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搭叮叮》
♂:早晨
♀:早晨
♂:岑雪兒,我好掛住你啊……
♀:掛住我乜
♂:好多喎,你想我逐點講你知?
♀:免喇,肯定無好野講,你成日都蝦我
♂:今日係唔係又見你唔到啊?
♀:乖,唔好咁痴身啦你,呢d野應該係我做先係嘛!
♂:我有冇同你講過我都幾女人
♀:睇你寫野都感覺到,但估唔到你真係咁女人
♂:喂我有個哲學題想問你,一個男人,佢鍾意一個好似男人既女人係同性戀,定係一個好似女人既男人先係同性戀呢?
♀:定義黎講應該係後者
♂:但佢對於男人係完全無好感,要佢都覺得外表好女人既先會鍾意喎
♀:咁應該唔算掛
♂:我尋日睇左篇新聞,有個男人扮係TB去溝一個Les既,然後入左房先知佢真係男人,呢d真係新聞,完全係聞所未聞,我寫故事都唔夠膽咁寫
♀:證明你份人仲唔夠天馬行空,欠缺想像力囉
♂:咁我檢討下……
♀:其實呢……以前都有女仔鍾意過我
♂:唔出奇啊,你咁靚,男女通殺都好合理
♀:係嫁,以前我讀書係街都成日比人搭訕嫁
♂:我以為你係個種唔喜歡人地話你靚既人
♀:有段時間我都真係想人睇多少少我既內在美,個陣我特別唔打扮自己添,依家諗返真係覺得好傻
♂:靚咪靚囉,好客觀既事,我對於一個天生就靚既人強調自己唔係靚呢件事,會覺得好虛偽,謙過頭就係假喇
♀:我覺得人地只係講靚,只不過係內在美唔夠,當你內在美強到人地要讚嘆,覺得你再靚都無內在咁有講既意思時,先係最成熟既做法
♂:之前我睇過一套漫畫,有個平凡人好努力,佢問如果遇到一個同自己一樣咁努力既天才會點,答案係無解,依家我面對你就好似面對一個永遠都追唔到既目標一樣
♀:咁你有冇諗過,有醫生有律師有富二代有富一代溝我,但點解我最後都揀左你
♂:我有諗過,但我諗唔到答案,連我都說服唔到自己
♀:因為你比到我好需要但又從來搵唔到既野我
♂:咁係咩呢
♀:自己參透啦,如果你自己搵唔到個答案既話,我會好失望
♂:其實我覺得自己好平凡
♀:係,你個人睇落好自信,但心底裡好自卑,雖然你無講出口,但我感覺到,頭先你講既天才問題,唔係無解,每個人都有長處,呢樣你未必鬥得過佢,但可能係另一方面你比佢更有天份,人生唔係只有一條路,大家一定要賽跑嘛,做人要開心,最緊要係搵到自己適合既位置
♂:適合既位置……呢句講得幾好,等我記低佢先
♀:收你版稅啊!
♂:喂,咁今日係咪真係見你唔到
♀:我係中環收十一點
♂:我過黎搵你
♀:搵我做乜先,我有野要返屋企拎,聽日要帶去做野
♂:咁我送你返屋企啦
♀:真係送我返屋企?一陣返到去你又叫我去你度啊,我睇通左你喇!衰人!
♂:真係送啊,我對天發誓!
♀:好啦,你唔介意陪我一段路就可以
♂:等我安排,我十一點前到中環啦
♀:喂,我收工喇,你係邊?
♂:置地對出
♀:行緊過黎
♂:點啊,今晚呢個第一次特唔特別
♀:真係估你唔到……不過真係幾特別
♂:有人第一次見,特別唔搭電梯拖長個見面時間,咁我揀個龜速交通工具都係學你姐
♀:入秋喇,今晚無咁熱,我聞到秋天既味道
♂:如果太熱我唔會同你搭電車囉……一陣成身汗就難搞
♀:你覺得我地可以有幾多個第一次呢?
