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裁」美國的香港法案】
新聞: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华春莹今天表示,中國政府決定自即日起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港休整的申請,並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5家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华春莹表示:美方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這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已就此表明堅決態度。
▍點評1:國際NGO在港處境
中國拒絕美國軍艦戰機赴香港休整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重點是這次所謂反制措施會如何影響到國際NGO在香港的行動。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正式生效的《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早就已經讓許多國際NGO都陸續關門或撤離。該法要求NGO必須要做多重的登記,必須要有依附的「業務單位」,同時也加了許多禁止行為但書(但卻給予主管的公安部門非常大的權限去判定什麼是違法行為)。這個法律從2015年開始放出風聲說要修,當時就開始引發NGO的「逃難潮」。
其實NGO是現代民主社會的重要人民團體型式之一,很多非政府組織業務以經濟領域為主,例如促進貿易、投資合作、農產品業務聯絡與技術交流,或者像是公益類的,推廣教育、環保、救災等任務。很顯然,在中國的所有社會參與和政治行為,都必須由黨來進行嚴密的監管。
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在各項公民權益、言論自由方面,都是不斷倒退的,集會結社和新聞自由不斷被打壓。小編大約2015~16年在美國華府參加研討會的時候,就認識了好幾位陸續從中國撤退的記者或NGO工作者,他們對於習近平的集權狀況都感到非常憂心。還好,經過這段時間以來,至少已經有愈來愈多人認識到中共這樣子集權,以及對於民主秩序產生的危害。然而,台灣許多人卻繼續稱讚中共「愈來愈開明」、「改邪歸正」。
在這波香港人民的抗議浪潮中,最令人失望的發展之一就是像「無國界醫生」這樣子聲譽卓著的NGO,其香港分會發出聲明表示保持中立、不參與各種行動。他們在全世界各地動亂之處、各種戰場出生入死,也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但在香港顯然是不敵中共壓力。這也是香港公民社會以及政治權益日漸萎縮的一個縮影。
我們民主國家的公民,都有責任去了解威權政治的本質和作為,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
▍點評2:美艦若不能停香港休整,可以來台灣呀
香港因為航運交通發達,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各國海軍艦艇在東方停靠補給休整的重要航點。以美國的航母來說,目前在亞太地區的停靠基地有日本的橫須賀和佐世保、韓國的濟州島基地和釜山、新加坡樟宜基、以及香港的維多利雅港。其中,由於香港國際化程度高,受西方影響也深,因此一直是美軍艦在東亞停靠時的首選。
在香港回歸後,中美雙方達成協議,讓美國軍艦繼續停靠香港進行補給和整修,只是必須由中方「按照主權原則和具體情況逐個案例」審查。而在過去,只要中美之間有摩擦產生,中國就會以拒絕美艦停泊請求作為抗議,但都沒明確表示原因,也沒有像這次一樣直接宣布要暫停美艦停港的申請。
以前是你可以申請,但我不爽時可能不會同意;現在是直接把這個申請的程序都關掉了,沒什麼好審的,我就是不讓你來。
有鑒於目前香港局勢不穩定,加上現在中方祭出反制措施,有人開始建議或許美方可以考慮台灣做為軍艦停靠港,而這個討論其實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當時美方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USS John C. Stennis)申請停港遭拒(外界推測原因為當時美、菲國防部長一起登上在南海巡航的史坦尼斯號,為海牙國際法庭正在審理菲律賓提出南海島嶼領土主權的訴訟打氣),第一時間觀測站吉祥物,當時還是共和黨總統初選候選人的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就在推特(https://pse.is/NEDTR)上說「證明中國不是美國合作夥伴,我們應該把航母改送去台灣」。
後來,在隔年(2017年)所提出的《2018年國防授權法》(https://pse.is/MW245)中,美國就首次把「考慮重新建立美國海軍和台灣海軍之間的停靠港的可行性」寫入法案中。而在法案通過之後,中國一如往常地氣氣氣氣氣。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就說出了當時的一個金句:「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結果,克魯茲也不甘示弱地在推特(https://pse.is/N3ZCR)回嗆:「《2018年國防授權法》支持美國海軍與台灣的停靠港。美國應採取這一措施,加深我們與台灣的聯盟,並進一步提高其全球地位。來自中國低級外交官毫無意義的威脅,應該受到嘲笑。」
美國在台設停靠港,除了可以提升雙方軍事交流,加強台美協防之外,其實還能夠促進台灣島內的觀光和消費。航空母艦每次停靠都得耗上數天,除了補給維修所產生的商業行為之外,停靠期間船上高達5000名美軍在當地的消費實力也是很驚人的。真的是美軍進得來,台灣發大財(誤)。
▍點評3: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叫自己國內的行政機關做事情、規範美國與他國的關係,這樣是違反了哪一個國際法和哪一個基本準則?這不只和國際法毫無關係,而且這樣的語句只是中國不斷複製貼上以前的新聞稿吧?倒是你大中國講說《中英聯合聲明》(內容規範中國要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這個正港國際條約是歷史文件不用遵守,這又是怎麼個符合國際法來著?
