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生命是依附著另一人而有活著的意義時,當他人離開時,你該怎麼辦?
在電影故事中不乏看到此種橋段,一個控制狂的父母親,安排著孩子的人生軌道,認為我是為你好才幫你人生舖路移除障礙(小至結婚對象或職涯方向認同與否,大到思維模式塑造複製),因此只要你照著軌跡走,人生就沒什麼大問題。然而,這個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當父母再也不在時,他到底該如何一個人好好活著?
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手,琵琶魚」這則童話故事,講述的正是一個母親為孩子做盡一切象徵性的代勞(餵食、走路),而導致孩子用不到手腳而萎縮最後消失不見。母親最後把他丟進海裡,只聽見孩子吶喊著:「媽媽,快帶我回家。我做錯了什麼?」這孩子在失去控制(照顧)者之後,他到底該如何存活呢?
在生活中,我們不免也會有類似的情形。一般來說,兒時的依附需求不滿足(或過於滿足)都會帶到伴侶關係中。比如一個聽話長大的孩子,從未為自己人生做過任何決定,事事仰賴父母的安排,那麼在進入關係中,也容易依賴伴侶為自己負責。但是最終生命的盡頭還是得獨自面對時,那股焦慮恐慌感可想而知。
或是一個因為父母婚姻觸礁而感到有責任修復父母關係的孩子,在這原初三角關係中扮演者受害及拯救的角色,長大後對於關係就會感到恐懼及壓力,因此就算在心底渴望愛與被愛,卻總是與人保持距離,無法發展真實的關係。那麼這孩子在失去父母後,會突然感到人生迷茫不知所措。
一個人若是長期疲於為他人的人生奔走,那麼當有一天需要面對自己的人生時,該怎麼辦呢?習慣了背肩他人人生重量後,突然地缷載後會迷茫地找不到自己,因為自始至終都不曾與自己相處過。這當中的依附連結是互融共生的,當一段關係不分「你」「我」時,就容易血濃於水認為自己無法切割,相信人生別無選擇。於是我的人生活成你的,替你負責,而把自己的人生再丟給他人,期望他人負責。
常見的是在高壓權威下成長的人,因為喪失自我意志所以容易被壓迫與自我壓迫,於是對自己人生無法做出承擔及選擇,而認為自己別無選擇;或是壓抑自己的內在需求,以其它方式補償滿足,或禁止自己有所期待,而認為自己的人生無法改變。這都會讓一個人在與重要他人斷連時,感到難以自處,無法替自己的人生創造改變。
適度的依附會創造關係的親密感,但若是過度的依附則是一個警醒,提醒我們去看清那個想要放在他人身上、期望他人滿足我們的點是什麼;或是讓對方過度的依附自己,過度付出來創造被依賴的需求,是基於什麼原因。逐步地學會自我探索和發展,並培養出穩定安全的自我感,那麼才能夠在有一天必須得獨自面對自己時,不至於太過驚慌失措。
移開盯著外面世界的眼睛,才能好好地看見自己。
#對自我探索有興趣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週六晚班登記中名額剩二位
#一對一課程滿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日文章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illustrator: alexandradikaia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的網紅Bacchette In cuci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e ti piace il nostro video, iscriveteci e attivate l’avviso per non perdere la nuova ricetta orientale😊 ✨喜歡我們的影片嗎?記得追蹤我們並開啟小鈴鐺,不要錯過新的影片喔😊 ——————————...
「琵琶行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Bacchette In cuci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Fw: [問卦] 白居易半夜找琵琶女是要幹嘛? - 看板gallantry 的評價
- 關於琵琶行故事 在 杨老师中文课:白居易《琵琶行》和背后的故事(字幕有误 的評價
琵琶行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端端三月的錄音節目,終於盼到《藍•掉》樂團即將有線上演出,來聽專訪鍾玉鳳&David!
《垂釣島嶼》專輯,🎉恭喜🎉今年四月登上歐洲世界音樂排行榜 WMCE!
