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中世紀的繽紛皇城 | 西班牙托雷多Toledo
距離馬德里不遠的托雷多(Toledo)因為過去是查利五世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宮廷與首都所在,因此有皇城之稱。此處過去也是天主教、伊斯蘭與猶太三種文化交疊之地,有著獨特的文化融合風格,如今更是西班牙的天主教重鎮。在近代,托雷多亦是獨裁者佛朗哥軍隊與共和國軍隊的激戰、摧毀托雷多城堡之處,因此,如果想要一探西班牙歷史縮影和多樣的文化,托雷多可以說是最佳的地點之一。
托雷多在羅馬時期就已經建城,隨後也被西哥特人(Visigoth, 入侵進而摧毀羅馬帝國的外族之一)和摩爾人(來自北非,廣義上的阿拉伯人)給統治過,也都在托雷多留下許多如城牆和清真寺等歷史古蹟。但托雷多最著名的,還是它的中世紀風情,尤其是查利五世定都托雷多後更是輝煌一時。雖然之後繼位菲利浦二世便遷都至馬德里,隨後帶來的經濟衰退卻也意外良好地保存了它的中世紀建築,也讓托雷多因此成了今日的旅遊熱門地點。
我一樣是從馬德里搭乘巴士而來,由於這座堡壘城市位處高地,旅人可以選擇搭乘電扶梯、搭乘公車或步行上山的方式進入城內。雖然一出客運站直行約5-10分鐘就可以抵達搭乘電扶梯的地點,但因為我想要細看這座城市,所以選擇步行沿路拍照而上。托雷多主要的景點有古城門城牆、托雷多大教堂及托雷多城堡,話雖如此,我覺得這個富含韻味的城市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則是它的巷弄。
除了對托雷多人在街道上方懸掛布幔遮陽感到印象深刻之外(後來發現在格納達也有一樣做法),也許我誤打誤撞遇到了節慶,在主要的街道上除了張燈結彩外,還掛滿色彩繽紛、有中世紀徽飾的旗幟。加上中世紀時托雷多是以煉鋼技術出名的製劍名城,過去亦是羅馬兵器製造重鎮,城中又有中世紀兵器博物館,不時會在路上看到刀劍或騎士盔甲的街飾,十足的中世紀氛圍。
城內另一個參觀重點就是改建於十三世紀、哥德式的托雷多大教堂。這座羅馬天主教堂是由原本城內大清真寺改建。在國王阿方索六世從摩爾人手中奪回托雷多時,為了避免流血衝突,國王同意保留並尊重城內的伊斯蘭學術機構、習俗與信仰,甚至開始翻譯城內圖書館中的阿拉伯文典籍,不但讓托雷多能繼續成為重要的文化中心,還讓一些在中世紀歐洲已經失傳的知識又重新流通。這樣的伊斯蘭文化保留措施當然也包含保存大清真寺,然而有日在國王因國務離開城內時,留守的王后與樞機主教趁機派遣部隊武裝奪取清真寺,造成城內的伊斯蘭居民起義反抗。國王得知後十分震怒,打算處決所有參與的人。然而在城內伊斯蘭談判代表Walid的調解下,除了請國王網開一面外,還說服居民接受天主教為正統,免除掉一場腥風血雨。而大清真寺也由此重建成天主教堂。
由於重建幅度之大以及長達267年的工期,今日已經看不出一點其前身清真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令人讚嘆的天主教堂配置,被認為是最歌德且最有西班牙特色的教堂。建築結構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中殿、花園及鐘塔、禮拜堂等祭壇後方的小空間。中殿中最令人讚嘆的就是祭壇上約有兩層樓高的鑲金木雕版。上面講述了耶穌從出生到被釘上十字架的故事,雕刻入微且詳實,栩栩如生。此外也不要錯過祭壇後方的巴洛克式的壯觀石雕El Transparente。如同其名,這座石雕最特別之處在它屋頂特別設置的天窗,讓自然光隨時能照亮在石雕上的設計。而教堂內另一處值得一訪的地點就在El Transparente的對面的Chapterhouse。這裡應是過去樞機主教與其他神職人員議事的地方,除了雕飾精美的銅門與天花板之外,牆上的壁畫與歷代樞機主教肖像也值得留意,歷代主教的肖像也包含比較近代、帶著眼鏡的主教,同時也能看到從古至今的畫風改變。其實托雷多大教堂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但礙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就交給各位實際去發掘了。但托雷多大教堂如此的精彩,也顯示出托雷多是西班牙天主教重鎮的象徵。
