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 The Lion King》在1994年上映時,佛雷德.拉德(Fred Ladd)接到一通來自舊金山的電話。一名記者劈頭就說,他懷疑《獅子王》抄襲了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 Kimba the White Lion》(1965-1967)。
.
佛雷德.拉德於是走進了戲院觀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首先,他發現一隻智者山魈,嗯,《森林大帝》也有同個角色。然後又出現了一隻聒噪的鳥,OK,《森林大帝》也有。接著他又看到了反派鬣狗,他開始覺得不對勁了,心想如果再有雷同,肯定就是抄了。
.
看了五、六個幾乎與《森林大帝》完全相同的設定之後,場景到了小辛巴望向夜空。他盯著大銀幕,然後跟他太太說:「不要告訴我⋯⋯等等他爸爸的臉會出現在雲層中。」結果如同他所說,雲上真的出現了父王木法沙的面孔。
.
「《獅子王》確實抄襲了《森林大帝》。」拉德如此論定,宛如敲下了審判槌。
.
佛雷德.拉德是誰?他是將手塚治虫改編動畫引進美國的第一人。可說美國後來掀起的日本動漫熱潮,都要歸功他當時的絕佳眼光,所以他當然最有資格評論此事。
.
佛雷德.拉德出生俄亥俄州,職業生涯的前三十年都在紐約工作,雖然專業領域在影視,但他早年都在一間公司協助製作自然生態紀錄片。不過在1960年代,日本無法以美元支付購買版權的費用,於是他要求對方不妨提供一些動畫片來進行「交換」。只是他拿到這些作品片長多半落在30至50分鐘,不符合當時美國有線電視的片長,因此他還得另外重新包裝與剪輯,有時乾脆將卡通剪成電影長片送去戲院發行。
.
1963年,NBC以超低廉的價格買下了一個關於機器男孩的卡通,但沒人知道劇情關於什麼。他們找上了拉德,請他協助配音與重新包裝。最後他成功促使超過50間美國電視台購入了這個卡通,《原子小金剛 Astro Boy》因此正式打入美國市場。也因為《原子小金剛》在海外市場的大成功,使得東京的動畫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1965年,手塚治虫的公司虫製作主動找上了點石成金的佛雷德.拉德,他們製作了第一部彩色動畫,名叫《森林大帝》(台灣當時命名為《小獅王》),主角是一隻生活在非洲的獅子「金巴」。金巴在獅王父親早逝之後,一連經歷了放逐等困境,最後在許多動物好友的支持與鼓勵之下,鼓起勇氣擊敗反派,奪上王座。在拉德主導之下,《森林大帝》也成功打進了美國市場。
.
不到30年後,一向從童話或傳說故事取材的迪士尼宣布要推出一部保證原創的最新動畫長片。不過這部《獅子王》雖然廣受喜愛,但一上映就被看著《森林大帝》長大的卡通迷吐槽到不行。不止角色設定太雷同,大至故事架構,小至情節,幾乎根本一模一樣。即便在美國動畫圈頗有聲望,與迪士尼也關係良好,但佛雷德.拉德實在看不下去,公開指控迪士尼抄襲。
.
連在片中為辛巴配音的男星馬修.柏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也不給迪士尼面子,向記者坦言自己剛拿到劇本的時候也同樣覺得困惑,因為整個故事實在跟童年時愛不釋手的《森林大帝》太像了。
.
針對這項指控,迪士尼透過美聯社回應,說這項指控是子虛烏有,表明迪士尼絕無瓢竊。導演之一的羅伯.明可夫(Rob Minkoff)接受採訪時,聲稱自己從不知道《森林大帝》的存在,但後來卻被發現原來他在1980年代人在日本擔任動畫師,豈有可能不知道這齣日本國民動畫?
.
佛雷德.拉德在2003年受訪時,再次被問及此事,已經不見怒氣,更多是覺得啼笑皆非。他說當時的迪士尼主創團隊全是看著手塚治虫的動畫長大的一代,甚至連辦公室裡都放著一個金巴的面罩。
.
雖然依然認為迪士尼在瞎扯,但他也不必追究,因為當時虫製作的總裁松谷孝征受訪時很大度地為迪士尼緩頰,他說:「如果迪士尼受到了《森林大帝》的影響,我們的創辦人、已故的手塚治虫老師肯定會非常高興。就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獅子王》與《森林大帝》完全不同,《獅子王》確實是屬於迪士尼的原創電影。」
.
