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酸奶油平盤蛋糕Anana_Schmandkuchen_blechkuchen
#保存平盤蛋糕的方式
#德國的酸奶油Schmand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0/10/anana-schmandkuchen-blechkuchen-schmand.html
全文轉貼
這篇文跟台灣居住的人恐怕比較無法連結. 因為食材的關係. 這是一個在德國有當地食材狀況下20分鐘就可以準備好入爐的東西.
我的部落格有一個分類細項是平盤蛋糕. 這是德國人非常常做的一種類型的蛋糕. 因為它的取用很方便. 一次做就是一大盤!
先談談Schmand. Schmand 是酸奶油的一種. 一般德國賣的涼拌的酸奶油通常都是10%脂肪. Schmand 比較常用在甜點或類似pizza 上取代常常蓋上的那層番茄泥. 但當然, 如果你想用在一般酸奶油的食譜上也不是不可以. 會更" 香濃". 酸奶油的酸通常都是一些乳酸菌種發酵完成的. Schmand 也是. 但最大不同是脂肪含量. 通常都是18~25% 另外. 德國市面上賣的Schmand 在德國的法規中是允許添加增稠劑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使用酸奶油. 可能在增稠劑上要做一點調整. 也就是食譜中布丁粉或是澱粉量增加.
因為Schmand 的脂肪含量比較高. 所以常常會搭配德語區的另一種常見食材乳渣Quark 這兩個乳製品在一起可以做鹹點也可以做甜點. 是蠻常見到的組合. 因為Quark 通常只有0.2%脂肪含量. 單吃還蠻澀的.
今天的這個蛋糕是我第一次做. 但是大家都很喜歡. 所以我想把它紀錄下來. 以後照著做就好. 不過, 以這種基礎食譜來做食物有個好處就是水果可以換. 不過你要切得比我這個鳳梨絲還要小一點. 櫻桃, 水蜜桃罐頭等應該都可以替代. 如果想要均勻地都有果肉就得這麼做. 當然也有人是先平鋪好布丁粉混勻的酸奶油糊.再一顆一顆排入果粒. 只是那樣的作法應該要增加布丁粉的量. 因為切開會有困難!
這個食譜不是我發明的.
是我從Chefkoch.de 網站上的食譜 Schmandkuchen https://www.chefkoch.de/rezepte/1221771227536554/Schmandkuchen.html 改編過來的. 在所有的這些分層的平盤或是圓形蛋糕裡. 最要留心的是整個蛋糕的甜味. 今天的底是一個基礎. 它不會過甜.
在這個食譜網站上. 一個食譜會有271個人去打星星還能有4.79的高分其實不是很常見的. 所以我沒有修改甚麼就是將食譜中的橘子罐頭改換鳳梨罐頭.... 橘子罐頭與酸奶油蛋糕的組合實在蠻常見的. 以這個食譜來說, 使用的橘子罐頭肉算起來是525 g ( 不使用湯汁) 所以我拿了鳳梨罐頭肉取代. 我的鳳梨的重量寫著490 g 果肉. 但實際上會重一點點. 除非你去壓擠掉鳳梨肉裡的糖水.
一般來說. 這樣的26公分圓模食材可以放在德國烤箱常附的平盤. 但我混完後發現量比以前的感覺少. 因為它還要把底部的麵團食材灑一些在Schmand 上.
所以我使用了我之前燙麵戚風蛋糕卷食譜 巧克力瑞士捲做法 從深烤盤紙如何裁剪到瑞士蛋白奶油霜製作 如何捲製不藏私介紹 不裂方法大公開 這個 34x25x3的烤盤.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6/09/oil-and-flour-roux-method-swiss-roll.html
德國有很多可以調整大小的烤盤都是為了將圓模的食譜改成平盤的做法有興趣可以上網搜搜看. 當你對於這些食材的量熟練時應該就會知道我為什麼會覺得應該要換盤.
