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偉-台中市向上路那家劉麵包的小兒子,在台灣從小被當成低能兒…而在美國遇到貴人相助,長大後成為迪士尼第二把交椅的真實故事 。「不把鑽石當玻璃珠!」-重新思考教育的價值&重要!!
https://youtu.be/Lm4vgG-0loo
曾經教過戴安娜王妃、麥可傑克森畫畫,製作《獅子王》、《美女與野獸》和《花木蘭》等膾炙人口動畫電影的旅美華裔動畫家劉大偉,父親是台中知名的蘋果麵包創辦人劉哲基。兩人的喜好、恩賜不同,但是同樣的,一個對於耶穌和藝術,另一個對耶穌和麵包都是很認真的人。劉大偉說,在低潮的時候,父親常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章13節)對他有很深的影響。
劉大偉的童年不如他的繪畫一樣精彩,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因為成績不好,常被否定,一度自悲、迷惘,直到他到美國唸書,從繪畫中找到自我。進入迪士尼電影公司後,他追求奧斯卡金像獎,期望獲得別人的肯定。
但是當上帝告訴他,「很多人知道你畫獅子王,可是並不知道耶穌是每個人的萬王之王。」他毅然離開好萊塢,為上帝工作,沒想到生活卻陷入困境。然而這位「發光的螢火蟲」,走過黑暗低潮依然振翅飛翔,期待未來他所繪製的十二部以聖經為題材的動畫電影,能以創意贏得更多靈魂。
以下是訪談全文:
父親影響他很大
問:你曾經提到父親從小對你的影響很大,可否分享一下你的父親和母親對你的影響。
劉大偉:父親是我生命中對我最有影響力的人。小時候常聽他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我父親有寫信的習慣,他也常在信的末了用這句話提醒我,小時候我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我去美國找到上帝,才知道祂是那位無限大的上帝,我們必須打破自我,不是靠自己,乃是靠著神,當我們像葡萄樹連接於枝子的時候,生命是豐盛無限的。
我父親是外省人,他從大陸來到台灣,後來罹患肺病,當時肺病沒有辦法醫治,後來他接觸到聖經,透過聖經的話認識上帝就信主。
後來醫院很多患肺病的人一批批都因病去世了,唯獨父親存活下來,醫生說要為他檢查照X光,結果發現他的肺病已經好了。所以父親常跟我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上帝要做的事沒有人能停止,連醫生及科技也無法改變。
後來我父親的病好了,他在眷村、寫經句服事上帝,但是他還是要生活,所以他做了山東大饅頭去賣,五十年前有一天晚上,上帝把他的山東大饅頭變成有名的蘋果麵包。我父親在台中開劉麵包店,家中掛著「耶穌是生命的糧」,我小時候不知道父親是在賣麵包還是賣耶穌,只知道他開口閉口都提到耶穌,慢慢長大知道父親在賣麵包,他永遠忘不了救他從死裡復活的耶穌。他對麵包及耶穌都很嚴肅認真,做最好的麵包,也賣最好的耶穌。
從小不敢與人談話
我小時候對耶穌沒有深刻地經歷,因為我從小功課不好,國小全班65位,我都是60或61名,最後三名是低能兒,所以我是全班最後一名。媽媽常對我說,你有姊姊哥哥,我還幫你請家教,你為何不像隔壁鄰家的孩子,成績可以考進前十名。媽媽的話像刀子一樣插進我的心裡,在學校被打,回到家又被比較,讓我覺得很自卑,每次和人講話都抬不起頭。
我媽媽看到隔壁鄰居流行彈鋼琴,我們的孩子也要學鋼琴,媽媽要我陪姊姊學,彈了八年,對我來說充滿著痛苦,到現在我還不會彈,在我看來,五線譜就像一大推電線竿和蝌蚪一樣站在那裡跳來跳去。
我從小夢想就是喜歡畫畫,小時候每次在課堂上課,看到歷史課本有孫中山,就會在上面把他畫成大蛀牙的怪物。我就是調皮的小孩,上課的時候心不在焉,看到外面的雲,就夢想著雲彩,還有隻可愛的獅子和無敵鐵金鋼,當我的心魂遊向外的時候,每次都被老師的粉筆飛彈打醒過來。我父親說,雖然你書讀得不好,但你要記得:「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來勉勵我。
問:大偉從小就離開台灣到美國讀書,他的繪畫天份很快就被發覺,劉伯伯看大偉成長的過程,有無替他操心過?他有沒有叛逆過?
劉父:大偉出生前四、五個月,有十天幾乎胎死在母親的肚子裡,我希望他可以存活,不需要動流產手術,但是檢查結果都沒有心跳。十天後準備動手術打胎前,我不斷禱告,請醫師再聽聽看,醫師聽完之後,經過一個小時,聽到微微的心跳,這對我們來說,真是上帝奇妙恩典。但是我們也擔心十天下來,在他母親身上打了那麼多藥,生下來的孩子會不會在健康上出問題,還好他生下來後非常聰明、一切正常。
他小的時候,喜歡畫畫,過年的時候,喜歡畫舞龍舞獅,當時我們沒有感覺他有畫畫的天份,只知道他不太喜歡唸書,他媽媽希望他彈鋼琴,他也不喜歡,後來我們送他去美國唸書。學校的老師是希臘人,很欣賞他的畫,把他的畫送去比賽,獲得全美比賽總統獎。但他的繪畫天份被發覺後,第二年比賽,他很耐心地畫,又得第一名。後來他在畫畫上很有成就,我們也以他為榮。
他從小很調皮、不太聽話,有時候我對他很生氣,有一天他在美國聽到高維理的真善美講座,生命開始有很大的改變。
他去一所知名的藝術大學,讀完一年後說不唸了,我不知道為甚麼,一段時間我對他感到很灰心。後來我要他一定要取得學歷,他考進佛羅里達州一所學校,畢業那年剛好迪士尼招考,他考上了,他也教人畫畫,他曾經教戴安娜王妃、麥可傑克森畫畫,很多人喜歡他。他不只會畫畫,而且很有創意。
當他自己出來做的時候,非常不容易,他在洛杉磯租房子,也教四、五個學生畫畫,收入不是很好,但他很有興趣。
幼年人生最低潮
問:大偉,你從小在教會長大,有無懷疑過你的信仰?
