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喜歡爸媽囉嗦介入,但不代表他們希望爸媽消失在他們的生活裡。相反的,他們希望父母經常在身邊,保持一種距離,不必做太多、談太多、問太多,但是卻得默默地存在、悄悄地輻射愛與光與熱,這會是一種最佳的依存模式。」~彭菊仙
簡單說,青少年會希望由他們主導自己的生活,但是出問題的時候,希望在一旁的父母能伸手救援。這種兼具自主與安全感需求的狀態,讓他們最輕鬆自在,但這也是很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
這種父母定位,會讓某些父母在轉換的時候產生困難。尤其是抱著傳統長幼有序觀念的長輩,那更是感覺不被青少年尊重。
讓我們先閱讀作者的文字,揣摩父母可以如何應對,明天晚上8點在直播的時候,再跟作者當面請教。歡迎參與!
************************
我是盆栽,暗暗散放能量
【彭菊仙】
酷暑中,最難忍受的事情,就是悶在冷氣進不來的廚房炒菜做飯。大火烹煮讓廚房滿溢食物香氣,但斗室裡的溫度卻不斷飆高,媽媽我全身臭汗淋漓,所以夏天煮完飯,我是胃口盡失,立馬奔進浴室沖個痛快。
一天,正在穿衣時,側耳聽到當天晚歸的高中兒子一進門便劈頭問弟弟:「馬麻呢?她去哪了?」我怔了一下,頭頂冒出一團既驚又喜的迷霧:「哇,差不多快把媽媽當成空氣了吧,什麼時候佛心來著關心起我的下落了?」地位已經低靡許久的我當下受寵若驚,完全失去現實感。
打從小子們長成少年郎,踏進門後,一天比一天沉默,既冷淡又無趣,早不令人期待。七八年級時,小子們還殘留著一些小學時期的「媽媽我跟你說喔」症候群,接下來就急轉直下,進入了只剩一句「媽,我回來了」的沉默黑暗期。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狀態。到了高中,小子進門後便直接跳過客廳,直線走進自己的洞穴─房間,然後大門一關,生人熟人皆勿近,有時還會悄悄把門鎖上。此時期稱為「爸媽不得其門而入的「閉門羹期」。前述小子問弟弟「馬麻呢?她去哪了?」竟然是發生在這個時期,你可以想像一個被冷落已久的老媽內心有多麼激動啊!
有個燈光美氣氛佳的良辰吉時,我若無其事地問小子,為什麼回來沒看到我會問問我在哪兒呢?小子稀鬆平常地回答:「沒看到就問一下啊!如果有一天我進門沒看到電視機,我也會問電視機怎麼不見了啊。這不是很自然嗎?」當下,我的腦袋又冒出一團迷霧,然後在青一陣紫一陣的臉色中爆出一團哀怨之氣。原來……
爸爸媽媽之於青少年,已經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種擺設。
爸媽當然不會甘於當一個擺設,但確實有過來人提點,若要爸媽與青少年雙方都好過,那麼爸媽有時候還真得把自己當成一種擺設。《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麗莎.達摩爾(Losa Damour)建議青少年父母:多數時候,把自己當成能夠散發光和熱的盆栽吧!
青少年不喜歡爸媽囉嗦介入,但不代表他們希望爸媽消失在他們的生活裡。相反的,他們希望父母經常在身邊,保持一種距離,不必做太多、談太多、問太多,但是卻得默默地存在、悄悄地輻射愛與光與熱,這會是一種最佳的依存模式。
研究發現,爸媽經常不在家的青少年,情緒與行為出現狀況的比例比較高。青少年當然不需要爸媽永遠在家,但是晚餐時,至少有一人和孩子一起吃吃飯;睡覺前,跟他們道一聲晚安,甚至擁抱一下,青少年就能得到很大的安定感,身心較健康,不容易走偏鋒。而且天天如此做,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即使爸媽不特別做什麼,都會一直感覺和孩子很親密。
其實,我從不少細節都觀察到小子們都有「爸媽要靜默陪伴」的需求。我的工作是寫作與演講,週末時常常接到演講邀請,兒子們早已習慣我的工作模式,事前我也都會通知他們我的行程。有一件事讓我篤定自己永遠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那就是他們一定會問我:「那馬麻你會幾點回來呢?」家裡缺了一台電視機,總是要知道什麼時候能恢復原狀吧?