「藍。掉」樂團一是琵琶樂手/作曲家--鍾玉鳳,一是吉他/唱作人--David Chen,揉合各種樂器聲響與線條,以極為成熟內斂的技巧與情感,充滿新趣玩跨音樂。
專輯中的歌曲或音樂創作,有深藏著美麗與哀愁,有牽掛著萬縷思念,有編織著對文化的意動情深、有歷史傷痕的足印與溫熱淚珠。
特別是述說著我不曾知道的那些為自由與夢想奮力搏上生命的故事,以及佐上島嶼特調風味的音樂,每每都令我墜入ㄧ個難言描述的寄情時空。
明晚9/9 ⏰23:00-00:00
教育電台 📻樂光Fly to night
🎙端端主持人
#2021流浪之歌音樂節
藍。掉 Fade to Blue
琵琶行故事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憶修理工廠》石井朋彥.
「當知道目的地時,就會感覺很快就到了。相反地,如果不知道目的地,就會覺得路途很遙遠。尤其是感覺累的時候,更是這樣。這種時候,就不要去想以後的事,只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好。 」- p.48
—
滴答滴答,時間一分一秒往前走。
滴答滴答,回憶一點一滴消失了。
—
琵琶的外公是一名厲害的修理匠,也是她唯一的朋友。某天外公驟然去世,傷心欲絕的琵琵卻怎麼也想不起外公過世前後的點點滴滴。為了修復和外公之間的回憶,她跑到外公的工房,沒想到竟踏進了神奇的「回憶修理工廠」。
.
「無論畫的時候、製作的時候,或是修理的時候都一樣,不能只侷限於一種意義,要思考多種意義,於是,拿到那樣東西的人,內心才能誕生各種不同的故事。」
.
這間工廠不只修理時鐘、音樂盒等日常用品,還包括這些物品主人的回憶。以童話般的故事基底探討回憶的意義。偶爾我們總會有想遺忘內心痛苦悲傷的回憶的念頭,而當這部分的記憶不存在了,我們真的就能幸福快樂了嗎?
.
「人生路上光是一直向前看還不行,無論是高興的事還是悲傷的事,都要好好呵護,讓它們變成美麗的回憶。」
.
人生本來就是生命裡的快樂與悲傷交織而成的,過去的回憶積累成現在的自己,每個人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
✮ 博客來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0215
琵琶行故事 在 Bacchette In cuci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e ti piace il nostro video, iscriveteci e attivate l’avviso per non perdere la nuova ricetta orientale😊
✨喜歡我們的影片嗎?記得追蹤我們並開啟小鈴鐺,不要錯過新的影片喔😊
——————————————————————————
ZuonZi ( circa 24 pezzi)
👉Utensili
48-50 Foglie di bamboo
24 Corda di cotone
👉Maiale brasato
380g Gambetto di suino
800ml Acqua
2 Cucchiaio di Zucchero
6 Cucchiaio di Salsa di soia
1 Cucchiaino di Sale
1 Cucchiaino di Pepe bianco
1 Cipollina
1-2 Anice di stelle
24 Funghi
👉Ripieno
24 Tuorlo salato d’uovo di anatra
100g Arachidi
👉Riso glutinoso
1kg Riso glutinoso
3 Scalogni
4 Cucchiaio di Salsa di soia
2-3 Cucchiaino di Sale
2-3 Cucchiaio di Salsa di XO o 60-80g Gamberi
secchi (opziona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粽子 大約24顆
👉工具
48-50 片粽葉
24 條棉繩或12條對折
👉滷肉
380g 帶皮豬腿肉或五花肉
800ml 水
2 大匙糖
6 大匙醬油
1 小匙鹽
1 小匙白胡椒
1 支蔥
1-2 顆八角
24 朵香菇
👉其他內餡
24 顆生鹹蛋黃
100g 花生
👉炒糯米
1kg 糯米
3 大顆紅蔥頭
4 大匙醬油
2-3 小匙鹽
2-3 大匙XO干貝醬或是一把蝦米跟魷魚乾
❤️grazie a @book_aweek per la musica tradizionale cinese suonato da lei con lo strumento “pipa”,potete seguire suo gruppo @liu_sheng_ji per altre musiche tradizionale cinese!
❤️特別感謝 @book_aweek 的琵琶演奏,如果你們對跨流行音樂有興趣,歡迎追蹤她band 的ig @liu_sheng_ji 或是看看她的網頁http://intrepidmusicstudio.mystrikingly.com/ 真的很特別喔!