既然事主無意深究,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不過虫製作當時做出這一番回應,或許也是無可奈何。因為手塚治虫本身早期的作品就經常大抄迪士尼角色,包括七矮人、小鹿斑比都被他做過「重新詮釋」,米老鼠在他早期的漫畫《大都會 Metropolis》(1949)還以基因突變的怪物身分出場。但當時版權觀念不如現在嚴謹,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本人也無意找手塚治虫的麻煩,坊間更有「英雄惜英雄」之說。
.
如果這時虫製作向迪士尼興訟,也會讓自己落得尷尬局面。因此松谷孝征只說,如果手塚治虫地下有知,應該也不會有任何反應,甚至可能會有「受寵若驚」之感,只想息事寧人。
.
但不知是否此例一開,讓美國人食髓知味,後續如《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 Atlantis: The Lost Empire》(2001)再被指控抄襲庵野秀明的《海底兩萬里 Nadia, The Secret of Blue Water》(1990)。今敏的《藍色恐懼 Perfect Blue》(1997)則是連分鏡也被《黑天鵝 Black Swan》(2010)抄去。
.
一向身處幕後的佛雷德.拉德因為公開談論這起抄襲公案而成名,但成功促使美日動畫交流才是他對影視產業最重要的貢獻。晚年他曾出版《Astro Boy and Anime Come to the Americas: An Insider’s View of the Birth of a Pop Culture Phenomenon》(2008)一書,暢談日本對美國動畫產業的影響。
.
2021年8月3日,他以94歲高壽於加州辭世。
.
(勘誤說明:原文內容有一處有誤,佛雷德.拉德原文是說該不會辛巴的父親會出現在「雲層上」,而不是「月亮上」。而附圖的木法沙出現在月亮上的圖是網友自行製作,而非原作畫面。為避免造成誤導,故刪除原始圖片更換新圖。造成誤導,非常抱歉。)
#TheLionKing #KimbatheWhiteLion #獅子王 #森林大帝 #手塚治虫 #佛雷德拉德 #FredLadd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8萬的網紅STR Netwo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05.24 因應疫情升溫,炎上BURN 演出確定延期 公告全文請見 👉 https://strn.pros.is/3fq9lv ------- 好評不斷,六月再戰! 【 6/19 #炎上謝和弦、6/26 #炎上愛莉莎莎 】(延期辦理) 🔥 5/6 中午12點 兩場同步啟售 ➪ htt...
王伯元太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21 之第二篇小廢文
偶然瞥見有人質疑我的上篇文章有散佈「歧視」「仇男」之嫌,作為一個曾經討論 H-Game 和羅列「真的很色的色情漫畫名單」、導致觸及率一度被祖克伯殺到慘絕人寰的專頁,我得喊冤了⋯⋯
如果我說大多數男人一定看過 A 片(至少機率是比女性高的)是一種仇男言論的話,這個結論應該是建立在「看 A 片壞壞」的前提之下。
問題是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批評過看 A 片,不僅沒有,我在私帳還分享過太太會丟 A 片連結給我、問我覺得這根屌漂不漂亮之類的軼事。她的 pornhub 最愛關鍵字是 party、dp、public、international,還認真問過我有生之年可不可以來場 party。
我本人不太看 A 片,第一次看真人影片是因為瀏覽器中毒,我到現在還記得每次開機都要把滿螢幕揮動的屌一個一個關掉的夢魘。
我不是很喜歡真人,但我玩過很多成人遊戲(至少上百款,為了寫攻略)、看過很多色情漫畫,二次元的情色更符合我的胃口。最後在三次元世界中娶到眼鏡巨乳女教師真的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突然分享這些,我想表達的是,我一直都認為色情是無罪的,好色也不是缺點,每個人都有自由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情慾出口。
我明白也許是之前有幾篇廢文異常溫馨、走一種張O玲還O毛的文青文青的路線,導致有人對專頁屬性產生了誤會。
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聲明一下,我其實是那種,談到上杉謙信的時候,腦袋裡先浮現穿著白色盔甲的黑髮女孩子形象的人⋯⋯
-
這個梗有點年代,換個說法好了:
亞瑟王怎麼會是男的?!