所以,小子在讀書時,我也默默在旁讀我的書;小子放學回家滑手機、看平板,我則在一旁燙燙衣服、做點家務;小子補習回來懶得開口說話,我也很識相,默默在一旁打我的字、整理我的資料。
我有一個單身朋友常常跟我分享他家可愛的貓咪。他說,他最喜歡在家裡無論做什麼事都感覺到貓咪趴在旁邊陪著他。聽到這兒,我終於明白一件事,原來,同樣散發光和熱,電視可比不上生命。因為生命陪伴生命就是那麼神奇,我們能知覺彼此的溫度,享受著無形的牽繫。爸爸媽媽,我們一定是勝過電視機的啦!
.
以上文字取自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
20190324愛自己寫作班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0075400971159/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00的網紅Have fun with you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送給小學生的開學禮物 #孩子放飛媽咪放心 ★herowatch 4G兒童智慧手錶★ 每個功能都打到家長的點 現貨特價,8/31前再送電池+鬼滅之刃口罩套 這裡下單↘http://lavida.me/28179 小孩上學,說不擔心是騙人的, 誰都希望能即時掌握孩子的定位動態, 不想太早給手機,何不用...
「父母定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高妹。Simple Life Wond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請益] 請問定位父母位置的方法或app - 看板Android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父母在我手機裝定位-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八字论断六亲之父母定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Dcard - 21歲了還一直被爸爸監控看定位怎麼辦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Dcard - 21歲了還一直被爸爸監控看定位怎麼辦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美國代購,請找FUFILO (i代購.com)(短影片)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定位 在 [請益] 請問定位父母位置的方法或app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父母定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少年不喜歡爸媽囉嗦介入,但不代表他們希望爸媽消失在他們的生活裡。相反的,他們希望父母經常在身邊,保持一種距離,不必做太多、談太多、問太多,但是卻得默默地存在、悄悄地輻射愛與光與熱,這會是一種最佳的依存模式。」~彭菊仙
簡單說,青少年會希望由他們主導自己的生活,但是出問題的時候,希望在一旁的父母能伸手救援。這種兼具自主與安全感需求的狀態,讓他們最輕鬆自在,但這也是很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
這種父母定位,會讓某些父母在轉換的時候產生困難。尤其是抱著傳統長幼有序觀念的長輩,那更是感覺不被青少年尊重。
讓我們先閱讀作者的文字,揣摩父母可以如何應對,明天晚上8點在直播的時候,再跟作者當面請教。歡迎參與!
************************
我是盆栽,暗暗散放能量
【彭菊仙】
酷暑中,最難忍受的事情,就是悶在冷氣進不來的廚房炒菜做飯。大火烹煮讓廚房滿溢食物香氣,但斗室裡的溫度卻不斷飆高,媽媽我全身臭汗淋漓,所以夏天煮完飯,我是胃口盡失,立馬奔進浴室沖個痛快。
一天,正在穿衣時,側耳聽到當天晚歸的高中兒子一進門便劈頭問弟弟:「馬麻呢?她去哪了?」我怔了一下,頭頂冒出一團既驚又喜的迷霧:「哇,差不多快把媽媽當成空氣了吧,什麼時候佛心來著關心起我的下落了?」地位已經低靡許久的我當下受寵若驚,完全失去現實感。
打從小子們長成少年郎,踏進門後,一天比一天沉默,既冷淡又無趣,早不令人期待。七八年級時,小子們還殘留著一些小學時期的「媽媽我跟你說喔」症候群,接下來就急轉直下,進入了只剩一句「媽,我回來了」的沉默黑暗期。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狀態。到了高中,小子進門後便直接跳過客廳,直線走進自己的洞穴─房間,然後大門一關,生人熟人皆勿近,有時還會悄悄把門鎖上。此時期稱為「爸媽不得其門而入的「閉門羹期」。前述小子問弟弟「馬麻呢?她去哪了?」竟然是發生在這個時期,你可以想像一個被冷落已久的老媽內心有多麼激動啊!
