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異稟】
筆:#筆yourself
—————————————————————
懶惰的人玩混墨
就是只混了前三個字
後面就放棄了
前幾天的絲襪動態讓我想到
以前看的一本書
內容大致上在討論
這些年平權運動演變出來的
一些新的社會風氣
我們要知道的是
在社會議題上
「積極爭取」有些時候
可能會產生一些反效果
所以在平權運動的浪潮下
也多多少少加深了一些反勢力
在平權聲量達到最高的時候
或許也是厭男、厭女浪潮的最高峰
有在看八卦版的人
應該常常會看到一句話
「物化女性的,都是女性」
我必須承認
在看到一些實況主開泳裝直播
然後把金主的名字寫在自己身上時
我也會閃過一樣的想法
但是平權的本質
是「尊重個人的自主意願」
以及「重視個人差異」
用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好了
我本人在網路上秀出自己強壯的肌肉
提供出租服務讓各位當枕頭使用
出租期間
我的肌肉就是你的玩物
任君使用
既然我是出於我的個人意願
那便不需要有人為我大聲疾呼
這便是「尊重個人意願」
那「重視個人差異」呢
我的行為就是「我」的行為
他不該被投射到所有的男性
他不應該被認為是男性的普遍行為
進而去延伸出錯誤的性別印象
更進一步的說
即使10個男人有9個在出租肌肉枕頭
你也不應該認為
剩下的那個男人也有在提供同樣的服務
或是自然而然地認為
他也會願意提供肌肉枕頭的服務
說完我只有在幻想中
才會出現的肌肉
就讓我們回到現實情況囉
如果今天我們認同
一個人穿的極富知性美
那為什麼我們就認為
一個人不能讓自己
看起來很有性吸引力
身為現代男性
我是覺得啊
與其涉入平權渾水
咱們還是
安安静静的看正妹就好
不要做一個愛看又愛嫌的人嘛
—————————————————————
#dancingdancingsheep #handwriting
#手書 #手書き #美文字 #練字
#手寫 #手寫字 #手寫的溫度
#混墨 #討厭 #討人厭 繁體字
#跟抄 #語錄 #跟抄語錄 #笑話
#幹話 #鋼筆 #鋼筆字 #萬年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2的網紅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消息 - 現在開放𝟸𝟶𝟸𝟶女超人自願者 🙋🏻♀️ ⚡️首先,我祝福妳已經在優雅自信地完結𝟐𝟎𝟏𝟗 -𝐅𝐢𝐧𝐢𝐬𝐡 𝐒𝐓𝐑𝐎𝐍𝐆,也非常興奮迎接𝟐𝟎𝟐𝟎鼠年 - 創造年的第一天⚡️ 超級無敵興奮發表「𝐆𝐔𝐓𝟗𝟎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華人女性必修課2.0...
「物化女性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手寫澀群平台上線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Re: 關於日本對女性的壓抑,學日文的女性們怎麼看? 的評價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物化女性? - 時事板 的評價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女權主義】賣相係身體自主?定物化女性?ft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發現其實也有不少物化女性作為娛樂賣點的作品。 身 ... 的評價
- 關於物化女性例子 在 請問甚麼叫做物化女性????? 的評價
物化女性例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23紐約時報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授權輝瑞公司為老年人和高危美國人施打加強針】
在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歷經數周的內部紛爭後,FDA正式於週三授權接受輝瑞生物技術公司(Pfizer BioNTech)冠狀病毒疫苗,給予在至少六個月之後第三次注射疫苗,但限於65歲以上人群進行,以強化其疫苗作用。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pfizer-boosters-fda-authorize.html
*【在新冠疫情峰會上,拜登為全世界接種疫苗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拜登總統宣佈冠狀病毒是一場“帶著全副武裝的危機”,他在週三提出結束此流行病的雄心勃勃目標,敦促世界領導人、製藥公司、慈善機構和非營利組織,讓明年在全世界70%的人皆可接種疫苗的目標。但要實現拜登制定的路線,可能很難變成現實。因為美國製藥商並不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他們的新冠疫苗技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biden-covid-summit-vaccine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拜登宣佈美國將再額外捐贈 5 億劑輝瑞疫苗,並承諾額外提供 7.5 億美元用於疫苗分送,其中大約一半來自一家參與全球疫苗接種的非營利組織。但發貨時間還是令外界沮喪:美國承諾捐贈的11億劑中,預計今年只發貨3 億劑。科學家警告: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時間越長,它就會因變種變得越危險,即使是對富裕國家接種疫苗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紐約最大的私立醫院的員工面臨接種疫苗截止日期。紐約州對醫院和療養院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要求在9月27日前需要至少接受第一次疫苗注射。根據發送給員工的電子郵件,醫院警告員工,若未合法豁免的員工拒絕接種下,凡是仍未接種疫苗的人“將被視為自動選擇辭職”。
#阿拉斯加的醫院努力應對不斷惡化的疫情。根據《紐約時報》搜集的最新數據趨勢,截至週二,該州平均每天每 10 萬人中有 117 例新病例,比全國任何其他州都多。這個數字在過去兩週飆升了 42%,自 7 月初以來增加了 20 多倍。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科學顧問開會,決定哪些美國人應該接種第三劑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以及何時接種。該委員會的討論是在週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進行了戲劇性的交流之後進行,當時顧問們壓倒性地拒絕向所有16歲以上的美國人提供輝瑞加強注射第三劑疫苗的提議,隨後一致投票贊成為一些高危險人群和65歲以上的人注射第三劑。