---
不錯過我的 FB 廢文,請設為「最愛」
比較常更新的 IG:kyontw
王伯元太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戴資穎在東京住小飯店的照片被媒體拿出來說事(那個房間拿著一枚銅板對空氣刮一刮似乎都可以刮出尼古丁來),朝鮮經貿文化情報 網站PO出平壤西山飯店的照片,稱國際選手參加國際競賽或國內競賽,一律都住在西山飯店。『西山飯店鄰近青春大街與各體育場館,近年才重新翻修,設備一流舒適,是朝鮮目前三間特一級酒店的其中一間。任何一位為國爭光的體育選手,都該受到國家最好的照顧與對待。』
此時PO出這樣的照片,不免有補刀的意味,但那飯店看著看著很眼熟,然後突然在心裡啊了一聲,那個飯店我住過,還寫過飯店開箱文!!!
《樂園》
飯店是荒山裡唯一的建築。入夜後,三十層樓高的氣派大樓於暗地裡綻放金色光輝,鬼魅得如一則《聊齋》。而飯店也真的叫做西山,《西山一窟鬼》的西山,當然,那與馮夢龍的鬼故事無關,純粹只是它坐落西山山頭,因而得名。西山飯店建於1989年,當年乃為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參與者提供食宿而建,五百個房間的建築乍看方正,然而內部動線曲折而蜿蜒,2010、2011、2013、2014,沿途數來連號房間,拐彎,又跳回2001。走廊不開燈,得摸黑找到牆上面板,打開照明,一盞燈點亮一盞燈,找到回房間的路。
要說西山飯店不文明也太武斷,房間裡除朝鮮電視台,也可收看央視和鳳凰台,打開電視,溫瑞凡雨中抱著小姨子,通姦者喃喃自語,像咒語又像催眠:「精神出軌不算真正的出軌,精神出軌不算真正的出軌,精神出軌不算真正的出軌……」今時今日電視可以看《犀利人妻》,攜帶手機和筆電入境也可以,唯獨裡頭不能裝載南韓影視節目。手機上網,可以,但行前說明會聽聞領隊說五天1G流量需三百塊美金,只得嚥下口水,心想五天不上網,當網路勒戒算了。然而洗澡時動念尋思:「手機沒有訊號如廢鐵,加上護照、台胞證都扣在導遊手上,萬一出了事,我在這個城市不就徹底消失了?」正這樣想,頭上日光燈光閃了一下,刷一聲停電,黑暗追上來了。
我在平壤的第三夜。
事情是這樣的:年假期間,參加六天五夜的北朝鮮旅行團,團員加領隊僅僅十一個人的迷你旅行團,卻配置了兩個導遊,普通話說得極好的金小姐和申先生。男女搭配,當然不可能是為了幹活不累,而是相互監督,嚴防對方說出不利於國家的言論。兩人連日帶我們參觀凱旋門、萬壽台銅像、南浦水壩、人民大學習堂、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國際友誼展覽館、妙香山等景點,一棟又一棟花崗岩建築,全是彎彎曲曲的動線,到後來看了什麼都搞混在一塊了。
參觀少年宮是下午發生的事,趁著記憶還新鮮,在手機上寫下種種見聞:源自蘇聯,共產國家兒童課後才藝中心,號稱三萬坪空間,一千個房間,至多可以容納五千名孩子在這裡跳舞唱歌和畫畫。自妙香山回到平壤,抵達少年宮已是傍晚,金小姐催促著得抓緊時間參觀,天黑了,外面這麼冷,該讓小朋友回家啦。簡直是房仲帶著看屋似的,這個房間打開,一群打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圍著石膏像素描;下一個房間打開,兒童交響樂團大鳴大放演奏著華格納《女武神》;再一個房間打開,如同打開音樂盒,十來名芭蕾舞者歡快地跳起舞,小舞者甩頭踢腿,咧嘴笑容,動作複製著動作,笑容複製著笑容,舞者也複製著舞者。沒有個別的我,只有我們。
房間,房間,始終是房間。這個房間打開,有孩子唱歌跳舞,那個房間打開,是萬邦朝貢的禮物,中國國家領導人送來象牙、俄羅斯總統送來黑熊標本,非洲某小國國王送來的刺繡……國際上被孤立的國家需要這樣一棟友誼展覽館證明他們有多受歡迎。房間複製著房間,導覽複製著導覽,解說像咒語又像催眠:「這個少年宮(圖書館、禮品館),原定三年(五年、十年)完成,但軍民感念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將軍,金正恩元帥),軍民上下一心,不眠不休地趕工,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建築裡有一千個房間(三千、五千),可以展示三千萬本書(十萬種武器、一百萬種禮物),全部看完要十天(一個月,一年)」,括弧可以填上任何的景點,觀光客只需要走進房間,把自己放進括弧裡,拍照,填空,然後離開。括弧的房間是花崗岩打造,冰寒如冰箱,打開是明亮豐饒的幸福生活,關起門則是永恆的黑暗。