托雷多的象徵性也讓它在西班牙內戰時成為戰場。當托雷多右翼的軍事首長拒絕交出城內的彈藥給共和國政府的戰爭部長時,共和政府就從馬德里派出軍隊進行圍剿,右翼的反抗軍則退入托雷多城堡中繼續抵抗,即是著名的托雷多城堡圍城。而北上的佛朗哥軍隊,也決定不直取馬德里而前去托雷多進行營救。其實托雷多不論是對共和國或佛朗哥都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但雙方還是為了此役的象徵意義前去圍城/解圍。在經過兩個多月的圍城,城堡大部分結構都被摧毀,800反抗軍(包含550婦孺,且婦孺不擔任防禦工作)對8000共和軍的劣勢下,佛朗哥的援軍抵達托雷多,化解了托雷多城堡的圍城。此役除了是佛朗哥軍事上的勝利,其宣傳效果更是難以估計,算是拉開了西班牙近四十年的法西斯獨裁歲月的序幕。
這座繽紛皇城的可看之處實在太多,建議大家時間排寬裕一點。我因為拍照拍得太過癮,導致沒時間到城外拍一張經典的托雷多全景圖,希望之後能再訪補遺!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藍色,不一定代表憂鬱,在摩洛哥北部的山城舍夫沙萬(Chefchaouen),藍色就是浪漫、夢幻的代名詞。來到這裏,頓覺詞彙貧乏,寶藍、天藍、彩藍、靛藍、紫藍、湖水藍……都不足以形容這裏深淺不一的藍。小鎮化成藍色的故事,要追溯到14世紀,據說當時有大量猶太人從西班牙逃難到摩洛哥,因為舍夫沙萬位處北部,...
「猶太文化特色」的推薦目錄:
猶太文化特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每次幫小孩拍照
總是拍很多張照片,然後選一張時又選了非常久,覺得每張都好像不錯
我喜歡在旁邊紀錄女兒的日常生活,小孩就是很單純天真又可愛,不管哪一刻總是很真情流露的表達當下的情緒。
女兒在吃蛋糕的時候都會特別的認真,一口一口地慢慢塞進嘴裡,完全在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ᴏʀ ᴇʟᴀᴠᴇ ᴄᴀᴋᴇ|ʙᴀᴋᴇʀʏ 是專門製作以色列特色甜點,老闆發現他們在不同的世界但與我們台灣很像,我當初會做以色列文化是發現他們對家都存在很深的根及重要性,她是一個從小學藝術的人,不懂經商,是他們教會我很多經商的事,所以我決定回饋一些東西給這塊土地用最直接的方式,透過當地甜點師的食譜以貼近當地的口感香味,重新改良後決定進台灣甜點市場,法式結合中東元素融合,視覺以及嗅覺來傳達把最快速的方法讓大家認識這個地方。
Malabi | 來自以色列當地著名甜點
一個在猶太人打破9月新年重要節日(贖罪日)後的必吃甜點,並且是土耳其猶太婚禮上盛宴飯後甜品之一,說著:「這是象徵生活一切即將來到甜蜜日子當中」。
猶太文化特色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端網絡觀察:無 #鄉民,不奧運?開幕式又双叒叕 #辱華了?】
經歷疫情的漫長等待和各種歧視風波,一波三折的東京奧運會終於於7月23日在東京國立競技場正式開幕。就在開幕前,不少人都能注意到場館外響亮的抗議聲— —儘管日本國內對於奧運會仍有許多反對聲音,但也無法阻礙日本鄉民對這次開幕式的「創意發揮」。
為紀念1964年在東京創造,如今在全球廣為使用的體育象形圖,此次開幕式上,有三位分別身穿白色和藍色連體衣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再現50個象形圖,其中的小藍人還出席開幕式後的記者會。表演一出,日本網民大呼「這不是超級變變變嗎!!」、「也太猛了吧!!!!」,甚至有網友開始二創;網友亦十分好奇這兩位表演者到底是誰?「實在太有趣,可以想象到練習了很多次吧!」。當然除了日本網友,中港台網友亦有同樣的感受「根本就是奧運會版超級變變變!」
