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上一封信和你聊了究竟怎麼理解財務自由,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怎麼樣讓錢花得更有效率,同時也讓自己的財富增長更有效率。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錢多一點,不論怎麼說,錢多一點,總是能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窘境的概率小一點。其實要管好自己的錢也並不難,美國各大投資銀行曾經根據對客戶的統計,對客戶給出了一些建議,我把這些建議大致歸納為8條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基礎:穩定的工作和職業規劃
首先,你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雖然很多財務自由的人是自己當老闆,但是更多的財務自由者其實依然在為別人工作,當然他們的職位可能比較高;又或者他們可能是律師、醫生等可以獨立執業的專業人士。
很多人覺得自己創業或者自己投資,就能獲得財務自由,其實完全靠自己創業或投資獲得財務自由的人反而是少數。在美國有大約150萬個家庭的淨資產在1000萬美元以上,我們可以認為這部分人算是達到財務自由了;但這些人中大部分並非創業者,而是為他人工作,或者是高收入的自由職業者。
穩定的工作有三個好處。一是有各種保險福利,沒有後顧之憂;二是通常能清晰地判斷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從而能夠逐漸調整、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三是有助於保持一個良好的朋友圈子,生活會比較精彩。
第二個建議,在有了穩定工作的基礎上,就要做好職業規劃。要做好職業規劃,可以從以下五個要點入手:
想清楚10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想一想,你現在的工作是否和這個目標一致。
判斷你目前的工作,將來是否會有收入增長的天花板,多久會達到那個增長上限?要想實現持續的收入增長,你必須要做一份經驗會隨年齡增長,而且經驗確實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一份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工作。
判斷你所在行業的大市場前景如何。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我在清華的同學,學建築和土木工程的都發達了,學數學、物理、機械工程、經管的都改行了。
確認你的工作和你的天賦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你是否會討厭這個工作。很多人未必能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搞清楚自己的天賦究竟在哪裡,但是至少不能選擇一份自己討厭的工作。
要確認,你的工作是否會對你的身體造成傷害,有些工作看似掙錢多,但實際上是以命換錢。此外,還要判斷清楚你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有法律風險。很多人為了多掙點錢,做打擦邊球的事情,冒法律的風險。出了事情,再多的錢也換不到自由。
保障:做好財務規劃,理清財務狀況
第三個建議,在做好職業規劃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個人和家庭的財務規劃。
做好財務規劃並不是說要你找一個收益最大化的投資計劃,而是指你要根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來掙錢和花錢。據統計,一個沒有財務規劃的家庭,在實現同等生活水平的條件下,會不知不覺多花掉10-20%的錢。比如,一個家庭一周外出聚餐一次,和一周外出聚餐兩次,生活質量不會有太大差別;或者出門旅行的時候,住高檔些的洲際酒店和住次一級的皇冠假日酒店,其實也不會造成的太大差別;但就是在這些細節中,家庭的支出不知不覺就增長了很多。月光族哪怕掙錢再多,都是不可能獲得財務自由的。
當然,花錢也不要太小氣,那樣會降低你的生活水準,反而讓你失去了自由。投資銀行對此有一個很實用的建議,就是要記錄下來自己的錢是怎麼花的。很多信用卡都會提供一個服務,到年底了幫你做一個賬單分析,告訴你錢都花在哪裡了,這可以成為你規劃支出的參考。
做好財務規劃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養成把錢花在刀刃上的習慣。很多人控制預算很在行,能保證自己每個月都不會多花錢,而且也能攢錢。但這樣也未必合適,因為很多人是該花的錢沒有花,比如健身和改善伙食;而不該花的錢卻花了不少,比如打遊戲和去夜店酒吧。只有做好規劃,記錄下自己的花銷,才能讓花出去的錢更好地回報你——它們或許讓你更健康,或許讓你更幸福。
第四個建議,如果你之前沒有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那麼現在還需要理清自己的財務狀況。
