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五行政區 全面巡視防汛工程進度與整備狀況
近日受煙花颱風外圍環流及午後熱對流影響,高雄近日受到短延時強降雨侵襲,各地發生零星積淹水情形,雖烟花颱風逐漸偏離,陳其邁市長仍憂心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下降雨可能造成災情,指示市府團隊動員、嚴加整備。今(24)日我率水利局蔡長展局長及其同仁們分享前往旗山、美濃、六龜、田寮、仁武區,視察各區防汛整備工作;並聽取在地各里長建言,深入了解提出有效對策,解決問題。
#旗山五號抽水站及旗美污水處理中心
為改善昔日旗山區大德里一帶每逢颱風或豪雨時無法容納問題,位在旗山五號排水接近旗山溪的出口的「旗山五號抽水站」共4台抽水機組,總抽水量可達到12CMS,集水面積313公頃,可有效導引旗山溪水位至抽水站內順利排出,減少水流回堵造成低漥地區淹水問題,而不至於造成大德里淹水情形。來到抽水站了解整備狀況,確認抽水站設施皆可運作正常;當地大德里的曾慶義里長也到場關心了解。有任何防汛整備課題,市府水利局即速反應,因應佈署人力及救災資材。
旋即赴旗山污水處理廠,該廠為旗美地區污水之末端共同處理設施,處理設計採用A2O生物處理法,為三級污水處理廠,目前平均日污水量為4,700 CMD,主要處理旗山二處大排截流污水及部分旗山、美濃區的用戶排放之生活污水。此處亦為本府水情開設旗山前進指揮站進駐所在辦公室,我也要求水利局就近統籌、調度及處理此次應變相關事宜。
#美濃區永安橋治水工程
接續往美濃區視察「美濃湖排水護岸瓶頸段永安橋改建工程」,林義迪議員、鍾炳光區長、瀰濃里劉和昌里長及東門里劉國松里長亦到場關心工進。因美濃湖水庫下游為美濃湖排水,每逢颱風、豪大雨經常造成美濃湖周遭淹水,故永安橋改建是有其急迫性的,預計於今年10月完工;透過抬升橋面及河道拓寬至20公尺寬將可有效改善淹水災情。
在上游段,水利局同時亦辦理「美濃湖排水泰順橋及護岸治理工程」,護岸整治總長1.6公里,採近自然緩坡斷面,規劃水岸緩衝綠帶步道,水流攻擊處加強保護工程,該工程預計112年完工,工程完工後對於美濃湖地區淹水問題的減緩亦是大有幫助。我提醒水利局汛期及颱風豪雨期間,於河道施工須特別注意人員安全,豪雨來臨前確保河道排水暢通,並積極趕辦工程,以期工程如期如質完工,減緩美濃湖地區排水淹水情形。
#六龜區DF053土石流潛勢溪流整治工程
為掌握土石流潛勢溪流之區域狀況,續前往位於六龜區台27線13.5K 處的DF053土石流潛勢溪流處。因過路箱涵及護岸等通水斷面不足,該地點曾於108年8月豪雨期間因土砂阻塞造成溢流形成災害,是故針對該區段上游野溪部分,水利局已於去年9月完成河道拓寬及護岸保護工程;另下游河道部分,透過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經費辦理中小排水改善工程,水利局已於今年7月中旬將渠道寬度拓寬2倍。配合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進行台27線道路拓寬及過路箱涵改善,加大通洪斷面至6公尺*2.5公尺,兩者將可達加成效果,有效解決此處土砂溢流致災問題。六龜區中興里王茗洋里長也到場關心,並對水利局工程表示肯定。未來,DF053土石流潛勢溪流在經整治後,觀察幾年,如無新增災害發生,將可報請農委會水保局調整(或減少)影響範圍。
#田寮區西德新社區二仁溪支流治理工程
因高138市道旁野溪通水斷面不足,洪水時易溢造成社區淹水,因此水利局積極向水土保持局爭取經費整治,將野溪河道進行拓寬,設計護岸、固床工、並將部分河段截彎取直,(110)年7月4日開工,預計11月底即可完工,我囑咐施工團隊需加緊施作,早日解決此處逢雨易淹的問題。針對田寮區西德新社區二仁溪支流治理,視察後我請水利局積極趕辦工程,過程中並與地方里長與區長充分溝通,期待工程完竣後可順利解決淹水困境。
#仁武區義大二路及水管路口
