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兒子有些煩躁,任何事情的口氣不是很好。
弄早餐給他,「啊~吃這個喔。」
要穿衣服的時候,「媽~只有這一件嗎?厚~這件很臭耶。」
提醒他某件事情,「算了,算了,算了。」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
準備帶安全帽時,「吼~爸,你戴過了是不是,把他給弄大了啦。」
我說:「喔,對啊,我昨天有戴。來,我來替你條緊。」正在調整安全帽的鬆緊時,我緩緩地對他說:「兒子,你就好好的跟我說就好了,語氣中不用帶著指責。」說完,也調整好了,起身出發。
—
在路上,我關心他:「兒子,你怎麼啦?還好嗎?怎麼感覺你一早的心情就不太好。」
「嗯!」他回。
「是因為今天要打疫苗嗎?」因為他平時很少會這樣,所以我猜測。
「對啊,我好緊張喔。」
「緊張什麼呢?」
「我會不會就這樣死了啊?」
「是喔,你這麼擔心啊?」
「爸,如果我因為打疫苗就死了,你拿得到錢嗎?」
「會不會有錢,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死了,任何錢都彌補不了。怎麼?是什麼原因會這麼問呢?」
「因為,如果我就這麼走了,超不值得的啊,至少要拿回一點東西吧!」
「哈哈,你的想法真有趣。反正,對爸爸而言,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你的。」我接著問:「感覺到你真的很擔憂,有需要試著深呼吸?」
「嗯,沒關係,要打疫苗之前再做吧。」
「好。打疫苗一定會擔心的,爸爸之前打AZ的時候,也跟你一樣。雖然擔心,但爸爸相信會沒事的。」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腿,也正到學校了。
—
放學了,全校的人都提早到校門口,準備回家。
「如何?打完疫苗了,現在的感覺怎麼樣啊?」兒子騎上了車子,我立刻關心他。
「還可以,沒什麼感覺。」兒子回。
「那就好。施打的時候,有很緊張嗎?」
「有啊,那個注射進去的感覺,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
「那麼,現在不安的感覺,有比較減少了嗎?」
「沒事啦!就看這幾天有沒有症狀囉。」
「太棒了。看你的心情比較放鬆,爸爸也放心了。」我再接著講:「不過,你有發現到,早上的時候,你的口氣不是很好喔。」
「有嗎?!」他似乎解除緊張後,全都給忘了。
我舉了一些例子後,他說「對耶,好像真的有。」
「兒子,爸爸能明白你是因為擔心跟不安,我跟媽媽都是可以理解的,並沒有責怪你,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心情再怎麼煩躁,跟任何人說話,還是要試著顧慮他人的感受喔, 知道嘛!」
「喔~好。」我們都對著彼此笑了一下。
—
很多人以為接納孩子就是不要管他,任他如此。其實不是,接納孩子的意思,是允許並接受孩子目前是如此的狀態,但是該教的依然要教。
在我的新書《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裡有提及,溝通是雙向的,親子溝通要一起提升,是要兩個人的共同進步。而孩子的進步,需要大人帶著溫和的方式點出來,並且告訴他,下一次可以怎麼講會更好。
孩子的心情不佳時,可以對話;心態放鬆了,日常對話;需要教養時,更要對話。
真的很妙,他的心情放鬆了,又恢復成以往的模樣了。😄😄😄
======
日常生活的深度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30日暢銷榜第一位)
momo https://bit.ly/3j49HOh
(親子教養類熱銷排名第二位)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無法 跟媽媽 溝通」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不滿] EQ極低的媽媽無法溝通(文長) - 看板FamilyCircle 的評價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和媽媽無法溝通-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媽媽無法溝通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跟爸媽溝通總是讓你心很累嗎?來試試溝通練習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 【家人之間若是無法溝通,令人難過 的評價
- 關於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知名YouTuber嘎嫂二伯| 重視每個當下,家庭與事業都享受其中 的評價
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孩長大成人的速度,真的比想像中來的快。
怎麼前兩年我還能勉強曬曬老娃,才一轉眼她已經是成人,而我正踏入學習與成年子女相處之藝術的階段。
-
如何表達關心而不是干涉
如何提供建議而非控制
如何拿捏愛與尊重
讓彼此之間可以維持親密,而不是逃避
-
媽媽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人
我們是她懷胎十月所生下來的
透過她擁有生命
但並非表示她擁有我們生命的決定權
-
上一代有些父母在生命個體的自主權上產生迷思進而迷了路
總是以自己想要什麼為出發點,而不是當一個好父母經營幸福家庭關係為出發點
孩子小時候覺得他煩,缺乏認真照顧與陪伴
孩子成年後自己老了跑不動了,才回頭想積極參與他的人生,給予不容辯駁的指導方針,而親子間的矛盾與痛苦就從這裡開始出發
-
誰,心底深處不愛媽媽?