你可能有房貸、車貸,也可能從花唄或信用卡借了錢。那麼就需要算清賬,搞清楚每一種貸款利息有多高,如果手頭有了餘錢,應該先還哪一種。如果你既有債務,又有投資,比如今天很多人在房貸還沒還清的同時,在股市或者債市上還有投資,那麼就需要算清楚,是否需要把投資撤回來先還貸款。
比如說,如果你在銀行借了300萬的房貸,利率是每年5%,同時你用20萬元的存款買了三年期的國庫券,那麼這時你不知不覺中每年就虧了4000元錢,因為三年期國庫券的收益率不到3%。
所以,在保證自己有一些活期存款應急的前提下,你應該做的是賣掉國庫券,先把房貸還上。如果你那20萬投資在股市上了,除非你投資的收益率在5%以上,否則也應該先還貸。如果你是自己操作股票,那就更應該先還貸了,因為你還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炒股上,這些時間也是成本。至於那種每日計利息的貸款,比如花唄,看似每天利息沒有多少錢,其實年利息算下來高得不得了,永遠不要碰。
我在之前的信里提到,2000年前後,一些人在美國的互聯網熱潮中獲得了財務自由,但其中的絕大部分人,後來因為互聯網泡沫破碎,那些紙面上曾經的財富又都蒸發了。也有些人及時賣掉了股票,賺到了一些錢,但是這些人往往發現錢根本不夠花。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波意外的財富,讓那些原來開本田雅閣的人,把車子換成了寶馬M系列的跑車;原來出去玩住假日酒店這樣三星級酒店,後來都要住麗思卡爾頓這樣五星級的酒店;原來出行坐經濟艙,現在變成了商務艙。花錢的方式變了,掙錢的能力實際上沒有跟上,錢自然不夠花。不過,前面說的這些消費還不是最花錢的,很多人還拿這些錢去做一些風險很大的投資,投資虧損才是最厲害的。
第五個建議,理清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財務規劃之後,還要確保預備好一些應急的存款。這些存款不需要多,但需要有。這部分存款不要放在所謂的理財產品中,因為理財產品本質上是一些風險未知的債券。
可持續:動態自由,開源嘗試
第六個建議,財務自由是一種動態,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很多人覺得,當我有了1000萬時,哪怕每年投資回報5%,我每年還有50萬的收益,這比我的工資都多,所以我已經財務自由了。這是一種靜態的想法。因為實際上,如果你的賬上真的有了1000萬,你一定不會再以年收入50萬來規劃自己的生活水平。
我在前面的信里講過,我身邊就有兩位朋友在2000年的互聯網熱潮中意外地實現了財務自由。但實際上,他們財務自由的時間都沒有超過兩年。一方面是因為後來的股市大跌讓他們的資產縮水了80-90%,另一方面,他們養成了大把花錢的習慣。因此,雖然在這兩年的時間里他們比其他同學過得富裕,但兩年之後,和同齡人相比,他們卻並沒有存下更多的錢。
理解了這一點,我建議你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掙錢能力上,努力做到收支平衡後有所結餘,讓自己花銷隨著收入的增長逐漸調整,這樣會讓你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
第七條是一個比較具體的建議:如果你家庭成員中,兩個人的工作收入都還不錯,那麼其中一個人可以嘗試著創業。不過,創業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五年。提醒你一下,這個建議是針對美國人的情況,因為在美國,如果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全家的醫療保險就解決了,一份工資省著點花還是夠的。在中國這個建議是否實用,大家不妨結合自己的情況具體考慮。
我再解釋一下,為什麼嘗試創業不要超過五年呢?
一方面,五年差不多能夠創業兩次,如果兩次都不成,或者看不到前景,就要止損了。創業不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是水平不行,也可能個人性格不適合創業。總之,嘗試了兩次之後還不行的話,說明這個人可能存在一些不適合創業的硬傷。
另一方面,如果你脫離自己熟悉的領域超過五年,而且已經不習慣居於人下工作,那麼五年之後很可能沒辦法再找到新的工作了。
此外,一個人創業對全家都會造成巨大的壓力,在經濟上有可能會抽乾過去的積蓄,在時間上可能會耽誤全家人的生活。所以如果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就要及時抽身,不要因此毀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底層:身體永遠比錢重要
第八條建議,也是最後一個建議,身體永遠比錢重要。
很多30多歲的人一談到財務自由,就想過60歲退休人員的生活,其實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年齡的生活。60歲財務自由的人可能不太為錢發愁了,也不用上班,但他們會有自己的煩惱和痛苦。30歲的人雖然辛苦,但是有好的身體,應該去尋找自己的樂趣。有些人為了掙錢拼得太厲害,把身體搞垮了,雖然掙了一些錢,但30多歲就不得不過60歲的生活,其實這是得不償失。
小結
回顧這封信和上一封信的內容,我還要再強調兩點:
第一,一輩子不愁吃穿並不是目的,個人自由才是目的,否則一個被判了無期徒刑的人豈不更早地財務自由了?