接續,來到仁武區水管路與義大二路瞭解720大雨此區域淹水情況。經水利局簡報說明水管路目前依靠兩側道路側溝及下游排水箱涵與烏林排水排放至獅龍溪,但該區域排水是早期開發時的系統,保護標準較低,排水斷面較不足,如短延時強降雨時,常有發生宣洩不及而積淹水問題。
在聽取在地的烏林里林文斌里長建議及水利局報告後,我也請水利局檢視仁武區水管路及義大二路排水設施排水瓶頸段,並速辦理改善。針對烏林排水通洪的瓶頸段也要先打通,並進行烏林排水排水規劃檢討工作,以確保該區域整體排水效能。
依中央氣象局預報提醒,烟花颱風遠離後,臺灣西半部轉為西南風,西南風夾帶較多水氣將影響中南部地區。氣象局於今(24)日11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颱風警報解除後,仍要注意西南風影響,降雨將持續1週以上,目前主流模式美國NCEP及歐洲EC均顯示,西南風影響會至本月底。
今天視察區域有許多區域皆為本市土石流潛勢溪流之區域,為提供該土石流潛勢溪流區域之區公所及指揮官可隨時掌握農委會黃色警戒丶紅色警戒發佈狀況;我也責請水利局丶災防辦即時將最新颱風及水情狀況上傳市府水情暨土石流群組,預為因應超前佈署人力及救災資材,面臨極端氣候下強降雨頻繁帶來的積淹水問題,市府團隊持續警戒、及時因應,除由環保局持續於汛期內定期並加強清除側溝孔蓋雜物,同時水利局82座抽水截流站,均依規定執行啟閉與排洪作業,在15座滯洪池正常滯洪下,滯洪量達326萬噸,能有效減少短時強降雨造成的積淹水面積與深度,希確保道路積淹水均能在最短時間退水;汛期階段,水利局已全面檢視各項防汛整備,包含:全市抽水截流站、移動式抽水機、滯洪池均排空待命中、車行地下道及各項水利機電設施亦完成安全檢查,為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把關。
#視察旗山、美濃、六龜、田寮、仁武區,各行政區防汛整備
#烟花颱風警報解除後,仍要注意西南風影響,降雨預報將持續1週以上
烏 日 區公所 農 建 課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雲海國小永安分班大自然課程,點亮石碇山村創生》
一邊滑著手機「拈花惹草」學當「公民科學家」,一邊巡禮閒置校園訴說兒時記憶,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老中青近百位居民5月2日齊聚翡翠水庫湖畔的雲海國小永安分班,為沉寂三十多年的「永安國小」慶祝新生,也宣示要用環境教育開展地方創生事業。
選在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在台北植物園與嘉義樹木園南北兩地進行「2021城市自然大挑戰」活動,教導志工使用手機軟體「iNaturalist(愛自然)」學當公民科學家建立地方動植物名錄。永安社區發展協會在新北市環保局的經費支持下也主動爭取加入,用青銀共學環境教育的方式,選在翡翠水庫湖畔跨出地方創生的第一步。
「城市自然大挑戰」是始自2016年的全球活動,最早從美國加州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和舊金山的加州科學館兩地拓展,號召全世界的公民科學家、自然觀察者、學生、非政府組織志工,每年使用「iNaturalist(愛自然)」進行為期4日的在地動植物同步調查。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今年以「訪花者與牠們的產地」為主題,教導志工找尋植物園內的昆蟲與開花植物,石碇永安則是第一個加入這項活動的地方社區。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李俊緯指出,石碇永安社區雖因翡翠水庫限制開發而發展受限,卻也保留完整的森林生態,不僅動植物資源豐富,還保存烏來杜鵑、食蛇龜等珍稀物種,非常具有發展森林療癒、環境教育解說、生態旅遊的潛力。在「iNaturalist(愛自然)」開設的「新北石碇永安社區植物誌」就有超過千筆觀察紀錄,辨識的物種超過五百種。