♂:理論上係無限既,有些微變化都會變成新既第一次嘛
♀:係,就算做同一件事,只係當中講左一句好特別既野,呢段記憶都可以好新鮮
♂:同你一齊我唔怕會厭,做乜都好開心咁
♀:你個衰人,做乜要發誓呢!
♂:等你今晚會掛住我囉,有時唔見比見到更令人難忘
♀:我真係鍾意同你send msg多d
♂:或者我長處就係打字喇
♀:其中之一
♂:原來我有咁多長處!!
♀:讚壞左你!唔講喇,晚安!
♂:晚安,我都好掛住你啊岑雪兒
♀:都……用得好
第二部的最終回見面版已上載Patreon,連結
https://www.patreon.com/....../chang-qing-bu-di......
四條仔去Staycation的上篇都在patreon可以觀看
中篇 響30 晏少少更新
#長傾不見 #蔣薇 #小說 #故事 #好久不見
未睇過既重頭睇:
https://www.patreon.com/maydreaming/posts?filters[tag]=長傾不見&sort=published_a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優質粉絲動員令!一人一問卷,讓我們做得更好!!】 讀者回饋問卷:https://goo.gl/xTDgOp 全文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33839/ 從卡帶、CD、mp3到網路付費下載,我們聽音樂的方式一直在改變,現在更興起一股串流音樂的大革命...
版稅多少合理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業配文*******
蘿蔔頭不但是醫生,還有兩個長春籐聯盟的學歷,但他是我見過最沒有談判策略的人。
比如他那時從紐約的大醫院轉到Santa Fe的區域醫院,被醫院邀請飛過去面試,醫院花了三天面試他,從院長,單位主管,到可能共事的醫生全都見過了,我問他薪資福利怎麼談的,他說,沒什麼談,他就看看數字可以,他就說好。
我念了他一頓,怎麼可以這樣照單全收?他說,我就很想要那個工作啊,我不想搞砸。而且我看那個醫院沒什麼錢,爭了也多不了多少錢。
進了醫院之後,他才發現他有一位同事,薪水的確是同一等級,但竟然可以不用值夜班,還談到了每年有兩次,可以讓醫院付錢讓她去進修。
相較之下,我就覺得自己很厲害。以前領薪水,沒什麼必要談判。但六年前,自己開工作室,就要自行議價,我都覺得我可以要到我覺得合理的條件。
後來我忙不過來,請Sloan來當我的經紀人,才知道根本就是沒比較沒傷害。我會談個屁!Sloan去談,不但可以快速結案,而且價碼比我自己談的時候好得多了。價碼沒有彈性的,Sloan也會談談其他的perks。
我看看身邊,其實像我跟蘿蔔頭這種,專業知識有,但很不會談判的,比比皆是。
我不知用過多少freelancers,我邀稿時,馬上跳起來,跑新聞悍得不得了,交稿從來不誤點。不要說從來不議價了,叫他們給我帳單的時候,還常要三催四催。最近就發生過一次,都已經結案兩三個月了,這位小朋友才突然想起來跑來請款,還說當初說的是多少多少錢,問我記不記得,如果不記得,沒關係,就照我記得的付就好。
有一位年輕朋友更怪異,來幫我做一個案子,我問她要收多少錢,她說,隨便啦,老娘有的是錢!這個談判”技巧”,也太高深了。
我可能是在美國住久了,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很重要,但錢也很重要啊!只是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又不傷和氣,大家做的高高興興,的確是很大的學問。
所以我覺得像SAT。 Knowledge 知識衛星與劉必榮教授合作的談判學習線上課程,是很有用的。
劉教授口條好是有名的,他的國際新聞我常常聽,這次看他教談判,我就覺得不但理論基礎很紮實,重點是一聽就懂,還會舉很多例子,很生活化,很生動。像是有一集講到出版社邀稿,砍他版稅的故事,我就覺得很有感。重點不是只有抽成的百分比談得高就好,還要看如何能做得長久,也要看對方的行銷願意放多少成本進去。不然一本書願意分你30%的版稅好了,一本都賣不出還不是零。所以出版社在跟劉老師談版稅的時候,就強調雖然能給的版稅有限,但願意用力賣大力賣,這聽起來就很有說服力。
所以大家想要增進自己的談判能力的,可以考慮劉老師的這一堂談判學習課程。
