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灣的防疫分享被大量轉貼引來記者報導後,我知道一定會有超多酸民來罵😌 有人直接跑來留言說懶得嘴我這隻蝙蝠(黑人問號)我才知道被ptt特地轉出來酸了😆雖然說我情緒並沒有被影響,有些甚至讓我看了笑出來😂,但是看了一整串後有認真思考很多人對海外台灣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所以我覺得可以用我自身情況為在美台灣人說幾句話,也希望可以讓很多人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背景與選擇。
第一是關於一般人最在意的健保跟稅的部分,我們全家在台灣繳的稅也不比一般家庭少,等於美國台灣兩邊都納稅,都是依照美國與台灣的相關法律與規定處理的。健保的部分,之前在美國唸書時沒有辦法頻繁回台灣就停了健保,如果回台灣短短一兩週有生病的話,都是自費處理,就算停留比較長時間被強制復保也都依照法規繳費,據我所知非常多台美人都是這樣,因為這些年我都在那些在美台灣人社團裡面了解資訊,並且大家都會討論怎麼做對台灣最好、最不浪費醫療資源,還有很多人也支持台灣健保改一改法規,讓我們不用被強制復保,復保使用健保會被人罵濫用台灣資源,不復保又會被健保局罰... 這一點我覺得真的很容易讓在海外的台灣人有點冤枉。(當然不包含像黃安那種真的是有意專程會回台灣用健保的那種心態...但我真的沒有遇過跟看過身邊有人是這樣的心態)
後來我個人近幾年因為在台灣有工作事務、計畫要處理,開始一年回台兩三次以上,就一直繳著健保費,而且在美國都習慣了除非大病才去看醫生的我們,回台灣幾乎都不會隨便去看醫生,就我知道很多台美人也都是這樣!因為待過國外才會格外珍惜台灣的醫療制度。
第二就是「想到教育、工作、生活」就去美國,「想到醫療、吃便當、繳稅治安」才回台灣,我覺得如果每個人都有選擇權的話,是不是會努力選擇讓自己能在適合自己的環境生活?像你可能覺得台北很貴負擔不起,就決定搬到新北市住之類的,你覺得學區不好,就想幫小孩換一個學校等等。而我回想當初立志要去美國發展的原因就是很簡單,在台灣念研究所的時候被教授阻擋出國唸書的機會、在台灣有一些情傷還有個人經歷的一些陰影與不好的回憶,而在台灣工作的姊姊在職場環境被打壓壓力大到掉頭髮... 所以我們拼了命的讀書、申請國外研究所,想要在全新的環境發展自己全新的人生;在異鄉畢業後工作很難找,求職路上也很艱辛,生活也過的很緊,辛苦了幾年才趨於穩定。不管在哪裡生活都會有它的難處,遇到挫折時也曾經想回台灣發展算了,但回想初衷就會覺得還能再多努力一點,非常多台美人也都是這樣!大家都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努力做選擇,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也能被酸呢?事情真的不是看表面就能這樣二分法、把人貼標籤的。
至於「想到醫療、便當、繳稅治安」才回到台灣這一點,就我認識的台美人,沒有看過有人為了醫療跟逃避美國的高稅額回台灣的,我知道的大家都是因為思念家人、想念家鄉回台的,便當就不好說了,畢竟台灣食物真的世界級美味啊,那你出國會不會想把那個國家好吃的美食都吃盡了才離開?