有個燈光美氣氛佳的良辰吉時,我若無其事地問小子,為什麼回來沒看到我會問問我在哪兒呢?小子稀鬆平常地回答:「沒看到就問一下啊!如果有一天我進門沒看到電視機,我也會問電視機怎麼不見了啊。這不是很自然嗎?」當下,我的腦袋又冒出一團迷霧,然後在青一陣紫一陣的臉色中爆出一團哀怨之氣。原來……
爸爸媽媽之於青少年,已經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種擺設。
爸媽當然不會甘於當一個擺設,但確實有過來人提點,若要爸媽與青少年雙方都好過,那麼爸媽有時候還真得把自己當成一種擺設。《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麗莎.達摩爾(Losa Damour)建議青少年父母:多數時候,把自己當成能夠散發光和熱的盆栽吧!
青少年不喜歡爸媽囉嗦介入,但不代表他們希望爸媽消失在他們的生活裡。相反的,他們希望父母經常在身邊,保持一種距離,不必做太多、談太多、問太多,但是卻得默默地存在、悄悄地輻射愛與光與熱,這會是一種最佳的依存模式。
研究發現,爸媽經常不在家的青少年,情緒與行為出現狀況的比例比較高。青少年當然不需要爸媽永遠在家,但是晚餐時,至少有一人和孩子一起吃吃飯;睡覺前,跟他們道一聲晚安,甚至擁抱一下,青少年就能得到很大的安定感,身心較健康,不容易走偏鋒。而且天天如此做,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即使爸媽不特別做什麼,都會一直感覺和孩子很親密。
其實,我從不少細節都觀察到小子們都有「爸媽要靜默陪伴」的需求。我的工作是寫作與演講,週末時常常接到演講邀請,兒子們早已習慣我的工作模式,事前我也都會通知他們我的行程。有一件事讓我篤定自己永遠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那就是他們一定會問我:「那馬麻你會幾點回來呢?」家裡缺了一台電視機,總是要知道什麼時候能恢復原狀吧?
所以,小子在讀書時,我也默默在旁讀我的書;小子放學回家滑手機、看平板,我則在一旁燙燙衣服、做點家務;小子補習回來懶得開口說話,我也很識相,默默在一旁打我的字、整理我的資料。
我有一個單身朋友常常跟我分享他家可愛的貓咪。他說,他最喜歡在家裡無論做什麼事都感覺到貓咪趴在旁邊陪著他。聽到這兒,我終於明白一件事,原來,同樣散發光和熱,電視可比不上生命。因為生命陪伴生命就是那麼神奇,我們能知覺彼此的溫度,享受著無形的牽繫。爸爸媽媽,我們一定是勝過電視機的啦!
.
以上文字取自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
20190324愛自己寫作班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0075400971159/
父母定位 在 高妹。Simple Life Wond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分享!很有啟發性的一篇文章!
我希望我的孩子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 但她不必只當個「聽話」的孩子🤔
李開復:做我的女兒,不必乖
在我年少時,父母對我的管教既開明又嚴格。30歲時,當我自己也成為了一名父親,我承襲了父母對我的管教觀,敢於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做決定。我的大女兒李德甯擅于文學詩歌,小女兒李德亭自信活潑、善於創作。對於女兒們的教養,我並不是以教出“乖巧”的孩子為目標,而認為“積極”是教養中最重要的事。我常對她們說:“做我的女兒,不必乖,但要積極。”
▌只是聽話不是優點
我不認為孩子只是乖、聽話就是好事。教養子女有許多需要重視的原則,但如果我只能挑選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會說是培養孩子的積極性。有了積極性,其他的特質如理智、快樂、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隨之掌握。
今天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那些消極被動,只是聽話,或害怕處罰的孩子,他們進入社會往往會覺得非常地迷茫,不知所措,會習慣性地需要別人告訴他們怎麼做;但當一個孩子有自己的主見,無論是讀書,還是找工作、找興趣,都會知道該怎麼辦。
▌講理比聽話更重要
許多父母希望孩子乖,乖就是聽話,聽話就是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培養小孩的目標。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禮貌,這些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她們做講理的孩子。這兩者的區別就是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而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才是我們想要的!