▍補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主要就是其新聞司司長和副司長。华春莹從2012年開始擔任副司長,今年接任司長;常常看起來很不爽的耿爽是2016年擔任副司長至今。2019年新增兩位副司長于敦海、赵立坚。其中,赵立坚最著名的事蹟就是他很喜歡在推特上面嗆美國政治人物、反駁各界對中國的批判,被封為「網紅」。他對美國黑人的歧視言論曾引發渲然大波,而且最有趣的是,他先前是駐巴基斯坦而不是美國(業務範圍真廣?),但歧視沒關係,只要能嗆美國就會被中國視為網路英雄人物。而且因為他不駐美國,所以怎麼嗆都不會被美國政府趕走(外交上被趕走=被宣告為「不受歡迎人物」,請他回家)。
➤ 中央社新聞連結:https://pse.is/MV3HF
➤ 耿爽發言模擬器:https://pse.is/N4JQ3
「無國界醫生 事蹟」的推薦目錄: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緊急救援:無國界醫師的故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無國界醫生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無國界醫生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言不再捐款給該組織,更痛批「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標籤: 無國界醫生事蹟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無國界醫生宗旨的八卦,PTT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制裁」美國的香港法案】
新聞: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华春莹今天表示,中國政府決定自即日起暫停審批美軍艦機赴港休整的申請,並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5家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华春莹表示:美方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這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已就此表明堅決態度。
▍點評1:國際NGO在港處境
中國拒絕美國軍艦戰機赴香港休整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重點是這次所謂反制措施會如何影響到國際NGO在香港的行動。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正式生效的《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早就已經讓許多國際NGO都陸續關門或撤離。該法要求NGO必須要做多重的登記,必須要有依附的「業務單位」,同時也加了許多禁止行為但書(但卻給予主管的公安部門非常大的權限去判定什麼是違法行為)。這個法律從2015年開始放出風聲說要修,當時就開始引發NGO的「逃難潮」。
其實NGO是現代民主社會的重要人民團體型式之一,很多非政府組織業務以經濟領域為主,例如促進貿易、投資合作、農產品業務聯絡與技術交流,或者像是公益類的,推廣教育、環保、救災等任務。很顯然,在中國的所有社會參與和政治行為,都必須由黨來進行嚴密的監管。
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在各項公民權益、言論自由方面,都是不斷倒退的,集會結社和新聞自由不斷被打壓。小編大約2015~16年在美國華府參加研討會的時候,就認識了好幾位陸續從中國撤退的記者或NGO工作者,他們對於習近平的集權狀況都感到非常憂心。還好,經過這段時間以來,至少已經有愈來愈多人認識到中共這樣子集權,以及對於民主秩序產生的危害。然而,台灣許多人卻繼續稱讚中共「愈來愈開明」、「改邪歸正」。
在這波香港人民的抗議浪潮中,最令人失望的發展之一就是像「無國界醫生」這樣子聲譽卓著的NGO,其香港分會發出聲明表示保持中立、不參與各種行動。他們在全世界各地動亂之處、各種戰場出生入死,也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但在香港顯然是不敵中共壓力。這也是香港公民社會以及政治權益日漸萎縮的一個縮影。
我們民主國家的公民,都有責任去了解威權政治的本質和作為,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
▍點評2:美艦若不能停香港休整,可以來台灣呀
香港因為航運交通發達,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各國海軍艦艇在東方停靠補給休整的重要航點。以美國的航母來說,目前在亞太地區的停靠基地有日本的橫須賀和佐世保、韓國的濟州島基地和釜山、新加坡樟宜基、以及香港的維多利雅港。其中,由於香港國際化程度高,受西方影響也深,因此一直是美軍艦在東亞停靠時的首選。
