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黃耀明被ICAC拘捕了。
因為他在2018年立法會補選時,為候選人區諾軒唱歌。
何韻詩安好嗎?
憑欄一片風雲氣!
郁明哥前,已經下重手,對付教協。
下一步,應該輪到記者協會!
他們痛恨老師,也痛恨記者,各網媒人事都盤算、變動!
文明發展,都是先後有序的。看中國的廿四史,他們記述的歷史發展,都是這樣排列的。
最先是食貨,然後是選舉,也即是教育。
選拔人才,目的是職官,選賢與能。
政府成立後,第一要務,是禮樂。
建立社會的文化價值。
然後才是刑兵、地方、邊防。
這個先後次序,也是中國歷史的發展。
香港之所以是香港,不是大陸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取代,就是禮樂這部份。
香港人追求的價值。
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
專制政權,都憎恨菁英,也就是因為他們緊守崗位,做好本份。
不是今次奧運,很多人都意識到,香港的運動員,是多麼的專業!
他們在社會撕裂,制度崩壞,黑白顛倒的亂世;加上疫症的種種不測……他們沒有放鬆,默默努力,為香港爭取最佳成績。
相反,老鼠甲甴就在搞破壞。一個忠誠廢物,為了鬥左搶鋒頭,在奧運時刻,批評我們的運動員的衣服顏色。
不是為代表香港的運動員打氣,而是騷擾他們的比賽情緒;社會嘩然,才暴露出那些所謂運動組織的官僚腐化,他們看不起香港的運動員,根本沒有為他人們找贊助球衣和制服。因為睇死他們不會在奧運拿獎牌。
運動員穿自己的球衣,竟招來批評。
另一些從不運動的老鼠甲甴,卻說,專業運動員不應受外在環境影響,才算專業!
所以,廢柴的指摘合理,反而受影響的運動反而不專業了。
原告又變被告,受害苦主反成壞人了。
此所以我們說,這是黑白顛倒的時代。
專業,都招來不專業的攻訐。
他們痛恨香港的菁英,因為菁英都有獨立思想,專業堅持。
劍橋畢業,任職大律師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仍在還押。
她說:我無法看著錯誤一言不發!
這就是香港人的堅持!
政權只能痛恨這些香港人,醫生、護士、老師、記者、律師、大律師、運動員、文化工作者,堅持黑白的所有香港人……
廢柴建制的人愛說,他們不談政治,只做實事。其實,他們只能將所有專業政治化,因為他們是不專業,沒原則,一個個等候指揮的廢柴。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
不只做特首,做立法會議員,做問責局長才是政治。在公司做一個主管,背負一個家庭,搞一次舊同學食飯,都是政治。
一個人,一個家,一間公司,一個組織,一個城市,一個社會,事事都是政治。
《論語》二十篇,第一篇,學而篇,講做學問的修養;第二篇,為政篇,就是為政的學問,一個政治領袖的道德和修養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領袖之道。
為政篇中,一連收錄了四章「問孝」的內容,孔子回應的,又因各人的背境不同,又應對不一樣。
《論語》的編輯,為什麼認為,孝道,與為政有關?
甚至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的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第五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權臣三家之一。
當時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告訴他,無違,不要違背。
但不要違背是什麼呢?
孔子又沒有引伸說明。
跟著孔子離開出門,由一位學生樊遲駕車。
孔子在後座,自言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這時,車中只有孔子和學生兩人,所以,樊遲很自然的,以為孔子和他說話。
所以,他聽到孔子說無違,就回頭問:
咁即係點呀?無違,不要違背,何謂也?什麼意思呀?