#cucinaorientale #buonissimo #cibotradizionale #Zuonzi #粽子 #傳統美食 #傳統文化 #傳統料理 #storiadizuonzi #家常料理 #家常菜 #粽子故事
琵琶行故事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微信公眾號:ehpmusicchannel
----------------------------------------------------------------------------------------------------------
♫ 一鍵收聽你想聽的歌 ♫
❖ 抖音/TikTok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wduBTjBHknz5U4_ZM4n6qm
❖ 華語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5t_T2v2iuW1pqnj89kY4F
❖ 廣東歌/粵語歌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xBtfYS-CM3UXto2VbUL8hA
❖ RAP/說唱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D5qKNqumkTXqtPiYj3mlr
❖ 古風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y9uWRObrUifsgJBdpBEq-y
❖ 翻唱/改編/Remix/EDM 歌曲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Aw-mgfCzRz9-257u_Eknjf0sjW6HDjH
❖ 更多分類歌單: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45x_D7DgK5313D3ftM_EQ/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17
----------------------------------------------------------------------------------------------------------
❖歌詞在下面❖
演唱:王梓鈺、Xun(易碩成)
作詞:偏生梓歸、假寐
作曲:殤小謹
製作人:殤小謹
編曲:星弟
混音:殤小謹
母帶處理:殤小謹
和聲:Xun(易碩成)、皎月
和聲編寫:Xun(易碩成)、皎月
封面設計:睢亦
古箏:紫格咕咕
古箏編寫:紫格咕咕
小提琴:大琴KoTo
小提琴編寫:大琴KoTo
琵琶:團團子
琵琶編寫:團團子
視頻製作:大琴KoTo
監制:李俊羽
出品:音闕詩聽
【大暑】
他過煙波 我過江左
失去新鮮的不止脈搏
還有被燥熱磨蝕的銅鑼
他在河的對岸送一艘船舶
【驚蟄】
誰提了劍嫁衣勾破
披身貧賤夜色 把殺機淹沒
滴血也足紅了筆墨
風起時不由我 應天生命薄
【處暑】
琳琳琳琳琅琅琅琅
管弦絲竹奏玉堂
鶯聲燕語 已開腔 巧舌如簧
隱隱隱隱藏藏藏藏
盛夏掃興收場
誰添新妝 欲慌忙 示君柔腸
【江湖道】
恩怨若無道
聞來江湖長嘯
生死走一遭
天地若無道
借用蒼生過招
問遲與早
【一點點就好】
你不用太愛我 就一點點就好
也不用太想我 就一點點就好
最貼心的依靠 最貼心的擁抱
我會陪你一直走到老
【夜宴風波】
我這一曲 養韜光 禮儀都得當
姿態和目光 慘淡收場
我這一曲 穿插在 夜宴後半場
你可懂我要躲藏 噢
小提琴【雨水】
【芒種】
一想到你我就wu
恨情不壽 總於苦海囚
wu 新翠徒留 落花影中游
wu 相思無用 才笑山盟舊
wu
【小滿前世-人間芳菲】
唯人間芳菲
承的住淚
醒時莫憔悴
趁著酒意接指尖杏花雨微
唯人間芳菲
海棠未睡
醒時莫憔悴
離人含情送春來年春會歸
【桃花庵】
演到 話裡話外桃花庵
我行我素賣個關
故事中 無影無蹤犯個懶
半夢半醒那一段
無花無酒的答案
後人看 將信將疑別謠傳
【谷雨】
你在江畔 我在對岸
燕子回時 雙雙落單
你過三川 我遇長安
行春猶遲 怎去盡歡
【紅昭願】
一生長
重寄一段過往
將希冀都流放
可曾添些荒唐
才記得你的模樣
一身霜
誰提筆只兩行
換一隅你安康
便銷得這滄桑
你還在我的心上
----------------------------------------------------------------------------------------------------------
❖歌手資料 About Singer
➸ 音闕詩聽 微博 | http://weibo.com/u/6060698999
➸ 王梓鈺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u/3013649843
➸ Xun(易碩成)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yijiejixun
❖歌曲上架平台
➸ 網易云音樂 | http://music.163.com/song?id=1454417100&userid=1450149887
➸ 酷狗音樂 | https://t1.kugou.com/song.html?id=3abuFa6wmV2
➸ QQ音樂 |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RxhZLhu
----------------------------------------------------------------------------------------------------------
❖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hk@gmail.com
❖ 微信:EHPMusicChannel(id:xy-z1315)
(歡迎查詢合作/投稿音樂/攝影作品等等)
❖Original Photo by paveldvorak
❖歌曲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本頻道只作推廣及宣傳之用,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到以上平台鏈接購買歌曲支持。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琵琶行故事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封神演義 #封神榜 #姜子牙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中國有很多名著,可能以前在秦朝的時代很多書被燒毀了,但是還有一些保留下來了。其中四個名著就是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但是還有一部沒有被列入在四大名著裡面,那就是封神演義。這本書出現於明朝時代,傳說中他的作者是明朝的許仲琳,也有說是道教學者陸西星寫的。而西遊記也是在明朝時代出版的,兩者雖然是在同個朝代裡面,但是裡面講的人物有重疊,感覺像先有封神榜然後才有西遊記。
我不明白為何以前的明朝君王可以讓他們出版這本書,因為封神榜裡面有摻入一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例如周武王,蘇妲己,紂王,姜子牙等等,其實是講著造反的,順便宣傳道教成仙的一些神話,而西遊記則是宣揚佛教,我們姑且相信明朝時代的皇帝比較沒有那麼小心眼,但是為什麼作者會寫這一本書呢?其用意又是什麼呢?可能就是為了賺錢吧!