再來是關於「不想佔用醫療資源為何要回台灣生產?」我想說,我這次要回來生產才發現在台灣生產其實不比美國便宜呢,在美國我們有醫療保險,所以從產檢到生產完都不太花錢,這次要回台生產我們還特別準備了幾十萬才敢回來生。決定回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疫情下兩個小孩不能上學,而我跟老公兩個人必須照顧新生兒、兩個幼兒、坐月子、工作,家人也都不能來美國幫忙我們,我知道這樣的情況下我有很高的機率會產後憂鬱(前兩胎就因為真的蠟燭多頭燒得了產後憂鬱一段時間),也擔心萬一我跟老公之中有任何人不小心確診了,那我們能有什麼備案嗎?想了很久真的沒有,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也能照顧到我們,才做出回台生產這個艱難的決定。
另外私心是真的很想要住看看台灣的月子中心,因為懷到第三胎了都沒有住過覺得飲恨,但月子中心完全自費,也沒有浪費到醫療資源啊🤷🏻♀️
第三,被酸「原地不動才是最安全的,為何又要回來?」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本來去年有很多要回台灣處理的工作事務與計畫全部都取消,因為堅信原地不動才是最安全的,本來想事隔一年應該疫情會好很多,今年八九月的時候有疫苗要出來的消息,當時也發現懷孕了,所以才會訂了隔年初的機票回台灣(只是沒想到回台前幾週疫情又變嚴重了)。在這樣的狀況要回台灣真的是很兩難,怕把病毒帶回來、怕家人承受風險、怕自己的安全等等,所以我們權衡之後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做好萬全防護準備才敢回來,而我知道有非常非常多台美人也是這樣!就我加入台灣人海外自救會社團裡看到的,都是大家盡全力的在保護台灣,大家回台灣都有自己不得已的理由,就我看到的是,沒人想把台灣這塊世界淨土因為自己而被污染。
第四這位酸民說我們自己嚇自己,包裹消毒、在外面不能吃東西...那我想他一定沒有見識過小孩有多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吧?我女兒過敏體質,一有灰塵或是天氣變化就會讓她鼻涕眼淚直流,就算沒有病毒,光包裹被丟進家裡帶來的灰塵就可以讓她眼睛腫起來了,現在又病毒肆虐疫情嚴重,聽到有人真的因為收包裹而被確診真的會很擔心啊!小心一點也能酸嗎😂😂😂
再來是關於穿防護衣的部分,這趟回台我們不穿防護衣就是因為不想要穿脫把病毒沾到身上反而風險大,這是海外自救會社團裡討論的結果,後來很多人回台都是穿兩件衣服,下機把外面那件脫掉然後全身好好消毒的做法。很多在海外的台灣人都認真討論要如何能在不帶給台灣負擔的情況下,又能回台灣處理自己的事(有人親人過世、有人有工作需求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得已的理由啊,否則誰想要在這個艱難時刻冒險搭長途飛機呢?)
這位酸民身為住在美國的台灣人,卻有「台灣美國兩邊跑,就等於好處用盡」的思想框架與標籤,我覺得很可惜,也很容易誤會其他人,真的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多人在國外的台灣人都盡自己的力量在保護台灣、愛台灣,很多人在美國也會自己發起一些遊行挺台灣,讓台灣的聲音在國外被聽見,當台灣有嚴重國際議題的時候,也會自發性的辦白宮連署活動等為台灣發聲等等,這些時候台灣媒體就會報導台灣之光,但我們因為想念家人回台灣就被罵成過街老鼠...。
我知道可能又會有一些酸民想要繼續戰下去,我想說的是我發這篇不是想戰,單純想為我們住在海外的台灣人說點話,並不是住在台灣、待在台灣才有愛台灣的資格,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台灣。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有一個美國人因為喜歡英國文化而靠自己努力定居在英國,那他回美國看家人或決定暫時回家一段時間的時候,也會被酸說兩邊好處用盡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真的不必放大這些然後幫人貼標籤,我心中的台灣是很可愛又溫暖的,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與選擇,在不了解之前可以先了解之後再發言會比較妥當。
我想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只能透過媒體接收資訊,認定在海外的台灣人都過的很爽,有事情才逃回台灣,我想確實也有這樣的人,但真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ptt裡留言真的很難聽😂 有人說最好出門被撞死啊、在美國找有錢老公、不就給人x而已🤷🏻♀️ 全家確診都不可憐等等這種話真的是有點過分了,還有人說我高調找記者來報導我回台為了賺業配😂😂 到底是怎麼幻想的啦~ 我抵台後時差累都累死了,一醒來收到超多報社跟記者私訊問能不能轉發這篇讓大家知道台灣防疫做的很好,我心想可以幫助其他想回來的人做準備也無妨,這樣能被酸成有目的性🤦🏻♀️
但我知道這些人可能內心有對自己生活感到不平衡的地方,所以用這樣帶攻擊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可以理解,說明這些是想要多少表達我們在海外台灣人的心聲,有時候真的不必幫自己不認識的人貼標籤,這樣是否自己內心也能柔軟、舒服一點?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滿意現在的生活?我來教你靠長期投資來改變生活!】 你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嗎? 你滿意自己的工作嗎? 你是不是在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而自己喜歡的工作薪水卻又很少呢? 你是不是很想脫離枯燥又沒錢的生活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呢? 我曾經也和你們一樣 是一個普通的打工族...