孔子答:生,事以之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在這裡,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禮,一個社會的建立,是運作於「禮」的。
禮,是價值的追求。個人來說,是價值觀;整個社會來說,是核心價值。放之於具體生活,是當時社會,人人認可的規矩。
所以,禮樂,便是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
從孝的角度而言,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位問孝者為魯國季氏,他們架空了魯君,是從基本上僭越了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
跟著,到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又問另一個問題。孔子說的,又是另一個答案。
第六章:
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因其父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
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的權力。
孔子說:
父母看到自己兒女生病,那種憂慮心情,你要體會。
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那種關切對待父尊,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有當世權力,所以只用「無違」兩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在家,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是了不起的大臣。作為魯國三家的權臣,對天下,要負責任,如能視天下人民為父母,便是孝。即《孝經》說的大孝。
無違,對權臣而言,就是不可以違背人心,民眾的心。
他的兒子,孟武伯,是世家公子,不懂民間疾苦,但將來,會繼承父業,掌握權力。
他要掌握人民疾苦,但他不會有任何基層的經歷,所以,告訴他,如父母了解子女疾病一樣,因這位公子也有子女,子女也會有病,這個經驗他有。所以,記住這個感受。他日掌權,要視人民如子女。此所以,中華文化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掌權的,要懂得民間疾苦,知道基層的苦惱,如父母瞭解子女患病時一樣。
目前掌權的,視人民如父母;未來掌權的,視人民如子女。
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因為孝,便懂得感恩。
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
天下有恩於你,你必須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為政,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要負起公道責任。
有權力的人問家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兩名高弟問孝。
第七章: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這章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
孝不是形式,不等同養狗養馬,重點在於敬,是內心的。
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也問孝。
第八章:
子夏問孝,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的,是態度。
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吃。這就算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才是最難的啊!
第七章說的是敬,屬內心的;第八章說的,是態度,屬外在表現。
在領袖學的為政篇,刻意放進四章說孝,來引伸為政領袖的學問。
前兩章,針對擁有權力的人,在上位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說的是一般人,即百姓,在社會配合的態度。
一是施政時,官僚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在社會生活民眾的態度。
一邊是從上對下施政時,應如對父母,子女般的思考模式;一邊是社會上民眾,生活時,對社會規範的內心和態度。
表面上,為政與孝,好像不相關,但一個社會,孝的推行,風氣所及,老有所養,一個社會的老人,無論精神,物質上,能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與政府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四章說孝,兩章焦點在上位,做官僚和領導的;兩章焦點在下,做部下,做員工配合別人的。四章放在為政篇,政治領袖的修養學問內,別具深意。
無補顛倒惱意思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 Taïwan〕OK好,爪耙真的是妳?😉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國民黨情治單位的詳實紀錄出賣了妳.
前情提要請參閱〈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https://reurl.cc/YWxpR4)。
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閔琳重申:「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嚴正呼籲促轉會,#直接公布加害者名單 和全體受害者。唯有公布真相、全面清查(Vettings)、徹底除垢(Lustration)才能促進社會和解,推進台灣的民主深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一個謊,用一百個謊也難圓.
.狡辯說謊想掩飾?欲蓋彌彰,漏洞百出!.
聽說 #林奕華大立委 昨天接受媒體訪問試圖反駁自己不是當年威權時代的「爪耙」,結果本來想自清倒是變成了自爆,還說說自己「被促轉會鬥爭」,看到這裡我就笑歪了。
一、#促轉會釋出的資料,#完全匿名、#完全去識別化。
促轉會完全沒說是林奕華,指認說是林奕華的人是我。
興許是林奕華大立委未料竟被我這火眼金星的後輩認出,急了,連忙自己跳出來主動說「促轉會影射的是他」、促轉會「把他過去學生時代的資料給公開了」。
喔~所以妳承認那真的是妳的資料囉?
OK 好。感謝承認是爪耙。
(這種自己承認「山西布政司的那五千兩就在他房裡」蠢笨搞笑電影劇情,說真的我只有在周星馳的電影裡看到過。真的笑死。)
本來林奕華大立委對於爪耙身份「坦承不諱」也就罷了,但她接受媒體訪問說遛嘴自爆之餘,還不善罷甘休洋洋灑灑寫了篇臉書自爆更多。
耶~那我也只好一一駁斥回應囉。
............................................................