講到石碇永安許多人可能不熟悉,但若介紹這裡以「千島湖」聞名,就知道這是北宜公路上距離台北市區約四十多分鐘車程,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的觀光景點。
社區內有一座現為雲海國小永安分班的「永安國小」。身兼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的永安里里長蕭敏玲說,校園因當地人口外流而學童數不足,於民國80年代併入雲海國小成為永安分班,校舍也因學童由校車接送至位於北宜公路上的校本部上課而閒置。後經石碇區公所李浩榕區長與里辦公處合作,由區公所爭取代管永安分班校地轉型環境教育用途,始成為地方創生的契機。
永安分班校園接壤著名景點「失落的村莊」而與下方的翡翠水庫相連,「失落的村莊」落寞述說永安里當年被水庫淹沒前的茶業發展盛況。負責人、現為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武雄就說,「永安國小」是在地居民在宮廟宗教信仰以外社區認同與情感凝聚的重心,因為老一輩的居民不僅參與捐地興建永安國小,中壯年居民的兒時記憶也在此度過。
永安里居民以種茶與製茶為生,是文山包種茶製茶技術傳承重要地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武雄表示,文山包種茶是石碇先有,之後才傳入坪林,茶農土地被徵收做為翡翠水庫淹沒區前,永安茶葉生產量不只銷往台北,連坪林都到永安買茶,而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辦理製茶競技,也在永安的台灣省茶葉製造示範工廠進行。後來水庫興建淹沒示範工廠,永安國小也遷移到現址,但不敵人口外流而逐漸閒置。
如今,永安茶業盛況故事,除了聽耆老訴說,或是偶遇翡翠水庫水位下降露出製茶工廠遺址可供遙想之外,乘載永安居民記憶的「永安國小」如何活化,成為在地與出外子弟引頸期盼的大事。因此蕭敏玲里長推動農村再生,希望結合農業生產、產業文化、生態保育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等多用途功能,活化永安國小作為環境教育場域與振興社區產業的中樞。她的構想不僅獲得雲海國小劉世和校長的支持,在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的引薦下,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響應地方創生政策,投入經費修繕永安國小部分閒置教室,不僅為在地居民注入一股強心針,也為永安社區推動地方創生跨出第一步。
在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的協力下,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支持修繕永安國小閒置教室,猶如在失落的村莊點亮一盞明燈;新北市環保局支持永安社區居民參與林業試驗所的公民科學家計畫,為永安國小軟體活化跨出第一步。接下來永安社區在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社區林業計畫支持下,將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保育瀕臨絕種的食蛇龜。石碇永安的地方創生行動,正透過各界以「大隊接力」的方式薪火相傳,重新擦亮永安茶鄉的綠色金字招牌,指日可待。
#地方創生
#公民科學培力
#環境教育
#森林療癒
烏 日 區公所 農 建 課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鄉發展可觀環境不同 重劃改變都市景觀
新北改制10年仍有偏鄉差距,開發區與傳統老舊社區景觀差異大。市政府透過捷運建設與都市更新與土地重劃,企圖改變景觀帶動發展的動能。圖為新北環狀捷運車廂內,往外眺望的新北市景觀。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攝 109年12月20日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00061.aspx