我們在彎曲的走廊裡兜兜轉轉,迎面走來一個小小芭蕾舞者,往洗手間的方向走去。小女孩臉上沒有剛剛在房間裡看到的快樂笑容,只是低著頭,快步通過。陸續參觀了幾個房間,然而更多沒有打開的房間裡是什麼?可會是《平壤水族館》、《我們最幸福》裡脫北者對大饑荒不堪回首的回憶?北朝鮮1948年建國後,仰賴蘇聯援助的特惠糧食度日,91年蘇聯解體,老大哥自顧不暇,又逢1995年水患,天災加上人禍,等於四年饑荒。饑荒是無法直呼其名的佛地魔,官方報紙不肯面對現實,略略提到國家有狀況,號召民眾像金日成當年率領抗日遊擊隊在滿洲同日本軍隊鬥爭一樣,進行一次「苦難的行軍」。此後,「苦難的行軍」變成饑荒代名詞。由於鎖國,學者們從不同的文獻交叉比對,死亡人數從二十四萬至三百萬眾說紛紜。
彼時,百姓以松樹樹皮磨成細粉取代麵粉,從農村動物的排泄物中挑出未被消化的玉米粒果腹。當年任教於幼稚園的脫北者美蘭說,孩子沒法帶午餐上課,上課時總趴在桌上睡覺,臉頰貼緊木桌,她扶起孩子的臉,孩子腫脹的眼皮緊閉著,頭髮散落在她手上,摸起來粗糙而脆弱。孩子隔天就沒來上課,永遠地消失,也沒人有力氣問為什麼,「1990年代的北韓,為了生存下去,人們必須狠下心不跟別人分享食物。為了不讓自己發瘋,必須假裝漠不關心。」饑荒開始的時候,美蘭班上有五十個學生,三年後,只剩下十五個。
脫北者宋太太說,兒子因營養不良住院,醫生寫了一張盤尼西林處方箋,當她到市場時才發現藥價高達五十圓朝鮮幣,相當於一公斤的玉米的價格,在盤尼西林和玉米之間,宋太太選擇了玉米,她活下來了,餘生活在內疚中。災難結束了嗎?網路上讀到2013年北韓有男人殺子果腹的消息,內容農場新聞真假難辨,桌上熱騰騰的飯菜堵住了我們要說出口的疑惑。餐桌上,有人蔘雞,有平壤冷麵,有玉米煎餅,一桌人吃得眉開眼笑,說此處口味清淡,不油不辣,適合台灣人。席間有少女歌舞表演助興,唱〈阿里郎〉,牆上懸掛著金日成和金正日肖像,微笑看著這一切。
金氏父子的笑容無所不在,笑容在餐廳、地鐵、少年宮高高懸掛的肖像上,笑容在萬壽台廣場銅像臉上,銅像建於1972年,金日成主席六十大壽之際。抵達平壤第一件事即是到萬壽台獻花和鞠躬,金小姐說:「金日成主席是國家的父親,黨是媽媽,我們都是北朝鮮的孩子,遠行的男女出門或歸來都要來此秉告爸爸。曾經有一名外國記者在這裡看到一個小男孩鞠躬,就問男孩這銅像多重啊?欸,也沒人教這個小男孩,但他就說,北朝鮮全體上下把熱愛主席的心臟挖出來的總和就是銅像的重量。」金小姐說到激動處,嗓子都啞了,簡直都快哭出來了。
景點複製著景點,導覽複製著導覽,這一天,遊覽車繞過了萬壽台(每天早上都會繞到這裡來,無一天例外!!!),然後開往板門店。我們被帶去參觀共同警備區、參觀韓戰停戰談判簽字的地方,也去看了絕筆紀念碑。金小姐這次真的是哭出來了:「1994年7月8日凌晨兩點,金日成主席在毫無病徵之下突然辭世,當夜,他還在挑燈批改一份與南朝鮮進行統一會談的文件,閱畢後還在文件後簽上自己的文字和日期,真正是你們普通話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為了感念主席的偉大,國家特別在這裡立碑,紀念碑上的阿拉伯數字1994.7.7,就是我們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的親筆簽名,也是千古絕筆。」
行程第一天參觀了萬景台金日成誕生的農舍,最後一天參觀絕筆紀念碑,1912.4.15~1994.7.8,六天五夜走完金日成八十二年的人生,也算有始有終。然而在君父的城邦,時間並非自耶穌誕生那年算起,北朝鮮在金日成那年創世紀,雖然農舍整治得也挺像耶穌誕生的伯利恆馬槽。西元1912年等於主體1年,主體106年2月3日,我們從板門店回到平壤,行程即將結束,金小姐在遊覽車上嚷著好可惜:「這次沒有玩到牡丹峰的凱旋青年公園,那裡面有海盜船、雲霄飛車、還可以看猴子騎單車,那個公園號稱是北朝鮮迪士尼,可好玩了,但天意要各位嘉賓下次再來玩。」
遊覽車窗望出去,層層疊疊的大樓,乾淨的街道,交通女警美貌得可以去參加少女時代……眼睛看的是風景,耳朵聽的是金小姐的解說:孩子課後學芭蕾學小提琴都不用錢,國家栽培到大學畢業。這棟大樓是給藝術家住的,那棟大樓是給退休老師住的,那一整棟大樓是等南北韓統一,給南朝鮮同胞住的。沒玩到北朝鮮迪士尼其實也沒什麼好可惜的,這個國家本身就是一個巨型遊樂場,共產主義的主題樂園。