這個蛋糕的食譜是如此的
鋪底部及撒上層的甜麵糰:
125 g 室溫奶油
1個蛋( L)
1包香草糖
150 g 白糖
350 g 中筋粉( Weizenmehl405 或550 或 Dinkelmehl 630)
2 小匙泡打粉
Schmand混合液:
830 g Schmand
500 g 鳳梨罐頭肉
2包 香草糖
1 包 香草口味布丁粉
83 g 糖
你可以看到我的Schmand 混合液有多了30 g 那是因為我買到的是一大罐的Schmand. 通常一般Schmand 都是一杯200 g 裝.
#在甜味的控制上你可以做這樣的調整. 你的糖量要能是Schmand 的10% . 這是微微甜的感覺.
鳳梨本身是甜酸都正常的. 所以考慮到的是加入的沒有甜味的Schmand. 香草布丁粉沒有糖. 但是香草糖裡面有糖. 所以不用去顧慮. 但是還得顧慮的是如果你加入太多的Schmand 它是無法凝結的. 所以香草布丁粉就得增加. 我自己認為在這個地方多了食譜中30 g 的Schmand 是還可以凝結成塊的. 蛋糕失敗最常見的就是無法凝結. 所以這一點一定要考量.
#香草布丁粉的作用是凝結. 以前的人會用蛋黃. 但更多的是加入澱粉.
好奇的可以看我這篇文
玩麵粉: 從德式草莓布丁蛋糕 芒果水果.食譜 談卡士達醬製作做法及替代用粉, 在來米粉, 糯米粉. 加熱全蛋打發煉乳.鏡面果膠使用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6/05/gluten-free-strawberry-fruit-mango.html
德國這裡的香草布丁粉真的很多品牌可以選擇. 這是我這次使用的. 這個超市Kaufland牌子的" 假香草假鮮奶油味" 真的比較多. 這是某次我婆婆用的時候我偷學的....
做法很簡單. ( 這個我就沒有仔細看原文敘述了. 因為混這些東西很常做而且有泡打粉根本不用怕)
麵團的做法
將奶油加糖及香草糖打成羽毛狀感覺後加入一顆室溫蛋 攪拌均勻後加入混勻泡打粉的麵粉. 整個過程很快都可以用手持電動攪拌器解決.
Schmand餡料
先將鳳梨切細再將除了鳳梨以外的食材放盆攪拌均勻
最後放入鳳梨就可以舖勻了. 那個底可以用擀麵棍或是馬克杯壓勻. 有加泡打粉不用怕變硬塊
關於抹均勻. 可以用大湯匙背. 不要有太大的高低起伏就可以. 因為我們會灑麵團屑. 而且烤的時候有熱度會自己變平整.
通常平盤都比圓模薄. 所以烤的時間大約是圓模的2/3~3/4 時間. 溫度上可以先調高再降溫.
我的烤時為 45 分鐘. 180 度20分鐘. 掉頭轉向170度25分鐘
這種加布丁粉的蛋糕最難熬的其實是等待切片.... 因為要凝固需要很久. 那個圓模需要2小時. 我這是大概烤完40分鐘後切的樣子.因為下午茶時間到了!!!
昨天晚上大家吃完晚餐的甜點就是它.
不過, 真的很大一盤. 所以這是我婆婆教我的保存方式.
也是我們常收到她平盤蛋糕的方式
分成幾大塊. 用鋁箔紙包起來. 放入保鮮盒中冰冷凍. 這樣的做法就不會跟冷凍庫裡的其他食物混合味道. 要吃的時候拿出來退冰就可以吃. 因為是類似布丁類的餡. 不需要加熱. 一兩天內會吃的就放冷藏.