在香港回歸後,中美雙方達成協議,讓美國軍艦繼續停靠香港進行補給和整修,只是必須由中方「按照主權原則和具體情況逐個案例」審查。而在過去,只要中美之間有摩擦產生,中國就會以拒絕美艦停泊請求作為抗議,但都沒明確表示原因,也沒有像這次一樣直接宣布要暫停美艦停港的申請。
以前是你可以申請,但我不爽時可能不會同意;現在是直接把這個申請的程序都關掉了,沒什麼好審的,我就是不讓你來。
有鑒於目前香港局勢不穩定,加上現在中方祭出反制措施,有人開始建議或許美方可以考慮台灣做為軍艦停靠港,而這個討論其實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當時美方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USS John C. Stennis)申請停港遭拒(外界推測原因為當時美、菲國防部長一起登上在南海巡航的史坦尼斯號,為海牙國際法庭正在審理菲律賓提出南海島嶼領土主權的訴訟打氣),第一時間觀測站吉祥物,當時還是共和黨總統初選候選人的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就在推特(https://pse.is/NEDTR)上說「證明中國不是美國合作夥伴,我們應該把航母改送去台灣」。
後來,在隔年(2017年)所提出的《2018年國防授權法》(https://pse.is/MW245)中,美國就首次把「考慮重新建立美國海軍和台灣海軍之間的停靠港的可行性」寫入法案中。而在法案通過之後,中國一如往常地氣氣氣氣氣。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就說出了當時的一個金句:「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結果,克魯茲也不甘示弱地在推特(https://pse.is/N3ZCR)回嗆:「《2018年國防授權法》支持美國海軍與台灣的停靠港。美國應採取這一措施,加深我們與台灣的聯盟,並進一步提高其全球地位。來自中國低級外交官毫無意義的威脅,應該受到嘲笑。」
美國在台設停靠港,除了可以提升雙方軍事交流,加強台美協防之外,其實還能夠促進台灣島內的觀光和消費。航空母艦每次停靠都得耗上數天,除了補給維修所產生的商業行為之外,停靠期間船上高達5000名美軍在當地的消費實力也是很驚人的。真的是美軍進得來,台灣發大財(誤)。
▍點評3: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叫自己國內的行政機關做事情、規範美國與他國的關係,這樣是違反了哪一個國際法和哪一個基本準則?這不只和國際法毫無關係,而且這樣的語句只是中國不斷複製貼上以前的新聞稿吧?倒是你大中國講說《中英聯合聲明》(內容規範中國要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這個正港國際條約是歷史文件不用遵守,這又是怎麼個符合國際法來著?
▍補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主要就是其新聞司司長和副司長。华春莹從2012年開始擔任副司長,今年接任司長;常常看起來很不爽的耿爽是2016年擔任副司長至今。2019年新增兩位副司長于敦海、赵立坚。其中,赵立坚最著名的事蹟就是他很喜歡在推特上面嗆美國政治人物、反駁各界對中國的批判,被封為「網紅」。他對美國黑人的歧視言論曾引發渲然大波,而且最有趣的是,他先前是駐巴基斯坦而不是美國(業務範圍真廣?),但歧視沒關係,只要能嗆美國就會被中國視為網路英雄人物。而且因為他不駐美國,所以怎麼嗆都不會被美國政府趕走(外交上被趕走=被宣告為「不受歡迎人物」,請他回家)。
➤ 中央社新聞連結:https://pse.is/MV3HF
➤ 耿爽發言模擬器:https://pse.is/N4JQ3
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無國界醫生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無國界醫生 (法語: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发音[mɛtsɛ̃ sɑ̃ fʁɔ̃tjɛʁ] (幫助·關於),英語:Doctors Without Borders,简称:MSF)是一个獨立的、从事人道救援的 ... ... <看更多>
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無國界醫生故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無國界醫生 (法語: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发音[mɛtsɛ̃ sɑ̃ fʁɔ̃tjɛʁ] (幫助·關於),英語:Doctors Without Borders,简称:MSF)是一个獨立的、从事人道救援的 ... ... <看更多>
無國界醫生 事蹟 在 緊急救援:無國界醫師的故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由美國公共電視製作;「 無國界醫生 」是跨國的醫療慈善組織,由一群醫生與記者於1971年時在法國建立。如今 無國界醫生 走遍超過60個國家,幫助當地人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