#當拜登總統與各國元首齊聚一堂參加Covid-19 峰會時,副總統賀錦麗宣佈,美國將向一個新的全球衛生安全基金捐贈至少 2.5 億美元,政府希望該基金共籌集 100 億美元以應對流行病。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在阿富汗治療 Covid 的醫院中,近四分之一已經關閉。世衛組織稱阿富汗正處於“迫在眉睫的人道主義災難”的邊緣。
#拜登總統正在召集一個由 30 名科學顧問組成的小組,在農業、生物化學和電腦工程、生態學、奈米技術和神經科學等各個領域,面對因應未來的流行病及氣候變化。
#澳洲旅遊部長表示,澳洲可能會在耶誕節前開放邊境。澳洲原計劃在2022 年中期之前保持嚴格的國際旅行限制,現在計劃提前幾個月開放。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2/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疫情對經濟影響告一段落 美國聯準會發出削減貨幣政策的信號】
美聯準會表示,可能很快十一月減少大規模購買美國政府公債,並表示可能會在2022年加息。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business/economy/fed-taper-interest-rate-increase.html
*【在承諾“人道”主義方針的背後,拜登政府卻使用威懾性的邊境政策】
對海地移民的驅逐是拜登總統如何運用前總統川普制定的一些最激進的移民方針的一個鮮明例子。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biden-immigration-border-haitians.html
*【美英澳潛艇協議後,拜登首次與法國總統馬克洪通話】
白宮將這次對話描述為“友好的”。拜登和馬克洪同意下個月在歐洲會面,很可能是在義大利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期間。白宮助手表示,兩人也有可能單獨會晤,以顯示修復美法關係。馬克洪還同意下周派駐美大使,返回華盛頓。此前澳洲退出了購買法國製造潛艇的交易,引發外交衝突。法國召回駐美國大使表示抗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us/politics/biden-macron-france-australia.html
*【美英澳防務協定或加速亞洲軍備競賽】
中國正在膨脹為一個軍事超級大國。印度、越南和新加坡正在增加國防開支。日本也傾向於這樣做。現在,澳洲在美國和英國的支持下,讓與中國的軍事競爭在亞洲躍入了一個緊張的新階段。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922/australia-china-asia-submarines-military/
*【美國不能將TPP拱手“讓給”中國】
北京申請加入TPP,在外交上相當於美國申請加入中國在亞洲的“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倡議,或者俄羅斯申請加入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因為俄羅斯控制著加拿大以北部分北極圈地區。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巧妙的惡作劇。
但這一策略暴露了美國在對華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的真正弱點,中國已成為美國在當今貿易和外交國際體系制定規則主導地位的最大挑戰者。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22/china-biden-australia-tpp/
*【恆大危機之外,中國經濟發出警告信號】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認為,恆大可能成為中國的“雷曼時刻”。該公司已就週四即將到期的債券支付與投資者達成協議,但這可能無助於解決北京面臨的更大威脅:中國整體經濟增長走向疲軟。由於汽車銷售放緩,零售額低於預期,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建築行業衰退,美國銀行將對中國明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下調至5.3%。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business/economy/china-economy-evergrande.html
*【烏克蘭總統高級助手遭遇伏擊】
Serhiy Shefir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親密好友,其汽車于週三在基輔郊外遭遇埋伏。Serhiy Shefir本人沒有受傷,當局稱這是一次暗殺行動。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澤倫斯基稱,將在演講結束後立即回國。他還表示,雖然他認為這次襲擊是針對他個人發出的警告攻擊,但他不會被嚇倒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world/europe/ukraine-assassination-attempt.html
*【印度為女性進入軍隊高層打開大門】
一項裁決中,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政府允許女性參加該國頂級國防學院的入學考試,該學院是成為印度陸軍、海軍和空軍最高指揮官的必經之路。雖然法院仍然允許政府禁止女性擔任大多數戰鬥職務,但在這個性別不平等普遍存在、女性大批離開職場的國家,此舉仍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world/asia/india-military-women.html
*【美軍承認導致喀布爾10名平民死亡的無人機空襲情報錯誤】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McKenzie表示,行動小組曾跟蹤並觀察了目標車輛八小時,並利用各項情報交叉核對,“合理確定了該車輛對我們的部隊構成的緊迫威脅”。美國自撤軍以來一直堅稱有能力從遠處發現並打擊伊斯蘭國或基地組織的威脅,但這場事故令人們對美國未來在阿富汗行動中的情報可靠性產生了疑問。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us/politics/drone-strike-kabul.html
*【川普就洩密納稅文件控告其侄女及《紐約時報》】
同時被控告的,還包括時報的三名記者,川普指控三方出於“私人恩怨”,合謀實施了一個“陰險的陰謀”,以不當方式獲取了他的保密稅務記錄,並通過出版書籍和新聞報導公之於眾。時報三名記者憑藉系列稿件獲得了2019年的普立茲解釋性報導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nyregion/mary-trump-taxes-lawsuit.html