這個食譜的甜度非常剛好. 如果想擠上鮮奶油在上也可以. 第一天吃會酸一點點. 但第二天吃則是有鳳梨香氣酸味卻降低的口感. 我兒子比讚的平盤蛋糕.當然要好好收藏起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陸續加入FB或YOUTUBE的新朋友,再度問起不少關於義式或法式蛋白霜打發失敗問題。雖然不萊嗯書中前面的基礎篇裡,已經整理過各種可能失敗原因,也突然想到自己曾經在2017年8月間所進行的一場FB直播示範裡,一邊即時操作,一邊回答的問題,幾乎涵蓋 { 義式蛋白霜 } 成功操作關鍵,這部影片被深深...
瑞士蛋白霜失敗 在 Bibi的料理日記 Bibi's cooking Dia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粉嫩的色系,看了心情超好!
瞬間覺得自己就是個少女~
很久沒有做甜點了,跟自己的烤箱其實不算太熟,居然敢挑戰馬卡龍,我也是膽子挺大的!
原本想做義式的,結果溫度計居然沒電🌡️🔋
糖漿整個溫度不夠,沖下去蛋白霜整個大失敗,完全打不發😂
趕緊重備一份才來改做瑞士,好險成功了😅
不知道是不是僥倖成功的,等等再來做一次試試看好了🤣
關於蛋白霜的小知識,再來跟大家複習一下吧!
👩🏻🍳什麼是蛋白霜❓
其實就是打發的蛋白,材料非常簡單,就是蛋白與砂糖。
🔍法式、義式、瑞式蛋白霜有什麼差別❓
・法式:蛋白加入砂糖打發,口感最輕盈,入口即化但為三種之中最不穩定的,較容易消泡。
・義式:砂糖+水煮成糖漿加熱到110-120度左右,加入蛋白中打發,是三種中最穩定的一種,因蛋白霜吸收的糖分較多,質地也相對柔軟,口感較清爽。
・瑞士:蛋白加入砂糖隔水加熱至約40-50度左右,砂糖融化後停止加熱並開始打發,瑞士蛋白霜黏性最強,質地較硬挺、綿密,不易消泡。
💡打蛋白霜注意事項
・器具需確認無水無油,因為水跟油會阻礙蛋白打發。
・蛋白與蛋黃需完全分開,因為蛋黃中的卵磷脂會使蛋白打發的狀態不穩定無法成功打發。
・分次加入砂糖,可以產生更多氣泡且打發的狀態較穩定,體積也較大,若一次全加的話,打出來的蛋白霜雖然氣泡較細緻但打發的狀態較差,體積較小。
・打發完成的蛋白霜需盡快使用,否則會隨時間消泡。
・拌入蛋白霜時勿過度攪拌,否則會使蛋白霜消泡,動作盡量是快速且輕盈的。
・蛋白最佳的起泡溫度是18 ~ 20℃,為了讓蛋白霜較為穩定,建議使用稍微退冰的冷藏蛋。蛋白溫度越低越不易打發(打發時間較久)但是打發後的蛋白霜較不易消泡,所以使用冷藏蛋是較好的選擇喔!
🍬打發蛋白霜可以減糖嗎❓
・打發蛋白時所加入糖,是因為糖具有吸濕及安定的作用,能夠穩定蛋白霜的結構,讓蛋白霜打發的更好,所加入的糖量建議最少要是蛋白量的50%以上,若加的糖比例越高,打發的蛋白霜則越穩定。
瑞士蛋白霜失敗 在 陳若溱の烘焙實驗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再聊一下蛋白霜!!!
【閒聊蛋白霜】
當我們在做蛋糕時,常常會有很大的疑惑,蛋白霜的打發方式為何不同﹖﹖有的食譜或老師告訴我們糖要一次加,有時又要分兩次加,有時蛋要冷藏過,但有時卻要你把蛋白加溫打發。
其實糖加入蛋白的時間點,一次下或分二~三次下,對於我們想要的蛋糕口感和空氣拌入的量多或少都會有影響的,但也並沒有誰對誰錯的,而一般蛋白最佳的打發溫度是在17℃~22℃的溫度帶是最佳的,溫度過高蛋腥味就容易被打出來.