我是不會推薦給蘿蔔頭啦,他反正已經退休,現在最常需要談判的對象,就是他的老婆,我。把他教會了,下次要跟我談判,今天換誰去倒垃圾,我就傷腦筋了。
【 SAT. Knowledge 知識衛星 線上課程平台】
風林火山|談判大師劉必榮教你打破僵局、創造雙贏
特別專案活動 #限時優惠8折起 http://go.sat.cool/3cbgmv
▶️ 輸入專屬優惠代碼「fan1000」還可以再折 $1000 元
版稅多少合理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2/02 星期二 絕對音樂】
「你/妳想跟什麼樣的未來自己相遇,
就看看你/妳自己現在,
是和什麼樣的心境形影不離……。」
SO~~就做做「上弦月」運動,
試著學習用微笑看待一切吧~~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找到自己擅長的內在報酬,讓自己發光》
有時候,會不會覺得自己好像比不上其他人?做事沒有其他人快,腦筋動得沒有其他人靈活,體力沒有其他人好...不過親愛的,你知道嗎,「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從來不是安慰,而是給你人生規劃最好的參考。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事,而終其一生,我們在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擅長的「內在報償」,讓自己發光,以及由內而外的快樂起來。
從小,我知道自己的某些特質。例如說某些弱點。我的跳躍力和身體柔軟度很差。
在國中的時候,我的身高在同齡男生之中算是中等,現在也是。但是,班上只有兩個人無法跳起來拍到教室門口「三年十五班」那張牌子。即使我從國小到大學都有打籃班,跳躍力仍然不好。
如果雙膝打直彎腰,我的指尖可能會離地大約十五公分。若花幾天時間練體前彎,也許能減少到十公分,但是很難再進步。我認識有朋友柔軟度極好,平常也沒有在練習,一彎腰就能輕鬆觸地,多練一下,就可以雙掌平貼地面 -- 雙膝還是打直。
我也頗不擅長處理繁雜的細節。
小時候,算數學題,明明會寫,但有時候就是會漏寫小數點,或是把3加5算成9。後來長大了,工作時核銷帳目,也常常這裡缺個章,那裡少個印。
我知道,自己也有擅長的事。我擅長理解複雜的情況、整理各種資訊,尤其擅長跨領域的思維整合,找尋可能的方案,進行分析和方案思考。
因為這樣的特質,在我大學的時候,修不同的科目,成績落差就很明顯。是要分析數字做運算的科目,我很努力之後,成績還是平平;若是涉及寫程式的科目,做到偏頭痛都難以做出個成果 -- 而我眼睜睜地看到,許多人和我一樣從頭學起,但是進步得逍遙自在。但是我,總可以在偏重思考、理路複雜、議題廣泛的科目上表現得好。
在我工作後的前四年,我在政策領域工作,確實是符合我的能力。在那幾年中,我總可以為自己的工作成果為榮。我所負責的案件,我常可以有信心,台灣不易找到人(至少像我這樣資淺的人),能在同樣短的時間內,完整考量各層面,甚至做出更好品質的成果。而每當自己寫出一分很完整、有深度,或有創見的政策分析,我會感到相當開心。
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優勢特質,這樣的動作,我和許多中研院院士都做不出來,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我們對某些事情,比較有感覺,做起來比較快,但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這樣。
背後的原因也許很複雜。有些可能是生來如此,真正的決定於遺傳和 DNA。
另一部分,很有可能是因為早年的經驗、教育、訓練,影響了腦部、神經、身體的發展,錯過了早年的培育,後來就難以學習。例如,世界上幾乎沒有技術一流的小提琴家,是在二十歲之後才開始學琴。我也沒聽過任何人一個,是從二十歲後才開始學中文,卻能用以中文寫作成為文學家。
這些天生而來,以及培育而來的特質,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日漸明確,每個人特質之間的差距也漸漸拉大,而且受教育的過程,往往加大了這些差距。例如,擅長邏輯思考的人,可能選擇工程、科學領域,也就在邏輯的部分不斷訓練、不斷加強。在那些具有優勢特質的領域,我們可以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力氣,就做到相當高的水準。但是那些缺乏優勢,或比不上多數人的部分,我們雖然可以用很多力氣去彌補加強,最後可能是達到一般水準。
