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編在粉絲團舉辦了快閃投票「#贊不贊成幼兒園教英文?」共有五百多人參與討論,投票結果有63%的家長「贊成幼兒園教英文」,但從留言中看到家長期待的是「接觸」勝過填鴨式教學(投票結果傳送門>> bit.ly/2QQCeFp)
其實,這個議題不單單是贊成或反對這麼簡單。《親子天下》採訪幼教業者及學者專家,提出五大建議觀點↘
#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
#要學好英語絕不是愈早學愈好
#歡迎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 在 Choyce寫育兒、旅行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ack to School!小孩上學去,媽媽們開心放煙火啦!可先別急著歡呼,孩子們上學後可是一連串的考驗開始,老師要求孩子們回家幫忙做家事,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受到考驗,還有一整天在學校放電後,一回家餓得可以吃下一座饅頭山的小怪獸等,當孩子在學校上學時,媽媽爭取來的短暫自由時光,可要全心準備孩子們放學後的各種要求。
Choyce要推薦一個好工具,既可以讓孩子開心自願動手做家事,還可以學習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自我滿足的成就感。
『Twinbird多功能製麵包機PY-E632TW』根本就是媽媽寶寶的好朋友,可輕鬆自製安心安全又美味的麵包,比起外頭昂貴名牌麵包,孩子們自己動手做麵團,等待麵包出爐,甚至可預設孩子們放學時間出爐,一推開家門,迎面就是滿滿自製麵包香,哪還有時間去外頭亂買亂吃垃圾食物呢?
還有還有,Choyce最愛使用日本調味料『鹽麴』以前都要從日本扛成品回來,自從我家有了『Twinbird多功能製麵包機PY-E632TW』只要買米麴回台,使用專用配件自製鹽麴,調味做菜都美味倍增(台灣買鹽麴是日本五倍價格)自己做最省錢又新鮮健康。
子喬上國中了,最想約同學來家裡一起做功課,面對青春期不斷抽高的重要成長關鍵期,怎麼可以讓孩子們在外亂買攤販亂吃呢?Choyce已經計劃好各種食譜,讓小少女們每天研究一種麵包,自己揉製自己烘焙,也許哪天培養出寶春接班人也不一定啊!
『Twinbird多功能製麵包機PY-E632TW』耐用又耐操,這麼多年了還是依然勇壯如新,也是我廚房戰利品中,C/P值最高的萬用小幫手,最受家人愛戴的廚房必備好物,不只吃得安心,更能凝聚家的愛與健康,與其在外花高價買外食,趁著孩子們上學去,練習生活自理能力,自己動手做美食,學會計算成本與開支,更教會孩子們懂得珍惜在家美好時光。一舉多得的好幫手,不用花大錢,還可以長長久久當好朋友。
哪裡買?
👉momo購物電腦版 https://www.momoshop.com.tw/edm/cmmedm.jsp…
👉momo購物手機版 https://www.momoshop.com.tw/edm/cmmedm.jsp…
Choyce全家一起開箱:https://choyce.tw/2015-10-12-5508/
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 在 Mrs1am-ology 一點小哲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林太講多嗰句係「n班未開學就要諗定k1讀乜嘢,唔係呱?」 冇錯,升學嘅煩惱真係日日新鮮,又到選校期! 其實林小姐愛玩有冇時停嘅個性, 佢或者適合一啲風格自由嘅幼稚園,尤其是需要空間多自由探索,但面對升小學嘅壓力又唔可以忽略academic,好難諗啊!
今日同一眾 #全職bb聯盟 媽媽sss 就去咗參觀 位於將軍澳嘅 Grace Garden, 調景嶺站一出過對面馬路就係啦,交通都算方便,入到學校發現雖然唔係十分之大,但所有佈置都充滿巧思! 最大嘅位置係禮堂,旁邊位置有一個小小嘅舞台,今日就放置咗畫畫工具,禮堂仲有個小小嘅帳幕係家家酒bb區, 仲有牆壁上蒙特梭利遊戲、 小小圖書閣、 小小攀爬設施等,每一個角落都係小朋友探索嘅空間!
媽媽梗係快快手去參觀課室, 呢度嘅課室同其他 幼稚園嘅課室好唔同, 冇一排排小朋友桌椅, 反而有遊戲地墊,遊樂設施,仲要每間課室都各有不同,就好似去咗playroom一樣!
