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選檢定 #資訊工程
「108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資訊類學系試辦第一階段檢定、篩選納入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校系」,共有31所校系開放名額,其中包括中興大學資工系、中央大學資工系、政大資科系、台師大資工系、交大資工系、聯合資管系、成大工管系及資工系、台北大學資工系等都要求檢定採計均達4級分。 甄選委員會提醒,若有意報考資工領域的學生,請務必上網了解校系採計檢定級分及篩選倍率。根據APCS官網公告顯示,107年 10月27日(六)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報名,開放時間自9月10日上午10點到9月30日23點59分為止・各縣市試場名額有限,請盡早報名,本國籍應測生(含16歲以下)應持身分證正本入場且禁止遲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
甄選檢定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年當大學甄選入學到來之際,是許多台灣高中生面臨生涯、學涯與職涯決擇的關鍵時刻。為因應台灣人口老化及五大科(內、外,兒、婦,急診科)醫師人力需求,2015年11月22日衛生福利部(衛福部)主動公告 「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希望由2016年起,每年招收100名公費醫學生,並持續進行5年,預計培育500名公費醫師,投入偏遠地區醫療工作。在其所發佈的新聞稿文末,衛福部以幾近道德呼籲的口吻:「選擇對的人、培育出好醫師,未來能至社會需要的角落,奉獻心力,發光發熱,也歡迎有志熱血青年,共同加入我們的行列」(請參考衛福部網頁)鼓勵台灣年輕學子投入公費醫師養成計畫。
對於台灣原住民族而言,自1958年台灣省政府委託高雄醫學院開辦「台灣省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 培養原住民族公費醫師至原住民族鄉鎮衛生所服務以來,原住民族公費養成醫師一直是原住民族鄉鎮醫師人力的主要來源。
期間雖然歷經不同公費醫師的養成計畫,整體而言,在過去的50年間,原住民族公費醫師養成計畫確實培養了許多具有部落生命及生活經驗且認同原住民族身份的族人成為專業的醫師,並回到55個原住民族鄉鎮服務,成為族人健康的守護者。然而在過去的10多年間,因為地方政府人事權的介入,導致許多在原鄉衛生所服務的原住民族醫師異動頻繁;此外,因個人生涯與職涯規劃等因素在服務期滿後選擇離 (調) 職者亦不在少數。綜而言之,醫師流動率高及人力不足是目前影響原鄉健康照護品質的重要因子。
對於地方人事權介入所造成的職務異動,或許是許多原住民族公費醫師無法承受之重,但對於因考量個人生涯與職涯規劃所造成的人員流動,卻是值得有關單位去思索的問題。相較於早期公費醫師養成計畫招收許多具有部落生命及生活經驗的原住民族公費生,近年來由於受到都市原住民族人口的增加,有越來越多的在都市出生、未具部落生活經驗的原住民族高中生取得公費生的資格,並在接受完整的醫學教育及專科訓練後,被分派至原鄉衛生所服務,但也由於缺乏在部落的生活經驗,使得部份具有原住民族籍身份的醫師在部落服務的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的情形,儘管擁有良好的醫術,但卻因為無法獲得部落族人的認同,導致醫病關係的不和諧,甚至最後悻悻然地選擇離開所服務的單位及部落,造成部份原住民族鄉鎮衛生所發生沒有原住民族醫師提供醫療服務的現象,然而不論對醫師或部落族人而言,這都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欲解決原住民族公費醫師流動率高及人力不足的關鍵所在,即誠如衛福部的新聞稿所述「選擇對的人、培育出好醫師」,但這不應僅是一種宣傳口號,更應被視為培育公費醫師的核心價值,是故為了解原住民族公費醫師在教、考、訓、用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需針對目前衛福部的原住民族公費醫師培育制度進行分析。
在「選擇對的人」方面,衛福部乃依其每年所頒佈的「原住民與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進行原住民族公費生甄選,在申請人的身分規定上,以「原住民身分法」的規定為依據;在甄試方式上,採二階段辦理,第一階段,申請人必需參加學科能力測驗,並通過甄選檢定標準,方可參加第二階段的口試,最後以二階段成績總和 (學測成績佔70%,口試成績佔30%),擇優錄取。儘管這樣的甄試方式看似客觀,可以選拔出績優的原住民族高中生進入醫學系就讀,但最大的迷思在於,績優的原住民族高中生是否等於具有高度族群認同的原住民?如果這些原住民族醫學生對自己的原住民族身份認同不足時,顯而易見服務族人並不會是其未來職涯及生涯規劃的優先考量,更甚者則視醫師身分為提高個人社會地位的工具,而非通往成為看顧族人健康者的道路。