數天前,鑽進了平壤地鐵站,我的確在心裡哇了一聲。世界陡然一亮,巴洛克挑高穹頂,七彩雕花玻璃吊燈,牆上巨型金日成主席接受萬民擁戴的巨型壁畫似乎要用光了這個國家所有的水彩顏料,壁畫上每個人的笑容那樣鮮豔,那樣快樂。從「復興站」坐往「榮光站」,又是另外田園牧歌的風景,小小的電車來來去去,簡直是迪士尼小小世界。榮光站下一站是什麼?因為禁止前往,我們並不知道。
何嘗不想趁夜溜出去一探究竟?然飯店是荒山裡唯一的建築,最後一夜,綻放著金色光輝的三十層樓高跟前夜一樣刷一聲斷了電,黑暗外面還是更大的黑暗,什麼也看不到,也沒什麼好看的。
王伯元太太 在 STR Netwo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4
因應疫情升溫,炎上BURN 演出確定延期
公告全文請見 👉 https://strn.pros.is/3fq9lv
-------
好評不斷,六月再戰!
【 6/19 #炎上謝和弦、6/26 #炎上愛莉莎莎 】(延期辦理)
🔥 5/6 中午12點 兩場同步啟售 ➪ https://strn.pros.is/BURN
江湖在走,哪有肝膽相照這種事?
兩位主秀,擋得住來自炎上大將軍及火伴們的大麻煩嗎?
_________
眾星雲集 x 跨界幹譙
精緻下流 x 絕對冒犯
 ̄ ̄ ̄ ̄ ̄ ̄ ̄ ̄ ̄
台灣史上最高規格低級喜劇現場演出,挑戰冒犯的底線!
不被審查也不被停播的吐槽大會
臺灣史上最高規格低級喜劇現場演出
【#炎上BURN】等你來熗!
👊🏼 什麼是炎上 BURN?
由炎上大將軍率領諸位火伴
集結各種互相攻擊,極盡羞辱之能事
互揭瘡疤、大小通殺
將主秀熗到無地自容的殘酷批判晚宴
▍ 炎上 謝和弦|演出陣容 ▍
主秀:
謝和弦
炎上大將軍:
賀瓏
火伴:
呂士軒、Lizi 栗子、曾博恩、Jim 程建評、吳夢夢、奎丁、孫生、A/DA阿達
▍ 炎上 愛莉莎莎|演出陣容 ▍
主秀:
愛莉莎莎
炎上大將軍:
Jim 程建評
火伴:
理科太太、聖結石、喬瑟夫、賀瓏、王彩樺、阿滴、賈培德、三原慧悟
▍ 購票方式 ▍
KKTIX 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 Famiport
▍ 演出地點 ▍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
▍ 票 價 ▍
VVIP 圓桌特區 4000 / 紅區 2600 / 黃區 2200 / 白區 1800 / 黑區 1500(全區對號入座)
炎上 BURN
將捐出新臺幣100萬元給以下社福團體
 ̄ ̄ ̄ ̄ ̄ ̄ ̄ ̄ ̄ ̄ ̄ ̄ ̄ ̄ ̄ ̄ ̄ ̄
社團法人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
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
警語: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喜劇演員
 ̄ ̄ ̄ ̄ ̄ ̄ ̄ ̄ ̄ ̄ ̄ ̄ ̄ ̄ ̄ ̄ ̄ ̄
⚠️ 本演出無尺度限制,禁止6歲以下觀眾入場。家長如對內容有疑慮,敬請自行調適。
⚠️ 本演出包含粗鄙低俗、成人內容、政治不正確,以及其他重口味笑話,敬請道德標準高尚之民眾不要參與。
⚠️ 所有參與者都知情且同意互罵,請觀眾不要代替他們被冒犯。
🤖️ 演出相關問題,STRBOT 替你解惑 ➪ https://strn.pros.is/BURN_FAQ
#薩泰爾近期售票演出
-----
⧉ #薩泰爾娛樂 ⧉
≡ 商業合作請來信:business@strnetwork.cc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STRNetworkas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rnetworkasia/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tr_networ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oVOBEVfK0U/hqdefault.jpg)