雖然我相信啟發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規矩。我理解的“規矩”有四個特徵:
一、定規矩的時候應該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而不是讓孩子盲目地服從規矩;
二、孩子應該在不違背規矩的情況下有完全的自由;
三、違背了規矩孩子將受到講好的懲罰;
四、規矩越少才越能起到啟發的作用。
如果你不告訴孩子原因,孩子不會因為你說的一件事是對的或是錯的,就在心裡深深記住。設立規矩卻又不講為什麼,一方面,小孩子無法學習自律;另一方面,孩子會把父母定位為獨裁者,認為父母不會通融。如果你定了一個他無法接受的規矩,他要麼就認為你不好,要麼就會叛逆性地想去做什麼。
如果規矩定得太死板,孩子違背了,就要來處罰,孩子聽話就會變成一個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規矩恰恰就會讓孩子變得消極被動,只有自律性的規矩才可能讓孩子變得積極主動。
▌孩子越大規矩越少
我覺得孩子越小的時候,可能越需要這些所謂的規矩,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要學著信任孩子。當然違反了規矩是要懲罰的,但規矩應該越少越好,尤其孩子越大,規矩要越少。
我們家到底有多少規矩?其實我想不出來太多,可能不會超過三四件事。比如她們出門的話,我們會一起定一個時間,希望她們能夠在那之前回來;在電腦和網路上不能與陌生人聊天;要講禮貌,尤其見到長輩要站起來;還要負責任,自己的房間自己要收拾乾淨,吃完飯要把碗拿到廚房。這些可能是我們會去要求的。
很嚴重的像是喝酒、吸毒、打人,我覺得不用立規矩了,這是非常清楚不可以做的。她們也懂得這是不可以做的,所以我們不用去重複。另外,我們也不會因為她們違反了規矩,就馬上處罰她們,偶爾忘一次就處罰也太嚴厲了。但是前提是要講跟孩子講清楚這些規矩,違背規矩之後先提醒她們,多次提醒無效之後才會考慮處罰。
▌氣憤之下先叫停發怒處罰傷害大
和諧親子關係還有一個互相體諒的問題。比如說,孩子最近脾氣不好,有時會對家長大喊大叫,家長是否會去考慮是不是因為青春期荷爾蒙的作用?一定不要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
如果孩子做了什麼不對的事,家長又在氣頭上,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你打他一頓,罵他一頓,大概也沒有什麼用處。還不如叫停,等雙方氣消之後再來講道理。
我有時也會脾氣不好,也在兩個女兒小的時候打過一次孩子,但事後很後悔。並不是說她們沒有做錯,不該得到懲罰,而是覺得這樣對她們的成長有負面影響。身體的疼痛是可以很快複愈的,但如果傷了她的心,她會想,“父母是不是不愛我了?”或者親子關係會變得有隔閡,讓孩子覺得無助。
其實孩子學父母並不是只聽規矩,她們會看你怎麼做,而不是聽你怎麼說。如果每次孩子做了不好的事你都跟她們大叫甚至說出不好聽的話,孩子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原來生氣的時候就應該這麼說話。慢慢地她們就會耳濡目染,學會這些壞習慣。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
▌97%的時間在做孩子的朋友
其實,我最多3%的時間在考慮紀律與處罰,97%的時間是去理解孩子,瞭解孩子,做她們的朋友,鼓勵她們,幫助她們。如果父母把管教當作主要手段,那是註定要失敗的。
我的大女兒喜歡寫小說與詩歌,我會幫她去修改、出版,並與她一起分析哪一篇寫得好。小女兒比較頑皮,喜歡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就會跟她一起錄一些好笑的事情,拍一些好玩的短片。
以前大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沒有聽懂也不發問。我和她制定了一個可衡量又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後,慢慢地她再增加舉手的次數。她因此定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發問,把不懂的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是否做到。後來達到這個目標,她又想到她上課不參加討論的問題,又定了要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的目標。一年後,老師注意到,她對課堂發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把孩子當作朋友,和她談心。可以告訴她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她一天經歷的事。如果她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
▌培養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指出,“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路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裡,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
進入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職業、自己的老闆、創業還是加入公司,學工還是學商,每天面臨的都是選擇。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做決定,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