劉大偉:雖然從小在教會長大,但是上帝對我來說,仍不實際,因為在家被打、被罵,心裡仍有很大的掙扎,也曾經思考是否真的有上帝,直到從畫畫中找到自我。
我在十三歲國中二年級下學期,跟著三個姊姊搬到佛羅里達州。
我進去唸的學校全都是黑人,開學第一天,學校規定要帶體育褲,在我的印象中,在台灣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體育課,都是媽媽要我穿大姊粉紅色帶花的內褲,這是媽媽第一次帶我買的體育褲,買一送一,是可以穿好幾年的。
上體育課時,我發現體育褲太大,水是鬆緊帶的,我只好發揮創意把褲子拉到胸前,當我到運動場,發現大家都在打籃球,只好一隻手拉住褲子,全校兩、三百名學生對著我微笑,我起初感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後來發現他們是在看我的體育褲,我心想不能成為大家的焦點,正準備把褲子調整一下,突然有個小女孩從後面把我的體育褲拉下來,我心想「上帝!你怎麼那麼殘忍」,帶領我到美國來,讓這些黑人欺負我,後來那一天校長對我說,在美國不許穿睡褲上體育課,那是我人生中的最低潮。
剛開始我的英文不好,在學校只會講「Yes」、「No」,但是過了六個月,有一次校長叫我到他的辦公室,他告訴我,「恭喜,老師把你的美術作品拿去參加比賽,得到全美國總統藝術比賽前20名」,那時我站在校長室前,第一次感到非常驕傲,我從此不再羨慕功課很好的蜜蜂,也不羨慕會彈琴的蟋蟀,我發現「我是會發光的螢火蟲」。
問:你在數萬名畢業生中脫穎而出,進入夢想中的迪士尼公司做動畫,後來因神的呼召出來自己開公司,希望把最好的獻給神,能否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劉大偉:我第一次進入一所藝術學校覺得很失望,學校學得都是抽象的,學生也把自己打扮成奇奇怪怪。我寧願罷課留在自己家裡,但我爸求我拿到學歷,後來我進入佛州一所藝術學院就讀。
海中經歷上帝救他
我經歷人生最大的翻轉,是十九歲時我和表弟及朋友四個人在海邊玩划水板,我們正玩得高興的時候,我沒有看到旁邊有一個招牌寫著「危險,禁止進入游泳」,當我一跳進去的時候,馬上被漩渦捲進去,我在漩渦中掙扎了45分鐘,已經筋疲力竭,我用最後一口氣向上帝呼求禱告救我,我記得那天昏過去的時候,感覺有人叫醒我,我一醒來的時候,大海已在我的腰部,我趕快往海灘走去,走了很遠的路,感覺好像走在上帝的手心中,我想是上帝救我。
當我認識神的時候,我覺得我不應該畫畫,要做一個宣教士或牧師,但是我爸爸提醒我,進神學院要唸書及考試,這不是你擅長的,所以我還是把藝術學院的課程唸完。
那時動畫電影《小美人魚》非常叫座,迪士尼電影公司要從各學校數萬名畢業生中,挑選八名學生,我在第四次才被選上去。我先後參與《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花木蘭》等電影動畫工作。《美女與野獸》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後,那時我的夢想就是得到奧斯卡。
後來我晚上也在《新聞週刊》、《華爾街日報》和《時代雜誌》畫封面插圖設計,1995年我自己創造獨特風格的插畫,在2000年獲得美國最獨特風格的插畫家。
雖然我的生活優渥,但做了十年後我覺得工作變得有點麻木,天天為了薪水上班,心靈感到空虛。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我買了餅乾回家吃,但我發現不好吃所以把它放著,結果隔天好多隻螞蟻在餅乾上。當時我想,螞蟻一定覺得它們找到很好的食物,但是我的想法是,不管我如何解釋冰箱的用途,螞蟻永遠無法想像冰箱裡面的豐盛。彷彿上帝告訴我,你就像螞蟻一般,以為得的金像獎就像是很好的寶藏,但是事實上,在上帝永恆的價值裡,金像獎就像破銅爛鐵,在上帝那裡有很多寶藏,就像你的冰箱裡有很多食物,在上帝的永恆裡,人的靈魂才是極有價值的。
我原本以為服事神是退休的事情,但上帝用馬太福音六章19-21節提醒我「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
因為我小時候不會讀書,我一直以為我是別人眼中的玻璃珠,所以我想得奧斯卡金像獎,讓人知道我是最棒的藝術家,永遠活在別人的肯定。但是上帝告訴我,很多人知道你畫獅子王,可是並不知道耶穌是每個人的萬王之王。主讓我知道「你在我眼中不是不起眼的玻璃珠,你是我所造的獨一無二的鑽石」,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想耶穌付代價上了十字架,我也應該付上代價。
以前我很不喜歡看教會主日學的教材,我覺得作品很差,我想,世界用最多的錢、最好最精緻的包裝、人才、設備來傳遞吸血鬼這些東西,難道我們不能用最好的藝術來包裝傳遞福音?所以我辭掉年薪很高的迪士尼公司的工作,資金不夠的時候還賣掉房子,留在車庫寫繪本,但我知道上帝要我用最好的創意,贏得千萬的靈魂。
把人生最好的獻給神
問:最困難的時候,你怎麼度過?
劉大偉:當我離開好萊塢的時候,我經歷了婚姻失敗,我的經濟上也遇到困難,造成我有恐慌感、精神錯亂,在我最低潮的時候,我心想,「上帝你怎麼那麼殘忍,讓我面臨這麼多的困難?」
我常常想回好萊塢上班,過一般的生活,那時迪士尼公司有再來找我,我一度在家裡接他們的工作。後來為了堅持服事上帝,我又需要生活,我把房子賣了,過簡樸的生活,專心做上帝的工作。當時支撐我繼續服事下去的想法是「有一天我會面對上帝,上帝會問我,我給你的才華你怎麼運用?」
就像聖經馬太福音十三章44節 「天國好比財寶藏在田裏。有人發現了,就把它掩蓋起來,然後很高興地把自己所有的都變賣了,去購買那塊田。」(現中修訂版)我知道做上帝的工一定要付出代價,我認為在我人生高峰的時候,不論如何我要把我最好的獻給上帝,而不是等到我退休的時候,這也是我對上帝愛的回應。
問:劉伯伯看到大偉當時的情況,您的心情如何?