提及日本,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遊戲就是漫畫。開幕式上的運動員入場環節亦有不少「さすが日本(果然是日本)」系列。除了各國展現自己的國家特色,現場樂隊還表演了日本經典遊戲的主題曲作為伴奏,有《勇者鬥惡龍》、《最終幻想》、《魔物獵人》等19首經典曲目。這一波「回憶殺」感動不少日本網友,「最高!!!」、「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勇者鬥惡龍》播放的時候,馬上反應『這是國歌呀!』」。然而因前首相安倍晉三曾在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上,化身任天堂經典遊戲人物馬里奧參加「東京八分鐘」的表演,有網友疑惑「為何沒有任天堂的歌曲呢?」「索尼或成最大贏家」除了遊戲回憶外,各國運動員入場時的標語牌也引起了不少熱議。此次標語牌的設計採用漫畫「吹き出し」風,即漫畫中人物的各種形狀的對話框。連日本網友也感歎「這就是日本啊!」;許多網友還用這個漫畫標語牌來「高喊」自己的心裡話和偶像。東加王國的3任旗手陶法托夫瓦(Pita Taufatofua)身穿傳統服飾,再次裸上身出場也瞬間引爆全場,奧林匹克的官方日本推特還調侃「這似乎已成為了奧運的定番了」。
其中最讓網友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開幕式途中,場館上方出現了由1824架無人機組成的旋轉地球,無人機甚至還組成了各種運動的象形圖動態版,有不少網友在推特發佈自己從家裡看到旋轉地球的照片。
當然除了讚美之外,也少不了吐槽。首先遭到日本網友各種炮轟的是國際奧委會主席 #巴赫 的演講。因為此前巴赫口誤將日本人說成中國人——「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甚至還表示為了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必要的犧牲是應該的,加之國內反對奧運會的情緒高漲。巴赫13分鐘的長演講立即引爆日本網友情緒,網友將他的長達13分鐘的演講和天皇僅僅13秒的演講作對比,吐槽其演講又臭又長,「巴赫主席的演講時間如同男子5000m優勝者所使用的時間,天皇的演講則是男子100m」;此前擔任日本奧組委會長的 #森喜朗,因稱 #女性講話要很久於是要限制她們發言時間 的言論而被辭退,於是網友也拿這個「哏」開始調侃,用這個「說話時間久=女性」的推論為巴赫進行比基尼二創,即為其畫比基尼畫像。
推特上 #非難(批評)殺到 的話題也衝上了日本趨勢榜,譴責首相 #菅義偉 和東京都知事 #小池百合子 在天皇起身發言時沒有馬上站起來,而是過了一會兒才匆忙起立。不少網友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尊重天皇,「天皇是國家的象征,這樣的行為很沒有禮貌」,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沒有必要如此上綱上線,亦有網友調侃「可能是因為巴赫的演講讓他們都睡著了」。
然而在中國網絡上,則是一邊倒的批評。日本放送協會NHK在台灣入場時說「台灣です(這是台灣)」,並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轉播中國隊出場時中國地圖缺少了南沙和台灣,於是開幕式又双叒叕辱華了。中國網友怒氣瞬間點滿,「中國一個也不能少」、「日本時時刻刻都把台灣和中國分離!」;甚至有網友不爽「為什麼台灣比中國隊早出」、「為啥不把台灣香港放入中國隊?」。微博話題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 的討論也幾乎都是差評,「真尼嗎難看」、「我要去看看北京奧運會洗洗眼」、「百年最好的一屆奧運會就是北京奧運會了」;當然也有少部分網友表示尊重不同文化差異,認為開幕式還是挺不錯的,但卻被稱為「日吹」。不過各種吐槽中卻出現了一個大烏龍,有網友將東京2020日本文化慶典「Wassai」上日本舞踏團體山海墅的表演當成此次開幕式上的演出,微博名MyHubby聲稱「開幕上出現了許多讓人作嘔的節目和畫面,以及不少特定的『圖騰與儀式』」,亦有微博籃在囧途嘲笑到,「藝術不分國界~但分陰陽兩界!真沒什麼文化輸出了?還是恐怖片那點東西」;甚至有網友「看圖說話」,「我的理解是,日本瞎tm排放核廢水,海洋生物紛紛變異,上岸找日本人報酬來了」。雖然事後有公眾號、文章核查糾錯,但上述微博和評論仍未刪除。
