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描繪的後疫情時代未來生活圖像
去年,疫情打亂了科技公司們各種例行的春季大拜拜行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視訊會議、預錄影片。今年依然如此。不過Google I/O卻已經描繪出一個後疫情時代的生活圖像:AI。
整個I/O很多次都提到了「Pandamic」。可以想見Google接下來的方向就是「後疫情」:如何使用科技讓自己與疫情和平共處,並且以產品作匹配。這是很清晰的戰略高度。儘管過去Google在社交方面(social platform)完全不是強項(不然就不會把G+收掉),但一直以來,Google對於使用者行為的理解,卻是非常成功的。今年它對於未來生活的論述一點也不花俏,卻有著徹底輾壓Apple的底氣。
Pichai 開宗明義提到「More helpful Google for everyone」。於是我們也看到了Google如何描繪了未來的生活型態。
購物:後疫情時代的顯學
現在幾乎是每個科技公司都想做購物台,這也是我對Google最關注的項目。
話說2019年的F8,Facebook已經把社群平台與購物,兩者牢牢綁在一起。加上經過這幾年下來,不斷的網紅帶貨風潮,貌似網路購物的路徑只能夠牢牢地跟社群平台綁在一起。Google收掉了「G+」之後,果然把購物路徑做在Search與YouTube上。前者是「買東西前要做功課用的」,後者YouTube則是性質最接近社群媒體的平台。也難怪,Google現場展示出的案例,就是美妝YouTuber在示範化妝品影片之後,接著連動到購買的過程。
我的猜測是:Google的購買功能、整體的購物氣氛與互動感,可能都與目前的社群平台很不一樣。相對於目前FB與IG總是大量議論紛紛炒板子地叫賣型態下的購物環境,Google Shopping的整合購物體驗,可能會少了許多議論感。畢竟「YouTube」仍是一個以觀看為主,議論為輔的平台;觀眾們累積的行為也以「搜尋」與「觀看」為主。所以我估計它在初期,應該並不是典型「社群電商」的型態。這樣推演,要能更好的在Google Shopping上搶得先機,精準的商品影片與文案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一切的背後,都與使用者需求對應AI的技術有關。
AI是溝通與人類行為的延展
整場I/O有顯著的篇幅強調最新的AI語言應用能力,包括LaMDA與MUM。LaMDA,它以一個很能尬聊的機器人的型態呈現,但它背後卻是大量的語言學習與資料運算訓練的結果。MUM是更進一層的多工搜尋,可以經由深層學習更多知識,產生更多答案,並且翻譯成更多種不同語言。Google長期以來專注在研究自然語言AI,包括文字、圖片、影片與聲音四項,並把成果運用在多方面,尤其是搜尋工具(Search)。而這又讓我想到史匹柏的電影AI中,小男孩大衛與圖書館玻璃板對話的橋段。
AI除了運用於針對特定條件的深層搜尋,也有其他更廣闊的領域。例如:重建更多非語言溝通的細節。想像當我們身在國外,就算外語不太好,還是可以透過許多其他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方式互動,像是身體語言、手勢、表情、音調等。但到了線上,這些訊息付之闕如,形同增加溝通障礙。因此,透過AI技術去除溝通障礙,保留更多真人訊息,就成為重要的事。運用 AI降低視訊軟體中收音傳輸產生的噪音,以及透過語音辨識,提供不同語言的即時翻譯字幕,都讓線上溝通更加順暢。這就不難理解Google meet companion mode要加入AI作為遠端溝通工具的原因。
Google 與蘋果 開始神似起來
把手機連動車鑰匙、與三星共同開發的手錶、Pixle手機的安卓12系統與它的進階美學、強大且自然的手機內建運算攝影,以及手機與筆電同步互聯功能等等,這些新產品與新特點,都不斷的讓我聯想到蘋果。這兩家竟然開始神似起來。
我猜測在接下來兩三年,蘋果將會感受到一股龐大的市場壓力。因為這些產品脈絡在Google的領域,都可以明確的對應到一群鮮活的普通人使用者與他們「日常的行為動線」;但反觀在蘋果的身上,卻是令人感受到一群特意刻畫出的使用者「場景角色」。兩者的因果關係剛好相反,估計產品購買邏輯也很不同。或許這正是突顯出Google的優勢:從消費者日常的網路搜尋與各種軟體的使用,掌握了大量的使用者行為群像,有利於產品發展決策。
路痴神器就是管用
話說兩年前Google發表的路痴神器解救了許多人,接下來有更進階的:更多更細的地標,甚至連大型商場也有路標,免得你在商場裡也迷路。Google Map還提供了更多道路細節,也更符合人們行為動線的需求:到哪裡,做什麼?還有如果我們出門想要避開人潮,尤其是在疫情期間,Google Map也能夠即時標示。
科技的終點該通往何處
每年Google I/O最後都會給個勵志的小故事作為尾聲,讓整個大會Keynote帶著溫暖結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一名印度赤貧村落的少女,透過使用Google pixle持續上學。今年Google依然有一個教育類的好學少女,靠著使用Pixle手機奮發向學的小故事,但今年我更關注Google的研究計畫延伸至醫療領域更多面向:西北大學合作的乳癌研究計畫、鼓手的義肢計畫、盲人馬拉松引路神器,以及如何幫助聽障人士因為使用pixle,而成就了生平第一次與兒子「打電話」的美事。這些慈善與勵志的專案故事,竟然讓我突然感動了起來。大概是因為疫情吧!人們忽略了科技的終點並不是只通往股票,矽谷也不該只是作為各種瘋狂產品潮起潮落的代表,而科技公司也不該是不斷的透過販賣個資恐懼感,來促銷個資安全。
回頭看看從過去的承平時代,到現在的疫情生活,人們的行為日常已經被迫徹底改變。無論我們接不接受,不如老實的承認,這一切已經回不去了。這樣的話,至少在恐懼與未知之中,我們還有科技。或許這是我們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轉機。
特美事線上購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觀玲老師推好物}沒想到今天匆匆忙忙的,也能參加發表會兼同學會!發表會中除了認識全新科技,還見到了好久好久不見的好友,我心目中冠軍級彩妝師,現在是「S+DIAMOND鑽美姬」的講師-Dino!今天正是「S+DIAMOND鑽美姬 璀璨發光系列發表會!