一、如何推知爪耙就是林奕華?
1980年代、野百合世代;全台灣,大學根本沒有幾間,有政治系的更沒幾間,至於同時還有創建「學生會」組織的大學,更是兩三隻小貓屈指可數。至於台大學生會長,至今也沒有幾個人。
1980年代。政治系。女。大四。
光是從「年代」、「政治系」、「女」、「大四」這四個線索資訊,就直接排除了台大以外的其他學校和其他人。
編號A2,#除了林奕華,#沒有別人。
............................................................
二、林奕華受訪表示「確實跟(威權獨裁)政府見過面」、「以前都民進黨當學生會長,我當選就是滲透嗎?」以及自爆她「是第一位有國民黨籍身份當選的台大學生會會長」!
我是不太能理解威權時代選擇跟殺人獨裁政府站在一起、不起身對抗暴政、不追求自由民主,樂當黨國爪耙樣板學生有什麼好驕傲。
但有承認跟獨裁政府見面和學生時代就加入國民黨就好。
有點基本常識都知道,八〇年代依然是國民黨一黨獨大、威權獨裁、戒嚴時期;國民黨之外,只有「黨外」。1987解嚴,1988年台大學生投票三讀通過《學生憲章》「台大代聯會」正式改制為「台大學生會」,當時的被打壓的民進黨也才創黨兩年。1990全台校園風起雲湧眾聲喧嘩捲起「野百合學運」,就是為了向獨裁的國民黨爭取民主、自由和人權;要求廢除萬年國會、臨時條款刑法100條並訴求「黨政軍退出校園」等等。
說實在的,當時參與運動的學生們沒人具有民進黨籍,也跟當時草創時期是隻嬰兒小弱雞的民進黨沒太大關係。
林奕華自己承認就是 #覺民學會 背景、#學生時代就具有國民黨身份 也罷,說謊鬼扯「都民進黨的在當選」根本於史實不合、也不合邏輯。
照林奕華這種講法,#可能黃國昌也民進黨(我又笑了),#賴中強也民進黨,#大家通通民進黨!後面還有一個張姓新黨,大概也是民進黨假扮的吧?笑死。
說人腦補,不如承認自己腦有黑洞。政治系的,歷史比讀昆蟲系的還差,實在說不過去。
............................................................
三、林奕華臉書寫道「促轉會的資料也顯示,學生會長每月支領津貼為N/A」⋯⋯想把「沒領到錢」偷渡成「沒有被吸收」,這邏輯真的太差。
#再度承認自己在學期間為國民黨做事,
#只是沒有領到錢?
依據促轉會紀錄,這位跟黨國情治單位人馬接觸打小報告的政治系女學生會長,光是有紀錄的就有25次。
林大立委此時表面撇清,內心應該很想回頭問國民黨中央,為啥當時當學生這麼認真為黨打工卻沒支津、沒領到錢吧!
............................................................
四、林奕華受訪表示「她也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第一批前往中國與大學學生會交流的台大學生」。
呃呃噢噢,#抹紅自己來舔共 是為「當代國民黨顯學」這我是略懂略懂。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全中國該被鎮壓的學生都被鎮壓殺光了,林大立委見的是那一種對岸學生、什麼學生會?
難不成林奕華是要表達自己跟鎮壓六四的共產黨關係很好?
另外,把自己作為的「#加害者」向獨裁政府報告25次的 #告密行爲 類比為美國AIT #訪談黨外民間自由人士;把真真實實受到國民黨屠殺迫害監視送去坐牢的「#真實受害者」#黑名單 講成是「#被害妄想」這不是偷換概念而已,這根本是顛倒是非、無恥至極、人神共憤。比扯鈴還扯。
............................................................
五、林奕華臉書寫道「情治單位想佈建的是學生會」接著顧左右而言他,鬼扯台大學生會乃由學生直選和有學代大會民主監督的運作制度⋯⋯這兩者有何關係?這到底什麼邏輯、什麼論述?