對任何人來講,財務自由都只是手段而已。當一個人真的獲得財務自由後,他通常不會因此「退休」,可能還會工作得更辛苦,只不過他在時間上有更多的自由。既然在短時間里獲得巨額的金錢不容易,不如調整好心態,找到一個自己喜歡、或者至少是不討厭的工作,直接享受生活的自由。
第二,如果你真要追求財務自由的目標,最重要的還是行動起來。」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R&R的鳳花雪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公婚前就是個月光族且零存款!在他原先的計畫裡,應該從沒想過這輩子會在台灣買房。他一直覺得租房很好,沒有壓力😂 當然婚前我的薪水比他高,存款比他多!但怎麼樣都距離買房還有很遠一段距離,畢竟台北的房子真的很不便宜! 不過,婚後我開始幫他理財,也慢慢規劃他的工作,及我們一起的事業。我們也在婚後五年,...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獨角獸聖靈塔羅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R&R的鳳花雪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心得] 4個月11張金融證照心得- 看板License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請益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Re: [抒發]電腦應試理財規劃考後感..... - licens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社團法人中華保險與理財規劃人員協會-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心得] 半年內考取8張金融證照心得分享- 看板License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理財規劃人員ptt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理財規劃證照ptt - 軟體兄弟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心得] 理財規劃人員考試心得- 看板Licens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2017.02.07】兩分鐘瞭解"理財規劃顧問的一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理財規劃人員ptt [心得] | IJQQ - mac 清潔刷具化妝掃 的評價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準「假設」,鎖定目標不失焦
PDCA系統運轉的越快,就能夠越早抵達設定的目標。實踐假設,並反覆檢視,調整,用開車來形容的話就好比「風險駕駛」藉由精確度極高的假設避免重大事故,同時把油門踩到底。使用這套方法,自然可以盡速抵達目標。
換句話說,若你想讓PDCA系統快速運轉,就非得提升假設的精確度不可。而這個假設的一精確度,全都建立在「因數分解」上。具體來說,就是要逐一列出構成「目標」和「現況」的因素。說到「因數分解」,文組出身的讀者也許會感到排斥,但原則上其概念和「邏輯樹狀圖」大致相同。
假設,你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完美的上司」,那麼你該做的並不是立刻尋求「如何成為完美上司」的解決方案,而該先運用因數分解試著分析「什麼樣的上司算完美?」。例如,以我個人一|的解析,「完美上司」大致具備「個人魅力」和「商務魅力」兩大特質。
針對「商務魅力」,還能再細分為「領導能力」,「人脈」,「個人能力」,「應對能力」或「遠見」等元素。於是,你就會找出「要擁有領導能力需要做什麼?」,「想拓展人脈該怎麼辦?」等問題。」
「有關於財富與時間的話題。將會拆解成以下三個條目進一步探討:
1、投資財富與時間
2、浪費財富與時間
3、消費財富與時間
這三項的文字內容看似相近,但三者所包含的意義卻是天差地遠。接下來,我想試著向各位解釋這些條目有哪些具體差異。
首先是條目一,之所以使用「投資」這個詞彙,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時間和財富經「過運用以後,報酬率提升的可能性非常高。
相反地,自己耗費掉的財富或時間很有可能會讓報酬率下降的情況,就屬於第二項的「浪費」。至於「消費」,則是介於投資與浪費之間的中立地帶。
就金錢的角度看來,人們在買了什麼東西之後,經常會根據個人判斷衡量「損益」「得失」。這點對於時間也一樣,例如看完電影之後人們常會以「白費時間」,「浪費」,又或者是一「這段時間真是愉快」,「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觀」等話語,給予這部電影評價。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是懂得衡量風險和報酬率的。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一旦在這個習慣當中過度聚焦於「錢」,一定就會有人出現排斥反應。
但如果把焦點放在「時間」上,討論就能順其自然地進行下去。正如同我不斷在提醒各位的一樣,時間和財富對於我們而言,是種雙向持續交換且活躍於人生舞台上的重要資本,因此還是得妥善權衡兩者的平衡才是。
「這樣好像死要錢的人,總覺得很討厭。」「滿腦子都在想錢,真的很無趣。」