我小時候記得最清楚的事,就是我五歲的時候,告訴母親說我不想讀幼稚園了,我的母親就是把這個決定權交到我的手上。他們一方面告訴我,如果去讀小學的話,可能是全班最小的學生;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如果去讀,也許你可以學得更快,成長得更好。講清楚事情的利弊,讓我決定。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除了把選擇權給孩子,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好奇心,信任他們,別無他法。此外,還有幾件事不要做:
1、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你有顧慮,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 “不准!”告訴他,如果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
2、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學習最好的來源,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如果父母只是想要孩子避免失敗,會有幾個不好的後果,一是孩子可能會為了怕失敗只去追尋那些很簡單的目標,不敢自我挑戰,把自我的目標定得太低;二是可能認為失敗是一種懲罰,無法從中學到教訓,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3、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4、不要過多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的選擇權,不要覺得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從。
父母定位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送給小學生的開學禮物
#孩子放飛媽咪放心
★herowatch 4G兒童智慧手錶★
每個功能都打到家長的點
現貨特價,8/31前再送電池+鬼滅之刃口罩套
這裡下單↘http://lavida.me/28179
小孩上學,說不擔心是騙人的,
誰都希望能即時掌握孩子的定位動態,
不想太早給手機,何不用智慧手錶取代?
全球首款★專為兒童研發
★herowatch 4G奈米科技智慧手錶★
安卓9.0四核心,取代手機與父母視訊通話,
怕小孩玩上癮不專心上課?
媽咪在意的『3C干擾學習』問題,
也有許多設定巧思:
1. 遠端控制: 可設定『上課時間禁止使用手錶』
2. 即時追蹤: 9重定位,路徑軌跡,快速又準確
3. 開關設定: 設定自動開機時間,不怕找不到人
✔課表設定✔訂鬧鐘✔攔截未知來電✔聽音樂
可下載app幫助孩子自我管理,
Herowatch如同貼身小管家,也像第三隻眼,
協助父母陪伴孩子日常作息。
父母定位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次我們團隊來到了台中的風之晴髮型名店(大源店),拍攝子晴設計師和她母親的互動片段。這段緣分很深遠,從小時候子晴就和風之晴結緣,開啟她對美髮的興趣,也在母親的支持下,從學徒開始做起,慢慢提升技術,成為獨當一面的專業設計師。
-
在感恩的五月,由女兒幫助母親來做造型的改變!由她們親暱的互動,就能感受到母親對子女的關愛和期許,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人生路途上尋找目標,還有一群溫暖的同事們給予加油打氣,以母親而言,孩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業,從中獲得成就感,就是讓父母放心的好事業。
-
也期盼在疫情艱困的時候,大家都把握和家人相聚的時光,及時說愛。
-
-
-
█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
團購要有品牌思維!品牌自帶流量 EP04
https://youtu.be/EwMR0QY5sHo
團購經營就是要創造價值!千萬不打價格戰EP03 http://user65545.piee.pw/JBYJX
團購技巧大公開。如何拿到好的進價EP02
http://user65545.piee.pw/EUR5K
團購技巧大公開。團購買房賺很大!?EP01
http://user65545.piee.pw/H6YSR
=
艾蛙聯合行銷有限公司!【線上宣傳、線下收單】
公司服務項目:
一、百位網紅媒合:youtuber、ig客、部落客、直播主
二、團購經營:強力的團購主夥伴、圖片和文案素材製作
三、專案企劃:行銷策略統籌與執行
四、品牌經銷:網路行銷與蝦皮購物銷售
五、個人業配接案:部落格、影片開箱、異業結盟
公司官網:https://www.aiwamkt.com/
公司品牌Slogan:夢想始於行動
=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www.aiwamkt.com/