如果在我的職涯中,大部分的時候,決定表現優劣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運用我所擅長的特質,我當然更容易做得出色,更容易有成就感,受到肯定與重視 -- 這些,都是我們在追求的。
而且我發現,通常,我們擅長的事情,通常我們也就喜歡,尤其那些先天、早年就擁有的敏銳特質、才能。其中有好幾個原因:
如果我從小唱歌好聽,從小唱歌就被稱讚、得到糖果,我對唱歌這件事,就建立了正面的連結,想到唱歌,接觸到唱歌相關的事情,就引起我的愉快感受。這件事,心理學家在20世紀初就發現了,而且在動物、人類身上,都不斷找到證據。
另外,如果我從小唱歌好聽,這表示了,我的耳朵可能格外靈敏,或是,我的大腦關於聲音、節拍、絃律上,特別敏感。這通常也顯示了,如果我聽到優美的音樂,我的感動會比別人強烈 -- 噪音帶來的不悅,也會特別難受。因此,我會特別想要在一個充滿美妙音符的地方工作 -- 不用等到發薪水給我,樂音本身就讓我開心。而且,如果我創作了、表演了優美的歌曲,我自己就能從中得到感動。
這些,就是所謂的「內在報償」-- 做某件事的本身,就讓我們開心愉悅 -- 而不是等「拿薪水的那一刻」,才得到回饋。
也是因為這個道理,當代的教育大師:肯.羅賓遜(Ken Robinson),透過《讓天賦自由》、《讓創意自由》這些書,不斷鼓勵各國教育體系,重視每個人的差異性,引導學生們發揮他們的特質,而且他的真知灼見,得到廣大的認同和迴響。
許多領域,最優異的人,做出最優異的事情,都是因為,至少伴隨著那一分「內在報償」。牛頓發現定理時的喜悅,必然不是來自換算成現金之後的結果,而是來自他的心靈,解答了困擾的疑惑,體會到自然中的合諧與奧祕。古代沒有版稅,沒有稿酬,古代詩人,從屈原到李白,從蘇軾到鄭板橋,他們創作,除了抒發情懷之外,沒有從中得到金錢上的好處。從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許多程式高手、藝術家、工程師、教師、科學家、廚師、文學家的身上。
從另一個方向來說,我訪問過許多人,讀了不少故事 -- 當他們每天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他們特質上本來就較弱、較缺乏敏銳度的事。他們每天挫折,常常焦慮,被當成肉腳,沒有辦法滿足上司、顧客、同事的期待。他們浪費自己的人生,也浪費公司和機構的資源。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能花時間去做自己喜愛的、有感觸的事物,無法發揮長處,社會損失了多少,根本無法估計。他們之中,有些人會離開,找路、闖盪。最可惜的是某些人竟然就此相信自己平庸、低劣、一無事處 -- 最後,他們常常也真的變成這樣的人。
(文章來源:http://womany.net/read/article/5119?utm_campaign=shareaholic&utm_medium=line&utm_source=socialnetwork)
***************************
版稅多少合理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優質粉絲動員令!一人一問卷,讓我們做得更好!!】
讀者回饋問卷:https://goo.gl/xTDgOp
全文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33839/
從卡帶、CD、mp3到網路付費下載,我們聽音樂的方式一直在改變,現在更興起一股串流音樂的大革命,除了KKbox、Spotify,最近蘋果、Google、Youtube都加入了這場戰局,其中,包月制的付費機制,讓我們一個月只要花不到150元的月費,就能把串流平台上的音樂都「聽到飽」。但我們都還記得,2014年,流行天后泰勒絲,因為不滿版稅的分配,先是大舉宣佈退出Spotify,後來卻又加入了Apple Music,到底串流音樂包月制的商業模式,對音樂產業是幫助,還是破壞?