而蛋白霜依製作方法不同,可分為將蛋白加入細砂糖後打發的《法式蛋白霜》、加入糖漿再打發的《意大利蛋白霜》、以及隔水加熱打發的《瑞士蛋白霜》三種。前者是用於烘烤分蛋海綿蛋糕體,後兩者是因為在打發的過程中會加熱,可用於製作保存期較長的奶油或者慕斯類糕點,或用於造型蛋白霜糕點。
一、法式蛋白霜<Meringue Française>
這是最基礎的製作蛋白霜的方式。只要將細白砂糖和蛋白打發即完成。通常會與麵糊混拌,打發方式會因甜點混拌或烘烤的需要略有不同。打發後的量多,但重量最輕,口感也是最綿細的,入口即化。
【狀態】氣泡量大、堅硬
【蛋白量:糖量】蛋白1:糖0 - 1.5
【消泡程度】蛋白容易消泡
【外表】霧白
【製作方法】
1.快速打至大量粗大泡沫
2.加入少量糖約1/3~1/2
3.中速打發至三角尖狀(約5~6分發)
4.加入剩下的1/2糖
5.再加入剩下1/2糖
6.中高速打至三角尖狀(約8~9分發勾起蛋白呈鳥嘴狀)
【製作小撇步】
1.蛋白用快速稍微打起泡再加糖
2.蛋白最好冷藏,不易打發但穩定
3.糖量較多時須分次加糖,糖少可一次下或分2次
4.蛋白顏色會變白皙有光澤且堅硬
5.分次少量加糖有助蛋白安定、增加硬度
6.若一開始就加入大量砂糖,蛋白會變黏稠不易拌入空氣會較難打發
二、瑞士蛋白霜<Meringue Swiss>
將蛋白和砂糖一邊隔水加熱攪拌至50℃,糖完全融化後再開始打發蛋白。製作出的蛋白霜流動性高,口感也較紮實,可以拿來裝飾用火槍燒烤,或低溫烘烤做成蛋白霜餅乾。
【狀態】流動佳、安定
【蛋白量:糖量】蛋白1:糖1.5 - 2
【消泡程度】蛋白不易消泡
【外表】白皙
【製作方法】
1.蛋白冷藏一夜
2.將糖、檸檬汁和蛋白混和,隔水攪拌至蛋白升溫到60℃離火
3.攪拌機高速攪拌至蛋白降為室溫,表面光滑而有光澤。如要長時間保持不消泡,可用低速再攪拌2~3分鐘
4.擠入烘焙墊中 100度低溫烤2~3小時(Meringue馬林糖)
5.出爐放涼後密封保存
【製作小撇步】
蛋白與全部的糖一起加熱至50~60℃,至糖完全融化後,放回攪拌機上打發
三、義大利蛋白霜<Meringue Italienne>
義大利蛋白霜利用煮至118℃的糖漿緩緩加入打發的蛋白中繼續打發,過程中能間接將蛋白燙熟,並隨著攪拌發泡的時間開始產生黏性,這和明膠的作用有點相似。
已發泡完成的蛋白霜,能維持堅硬挺立的程度,只要作法正確,義大利蛋白霜無論時間經過多久都不易消泡。
而也因為義式蛋白霜有不易消泡的特性,所以製作慕斯時師傅會使用義式蛋白霜來增加輕盈口感;而不是選用法式蛋白霜,因法式蛋白霜短時間內就會消泡,回復成蛋白液,和慕斯混合在一起會形成黏稠、不滑順的口感。除了口感問題之外,義式蛋白霜因為加入高溫糖漿至蛋白打發,完成的蛋白霜已經殺菌完成,所以可以直接加入慕斯中食用;而法式蛋白霜則需要再經過烘烤才能食用。
【狀態】安定
【蛋白量:糖量】蛋白1:糖2(水量為糖3-4倍)
【消泡程度】蛋白非常不易消泡
【外表】霧白
【製作方法】
1.糖漿煮至110℃軟球狀時,蛋白以高速打至濕性發泡
2.當糖漿溫度煮至118℃,緩緩倒入蛋白中以中速打發
【製作小撇步】
★118℃糖漿很燙,請務必注意
