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羅2021環遊世界桌曆11月封面故事
『有夢就去追,一輩子很短,一件事情都可能做不完』
亞利桑那州與猶他州交界處的納瓦霍族保留地的地表覆蓋著一片的火紅沙漠,在北方一處貧脊的土地上高達300米的砂岩孤峰的拔地而起,矗立在這片可能是最接近火星地表的大地上,這裡就是紀念碑谷。很多人應該都在電影中看過這個場景,從『末路狂花』、『阿甘正傳』到一狗票約翰偉恩的硬漢派西部片,這個夢幻般的景象屢屢出現在一些偉大的電影中。
如果你來這邊度假,請務必在這邊好好欣賞一次夕陽,夕暮時分時夕陽照耀在紀念碑谷石頭柱上,彷彿熊熊烈焰在這片大地上燃燒,而背景的天空底部有一層淡淡的寶藍色會從地表慢慢往天空延伸,與粉紅色的夕陽形成一個夢幻的過渡漸層,就像台灣的草莓奶茶底下加上一層甜膩的藍色糖漿一般,恩~這就叫做QQㄋㄟㄋㄟ好看到咩噗茶好了~
本來我在這趟北美的旅行中應該到了舊金山就可以停下,至多沿著美麗的101號黃金海岸公路騎到洛杉磯即可
但是為了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壯麗景色
為了內華達州一系列筆直的公路景觀
為了這個傳說般存在的紀念碑谷
我硬是多加了15天從美西海岸穿越險峻的洛磯山脈來此處,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阿甘正傳』中阿甘以跑步橫跨美國5趟後最後停下來的這個『Forrest Gump Hill』來朝聖囉XD
啊對了,如果預算夠的話可以花個120美金住一下納瓦霍族的帳篷旅館喔!晚上在帳篷外生火看著滿天星斗,握告訴你這時候你會相信祖靈真的存在啊!(那時候沒錢住哭哭)
桌曆這邊買:https://sho.pe/397ht7
#夢幻般的漸層夕陽在留言處
#夢幻般的星空祖靈帳篷在留言處
紀念碑谷阿甘正傳停下腳步處google map:https://goo.gl/maps/dsJxiR7P8SvfqryF9
火花羅 橫 跨 美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國道標誌的問題又炒上來了,可能沿襲之前的鶯歌八德標誌之亂,很多人會覺得標誌他媽不過是輔助,開車用腦最重要,但是真的是如此嗎?趁這個機會火花羅順便講講上次受運研所的邀請去參加「八德鶯歌」標誌改善研討會的一些心得吧!
#結論就是台灣的道路標誌問題之嚴重要改要動搖國本了
#先來講講最基本的顏色
首先我們先講顏色,台灣早年接受美援做基礎建設,很自然的也是使用美規標準,但是很可惜的是美國的公路規範是西方國家中公認失敗的爛
大家可以看看圖二的德國的路標,德國的道路標誌分成三種主要顏色,國道一律用藍色,省道用黃色,再來是白色,因此你開在一條路上遠遠看到標誌的時候就能先預知等等該看哪一面標誌,用最直覺的方式先幫你做了第一層的資訊過濾
要記住,人腦一次只能專心處理一件事情,當你花了大量的注意力在處理道路標誌的時候,自然很容易忽略其他路況的危險,與會的留德交通學者許添本教授就提出非常多的實質建議,甚至他預估光是路標的改善就能有效降低10-20%的車禍,而且歐洲使用藍色的原因之一就是避免綠色植物與綠底標誌混淆的問題
而臺灣就是上至國道下至產業道路通通都用綠色給你用到底,標準的吃到美國大便
#講完顏色再來講車道標誌
歐洲的高速公路標誌一定是一個車道一個箭頭,非常明確的在交流道附近告訴你你現在走的車道是往哪裡,而且這個箭頭一定是在車道的正上方(圖三),連分出去的減速車道有兩線的話都會在兩個車道標示這條路通往哪裡
但是台灣呢?可以看看(圖四)所有標示亂擺一通,下匝道的標示橫跨了減速車道跟最外線車道,請問右邊第二條車道到底可不可以下匝道去中正北路?