你可能以為他還在一本一本寫吧?放心~那個時候已經有印刷術了,所以大量印刷沒有問題,而且還保留至今,我去看了一下封神演義的原本,哎喲,全部都是文言文,看了頭都大了,不過還好我看過TVB的封神榜,所以大概故事是知道的。
真實歷史人物
中國的神話起源於伏羲和女媧造人,然後就是三皇五帝,三皇就是指軒轅,伏羲和女媧,神農氏炎帝和祝融赤帝,而五帝就是堯(yao),舜(shun),少昊(hao),顓頊(zhuan xu第一聲)帝喾(Ku第四聲)。
開始於黃帝,軒轅,傳說中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和蚩尤大戰九次,終於在逐鹿上殺了他,創立了夏朝,華夏中國也。古人認為他們乃世界的中心,所以稱之為中華,中央之國,簡稱中國。
然後在公元前1555年,商朝滅夏。經歷了大概五百年,到了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叫帝辛,也就是封神演義裡面的紂王,傳說中他說荒淫無度的皇帝,在【史記】和【國語】裡面有記載,他有個非常美的妃子,叫蘇妲己,在紂王討伐有蘇氏後,有蘇氏把他的女兒妲己嫁給紂王,深得紂王寵愛,立為王后,很多人都將商朝滅亡的原因賴在女人身上,但是自己的國家被你毀滅,還被逼嫁給你,迷惑他讓他的朝代滅亡,不就是正好報仇了嗎?
那麼紂王那時有多淫亂呢?根據史記裡面有記載,紂王為了討妲己歡喜,把酒添滿進去池裡面,還讓三千男女裸體追逐其中,所以才有那句:酒池肉林的成語,而且更用了很多人民的錢修建鹿台,裡面收藏了奇珍寶物。
那麼在封神演義裡面,紂王就是應文武百官,在女媧聖辰當天,去到女媧殿為百姓祈福,但是這個紂王沒有見過美女,看到女媧的聖像,竟然起來色心,石像而已哦~紂王,你有多dry哦?
他就說我的后宮裡面,都找不到那麼美的女子,彷彿仙女下凡,月殿嫦娥一樣。如果可以帶回去享受,那就最好了。
於是就在女媧殿裡面,寫上:鳳鸞(luan2)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區區遠山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shao2)籠煙騁(cheng3)媚狀,但得妖嬈(rao2)能舉動,取回長樂代君王,前面的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出事的就是後面那兩句,意思是最後可以帶女媧回去陪他就好了。這是對於女媧的褻瀆(xiedu),所以千萬不要得罪女人哦。尤其是最大的那個。
女媧看了非常生氣,自己保護了商湯600年,然而這個紂王昏庸淫亂,不修身立德,於是就召喚天下群妖去到她的行宮,在當中選了在軒轅墳中的叁妖,那就是千年狐狸精妲己,白蘭氏雞精,啊不是,是九頭雉(zhi4)雞精,還有玉石琵琶精。
女媧就和她們說在西周已生聖主,商朝氣數已盡,天意已定(是你自己定的吧?)你們三人去迷惑紂王,讓他沉迷酒色,迷惑君心,等待周武王討伐紂王,以助其成功,不可殘害蒼生。事成過後,你們就可以修成正果。哦~~原來是臥底來的。。。
現實的歷史當中,妲己在商朝滅亡的時候,被斬首了。
裡面還有一個主要人物,就是封神的姜子牙。姜子牙,又名呂尚,字子牙,也叫姜太公,在歷史裡面,姜子牙是在兵法,管理,天文,政治上都有涉獵,但是到了72歲還沒投靠任何君王下面,只因他要等待明君,知道周文王姬昌會經過渭水之濱,蟠溪(panxi)於是就在那裡釣魚等待他來~
但是他沒有放魚餌,周文王就問道:沒有放魚餌怎樣可以釣到魚呢?