*【John Kerry拯救地球的銷售宣傳】
作為首任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想說服世界各國領導人“按照科學,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距離今年聯合國格拉斯哥全球氣候高峰會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凱瑞正面臨一條艱難的道路。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2/climate/john-kerry-climate.html
物化女性例子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男孩不會表達情緒?男孩容易誤解扭曲性?】
#男孩與性
#男孩情緒教養
即便如我常寫親子議題,跟家裡三個男孩談到性愛問題,也不見得自在,孩子的爹屬老派的X世代,大約也很少想到要和孩子聊聊性愛問題。
在談年輕男孩性愛問題之先,我首先比較想關注的是:身為男性的孤獨與無助。
多數男生的情緒是沒什麼出口的,是很悶的,因為典型的雄性世界幾乎不大聊心事、不喜歡聊私事、不善於體察自我,當然相對的,也不善於體察或關心別人,這或許跟典型男生的天性有關,他們多半傾向關注「事物」勝過關心「人」。
但《男孩與性》、《男孩情緒教養》等書都提到雄性世界有種「兄弟規範(情結)」,男性在心底有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認為「揭露自我內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徵,是比較「娘」的男生才會做的事情。
此強勢雄性文化終於讓男生從「不感受」弱化成「不會感受」,從「不表達」惡化成「不會表達」。
當然,在性平時代,我們欣見有愈來愈多「暖男」產出,他們懂得關注別人的情緒、也擁有關心別人的技巧,但這並不意味暖男在低潮傷心時,也敢隨意向「兄弟們」吐露真心,因為這種行為在雄性世界可能不安全,意味著缺乏男子氣概,換來的多半是兄弟們的嘲諷與不自在。
不論男孩在陽剛或陰柔特質的光譜上落在哪一點,多數男孩傾向不輕易吐露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如「我好害怕」、「我沒辦法」、「我心好痛」。
在《男孩與性》一書裡,有個十八歲的男孩羅伯就說,他遇到難關時,他的爸爸就會要他「Man up(拿出男人的樣子)!」,他父親所呈現的就是整個傳統雄性文化的縮影。
羅伯說:「我不跟任何人談我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自己處理不來,那就不算個男人,代表你不夠努力,是個婊子。」羅伯所說的,也代表了多數男生的真心話,包含大男人、小男生,儘管性平教育已推展了這麼久、這麼廣。
「他們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看出來,甚至連自己也感受不到。但這些感覺不會消失,只是埋到心靈更底層。」(男孩情緒教養p.136)
不會消失的情緒,最後很有可能拐彎抹角地變形成「發洩式行為」,比如攻擊或是霸凌別人,或成癮於菸、酒、3C、毒品。
我和家裡的三個男孩談過,他們也都同意這個論點,他們說,男生之間互訴心曲也不是真的沒有,但極為稀有,除非是特別信任的死黨,不過多半心情不好時,死黨最常貢獻的也就是陪你瘋狂打電動、打球、打屁,成年之後可能就是去喝一點小酒,亂掰一通,很少集中火力正中情緒標靶。
「那心情不好時怎麼辦?」
兒子們說,女朋友、紅粉知己此時就變得很重要,她們是訴衷腸的最佳人選,在她們面前可以不需用力地掩飾自己的脆弱,但也不是每個男生都願意在女朋友或紅粉知己面前揭開自己的脆弱。
小子之一曾跟我分享過,他曾有個很願意傾聽他、也善於分析心理狀態的紅粉知己,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可能成為男女朋友,但每當他心情低落時,他很自然地就會找這個女孩出來吐吐苦水,他在她面前不必顧慮會被嘲笑,因此總是能得到極佳的療癒效果。
只是此紅粉知己在交了男朋友之後,為了避嫌,就再也無法擔任小子的心靈伙伴,這讓小子難過了好一陣子。
「那怎麼辦?心情不好時找誰呢?」我問。
「所以有時候就回來跟老媽吐苦水了啊!要不然跟室友看看電影、打打屁稍微轉移注意力啊!」
可見家有男孩,直至他們青春期、成人,親子的關係都相當重要,因為男孩有苦無處訴時,如果和父母關係夠親密,或者夠信任父母,至少還有一處安全基地可以訴訴衷腸。
而另一方面,男孩在陷入情緒低潮時,或許不太能分析自我、感受自我,但是若懂得排遣情緒,也至少能把自己從亂七八糟的情緒風暴中拉出來。
因此,我實在不反對男孩們偶而聚在線上打打電動、胡亂喇勒、講些芭樂話,因為這至少是他們轉移壞情緒的某種低階、但有效的方式。
不少青春期男孩聚在一起還是打打鬧鬧,感覺非常幼稚,但,這就是他們趕走壞情緒最單純又方便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需要不斷挖掘與練習的,男孩從小就不樂於此道,雄性文化又強化他們避開這一塊,這當然對男孩的情緒發展極度不利。他們沒有機會細膩的分析自我情緒,當然,對於別人情緒的體察就更加薄弱。
我記得有一次去一個國中演講,輔導主任談到她也是住在「男生宿舍」,當時她的父親過世未久,和爸爸感情相當好的她非常難過,常常在家裡想著想著就哭起來,然而,家裡的老男人(先生)、大男生、小男生(兒子們)唯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一邊任她盡情的傷心哭泣。
「你相信嗎?從我老公到兒子,沒有人過來安慰我一聲,抱我一下都好啊!這讓我更絕望更傷心了。」主任說。
「我真的很能體會妳的落寞,因為我家也是如此啊,我也適應了好久!不過,我必須說,你家男性們真的都非常非常的~正~常,因為當他們難過時,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關起來,沉默不說話、自己調整、自我消化。所以他們以為把妳放在一個角落,不去打擾你,讓你自己去消化情緒,就是善待你的最好方式。」
天知道,這麼多年來,我是暗示、明說、示範了再示範,才讓家裡的雄性動物包括兒子們懂得在我難過時大方走過來、擁抱媽媽的。(擁抱爸爸目前還是天方夜譚,爸爸也一定會被驚嚇到。)
男生不善體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甚至被男子氣慨文化塑型成「不能示弱」、只能當「強者」、甚至不惜以「攻擊」、「霸凌」作為真男人的象徵,這顯然已經變成「毒性男子氣慨」。這在男孩發展性意識、性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在「男孩與性」這本書裡呈現了美國年輕男孩對性事不可思議的態度。作者Peggy Orenstei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專研男孩、女孩對性議題的不同態度。
她說「有毒的男子氣概」這個凳子有三隻腳,第一是情緒壓抑,第二是貶低女性,第三則是拿「性征服」出來吹噓。