除了「台灣」和中國地圖讓中國網友氣撲撲外,騰訊視頻也被中國網友「討伐」。獲得開幕式獨家轉播授權的騰訊視頻在23日直播時,隨著台灣代表團入場,直播畫面一度切成脫口秀,但等切回來時中國隊已經走完了。於是中國網友再度爆炸,紛紛表示要卸載騰訊,並灌爆騰訊視頻的官方微博:「看開幕式吶,你給我看脫口秀?」、「騰訊你是有什麼毛病嗎?」,不到一日 #騰訊視頻奧運直播切掉中國進場 的話題就破億了。然而網友發現此話題不一會兒就被撤了,疑似騰訊在背後公關操作,「騰訊能不能趕緊下架啊,一直撤熱搜,敢做不敢認」。雖然24日下午騰訊視頻的官方微博發聲明道歉,表示是因為「點播版權超範圍使用」,為此給「大家帶來非常不好的體驗,鄭重道歉」,然後此聲明根本無法平息中國網友的怒火,甚至被認為是找藉口,反而火上澆油。
不同於中國網絡上的「戾氣」,台灣網絡上則是一片感謝。雖然台灣此次奧運會以「中華台北」隊的名義參加,但NHK介紹時仍稱其為「台灣」,某種意義上變相實現了「東奧正名」;並且此次的各國運動員入場順序採用日本語50音,日本議員長島昭久在推特上透露此次台灣是用た(TA)進場,而不是チャイニーズ(chinese)的チ(chi)。雖然之後有網友表示根據1981年的《洛桑條例》,「Chinese Taipei」(即簡稱TPE)才是被奧組委所承認的,為了與中國做區隔,中華台北奧會在國家奧會會員名錄為「T組」。因此台灣本來就是排在T行出列,且「TPE」的開頭是「ティ」就是T開頭,所以出場順序並不代表被正名為「Taiwan」了。「奧運大會現場主持人講的是中華台北,因此他必須遵守洛桑協議,不然會面臨違約處罰」。但這一切還是被視為台日友好的象徵,不少台灣網友表示感動,也感謝日本的細心安排,推特上甚至出現台日網友互相打氣的場景;也有網友調侃這些行為「又辱華惹」:「你們就不怕維尼生氣?」台灣網絡上還流傳niconico直播開幕式時的彈幕,台灣隊出場時彈幕不停刷「台灣」、「獨立」;香港隊出場時則是「香港加油」;但輪到中國隊時則是「元兇」、「COVID-19的發源地」、「天安門」等字眼。
在英文網絡裡卻出現了個大烏龍。因為討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原因,日本網友在推特發出了一個話題 # IOCバッハ会長マイクロビキニ部(巴赫主席超小比基尼俱樂部) ,即為其畫穿戴比基尼的畫像。然而這個話題卻被不明白日文的英文網友,用在恭喜東京奧運會開幕的帖文中,於是不少日本網友趕緊用英文解釋這個話題的意思和發起的原因。
雖然此次東京奧運會被視為最多元的一屆,不少LGBTQ+選手參賽,但在開幕前卻深陷各種「歧視」爭議。除了前奧組委會長森喜朗因女性歧視言論而辭職外,還有開幕式創意總監佐佐木宏被揭發曾提議邀請演員渡邊直美扮豬,同樣在3月請辭。即使到了開幕前夕,仍有風波,接任曾因學生時代霸凌他人而引咎辭職的開幕式作曲負責人之一、音樂家小山田圭吾,閉幕禮表演總監小林賢太郎僅上任不足8日就被辭退了,原因是其98年的搞笑短劇中,以二戰猶太人大屠殺為主題。
攝:Mike Blake/Reuters/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八問奧運會:這個世界還需要奧林匹克這種綜合性的盛會嗎?👉https://bit.ly/3rBwpQ0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東京 #日本 #奧運 #台灣 #中國 #互聯網
猶太文化特色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藍色,不一定代表憂鬱,在摩洛哥北部的山城舍夫沙萬(Chefchaouen),藍色就是浪漫、夢幻的代名詞。來到這裏,頓覺詞彙貧乏,寶藍、天藍、彩藍、靛藍、紫藍、湖水藍……都不足以形容這裏深淺不一的藍。小鎮化成藍色的故事,要追溯到14世紀,據說當時有大量猶太人從西班牙逃難到摩洛哥,因為舍夫沙萬位處北部,又有天然山勢作屏障,因而成為猶太人的避難所。猶太人視為神聖的藍色,也因而在此遍地開花,從門牌、信箱、外牆、掛飾,都染上一抹藍。