父母定位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咱们继续太乙金华宗旨,上一期讲了此书的来历,以及我个人对于“元神识神”“回光守中”这些概念的理解,那今天我们就重点讲一讲修炼!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方法讲得非常明确具体。整个四、五、六章就是简单直白的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非常神奇的是跟我两年前在马来西亚的内观修行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小部分理念略有不同。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观呼吸”。所以我对这一修行方式是有切身体会的。而且你看啊,整个东方文明一切与哲学宗教有关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方式为最基础。道家的吐纳、禅宗的入定、连儒家都有静坐,还有密宗的脉轮、瑜伽的冥想。可见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在寻找、摸索一种方法,将心中不断升起幻灭的妄念止住,仿佛突然之间都明白了,只有遏制住识神的活动,才能让元神获得觉醒。那第一个动作就是正身安坐将你的视线集中在鼻端,但目的并不是让我们观察鼻子,而是将我们的心念收拢回来置心于一处。因为人的眼睛与心念,是非常活跃好动的。什么叫心猿意马,就是心念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意识像野马一样肆意奔腾。而鼻端就是一个栓猴栓马的木桩,木桩不是重点,重点是把心念栓住。总结起来就八个字:观鼻存想,意守天心。简单吗?其实超难的!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你稍微一晃神就突然惊觉,自己怎么在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注意啊,它并不是刚一出现就被你发觉,而是肆意飘荡了很久,而且它不仅仅飘荡到一个念头,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同的念头,当你突然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杂念持续了多久,又是从哪里萌生你完全不知道,然后赶紧把心念重新收拢回来。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你能保持“无念”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佛家将这一方法称为“止观”。
小时候去寺庙偶尔观察佛像,就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所有佛菩萨的形象都是低眉垂目半睁眼的,然后我就去问周围的老人和僧侣,得到的答案都是因为慈悲,不忍看世间苦难。诶,这个回答高大上,高到你不会且不敢有任何质疑。直到我自己做了这个动作,才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在“观呼吸”,这就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引导我修行、修心,只有收服心念才能脱离尘世万千苦海。所以教会我收服心念的方式就是在渡化我,所以老人与僧侣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这里面隔着一层他们的理解和它他缺失的认知。如果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越是复杂的理念、越是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附加他人的理解,就越是难以穿透时间,将他最原始的表达传送于我。反之越是简单、基础、直白,就越容易传达,所以大道一定致简。自此之后我再看到佛像,仿佛佛祖就在跟我说两个字:照做!有很多小伙伴提出这样的质疑,说这个不能瞎练吧,这肯定需要有正派宗师的引导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正心诚念的人仅仅用观呼吸的方式来收拢自己内心的杂念,怎么就走火入魔了呢?这,这肯定是电视剧看多了呀!其实我也有跟这本书的翻译者:张卜天老师聊起这件事,为什么西方人按书中的方式修行更容易显现效果,而中国人反而会遇到一些阻碍。就是因为咱们血液里本身就流淌着儒道两家的文化基因,咱们看到书中某句话,就会很自然的往更深层去解读、引申、联想,西方人不懂这个,他只能按字面的意思单纯理解。所以我觉得真的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过玄幻、深奥、复杂。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
而且我觉得一定要有正派宗师的指引,跟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存在着悖论…一定要有宗师指引、不然容易走火入魔、那就说明只能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那为什么会有这本书的流传呢?作者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俩不见面我也能将我对这个世界认识传达给你。写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就是让那些没有机缘遇到好老师的人,也可以看书自学嘛!我当然承认,伴随着名师指引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普通人要去哪里寻找这样一位老师呢?而且他怎么判断这位老师的理解一定正确呢?万一你觉得他无比正确,然后你问:师父您的师父当年是怎么教您的?