我知道很多人會被這種負面情緒束縛,結果始終不願意面對財富的問題。但我認為,這些都不過是漫畫或動畫裡出現的「有錢人」形象,被誇大渲染後植入在世人腦海裡的刻板印象,何況真正死要錢之人的骯髒撈錢手段程度絕對超乎你的想像。這種人由於不會受到身邊的人信賴,縱使再富有也難以長久維持。」
「將個人資產分成以上三類之後,接著就要以投資組合的方式妥善管理。順帶一提,理財規劃人員在替客戶制定理財計畫時常常使用這套方法,它又被稱作「替財富上色的程序」。接下來,我也來說明什麼是「時間投資組合」吧。
時間投資組合,會依照睡眠,工作,自我啟發等時間區塊,反省自己一天或一週以來的時間規劃。
有趣的是,藉由改變時間投資組合的構造,就能夠增加/減少資產,或是提升/降低個人在一各方面的表現。
比方說,把睡眠時間歸零增加工作時間,這麼一來收入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增加。然而,熬夜導致隔天專注力顯著下降的結果,可以想見工作效率將大幅下滑,從中長期來看甚至會造成健康狀況的惡化,產生負面影響。
睡眠,堪稱是財富投資組合當中的「流動性資金」或「保障資金」,一旦把這類資金歸零,全數挪用為獲利資金進行投資,雖然也許可以在段時間內獲得極高的報酬率。然而,就如同金融「市場不振之際,投資人就得背負極高風險一般,一旦過度壓縮睡眠時間,身體狀況就會變得很不健全,稍有不慎就可能賠掉健康。」
「運用複利的優點在於「時間越久效益越高」,許多懂賺錢的人從年輕時就開始腳踏實地存錢,並自人生早期就積極運用複利的效果。因為他們十分清楚運用複利的優勢。當一筆龐大資金一到手,你該做的不是把它花掉,而是投入複利運用,這才是替自己的未來增加儲蓄的捷徑。
這套運用複利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複利運用的基礎概念是「資本越多,利益越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說是「運用時間越長,複利的成效越高」也沒錯。就這個層面而言,財富與時間密不可分,兩者應該放在一起思考。
畢竟盡早積極投資工作中用得到的知識,技術,信用(品牌)等,將直接影響工作或財富人力資本,它必定能替自己帶來壓倒性的優勢。若「以複利來思考人生」,便知道即使是二十多歲一剛開始賺錢也不該停下腳步,持續投入大量時間,累積人力資本,接著再運用累積起來的人力資「本創造更多人力資本-這就是運用複利的模範。」
「一般人總覺得「有錢人都是鐵公雞」。以我用私人銀行經理人,創業者身分和許多有錢人來往的經驗而言,我重新體會到這類評價與大眾媒體營造的刻板印象非常類似。
現實中的有錢人,其實多具有強烈的互利互惠精神。這群人不但懂得照顧別人,也非常熱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越是有錢的人,具備的奉獻精神就越多,這就是我對富裕階層最深刻且直接的印象。
正因為這群人平時都以互利互惠的態度對待身邊所有人,內心抱持「此恩必報」想法者當然也與日俱增,因此碰上能夠把自己從商業危機中解救出來的好人,或是得到可遇不可求的投資機一會等「好事」自然會降臨。
對有錢人而言,這一切也許可以用「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就輕易交代過去,但以我個人的觀察,大部分的有錢人都是「能夠招來好運的人」。換句話說,他們施予別人的恩情,最終全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若忠於實踐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概念,目光難免會離不開帳面上的數字,但我總認為真要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心理層面的因素也會成為重要的原動力來源。
我個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一直以來,我總是非常珍惜和各界人士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我與過去遇見的所有人,長年以來幾乎都維持著良好的互動。例如前些日子,高中時期在補一智班認識的朋友才剛來找我商量專業執照的問題;小時候住在同社區的好友,如今也跟我建立起探討商務的夥伴關係。這種話由自己來說可能有點奇怪,不過正是多虧有這麼多人的照顧,才能成就現在的我。
這點在商務方面也一樣,創業第二年,由於公司正式上了軌道,那段期間我們真的非常需要資金周轉。那時恰好出現幾位願意給我們遠高於當時公司實質能力評價的天使投資人,挹注合計1億日圓(約二千八百萬台幣)的投資金額。
當時公司每個月能否達到百萬業績都很難說,然而那五位投資人連財務報表都沒看,只對我一說了一句:「既然是富田,應該不會有問題吧。」就答應調集資金交由公司運用。」
「打造「個人品牌」,能變現又有好感度
「只要把工作交給這個人,保證可以帶來豐碩的成果。」若他人以這樣的眼光看你,這就是你信用的基礎。
包括公司支付薪水這件事,大致上也可以視為公司對於該員工能力的信任。向銀行借貸的時候也一樣。正如同信用貸款一詞所示,金融機構會判斷「此人賺錢的能力大概有多少」,進而出借貸款給請者。
換句話說,在強化能力的同時累積個人信用,不僅能保障工作,還可以向銀行周轉資金。這種正向循環就有助於替自己建構賺錢的能力。
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信用,實際上是可以兌換成現金的。也許有些人會對「把情感方面的交流換算成金錢」感到反感,但若換個說法把信用視為「個人品牌」,你應該就」比較能接受了吧。
如果「我們公司是東大畢業生佔總員工數兩成,擁有許多優秀人才的企業」這點,是企業品牌形象的一部分,那就表示型塑企業品牌的每一名東大畢業生,也同樣具備獨自的品牌。而品牌的價值,取決於每個人一路奮鬥過來的軌跡,也就是各自的背景。就以上的例子而言,「東大畢「業」正是構成個人品牌的背景之一。