劉父:困難是上帝給的恩典,不能讓神做工的,就不能為神做工,這段的經歷是上帝要大偉經歷主的同在及磨練,他也很有骨氣,沒有向我伸手拿錢,他那時候得了恐慌症打電話回來,我為他禱告,還是告訴他「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劉大偉:我想基督徒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每天經歷神,後來我遇到現在的妻子,我告訴她,我不是以前在迪士尼的劉大偉,我要她嫁給我之前想清楚,後來我的妻子不計較,也在經濟上支持我。
2004年,我父親年紀大了,我回到台灣,考慮要不要接劉麵包,但是心裡沒有感動接下來,但是我跟我父親說,我會接續傳遞那個你常常告訴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的耶穌。
問:劉伯伯,你希望大偉接劉麵包的生意?
劉父:我今年八十五歲,我也不要他接我的劉麵包生意,他對這方面沒有興趣,他是個藝術家,他可以用藝術去為上帝贏得很多靈魂。
以聖經為藍圖的動畫電影
問:大偉過去寫的繪本《夢中的巨葉》、《火魚》和《國王的盛宴》未來將拍成電影,能否分享一下近況及代禱?
劉大偉:聖經好像是上帝的冰箱,也是人靈魂的食物,但是一提到聖經,離不開猶太文化,所以很多人以為基督教是外國的宗教。但是若是用國際性都通用的方式,就可以讓人容易接受,像動物就是國際性的,用動物的眼光來看挪亞方舟、摩西過紅海,這就是我畫的童書繪本像是《夢中的巨葉》、《火魚》,就是創意。
目前我計畫寫十二部繪本,拍攝成十二本電影動畫,內容以聖經故事為藍圖,從動物的角度詮釋上帝的愛,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去年我在一個姊妹的引導下認識《納尼亞傳奇》、《受難記》的市場行銷公司,他們不全是基督徒,但是他們對於我的作品很喜歡,所以決定投資我的三部作品,每部5000萬元美金拍攝動畫。
我做的事情是為要贏得靈魂,有很多的屬靈爭戰,許多牧者或基督徒看到我的作品,覺得很好,但是他們會認為這不是基督教的作品,就像是納尼亞傳奇的電影一般,是很適合大眾看的,我希望能用創意贏得更多的靈魂,這才是藝術家最成功的價值。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229015#ixzz6qIA05Gw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謝謝你收看這作品!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其他YouTube作品喔~😌多謝 ◆原曲:「涙そうそう」BEGIN 演唱:稻村壤治 攝影:Ni媽(Nico小朋友)林先生(keitaiwan) 編輯:Ni媽(Nico小朋友)稻村壤治 《Special Thanks》 BEGIN 森山良子 [Nic...
獻 給 精彩 的你 花森 安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仔細算一算,其實年假根本沒幾天,為了完成手上的工作,不自覺將來不及進行的全數堆到連假期間,現在光想到過年就暗自胃痛;然後七號到了又繼續結了一批新春讀物,上月底入手的貌似還有幾本沒送到,這些還未分享的書單就已快溢出鏡頭。新的一年大概只能彼此勉勵關關難過關關過,先來看看現有的這些作品,應該原本大多要在國際書展亮相的,可惜天不從人願,這些都是個人非常希望能趕緊翻閱的作品,其中包含二月選書、掛名推薦的,以及提前生過火的,先在這裡概略介紹,今日正逢博客來會員日,有興趣的書籍大家可以一起下單囤個書好過年。
⠀⠀⠀⠀⠀
一不小心就忘記先公佈的二月選書,其第一本入選 2020 年這裡的十大推薦書籍(https://pse.is/3byhaf),打開了我對韓國文學的眼界,相隔一年後接續著戰前篇《吹過星星的風》,下一本《#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韓國小說大家經典代表作(戰後篇)》終於出版。1990 年代之前,文學是處於「民族書寫」的時期,以民族意識、勞動文學的鮮血歷史構築了時代;1990 年代之後,國際環境丕變,文學開始挖掘個人存在與日常議題,包括同志文學、家族解體、傳統道德觀的崩潰、網路虛擬世界的震撼等,再加上「世越號」引發的反省,作家開始思考,如何找回失去的批判精神,克服個體生存的各種矛盾。《戰後篇》引自詩人申東曄的詩句「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期待濃縮戰後韓國文學的精萃:從民族文學到個人,從社會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從國境之內到跨國性格的作品,隨著韓國的發展與全球化,當代的書寫有了嶄新的生命,包括「女性」、「新世代」、「新歷史小說」、反映「貧困」文學等多元關鍵字,他們既得面對自我認同與群體的妥協,同時也正在攪動社會能量,正在蓄勢待發,創造二十一世紀迥然不同的文學景觀。
⠀⠀⠀⠀⠀
此次恰好也掛名推薦另一本韓國新人作家張琉珍的作品《#從此好好過生活》,1986 年生的新人作家張琉珍,以文壇中少見的獨特背景:在IT 產業的多年工作經歷為根基,寫下八篇發人省思的現代故事。探討組織中的上下關係、上班族如何夾縫中求生存、現實與理想的拉扯,深入韓國人對感情的自私心態、自我意識的膨脹、結婚文化等各種生活中會交手的人際關係。張琉珍筆下的每一個人物,相較於金字塔頂端的高階份子,並不特別突出,卻也沒有落後;沒有胸懷太遠大的理想,可能也不會成為抗爭權力結構的領頭人。她以細膩精靈的筆觸,入微而生動的日常觀察,在每篇故事裡一邊塑造殘酷寫實的職場生態,一邊散發微小卻深刻的溫暖關懷,讓人不禁想一讀再讀。每讀一次,就更拋開悲傷一點,逐步往快樂靠近 —— 從此,好好過生活。