這裏沒有馬拉喀什的混亂,更不像菲斯般使人迷失。走遍細小舊城區,只需約45分鐘,來回走了幾遍,有漸變得熟識的臉孔向我打招呼問好,膽子亦變得越來越大。出發前,我特意搜羅地道香港手信,包括深水埗購入的紅白藍膠袋、「香港製造」小巴站牌及一雙白飯魚。希望介紹香港文化的同時,能交換到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摩洛哥 #白飯魚 #手信 #Chefchaouen #西班牙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猶太文化特色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japancheapshoppingguide
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japancheapshoppingguide
以色列卡梅爾市場(Carmel Market)與薩羅納市場(Sarona Market),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兩座極具代表性的市場,並且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Sarona Market顯露出以色列人對於建築、風尚與品味的要求。錯過了任何一座,都十分可惜。
興建於室內的薩羅納市場,則是偏向時尚型市集,環境與衛生都更上一層樓,物價也高上卡梅爾市場一截,不過卻能換來更多精緻的餐點與特色小物。整座商場採用大量的玻璃屋頂導入自然光,加上精心打造的室內裝潢空間,很容易抓住年輕旅客的目光與相機,可能皮夾還沒打開,手上的相機就已經拍上好幾輪。
從肉品、海鮮、蔬果到文創用品,都可以在薩羅納市場內尋到寶。只是以色列物價不低。走精品市場路線的薩羅納市場,售價又會再高一些。但是清爽明亮的用餐環境、用心設計的招牌等等細節,都為「逛市場」帶來新奇又愉悅的樂趣。
賣著傳統以色列家常菜的年輕人,不斷地吆喝我們去嘗嘗。其實以色列傳統食物多以燉、炸為主,食材簡單,再透過眾多香料提味變化,初看賣相不甚美,不過用葡萄葉包著煮的燉飯,滋味酸爽甘甜,米飯柔軟易嚼,滋味令人難忘。其他還有如炸雞排、馬鈴薯餅、番茄湯等不同料理,都是以色列家庭常見的桌上料理,各有特色,只是都不及葡萄葉包燉飯所帶來的驚喜。
Israel's Carmel Market and Sarona Market are two representative markets in Tel Aviv, Israel, and present very different looks. Sarona Market reveals Israeli demands for architecture, style and taste. It's a pity to miss any one.
The indoor market of Salona is built in a fashion market, with a higher level of environment and sanitation. The price is also higher than the Carmel market, but it can be exchanged for more delicate meals and features. Small Things. The entire mall uses a large number of glass roofs to introduce natural light, and a well-built interior decoration space, it is easy to catch the eyes of young travelers and cameras. Maybe the wallet has not been opened, and the camera in your hand has been photographed for several rounds.