正是你至今一路奮鬥過來遇見的人們,給予自己的評價逐漸累積而形成了「信用」(品牌)。大學同班同學或從前在職場上共事的所有人,他們如何評價你,如何向別人介紹你,在一切都可透過社群網站視覺化的當今社會之中,其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語。雖說沒有必要過度刻意「接近或顧慮到其他人,但和周圍建立良好關係,提升他人對自己的信任仍顯得相當重要。即便是一從這樣的層面來看,人的信用依然取決於過往的經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7183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獨角獸聖靈塔羅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5馬雅運勢小貼士:
(Kin 254 共振的白巫師/星星波符)
結束 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若有人正迎接著新的計劃中
投入新的合作及計畫中者
請將過往捨棄 新環境(合作)代表新的開始
不要把過去的經驗帶到新的環境(合作)中
若是正因為合作太過沒有自己
因投入太多產生的情緒
以及溝通方面的問題
於是思考是否要結束合作者
慢慢規劃 勿貿然決定
對於捨不得卻已結束的合作
有對話紀錄 翻閱照片影像重複在腦中撥放的情況
溝通需慢慢分析情形
思考清楚後再表達
2021/08/25運勢彩蛋:
(適用於每個人的生活以及配合時事)
魔法(術) 奇(科)幻 時間的配置 行程滿檔 遲到 生崖規劃 心理諮商 儀式 冥想 牌卡 微笑可以解決問題 皮膚鼻子過敏 身體腸胃不適 身體保健 運動(員 賽事) 藝人 性(性騷擾 性向 性侵) 牙齒保健 復健 舊疾復發 姿勢不正受傷跌倒 傷害他人身體(毆打 殺害…) 骨骼 瘦身成果 健檢 斷捨離 舞台表演 演唱會 交往時過於把對方當成生活重心以至於結束沒辦法回到自己的生活 熱衷在自己喜歡的事情 身心治療 動手做事情(打資料 打電腦 打掃 丟棄物品 畫畫 料理 烘焙 攝影…) 考試(執照 證照 駕照 會考…) 動手的行業(電腦程式繪圖 廚師 攝影師 美容美髮師… ) 太懶惰 知行合一 考驗耐心的人事物 缺乏耐心 需要耐心布局 過去的佈局有回收的機會(網購到貨 履歷通知 主顧客回流 交往…)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現在的結果不論是否符合都是過去累積而成的 金流(投資 存款 股票 保險 基金… ) 團隊合作 理性分析 死亡事件 結束 新的開始 交往 訂結婚 懷孕 分手 離職 搬家 離婚 法律判決 動物關懷 人際社交 外交 葬禮儀 告別式 房屋相關(租賃 房價 屋況 房東 斡旋 買賣…) 無法放下是因為擔心未來
小貼士提醒:
留意身體跡象 易有腸胃牙齒身體不適 鼻子皮膚過敏的狀況
溝通慢慢說 想清楚再陳述也不遲 試著換位思考
若是有場面尷尬 微笑可以避免衝突
事情慢慢規劃 不急於一時
要以長遠的角度看待
時事上會看到有飛機 飛航 航空人員 軍機 天文星象 預言 死亡 房屋相關 法律判決 投資理財 金流 企業的倒閉或者轉型 他人訂結婚 離婚 交往 分手 性侵 性騷擾 性向 傷害(毆打)他人 他人身體不適 瘦身成功 身體狀況的新聞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R&R的鳳花雪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公婚前就是個月光族且零存款!在他原先的計畫裡,應該從沒想過這輩子會在台灣買房。他一直覺得租房很好,沒有壓力😂
當然婚前我的薪水比他高,存款比他多!但怎麼樣都距離買房還有很遠一段距離,畢竟台北的房子真的很不便宜!
不過,婚後我開始幫他理財,也慢慢規劃他的工作,及我們一起的事業。我們也在婚後五年,存到了人生第一間房的頭期款😃
這隻影片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追蹤Rynn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kimkarlova/
FB: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Rynne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從畢業以後到退休
大約有40年的時間都在工作
勞保和國民年金這兩項
佔了我們人生超過一半的時間
這些社會保險
在我們人生最後退休的2-30年也非常重要
如今卻可能有破產危機
如果不是強制納保,該不該加保?
不加保的話
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案可以替代這些保障?
上週新聞報導台北市一名周姓女子
通過普考任職公務人員
考過普考以前的13年也在勞保局工作
不過他當時是以勞保身份工作的
但轉公職後卻發現特休也只剩最基本的7天
而且前面的13年勞保
也無法跟未來的公職退休年資合併
這之間發生了什麼問題?
是不是代表年輕人不該加勞保?
如果沒有雇主強制幫自己加勞保
有加入工會的必要嗎?
如果沒有加勞保的話
是省到錢,還是未來會虧更大?
今天的影片會分享
『年輕族群是否該加勞保?』的分析
00:00 前言
01:57 一定要弄清楚的勞保規則
03:19 為什麼新聞說勞保年資會歸零?
04:16 勞保年金改革對誰有好處?
05:27 現在繳勞保費到底值不值得?
06:53 改繳國民年金會不會比較好?
07:39 勞保退休金很少,怎麼另外準備?
09:22 完整財務規劃的地基怎麼規劃?