台灣的匝道標誌很愛用(圖一下)那種中間一道直線分切左右兩個車道車向的標誌,對於不常開車的人大概都不知道代表著前方會有叉路,右邊往台南左邊往永康,不直覺的設計當然最後就是降低容錯率
#講完車道明確標識來講預告標誌
台灣長久以來國道標誌最大的問題在於分不清駕駛的「預告點」跟「決策點」,這就要回歸到標誌標線設置規範的問題,台灣的標誌設置規範是「從分岔點回推幾公尺/公里處應該要設置什麼標誌」
但是現實面來看,有些匝道長度或是車流量大而產生排隊的話,往往看到標誌的時候早就過了變換車道的時間,最後就會產生一堆插隊、或是「八德鶯歌我都要」的切中路撞上去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減速車道起點(分岔點)就要有外切標誌,而不是像(圖5)那樣都已經過了分岔點幾十公尺了才設置一個往左鶯歌往右八德,這樣的標誌有什麼鳥用?
所以我在該會中強調,要徹底修改標誌標線設置規範才能建立一個標準化的設置規則,而不是放任不懂的第一線公務人員亂搞
#最後我們再來講講標誌上該放什麼名字
這個鍋要甩到交通部上面就比較母湯了,因為上次討論的時候與會的學者點出台灣另外一個問題是地政系統,我們的地政分級亂七八糟,導致下國道該放什麼地名沒有一個同樣可以遵循的標準,更不用說台灣到處都是什麼中山路、中華路、中正路這種智缺的道路命名
你說新版的(圖一)只有在地人看得懂,其實舊版的兩個台南也是超智障啊,類似的問題還有國道桃園段兩個中壢、南投兩個竹山、台中兩個台中一樣,只要不是熟門熟路或是有導航的都馬死
好了講完了,所以看到這邊你會發現一件事情,如果要從根源改地政系統,哇靠那是跨部會的超大改變,不搞個五年十年不可能做好
如果只是要改顏色做道路顏色分級,也得花個幾千億把台灣所有路標通通換掉,就算只是要改高速公路上的標誌設置位置我猜也得放個幾十億元吧
看完後你還會覺得標誌是小問題駕駛人的素質才是大問題嗎?錯了,那只是因為你沒看過先進的道路標誌是怎麼設計而已
說真的國道鶯歌八德事件凸顯的道路標誌是否直覺真的只接觸到粗淺的皮毛,上次的研討會中各個與會學者其實都講到非常深層的問題,也感謝林佳龍部長有正視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
#歡迎道安講座邀約喔啾咪
火花羅下半年道安講座:
10/27 環球科大 晚上七點,社員以外會酌收50元
11/11 東南科大
11/18 勤益科大
12/18 台北科大
火花羅 橫 跨 美國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還記得那台因為無法辨識「八德、鶯歌」方向,最後栽上分隔道的汽車嗎?
這禮拜我的同仁去參與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以及中華民國運輸協會所召開的座談會,討論台灣道路的指示標誌,可以如何設計得更親民。
指示標誌系統其實是很大的學問,台灣大學許添本教授說,使用綠底白字的色系,在台灣多樹的環境中是不適合的,藍底白字或是黃底黑字,都相對醒目,台灣的道路層級(國道、省道、縣道)也無法在路牌上彰顯出來,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地方。
火花羅 (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則以他曾經橫跨美國、巴爾幹半島以及東南亞的道路行駛經驗,分享各地路牌指示標誌的設計;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林志學理事,也提出台灣高速公路匝道的設計不良,會連帶加深用路人對指示標誌牌的迷惘。
在網路上指出「八德、鶯歌」路牌不夠直覺的蕭瑩燈先生,也分享了高速公路的使用者經驗。用路人南來北往,很需要大方向的南北指引,但標示牌上卻經常只顯示地區名稱,或是「南」、「北」兩個字不夠清晰,這些都會導致用路人在決策時的障礙。
在這一次的會議中,決議在大湳交流道試辦新式指示標誌三個月,以及整體檢討指示標誌的設置規則。
台灣的道路設計不良,連帶影響指示標誌系統的擺設,很多時候不見得是牌面設計的問題,如果大家有任何意見,都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