小孩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給予完全信任與愛的對象就是媽媽
不論媽媽怎麼對他
哭的時候喊的還是媽媽
舉高雙手討抱的對象也是媽媽
孩子跟媽媽之間是骨血相連
但生命有歷程,像花開花謝,也像月亮的陰晴圓缺
在初一的時候才說要賞月,是想為難誰呢?
-
年輕的時候常聽到”不幸的家庭關係是會遺傳的”,我總是不以為然,把這樣的言論當成是人身攻擊,但此去經年看看周遭的人事物,還真的不得不承認”不幸的家庭關係會遺傳”的比率是更高的,因為對於家庭關係的經營,孩子往往是複製父母那一套,很多的不自覺造成人生悲劇繼續延續,因為不懂得要如何經營幸福的家庭關係,缺乏學習的對象。
-
其實天下沒有父母不想跟自己的孩子關係親近感情好的
但與成年子女相處的問題常常出現在溝通不良,彼此不願聽懂對方說的話
又或是無法適應孩子人生裡的人事物重要性之順序已經改變,害怕孩子被搶走
那天聽到一件事,朋友的兒子跟女朋友分手了,她好高興,只差沒開流水席放鞭炮來慶祝,但同時她兒子在社交軟體上貼的照片正在買醉,寫的文字是傷心欲絕,兒子正處於痛不欲生的情況中,但媽媽卻欣喜若狂,若旁人不知道他們是母子關係的,還以為她是對頭在幸災樂禍呢,這不是很好笑嗎?
-
為什麼我們給出去的愛,孩子所感受的卻不是愛?
-
我一直立志曾經遭遇過的人生苦楚,都不要延續到下一代,所以呢,我現在正在練習,如何跟我的成年女兒好好相處,怎麼我才剛錯過她的畢業典禮,轉眼間她都已經是社會人士了,而我成了歐巴桑大媽。
-
這幾天她到上海出差處理一件重要的事,我方才問她處理的情況如何,一切可好,順便叮嚀她出入小心。
米蟲回答我:一切都好,還說了兩次”媽咪不要擔心”。
-
媽咪不要擔心這句話貌似沒有什麼問題,但孩子在外會不會因為怕媽媽擔心所以報喜不報憂? 這可不是我想見的,我想要關心她,但不想讓她覺得是有壓力的關心,所以我跟她說: 那是關心,別想成擔心,擔心像是帶著壓力的無形負擔,但關心是愛。
-
不幸的家庭關係真的會遺傳,但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不願覺醒也不願改變”,我跟米蟲說”我是新手媽媽,有成年子女的新手媽媽,以前沒有跟成年子女相處過,但我願意學習,我們一起學習好好相處,當一對懂得如何愛對方的聰明母女,沒有壓力,只有關懷,Okay?
#成年子女的相處
#家是避風港 不是戰場更不該是壓力的來源
可惜的是,總有些人對外人比家人好,願意認真經營對外關係,卻吝於給家人好臉色.........
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已經忍你很久了
#家庭中的三角關係
.
在家族的治療中,每當出現父母一方與子女形成對抗另一方的現象時,稱為「三角關係」(triangulation),也就是夫妻間的衝突會將孩子拉進來,以迴避夫妻間的壓力。
.
比方說,妻子對於無動於衷的丈夫有所怨恨,最終會將這一情緒轉移到子女,而把他們綁在身邊事事干涉,也會對孩子抱怨丈夫,希望能站在自己這一邊。當然孩子也不可能總是站在母親那邊,即便主要照顧子女者多為母親,時而也會有站在父親那邊而與母親為敵的情況。
.
家庭系統的三角關係會引發諸多問題,首先是妨礙夫妻間問題的解決。健康解決夫妻吵架的方式不是生氣後就轉身不溝通,而是要面對面坐下來,明確傳遞自己與對方為何如此生氣,是尊重彼此、顧慮彼此並調整自己行為的過程。
.
然而當三角關係一旦形成,會將自己的委屈傾倒給子女,同時也希望子女支持、站在自己這一邊,這樣就不需要跟自己配偶面對面地誠心溝通,問題也就難以解決。
.
如此狀態持續下去,夫妻在情感上將會漸行漸遠,雖然會減少直接的衝突吵架但也不再有溝通機會,於是就會形成「 #情感離婚」。換句話說,即便住在一起卻也好似陌生人的狀態,這時會出現夫妻利用子女傳遞訊息給對方的現象。
.
👩🏻「叫爸爸吃飯。」
👧🏻「爸,媽媽說要吃飯了。」
👨🏻「跟媽媽說我不吃。」
👧🏻「媽,爸爸說他不吃。」
.
有的夫妻還會為了讓子女站在自己這一邊而互相競爭,不斷地跟子女灌輸對方的錯處,而自己才是對的。要是子女站在對方那邊進而批評自己的話,就會將憤恨的對象擴及到子女身上,以至於子女也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
家庭系統三角關係的最大問題,在於子女不能過自己生活,因為自小就是父母夫妻關係的仲裁者,也會自認必須是父母吵架的仲裁者,最後就算長大成人也無法脫離父母。
.