From meat, seafood, fruits and vegetables 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supplies, you can find treasures in the market of Salona. But Israel's prices are not low. The Salona market, which takes the route of the boutique market, will have a higher price. However, the refreshing and bright dining environment, carefully designed signboards and other details all bring new and joyful pleasures to the "market visit".
The young people selling traditional Israeli home-cooked dishes constantly sip us to taste. In fact, traditional Israeli foods are mostly stewed and fried. The ingredients are simple, and the flavor is changed through many spices. At first glance, the sales are not very good. However, the stewed rice wrapped with grape leaves is sour and sweet, and the rice is soft and easy. Chew, the taste is unforgettable. Other dishes such as fried chicken, potato pancakes, tomato soup and other dishes are common table dishes in Israeli families, each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not as good as the surprise brought by grape leaf wrapped stew.
イスラエルのカーメル市場とサロナ市場は、イスラエルのテルアビブにある2つの代表的な市場であり、外観が大きく異なります。サロナマーケットは、建築、スタイル、味に対するイスラエルの要求を明らかにしています。どれかを見逃すのは残念です。
サロナの屋内市場は、より高いレベルの環境と衛生を備えたファッション市場に建設されています。価格はカーメル市場よりも高いですが、より繊細な食事や機能と交換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小さいもの。モール全体は、自然光を取り入れるために多数のガラス屋根を使用しており、インテリアの装飾スペースが充実しているため、若い旅行者やカメラの目を引くのは簡単です。ウォレットが開かれていないか、手に持っているカメラが何ラウンドも撮影されてい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肉、シーフード、果物、野菜から文化的で創造的な用品まで、サロナの市場で宝物を見つけ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しかし、イスラエルの価格は低くはありません。ブティック市場のルートをとるサロナ市場は、より高い価格になります。しかし、さわやかで明るいダイニング環境、入念に設計された看板、その他の詳細はすべて、「市場訪問」に新しい喜びをもたらします。
伝統的なイスラエルの家庭料理を販売する若者たちは、私たちを味わうために絶えず飲みます。実際、イスラエルの伝統的な食べ物はほとんどが煮物で揚げられています。材料はシンプルで、風味は多くのスパイス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一見、売上はあまり良くありません。しかし、ブドウの葉で包まれた煮込み米は酸っぱくて甘く、米は柔らかくて簡単です。噛む、味は忘れられないです。フライドチキン、ポテトパンケーキ、トマトスープなどの料理は、イスラエルの家庭では一般的なテーブル料理であり、それぞれに特徴がありますが、ブドウの葉で包んだシチューがもたらす驚きほどではありません。
שוק הכרמל בישראל ושוק שרונה הם שני שווקים מייצגים בתל אביב, ישראל, ומציגים מראה שונה מאוד. שוק שרונה חושף דרישות ישראליות לארכיטקטורה, סגנון וטעם. חבל לפספס אף אחד.
השוק המקורה של סלונה בנוי בשוק אופנה, עם רמה גבוהה יותר של סביבה ותברואה. המחיר גבוה גם משוק הכרמל, אך ניתן להחליף אותו בארוחות ותכונות עדינות יותר. דברים קטנים. הקניון כולו משתמש במספר רב של גגות זכוכית בכדי להכניס אור טבעי, ובמרחב קישוט פנים בנוי היטב, קל לתפוס את עיניהם של מטיילים ומצלמות צעירות. אולי הארנק לא נפתח, והמצלמה בידך הצטלמה במשך מספר סיבובים.
מבשר, פירות ים, פירות וירקות ועד אספקה תרבותית ויצירתית, תוכלו למצוא אוצרות בשוק של סלונה. אך המחירים של ישראל אינם נמוכים. לשוק סלונה, שעובר את מסלול שוק הבוטיק, יהיה מחיר גבוה יותר. עם זאת, סביבת האוכל המרעננת והמוארת, שלטי השלט המעוצבים בקפידה ופרטים אחרים מביאים תענוגות חדשים ומשמחים ל"ביקור השוק ".