师父说:我看书自学的,你说你怎么办!所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书本,都只是在引领你入门,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段小故事…有一个高僧云游四方,一天夜里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不远处一栋民宅闪烁着一层淡淡的佛光,心想这户人家一定有一位大修行者,于是登门拜访。没想到开门的竟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老太太,高僧被请进屋,少坐饮茶、相互攀谈。得知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居住,平时的生活就是吃斋念佛。高僧问说您平时都诵些什么经文呢?老太太说哎呦这不懂,只知道多做善事不杀生,平时就多念念“那么阿弥陀佛”,高僧噗嗤就乐了,那么阿弥陀佛…是南无阿弥陀佛!老太太一听,啊是这呀…哎呦你看看我,老糊涂了啥也不懂,谢谢大师指点。高僧也双手合十点头,说那行,老人家早点休息,我还得夜路赶到山顶的寺院投宿。于是走出村庄一路上山,到了半山腰呢,再回头看看村庄里老太太的房子,表情瞬间凝固,之前那淡淡的佛光怎么没了…于是高僧赶紧折返下山,又敲开老太太的房门说:老人家,您之前那“那么阿弥陀佛”才是对的,千万不要跟着我的念,您原来怎么念就还是怎么念。第二天夜里,高僧还是不太安心,出了庙门站在山顶遥望村庄,老太太屋外的淡淡佛光依然没有再出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是这位高僧不小心打碎了她的信念,所以我一直觉得信念远比正确重要得多。但是大家也不要误解,我绝不是说正确不重要。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就不存在绝对正确,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接近。所以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信念就变得更为重要一些。
当然这本书里也会单独有一个篇章叫做“回光差谬”,就是你在练习时容易犯下的错误…第一大谬误就是不要过分执着于一呼一吸,你不能像个拿着鞭子监督奴隶的监工,一直紧张兮兮的高度警惕,不准偷懒啊,不对。但是又不能过分松懈,懈到昏昏沉沉、心如死灰,犹如枯木顽石。杂念确实没有了,生命迹象也没有了。咱们是要把识神收服,而不是把他弄死。一定是顺其自然、心神安逸。即无杂念、又十分清醒,那八个字怎么说的?观鼻存想,意守天心。什么叫存想,存想就是保持意识的清醒。道家也将这种难以描述的尺度解释为: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总之就是一种似观非观、似想非想状态。就是你一定要寻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分寸感。第二个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他是放在后面几个章节讲解的,我也把他提到前面来归为一类,就是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就是你不要急着去验证他,功夫到了该来的自然而然的来,有了某些阶段性的进展,也不要执着于这些进展…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把这一功课完全融入你的身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的生活方式。第三个要注意的,他也是放在独立的一章叫“回光活法”,是不要荒废自己的正业,如果能够保持每日清晨静坐一时半刻最好,其实练习到了一定程度,你是能够做到即使不静坐也可随时、随地、随事的内观,感受自己的呼吸,牵住自己的妄念。我觉得这一点也很好,不然我去修仙了,父母妻儿谁来养!另外也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搞得神神怪怪,不要刻意做给别人看。
接下来就是第九章百日筑基,就是你要用差不多100天的时间,为修炼内丹打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当然有的人慢一点、有的人快一些,所谓的百日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净化身心的过程。我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内观是15天,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身体的变化了,比方说你会觉得整个人特别清爽、特别精神、特别明朗,不浑浊!你所有感官在逐渐变得敏锐,尤其是对食物深层的味道,会比之前更丰富。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你知道天气很热,马来西亚嘛,而且那个地方没有空调,但是你并不会感觉很闷很燥。百日我是真的没有体验过,书中描述的状态是:精足、气满、神旺。然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奇妙的感觉,大概有几个类型。第一种叫神入谷中,就是你在静坐时,如果周围有人讲话,你会觉得这个声音很远,是从遥远深邃的山谷中传出来的,而且还带着回声。你并未刻意去听,但却又非常清晰。第二种叫做虚室生白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团弥散开来的白光,仿佛身处云雾之中。第三种叫做神归顶天,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非常的绵软轻盈,而且伴随缓缓上浮的感觉。但并不是真的飞起来啊,是一种气场向上汇聚于头顶的体验。当你真的能够做到“心空漏尽,内丹也就逐渐形成,他并不是一颗实体的药丸,说到底他还是你的一种感受。据说能看见一些奇妙的图案,所以荣格为什么会将书名定位“金花”的秘密呢!就是因为荣格走访了众多欧洲的“修行者”,把他们眼前出现的图案绘制出来。欧洲人觉得这就是神奇的“曼陀罗”所叫做金花的秘密。
