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書展我想介紹一本書《最後的房子》,作者是瑪麗醫院負責殮房的病理科陳嘉薰醫生,非常難得。
這幾年採訪老病死議題,頗羡慕台灣很多醫生寫書,教育公眾理解總總醫療文化及制度問題。香港醫生的醫療和研究水平,都是國際級的,然而卻相對較少為市民大眾書寫。有被訪者對我說:「我的書才剛出版,上司已經說:『出書不會計數入職評考核,還是寫多幾篇論文吧。』」也有被訪者把面診時無時間跟病人細說的資料,寫下來,放上網,卻被上司指責:「你的文章能代表醫院嗎?」迫令網頁暫停公開。甚至部份香港醫生,視出版為「博出名」,若非私人執業亦不會考慮。
這是很可惜的,後果亦可以很壞,例如幫助病人走完最後一程的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香港曾經是亞洲第一個地區成立醫療專科,然而公眾敎育和社區參與遠遠不如台灣,台灣公眾與民選議員一起爭取修改法例、爭取把晚期照顧納入健康保險,發展拋離香港。又例如香港醫院要求醫生詢問家人對病人臨終時施行心肺復甦法的意願,由於缺乏公眾教育,導致不少誤會,並且變為投訴,令已經繃緊的醫病關係更加緊張。
......
陳醫生難得肯寫,而且寫得非常好,文筆親切在醫護專業人士當中很罕見。全書以舊同學Ruby患上乳癌連貫,隨著Ruby的病情和心身靈變化,內容由淺入深推進。
Ruby就像一般香港人,對殮房的印象不佳,但凡傳媒提及,都是出了事故。陳醫生也回應就算是醫生,對病人死後的處理亦知道不多。他從事解剖病理學,解釋殮房更深層的意義,描述如何實際改善環境和人手。
Ruby的病漸重,開始擔心死亡,陳醫生亦由殮房談到死亡。醫生大多希望可以「起死回生」,漸漸忘記除了治療,也需要和病人一同面對死亡,讓病人接受死亡,好好地離去。
夭折的嬰兒、還有體溫的婆婆、爭取妹妹可以見媽媽「最後一臉」的哥哥……向遺體說話的外科醫生、額外照顧小孩遺體的殮房服務員……還有氣沖沖的家屬、額外要求的死者……大量真人真事,立體而微細地展現醫院殮房的功能和局限。
最感人是第五章,陳醫生代入家屬的角度,重新思索,重新感受。他為曾經有毒癮的男子解剖,證明死因不是吸毒,令家屬深感安慰;為孩子找出死因,讓父母減少困惑,有力量放下過去,一步步出哀傷。「如果我是你,也會同意做這手術,因為我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希望你無需自責。」他解釋完報告後,特地安慰,令丈夫從深深的內疚當中抬起頭來。
其中一節,陳醫生是用第一身寫的,完全代入一位母親,如何理解和面對女兒的死亡──這種同理心,極之難得,這書對醫科生、前線醫護人員,是一聲溫柔的提醒。
Ruby最終離去,但陳醫生「出死入生」,以更多真人真事,讓讀者明白死亡從來不是終結,反而因為人會死,可以活得更加投入。而殮房「不再只是死者和家屬到的地方,不再隱蔽卑微,而是成為學習的地方,多角度關懷喪親者。……死亡在這裡,用它獨有的說話,傳遞人文信息,關懷生命…… 殮房從此不再冷冰冰。這是一幅很美的圖畫,死亡和活人溝通,一共建構更美好的城市。」
陳醫生工作的瑪麗醫院現正重建,暫時使用的臨時殮房,和未來永久的新殮房,都希望有嶄新的設計,能夠紓緩家屬哀傷情緒,親人可以彼此相擁支持。期待這書可以讓公眾理解,集力推動改善。
說到底,殮房是每個人在世,最後待的一間房子。
書展講座
7/21 THU下午3:00 至 下午4:30
會議室 S428
報名
http://hkbookfair.hktdc.com/tc/Events/Event-Schedule.htm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