她舉出最有名的一段「男生更衣室對話」乃出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曾經吹噓自己曾經如何強吻女性,並引以為豪,宣稱「當你成為明星的時候,她們會讓你這麼做,你做什麼都行,甚至抓她們的陰部都沒問題。」儘管川普這番話引來極多反彈,包括男性,不過也真確反映了純男性性心理的有毒思維。
Peggy Orensteiny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來呈現年輕美國男孩(特別是傳統異性戀男孩)扭曲的性觀點。在美國,青少年乃至大學都流行「勾搭文化」,這和我們所說的「一夜情」意思差不多,男孩很容易限於一個迷思,也就是把「性征服」當做「男性氣概」的表徵,征服的數字愈高代表愈具男性氣概。
性事,已無關乎愛與連結。美國東岸就有「曲棍兄弟(lax bro)文化」,內容大抵就是誇耀性事勾搭,貶低女性、厭女、物化女性。
男大生將性愛視為純粹肉體經驗,將女性當成「玩物」,當成征服的「標的」而不是「人」。能贏得多少火辣的女生,就能展現多少雄風、社會地位、自我價值。
書中指出,男運動員被控告性行為不當或是對親密伴侶暴力相向,比例是其他男生的三倍,「運動員文化」強調拚勁、競爭、強壯、勇氣等正向特質,但也成為一股煙幕彈,掩護運動員霸凌、奪權、性征服、以厭女語言為樂、貶低女性傾向的氛圍。
而也有很高比例的非運動員年輕男孩因為欠缺對情緒的體察、對女性心理的理解,再加上A片與媒體的錯誤示範,因而把「性」當成一件男高女低、控制女性身體的行為過程。
「如果只有男孩在,那麼你聽他們的對話,可能會分不清他們剛才發生親密行為、還是剛從建築工地回來。他們會說釘釘子、用力敲、碰碰撞、把東西打碎、砰地一甩、撕碎她、毀了她。」
這些都是以侵略女性身體為樂的描述,他們鮮少講述到彼此的心理連結、相互依戀理解、珍惜疼愛的滿足感,如果讓年輕男孩繼續依賴傳統而陽剛有害的雄性文化,他們可能很難學會看清楚「女生也是人,女生值得尊敬、需要尊嚴」。
此外, 現在的孩子是廣大A片實驗中的白老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異性戀A片都是透過「男性觀點」來拍攝的,性愛被描述成男人對女人「做」的事,而不是「和」女人做的事,這會有很可怕的影響,也就是更強化男孩把性當成控制女性、貶抑女性的過程。
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比大人看更多的A片,而且內容比大人更低級扭曲,可想而知男孩們性道德、性意識在比父母所知更早之時就已開始扭曲。
研究結果顯示,會在早年看A片的,無論男女,都可能比同儕更早性活躍、性早熟,比同儕更多性伴侶、懷孕的機率有比較高,最嚴重的是,「把性侵略看得更正面、把女人看得更負面,更容易從事A片所描述的那些冒險、非典型的行為。」
很多無知的年輕男孩因而犯下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性騷擾、性侵害行為。
書中就舉出一個看來無害的男大生在勾搭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孩之後,軟硬兼施,不斷引誘女孩到他寢室,儘管女孩在過程中一再表示不想、不舒服,甚至幾度用藉口推託表示想離開,但礙於恐懼以及對方高大的身軀,最後被迫替男孩口交。
在這個男孩既有成形的思維裡,自己並無勉強女孩,更遑論性侵害,他還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引導有步,而一廂情願地以為最後是女孩同意且自願的。
這也是作者Peggy Orenstein在多方訪談後發現的兩個事實,那就是:男性普遍會高估女孩對性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也太常把自己的愉悅看得比女生的感受還重要。
前述的男大生萬萬想不到,那一夜,他對女孩造成無可泯除的傷害,女孩之後避不見面,也無法療癒自己,直到多年後女孩勇敢地提出控訴。
這正是因為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對女孩身心及性心理的理解,甚至早已在心裡塑造了牢不可破的扭曲的「男尊女卑、女生須屈從」的性道德框架。
事實上,也有很多男孩從頭至尾都不認同物化女生、貶抑女生的性事思維,但是在整個兄弟文化沆瀣一氣時,他們會退縮,而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值得一提的邊緣思維,而跟著大夥沒頭沒腦的哈哈大笑,以求得認同感。
事實上,專門研究青春期男孩行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男孩比較喜歡的身體親密對象,是自己認識、信任、相處起來自在的人。男生追求性愛最大的動機並不是肉體,而在情緒層面,是因為想要對女生表達愛意或慾望。
自從交友軟體夯起來之後,「勾搭文化」在全世界默默的沸騰。我聽過太多年輕孩子把性與愛分開思考,把「滿足肉慾」當成一件紓壓的方式,或許連我們做為父母的可能都未必清楚孩子對性的看法。
這些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認同的新興性潮流也意味著,我們做為父母的,真的必須花點心思和時間好好的和孩子們談性說愛。
「#me 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雖然引發全世界一同把「偏差性行為」、「男性特權」及「有毒陽剛特質」攤在陽光下一同省思、徹底清算。但是,在固化的純男性世界,卻未必真正翻轉了有害舊思維。
要把男孩教養成懂得尊重女性、灌輸他們「經過對方明確同意才能進行性探索」的性道德之前,首先得先把男孩教養成懂情緒、有同情心、尊重男女平等、尊重多元性向、尊重他人界線、允許自己也允許別的男孩示弱失敗、可以表達情緒、也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這是懂愛的前提。而懂得愛,才可能發展並維繫真正健康愉悅有連結感的性。
想要更了解男孩的情緒教養以及他們對性與愛認知的發展嗎?推薦以下兩本書。
【書訊】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男孩情緒教養: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264?sloc=main
物化女性例子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新消息 - 現在開放𝟸𝟶𝟸𝟶女超人自願者 🙋🏻♀️
⚡️首先,我祝福妳已經在優雅自信地完結𝟐𝟎𝟏𝟗 -𝐅𝐢𝐧𝐢𝐬𝐡 𝐒𝐓𝐑𝐎𝐍𝐆,也非常興奮迎接𝟐𝟎𝟐𝟎鼠年 - 創造年的第一天⚡️
超級無敵興奮發表「𝐆𝐔𝐓𝟗𝟎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華人女性必修課2.0。在我正式發佈前,我只開放10位華人女性 ➡️ 加入高效工作生活表現支持圈(妳會享有本次最大折扣)
☑️ GUT90天 會讓妳在90天中得到「所有妳需要的『減脂減重增肌、療癒身心靈、反轉發炎過敏腸道』終極高效習慣養成解方」。去除小腹婆、掰掰情緒壓力、健康自信由內而外閃耀!