國民黨情治單位想佈建掌控的是整個校園,不是學生會那幾隻小貓!
只能說,多數有腦的台大學生都不會被情治單位吸收,只有腦洞的人會白白幫獨裁黨打工還沒領到薪水。我本身是台大三十多年來學生自治史上同時擔任過學生會長及學代會議長之人,當年同時還參與系學會、玩美術社、椰風搖滾社等;學生組織如何運作我最清楚。
再怎麼議會民主、監督運作,
也無法監督到有人要私下告密吧?
............................................................
六、林奕華表示「促轉會的資料載明學生會長的類別為『運用關係』,就表示情治單位根本不認識學生會會長,是透過關係才搭上線」以及「促轉會資料中的評價表現欄位是情治單位寫的,又不是學生會長自填」?
直球對決很OK,誰被打爆不知道。
前面五個腦缺薄弱論點被打爆還能大書特書我也是服了,最後那兩點我就集中一起寫吧。
(一)情治系統擔心爪耙線人身份暴露,於是動用關係間接打探消息傳遞消息,這只有腦洞的人看不穿。(二)上級主管單位要為你工作表現打考績,評量難道叫你自己填?這年頭連「教學意見調查表」、「顧客滿意度調查表」都是學生幫老師填、顧客消費者幫店家填,你說要自己填好棒好開心這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當然,全世界各國的轉型正義工作裡頭,
都是很歡迎鼓勵 #加害者自白,主動道歉。
不過腦洞的人,真的是不講話都能惹惱正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民黨不倒 #台灣不會好
我個人沒啥見獵心喜,只不過是對爬梳歷史有興趣恰好又有參與過,為人比較有正義感罷了。
中國國民黨人士最愛講開口閉口「中國五千年歷史」如何云云,此時的林奕華卻「害怕想起來」,閉口不談過去,大聲嚷著要大家關注2021。
OK好,那我也只好大聲說,航太產業是蔡英文2019參選總統提出的政見,2020蔡英文當選後,有政府會做事,今年2021蘇貞昌行政院長領導的科技部提出《#太空發展法》草案。啊,法案也不是妳提的,身為立法委員認真審查法案是天經地義最基本的工作內容和義務,不解林奕華有什麼好說嘴?
至於堂堂正正道道地地的自由民主台灣人我,隨心所欲跨越濁水溪、阿公店溪、典寶溪、荖濃溪,穿過一整條基隆河淡水河來問你都只是剛好。擔任高雄市議員的工作,前陣子嚴格監督陳其邁,不只放話要高雄的青年住宅別搞得像月租4萬4%仔 #柯文哲,重點還要求加速把韓總惡搞兩年失落的高雄光榮感找回來。
高閔琳會不敢監督高雄市長???
這個問題,
還是請林奕華回頭問問同黨同志 #韓國瑜 吧!
他比較有經驗。
#懂台積電算什麼
#時代先端都在搞虛擬貨幣
#國民黨還好意思說要征服宇宙?
#請先把愛情摩天輪蓋好
無補顛倒惱意思 在 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別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夢想
在別人的生活裡羨慕那份遙不可及
.
那天跟米蟲聊天的時候,說到一個故事,一個朋友的女朋友是對岸的網紅,才剛開始經營自媒體初啼試聲就一炮而紅,很會製造話題、經營形象,但說穿了其實不過是”人設”+”套路”+”操作”與”帶風向”,螢幕前真誠的素人形象背後是多年媒體行銷的經驗。
.
那些不明就裡的追捧者到底是打哪來的啊?有些明顯粗糙的套路竟然還有人會相信,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對米蟲這麼說。
米蟲回答我: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啊,會自己幫她添加想像。(哇,這孩子開始會以人性為出發點來思考,想我自己20多歲的年紀大概都是以動物的本能來做反應吧。)
於是畫面外成了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畢竟我們都是讀著白雪公主的故事長大的,公主與王子的結局必定是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Happy ending,無一例外。(小時候讀童話故事、青少年看漫畫、青春期看瓊瑤小說,將這樣長大的孩子丟到現實社會中,會是怎麼樣的災難? 讓我想起為副不仁電影中,錢尼夫人跟副總統錢尼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想女兒長大後成為silly girl,就不要用童話故事那一套混淆視聽來教育她)
.