10:56 Q&A時間
年金提早領,效益最大化
https://youtu.be/ELTlpqspoRI
一次請領轉月退,年金改革無所謂
https://youtu.be/gJC534dZKbk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房地合一稅2.0」新法剖析懶人包看這邊!房仲不能說的秘密。投資客要拋售嗎?! Ft. 台中商仲達人小紀
-
#房地合一稅 #短期交易 #投資客
-
本篇影片是我們聚餐時的訪談,背景雜音多,敬請包含!以房仲和投資者的角色來做意見交流~~~我覺得含金量很高!而且非常實用,所以將影片分享給大家!
-
訪談主角:
專營商用不動產
大管家房屋
商仲達人小紀0985008928
店面出租【歡迎屋主委託】
展店規劃【歡迎業者委託】
苓業國際 執行動力288期、Eagle領袖行動學院104期、精英會學院2004期
實踐家 Money&You631期
粉絲專業請搜尋:台中商仲達人小紀
-
一、房地合一是什麼?
房地合一為2016年上路的房地交易新稅制,與作為「持有稅」的房屋稅不同,性質屬交易稅,出售房地才須申報,有獲利得進一步繳稅,凡2016年後取得房地,出售時均得適用。
與房地交易舊制差異在於,需就房屋、土地出售所產生的實際收益一併課稅,為更健全的稅制設計,並自有一套適用稅率規定,並對「短期交易」課以35%或45%重稅。
二、房地合一2.0版與1.0版差異為何?
房地合一1.0版上路5年多,因應資金寬鬆氛圍下快速升溫的房市,2.0版預計今年7月1日上路,前後差異有4大重點。
1.拉長「短期交易」重稅期:由持有1年內出售課45%,延長至2年內,並將持有逾1年、未滿2年課35%規定,拉長為持有逾2年、未滿5年。
2.提高境內企業稅率:由原本出售房地一律課20%,改為需適用「短期交易」重稅,持有逾5年以上出售,稅率才能回到20%。
3.課徵對象納入預售屋:持有5年內出售都得適用重稅,在預售屋一般持有期間僅2至3年情況下,效果等於一網打盡,只要轉賣預售屋獲利,就得負擔35%或45% 稅負。
4.補足1.0版避稅漏洞:新增規定交易未上市櫃、未興櫃股票或出資額時,交易額度若超過總股份或總出資額的一半,且該公司股權或出資額50%以上是由國內房地構成,也得納入2.0版課稅,防堵假借公司股權移轉之名、行房地交易之實的避稅行為。
並訂定計算稅額時可減除的「土地漲價總數額」上限,及明訂未能提供費用證明文件情形,只能以成交價3%作為費用,上限新台幣30萬,避免有心人士藉墊高成本、費用避稅。
三、房地合一2.0版的適用範圍、上路時程?
2.0版適用範圍與1.0版一致,為2016年後取得房地,不過在上路日、也就是今年7月1日後出售案件,才須以2.0版課稅,若在7月前賣屋,仍可適用1.0版規定。2016年後取得、先前已出售並以1.0版課稅的交易案件,完全不受2.0版上路影響,不會回溯補稅。
四、房地合一2.0主要影響對象為何?對自住族是否有影響?
2.0版修法重點在打擊短期炒作獲利者,一般買房後長期持有的自住族,不受影響;若為自住房地持有並設籍超過6年出售,稅率僅10%,並有免稅額度400萬元。假設是因故需於同年買賣預售屋,只要沒獲利,也不會被課以重稅。
五、是否有特定出售房地情形,可排除適用「短期交易」重稅?
為避免傷及無辜,設有多項排除條款,例如個人、企業若因財政部公告的「非自願因素」出售持有期間5年以內房地,或以自有土地與營利事業合作興建房屋,5年內出售,均可適用20%稅率。
至於何謂「非自願因素」,現行僅就個人訂有6種排除情形,如因調職或非自願離職賣屋、無力償債遭強制執行房地、需出售房地負擔醫藥費等,後續財政部將針對企業、預售屋特性,訂定排除情形並對外公告。
此外,為避免影響房屋供給、都更進程,放寬建商興建房屋完成後首次出售房地,以及個人、營利事業參與都更或危老分回房地,在5年內第一次移轉登記,也可適用較低的20%稅率課徵。
六、房地合一2.0上路後,是否會產生稅損?