我的女客戶用這全方位療癒系統:成功減脂增肌,達成她們的夢想目標 ➡️ 是因為我把多年來的經驗完整成療癒身心靈終極解方。女超人客戶們也分享擁有更棒的消化道、感受身體輕盈自在、心理上更活力自信、工作生活更加高效、習慣養成不再是痛點,更是精通心態致勝/潛意識,體驗生命蛻變在呼吸之間。
我自己更是透過GUT90天成功反轉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與紅斑性狼瘡(蝴蝶病),30的我比20還美麗由內而外 🦋
🙋🏻♀️ 這一輪是採先報名,先入選的方式。一旦額滿就不再接受報名。因此,如果妳想要,請立刻私訊我!⚡️
✔️在課程中,妳會擁有我…指導妳「成為妳的最佳教練」:妳會讓是妳的身體類型、什麼食物是妳的閨蜜、如何用妳獨特荷爾蒙和身心能量減掉頑固脂肪、永遠脫離腸道和肌膚困擾、釋放壓力好睡、迎接活力滿滿能量的新生命!
𝐆𝐔𝐓𝟗𝟎天必修課𝟐.𝟎包括一對一教練每週視訊、女超人社群支持、5步驟系統化教練課程(影片、作業、高效遊戲、驚喜)、妳這一生中需要的健康蛻變工具
如果妳準備好終止惡性循環、充滿意志力/動力、療癒腸道、減脂減壓好睡、重回自信與真正了解妳獨特的身體荷爾蒙運作如何影響心理,也準備好把這90天所學繼續運用在一生中,這計畫完全是妳夢寐以求的!
👇🏻如果妳想要預留名額?在下方留言「2020」,我會私訊妳下一步!
⚡️妳會在GUT90天必修課2.0中學到的一些例子⚡️
1️. 心態致勝/潛意識 - 戒斷所有壞習慣、設定簡單環境:深入檢視妳目前運動營養睡眠、愛自己模式,放入新的習慣,去除阻礙因素
2️. 願景與目標/預演未來 - 健康、高效工作、生活、家庭目標全得意:妳要知道方向,才能有效率地抵達
3️. 療癒金字塔 - 睡美容覺、釋放壓力、荷爾蒙平衡飲食、聰明功能性訓練:訂定妳的優先順序,享受美食,快樂運動/動起來。妳「為什麼」要做、什麼在妳身上是最佳永續策略、不再忙碌接收網路上各種錯誤訊息
4️. 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科學:每天進步𝟏%、慶祝每一個小勝利,妳學會傾聽身體聲音、連結身心 ; 妳學會最大化時間分配(也就是能量分配)妳會擁有夢寐以求的每日致勝習慣
5️. 女超人支持圈:人類生物本能不喜歡改變,這次,妳不需要孤獨面對。在這裡,我給予妳𝟗𝟎天𝟏𝟐週3個月的支持、每週視訊追蹤進度、共度妳的成長痛😛讓蛻變在90天後持續發酵
^^ 以上只是冰山的一小角….
我很自信地宣布 - GUT90天必修課2.0是妳遇過唯一全方位的女性健康線上課程,從根源「高效」解決妳長久困擾!