「生產保險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討論] 懷孕投保及理賠問題- 看板Insura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會為了保險剖腹產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剖腹產理賠-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BabyMother - [生產] 剖腹產後的保險費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禾馨剖腹保險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剛懷孕保險-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12 ...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生產時該準備的文件(剖腹產) -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備案洽詢,確診剖腹保險理賠?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請問剖腹產的健保快易通名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詢問有在高醫剖腹後保險理賠的問題PTT推薦- 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前胎剖腹的保險理賠率- 看板BabyMothe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天晟醫院體檢Ptt. 【系統開發主管|專用生產機械製造修配】職缺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鄉民看世界] 在美國生產的孕婦告白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鄉民看世界] 在美國生產的孕婦告白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鴻海攜手泰國PTT 在東部經濟走廊建電動車生產據點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BabyMother - [生產] 請問第二胎剖腹的保險理賠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心得] 自然產生產費用分享 | 自然產費用ptt - 訂房優惠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懷孕] 在育禾生產的剖腹保險? - BabyMother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資訊]在日生產相關補助金(社會保險國家保險) - PTT 旅遊美食區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理賠] 剖腹產理賠- 看板Insuranc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竹北育禾剖腹費用理賠- BabyMother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康進清ptt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剖腹保險ptt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媽寶][生產] 林口長庚剖腹相關問題 - PTT鄉民日記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男禮物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薯條微波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大佳婦產科dcard - 2023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大佳婦產科dcard - 2023 - pusher.pw 的評價
- 關於生產保險ptt 在 大佳婦產科dcard 2023 的評價
生產保險ptt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向世界展現成為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寄生台灣」的仇恨式修法】
前外交官劉仕傑「起底」血友病童是「中國人」,台灣社會的同情瞬間轉為仇恨。PTT創辦人杜奕瑾,以血友病童「寄生台灣」為題,質問父母小孩全家都不是台灣人,卻可使用台灣健保給付。
杜奕瑾:寄生台灣 (註:請注意該文編輯次數)
https://www.facebook.com/PTT.TU/posts/10157378600051137
基進黨新科立委陳柏惟,更打出「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是台灣共識」口號,訴求修法排除中國人納台灣健保。
陳柏惟: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 是台灣共識!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photos/a.543143852685277/1087554024910921/?type=3
不料劇情急轉直下,陸委會連夜澄清,血友病童與親生父母都是中華民國籍。此番無意中的釣魚執法,釣出了一大票沒有種族差異的種族沙文主義,實乃民主國家之悲哀。
作為一位重視法治國原則的自由主義者,我現在就可以斷言:仇恨式的修法,必然導致災難。不過,杜奕瑾有句話說對了,「台灣應該要好好的利用數據回溯清查類似案例。」
且讓我們撇開膝反射的仇中心態,將修法建構在數據基礎之上。我們需要的,僅是爬梳兩則新聞加上邏輯分析。
■ 中國人吃掉多少台灣醫療資源?
第一則新聞,「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自由時報,2016年7月4日)。
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07385
該則新聞雖是舊數據,仍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扣除中港澳的外籍人士,每年醫療支出僅占保費收入1/3左右。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112.46億元,保費收入則是370.17億元。
2.中港澳人士則相反,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49.85億元,但保費收入僅45.6億元,等於醫療支出高出保費收入4.25億。
3.中港澳人士投保以國人配偶或其子女為主,占比95%以上,其中又以20至39歲女性為大宗,結婚後就會生育,因此生產成為最主要醫療支出。
所以我們知道:外籍人士繳多用少。中港澳人士用多繳少,但只多10%。這個比例至今日應該不會差太多。
我國《國籍法》採屬人主義,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子女即屬中華民國國籍。如果這些族群的醫療支出大宗是生產,以保障國民的人道立場,無可厚非。
當然,用多繳少現象確實存在,保費水準是否提高,可以通盤討論,不應歧視性針對女性陸配。接著我們來看程度遠高於此的用多繳少問題。
■ 真正嚴重的用多繳少問題在哪?