⠀⠀⠀⠀⠀
再者是近期的日本文學新書耀眼非常,大家應該都不會忽視村上春樹的新作《#第一人稱單數》,裡頭囊括都會的奇幻愛情、生活的過往片段、人性的善惡辨證、虛實的互見筆法,結合了短歌、散文、音樂與小說,展開村上風格的全新複眼小說,八個題材視角各異的精采短篇,可說是邁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村上春樹,回望人生愛與死主題的珠玉之作連發。其次為前幾天先行介紹過相當喜愛的女作家櫻木紫乃《#二人生活》,褪去暗黑外衣被譽為最「幸福」代表作,北海道江別安靜度日的一對平凡小夫妻,身為前電影放映技師的丈夫信好,收入不穩定,一家經濟重擔全落在護理師妻子紗弓身上,二人盡其所能地過著簡樸生活,各自承受婆家及娘家施加的無形壓力,無法預料的未來,堆疊在內心深處的不安,唯獨二人一同下廚時的安逸與幸福,又讓彼此再次假裝看不見現實的種種窘迫。全書以十篇俐落的短篇故事交織成一幅平實動人的婚姻生活圖像,隨著夫妻的日夜相處與陪伴,生活猶如層層堆疊顏料的水彩畫,二人關係日益加深,無法三言兩語回答的生活與情感,卻能引發深刻共鳴。櫻木紫乃在尋常生活中刻劃夫妻如何相處,文宇樸素、冷靜,但諧和,相對於永恆的失落,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作者讓讀者看到如常作息的同時,也看見如常方能致遠。
⠀⠀⠀⠀⠀
看到桐野夏生厚如磚塊的桃紅色最受爭議小說《#異常》放在書店裡,當下就覺得非買不可。本書取材自震撼全日本的「東電 OL 殺人事件」,描寫一群被勝敗優劣緊緊束縛,卻又總被幸福拋下的女人,情節黑暗,內容辛辣,於美國出版時甚至遭到刪修。在真實社會案件發生之後,桐野夏生不滿大眾媒體以獵奇的眼光看待整件事當中的女性,她思考著,在走上街頭賣淫之路前,一個女人是從什麼樣的少女時代長大成人?一個「怪物」在蛻變成形前,是什麼樣的人?全書結構縝密,觀察犀利,衝擊性的內容令文壇震驚不已,桐野夏生數度強調,自己的書寫是想藉著寫下為生存而苦的現代女性,如何在「性」的議題上展現從未有人深入探討的面向。直至 21 世紀的今天,《異常》所展現的美醜迷思、道德束縛,仍教今日讀者低迴再三。另一本則為第 161 屆芥川賞獎作今村夏子《#紫色裙子的女人》,我家附近有個人稱「紫色裙子的女人」,附近的公園裡,甚至有張長椅被稱為「紫色裙子女人的專屬座位」,如果她是「紫色裙子的女人」,那我就是「黃色開襟衫的女人」,只是沒有人知道「黃色開襟衫的女人」的存在,不像「紫色裙子的女人」那麼出名,我從很久之前就想跟她做朋友,決定誘導她到我們公司上班,終於第一次講話,而我的人生卻開始走樣。從執念與憧憬衍生出的瘋狂、滑稽,兩位女人之間觀察與被觀察的故事,誰才是真正的窺視者?還是在故事外,正在閱讀這個故事的你?
⠀⠀⠀⠀⠀
華文作品也同樣非常引人注目,李明璁首本著作《#物裡學》相隔 13 年終於推出新版,新自由、不受侷限的寫作風格,將深入淺出的理論解析、與雅俗共賞的抒情隨筆,巧妙而精準地融合一塊。重新復刻的新版,不僅修訂、收錄這些精彩作品,更加入上萬字的新寫篇幅,以及作者重新攝影的近三百張相片。內容共分十章 ── 影像之物、聲音之物、飲食之物、裝扮之物、居所之物、行旅之物、秩序之物、解放之物、象徵之物、閱讀之物。涵蓋日常事物的諸多典型與變貌。全書時而溫柔時而批判、帶點詼諧也適切感傷、私密對話同時宏觀思考、提供療癒又指向雋永。郭強生繼《尋琴者》後又帶來《#甜蜜與卑微》,親自選編創作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 15 篇短篇小說,透過書寫與閱讀參與郭作者的現在與曾經,甜蜜與卑微,如同一部文學紀錄片,洗染鄉愁的慈悲,銘刻你我的成長史,從小說家個人文學路上的啟程、流轉與歸返中,窺見同代人四十年來的轉折與追尋。另一方面,舒國治《#理想的下午》也迎來二十周年新版,「生活」本是毫不規劃,用心品味,以感受接觸溫度,以「自己的時間」行走。汲汲營營、庸庸碌碌後的佳美時刻,未必常常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理想」,鬧中取靜,亂中取簡,就像在吵雜的街坊巷弄中,得一間寧靜的咖啡廳窩著。「理想的下午」,即是這特別的六小時,自是有限,有賴下午人們,享受外間的下午時光。全書共收錄 31 篇散文,是遊蕩,是生活,也是美學,寫簡單中的自由,說自在中的態度。
⠀⠀⠀⠀⠀
當然不容忽略的還有陳雪未出版即售出影視版權的懸疑長篇小說《#親愛的共犯》,知名財團二公子、名餐廳老闆張鎮東遭綁架,重案組女刑警周小詠在各界壓力下,必須儘快偵破案子救回肉票,隨著深入調查,發現豪宅「白樓」裡外藏匿重重汙穢:張家商場對手心有怨懟、餐廳合夥人行跡可疑、張家大哥大嫂因爭奪接班心生忌憚、傭人們各懷心事,張鎮東的妻子崔牧芸則心神恍惚。蒐證途中,多年前一樁見不得天日的虐童案件赫然曝光,然而當是非與證據漸漸浮現,周小詠卻無法突破眾人心防、也說服不了自己的心。難題接踵而來,周小詠只能依靠直覺與夢境,摸索案件輪廓 —— 當一個靠夢境解案的刑警,面對一群在惡夢中找光的同謀,為什麼刑與罰擺在眼前,卻仍暗自希望他們無罪?亦相當期待拜讀蔡素芬的《#藍屋子》,空間設計師華生,無意地從藝品行帶回了一幅內有一幢藍屋子的畫作,洋式風格鑲嵌著一副東方獅頭門環,閃著異國想像的光澤,吸引他走近、撫觸,竟由此涉入了一段異質空間的歷程,並牽引出對於物件的執迷慾望。同一時,他分別多年的女友露西從日本宮崎回來,到淡水港埠邊的旅館工作,為了替華生搜尋過去海洋年代的物品交易故事,走進了幾代人興建旅館的生命史。作者藉由《藍屋子》尋索深藏於物件「流浪的故事」,一只錫杯、一塊菊花鑄鐵片、一座鐘或指南針,每個物件,都應有屬於它的故事,是誰所遺留下?曾投注生命熱情的擁有者,何以將其遺忘?它們又將傳遞至誰的手上?