財政部評估,上路初期,交易量將下滑,造成所得稅淨稅損4.74億元,其中企業部分因稅率提高,營所稅將微增0.71億元,個人綜所稅則有稅損5.45億元;但以中長期觀察,稅收將緩步回升。
資料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090133.aspx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www.aiwamkt.com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請益 -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請益 ... 我沒過嗚嗚...理財工具差2題 電腦考的太不保險了而且實務科還沒發給我表可以查第一題就要折20期好我折,可是後面要 ... ... <看更多>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理財規劃人員沒過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也提到不小心誤發了請板主刪文謝謝!! 作者: hello2070 (hihi) 看板: Insurance 標題: [險種] 時間: Wed Aug ... ... <看更多>
理財規劃人員沒過 在 [心得] 4個月11張金融證照心得- 看板License 的推薦與評價
幫朋友po歡迎大家給他一點指教
—
如題,我是個仍在念四技進修部的大學生(非金融科系),今天來分享一下目前在4個月內內考到這些金融證照的簡單心得,還會繼續考。
動機大概是今年前半年父親因酗酒肝硬化離開人間,他一直很希望我在銀行繼續好好幹下去,勉勵我多去考點金融證照,許自己能夠完成一個特別的成就任務。(在網路上已經看到無數人分享自己在短時間內考到不少的金融證照貼文,我想自己也該嘗試看看)
考金融證照務必要用短時間內印象清晰就去考了,準備時間切記不要拉太長,我自己是都先報名繳費好後面3 5個考試,一方面是給自己壓力這樣才會逼自己去讀(錢都繳了),否則沒報名都不會想去碰,另一方面是要自己做好覺悟,假如沒考過,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再去看一次,不如一次就解決,才能全力的準備下一科。
↓↓↓前幾張是還在鬼混不認真的時候↓↓↓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筆試】
日期:107/07/07
難度:☆☆☆☆☆
分數:印象中 74
人生中第一次報考金融證照測驗,也是拿到第一張金融證照,那時候是連人身保險業務員(壽險)一起參加同一天的考試,聽同事說完全不用讀就過了,還真的非常賽,不曉得自己運氣很好還是怎樣?反正考完之後我確定我是個非常有道德的人了 因為完全沒去讀它,所以對我來說難度是0,但建議要應考的人千萬別這樣做,建議還是去瞄一下題庫...然後這張好像有五年保留時間,不是永久的。
人身保險業務員(壽險)【筆試】
日期:107/07/07 及 107/08/18
難度:★★★★★★(唯一一個沒一次過)
分數:第一次 很慘 第二次 法規60實務80 (真的是剛好及格平均70單科又不低於60)
當時真的是不太用心準備(不管是第一次還第二次),記得那時候是看同事給我一本新光出的自家壽險書,但應考的地方都是在國泰,我是透過公司保代單位報名的,據說有三家(新光、國泰、富邦),考完才知道有題庫可以刷經驗值...這也是我到目前唯一一張沒有一次通過的證照考試(明明就自己不用心),只能說人身真難。
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筆試】
日期:107/11/11
難度:★★☆☆☆
分數:法規90實務82
很多人說這張不容易,但當時印象中準備起來挺輕鬆的,要會計算單利及複利、要會查年金現值表、要會按計算機 搞懂債券殖利率與票面利率的關係(折溢平),還有問你屬於哪種風險(流動性、違約...),以及信評機構、貝他係數、總風險、基金總類等,當時用書忘記是用哪一本了,然後感謝當時任職的單位副座在我送出公司證照加分表時(人事主管需審核)給予我稱讚,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信託業業務人員信託業務專業測驗【電腦應試】
日期:108/06/21
難度:★★★☆☆
分數:法規94實務77.5
主要搞懂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監察人之間的資格、權利及義務,還有請求權、撤銷權、課稅,實務部分員工持股信託好記又好拿分,還有甚麼指定、不指定、特定金錢信託一定要弄清楚,剛好同事有老莫的書,就看老莫了,整理的非常好。
↓↓↓從這開始衝刺(4個月是指這邊開始)↓↓↓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測驗(消費金融)【電腦應試】
日期:108/08/20
難度:★☆☆☆☆
分數:法規86稽核82.5
這張印象特別深刻,繳費完成後就只剩下幾天時間可以讀了,報消金類是因為大家都推銷金,看東展+考古題幾屆+網路上的數字整理就上了。
衍生性金融商品銷售人員資格測驗【電腦應試】
日期:108/08/30
難度:★★☆☆☆
分數:82.5
以前好像叫做結構型商品銷售人員(已停考)。直接讀金研院出的書,在那邊買進買權買進賣權賣出買權賣出賣權,一開始差點起笑,多讀幾次後發現不難懂,要搞懂買方及賣方的權利義務、以及操作時機,然後相信我,單元後的題目多讀幾次,你會感謝我的。
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產險)【電腦應試】
日期:108/09/11
難度:★★☆☆☆
分數:法規80實務77
直接K公會用書(約1500題)+同事給的公會重點整理,然後網路上也有不少整理的表格,要記的數字真的蠻多的,實務部分七八成都考車險火險。
證券商業務員(普業)【電腦應試】
日期:108/09/28
難度:★★☆☆☆
分數:法規實務74投資財務分析88
第一次在證期會的考試,要記清楚公開與非公開公司之間的常會和臨時會天數差異、決議投票人數比例、各事業資本額及相關限制,用書一樣向同事借了老莫,法規天數時間數字有表格整理,要會找關鍵字記數字會來的輕鬆很多,建議普業完直接順勢上高業。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高業)【電腦應試】
日期:108/10/15
難度:★★★★☆
分數:法規實務82投資學84財務分析68
個人覺得難是難在一次考三科,要比其他張意志要來的更堅強一點,因為是接著普業後考,所以有一些內容會一樣,印象還會在,這張對我來說大概算目前第二難考的,然後切記艱澀難懂的題目要懂得放棄,千萬不要太執著,用書一樣又跟同事借了老莫(高業有兩本),法規和投資學目標拿80,一定要盡力拿分,財務分析目標擺60我覺得就夠了,沒有會計底子讀起來很痛苦滴...
