹病毒及貓杯狀病毒feline calicivirus是作為諾羅病毒的代理者
2. 凝膠能夠有效的在一定空間內緩和釋出二氧化氯,讓空間中二氧化氯維持一定低濃度。
3. 在實驗鼠身上証實長時間吸入低濃度二氧化氯無害。
4. 以小學生為對象在半開放空間教室裡進行對照研究,有放置二氧化氯緩釋凝膠組因病缺席的學生較無放置組少,達顯著標準。
5. 以日本自衛隊為對象,密閉空間建物內擺放二氧化氯緩釋凝膠組類流感症狀人數較少,達顯著標準。
實際使用心得:
置放瓶使用上非常簡單:打開包裝,把粉狀物倒入瓶中液體內蓋上蓋子不必搖晃,放置一段時間即成凝膠狀。蓋子可調整透氣孔隙大小調節釋出速率。
筆型:將內管自包裝內拆出後,像折瑩光棒那樣將內管內膠囊弄破後,放置入筆型外殻內貼身攜帶。
噴灑型:直接噴灑於欲除菌或除味處。
置放型除菌瓶最得我心在於它是一瓶凝膠,打翻了也不會流出來,以及蓋子蓋上了拔不下來。這點對於家有手賤小屁孩x3的我來說是福音中的福音!他們手賤去弄瓶子我只要揍小孩就好,不需要收拾被打翻出來的東西,真的相當省心~ 不過缺點就是放置Play很容易讓人忘記,所以裝置好瓶子以後記得在瓶身上面標註日期(就算是這樣我還是忘記了,第一批我擺了兩個半月才想起來應該要換)另外使用上的重點,根據它們自己的文獻,緩釋凝膠能讓「密閉空間」裡的二氧化氯維持低濃度是關鍵,也就是如果不是在相對密閉的空間,效用可能就會打折扣。這樣的結論對於筆型的使用,我個人認為適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勤者和辦公室內的上班族使用。我之後雖然出門帶著筆型除菌瓶,但是我都是在街道上行走而且風還不小,一路吹着春寒料峭的風讓我又反覆鼻竇炎了兩三次,而每次再犯都是我懶惰沒戴口罩出門。所以加護靈這個產品我會把它定位為“輔助品”,是在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回家換衣物”的前提之下加強使用的產品。
它們家噴霧除了除菌以外,還宣稱有除臭的功能。日本除臭產品非長的多元,我家裡還有另一罐市售的除臭噴霧,兩者相比起來,加護靈的本身只帶有一點點二氧化氯本身的味道,那味道老實說並不是很好聞。但是我噴完之後通常會開抽風機或是打開門窗通風,所以倒也不會難以忍受。而另一罐市售的除臭噴霧本身帶著強烈的芳香劑味道,如果跟臭味混在一起的時候聞起來挺恐怖,但是壓制臭味的能力是滿強的。所以加護靈噴劑我只用在廁所噴馬桶跟流理台上面噴廚餘以及砧板用,除菌兼除臭就不需要兩罐產品。
總結來說,感染控制這件事情,居家做起來無論如何不可能做到像手術房或負壓隔離病房那樣規格。加護靈除菌瓶的除菌主要是依靠揮發到空氣中的二氧化氯,所以如果是打噴嚏、咳嗽的飛沫沾染到手、衣物或桌面玩具,還是必須仰賴確實的洗手與擦拭。如果是在室內、尤其是容易門窗緊閉又空氣寒冷乾燥的冬季,使用這個產品的效用應該會是最佳,全年使用當然也是可以的。目前我覺得有點遺憾的就是大幸製藥沒有針對腸病毒的部分進行實驗研究。雖然理論上它屬於氯製品,跟漂白水一樣也能去活化腸病毒,不過沒有實驗數據的證明我也不敢說它可以有效對抗腸病毒。如果有興趣想知道實驗結果的,麻煩寫信去煩一下大幸製藥讓他們知道台灣媽媽都很關心腸病毒吧!(我已經有向廠商提出這個建議)
產品參考連結:https://cleverinblog.wordpress.com/
最後感謝新光醫院感染科謝黛金醫師解惑關於研究論文當中不解之處🙇🏻♀️🙇🏻♀️🙇🏻♀️
隔科如隔山啊~
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婚禮感言| Facebook | 健康跟著走 的推薦與評價
田知學wiki - 2009的萬聖節我在醫院的餐廳結婚。 ... 振興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田知學近日在臉書分享一張凌亂的急診室照片,以及一名 ...,2009的萬聖節我在醫院的 ... ... <看更多>
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醫師好辣停播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醫師好辣】主題特映版▻▻https://goo.gl/C5yHNm 【醫師好辣】健康醫 ...醫師好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現在才知道》確定停播!胡瓜新節目10月接檔. ... <看更多>
田知學醫師維基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的推薦與評價
來自中央山脈的布農Doc 田知學Valis Tanapima 歷經美國文化洗禮再度回到熟悉的醫療 ... 填問卷就有機會得到全世界第一個、也是田醫師的第一個專利發明「布農輕鬆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