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網友傳來的訊息,說的是Cell 科學期刊,刊出的一篇文,重點是要講一群很有名的科學家認為說covid-19來自武漢實驗室的說法沒有證據. 比較有可能的來源,是動物.
這個文對我來講太困難了,太多專有名詞.有看沒有懂.但我還是看了一圈,
第一,Cell是很有聲望的科學期刊,與Nature, Science這些期刊齊名.尤其在生物學相關期刊裡,排名應該是第一吧!
第二,這篇文章(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991-0)
是列在Cell Press Coronavirus Resource Hub 我的理解是放在hub是為了讓更多資訊快速流通,所以可能沒有經過一般正常程序的檢驗,但的確也已經是cell的團隊挑過了之後,才能放上來.這個文有33頁, 點進去以後,上面寫著Journal Pre-proof.這是說Cell還沒有完成查證的意思吧?
第三,我讓我那醫生老公看了結論,大意大概就是,武漢實驗室的說法沒有證據. 比較有可能的來源,是動物.
我很希望有真的懂的朋友,看了以後,來告訴我們,可信度如何.
【證武漢實驗室清白!多國科學家重磅發聲】
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週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評判。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20余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斯蒂芬·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安傑拉·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戴維·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7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上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3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3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暴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作者還審核了支持新冠病毒人畜共患起源和自然進化方面的證據。文章說,絕大多數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是人畜共患起源,之前的幾種人類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從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史來看,它的出現與先前和動物市場相關、因人類暴露導致的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相似。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經歷了頻繁的突變,包括大流行早期出現的D614G突變以及發生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一些突變。這些突變是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後發生的,增強了病毒適應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新冠病毒出現時其刺突蛋白已優化到足以適應與人體細胞有關受體結合的說法。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猶他大學 科 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美國猶他州、猶他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美國猶他州、猶他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美國猶他大學|猶他州研究型大學U of U|University of Utah 的評價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立洋精選學校|猶他大學(U of U) 全美最佳遊戲計設第4名 創業 ... 的評價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猶他大學ptt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猶他大學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是米國栽贓誣陷
🥴🥴🥴🥴🥴🥴🥴🥴🥴🤬
【證武漢實驗室清白!多國科學家重磅發聲】
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週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評判。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20余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斯蒂芬·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安傑拉·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戴維·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7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上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3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3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暴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作者還審核了支持新冠病毒人畜共患起源和自然進化方面的證據。文章說,絕大多數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是人畜共患起源,之前的幾種人類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從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史來看,它的出現與先前和動物市場相關、因人類暴露導致的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相似。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經歷了頻繁的突變,包括大流行早期出現的D614G突變以及發生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一些突變。這些突變是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後發生的,增強了病毒適應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新冠病毒出現時其刺突蛋白已優化到足以適應與人體細胞有關受體結合的說法。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分享于 #今日海峽 文/圖
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牛奶針】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
只是想好好睡個覺,卻因此染毒!呂小姐因有睡眠困擾,3年多來去了400次,購買推薦的「舒眠課程」,年初因長期神智不清就醫,沒想到竟是注射俗稱「牛奶針」的第4級管制藥品,且診斷出麻醉劑上癮 [1]。
■牛奶針是什麼?