其實夫妻間大聲吵架是很常見的,只不過從來不曾在父母吵架之後看到健康的夫妻溝通,理所當然產生「生氣就是錯」的意識。
.
就客觀角度來看父母的關係,會發現在衝突情況下,因為母親的 #沉默 不動讓父親更加生氣,而所謂的健康關係不會是單方面生氣或單方面忍耐,是彼此都能對話的關係。任何人的相處很難想法都一致,不開心、心情不好也必然發生,此時若雙方皆能適當表達自己意見或想法,才能維持對等關係與持續維繫。當然這過程或許會出現激烈爭執,要是恐懼的一方選擇單方忍耐或配合的話,就會埋下矛盾的火線。
.
當成年子女依舊被父母立場同化,無條件接受父母想法與評斷基準的情況時,我們稱為「 #未分化」(undi¬erentiation)。年幼時沒與父母分化是很正常的,但當成人後就必須分離,父母的人生與自己的人生不同,要脫離父母的判斷或角度,擁有自己的判斷基準與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才行。
.
------
📚 本文摘至《我已經忍你很久了!:學會剛剛好的生氣!八個真實故事讓你找回自我,不爆雷也不再忍氣吞聲》
了解更多👉🏻https://bit.ly/2XYTVvH
.
每個人都希望他人能對自己的情緒產生共鳴,希望對方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並且得到認同;但有時擔心關係斷裂、被人指責、被人討厭,於是不斷的忍耐。明明在生氣卻又不發作,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反而可能會出現令人擔憂的一次性大爆發,嚴重時將造成憂鬱等精神問題。
.
面對他人與自我的情緒,究竟該如何應對,才能不傷己傷人?
這本書特別收錄兩大心理單元,藉由「心理小學堂」了解情緒的原因,以及大腦與情緒間的作用機制;另外「做自己的心理師」能幫助你了解目前的情緒問題,並根據結果進行探討及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困境,讓你在學會如何認同和接納自己的情緒,也能表達 #剛剛好的生氣 。
.
#哇賽心理學 與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合作,邀請大家來留言抽書和抽購書優惠!🎁
只要在貼文底下留言 「# 我已經忍你很久了」 或分享「感到生氣時都會做什麼?」我們將會在9/30抽出被幸運之神眷顧的你~🤭(指)
#情緒沒有分好壞 #好書推薦 #不敢生氣 #壓抑 #slfcare #心理學
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和媽媽無法溝通-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怎麼跟媽媽溝通,在家裡面就像那些古裝電視劇一樣不能說真心話只能說出他們愛聽的不然我媽就會用道德綁架說她是我媽我怎麼可以這樣 ... ... <看更多>
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媽媽無法溝通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即使完成她的吩咐依然會被小事責罵如果洗碗晒乾她就會罵為什麼不放進去如果整天待在家裡就會被罵宅女跟爸爸那邊的廢物一樣如果她經濟困難有會嫌棄你沒 ... ... <看更多>
無法 跟媽媽 溝通 在 [不滿] EQ極低的媽媽無法溝通(文長) - 看板FamilyCircle 的推薦與評價
如標題 這個狀況持續很久了
自從我有記憶以來
我媽給我的印象就是
她覺得她講的永遠都有道理
別人只要否定她就會覺得有所不滿
還有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大發雷霆 時常擺臉色 耍脾氣給所有人看 很多狀況我都有想辦法跟我媽溝通啦 但我覺得
我講不到兩三句我媽的語氣就是一副 “你現在是要跟我吵”的感覺 我媽永遠沒有辦法
停下來好好聽別人想講什麼 聽到她不喜歡的翻臉比翻書還快
頭真的很痛 到底有什麼辦法
(連我自己要去醫院看病這件事情她也有辦法跟我吵 我真的不懂這個有什麼好吵的 )
我現在很想幫我媽叫救護車強制送醫檢查精神科什麼的
我覺得不是因為我媽在更年期的階段我就有必要去忍受她的無理取鬧
我覺得誇張的是我媽的情緒勒索也極度嚴重 稍有不慎 情緒崩潰什麼的 廚房裡面的東西
說拿就拿
特別危險 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我媽這種像瘋狗一樣的脾氣啊
上禮拜跟我媽講完之後直接冷戰 我現在在家裡直接把我媽當隱形人= = 我覺得我跟他溝
通沒兩三句她就想發火 所以我現在直接拒絕溝通= = 每次有脾氣就往我身上丟 已經造成
家裡成員很大的精神壓力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35.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amilyCircle/M.1565264475.A.57C.html
天擺一副死人臉 講話也很不客氣 我覺得人是互相的啦 今天先擺臭臉的是我媽 我覺得
她沒有資格跟我談我講話態度不對這件事情 我講話態度一直都是那個樣子
※ 編輯: iwannashot (223.137.235.208 臺灣), 08/09/2019 01:00: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