風險管理基本能力測驗【筆試】
日期:108/10/19
難度:★★☆☆☆
分數:73(低空飛過 )
東展和金研院的書交叉看,內容題目都大同小異,沒準備幾天就上了。
投信投顧業務員(一科)【電腦應試】
日期:108/11/01
難度:★★☆☆☆
分數:74(低空飛過 )
考高業就是為了只需準備一科這個(過高業後信託或投信都可只考一科),覺得負擔相對減輕很多,雖然也是低空飛過,不過有甚麼關係,及格拿到證書100分和70分都長的一樣
票券商業務員【電腦應試】
日期:108/11/11
難度:★★★☆☆
分數:法規68實務84
這張好像沒有找到證照用書,只好自己上全國法規資料庫把這科會考的法條都仔細讀過,主要是考票金法的部分,考過這科也是挺有成就感的,畢竟自己有稍作整理,堅持不去花錢買別人的重點統整,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考過的。
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筆試】
日期:108/11/23
難度:★★★★★
分數:國外匯兌84進出口外匯77.5
沒接觸過相關實務,很多只能硬吞下去,讀起來很辛苦,而且考的方向與其他張相似的地方很少,不過好家在英文能力從小有打好基礎,一些出現英文的題目可以很肯定的判斷是對應到哪個,用書是看東展和網路上的整理。
外幣收付非投資保險【筆試】
日期:108/12/08
難度:★☆☆☆☆
分數:94
第一次在學校借書,用書是宏典,搞清楚外匯之行政主管機關、外匯業務機關的區別、對投資標的應注意事項、死亡給付最低比率,其實後面再刷題庫拿經驗的時候會發現越做越順,做越多次就記起來了。
初階授信人員專業能力測驗【電腦應試】
日期:108/12/20
難度:★★★★★
分數:法規82實務81.25
內容很多很雜,數字也很多,又有涵蓋到外匯的一些部份,授信額度、各種權(抵押權、質權...等)、短中長信用期間、各種授信類別意義和償還的來源及限制、還有各種票據的消滅時效(數字真的很多)...
↓↓↓接下來的排程也排好了,要先報名才會去讀,相信我。↓↓↓
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電腦應試】
日期:109/01/04
難度:還沒考
分數:還沒考
債券人員【電腦應試】
日期:109/01/18
難度:還沒考
分數:還沒考
期貨信託基金銷售機構銷售人員【電腦應試】
日期:準備報
難度:還沒考
分數:還沒考
-------------------------------------------------------------------------------------------------------------------------------------------------------
其實真的要感謝在考試過程前和過程中一直勉勵我的同事、同學、主管,沒有他們的激勵我就不會這麼有動力,而且我自己是從來不買書的,我有一半以上的書都是同事們借我讀的,不然就是學校圖書館借的,當然主要還是要靠自己的毅力,當連假朋友都在出去玩的時候,自己卻要跟個自閉兒一樣窩在家讀書的那種感覺,但每當拿到合格證書卻又是不同的雀躍,這幾個月下來,黑眼圈真的有變比較重的感覺,真的太常熬夜了,只能利用熬夜的時間解遊戲每日。
分享兩句勉勵的話:
1.高中老師說的「時間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2.我常對自己說「沒有甚麼做不到,只有你要不要。」縱使工作及學業再忙碌,一定多少有時間可以充實自己,而不是為自己找理由,說出「很忙」、「辦不到」不過是對自己及他人的一種騙術。
你要問我有沒有學到東西,不會說完全沒有 多少還是有一點
好啦,你可能問我考這麼多要幹嘛?啊不就一堆廢紙
我也不知道,當作在玩遊戲,跟別人借裝備(書)不課金解些成就而已 感謝
-------------------------------------------------------------------------------------------------------------------------------------------------------
檢附證明:有圖有真相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6.197.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cense/M.1577405458.A.283.html
※ 編輯: pomelo851223 (110.26.197.81 臺灣), 12/27/2019 08:13: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