它的正式名稱是「丙泊酚」(Propofol),「台中榮總麻醉部」洪至仁主任說明,因為外觀是乳白色的液體狀,因此被稱為「牛奶針」;因為患者麻醉後較不會有昏沉感,在外科手術中廣泛使用。
■麻醉就像睡覺?牛奶針濫用藏致命危機
除了外科手術外,有些健檢機構或醫美診所標榜的「舒眠麻醉」,也是使用丙泊酚作為麻醉藥物。洪至仁指出,人體在注射麻醉藥物後,反射系統會受到影響,可能導致心跳、呼吸變慢,即使這次使用時沒問題,也無法保證下次使用就能安然度過;如果剛好身體狀況不佳,就可能致命!因此使用丙泊酚時,最好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隨時監測患者的生理狀況。
因為丙泊酚「好用」、「舒服」的特性,在國內外皆曾引發濫用疑慮。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正是因為使用丙泊酚不慎而送命;洪至仁也提到,曾有不肖業者以「戒海洛因癮」、「改善失眠」等訴求,接客施打牛奶針,但一旦使用不慎,就可能送命[2]。
■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
在醫療麻醉科中,有一種乳白色溶液,很常在手術作為麻醉藥和鎮定劑,它就是「丙泊酚」(Propofol),俗稱牛奶針。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由於牛奶針的效用非常快,且通常藥效很快就結束,因此容易被濫用。若使用過量失去意識,是可能致死的。
■牛奶針是毒品限專業麻醉師用
衛福部提醒,台灣已於2015年將此藥物列為第4級毒品,只有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才能服用,並且須由專業醫療人員給藥、監控服用者的心臟及呼吸等生命徵象,以避免使用過量。
▶過去曾有不法人士謊稱牛奶針能解毒癮,但這是不實的資訊,況且共用針筒或來源不明的藥物,可能還會提高感染愛滋病(AIDS)的風險,切勿以身試法,遠離毒品才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唯一道路。
■牛奶針依賴性強恐上癮
根據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毒物控制中心的資料,牛奶針能帶來醉意和高潮,若遭濫用容易產生依賴性,並上癮,最後愈服愈兇,變得無法自拔,一旦癮頭無法滿足,就容易變得焦慮和激動。如果原本有在用機械式呼吸輔助(Mechanical ventilation),還可能會產生抗拒,妨礙治療。
■牛奶針的睡意有別一般睡眠
與一般的麻醉藥一樣,牛奶針會造成低血壓(Hypotension)、抑制呼吸,且使腦和神經系統變遲鈍。此外,牛奶針還會帶來暈眩和睡意,並會持續數小時,所以服用後的24小時內別開車,或從事任何需要全神貫注的活動[3]。
■致命牛奶針,列管安人心!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曾讓流行樂天王麥克傑克森送命的丙泊酚(Propofol),因製劑外觀呈現乳白色而稱之「牛奶針」。丙泊酚製劑為具醫療用途之麻醉劑,係以靜脈注射方式用於全身麻醉,或於人工呼吸器病患、局部外科手術和侵入性檢查作為鎮靜使用。
惟近年時有媒體披露其被毒癮者用來當作替代性毒品而遭濫用,常因過量致死或藥效發作失去意識而發生意外,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分析該所99年至103年間解剖之死亡案例,與Propofol相關死亡計17件,其中有數件為自行施打牛奶針過量致死案例。
食藥署進一步表示,施用Propofol針劑後可能會導致心跳減緩、呼吸抑制而死亡,因此必須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使用,且須由專業醫師給藥,使用過程中必須有醫療人員持續監測病患的心臟及呼吸功能,避免因藥物過量,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風險。
為維護國人用藥安全及健康,行政院已於104年3月26日公告將Propofol增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加強其流向管理,自丙泊酚(Propofol)列管後迄今,食藥署查獲之違規案件計16件,以無管制藥品登記證為最多,其次為簿冊未詳實登載收支結存情形,皆依相關法規處分。
食藥署同時提醒民眾,為防制丙泊酚遭非法濫用,行政院亦於同年8月10日公告其為第四級毒品,千萬別任意施用以免違法[4]。
■牛奶針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
草屯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聿斐指出,牛奶針主要成分丙泊酚是短效麻醉藥,臨床上常用於手術、大腸鏡等無痛檢查等,可短暫麻醉患者並讓其檢查結束就甦醒,一般人若長期使用牛奶針易成癮導致用量愈來愈大,一旦造成呼吸抑制就有致命危險;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則表示,丙泊酚是4級管制藥品,需有相關執照才可取得且一般不會用來作為安眠藥品。
黃聿斐指出,施打丙泊酚易出現心跳減緩、抑制呼吸等副作用且施打風險高,不符合睡眠障礙治療的醫療常規,此外若麻醉藥物成癮者拿牛奶針作為戒癮的替代方法,也可能衍生新的成癮,甚至造成死亡。
顏宗海表示,施打丙泊酚應由受過麻醉訓練或加護病房照護訓練的醫師執行,不應由執行診斷或外科手術的醫師執行;施打丙泊酚時應持續監測病人情況,並備妥維持呼吸道通暢、人工換氣及供氧設備[5]。
■失眠知多少? 談藥物及非藥物處置的利與弊