הצעירים המוכרים מנות ישראליות ביתיות מסורתיות כל הזמן לוגמים אותנו לפי הטעם. למעשה, האוכל הישראלי המסורתי ברובו מבושל ומטגן. המרכיבים פשוטים, והטעם משתנה באמצעות תבלינים רבים. במבט ראשון המכירות לא טובות במיוחד. עם זאת, האורז המבושל עטוף עלי הענבים חמוץ ומתוק, והאורז רך וקל. ללעוס, הטעם בלתי נשכח. מנות אחרות כמו עוף מטוגן, לביבות תפוחי אדמה, מרק עגבניות ומנות אחרות הן מנות שולחן נפוצות במשפחות ישראליות, לכל אחת מאפיינים משלה, אך לא פחות טוב מההפתעה שמביא תבשיל עטוף ענבים.

猶太文化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日本的洋食:從洋食解開日本飲食文化之謎」新書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品嚐洋食的奧妙
咖哩飯、拿坡里義大利麵都是日本料理?那麼,炸豬排飯呢?
牛肉鍋、壽喜燒、長崎蛋糕,甚至是拉麵,
你以為這些都是日本料理,其實全部都是外來食物!
你以為的日本料理不是日本料理?!日本洋食的前世今生讓人大嘆不思議!
日本的和食,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上,成為精緻、高貴、傳統的美食。
然而,在外國人口中的「日本料理」,可不只有壽司或天婦羅,日本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耳熟能詳的食物,例如咖哩飯、蛋包飯、義大利肉醬麵、豬排、丼飯等等,在外國人眼裡,仍屬於日式料理。理由不難想見,它們是誕生於國外的食物,卻在日本發展出不同於原始料理的形式,成為當今日本全國各地的常見菜單。
故事要從日本進入明治時代(一八六八)說起。當時日本吸收了來自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各項文化,飲食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在這段過程裡,歐美各地的料理逐漸和日本料理融合,調整為「和洋折衷」的口味。當中有許多料理因為不合日本人口味而消失,但如壽喜燒、蛋包飯和炸豬排飯等,源自葡萄牙的天婦羅、英國傳入的咖哩、法式料理變身的可樂餅,則發展為新的料理,在日本落地生根。不僅如此,從食材、烹調法到器具等,都發展出日本獨有的文化。
嚴格說來,「洋食」指的就是在日本獨自發展而成的西洋風料理,而非純日式料理。它們和現代日本人常吃的傳統日式料理齊頭並進,創造出日本當今的飲食文化。本書從歷史、社會、文化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
作者簡介:青木百合子 Aoki Yuriko
世界料理綜合情報站e-food.jp代表。各國及鄉土料理研究家。
致力推廣長年受到各國地域居民喜愛的鄉土料理,用食物串連起日本與全世界,積極振興逐年失傳的地方傳統特色料理。
曾任職於國際飯店的廚房,在需要因應60國以上的料理菜單,並針對外國顧客的宗教飲食需求,如「清真食品」(伊斯蘭教)、「潔食」(猶太教)和素食主義者之料理現場擁有實務經驗,習得專業技術。受理東京大使館和大使公邸的委託,以大使館及大使公邸主廚的身分,提供各國道地的鄉土口味。
目前擔任世界料理及食譜博物館・圖書館的館長、Gurunavi ippin「各國鄉土料理」策展人,並兼任日本「潔食」股份有限公司的協調專員。
監製、執筆的書籍有《世界料理大調查!》(しらべよう!世界の料理)全7冊。

猶太文化特色 在 宗教哲學09. ㄧ神教的特色:猶太教-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ㄧ神教的 特色 : 猶太教. 65K views 1 year ago 102S202 宗教哲學 ... 溫故知新談儒家| 文化 科技系列講座. 臺大演講網. 臺大演講網. ... <看更多>
猶太文化特色 在 ACT-U HK - 「拉闊遊世界—以色列篇」活動將於明天進行 的推薦與評價
通過遊歷當地特色旅遊景點,深入了解此陌生國度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解開猶太文化的神秘面紗。 就在明天下午,George將會聯同以色列當地青年Liel一同為大家介紹以色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