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说:壮哥,这…这真的有用吗?我觉得这个话得分两头说,读书归读书,修炼归修炼!咱们由浅入深…读任何书都一样,首先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可以更多面的了解自己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我在想象一个最低作用的场景是,就是如果有一天一位欧洲青年拿着这本书说:你知道这个嘛?你可以很淡定回答:嗯,读过!如果你自己本身很认同这本书的方法,诶!你们就可以各自聊聊东西方对此书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你不认同这本书的说法,那更有意思!你就可以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说:不会吧,你们还真练啊!这时候这老外肯定就蒙了…嗯…你们不练嘛!此刻你也无需明确否认,只留给他一个饱含深意的微笑。怎么样,有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自己跟自己开的玩笑。接下来聊一聊修炼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道家养生著作,我们先不谈它玄幻的一面,单纯从我们以往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来看,你觉得“养生”二字能做到吗?我觉得可以…如果一个人面对任何生活中复杂事物都能做到,不烦扰、不动气、不妄想、不奢求,那不活该人家健康长寿!再接下来更上一层,能不能获得通天达地的智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历史上的众多牛人都习惯于静坐养性…佛祖、老子、孔圣这就不用说了。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近且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王阳明牛不牛!曾国藩牛不牛!都是既能做学问,又能干实事儿大神。进了朝堂就是精明睿智的政治家,进了学堂就是圣贤道德的教育家,最不可思议的进了战场就是百战百胜军神,为什么?静坐养性,内观冥想。究竟在用怎样的方式成就他们的智慧?我几年前看一部书叫“战国纵横”,后来改名叫“鬼谷子的局”,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子上山拜师的前几年,什么都没学,天天就在那打坐磨炼心智。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我想这要是我,早就撂挑子走人,但是越看越明白。你想啊一个人能沉寂下来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那么无聊的静坐上,那这个人对于时间的理解跟普通人一定是不一样,那得多能沉得住气!因为很多人很多事,输就输在心急浮躁。几年的时间,每天都在摒除杂念就做一件事“观呼吸”,你说这样的人做起实事来又是多么专注?因为他已经非常习惯于“置心于一处”,他就把手头要处理的这一件事当作“鼻端”当作“呼吸”,此外不生一念。因为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让琐碎的妄念拆的七零八落,就一定没有凝聚起来更具有力量。再来这样的人精力一定极其旺盛,因为他平时可以控制心念,它本身消耗的精力就少。你呢?家事、琐事、暧昧事,事事烦扰,你领兵打仗,碰到一个这样的对手。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冷静专注、精力充沛!这谁能扛得住啊!所以他不但不会耽误你的事业,反而会赋予你更强大的能量。其实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已经值了…但我们还是要再往上说一层,如果真的练成内丹,修成长生不老。或者他仅仅只是让我年迈的时候更具活力,更不容易生病,我觉得我已经快乐似神仙了。这两集节目太乙金华宗旨,绝对值得你召集一家老小组团观看!尤其适合转发给家里的亲戚长辈…以后过年团聚,再有七大姑八大姨,问成绩、问工资、问女朋友、问生孩子!你就说:二姨二姨,我欲修仙。有成之日,必带你升天。节目最后壮哥不得不再次反复的强调,这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于各位而言不一定正确,它只能作为你学习的参考。如果有兴趣,还是要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去多看一看其他老师的理解,但同样只能作为参考。相信聪明如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领悟。
父母定位 在 父母在我手機裝定位-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自從父母發現蘋果手機有內建app「尋找朋友」,主要功能是定位,知道對方位置在哪裡,那次之後爸爸會時不時打開來看我有沒有在學校或宿舍,我開始覺得 ... ... <看更多>
父母定位 在 八字论断六亲之父母定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八字论断六亲之 父母定位. 国学分享. 国学分享. 2.1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__slot-el>. Subscribed. 0.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父母定位 在 [請益] 請問定位父母位置的方法或app - 看板Android 的推薦與評價
媽媽原本沒有手機,但是看醫生或是獨自出門讓人擔心,於是爸爸說要幫媽媽辦手機,找人
比較方便。
記得之前電視上有說有可以幫老公定位的方式,想說幫媽媽裝上較方便找到人。
找了一下文章似乎沒找到,請問各位大大有什麼方式推薦?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T29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5.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droid/M.1652887511.A.29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