在「培育出好醫師」方面,目前衛福部訂有「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服務管理要點」,規範原住民族公費醫師的養成教育內容,但綜觀衛福部的規定可發現,養成教育只偏重在醫學知識層面,但要成為一位好醫師,尤其是可以服務原住民族人的好醫師,除了有良好的醫學知識與技術外,同時也需具備良好的文化敏感度,然而文化能力的訓練在整個原住民族公費醫師的養成過程中卻是付之闕如。相較目前仍在原鄉衛生所服務的資深原住民族公費醫師大都具有部落生命及生活經驗,故擁有較高的文化敏感度,近年來完成專科訓練返鄉服務者,確實與前者有明顯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可由前者具較佳醫病關係及後者職務調動頻繁等現象窺得一二,因此沒有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訓練的公費醫師養成制度,是無法培育出好的原住民族醫師。
由上述的二個面向可以看出,要解決現行原住民族公費醫師養成制度的問題並不是在量的增加,而是在質的提升,如何達到質的提升,則必需在原住民族醫學生的甄選及養成教育過程進行若干改革。在甄選的部份,除了考慮申請者學測成績外,在第二階段口試中,應納入熟稔原住民族社會文化及醫學人文教育者為甄選委員,並將申請人對原住民族的文化敏感度及個人社會成熟度納入評選向度中,同時調高第二階段甄試的配分,俾以透過甄試「選擇對的人」接受原住民族公費醫師養成計畫。
在養成教育的部份,原住民族醫學生除接受醫學專業訓練外,應增加文化敏感度的教育訓練,且將接受這部份訓練的義務明列於「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服務管理要點」中。對於未完成文化敏感度教育訓練者應視為未完成訓練,應依「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服務管理要點」 第12條規定,不採計其訓練年數。在文化敏感度教育訓練的設計上,可於醫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課程前,於暑假期間開設第三學期課程,針對原住民族醫學生施予民族教育相關課程,同時建立「原住民族公費醫師醫徒制度」,透過原鄉實習課程,由資深原住民族公費醫師以「1領1」的方式傳承實務經驗,最後以「模擬醫學」做為總結性課程,協助原住民族醫學生對其在未來職涯上所會面臨到的議題進行反思,同時檢驗原住民族醫學生是否已具備足夠的文化敏感度服務族人。
由各種的原住民族生命統計可知,台灣原住民族正面臨嚴重的健康不均等問題,而原住民族健康不均等則體現原住民族「健康權」受到損害的事實,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對保障「健康權」的解釋為:國家應藉由提供對其國民適切的健康照護及良好的生活條件,使其國民免於疾病的威脅;所謂適切的健康照護及良好的生活條件必需符合「可擁有性」、「可使用性」、「可接受性」及「有品質」等四個原則 (請參考WHO網頁)。
換言之,一個健全的原住民族公費醫師養成制度,不但有助於改善現在原鄉醫師流動率高與人力不足的問題,也是國家提供原住民族適切健康照護的基礎及保障原住民族 「健康權」 的具體作為。因此「選擇對的人、培育出好醫師,未來能至社會需要的角落,奉獻心力」不應僅為政策宣傳口號,衛福部及政府相關單位,應立即由制度面的改革與法律的建制著手,藉此落實國家對原住民族 「健康權」的保障。
(作者為賽夏族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甄選檢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甄選檢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甄選檢定 在 106建中科學班甄選入學科學能力檢定【自然科學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06建中科學班考古題詳解自然科宏泰物理提供一電壓為 的理想電池,串聯電阻為r 的保險絲,電路中有完全相同的甲、乙兩燈泡,以及「滑動式可變電阻」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