⠀⠀⠀⠀⠀
剩下是翻譯文學,上月底提過「冬夜三部曲」最終章《#重生的女巫》,神祕兇烈的大火一夜焚城,人民不明白火焰從何處來,也不知道剛學會使用魔法的瓦西莉莎呼喚風雨,才拯救莫斯科免遭火海吞噬,全國上下卻人心慌慌,恐懼的王國百姓一心想燒死瓦西莉莎,燒死女巫,交換安寧。眼睜睜看著摯友犧牲,自己葬身火海,她在昏寐中醒來,一路跌跌撞撞逃進午夜的黑暗森林中。「午夜」告訴她,她將會在一片闃黑的路上遇見前所未見的眾多精靈,抵達傳說中的湖畔小屋,接著前往遙遠的國度,她會知道自己的身世。徘徊在幽魂路上,瓦西莉莎思念起自己的家人、羅斯、冬王莫羅茲科,還有她最珍視的精靈國度,她看見心愛的一切將再度焚成焦土,終於覺悟自己的使命,女巫瓦西莉莎不僅要實現預言,她更要改變預言,女巫的傳人將作出非凡的抉擇。還有影迷無法錯過的《#克蘇魯的呼喚:H.P. Lovecraft 恐怖小說傑作選》,洛夫克拉夫特一向專注於描寫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與人類在宇宙中不可名狀的生物/邪神相比之下的渺小。作品中的人類角色試圖以理性面對前所未見的古老超自然威脅,但大多角色最後都落入理性崩壞的瘋狂深淵中,作者對大多數邪神或其從屬生物也只提供粗略的外觀或行為描寫,反而營造出更強的未知恐怖感。此書收錄了克蘇魯神話中最具代表性的八則故事,請靜下心、深呼吸,慢慢閱讀,喚醒你內心深處,那股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並勇敢面對源自久遠古老年代的超自然威脅。
⠀⠀⠀⠀⠀
永不過時的納粹主題又一作品,《#黑森林的白玫瑰》敘述痛恨納粹政權的女孩芙蘭卡,家人和男友已死於暴政之下,自己生無可戀,原本想走進森林自我了斷,不料在雪地裡發現一個傷重昏迷的德軍飛官。要救他嗎?他代表了她所痛恨的納粹勢力。不救他嗎?他口袋裡有著和妻女的合照,她們難道不是在家苦苦等待他的歸來?當芙蘭卡決定暫緩自殺計畫,把飛行員拖進附近的洞穴,卻聽見他在惡夢中大喊英文。以真實故事為藍本,與其他二戰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芙蘭卡「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的獨特視角,當你痛恨當權的暴政,卻又愛國愛家;當秘密警察橫行霸道,言論和思想管制嚴格,對外卻戰火頻仍,國家危在旦夕。那樣的矛盾與衝突,再加入了「美軍間諜」這個未爆彈,成功還原納粹統治底下的德國人生活,既有紮實的歷史細節,複雜深沉的人性戲碼,更有驚悚小說般的緊張節奏。
⠀⠀⠀⠀⠀
亞馬遜年度總榜第二名的小說《#親愛的艾德華》依然獻給身處於創傷時代的我們,12 歲的艾德華,與家人以及 183 位旅客一起登機,從紐約出發前往洛杉磯,飛機卻不幸墜毀,僅艾德華獨自生還。故事以雙線交錯呈現,透過細膩筆觸訴說機上乘客的人生故事與這趟旅程之於他們的意義;同時描寫艾德華劫後餘生的創傷與憂傷,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他深知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好轉,但也試圖理解「為什麼是我」,從多年來泅泳其中的失落,領悟到痛苦原來是愛,而重新找回人生的定錨點。作者以寫實而溫柔筆觸,描寫人生無常,以及面對失去後的種種內心變化,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珍惜每個當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的代表作《#魂斷威尼斯》推出新版新譯,剛獲封為貴族的偉大作家阿申巴赫,在一次散步途中,突如其來地興起了旅行的渴望,於是他動身前往威尼斯,遙遙的水鄉澤國。只是他沒預料撞進他生活的,遠比異鄉情還要來得凶險、致命、震懾人心。當不安與傳言正壟罩著威尼斯,一名美如從希臘雕像般走出的少年在沙灘上奔馳,蜂蜜色的金髮,膝窩閃閃發光,泛青的血管讓他的身體宛如半透明的材質構成,他決定留下。還有什麼比接近美更能成為永恆的事呢?
⠀⠀⠀⠀⠀
最後一本為《#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你腳下的地面,是另一個深邃世界的屋頂,地下世界的岩石、寒冰、地下河中,記錄、封存了地球最悠遠的歷史,地下世界有人類對誕生與死亡的原始想像,森林中地下的「樹聯網」是樹木和真菌的互助網絡,在人眼所不能見之處,樹木會在土壤中向別的樹木伸出援手,巴黎有座地下城,洞穴和隧道以對應的地面街區命名,一座鏡像城市因而產生,而地面則成了對稱,地下的黑暗世界還能讓科學家觀測宇宙的「失蹤質量」,也就是「暗物質」而證明其存在並確定其性質,堪稱當今物理學的聖杯。自少年時期便迷戀高山的自然寫作才子 Robert Macfarlane,在六年間 180 度翻轉視角,無數次深入自然界最美麗也最駭人的空間,探訪了一個個看似沉默不語實則聲息洶湧的世界 —— 我們庇護的珍貴之物、產出的有價之物、處置的有害之物,全埋藏在這些最古老也最原始、陰暗也最明亮的地下空間中。當我們不斷追尋地表高處,持續搜索眼前可見的事物時,是否停下步伐,關注過你我腳踏的這片大地之下,究竟如何揭示「人類的前世與今生」?