如果妳想要加入, 👇🏻留言「𝟐𝟎𝟐𝟎」,我會告訴妳如何開始✨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Episode 54
January 6, 2020
★ Episode details: https://share.transistor.fm/s/bf6d7517
★ Additional episodes: https://lolalinocean.com
物化女性例子 在 物化女性? - 時事板 的推薦與評價
這時候會被說物化女性,因為講的好像女性只有外表才受到重視但是!如果我們把場景完全調換呢? 一個廣告裡穿著性感泳褲的精壯猛男,旁邊一群女生看得受不了 ... ... <看更多>
物化女性例子 在 【女權主義】賣相係身體自主?定物化女性?ft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片關鍵字: #好青年荼毒室#女權#女性主義#性別平等#食譜#煮食#旅遊#vlog. ... 【女權主義】賣相係身體自主?定 物化女性 ?ft. @corrupttheyouthhk. ... <看更多>
物化女性例子 在 Re: 關於日本對女性的壓抑,學日文的女性們怎麼看? 的推薦與評價
→ ssaprevo:https://tinyurl.com/6ljpqnc 59.104.62.233 01/16 00:42
→ ssaprevo:是啊是啊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呢 59.104.62.233 01/16 00:43
感謝你貼這篇文章。
我們也可以針對這篇文章來討論。
1.女性の言語行動
1)女性による男性語への越境
ときには、女性に対して男性としての権威を誇示するために、威圧的な雰囲気で使われる
。「女は黙っとれ!」といった、女性に対する口封じの機能を帯びることもある。
不知道看到這段有沒有覺得很奇怪。黙っとれ、黙ってろ這種話是否只出現在上述情形?
男生對男生會不會用?會。
兒子對老子會不會用?不會。
如果說命令是為了突顯權威,那表示的要顯示上對下的關係。
而男女之間在過去確實是男上女下
所以是因為「上對下→男上女下→男生對女生用」,不是單純男生為了突顯權威。
不然你看過兒子對媽媽用的嗎?
男學生對女老師用的嗎?
男對女用命令不是關鍵,關鍵是上對下。
会議のような公的な発話場面では、後・同僚・先に対しては、女性・男性ともに、女性語
や男性語の使用が抑えられ、男女共通の中性的な言葉が使われる(高崎みどり前掲論文)
。このような場面では女性性や男性性を表明する必要がないからである。
這裡講的也是以同輩場合。上對下的場合男性語還是存在。
以前的上司哪管場合,他都用ぼく。
如果老闆跟下屬開會,他會不會把平常用慣的おれ改成わたし?
2)女性の言語行動の一端
これに対してドラマでは、男「いいです」、女「なら、縁側でお茶しようぜ」、男「しよ
うぜ?」、女「ぜ」、である。女性の楽しそうな表情が印象的であった。小説版とドラマ
版とで女性語と男性語の逆転現象が見られ、面白い。
這部日劇是Long Vacation(長假),內容是一位24歲男性與31歲女性的故事。
相對於男主角,女主角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
所以你可以看到男主角對女主角甚至用です,女主角還對他用ぜ。
日語中的用語是看場合、對象切換的。
男主角對女主角用です,但他對平輩或後輩不會用。
所以男女主角的上下關係女上南下很明顯。
而角色設定更是一個重點。
很多動漫中也有這種會用ぜ的女性角色
通常個性是怎樣?是不是拉著同學到處衝的莽撞角色?
長假女主角就是這種角色,31歲從婚禮落跑的角色。
如果不看背景、角色設定而直接判斷「用ぜ是女性從女性語的規範解脫」
那觀眾如果看到ミタ講出「承知しましたぜ」的時候
他們是會覺得女性解脫還是角色設定有問題?
2.言葉の性差と性差別
1)言葉における女性差別の解消意識
女性が男性語的な表現をすると、女性らしさを逸脱しているとして、例えば、母親から娘
に対してのように、同性からもたしなめられるのである。女性自身に、女性らしい言動を
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いう自己規制意識が刷り込まれているためであるが、自己に向けら
れるだけでなく、同性の他者にも行動規制として女性らしい言葉づかいの規範を強要する
ように作用する。
這個現象在台灣一模一樣。
嚴格說起來所有的要求都是禁錮思想。
大家或許沒印象,但很多小朋友都會問為何自己只能穿褲子或裙子。
當然就自由的立場而言,男生其實沒有不能穿裙子的理由,女生也沒有非得穿裙子。
所以當父母不依小朋友的自由思考幫小男生買裙子或幫小女生買長褲的時候
就是扼殺了他們的自由。那讓小男生穿裙子到學校,小朋友一定會被笑被欺負。
那這是不是霸凌?是。
那你可不可以為了幫孩子爭取自由,找記者採訪,在攝影機前面說
我讓我的兒子自由選擇服裝,他穿裙子被同學霸凌,要社會看看還我公道!
可以。但你得到的不會是公道是公幹。
從動物的世界就可以看出端倪。動物的世界也是男女有別,做不同的工作。
牠們也會教孩子像自己一樣。
他可不可以說,矮油,我怕血,人家不敢啦!
可以,以後牠會餓死而已。
他可不可以說,孵蛋好無聊,老娘不幹了!
可以,就沒有後代而已。
所以連動物的父母都會教孩子男女的角色不同了
人類父母當然也希望我們男生有男生的樣子,女人有女人的樣子。
所以即便兩性平權在西方萌芽已久
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不會看到女生穿西裝,男生穿洋裝露兄毛吧?
這些都是經過禁錮自由思考定下來的規矩,進而變成常識
而外國人看來就成了文化。
(因為裙子跟性別無絕對關係,有的文化男性也穿裙)
所以連母親都要求女兒只能用女性語
這在男女用語分別的社會之中是否奇怪?
不單純只是母親希望女兒像個女的?
しかし、このような一色に染まった女性像は、今では想像しにくい。強い女性、自立した
女性、気品を保った女性、弱い女性など、さまざまな女性像・人間像を一人の個人におい
て実現することができる状況である。女性が男性に伍して生きてゆくことのできる状況が
実ってきたことが、言葉の運用の面においても観察できる。
其實這裡還蠻好笑的。女性用女性語就會導致女性只有一種面貌?
所以男生用男性語也只有一種面貌?
過去的日本只是男人、女人的複製貼上?