思辨能力絕對不是長大後就自帶的功能。如果讓”殘酷的社會、現實的人類、看不透的虛僞來教,結果只有付出不忍卒睹的代價與說不出的心累,當然,世間沒有一定,有些人幸運一點,又有些人狠一點。如果自己不夠幸運也不夠狠,也別難過,這世界多的是跟你我一樣是芸芸眾生之一的同伴。得意時不用太驕傲,失意時也不用太喪志,誰的人生不是潮起潮落的波浪?
.
不用羨慕別人,世上哪有什麼女神? 只要是人,誰不是吃喝拉撒睡。
不用追捧別人,人間哪有神? 人間只有那些吹噓自己,包裝自己,把自己神格化,試圖造就遙不可及的距離,讓人追星。
.
那個很會操作的故事到最後成了一篇:高學歷的職場美女贏家,想進一步塑造成人美心善來提升形象,所以亮出好多來自幫助流浪漢所寫的感謝狀。
於是就有網民踢爆”一看就知道沒有真正接觸過流浪漢,哪個流浪漢這麼文青?
連筷子都沒有了,還有筆?
怎麼那些紙條比流浪漢的衣服還乾淨啊!
.
一時滔滔江浪,美女網紅的危機處理方式就是刪po文,聲淚俱下的說,其實她還有個小小孩要養,而且身患先天性心臟病,不能受刺激,因為這些事反覆入了急診,請大家饒過她,她只不過是想帶來些人世間的美好,自己的苦楚自己吞,但朋友間其實大家都知道,不久前美女網紅還去滑雪,平日也喜歡去攀岩,更酷的是”她還跳傘”,先天性心臟病患能高空跳傘嗎?
.
///
.
有些人總喜歡打著宗教的名義來操控人心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我並不是說人間沒有高僧,相反的我曾讀過些高僧的故事開悟的過程,令人感動到流淚不已的,一是蓮花生大士,二是六祖惠能,這些高僧與人間的距離何止千年! 偏偏世間總是少不了會唸幾句咒語,就覺得自己能渡化他人,念力無極限已達可以幫消災解厄,加持眾生。
.
有一次幫朋友買東西送去給她,她家裡剛好有客人就招呼我一起喝杯茶,那天搭電梯的時候被蚊子咬了包很癢,於是我用手抓了手背叮咬處,眼看已成紅腫一大包,席間有個60歲左右的男人,看到我用手抓癢,就跟我說: 你手伸出來,我用念力幫你止癢。
.
What the hell!!!!!我在心中大喊,這是打哪來的啊!!!但在朋友家裡,不好意思說出心裡的話,只好客氣的說: 謝謝你,不用了,我包包裡有止癢膏。
.
哈,這種人通常聽不懂拒絕,把宗教搞成直銷 (心中一嘆),竟說些奇怪的話:放心,我不是想摸妳的手,不然妳把手放在桌上。
.
一旁還有2男2女一起鼓譟著此男的”神蹟”,我很後悔坐下來喝這杯茶,對於生活上的往來關係,我總是沒法做到職場上的果斷,想說替朋友留個面子,我只好伸出手來放在桌面上,另一手結著金剛印,看你想幹嘛?
.
60歲的男人口裡振振有詞念著不知道什麼咒語,手掌攤開放在離我10公分的距離說是傳達念力,還一邊微微震動著,最後,問我”有效嗎”
.
我只想說”很好笑”!!!!!!
.
認識我的人一定沒有聽過我傳教,世間人的出發點總是不離利益,不明就裡想著功德,宣揚佛法救度眾生(連自己都救不了了..還救眾生),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造成對方的反感,真正講求因緣的,不會”強迫”別人。(為怕誤會,還是說明一下,這裡提到的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或是高僧,而是一些不明就裡或是有心人)
.