⠀⠀⠀⠀⠀
⠀⠀⠀⠀⠀
⠀⠀⠀⠀⠀
(以上文字內容皆截錄自各出版社的書介。)
獻 給 精彩 的你 花森 安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室外體感溫度都來到 47、48 度熱浪的痛苦季節,還是看電影跟看書最透心涼,最進入手的這些書寶寶們似乎也都走一個消暑色系的路線,單單視覺上就已覺得心曠神怡,目前看來七、八、九月的書市都相當精彩,之後也會有更多喜歡的、期待的、千呼萬喚的作品問世,時間到了再與大家分享,先來看看這個月照例根本不可能讀完的書單。
首先當然為超前佈署的七月選書,七月無疑為 Sally Rooney《 #正常人》的月份,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先後推出,互補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影集乍看主要著眼於康諾與梅黎安的戀情,若有似無觸碰著顯而易見卻難以形容的階級、虛無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這些在小說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刻劃年輕人在人群中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在看似尋常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來回擺盪,以簡練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們這一代彼此攙扶著面對情感、面對關係、面對自我、面對孤獨的恐懼與成長,《正常人》迷人之處在於,其不只是一部侷限於愛情的正常愛情故事。乍看不過是生活的《正常人》,卻在當代不乏辭彙定義的各種關係中,寫出了一種更加熱情、親密的「深度」關係,也讓讀者清楚感受到人物在時光中愈加成長與複雜。徜若每個世代都需要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可以說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後,不曾有一本青春戀愛小說掀起全球文壇如此熱烈回響。
其次是由衷推薦的吉田修一《 #橫道世之介》與《 #續橫道世之介》,一部寫 1987 年,18 歲的他揹著行囊,風塵僕僕地來到東京;拎起相機,蹬上列車開往下一站。這段初始與結束的旅程,連他都不知道「成長」是什麼,他平凡無比,渾身破綻百出,卻在無意間尋找到了未來的雛形,無意間催促著周圍的人邁向成長的路途。續集寫 1993 年,24 歲的他大學畢業後從東京市郊搬到了池袋北口。這是世之介在東京住下來的第六個年頭,正要開始為他的未來大顯身手,然而,他卻遇到了平成泡沫經濟崩壞。接連被 52 間公司拒絕,成天以柏青哥為生活手段,打工兼差勉強糊口,連他曾經形影不離的底片相機,都被他收在壁櫥裡束之高閣,這是世之介最壞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
上月底還推出了加拿大女作家 Miriam Toews 兩本令人相當感興趣的小說,《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是以真實事件為骨幹,自 2005 至 2009 年間,多達上百名少女及婦女遭到當地人以為的妖魔鬼怪強暴,受害者的說法多被斥為是女性的淫蕩幻想,人們稱其為「玻利維亞鬼魂強暴案」。長期以來,莫洛奇納社區內的女性白天醒來便會頭暈,全身瘀傷,她們向長老求助,卻被斥責思想「放蕩」,她們身體的疼痛是惡魔懲罰的例證,直到一名犯人落網,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社區內的八名男性經常趁深夜對一百多名女性下藥施暴。當所有男人為了保釋犯人出獄,聚集到城市去的時候,有八名婦女在穀倉閣樓召開祕密會議,為了保護自己和和孩子不再受到傷害,女人們必須趕在男人回家以前,決定她們未來的去向。作者出人意料的敘事手法下,翻轉成一部如火山爆發般緊迫,同時充滿一個個女性獨立情緒及機智的現代文學傑作,出版後隔年,被起訴的加害者們各自遭到判處長達 25 年的徒刑。
另一本《 #親愛的小小憂愁》多年來長銷不墜,以憂鬱症為題材,叩問生命的各種疑問。愛芙達和尤蘭莉是一對姊妹,表面上愛芙達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她是舉世聞名的鋼琴演奏家,迷人、富有,而且有著幸福的婚姻,相對地,尤蘭莉的生活一團糟,她離婚又破產,兩個跟不同男人生的小孩正值青春期,姊妹從小在信奉門諾教派的保守家庭中長大,形影不離,然而兩人的關係卻因為姊姊不斷嘗試想要結束自己生命而吃盡苦頭。作者在自己的父親和姊姊相繼輕生離世後,帶著思念和疑問寫下了這本書,字裡行間的愛溢於言表,倘若活著是為了創造意義,那麼每當小小的憂愁襲來,別忘了還有親愛的生命。
本月特別想讀的書,還有 Richard Roper 的《 #如何不孤獨死去》,一部令人非常暖心,又帶著濃厚尾韻的浪漫小說,四十出頭歲的安德魯個性敏感且盡責,服務於一個政府的公共衛生單位,專門負責處理孤單死去的民眾的後事,大多是已死去數個月的老人,不僅成天面對著孤單跨過生命終點的人們,他自己也是個孤獨的人,在他看似平庸、平靜的生活中,懷抱著一個秘密:在他五年前到職的那一天,他不小心騙了他的主管和同事說,他已婚,育有兩個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從此,一方面他帶著恐懼、壓力和罪惡感延續著這個謊言,另一方面,卻默默地在這些謊言當中得到了某種安慰,好像自己並不真的那麼孤單,而這所有的一切,他試圖帶著潛伏的隱憂安靜沉默地度過的平凡生活,卻隨著新同事佩姬的到職而掀起了巨大的風暴,逼得他開始認真思索生命的意義,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接下來幾位大作家的作品可看性仍相當高,前日配合贈書活動的馬奎斯《 #枯枝敗葉》是他第一部小說,也是首次以魔幻之鎮「馬康多」為背景的作品,故事藉由老上校祖孫三代的內心獨白,娓娓道出主角如何在極度的孤獨中度過此生,不僅形塑出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的人物原型,更為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揭開了序幕。 赫拉巴爾《 #雪花蓮的慶典》與《過於喧囂的孤獨》同樣為其鼎盛時期的作品,以克爾斯當地的風土人情為背景,自己化身為書中作家,透過日記形式寫成的 21 篇短篇小說集,小器的餐廳老闆、美麗優雅的夫人、萬年影痴、活在昔日榮光的自負畫家、喜好囤積舊貨的怪人、一心想擺脫專橫妻子的膽小丈夫、頭戴白色禮帽的神祕客、為一頭被射殺野豬的歸屬而爭執不下的兩個狩獵協會等,典型赫拉巴爾式的誇張人物形象,加上鮮明的鄉村場景,搭配口語化的對白和方言俚語,寫出一篇篇令人難以置信或捧腹大笑的幽默人性故事,來反應他對生命的熱愛。