同樣用女性語,女人依然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個人,這應該不用特別思考都可以理解的。
還是個性強的女性非得要用男性語才能表達自己。
這讓我想到過去我在電視看到台灣某位女變男的變性人。
他非常開心且自豪自己變成男人
便開始炫燿一些私密事,大致如下。
幹你娘勒!我告訴你!不要以為我是變性的就瞧不起我。
肏!我老二雖然是假的,但是它一直是硬的
不像你們這些男的還要等他硬!幹你娘勒!
我看完電視無言到極點。直接在點是講這內容是哪招?
而且粗話連發,讓人覺得沒品到極點。
對他來說,男性的面貌可能是如此粗俗
但是不需要這麼粗魯,也可以表現出男生的樣貌不是嗎?
(不過上一次看到他上電視講話正常多了)
2)女性差別語の見直し
「女性教師」「女子高生」「OL」「処女作」「女房役」など、女性であることの有徴化
が、ことの本質の矮小化や、男性による性的な好奇心の対象としてのイメージの押しつけ
になり、女性の社会的な地位を不当におとしめる機能を帯びる。
看到沒?這個也很好笑。
在英語中某些職業過去因為男生在做所以都用man
女權團體說要平權所以新增woman。
這個網頁說上述職業加了「女性」叫做歧視。
不加叫做歧視,加了也叫做歧視,都給你講就好了...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英語用man,是男性的象徵,日語的不是。
基本上,如果那些詞彙根本就不是中性的。
隨便講幾個職業。
運転士 司機
パイロット 機長
営業 業務
駅長 站長
医者 醫生
看到這些職業出現的畫面有誰不是先浮出男性?
這根本不是歧視問題,而是這些職業大多還是男生在做
講到女生才會特別high light。
中文也一堆帶有性別的職業
屠夫 護士
漁夫 保母
樵夫 產婆
即便現在很多工作男女都有進入原本沒有操作的領域
但我們不能諱言我們看到職業已經沒有性別先入為主的觀念
而為了先入為主而加上的性別,並不全然是歧視。
警察看似中性,但實際上偏男性,所以面對女性我們會用女警,但這不是歧視。
列車長看似中性,但實際上偏男性,所以面對女性我們會用女列車掌,但這不是歧視。
醫生看似中性,但實際上偏男性,所以面對女性我們會用女醫生,但這不是歧視。
護士看似中性,但實際上偏女性,所以面對男性我們會用男護士,但這不是歧視。
機長看似中性,但實際上偏男性,所以面對女性我們會用女機長,但這不是歧視。
處女作從處女意思來,表示第一次。那表示什麼歧視?
在父權社會重視女性貞操,所以針對處女各種語言都有
女權要認為女性有性自主權理所當然,所以是否為處女不該被炒作
而處女作一詞就帶有不平等?那這種邏輯應該處女一詞就該廢掉
連處女座一詞都該改掉了。(感覺就是去蔣的極致,姓蔣的全都要改姓一樣XDDD)
『ジェンダーからみた新聞のうら・おもて[新聞女性学入門]』は、女性を有徴化する女
性冠詞を使って表現することや、新聞社の「オジサン本位制」が新聞をむしばんでいるこ
となどなどを指摘し、その上で女性と男性に対する公正な表現を目指す提言がある。特に
、女性強調、女性隠し、女性に対するダブルスタンダード表現についての量的な分析は客
観的なデータに裏付けられており、主張に重みがある。
日本在這方面改了很多。
比如說「看護婦」改成「看護士」
「スチュワーデス」改成「客室乗務員」、「キャビンアテンダント」
名詞改成中性了,但大家對這個職業觀念是否也改為中性,還是仍舊偏女性?
改了名詞的定義很難改變大家對性別的既定印象
反而是實際上觀念的改變會導致大家對名詞的定義改變。
在過去父權的社會,女性不從事教職、政治
但到了現代女權提高,女性也從事教師、政治家的工作。
但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也會在這些職業前面加上「女」
成為「女老師」、「女教授」、「女立委」。
但是當大家對這個職業中兩性的參加習以為常的時候,「女」這個標籤就消失了。
所以我們國小的時候不太會特別講女老師,反到男性教師我們用男老師
因為國小對老師的既定印象是女的。
以前出現過的女性參議員也不見了。
大學普遍出現的女教授也讓教授一詞不帶有性別色彩了。
所以改變名詞外在不過是形式
真正會有變化的是定義,是觀念的轉變。
有本書中提到過美國國會對一連串職業詞彙改革成中性。
但有個詞彙堅決不改,叫做waitress。
有議員私下表示,policeman改成police office對我來說沒差
但是waitress這個詞我每天都要用。
雖然幽默但這也看出名詞的人工改變仍然留用形式
要有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詞彙改變才有意義。
3.男女共生社会における言葉とジェンダー
1)男性からの言葉とジェンダー問題のかかわり
上に述べてきたように、女性は言葉の上で性差別を受けている。この状態を変えるために
は同性の理解と自覚だけでなく、男性の理解と自覚がぜひとも必要である。男性が、女性
の苦しみや悔しさに共感する感性を持つ必要がある。
講到無意間傷害,這不只是男、女性語的問題。
閩南語的社會裡面,當你認為對方講不聽、固執的時候
就會說「li kai huan ne(你很番欸)」。
在閩南家庭長大的人覺得這句再平凡不過了,我也是這樣。
所以我在大學的時候對同學講,結果他剛好是原住民。
我傷到他了。本意不在傷人的一句話讓他覺得我在歧視他。
因為這件事我在這之後比較少用這句話,也會注意講話的對象。
番這個字本來就有歧視意味,引申義雖已經脫離番的本意
但被歧視的人往往會聽者有意。
要不傷人,在於說話者要去注意自己語氣
而不是讓聽話者也用相同的話語回答。
如果女性或下位者因為聽到命令口氣而受傷
那麼解決的方法是男性或上位者改變說話語氣
而不是讓女性或下位者也用命令語氣。
再舉另一種例子。
男生在欺負比較娘的同學的時候
可能會講「你這麼娘,跟gay一樣」。
不討論gay到底娘不娘
gay本身是否具歧視意味?沒有。
那為何聽起來是歧視?因為說話者帶著歧視的心態在講話。
說話者不一定認為聽話者是gay
但是聽話者如果真的是gay又會再這無意之中受傷了。
所以消除歧視改變名詞或用法雖然有部分效果
如番改成原住民,原住民比較能接受
黥面改成紋面,減少罪犯聯想
但如果沒有消除歧視
男性內心依舊認為女性地位就是低
不講「女は黙っとれ」改成「女は黙ってて」「黙ってなさい」
女性就不會受傷嗎?