要了解串流音樂平台,我們可以先從這個產業的營收分配模式來看,根據Spotify公佈的拆帳公式,營收的30%是平台的營運費用,剩下的70%,則是依照單曲點擊率佔總點歌曲擊率的比例,分配給歌手、唱片公司以及版權公司。
螢幕快照 2015-10-19 下午3.16.50
而串流音樂本來的構想,是希望能夠讓好的音樂,能夠更快的傳播出去,因為在月費固定的情況之下,多聽幾首歌也不用多付錢,大家也更願意聽聽看以前沒聽過的新歌,新人也有更多的曝光機會。雖然歌曲被聽到的機會變大了,但是音樂人真的能從串流音樂平台,獲得合理的收入嗎?螢幕快照 2015-10-19 下午3.17.20
「包月制串流平台」跟以往「單曲付費下載」或是「專輯購買」的消費型是,最大的差異在於,過去單曲或專輯付費下載,是有多少人買你的音樂,你就換賺到多少錢,但是包月制,則是看單曲點擊數佔總歌曲點擊數的比例來分配,所以雖然有2000個人聽你的歌,但跟你競爭的,還有點擊率更高的天王、天后,所以就算聽你的人很多,但和其他人一起計算,如果你只佔總點擊率的0.01%,你就只能分到「所有歌曲收入」的0.01%。而隨著總歌曲點擊數的增加,每一次收聽的成本就越來越低,稀釋了每首歌的價值。螢幕快照 2015-10-19 下午3.18.11
包月制的串流音樂,能讓消費者用很少的月費,聽歌聽到過癮,獨立樂團也增加了曝光的機會。但稀釋每首歌的價值,也可能讓小樂團、新歌手難以維持,大家也可能會對「音樂有價」的觀念更為薄弱。串流音樂,就像是音樂產業的兩面刃,要怎麼取得平衡,往更好的地方發展,都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版稅多少合理 在 黃大米- 為了避免自己昨天公布上半年的版稅嚇到想成為作家的 ... 的推薦與評價
是多少時間的累積經驗,是多麼辛苦才寫出來的一本書,版稅真少,但是我買 ... 這才是中肯合理價,多給作家一點長孫,作家也不要出一堆跟風的廢書才對. ... <看更多>
版稅多少合理 在 當作家到底會賺死還是餓死?揭開版稅的計算細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作家不一定是個吸引人的職業,但作家的收入有可能意想不到的高!我從進入寫作這行就關心 版稅 收入,不只是 版稅 算法,更是提高自己寫作的價值。 ... <看更多>
版稅多少合理 在 [問題] 繪本插畫問題- 看板soh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各位大大,
小的是繪本插畫新手,
最近有個合作是以版稅的方式,
<繪製繪本插畫>
賣出<500本 抽成售價2%
超過500本 抽成售價3%
超過1000本 抽成售價3.5%
超過10000本 抽成售價4%
版權歸出版社
合約中無提到稿費...不知這樣是否合理??
感謝!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105.2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ho/M.1443421853.A.FC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