王伯元太太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燒味檔老闆黃仲倫,人稱燒味倫,今年53歲,1995年已在塘尾道擺檔,檔口播着強勁音樂,不是為了招徠,只因他是Hi-Fi發燒友,家藏過百萬元音響設備。他,是非一般街市佬!「我不是一般街市佬,一般燒味佬有空會到澳門賭錢賭馬,我十幾年前已經戒煙,我好乖啊!收工便會返屋企,平時只會飲杯紅酒、玩Hi-Fi聽音樂。」倫哥說。他個子高高,身形瘦削,穿着白色圍裙,終日坐鎮切檔,拿着大刀斬叉燒、燒肉,忙個不停。「做燒味舖不會蝕錢,點會蝕錢!做得好食,自然會有人來,不會蝕錢,好快翻本的。」他自信地說。他16歲出來工作,笑說甚麼行業都做過,最後入行做燒味,做過廿間以上的酒樓及燒味檔,間中和太太擺滷味走鬼檔為生,由於經常過着擔驚受怕生活,最後決定入舖賣燒味。「以前後生覺得自己有料,想將燒味做得好味給人吃,一展抱負。最初好多人話我好夠膽,我自己得三萬,問朋友借了幾萬元,再問外母借少少錢,籌夠十幾廿萬就膽粗粗開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216/RFHU6BHHU5BD23MOAIQF4XCGUE/
香港寸金尺土,不少店主為求賺多一點,都會用盡地方多賣幾樣東西。偏偏,一位在旺角廣東道街市經營牌檔的伯伯逆行而上,獨沽一味只賣冬瓜。他叫明叔,大多街坊卻叫他「冬瓜叔」。小小的牌檔放着兩種大冬瓜,「我只賣兩種冬瓜,一種青皮,我們叫它作青冬瓜,另一種就是白皮,叫作灰冬瓜。」冬瓜叔熟練地介紹着,他說兩款最大的分別在於肉質,灰冬瓜較厚實,較耐煲,因此特別多人買來煲冬瓜湯。「至於功效是一樣的,都能清熱氣、清腸胃。」除了賣得專,他亦賣得比人貴,同一街市內大多冬瓜只售三元一斤,他卻賣十元一斤,貴超過三倍!「你看我這個青冬瓜,皮色老得多,較一般的更深色。」皮色以外,還可以拍拍瓜身滲透冬瓜的熟透程度,他說他的冬瓜拍下去聲音特別實,與坊間的盡不同。「賣冬瓜賣了那麼久,一拿起冬瓜拍它數下,已經知道好不好。」最大分別的地方,當然就是口感和味道,問及幾位街坊,都說他的冬瓜味濃爽甜,而且不像坊間的稍稍煮過已變得爛身,反而夠老身、有肉吃。因此就算貴上三倍,街坊們還是乖乖付錢買冬瓜,不少更成為他的熟客。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90627/MRKEAE6QHZJ7COQEYZPTQ27WNI/
曾記凍肉是北區的龍頭,上一代由推車檔做起,輾轉入舖,在聯和墟街市擁有檔口數目最多,上水及粉嶺一帶的小餐廳,近半都是曾記的客戶。今年48歲的老闆曾慶華(華哥)裝扮樸素,簡單的Polo衫配短褲,帶着黑色腰包,笑臉迎人,斯斯文文,不似街市凍肉店的老闆,想像不到他昔日氣燄十足,殺得同行片甲不留,更因霸道性格曾被斬七刀險些送命。今天到訪他位於大埔市值三千多萬的2,000呎豪宅,談他的生意經,亦談他的人生轉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3/YEDA6WHOWNUB66RYKAS6ARLY4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街市 #奇人 #燒味 #凍肉 #豪宅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D7263azyk/hqdefault.jpg)
王伯元太太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北河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物價較其他街市平,是全港最繁忙的街市之一。其中有檔賣深海龍躉,每日上演龍躉show,日劏六、七條兩個人才能捧起的深海龍躉,一刀劈落去,快、狠、準,圍觀的街坊眾多,嘖嘖稱奇。厭惡性行業,但深水埗北河街街市的魚檔出了一個億萬富翁。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05/J5LDXX5VCTPQRTM2A7HBTKFWXE/
