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南哥的《南哥之歌》幫忙宣傳《光華之君》!
親愛的朋友,你/妳要看我們嗎?買票了嗎?等你們喔❤️
#小酷團長說一定要來看喔
————————————————-
#光華之君 #國家兩廳院 #精彩重現
➤ 改編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
➤ 國寶名伶聯手同台
➤ 舞台轉出四季遞嬗,盡現物哀之美
➤ 國樂西樂纏綿交織,直擊靈魂
導演戴君芳×編劇陳健星
#唐美雲 #王金櫻 #小咪 #黃宇琳 #李文勳 #林芳儀 #曾玫萍
#唐美雲歌仔戲團聯手演出
演出時間:
2021.06.10 (四) PM 7:30
2021.06.11 (五) PM 7:30
2021.06.12 (六) PM 7:30
2021.06.13 (日) PM 2:3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38 《秒速五厘米》—物哀的姿態 日本人以櫻花自比,新海誠的電影《秒速五厘米》:櫻花和雪花落下的速度剛好都是每秒五厘米。其中寓意人生宛似櫻花或雪花飄落的姿態:無常讓人傷感,最美好的東西終歸消逝。日本稱此為物哀之美。 日本美學觀念主要有四:「物哀」(もののあはれ)、「幽玄」[ゆうげん] 、「空...
物哀之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光華之君 #國家兩廳院 #精彩重現
➤ 改編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
➤ 國寶名伶聯手同台
➤ 舞台轉出四季遞嬗,盡現物哀之美
➤ 國樂西樂纏綿交織,直擊靈魂
導演戴君芳×編劇陳健星
#唐美雲 #王金櫻 #小咪 #黃宇琳 #李文勳 #林芳儀 #曾玫萍
#唐美雲歌仔戲團聯手演出
購票傳送門:https://pse.is/3cmn6c
演出時間:
2021.06.10 (四) PM 7:30
2021.06.11 (五) PM 7:30
2021.06.12 (六) PM 7:30
2021.06.13 (日) PM 2:30
物哀之美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toryteller:【城市畫家 Elaine Chiu】
那天,突然刮起強風,掛在大廈的橫額瞬間被吹走,令正在一旁作街道寫生的畫家不知所措。街坊們有見及此,主動合力將橫額重新掛好。彼此認識的街坊鄰里、人情味濃厚的土瓜灣社區,今後一直在畫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寫生可以讓我們放慢腳步,觀察有機多變的社區。」 獨個在街頭的寫生,於她而言是日記,亦是與成長之地、生活的連結。寫生讓她見證和記錄社區變化,藉著架在街頭的畫架和手中畫筆,不知不覺開啟溝通之門,和街坊交流。
她是城市畫家趙綺婷 Elaine Chiu,大學修讀藝術史,喜歡漫遊社區各處的九十後女生。她經常帶著畫具與畫架到處停留,以靈動筆觸記錄香港城市景觀。Elaine鍾情於水彩,皆因水彩與畫紙的微妙關係、畫紙的強大包容力和質感無可取替,透徹的顏料予人轉瞬即逝的感覺,和應香港分秒流動的特色,散發物哀之美。
「香港的社區非常形象化,各有各性格和獨特氣質。」
Elaine到過異國寫生後,對香港社區大大小小的招牌有更深感受。比如霓虹燈與手寫招牌是香港本土特色的象徵之一,各式字體正正建構多樣的街道景觀,讓行人驟眼便能領略該區的特性。北魏體挺拔而有氣勢,功能上容易辨認,而行書則予人優雅端莊的感覺。中英夾雜的招牌,乃是香港的特色風景,亦是本地歷史脈絡之烙印。
Elaine 指出社區的可愛之處在於「有機」,多元的舊區如深水埗和土瓜灣,是Elaine經常流連、反覆繪畫,卻依然著迷的地方。早在權力由上而下地進行城市規劃前,街道與空間無藍圖依據。社區建築以民生為主,店舖可以掛出廣告牌,民間藝術亦因而誕生。臨時排檔到處移動,而北角春秧街電車駛來的時候,人們會如潮水散開。「有機」的社區--如同大自然擁有生命力,看似混雜卻自有規律,彼此自然協調,鄰里關係密切 。
「風箏不斷線」是由藝術家吳冠中提出的概念,拿捏作品應介乎抽象與具象之間,風箏放得多高 ,亦不應該斷線,不脫離大眾的情意。受吳冠中啟發的 Elaine,希望捕捉城市之美,亦能作品連結自己的根。近幾年,香港不少舊建築都面臨拆遷或重建,大眾深感可惜卻無力挽回,而 Elaine 亦期盼以畫作作為記憶載體。
關於疫情過後的願景,Elaine希望可以再次舉行戶外寫生班和展覽。身為城市畫家,卻整天只能逗留在房間創作,難免感覺鬱悶。想起土瓜灣鴻福街,雖然2017年就開始就傳出清拆消息,Elaine道自己已有心理準備,但眼見老唐樓日漸稀少,不免傷感。因此她可以盡快再到土瓜灣寫生,作為一個道別儀式,一封對土地的情書。
想像一下,如果每個社區化身成人類,他/她們在你心中有什麼形象呢?是粗獷大叔、優雅淑女、爽直活潑的男生、抑或沉靜的老婆婆?可以詳細描述你經常去的那街道麼?不如,今後我們也嘗試慢下腳步,多花時間細心觀察和了解自己成長的土地,可能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與樂趣。
Storyteller and Painter :趙綺婷 Elaine Chiu's Art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______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集合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
#JulyCoverStory:https://bit.ly/30jAA6W
更多故事:http://www.story-teller.com.hk/
物哀之美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38 《秒速五厘米》—物哀的姿態
日本人以櫻花自比,新海誠的電影《秒速五厘米》:櫻花和雪花落下的速度剛好都是每秒五厘米。其中寓意人生宛似櫻花或雪花飄落的姿態:無常讓人傷感,最美好的東西終歸消逝。日本稱此為物哀之美。
日本美學觀念主要有四:「物哀」(もののあはれ)、「幽玄」[ゆうげん] 、「空寂」(侘び)、「閑寂」(さび)。
充滿天災的自然環境讓日本人契入佛教的緣起觀,一切既無常不定,人只有轉化為藝術主體,以凄婉之情調來安撫人生的無常。內化的藝術生命在追求“瞬間美”,順無常以憧憬永恆的靜寂。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張政遠(中文大學日本研究系講師)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JC5enSfgQ0/hqdefault.jpg)
物哀之美 在 日本美學淺談:「物哀」的秘密 - tsunagu Japan 的相關結果
「物哀」是從日本平安朝的時代精神中發展而來,《源氏物語》則為物哀美學的代表。或如同本居宣長所言,若要一言道破《源氏物語》的意義,那便是「知物哀」 ... ... <看更多>
物哀之美 在 日本美學1:物哀:櫻花落下後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語》寫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學表達──物哀。哀是憐憫,也是感嘆、讚揚,是內心直接發出的聲音。花鳥風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無常、發出 ... ... <看更多>
物哀之美 在 物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物哀 (日语: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われ Mono no aware 、もののあはれ、物の哀れ),是理解日本平安王朝文学的审美理念。 目录. 1 内容; 2 「哀」的語源; 3 物哀的发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