★糖漿請在攪拌缸與攪拌器中間縫隙中倒入,冷卻黏缸壁則無法打入(可用噴火槍將攪拌缸加溫,使糖漿掉落)空
★如果蛋白和糖漿量太少,也可先停機再倒入蛋白,用球狀拌勻後再移回攪拌機繼續打發
蛋白霜~~雖僅僅只是蛋白加入細砂糖拌入空氣,卻可以織捲出蓬鬆細綿的蛋白霜。我們把蛋白霜的輕盈本質和甜白的表面顏色跟雲與雪聯想在一起,一口吃下的卻是上百種不同的口感變化:檸檬派上 (lemon meringue pie) 蓬鬆堆疊的甜霜;外表甜脆,卻於舌尖上鬆落的馬林糖;熱烤阿拉斯加(Baked Alaska)上那層燒炙上色的雪山;以水波輕煮蛋白霜後澆上匙英式奶醬,漂浮蛋白島 (île flottante) 加倍輕盈清爽;帕芙洛娃 (Pavlova) 與蛋白霜蛋糕 (meringue torte) 則分別以圓整與層疊詮釋烤焙蛋白霜的風采。它是混於慕斯或義式冰淇淋 (gelato) 中,使口感更為絲滑的因子,也是希布斯特奶油(Crème Chiboust)帶有一絲Q彈的原因。蛋白霜是襯職的配角,無論是蛋糕、慕斯、奶油霜還是鮮奶油,拌進一點蛋白霜後等同於添加了或輕盈、或蓬鬆、或絲滑。它也能是閃亮的主角,可以烤,也可以煮,與季節鮮果、鮮奶油搭配後就是簡單的甜點,烘烤過後的各色核果也是絕佳。
烘焙歷史上,蛋白霜的應用相當早,第一份有紀錄的蛋白霜食譜出現於1604年的牛津郡,而後收錄於食譜《Elinor Fettiplace’s Receipt Book》之中。直至19世紀早期,烘烤蛋白霜時皆以湯匙塑型,著名的法國甜點師傅 Antoine Carême 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以擠花袋與花嘴擠出各種花樣蛋白霜的人。我們藉著持續攪打蛋白來使蛋白質展開 (unfold),接著這些蛋白質則沿著被打入的空氣結合成新的,具有質量的結構來包覆空氣,形成了蛋白霜。而所加入的細砂糖除了增添風味,也因具有滲透壓、能吸收蛋白中原有的水分,所以可使蛋白霜保持穩定,氣泡也更為細緻。義式蛋白霜之所以會較法式蛋白霜來得不易消泡,部分是因為前者的含糖量較多的緣故。
不同型態的蛋白霜幾乎能代表所有甜點的口感,滑、輕、軟、脆、軟,在舌尖上各有各的靈動鮮活,選個耐用的鋼盆與打蛋器,備好新鮮蛋白與細砂糖,不必太害怕失敗,蛋白與細砂糖都是實惠的東西,但能親手拌打出雲朵,這可是值得一試再試的不是嗎?
#克服周先生的召喚
#用烤肉叉撐住眼皮終於完成了
#來去全國敗家順便吃個東石鮮蚵
瑞士蛋白霜失敗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陸續加入FB或YOUTUBE的新朋友,再度問起不少關於義式或法式蛋白霜打發失敗問題。雖然不萊嗯書中前面的基礎篇裡,已經整理過各種可能失敗原因,也突然想到自己曾經在2017年8月間所進行的一場FB直播示範裡,一邊即時操作,一邊回答的問題,幾乎涵蓋 { 義式蛋白霜 } 成功操作關鍵,這部影片被深深埋入資料庫底下,因此重新刪除一些累贅畫面,採以簡潔版系統化歸類上傳到這裡,希望對於製作技術或心理障礙的朋友產生助益。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