第二則新聞,「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自由時報,2018年5月28日)。
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204234
該則新聞同樣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老人醫療費用常是一般人的三至四倍。
2.過去五年間,65歲以上老人占就醫人數14.26%。
3.花費醫療費用2612億元,占整體37.2%。
各縣市政府基本上都有老人健保補助,繳納至中央的健保基金。故可視為老人的保費由其他年齡層繳納的地方稅金負擔。
我們可以說,就醫占比一成五的老人,用掉近四成健保資源,是不公平現象嗎?恐怕不行。我國的健保制度設計,乃效法德國的社會保險制。或者說,更近似於一種社會福利,由全民分攤高齡族群的醫療風險。
杜奕瑾在「寄生台灣」文中,也承認「健保並不是商業保險,是國家挹注一年三分之一總預算支持的社會福利」。
那麼,我們該做的便是擴充保費來源,讓符合居留資格的人納保分攤支出,而非怪罪前朝政府放寬居留證明認定,盲目修法將青壯年台商與女性陸配排除在外。
■ 最後再補充一個社會安全網的觀點
如果你是一個外籍人士,你咳嗽發燒,掛號費100元拿藥50元,你會去給醫生看。掛號費500元拿藥再500元,你會去買退燒藥和感冒藥吃。
你吃了退燒藥和感冒藥,結果你得的不是感冒,是COVID-19。到你肺炎入院以前,沒人知道這回事。如果你有健保,搞不好早早在源頭就被抓住了。
現在把外籍人士換成中港澳人士。你是否會基於仇恨,反對在台灣有居留事實的人,讓他們加健保?在病毒眼中,兩岸人民可沒有種族差異。
以上分析,並不需要立委權限調閱內部資料,也不需要政府補助AI計畫經費。僅需要基本的邏輯,和多一點點人性。
--
㊙️歡迎加入Tele聊天群: 土條交流道
http://t.me/HyuuiGroup
💧捐款支持以核養綠,對抗反核利益團體
https://p.ecpay.com.tw/6DB45
生產保險ptt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向世界展現成為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寄生台灣」的仇恨式修法】
前外交官劉仕傑「起底」血友病童是「中國人」,台灣社會的同情瞬間轉為仇恨。PTT創辦人杜奕瑾,以血友病童「寄生台灣」為題,質問父母小孩全家都不是台灣人,卻可使用台灣健保給付。
杜奕瑾:寄生台灣 (註:請注意該文編輯次數)
https://www.facebook.com/PTT.TU/posts/10157378600051137
基進黨新科立委陳柏惟,更打出「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是台灣共識」口號,訴求修法排除中國人納台灣健保。
陳柏惟: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 是台灣共識!
https://www.facebook.com/…/a.54314385268…/1087554024910921/…
不料劇情急轉直下,陸委會連夜澄清,血友病童與親生父母都是中華民國籍。此番無意中的釣魚執法,釣出了一大票沒有種族差異的種族沙文主義,實乃民主國家之悲哀。
作為一位重視法治國原則的自由主義者,我現在就可以斷言:仇恨式的修法,必然導致災難。不過,杜奕瑾有句話說對了,「台灣應該要好好的利用數據回溯清查類似案例。」
且讓我們撇開膝反射的仇中心態,將修法建構在數據基礎之上。我們需要的,僅是爬梳兩則新聞加上邏輯分析。
■ 中國人吃掉多少台灣醫療資源?
第一則新聞,「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自由時報,2016年7月4日)。
中國與港澳人士投保健保/近5年醫療支出 多過保費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07385
該則新聞雖是舊數據,仍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扣除中港澳的外籍人士,每年醫療支出僅占保費收入1/3左右。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112.46億元,保費收入則是370.17億元。
2.中港澳人士則相反,近五年累計醫療支出為49.85億元,但保費收入僅45.6億元,等於醫療支出高出保費收入4.25億。
3.中港澳人士投保以國人配偶或其子女為主,占比95%以上,其中又以20至39歲女性為大宗,結婚後就會生育,因此生產成為最主要醫療支出。
所以我們知道:外籍人士繳多用少。中港澳人士用多繳少,但只多10%。這個比例至今日應該不會差太多。
我國《國籍法》採屬人主義,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子女即屬中華民國國籍。如果這些族群的醫療支出大宗是生產,以保障國民的人道立場,無可厚非。
當然,用多繳少現象確實存在,保費水準是否提高,可以通盤討論,不應歧視性針對女性陸配。接著我們來看程度遠高於此的用多繳少問題。
■ 真正嚴重的用多繳少問題在哪?