繼四月的《紅髮女子》後,緊接在後的是帕慕克《 #新人生》,關於一本書,關於讀書的人們,關於東西文化碰撞的星火。他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大學生,為了尋找書中許諾的美好世界,拋棄一切搭上公路巴士,開始追尋之旅。他愛上了深受那本書啟發的嘉娜,以為他們將前往同一個新世界,公車上總播放美國電影,窗外一座座巨大的廣告看板迎面而來,上面滿是來自西方世界的商品。他見到讀了同一本書卻無比平靜的青年,也見到慘絕人寰的車禍、謀殺、死亡。不知不覺間,他成了一個「殺手」,但他所要追殺的究竟是什麼?他們所期待的天使,是否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慢慢的,他對於那本書帶來的啟發,以及他的新人生也更加茫然。再者,終於盼到個人特別鍾愛的作家 Doris Lessing 小說《第五個孩子》續集《 #班無處安放》,那個一出生就讓整個家族四分五裂的小怪物,班,長大成年了。進入存在無數隱形怪物的社會,一路上不乏善良、願意幫助班的人,而那些人多半同樣無家可歸,有著坎坷的童年,但更多的是想騙他、利用他,甚至將其視為研究對象的人。萊辛以精煉簡潔的文字,透過班成年後遭遇的人事,赤裸描繪出人性,之中有光輝有溫暖,亦有殘酷而近乎失去人道的運作規則,帶領讀者反思高度文明社會裡,科學發展的箝制,與人類尚未跟進的內在視野。
麥田書癮 PLUS 系列推出一本 1987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裔美國詩人 Joseph Brodsky 經典散文集《 #小於一》,收錄了他評論詩歌、詩學,以及卓越的散文作品,談文學、談歷史也談政治,可視為對歷史和當今時代的深刻沉思,同時更是一部私人回憶錄。以及,《背離親緣》作者 Andrew Solomon 在經歷長年憂鬱症之後寫出《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這本憂鬱症專書,憂鬱症是最受誤解、汙名化最嚴重的精神疾病,同時也是最難以定義的疾病,此書的價值,不僅在於作者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統合社會心理及精神藥學的理解,力求全面、精確地描述這種疾病的本質及樣貌;在於作者以一貫的坦率戳破種種失靈的想法、無益的治療、挾憂鬱症以自利的企圖,以及人類自我欺騙的傾向;在於作者以文學家的敏銳和同情,透過生動的比𣈥刻畫難以表述的罹病境況及無從穿透的孤獨感;更在於作者從自身及無數受訪者的苦難中,挖掘出受苦的意義及救贖,讓我們看到這種疾病的悲劇性及其帶來的美麗洞察,也讓我們 —— 不論是病患、治療者還是陪伴者,都還能懷抱希望。
華文作家等到楊富閔的《 #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選錄 17 篇作品,打破文類規約,故事自由串流,除了是作者文學生涯的縮時攝影,也是十年以來的心靈截圖。全書一氣呵成,充滿作者對於文體追求、形式摸索,乃至內容生產的繁雜思考,而文學創作的基本單位──語言文字,則是選集收錄的美學準則。香港作家謝曉虹首部長篇小說《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寫一個年過半百的大學教授,陷入與人偶炙熱的婚外情,生而為人,我們都有無法說出口的欲求、傷痛與祕密,而在這世界上,有沒有一處地方,有沒有一個人,或哪怕是另外一個物種,願意不批判地、無私地、寬容地接納我們所有的一切?作者以文字凝結成獨特的視野與感官,既鏤刻在你眼前,又輕觸在你皮膚上,既帶點奇幻與夢境,卻又緊密扣合如細針般扎,既密又痛的香港現況。陳栢青的《 #尖叫連線》也相當期待,台灣爆發大規模傳染疾病「HLV」,從感染到死亡,最多只有三天時間。為了一卷詛咒錄影帶,絕教高校裡的一群過氣恐怖片演員要合力用恐怖片救台灣。但事實是,高中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個人吃人的小型社會,人際關係比任何詛咒都恐怖。這是一部獻給曾經真切恐懼著的童年與青少年,獻給所有黑色的夜晚的小說,挪用俗濫的恐怖片元素,操弄與嘲笑各種定律與規則,是致敬,是後設,是恐怖片的教戰講義,更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一如那些伴我們長大的恐怖片,越 B 級越有愛,愛看又要遮掩,遮了眼又忍不住要把手指打開一道縫隙。
最後還有林榮三散文獎得主林佳樺的首本散文集《 #當時小明月》,「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故鄉一直是寫作者追逐的光點,回到自身,找到根源,並更理解自己的故事。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分離的焦慮、恐慌,懷著似乎被父母遺棄的忐忑,埋下成長的不安;四十歲再度回頭,用書寫擁抱內心自卑與匱乏的小孩。蔡詩萍新書《 #與世界一起散步:小日子小堅持》是疫病年代對日常最溫暖的回望,重新凝視生命中最不可取代的愛,在 2020 這特別的一年慢下腳步,捫心自問,我們把上班當成日常,把工作視為當然,平日給自己,周末給長輩,陪孩子嬉戲卻總認為長大這件事還早。我們望著時間表分秒必爭,相信時間就是金錢。當時間軟癱以後呢?當很多視之為必然的不變,都改變之後呢?