行政區變革與城鄉差距(改制十年專題之二):
新北改制10年城鄉發展各特色 地方創生翻轉命運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黃旭昇新北20日電)新北市改制10年,官派區長發揮空間有限。官員認為,年輕人口移居都會是世界趨勢,新北城鄉差距仍難改變。偏鄉雖無軌道建設,仍會藉地方創生、道路建設及精進大眾運輸,發展觀光產業展現不同的特質。
社會高齡化及少子化影響,各縣市都爭取人口紅利所帶來的經濟發展,依新北市府統計,民國100年底391.6萬多人,直到107年舉辦抽獎等誘因下才達399.5萬多人入籍,7年來人口總數僅成長7.9萬多人。
市府官員分析,捷運帶動城市發展的外擴效應下,台北市人口逐漸向新北移動,加上市府推動都市重劃及「都更3箭」的都市更新,確實帶動新北市房市與人口發展。
民國108年4月新北突破400萬人,截至今年10月突增到403萬人,增速驚人。市府秘書長林祐賢分析,受限客觀時空因素,年輕人移居都會是世界共同趨勢,不是政府寬編預算或多辦活動可以改變城鄉差距。
官員表示,過去造鎮不易的「林三淡(林口特定區、三峽北大特區及淡海新市鎮)」,長期被視為空城的區域也受惠,成為新北市人口增加最多區域之一。
新店中央新村北側、板橋江翠及新莊副都心等重劃區,也是房市蓬勃。
市府統計,板橋區人口突破55萬人,其他的原台北縣時代的縣轄市,至少也有30萬人以上。相對,大文山區的坪林、雙溪、平溪等區及東北角海岸、北海岸,受限交通及城鄉建設,人口幾乎不增還減,偏鄉一個區的人口不及1萬人。
林祐賢表示,因缺少就業機會及公共建設,人口外移也造成城鄉差距日益嚴重。
但偏鄉就沒有翻轉命運的機會?返鄉青年、青農,或眷戀故鄉的在地人,希望透過地方創生與再造,結合地區產業、觀光休閒與人文歷史,翻轉命運。無論是淡蘭古道沿線的山城,或傳統漁業的海濱,地方首長適時推一把,有助於新北大都會的後花園展現新風貌。
新上任的坪林區長周慶珍企圖心旺盛,很想改變偏鄉高齡、回鄉青年謀職不易的現狀,但區公所資源與預算有限,只能尋找民間資源協助,盼望帶動茶鄉沒落的命運。幸虧她的熱情與人脈贏得外界的支持,地方商圈同業的同心協力,也讓位於淡蘭古道南路的坪林的亮點,逐漸被看見。
有錢好辦事,沒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周慶珍的困境也是其他27位區長的窘境,不具名官員表示,改制後,預算集中匯入新北市政府的大水庫,官派區長權力驟減,甚至被形容只具「長工」功能,擔任第一線體察民意及發掘民瘼的尖兵。
市府沒錢,昔日市議員的建議配合款只保留硬體建設的資本門,取消活動補助等經常門預算。市長侯友宜常說,「區長就是我的分身,對外代表市長」,因此,區長除24小時待命外,想要多做事發揮理想就要各憑本事。另,仍需等待財政收支劃分法能儘速修正。
偏鄉特例的是烏來區,區長周守信擔任過台北縣烏來風景特定區管理所所長、改制前烏來鄉公所秘書、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專員,第一屆的官派區長、第四屆民選區長,他說,屬於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的烏來,與新北其他28區不同的是,屬於擁有自治權的地方自治團體。
周守信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新北改制後,烏來區預算的編列與運用比其他官派區長有更多彈性。他舉例,市政府匡列給烏來的年度預算新台幣2億1000萬元,但他可以做到5億元的預算建設,其中很大部分來自於向中央爭取的計畫型建設。
有中央與地方資歷,對助於周守信尋求財源,他說,烏來公所的預算運用,只需要與深耕地方深知建設需求的7名烏來區代表會代表溝通,其他區公所要溝通的對象是新北市60多名議員。加上,烏來區代表又可向新北市議員爭取補助預算,每年約可多200至300萬元建設經費。