第二則新聞,「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自由時報,2018年5月28日)。
老人健保醫療 年花2612億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204234
該則新聞同樣點出三個關鍵事實:
1.老人醫療費用常是一般人的三至四倍。
2.過去五年間,65歲以上老人占就醫人數14.26%。
3.花費醫療費用2612億元,占整體37.2%。
各縣市政府基本上都有老人健保補助,繳納至中央的健保基金。故可視為老人的保費由其他年齡層繳納的地方稅金負擔。
我們可以說,就醫占比一成五的老人,用掉近四成健保資源,是不公平現象嗎?恐怕不行。我國的健保制度設計,乃效法德國的社會保險制。或者說,更近似於一種社會福利,由全民分攤高齡族群的醫療風險。
杜奕瑾在「寄生台灣」文中,也承認「健保並不是商業保險,是國家挹注一年三分之一總預算支持的社會福利」。
那麼,我們該做的便是擴充保費來源,讓符合居留資格的人納保分攤支出,而非怪罪前朝政府放寬居留證明認定,盲目修法將青壯年台商與女性陸配排除在外。
■ 最後再補充一個社會安全網的觀點
如果你是一個外籍人士,你咳嗽發燒,掛號費100元拿藥50元,你會去給醫生看。掛號費500元拿藥再500元,你會去買退燒藥和感冒藥吃。
你吃了退燒藥和感冒藥,結果你得的不是感冒,是COVID-19。到你肺炎入院以前,沒人知道這回事。如果你有健保,搞不好早早在源頭就被抓住了。
現在把外籍人士換成中港澳人士。你是否會基於仇恨,反對在台灣有居留事實的人,讓他們加健保?在病毒眼中,兩岸人民可沒有種族差異。
以上分析,並不需要立委權限調閱內部資料,也不需要政府補助AI計畫經費。僅需要基本的邏輯,和多一點點人性。
-\-\
㊙️歡迎加入Tele聊天群: 土條交流道
http://t.me/HyuuiGroup
💧捐款支持以核養綠,對抗反核利益團體
https://p.ecpay.com.tw/6DB45
生產保險ptt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滿意現在的生活?我來教你靠長期投資來改變生活!】
你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嗎?
你滿意自己的工作嗎?
你是不是在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而自己喜歡的工作薪水卻又很少呢?
你是不是很想脫離枯燥又沒錢的生活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呢?
我曾經也和你們一樣
是一個普通的打工族
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
每個月領著固定的薪水
但是我現在的生活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我在坐著自己喜歡的事
想知道我改變生活的秘訣嗎?
其實很簡單
就是「穩定的長期投資」
我說的長期投資除了有資產投資
如股神巴菲特所說的
買入生產性資產讓它複利
還有更重要的是「投資自己」
提升自己的價值
增加自己的購買力
在實踐長期投資之前
只要你懂得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那你離自己的理想生活不遠了
想知道怎麼可以脫離枯燥有沒錢的生活嗎?
那就點擊影片我來教你怎麼做!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15 改變生活的定義是什麼?
1:08 如何達到幸福快樂的生活?
6:55 怎樣提升自己的能力透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來賺錢的境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7:55 怎樣投資自己來提升能力?
9:42 什麼是生產性資產?
13:58 如何買入生產性資產最好的作法?
15:20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2KxUBBB
繁體
https://bit.ly/3aCRH9c
英文
https://bit.ly/2KTa4Mg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2020年最新避稅貼士,懂得合法避稅能省下很多錢!
https://bit.ly/38w5Cvl
.
打工就是在用時間換錢,為什麼大家都說不值?
https://bit.ly/388yvgW
.
想要穩定、沒風險的投資?黃金 、股票 、房地產 、儲蓄保險,哪一個最保值?
https://bit.ly/3adl6a5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長期投資 #投資自己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產保險ptt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家上班#談判#工作#自由工作者
現今在家工作是許多人的日常,這次分享5步驟說服老闆讓你也能遠端工作!蕾咪是個愛好自由的人、喜歡到世界各地體驗生活,我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不用受限在辦公室裡。大家也能開始思考怎麼樣的生活方式是你想要的呢?歡迎一起分享討論喔~
如果喜歡這個頻道別忘了分享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
time code:
00:00這次要教大家說服老闆讓你也能在家耍廢~(誒不是啦 工作才對!)
00:30看了"一週工作四小時晉升新富族"受啟發,工作不一定要去公司嘛~
01:00要開始囉注意~5個步驟記起來!
02:07步驟1~讓自己無法被取代!讓老闆愛上你(?
02:50步驟2~證明自己在家的生產力更高!老闆我要在家吸貓效率更好喔(#
03:50步驟3~有可量化的績效指標!
04:52步驟4~提出可終止的試行期!(老闆給我10年可以嗎?)