姜太公就說:我老人癡呆。。。忘了放魚餌。
不是:姜太公就說:願者上鉤。過後就和周文王討論國家大事,周文王看過履歷表,覺得不錯,就聘請他為太師,而在封神榜裡面也有提到姬昌,還有提到姬昌的次子,姬發,也就是周武王。
比干也是真實人物來的,他是紂王的親叔叔,是三大忠臣之一,他因為直諫而被紂王剖心而死,到了唐朝被最封為太師,忠烈公。在道教裡面稱之為財祿真君,就是財神爺啦~
在封神榜裡面,他發現了妲己是狐狸精,就特地讓紂王穿上狐狸毛衣刺激妲己,妲己看到很多子孫的毛皮被披在身上,非常的憤怒,就設計詐病,說需要一片玲瓏七竅之心來煮羹湯才可以醫治她的病。於是就傳召比干,說需要借他的玲瓏心一用,比干知道這一去一定是兇多吉少,於是想起姜子牙曾給過他一個簡帖,如果有什麼進退兩難的時候,打開來看看,裡面有個符印,吩咐燒了放進水里面,喝了可以保護五臟,於是他去見紂王,紂王就要他剖開他的身體,取出心臟給他。於是比干用刀掏心出來給他,然後就下台騎馬離開了。由於是姜子牙的符印的關係,沒有心還可以活著,但是他走到一半,見到一個婦人買無心菜,就問她說:為什麼是無心菜,婦人就說:就是無心的菜咯~然後他又問道:人無心又如何?婦人就說:人無心必死!然後比干聽了,就吐出鮮血,死了。原來這是崑崙法術,如果那個婦人回答:人無心還可以活,比干就不會死。
哎喲,不問就可以了吧~為什麼一定要問呢?雖然故事內容和歷史有點不一樣,但是結果是一樣。
還有周文王的大兒子伯邑考,在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過後,他被當成質子,幫紂王駕車,紂王把他剁成肉醬,煮成肉湯給周文王吃,而在封神演義裡面,伯邑考就被描述為俊男,為了父親,他獻上七香車,白面猿猴和美女十名給紂王,並且要代父贖罪,當他的車夫,妲己非常喜歡他,一直借學琴來勾引他,但是他就拒絕了她,,我心托明月,明月照溝渠。於是妲己就因愛成恨,就誣陷伯邑考說他性騷擾她,紂王就把他剁成肉醬,做出餡餅給毫不知情的周文王吃下去。
雖然過程不同,但是伯邑考還是一樣給剁了。
封神演義裡面除了這些真實歷史的人物之外,真實發生的戰爭也有改編進去,好像是牧野之戰,就真實記錄在歷史書裡面,這個戰爭是周武王和紂王的戰爭,周武王就大獲全勝,而紂王知大勢已去,就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封神榜裡面一個封了365個神,但是姜子牙就是忘了自己,(都講他記性不好的啦)而在封神榜裡面是沒有哪吒,楊戩(二郎神),雷霆子,他們是肉身成仙,而妲己也被封仙,因為她是臥底來的。
哪吒的爸爸,李靖是真實的唐朝名將,雖然時間點有點出入,一個是在商朝,一個是在隋唐時代,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剛好同名同姓。
過後的西遊記好像是延續這些設定,但是卻加進來如來佛祖,感覺就像宣傳佛教的如來是比任何的道教封的神仙都厲害,感覺就是一個就是道教的宣傳小說,另一個則是佛教的。
如果大家有興趣,下一集我就說西遊記裡面的真實存在人物。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琵琶行故事 在 杨老师中文课:白居易《琵琶行》和背后的故事(字幕有误 的推薦與評價
杨老师中文课:白居易《 琵琶行 》和背后的 故事 (字幕有误:是“皇帝”非“黄帝”). ٧٣٦. ٧٣٦. ١١. ١٩٠. المزيد من 中文教学. 01:33. ... <看更多>
琵琶行故事 在 Fw: [問卦] 白居易半夜找琵琶女是要幹嘛? - 看板gallantry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S_aaR1m ]
作者: 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白居易半夜找琵琶女是要幹嘛?