【上堂啦!】
1/ 呢度嘅上課模式主張探索空間, 頭十分鐘係 #孩子探索環節 , 小朋友響不同的「遊戲站」,以激發興趣和學習, 唔好以為佢哋自己玩老師就冇嘢做, 佢哋一直都從旁觀察同埋協助,等小朋友玩得更放心盡情! (媽媽備註: 後來上堂嘅時候,老師仲同林小姐回顧佢做咗啲乜嘢,真係好細心!)
2/ 然後10至15分鐘就係 #小組活動 , 包括林小姐最鍾意嘅唱遊活動, 一齊唱唱歌跳跳舞, 跟住老師做動作,老師話可以培養孩子注意力,聽覺記憶和遵循簡單指示的能力!
3/ 然後25分鐘就係瘋狂 #MessyPlay! 其實真係比較少見幼稚園有messyplay玩,well u know,真係可以好messy! 不過 呢個遊戲 真係可以幫助小朋友發展感官 同認識世界,林小姐由細細個開始就好鍾意咁樣玩!
4/ 上堂休息當然需要 #茶點時間 !其實除了作為心理同身體休息時期,仲可培養群體生活及自理能力等等。
5/ 點心時間之後, 就有10分鐘寶箱探索箱, 老師係每一個箱裏面都準備唔同嘅玩具,要小朋友自己 #選擇 一件玩具,唔係亂咁拎出嚟玩㗎, 然後玩完就要學習 #tidyup ! 小朋友從中學習選擇同取捨, 同時要學習 分享同交換等等, 同平時老師派玩具或者放哂的玩具喺度任玩,真係有啲唔同!
{林太總言}
其實每間幼稚園嘅課程都各有特色,點樣去選擇合適嘅課程問小朋友絕對唔容易,家長每一次參觀嘅時候真係要細心留意每一個細節,比如今日參觀一間幼稚園,好似淨係不停玩,但其實很細節上真係做得唔錯, 例如老師都會好細心留意小朋友嘅一舉一動,不吝嗇去讚賞小朋友,令小朋友信心大增,而且遊戲嘅設計雖然好似好free flow, 但其實大部分都經過細心設計, 希望佢哋可以從遊戲中學習,呢個好重要!
?Grace Garden 教學模式
Grace Garden 用嘅係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YFS)早期基礎階段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孩子們通過積極的關係學會堅強和獨立 #啟用環境可以促進兒童的正確學習和發展 #兒童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學習
Grace Garden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 Nursery
https://www.gracegarden.edu.hk/
免費試堂查詢
Tiu Keng Leng Campus: 3547-1338
Lei King Wan Campus: 2702-9778
Email: enquiry@gracegarden.edu.hk
#GraceGardenInternational #幼兒園 #教育 #早期基礎階段 #遊戲的學習 #兒童學習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nursery #EYFS #playgroup #freetrialclasses #preschool #bilingual #language #fun #play #HK #hongkong #littlepopstarchannel #POPSTAR #星光博客 #PopStarGlobal #popstarevent2019
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能發揮藥效,
不然時光荏苒白白流逝。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精神病康復者阿坤坦承曾經患上抑鬱症,坐困愁城的日子難過,多難過,人生卻總要走下去。生命充滿突如其來的邀請,阿坤被問及是否願意轉職至全然陌生的飲食業,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他毅然踏出「愁城」當上香城茶室的一員「樓面」。想不到,這是其人生轉捩點,頃刻的轉變,便取決於當初有否勇氣昂然踏出的第一步。
穿梭時光隧道
「香城茶室」凝結了90年代的香港光景,懷舊的氛圍糅合藝術的氣息,入內進餐恍如穿梭時光隧道回到昔日;想不到,透過味蕾亦可深深細味歷史情懷,回味屬於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回憶。世事諸多巧合,無獨有偶,其所在地竟與「歷史」息息相關,茶室恰巧位處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
別錯過香城茶室門前的一個綠色的復古茶檔,如實地呈現了昔日街頭茶檔的舊貌,橫匾招牌上中間寫着「香城」,左右兩側亮着醒目的紅字「咖啡」、「紅茶」、「冰花」、「燉蛋」,幽幽地散發着沉澱於歷史的美食香氣。茶室以裝潢、家具等重現了昔日香港懷舊冰室及茶居的情境,白格啡線地板、深綠色的窗格子昔日街道的壁畫,還同時用上舊式屏風、黑白電視及留聲機等作裝飾,坐在中式傳統的棕色鏤紋長木椅卡座,抬頭看到懸掛着空蕩蕩的圓雀籠,沒有黃鶯、畫眉在吱吱啾啾詠唱都不愁寂寞,因為這兒彌漫濃濃的人情味,夥計之間猶如「大家庭」一般守望相助,互相理解及包容。
憂心忡忡不願轉變
普遍而言,社會公眾遇到精神病康復者,多退避三舍,主因離不開理解及認知不足,多一番同理心,便可為他們帶來多一點喘息的空間。阿坤不諱言:「其實,我是一名精神病康復者,那時醫生判斷我是抑鬱症,思維上沒有問題,但情緒上會波動,思考變得負面,有時突然會哭,我在家中休養了一年,是否過正常生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病情,出外工作比較有動力。」走出「安全區」來,對於一般人需要勇氣,對於抑鬱症患者更猶如攀登峻嶺,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跨越心理的障礙,阿坤分享:「人生有很多條路,有些人幸運一點,快點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我走的路比較長,方能到達到目標,但我最後也可以得到些甚麼。」