「現在口頭禪不是靠苦幹,是靠『父』幹,好像我兒子,他有個兒子,見到孫好得意,不是日日幹、夜夜幹,是日日幹、爺爺幹。每一個父母都是這樣,當有能力時希望仔女安居樂業。」「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恩哥)說。恩哥1997年開始在北河街開檔賣龍躉,靠投資致富身家過億,今年初他幫25歲兒子買入荃灣海景3房單位自住,付4成首期供6成,4成首期加釐印三百多萬元。「見他一年年長大,又做了爸爸,無所謂傾盡全力去扶助他,等他有個安樂窩,激發他的鬥志。環境和以前不同,有時你無父母幫助,的確很難行,打份工就算有3萬元不錯,要幾時先上到車買到樓?連我自己計都計唔到。」不怕他沒有一個奮鬥目標?「擔心一定會,條路的確鋪得太平坦。以前我有間餐廳,他去幫手,11點開舖,差不多一點多才回來,不是一次半次,每日如是,我這樣不是害了你,便索性將它租出好過。」他續說:「現在他在魚檔是辛苦些,但自從幫他買間屋,他都履行承諾勤力了,每日好準時返工,已經好大進步,自己在這個年紀都是混沌當中。現在這些厭惡性行業好難請人,惟有一家人一齊做,慢慢灌輸思想給他,無讀書都可以發達,就要肯用腦,一定要勤力去做。」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05/KRRVUXYWCSY5DMRQMBLOZ2XN2M/
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在深水埗北河街市賣龍躉廿年,曾是全港龍躉供貨量最多的人。由古惑仔在街邊劏魚,儲到錢便入舖轉賣深海魚,97年恩哥儲到第一桶金,然後買樓投資變億萬富翁。不變的是,他和太太每天仍落舖劏魚賣魚。今次到他的汀九家中,教大家煮龍躉菜式。煮龍躉,他說就算魚肉夠新鮮,由於皮脂較厚,較難控制生熟度,萬一過火,魚肉會容易老身。貼士是先落少許生粉,可以封住魚肉水份,口感會較好。「就算蒸都最好落少少生粉,像蒸排骨般加生粉,會滑身,口感會較好。」吳伯恩說。他說,龍躉菜式有很多變化,全魚亦是周身寶。今次他用魚腩、魚鮨、魚頭,煮四個菜式,有湯、有炒、有燜、有蒸。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05/5YFYNVHCCLK24XH4XJ7JJCIPF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深水埗 #街市 #古惑仔 #龍躉 #炒舖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zOzqb1uvrM/hqdefault.jpg)
王伯元太太 在 2022 年臺大傑出校友- 王伯元-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王伯元 先生,1964物理系畢業。 為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怡和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 <看更多>
王伯元太太 在 [新聞] 台灣人才荒沒完!業者怨:只能靠鼓勵五點-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人才荒沒完!業者怨:只能靠鼓勵五點下班招才
2022-11-17楊倩蓉
https://reurl.cc/4XQZq3
矽谷裁員中、台灣科技業卻仍缺人?甫落幕的《2022年國鼎論壇》,會上業者集中火力抱
怨大缺工。中磊王煒指,這幾年半導體名聲太好,常常才拉拔出優秀新人,就見他跳槽台
積電。佳世達陳其宏則說,因為半導體業前段班年薪大多200萬起跳,他們只能靠鼓勵五
點下班、歐式自助餐吃到飽等福利招才。
當全球重要科技公司,近期不斷上演裁員風暴;從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T
witter、Snap、Stripe都相繼宣布裁員,最近,亞馬遜更開啟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
員計劃,裁員達1萬人;但台灣科技產業現在面臨的卻是嚴峻的科技人才荒。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矽谷高科技業主管現在瀰漫一片檢討聲,有鑒於人才一直是企業
視為最重要的資產,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科技業,這幾年大家無不以「囤積人才」的方式
來積極擴張公司版圖,但卻受到疫情及經濟影響,導致這些高科技公司現在對人才「消化
不良」。
相較之下,台灣的科技業不但沒有人才消化不良的問題,反而面臨的是少子化導致的人才
荒,以及企業留不住人才的問題,這波科技人才荒,究竟有多嚴峻?