05:42步驟5~增加遠距工作的時間!恭喜你征服老闆XD
07:30蕾咪感性時間~你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10:30書中兩個萬用問句!
11:16下次見囉!歡迎留言討論~
---
可以看到更多的蕾咪~
訂閱蕾咪PressPlay專業知識服務→ https://app.pressplay.cc/CFP
想看蕾咪IG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ramihaha/
想找蕾咪FB留言聊天→ https://fb.com/ramihaha.tw/
觀察蕾咪旅遊部落格→ https://ramihaha.tw/
---
可以看到更多影片!
【理財教學】賺超過薪水?邁向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差在哪?
❤ https://youtu.be/JeblgTqh_J0
【投資教學】買進就下跌、股票被套牢怎麼面對?基礎3種投資策略解密!
❤ https://youtu.be/XHQ52YkGcOo
【理財教學】保險原來這樣買?我適合哪種保險?基本保險觀念剖析!
❤ https://youtu.be/dDb2ROuaLB8
【理財教學】擺脫月光族!SOHO族、自由工作者必看3招理財術!穩定收入又能加薪!
❤ https://youtu.be/BOWf0hpBh7U
【投資教學】美股投資選股策略快速教學,4本經典好書入門推薦!
❤ https://youtu.be/JGT-jUj4cL4
歡迎有更多的理財問題,可以留言跟我說,
我會挑選適合的問題,錄製更多教學影片囉!
希望從這理財的小小習慣去改變我們彼此的生活啦!
歡迎訂閱蕾咪的頻道喔:)
※這不是商業影片!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會為了保險剖腹產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我目前沒工作但有保醫療險今天問了我的保險專員得知剖腹產及自費的用品都可報,病房一天也有3000院的額度,本想自然產,但考慮目前沒工作如自然產也是要一筆花費, ... ... <看更多>
生產保險ptt 在 [生產] 剖腹產理賠-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各位媽咪我現在懷孕,24周內因為擔心會要剖腹產有哪一家保險公司可申請醫療險實支實付當胎理賠的嗎? 謝謝解答--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看更多>
生產保險ptt 在 [討論] 懷孕投保及理賠問題- 看板Insuranc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很久以前岳母有幫我太太她投保全球人壽終身醫療險
日額只有1000元
問了保險業務員後說非自願剖腹產理賠金是住院一天1500元
剖腹產給付15倍所以是15000元
於是興起要來把投保額度提高的念頭
我知道當胎已經來不及加保了
想請問下一胎來的及投保嗎?
會不會被保險公司說你上一胎已經剖腹了,就算現在投保,下一胎也不會理賠?
第二個問題是
終身醫療有理賠住院費和剖腹產手術費
實支實付會理賠的項目有那些?
是否超過住院日額的部分、剖腹產手術費、新生兒檢查費用、生產用品費比方說自費減痛
麻醉、其他生產用品部分也會理賠?
有人有全球人壽或台灣人壽的實支實付經驗可以分享一下嗎?
ps:手術是腹膜外剖腹產,醫生說胎位不正可以開診斷證明,手術費將近5萬,住院費一天
6千,產後自費減痛1萬,其他用品加起來可能1萬,新生兒檢查估計也有個兩三萬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7.52.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surance/M.1583379198.A.4B9.html
因為聽說上一胎剖腹的,下一胎最好也剖腹,不然有風險,所以才會思考要不要投保實支
實付(以前岳母只幫我太太投保終身醫療,實支實付沒買)
※ 編輯: adey40 (1.167.52.182 臺灣), 03/05/2020 12:37:06
所以說第一胎剖腹的紀錄,不會成為投保時的「既往症」囉?,很擔心變成板上常說的有
體況,或是曾經發生過的疾病,
於投保時已知就不理賠的處境
※ 編輯: adey40 (1.167.52.182 臺灣), 03/05/2020 13:21:53
所以第一胎因為胎位不正理賠少少金額
第二胎懷孕前投保全球或是其他間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險
不幸遇到第二胎又是胎位不正剖腹產
就都不會理賠的意思嗎?
好像有點懂的感覺
意思是診斷證明上寫「因前胎」三個字,就不會理賠
如果診斷證明上面不寫「因前胎」,而是只寫本胎的狀況,就算都是胎位不正,也是會理
賠
反正不要讓保險公司認為本胎的剖腹是跟「上一胎」有關聯就好
大大是這個意思嗎?
※ 編輯: adey40 (1.167.52.182 臺灣), 03/05/2020 16:31: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