時間: Mon Jun 10 20:12:08 2019
※ 引述《DivineSwine (神豬)》之銘言:
: 白居易當年被貶官的時候
: 早就已經是已婚身分
: 結果半夜不好好睡覺在那邊泛舟
: 然後看到其他船上有正妹就跑去搭訕
: 這種行為是不是根本就是渣男代表?
: 有掛嗎?
記得以前有人教我:讀書要讀到文字的「言外之意」。
後來才發現所謂「言外之意」往往也是「腦補」的結果。
然而讀詩讀詞,如果不「腦補」一番,這些詩詞讀起來就跟讀字典、或咒語沒有兩樣。
以下簡單腦補一下白居易與他老婆的事,
如果腦補過頭請見諒,不喜歡腦補文的請左轉。
白居易大約在元和三年(808年)結婚,當時他37歲(虛歲,實歲大約滿35-36歲之間)。
白居易夫人弘農楊氏,雖然不是等級最高的「五姓」,
也是唐朝著名的氏族(與楊貴妃同族)。
白氏在唐朝不算太顯赫,大概是因為白居易在科舉上的表現突出,
才能與大族弘農楊氏通婚。
然而37歲才結婚,以現代標準來看也算晚婚,
更別提當時平均年齡比現在低很多了。
白居易是個很喜歡寫詩的詩人,他很喜歡寫詩送人,不是只有元稹而已。
婚後他寫了一首詩給新婚老婆,題為「贈內」。
詩的最後幾句: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
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也還算是一片真心的誓言吧。
不過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裏面有一句「君雖不讀書」(當時的良家婦女確實是不讀書的)
,
既然新婦愛妻「不讀書」,你還寫詩送給她,是什麼意思啊?
這首贈內詩用了不少典故,不是一首有情調好讀的詩,討打是嗎?
然而白居易就是這樣白目嘮叨的一個男人,
他往後還陸續寫了幾首討打的詩給他不讀書的老婆。
有一些詩還挺有韻味,也許不讀書也聽得懂吧?
例如他在母親去世守喪期間寫給老婆:
漠漠闇苔新雨地,微微涼露欲秋天。莫對月明思往事,損君顏色減君年。
秋涼、雨後、明月,本是一個引人愁緒的美景。
這時夫妻也共同經歷過一些事,包括他們長女早夭,
面對如此美景,能不勾引出一些愁緒嗎?
「莫對月明思往事」,其實應該是往事自己浮現心頭,才勉強排解吧。
另外還有一首寫在後來白居易貶官前往江州的路上,景色不同,但心情類似:
三聲猿後垂鄉淚,一葉舟中載病身。莫憑水窗南北望,月明月闇總愁人。
先不論白夫人收到老公這大木頭寫的詩當下是開心還是想揍人,
白居易寫詩這個動作本身或許代表他心裏是有老婆的,
這些詩至少反映出兩人共同承擔某些感情。
另外還有一首詩,可能也能反映出他們夫妻的情誼,
這首詩題為「初著刺史緋答友人見贈」,
當時他從江州司馬升為忠州刺史,忠州雖然偏僻,但還是可以視為貶謫生涯的句點。
這次升官,連帶也換官服官印,改穿緋紅袍、用銀印。
友人對他道賀,然而這時他已經47歲,不年輕了,
所以就寫了一首半開玩笑的詩回復朋友,
先說自己年老,穿著官服顯得不相襯,
最末兩句是「銀印可憐將底用,只堪歸舍嚇妻兒。」
這兩句我覺得很有畫面:他們會被銀印嚇到?我不信。
但似乎可以想像白居易這白髮老不休,
穿紅袍拿銀印,對著老婆、女兒扮鬼臉的樣子,是多麼有喜感。
故人安慰善為辭,五十專城道未遲。徒使花袍紅似火,其如蓬鬢白如絲。
且貪薄俸君應惜,不稱衰容我自知。銀印可憐將底用,只堪歸舍嚇妻兒。
提到白居易的小孩,
不得不提一下傳統社會的悲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白居易直到很老才生出一個男孩子,後來還夭折了。
可以想像他在古代受到的壓力。
他與老婆不是不努力,只是最初生出來的都是女兒。
他在江州貶官期間寫了一首詩,
題為:「自到潯陽,生三女子,因詮真理,用遣妄懷。」
用來排遣他可能「無後」的心境。
然而這首詩我一不小心就看歪了,三個女兒?