肌膚最害怕的光有UVB、UVA,還有科技光,尤其科技光對肌膚的傷害是深入真皮層,只要一直面對電子設備,就會不停增加活性氧(ROS),然後就會加速老化,意思就是說~你連自拍的時候,都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沒有小題大做,算算到現在~已經自拍多少張照片了😆!
市面上當然也有對抗科技光的保養品,但「鑽美姫」從化妝水到隔離霜都能對抗科技光?!我們今天還看了實驗影片,真的連化妝水也行,主要是整個系列都添加了專櫃級「藍光防護配方-依克多因Ection」,再加上能夠提升肌膚自我防禦能力的「彩虹藻精粹(長得很可愛)」,拒絕藍光帶曬,還要自我保護。
「依克多因Ection」是1985年,在埃及的奈特倫洼地鹽湖裡,嗜鹽性微生物中所存在擁有自我保護機制的生物因子,它們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還能環繞在細胞外圍形成保護層,抵擋UVB、UVA及可見科技光。品牌還有透過抗老化試驗,用UV光照射皮膚器官培養模型,塗抹過「依克多因Ection」的部分,真的有顯著效果。添加於保養品的話,不只能提升光防護力,還能進而延緩老化、提亮膚色!
☝️SD全系列都有添加「藍光防護配方-依克多因Ection」及「彩虹藻精粹」喔!
💎「SD璀璨發光水(120ml NT680)」能給予肌膚日以繼夜的斷光保護力,為肌膚產生自我保護作用,賦予極致保濕與透亮,並以「高純度亮采精粹保濕因子」,改善因乾燥而造成的暗沉現象,講師Dino建議、夏天可冰冰箱後再使用,舒緩效果好,也可以濕敷。
💎「SD璀璨發光雙精華(50ml NT980)」為油水分離劑型(橄欖油),給予肌膚全光域的防護力。特別添加原產於南美洲熱帶地區天然植物「紫茉莉精萃」,緩解肌膚不適、泛紅,強化肌膚防護力。幫助肌膚補充流失之養分,喚醒肌膚活力,為肌膚增添光采能量。講師Dino建議~與粉底液1:1混合使用,底妝超服貼!
💎 「SD璀璨發光清透乳(30ml NT880」專為經常性暴露於藍光光源的人設計,給予肌膚全光域的防護力。特別添加「神經醯胺」與「角鯊烷」,親膚性 長時間高效保濕,改善肌膚乾燥暗沉,質地清爽不黏膩,用起來還覺得有點QQ潤潤的,能柔軟肌膚恢復彈性與光澤。
💎「SD璀璨發光星沙凍膜 50g NT1,080)」能給予肌膚全光域的防護力。特別添加「羅布斯塔咖啡」與「日本神聖藻」,緊緻、縮小毛孔、改善水分散失,使肌膚柔軟滑嫩。外觀如琉璃般清新無瑕,暱稱「琉璃膜」,質地像粉紅冰沙,比凍膜還要保濕,比乳霜還要清爽。
💎「SD璀璨發光潤色隔離霜(50ml NT760 海洋友善-白)」,給予肌膚全光域的防護力。特別添加「麥角硫因」,強化阻隔紫外線所造成的肌膚傷害,為肌膚增添光采能量,這個還不錯,潤潤水水的質地,延展性很好,想馬上使用!
品牌背景的集團「晶鑽生醫」醫美事業版圖,籌設至今已10餘年,累積超過百萬人次使用者的經驗分享,並建立起大數據與精準保養根基,難怪在保養品設計理念上也很有獨到見解,並與市場做區隔!而且 全系列Made-in-Taiwan台灣研發製造!
🔎品牌官網:https://www.sdiamond.com
產品也有在寶雅、屈臣氏、MOMO購物網、 PChome線上購物買到喔!
#晶鑽生醫 #SDIAMOND #鑽美姬保養品 #璀璨發光系列 #藍光防護配方 #依克多因Ection #彩虹藻精粹 #專為手機使用者設計 #追劇美肌救星 #發光水 #琉璃膜 S+DIAMOND 台北晶鑽時尚診所 #豐朵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