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迷投稿】 文:謝信的藝文空間 —「 #陳木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一直以為佢係個陌生人,即係我知佢拍過好多電影但究竟邊套打邊套我係無概念,所以我一直唔知自己睇過佢幾多戲所以一直覺得佢係陌生嘅
.
但原來我最早睇果套係賤精先生而且呢套戲仲有買碟添,2002年嘅電影呀,下一套就係新警察故事(2004),又有買碟,之後男兒本色(2007)一樣有碟
.
睇番維基,佢嘅作品應該可以1999年做分界線
.
呢一年佢拍左第一套特警新人類,自己無咩印象
呢一年係香港電影史入面好重要嘅一年,因為喜劇之王就係呢年拎左成3000萬票房,呢年亦特別在有套港漫改嘅電影,正是中華英雄(2千幾萬票房),呢年可以話係王晶嘅電影宇宙年,係呀我地有自己嘅universe架,因為佢嘅戲佔住呢年10大電影嘅第四,五位,咁排喺佢之後呢,就係陳導套特警新人類(千五萬票房)
.
到隔年嘅特警新人類2都有上一千萬票房不過今年(2000年)就入唔到十大喇,因為排名最末果套薰衣草都近千五萬票房,睇番呢年十大總票房同上年比相差成二千萬呀,不過呢年出產嘅電影都比上年多左十幾部,當然如果嚴謹去計仲有好多因素要諗埋但以市場氣氛黎講,呢兩年係叫港產片輝煌嘅最尾,到左2001年雖然單係頭兩部電影已經過左成億票房,但出產嘅電影(一百套左右)就已經比上兩年少左三十幾部
.
拉遠左少少,睇番維基,陳導嘅電影喺2001之後就每年有一部作品,如果以電影市場開始踏入低迷黎講,程度上佢嘅作品係頂住衰退嘅中堅力量,2003年雙雄票房800幾萬、2004年新警察故事過2千萬(呢年榜首係功夫又6千幾萬)、2005年三岔口6百幾萬、2006年寶貝計劃2千幾萬,呢年香港十大總票房係1億7千萬左右,補充一點04同06年陳導兩部戲都入左票房三甲、2007年男兒本色千三萬,呢個票房數字如果放喺2000年係入唔到十大的,但呢年就做左殿軍而呢年榜尾套戲係導火線900萬票房,我早兩日先翻睇完,好撚好睇呀,到2008年保持通話依舊keep住千三萬票房
.
而2008年,可以算係香港電影史另一個分水嶺,因為呢年冠軍係長江7號5千幾萬票房,長江7號代表咩呢,我好直接講係周星馳嘅江朗才盡,咁我唔論斷呢個係佢個人問題定香港電影市場定娛樂圈搞成佢咁但程度上呢個係人所共知,當然咁講有好多人會屌我但呢年以後佢的確唔再係電影界嘅無名香港嘅神話,但呢年香港電影無死到,因為葉問第一部面世拎左亞軍,陳導嘅保持通話守喺中遊位置而榜尾係近800萬嘅證人,呢年十大總票房係1億8千萬
.
入到2009年,香港市道正式講得上係轉差一年,其實90年代尾港產片開始末落,到真係跌到有個距離,都仲支撐左10年,呢年出產嘅電影只係得55部,十大票房嘅第一名係套賀歲片,話你知由99年起計,香港十大嘅第一幾乎都係動作片稱霸(除左2000年一套孤男寡女),呢年係連動作大片十月圍城都得千六萬票房嘅一年,但呢年十大總票房仲有近1億6千萬
.
到2010年,呢年陳導嘅全城戒備無入十大,事實上呢部戲當年嘅評價亦唔好,但話你知,電影喺大陸收9000萬人仔,而呢年第一嘅葉問2都係得4千幾萬票房,其實呢年十大總票房有1億8千萬,呢個係咩數呢,我計番1999年到呢年共12年嘅十大總票房平均數係2億,所以呢個成續其實唔係真係咁差,什至好過上年,呢年出產嘅電影一樣唔過60部
.
呢年之後,陳導嘅作品得番5套(未計遺作),分別喺2011,13,15-17,當中掃毒同五個小孩的校長成績斐然,分別係3千萬同4千6百萬,後者呢個數應該係陳導呢廿年黎最高,可惜喺2015年撞正葉問3(6千萬),而2015嘅十大總票房係2億5千萬以上,好值得高興係咪但睇番資料,十大入面有至少四部係合拍片而且頭三名包括五個小孩的校長都係合拍(即有中資投資)
.
以呢年為例,出產嘅電影係59部,中間有36套係合拍,然後我地跳一年睇2017,陳導目前已上映嘅最後一套喵星人呢年票房仆直(聽個名我都唔想睇),但我會咁諗,一個導演,佢拍廿年戲,可能每十部先衰一部咁仲唔叫勁唔夠好?
.
2017年香港電影咩事呢,呢年春嬌救志明3千萬票房,拆彈專家2千5,西遊2千3,一念無明千6,29+1千5萬,十大總票房近1憶8千萬但出產嘅電影得53部當中仲有34套係合拍片,以上提及五套除左一念無明其他全部係合拍
然後再睇番陳導,佢唔係周星馳,唔係杜琪峰陳可辛,佢唔係啲喺鏡頭前會俾到你感覺好近嘅導演,喺娛樂圈容易聽到佢多啲故事俾大家認識嘅導演,但佢嘅作品根本一直以黎對香港電影都非常重要,點解我地失去左佢嘅傷痛會比黑豹細呢(容我咁比喻)
.