他在潯陽,也不過就待四年而已啊。
不知道他有沒有納妾?如果沒有,那白夫人,還真是辛苦您了......。
白居易晚年還有一首贈給妻子的詩,
題為「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
這時他已經71歲了,寫齋戒後開葷的喜悅,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嬌騃三四孫,索哺遶我傍。山妻未舉案,饞叟巳先嘗。」
不知道白夫人是否仍「不讀書」?
如果她知道老公叫自己「山妻」,
不知會不會從白居易頭上貓下去?
不過白居易這麼老還能這麼欠揍(似乎還變本加厲了),
從打是情罵是愛的角度,白氏夫婦應該也算是「偕老同欣欣」吧!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白夫人,不用遲疑,往妳老公的頭上狠狠貓下去吧!)
至於琵琶女,她其實是當時的女性的賣藝人,也就是妓。
印象中以前有聽上課老師說過,唐朝科舉考試考卷不匿名,所以如果想要參加科舉考試,
最重要的之一是要先成名,有名以後主考官才可能會注意到你。
而想要成名,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讓妓來傳播你的作品。
唐朝的詩是可以演唱的,如果寫得好,
這些賣藝的女孩子們就會很樂意拿來表演,作者的名聲也就起來了。
因此,與這些妓的交往,對文士來講非但不是可恥的,反而是必參與的「藝文活動」。
這些文士能不能因此取得功名,可能還要仰賴這些藝人們的賞臉呢。
此外,許多妓是靠著才藝(文學、音樂,可能還有舞蹈之類)來吸引客人,
這些妓對於藝文活動也就有鑑賞力。因此就產生了很有趣的狀況:
出身高貴的良家婦女 → 不讀書
賣藝人(妓) → 要讀書,而且可能還是專家
因為有這樣的社會背景,當白居易與朋友在船上聽到有女生在彈琵琶,
琵琶的聲音也就表明了對方的身分:有藝文氣息→賣藝人。
所以就有了邀請對方來表演的故事。
琵琶行是這麼記載的: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從這幾句的描寫,看起來整個表演是在白居易的船上舉行,而琵琶女則有點害羞。
大概她太久沒有在人前表演,此外也有可能是對白居易這位大人物害羞。
(白居易當時是很有名氣的,因為他是長恨歌的作者,是這些藝人們的偶像呢。)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43.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168731.A.070.html
這我也想知道答案...
至於白居易,我相信他在婚前應該還是有過交往對象的
看他長恨歌描寫女生的細膩動人,很難想像他沒有女性的體驗
同意「不讀書」不等於「不識字」
補充一下,元稹的老婆韋叢,照陳寅恪的說法,也是一個才情不高的人
BTW,「元白」雖然是好朋友,但兩個人真的很不像
我覺得白居易不是渣男,但元稹...(放棄為他辯護)
「始亂終棄」就是元稹的名言
不過元稹雖然渣,他的作品寫得真好,他的個性也真的很浪漫迷人
感謝推文的大家~~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6/10/2019 22:55:29
這樣講真的讓我汗顏了
其實這篇最多項是個小報告的程度,
論修養我可當不上國文老師呢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6/11/2019 23:52:28
我想也是這樣~
「我的山妻還有寶貝女兒啊,看我的印是銀做的,我發財了」之類的嗎XDD
真的,懂得自我調侃很重要
同意
這真是太汗顏了... 論知識文筆我都差她太多
元稹比白居易年輕,卻比白居易更早去世 白居易有一篇「祭微之文」,有這樣幾句
佛經云:凡有業結,無非因集。與公緣會,豈是偶然?
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别,寧無後期?
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可以解釋成「我們今世雖然生死離別,我死了以後我們終將在一起」嗎?.....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6/15/2019 09:32: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