阿坤最初並非出身於飲食行業,而是在工場工作,工作環境有着天壤之別,當時社企鼓勵他嘗試到社企餐廳工作,他千頭萬緒都是憂慮,因此百般不願轉換工作環境,「社企說我做得不錯,不如試試出來社企餐廳工作,鼓勵我出去做。當時我不願意的。」最終,阿坤仍是踏入了「香城茶室」,甫進來就做樓面工作,惟有積極投入餐飲的行業,接受做餐飲的形形色色訓練,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
鬱結如蟒蛇緊纏內心
抑鬱症患者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感受及想法沒人明瞭,說不出的鬱結如蟒蛇緊纏着內心,莫名的負面情緒四方八面襲來,患者不免感到四面楚歌的無助感。身為「過來人」的阿坤非常明白這些痛苦,他分享:「那時,覺得很多人不理解我,我會覺得十分孤單。我當時的思想確是這樣,覺得他們不明白我。」在茶室工作了四個年頭的阿坤,經歷了數載春去冬來夏末秋至,自然與茶室培養了濃厚的感情,然而這種情感不單單是工作領域的歸屬感,更是觸動心弦的感受,他形容自己猶如與茶室一同成長,「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康復者,大家亦明白大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在這裏工作比在工場工作確是有很大改變,說話多了,自信強了。」
得以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
茶室經理Cindy指出:「香城茶室成立了四年,是一家社企形式的餐廳,智障的同事,殘疾的同事,也有精神病康復者。以我認識的人而言,他們對精神病康復者都較敏感會害怕及避開,然而,茶室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他們重拾自信與外界接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茶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更是一個理想的平台,既可學習職業技能,亦可多接觸社群與人溝通;對於社會而言,殘疾人士能夠自力更生,減輕了社會的負擔,達成「雙贏」的局面。
茶室用自助購票形式,點餐付費的程序由客人自理,大大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及「出錯」機會。未曾與殘疾人士共事的Cindy,來到茶室抱持開放態度接受精神病康復者。工作了好些時日,她認為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如一般人無異,只是比較緩慢,以及需要多加提醒。剛來到這裏的新員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工序開始逐步學習,首先學懂如何收拾餐桌及送餐,如何去處理碗碟等。如有機會,便會將其安排於水吧工作,做飲品及三文治等食物,例如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通粉、配奶油脆豬及餐肉蛋。
Cindy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讚不絕口,「他們達到某水平能獨立處理食物,製作過程十分認真,做事很有心機,工作表現不錯。工作或生活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經常叫他們放開一點,說易行難,不是在旁邊說兩句就解決到,花多點心思及時間,真正去關心。犯錯了,要跟他們解釋不要緊,下次不再犯就好了,多了解他們,最主要是聆聽。」
相處之道以誠相待
除了新手員工從頭學起,Cindy亦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以前沒有與精神病康復者等殘疾人士相處的經驗,惟有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與他們共事合作的模式,人與人相處之道終究都是以誠相待,她說:「他們很單純及直接,要求並不多,你只要用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絕對接收得到。」
工作與生活難以分割,透過工作賺取金錢以維持生計,薪金愈高是否與理想工作畫上等號?Cindy現時在茶室的薪金,相比過往的工作為低,她沒有着眼於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工作的理想程度,她絲毫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更堅決認為是絕對值得。金錢以外還有其他值得珍視的東西,愈重要的東西愈要用心才看得見,Cindy與員工用心相處,發現了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深切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哲理,更懂得放下執着,以另一個視角待人接物,「看見他們在如此逆境下,那麼努力去投入社會,自己也沒有那麼執着,所有事情放開一點,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幸福,從來不在遙遠邊際,而是一直植根於心田深處。
香城茶室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1/F
電話:2412 3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逢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NEEGPa
採訪:文朗琛
攝影:謝本華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