矽谷面臨人才消化不良,台灣科技業卻大喊缺才
11月16日,由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合力舉辦「人才高峰論壇:重塑
21世紀人才競爭力」,特地邀請產學代表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談到現在台灣科技業不僅
要面對國內各企業之間的搶才之爭,還得為全球科技企業也來搶台灣人才,做好備戰準備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開宗明義就指出,現在台灣科技人才,不僅美國搶
,現在連香港、新加坡都來爭搶。
佳世達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其宏以非常憂慮的語氣說:「這是台灣的國安危機,真的很嚴重
。」他指出,1997年,台灣出生人口有30萬人,去年台灣的出生人口只剩下15萬人,加上
台灣連續兩年「生不如死」的出生率負成長,讓企業深感憂心。
過去,科技業可以靠產學合作,到各大學優先挖掘人才進來,但是現在連大學自己在招生
上都自顧不暇。大學招生不足有多嚴重?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表示,連前段班大學都
招生很困難,更何況中後段班的大學:「現在只要學生會呼吸,父母會繳錢,就可以進來
大學了。」
他進一步指出,少子化、廣設大學,以及教育政策的錯誤,例如考招制度的不公平,關於
數學及自然學分的分配方式,也會弱化理工人才的培育;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則表示,少
子化讓大學在招生上十分困難,尤其博士班學生更是嚴重出缺,將會導致台灣的研究能量
嚴重不足。
佳世達董座喊話:我們五點就下班,公司有吃不完的自助餐,還有免治馬桶
台大自稱是懷璧其罪,搶走了中段班不少人才,陳其宏則表示,在企業界,懷璧其罪的是
台積電及聯發科這兩座護國神山,搶走了不少中小企業人才;中磊電子公司董事長王煒說
,半導體在過去兩年紅得不得了,他們的人也被台積電吸過去了,「國立大學我們都請不
到,現在連機械系與化工系的畢業生我也要,但這些人訓練好會跑到台積電去。」
以佳世達來說,一位研究生進來的年薪就逼近200萬之外,但還是跟不上,因爲現在半導
體前段班企業開出來的年薪都在200萬以上,所以他們只能在別的地方想辦法吸引人才:
「我們公司餐廳都是歐式自助餐,三十幾樣,隨便你吃,我們還有免治馬桶,員工走三步
可以拿到飲料,五步可以拿到餅乾,完全不用錢。」
陳其宏說,雖然台積電護國神山對台灣經濟及國防意義大,但是24小時工作待命的生活不
是每個人都想要,連續四年拿到亞洲最佳雇主的佳世達,打的是幸福企業牌,提供人才另
外一種工作選擇,「員工八點上班,五點我們就拜託他們下班。」
但,縮減工時就能留住人嗎?王煒直言:「我們不可能五點就下班,我們競爭對手華為禮
拜六還上十五個小時的班,」但他強調,年輕人除了薪資之外,組織文化也是留才關鍵,
「跟這個老闆高不高興,是不是要擔心工作之外,還要考慮信任問題,其實不信任,才是
很多人離職原因。」
陳其宏說,少子化既然是國安危機,就需要國家政策來解決,台灣現在最重要是移民政策
要全面檢討,包括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的條件都要檢討;「美國為什麼這麼強,它是全世界
大熔爐啊,它歡迎移民,我們政府在怕什麼,反應這麼慢,如何跟全世界競爭?」
中磊電子董座喊話:企業如果無法生存,談CSR、ESG都是高調
王煒更坦言,企業經營者目前最大的壓力是如何留住工程師。此外,企業如果無法生存,
談CSR、ESG都是高調;如果政府不能提升大環境育才及留才機制,企業只好到別處去生存
了,這是很現實的事。
眼看著台灣科技業人才寒冬將至,過去企業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只要冷,就暫時點燃
一支火柴取暖,但是火柴有燒盡的時候;企業靠拉抬薪資、增加福利、縮短工時來吸引人
才已經不夠;現在科技業更需要國家政策幫忙,開放移民,讓更多海外人才進來,才能真
正為台灣科技人才荒解渴。
心得:
這篇文章點出了缺工但是缺的是人才不是奴才。
台灣工程師逐漸被國際給重視,業者不得不出高薪還有福利來留住人才,否則被挖角更嚴
重,總不能用什麼條款來留住人才,薪水才是留住員工重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7.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68841797.A.28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