再者,我願意相信咒語的不可思議,但,要看是誰來念,現在的人常常把自己當菩薩,以為念一句咒語就能超渡眾生。
.
持咒跟戒律是相輔相成的,但為何滿街跑的師兄師姐只見逢人宣揚持咒,而沒有要人講求戒律,很簡單,戒律對現代人太難守,沒有人會理你。
.
不要說十戒了,十善都很難了 (摘錄一下什麼是十善)
1.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2.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3.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4.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5.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6.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7.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8.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9.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10. 正見(不邪見)
.
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
.
///
.
至於凱伶的故事呢?
“妳怎麼知道那是件舊衣呢? 我提出問題問了凱伶。”
凱伶說:外套裡有繡花針法的補丁,而他老婆對裁縫刺繡有興趣。
.
那個男人自以為精明的打著如意算盤想用最便宜的代價來遊戲人生,剛好世界很小,凱伶說妹妹的同事剛好是那個男人婚外情的對象,打著多金白馬王子的形象,最後兩人關係結束是因為他買了假包來討好她,然後世界很小,她在才藝課裡認識了他的老婆,她說看著她只有一股辛酸的同情:那個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背後瞞著妳做了很多事,把妳形塑成糟糠妻,用一輩子不敢在妳面前說的話來形容妳。她說她看著她陽光的笑容時,分不清笑容裡幸福的真假。
.
凱伶只淡淡地這麼說著,是不是有故事外的劇情不得而知,每個人總是有不想對人說的話,不要刨根究底,也不要咄咄逼人。
.
我們不過是別人人生的旁觀者,大多數的人面對別人的問題時,總是特別有智慧,因為不是自己面對,因為不帶感情,因為不用承擔輸贏,因為再怎麼好的情誼也不過是過客。
.
///
最近幾天看了對岸一對小夫妻開車橫越歐亞的視頻,有些片段特別讓我心有戚戚焉,尤其他們說到:想記錄真實的旅程時,我感受特別深。長途旅行真的是非常累的一件事,長達幾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出門,不是跨國就是跨城。
.
但,雖然很累,卻依舊懷念,尤其是這種不能出門的日子。有點想挑幾張照片來做成無框畫,掛在牆上,讓我無時無刻回味那份美好,那些浪跡天涯的日子。
.
我看著這對小夫妻在冰天雪地裡野外煮食,從西伯利亞到挪威,通常是泡麵加上肉罐頭(聽說俄羅斯的肉罐頭特別實在,滿滿都是肉,沒有湯汁),雖然我沒有在俄羅斯買過肉罐頭,但的確印象中俄羅斯的商品讓人感到特別實在,或許是他們還沒有學會商業包裝手法那一套。
.
小夫妻為了節省旅費,通常都是在房車裡睡覺,零下20度也是如此,我感到佩服,因為我自己大概是做不到吧,但有點神往。
.
你知道的,在螢幕前看別人的冒險故事完全是另一件事,因為你只需要用嘴巴驚呼,用想像感受,自己的感官一樣的舒適,一樣的安全。
.
雖然是個大媽,但有時也很想體驗點瘋狂事蹟,做那些沒有做過的事,所以我跟老頭說,不如改天我們也開車去海邊或山裡住一晚吧,看看能不能找回一種屬於青春的浪漫。
.
老頭直接跟我說:可以啊,妳現在趕緊把枕頭棉被收一收。
這麼快? 已經半夜12點了耶,現在就要出發嗎? (什麼時候老頭成了我不認識的行動派?)
看他氣定神閒的說,對阿,現在就出發,妳先去地下室車裡睡一晚,可以熬過一夜我們再來討論要去哪個海邊或山裡住一晚吧。
.
我瞪他一眼,說了句:臭老頭。
他嘻皮笑臉的說: 我只是太知道妳有多阿娘啊。
(有將車開到深山林內裡睡過覺的趕緊告訴我,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