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然而台灣民眾的失眠問題與安眠鎮靜類藥物使用之盛行率相當高,幾乎每3-4人就有一人使用過安眠藥,且不分醫療科別。
然而,研究發現就醫或非就醫民眾普遍對於正確及安全用藥的識能或遵從性不佳,特別是老年族群,失眠問題處理不當或安眠藥劑濫用將導致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例如跌倒、車禍、專注力降低、記憶障礙、日常功能影響、人際關係低下等,且常與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焦慮症)共病。
為有效預防民眾誤用、濫用或依賴安眠鎮靜藥物,對於安眠藥使用問題的早期辨識、精準評估、成功轉介、以及持續追蹤等,皆迫切需要大眾知能教育的提升,以及醫療專業服務的介入。
失眠的處遇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類,其中藥物處置是較常見的方法,包括benzodiazepines, “z‐drugs”, melatonin receptor agonists, selective histamine H1 antagonists, orexin antagonists, antidepressants, antipsychotics, anticonvulsants, and non‐selective antihistamines等數種處方(Krystal et al., 2019)。
用藥並非失眠處置最佳的方式,安眠藥也常帶來負面影響,歷史上名人如蔣經國總統的失眠困擾與安眠藥戒除經驗是很好的例子(https://reurl.cc/ar6p2Y),他在日記中所揭露的經歷,警惕世人重視壓力自我管理及安眠藥危害的議題。
然而,藥物並非國際間推崇的首要處置方法,非藥物治療方式中如「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具實證基礎的失眠治療首選(Krystal et al., 2019),其優點為無成癮副作用、短期之療效等同安眠藥、長期療效較安眠藥具持續性。
缺點包括:療效尚缺乏強力證據、介入費時且無法如安眠藥般短期見效、需醫療團隊長期追蹤以維持療效然病患易不遵從等議題[6]。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貴婦花2000萬打400次牛奶針助眠 竟驗出K他命!」:https://bit.ly/3dB2nGL
∎[2] (健康2.0 )「麥可傑克森因它喪命…牛奶針可助眠、戒毒癮?麻醉科醫師這樣說」:https://bit.ly/3svGAEw
∎[3] (Hello醫師)「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https://bit.ly/32LgOBT
∎[4] (衛生福利部)「致命牛奶針,列管安人心!」:https://bit.ly/32BBUSM
∎[5] (蘋果新聞網)「非失眠用藥,濫打恐送命」:https://bit.ly/3en4EEz
∎[6]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失眠知多少? 談藥物及非藥物處置的利與弊」:https://bit.ly/2L50B4x
➤➤照片
∎ Hello醫師「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https://bit.ly/32LgOBT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濫用 #牛奶針 #丙泊酚 #Propofol #短效麻醉藥 #毒品 #麥克傑克森 #失眠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用玩家-食藥署 / 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美國猶他州、猶他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猶他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Utah),簡稱U of U,世界著名高等學府,是美國猶他州高等教育的旗艦型學校,也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屬於北美頂尖研究型 ... ... <看更多>
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美國猶他大學|猶他州研究型大學U of U|University of Utah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大學#猶他州# 猶他大學 #研究型大學#猶他#uofu #大學#UniversityofUtah美國 猶他大學 |猶他州研究型大學U of U|University of Utah這次摩根來到美國 ... ... <看更多>
猶他大學 科 系 在 美國猶他州、猶他大學科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猶他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Utah),簡稱U of U,世界著名高等學府,是美國猶他州高等教育的旗艦型學校,也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屬於北美頂尖研究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