獻 給 精彩 的你 花森 安治 在 -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謝謝你收看這作品!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其他YouTube作品喔~😌多謝
◆原曲:「涙そうそう」BEGIN
演唱:稻村壤治
攝影:Ni媽(Nico小朋友)林先生(keitaiwan)
編輯:Ni媽(Nico小朋友)稻村壤治
《Special Thanks》
BEGIN
森山良子
[Nico小朋友]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0LyGEYGqjAP8X4MvJFnNw
[Keitaiwan]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mo-xmA09XmV37GmdXfBbw
― ― ― ― ―
《活動演出、街頭表演等詳細資訊,請參考IG及FB粉絲專頁》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_inamura/?hl=j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1namura/
◆TikTok【New!!!】
《@grorge1namura》https://vt.tiktok.com/kqpDj6/
⭕️【Profile】
稻村壤治George -Youtuber音樂人-
出生於日本福島縣
目前已住在台灣滿三年
語言:日文、中文
― ― ― ― ―
📹【作品・電視節目・活動演出經歷】※ 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聲林之王 -第一季-[音樂節目]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灣觀光局新廣告[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樂活篇(男主角)
https://youtu.be/SO-RwtBijgY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官方活動]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綜藝節目]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George[首次自創中文歌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BS富士電視台[台湾発、夢追い物語]稲村壌治個人紀錄片【日本電視節目】
― ― ― ― ―
✏️【故事】
2017年的春天,抱持著[3個月內要在臺灣正式出道!]的目標,
義無反顧地在毫無關聯的臺灣,開始了嶄新的音樂活動。
當時完全不懂中文,也沒有任何相識的朋友。
完全是從零開始,沒有做出任何滿意的成績,一直在艱辛的狀態下,
但之後遇到了許多奇蹟的邂逅,活動也逐漸地擴展開來。
2018年1月~3月期間,曾和知名日籍YouTuber三原慧悟共同組成了名為【三原TAIWAN】的團體一起活動,
發表過多首翻唱歌曲,觀看次數都超過了100萬次,成為了大家的熱門討論話題。
2018年7月,在臺灣舉辦了個人LIVE演唱會,成功動員了150人參加。
也接連出演了綜藝節目和音樂節目。
之後,在2019年12月1日,以【YouTuber音樂人】的身份,
正式開始了全新的活動。
用日文演唱臺灣歌曲的影片,以及在臺灣街頭上演唱日本歌曲的影片,
有好幾部都紅極一時,引發話題。
2020年3月,YouTube個人頻道訂閱數成長率,
獲得了臺灣當月份排行榜的第一名。
同年的3月,參與了臺北市政府舉辦的官方活動[2020杜鵑花音樂會],
與臺灣的巨星們《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同台演出,
讓活動的開幕演唱會更添精彩。
現今在各個網路平台的追蹤人數已累積超過了6萬人,
YouTube的總觀看次數已突破了300萬次。
現在,是在臺灣最有名的日本人音樂人的呼聲很高。
在日本出演媒體節目及活動的機會也逐漸增加中。
2019年2月,日本BS富士電視台特例採訪,
播放了長達1小時的個人紀錄片-〖台湾発、夢追い物語〗。
同年4月及7月,分別出演了在家鄉福島縣的福島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ゴジテレ],以及音樂節目[二畳半レコード]。
同年7月,參與了每年在日本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的大型活動[台灣FESTA(台湾フェスタ)]的表演。
中文翻譯:林嘉慶/Keita
◽◽◽◽◽◽◽◽
【歡迎來信工作邀約】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謝謝。
歌曲製作、活動表演、業配合作、代言人、廣告、樂器廠商及商品評論、模特兒等
📩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
⭕️【Profile】 日本語
稲村壌治George -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
福島県いわき市生まれ(現在台湾在住三年目)
言語:日本語 中国語
— — — — —
📹【作品・メディア・イベント出演経歴】※ 代表作を抜粋
◆聲林之王 -第一期- [音楽番組]台湾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湾観光局新CM[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ロハス編(主役)
https://youtu.be/04LxUirCHFA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公式イベント]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バラエティ番組]台湾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初めて自身で作詞作曲をした中国語楽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BSフジテレビ[台湾発、夢追い物語]稲村壌治単独ドキュメンタリー
― ― ― ― ―
✏️【ストーリー】
2017年春[3ヶ月で台湾メジャーデビュー!]という目標を掲げ、
縁もゆかりもない台湾で活動を始める。
現地の言葉も分からず知り合いも皆無。
文字通りゼロからのスタートを切り、結果を出せず苦しい状態が続いたが、
数々の奇跡的出会いに恵まれ活動は徐々に広がりをみせる。
2018年1月~3月はYouTuber三原慧悟氏と共に【三原TAIWAN】として活動し、
100万回再生を超えるカバーソングを何曲も発表し話題となった。
2018年7月には台湾での単独LIVEを開催し150名様を動員。
現地のバラエティー番組や音楽番組にも出演を果たす。
そして2019年12月1日【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として本格的にYouTube活動を開始する。
台湾の楽曲を日本語で歌った動画や、
日本の楽曲を台湾の路上で歌った動画が何度もスマッシュヒットし話題を呼ぶ。
2020年3月にはチャンネル登録者数成長率が台湾で月間第一位を獲得。
同年3月には台北市が主催するイベント[2020杜鵑花音樂會]に台湾のスター《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らと共に出演を果たしオープニングLIVEを飾る。
SNSの累計フォロワーは現在6万人を超え、YouTubeの総視聴回数は300万回を突破。
今台湾で最も有名な日本人ミュージシャンの呼び声が高い。
日本でのメディア出演やイベント出演も増えてきていて、
2019年2月BSフジさんより異例の1時間単独ドキュメンタリー番組[台湾発、夢追い物語]放送。
同年4月故郷である福島県のニュース番組[ゴジテレ]、
7月には音楽番組[2畳半レコード]に出演。
同年7月には東京代々木公園で毎年行われている大型イベント[台湾フェスタ]出演を果たす。
― ― ― ― ―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メールにて承っております】
・楽曲制作
・イベント出演
・コラボレーション動画の制作
・各種産品紹介
・CMの出演
・テレビ番組の出演
・楽器メーカーモニター
・広告モデル
など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絆
#淚光閃閃#日文原曲版#涙そうそ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q_OkbHFN8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