周守信以大羅蘭溪畔的賞魚步道、蝴蝶公園為例,他以戶外生態教室的概念,向經濟部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爭取新台幣3000萬元建設。當時,大家認為在深山道路盡頭的福山部落建設生態公園,有誰會來?但現在卻不輸內洞森林遊樂區,熱門時,每天有1000名遊客。若只靠烏來區公所自籌經費,應無力興建。
住新店區的邱先生認為,區長改為官派後沒有預算,缺乏行政資源,更談不上地方發展的願景。過去市府內部各局處已是本位主義獨立發展,缺乏共同的願景,區長官派後更稀釋地方諸候的力量,里長成為市長直接民意對口的唯一管道,容易成為選舉操作與資源分配的崩壞缺口,使得政府無法規劃願景,市民對未來沒有期待。
改制前,民國85年起就在台北縣某縣轄市的公所建設課任職的官員,現在任新北市府中階幹部,他歷經民選鎮長、縣轄市長、與現在直轄市長的施政風格。官員觀察分析,有民意基礎的民選鄉鎮市長,可依自主規劃施政。官派區長則只能執行市長整體政策。
至於當年改制前,地方公所爭取縣府預算是否會因黨派色彩不同,而有差別待遇?這名官員觀察,就算是綠營的縣長,為爭取選票反而會更重視新店、中和等傳統藍營票倉。
不過,民意代表有不同看法。林口區的新北市議員蔡淑君認為,改制後,民意代表爭取建設直接面對市府單一窗口,她說,「選民服務簡單而直接」比較有效率,不受制於地方派系的掣肘。但,相對的在偏區建設也因法令規範,不如改制前鄉鎮市長的自主彈性,也比較綁手綁腳。
過去,公共預算分配大致由民意代表、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團體所掌握;
官派區長能做的有限。但市民透過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可以民主的程序決定一部分公共預算支出的優先順序。
改制後的新北市府與市議員陳儀君、洪佳君等人鼓吹,民眾透過辯論、協商,可以打造具特色的鄰里公園、提升鶯歌陶瓷產業、結合社區與學校的環境教育、甚至圖書館的有趣活動,也以參與式循環福利的精神,擴大與整合「愛心大平台」,讓社會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
陳儀君說,新北市沒有議員配合款補助活動,但有議員建議款可興建地方建設,透過參與式預算精神,大家集思廣益可突破個人思維的盲點和刻板印象,推出的計畫與建設會更周延並符合民眾所需。
除參與式預算,改制後,因為網路社群發達與自媒體盛行,民意反映管道更多元,包括市府、區公所、警察局都有專人回應民意。住新店區的邱先生表示,改制後,最大的改變是第一線公務人員服務民眾的態度。他說,台灣的民主制度讓民眾得以用選票,將台灣改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但網路的發達導致政治人物盲從民粹,缺乏願景,讓人憂心。
新北市府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過去10年積極推動軌道建設,已出現正面效應,環狀線帶動沿線土地重劃案,淡海輕軌也帶動淡海新市鎮及沙崙地區發展,三鶯線及安坑輕軌也都可發揮經濟發展的外推效應。
李政安表示,郊區可因軌道建設拉近城鄉差距,促進北海岸等地偏鄉接軌都會區,也吸引台北市等外縣市的民眾移居新北,連帶促進當地就學就業觀光及產業發展等正向循環。1091202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00061.aspx
#新北改制十年
#新北升格十年
#地方創生
烏 日 區公所 農 建 課 在 臺中市烏日區公所- 本所農建課吳課長煌龍服務公職30餘年 的推薦與評價
本所農建課吳課長煌龍服務公職30餘年,身經百練,卓越專業,將於本(105)年7月16日屆齡退休,為公職生涯畫下美好句點。... ... 臺中市烏日區公所,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