因為呢個自我嘅反醒,我有一刻諗過寫陳導一系列嘅影後感做個電影回顧特輯,我亦希望坊間有人會咁樣去做,以紀念我地呢位為香港電影默默耕耘嘅導演
是以先呈上呢篇前文作預告
(唔一定寫得成,工程都幾浩大,但如果有多啲人表示支持,動力就可能大啲,謝)
.
加入狂友fb群組【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 http://bit.ly/32xJWLp //
直接交流 × 討論電影由你起頭!
.
*追蹤instagram【 madman.movie 】有你著數!
*// https://www.instagram.com/madman.movie/ //
*
*讚好專頁【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緊貼最新電影資訊!***
------------------
░電影資訊 ░獨家影評 ░幕後製作 ░戲院優惠
Fb專頁【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
http://www.fb.com/MovieMadMan
特警 力量 53 在 余文彥 Wen-Yen Y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譽寅教練,真是太厲害了!身為RQ的夥伴於有榮焉。
看完文章,感觸很多。我一直相信教練和選手(學員)是一個「團隊」。為共同目標分工努力的團隊。一個建立在信賴之上的團隊,因為信賴而有力量,你的力量不僅來自你自己。
期待譽寅教練與選手一起衝擊世界,為我們帶來更多令人振奮的消息!😃😃
最近一年,我的文章產出比以往少很多,也沒有新的出版物,部落格的更新頻率一個月幾乎不到一篇,臉書上也很少交代自己在做什麼。
不是因為懶或不願意分享了,而是其實寫東西本來就不是我的興趣,何況真的想看硬知識文章的人也不多。後來想想,倒不如花更多心思在我的選手身上吧!
想當初學習運動科學、訓練方面的知識、寫部落格等,都是為了幫助其他人少走些冤枉路;更遠大的理想,是希望能夠提高整個華人圈在耐力運動的水平,在世界性賽事佔一席之地。也許網路文章或書藉可以擴散給不少愛好者,但作者本身是沒什麼感覺的(回饋不多),而且真正想拼成績的,也不見得想要/願意花時間在閱讀上,所以有時候真的不知道寫來幹嘛。
但當我實實在在的幫選手安排訓練計劃,我跟選手之間的直接互動,以及他們的比賽表現就是最棒的回饋。尤其是在比賽現場看著他們奮力向前、進終點那一瞬間的各種情緒,還有在賽後面對面訴說著訓練或比賽的過程心得,感受更加深刻....
這次KONA世錦賽之旅,我是以教練/觀察的身分參加,自己並沒有資格參賽。我本身沒比過超級鐵人,也沒跑過馬拉松,甚至很久沒比賽了;說到這裡,很多質疑的聲音就會出現。
「你憑什麼當教練?」
這三年來,我一直很想透過自己去傳達一個觀念:要看一個教練夠不夠格,不是看他能跑多快、過往成績有多好、證照考了幾張.....真正重要的,是要看他幫助過多少選手達成目標,同時又可以平衡其他方面,而且持續熱愛著這項運動。
說真的,教練自己的成績有多快,跟你有什麼關係?
一點關係都沒有。
———
今年,我很高興幫助了六位選手順利無傷完成Ironman世錦賽,其中有三位更是第一次在這條高難道賽道挑戰226距離,下面是他/她們的成績以及背景簡介:
【9:10:36】
中國最快的鐵人,已經是第四次來到KONA比賽,去年成績是9小時44分,今年不僅是成績最快,同時也是進步最多的一位,更創下華人在此賽道的最佳紀錄。
🏊♂️ 3800m 57:42
🚴♂️ 180km 4:52:15
🏃♂️ 42.2km 3:13:02
【10:06:33】
電視台導演,生活作息極不定時,經常要通宵工作,不過對訓練相當執著。今年是第二次來KONA比賽,去年成績是10小時33分,進步27分鐘。
🏊♂️ 3800m 1:03:49
🚴♂️ 180km 5:02:47
🏃♂️ 42.2km 3:50:03
【10:13:53】
作為一名特警,身體素質相當好,113距離最佳成績是4:39,但工作時間相對不確定。在四月取得KONA資格,這次也是他第一次比226距離。
🏊♂️ 3800m 1:09:47
🚴♂️ 180km 5:06:00
🏃♂️ 42.2km 3:50:33
【10:22:17】
體育公司管理者,之前一直跟著一位德國教練,但近期成績遇到瓶頸,所以找上了我。今年是第二次來KONA比賽,去年成績是10小時34分,進步12分鐘。
🏊♂️ 3800m 1:03:21
🚴♂️ 180km 5:13:19
🏃♂️ 42.2km 3:58:43
【10:58:12】
科技公司員工,在八月取得KONA資格,馬上投入超鐵的訓練,第一次比226距離就進入了11小時。
🏊♂️ 3800m 1:26:57
🚴♂️ 180km 5:37:10
🏃♂️ 42.2km 3:45:41
【12:20:47】
這次一起到KONA比賽的唯一一位女生,是名學校老師,在四月取得KONA資格,也是第一次比226距離,表現也出乎預期的好。
🏊♂️ 3800m 1:11:52
🚴♂️ 180km 6:03:11
🏃♂️ 42.2km 4:53:58
———
一路走來,心中想要挑戰世界的目標都沒有改變,而且一步一步、慢慢的在靠近了。打破現狀的路很難走,甚至有點孤單,但我有信心能夠走到,那怕是要花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去走,我絕不放棄。
反正我也才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