而如果讓女性也用男性語
男性卻不改變歧視的情況下,女人地位會升高嗎?
「昨日はさ、例のスチューワーデスとやっちゃったよ!」
「見て見て、あのキャビンアテンダントのお尻、触ってみたいなぁ」
上面的對話有因為名詞改變而讓你有女權提高的感覺嗎?
還是都有物化女性的心態?
2)これからの言語行動
文中這段沒舉例可討論。
精簡版本:
1.只有男生可以用命令形是否是男對女的壓制?
實際上是上對下。因為即便是男性也不會對長輩用。
2.女性可否用男性語?
沒有人說不可以,如同男生要著女裝也沒法律規定不可。
ミタ:「承知しましたぜぇ!」
3.要求女性用女性語是否是一種壓迫。
當然是,現代女性自由奔放,爸媽、社會的限制太過時了。
爸:妹妹,女生講話不要那麼粗魯不好看。女:你這隻殺文豬!
4.女性的歧視語是否要修改?
但歧視語當然要修改,但什麼叫做歧視語?有加上女的就是歧視語?了解。
列車長:媒體叫我女列車長,這是歧視,我要提告!
5.女性用男性語是否加速女權提高?
一般而言只會讓你看起來更man,如同男生用女性語看起來就是オネェ。
女:うわ!これマジでウマッ!たまんねぇ!男:どこのお店かしら...
有兩性平權的fu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76.219.204
※ 編輯: jasonmasaru 來自: 114.176.219.204 (01/16 11:15)
這個點我上一篇已經說過了。
但是女生用男生用語有人覺得奇怪有什麼問題?
有人作出圓形的鑽石你看到會不會覺得很奇怪?
覺得怪的不就是少見多怪?
當有人看到圓形的鑽石覺得奇怪的時候要說「這就是歧視」?
當有人看到男生買胸罩還要試穿覺得奇怪的時候要說「這就是歧視」?
當有人看到遊民開法拉利覺得奇怪的時候要說「這就是歧視」?
當有人看到女生表現的像男生覺得奇怪的時候要說「這就是歧視」?
上述的情形是因為你眼睛看到的事物超出你的認知。
當你看到鑽石不像你印象中的鑽石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奇怪。
當你看到男生試穿你印象中不會穿帶戴的東西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奇怪。
當你看到遊民開你印象中他開不起的跑車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奇怪。
當我看到女人表現的不像我印象中的樣態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奇怪。
覺得奇怪是自然反應
歧視是什麼?
歧視是看到跟自己認知不同的鑽石認為它是假的。
歧視是看到男生是穿內衣的時候認為他不應該這麼做。
歧視是看到遊民開法拉利的時候任為他偷車了。
歧視是看到女人用男性用語認為他不應該。
各種文化下不同的男女面貌
是各文化男女累積下來的。
所以日本女人該有的樣子,是累積了幾百年甚至千年女性的樣貌。
這其中必然有壓抑,因為人活著就有壓抑
要打破壓抑、歧視、不平等是可行的
但你不能要求別人不覺得怪。
因為這偏離了這個文化既定印象。
(就跟要突破鑽石形狀不是不可行,但不能要求觀眾不能覺得奇怪)
這也是人類在接受不同的文化的時候為何有文化衝擊
當你看到寮國人用手吃飯的時候,會不會有衝擊?
這衝擊就是從不對等的價值觀產生
而當你覺得不衛生的同時,就可以說是歧視了。
所以有歧視問題的不是男女用語的本身
而是認為女性不該用男性語的約定俗成觀念(常識)。
所以這個世界各地都有的迂腐觀念
你認為該強加在語言上面,說日語是個有歧視意味的語言嗎?
因為這觀念在各種文化都有,也就是每一國的語言都在性別歧視...
女性不一定要跟男性組成家庭阿!一個人就不能過嗎?
將男性跟女性作連結是長久以來約定俗成的意識作祟啊
但是不要在一個學習的情況推廣,這會造成混亂
因為像yukari講的廣義平等,會搞到滿地都是地雷。
健康教育老師講到第二性徵
小胸部的面對胸部隆起的第二性徵說明要不要說性別歧視?
喉結還沒突出的面對喉結的第二性徵說明要不要說性別歧視?
在學習的時候推廣義的平等只會讓自己的收穫更少
因為在吸收之前就先認為是髒東西而抗拒了...
※ 編輯: jasonmasaru 來自: 114.176.219.204 (01/16 22: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