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❷ ]
清晨出發,路過大坑山稜線步道上的電塔觀景台,正好是日出時分,山谷間還瀰漫著清清淡淡的山嵐,往下俯瞰,可以看見蜿蜒往北海岸延伸的台2丙基福公路,還有等等就會走到的柑腳村。
這座觀景臺若從平雙產業道路接上步道,大概走15分鐘上坡就能抵達,景觀絕美,最遠可以看到濱海的三貂角,是除了可看見龜山島的坪溪觀海平台以外,堪稱淡蘭中路最棒的展望點。
抵達柑腳村的時間還早,本應該繼續趕路,彌補前一天落掉的進度,沒想到一大早又遭遇兩個艱難地形,一個是雜貨店,一個是村子裡的三腳大橘貓,於是一夥人再度癱坐在威惠廟前納涼⋯⋯
大約是西元1844年(清道光時期),漳泉械鬥開始蔓延到北台灣,比較白熱化的地區大概集中在淡蘭中路的柑腳、中坑、闊瀨沿線。當時漳州人在柑腳城設立一道堅固的防線,成功防守泉州人進犯,之後雙方議和,在1868年創建威惠廟,頗有象徵和平之意。
現在柑腳村已經感受不到當時武裝衝突的肅殺,人口外流後,變成一座看來與世無爭的小村子,步調極緩且人口稀少,走在村子裡還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田園風光,恬淡、安靜。如果你住在雙北,想要找一個輕鬆無慮的地方走走,歡迎到淡蘭中路沿線的小聚落,絕對超乎你的期待。
離開柑腳,進入崩山坑古道,這段路前半段都是上坡,大概是官方標示為三顆星難度的原因,但其實很好走,路徑旁邊就是清涼的柑腳溪,潺潺水聲和綿密樹蔭,頓時讓悶熱的春天涼爽不少。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舊時代的駁坎,也有一兩戶古厝的遺跡,很輕易就能想像當時這條來往泰平和柑腳的山路有多麼熱鬧。
同時崩山坑古道也是千里步道協會和志工群,傾力用手作步道工法重建修補的山徑,坡度和緩且石階踏點均勻,相當好走,而且外觀樸拙不失古風,每一步都有畫面,彷彿和百年前的先人比肩同行(請不要往恐怖的方面聯想 XD)
走出崩山坑古道就會接到泰平,是一個比柑腳規模更小、更偏僻、人口更少的小村子,在料角坑的雜貨店補充冷飲後再度上路,走一小段公路銜接北勢溪古道,沿線都走在清涼又清澈的北勢溪旁,有深邃的潭池,也有自高處灑落的瀑布,是一條有風景、有風情的優美古道。
走出北勢溪古道抵達三水潭,從岔路續接灣潭古道,大概走10分鐘後就會走到張家莊露營地,也就是當晚要搭帳篷的住宿點。但⋯⋯得知張家莊其實有通鋪可以睡之後,我們立刻放棄紮營這個選項,六個人擠進小小的水泥屋,有水有電還可以洗澡,重點是,晚上下起一陣不小的雨,讓我們相當慶幸果斷放棄搭帳的決定 :)
#D2路線
第二天的下坡比較多,但不會很陡,走起來非常愜意,而且沿途水源充沛,只要帶濾水器就不需要擔心水源。柑腳、泰平都有雜貨店,有零食涼飲可買,間接協助背包輕量化。
・上內平林步道 3.4K
・崩山坑古道 7.2K
・北勢溪古道 6.1K
距離約17公里,行走時間約7.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818m,總下降956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長距離步道
「漳泉械鬥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請益] 械鬥明明全世界都有,為何感覺專屬於台灣? -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大亂鬥時代!漳泉械鬥、閩粵械鬥到底在打什麼?經典案例回顧 ... 的評價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黑衣人搶水引發暴力衝突芬園農田乾旱見血| 18世紀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一、單選題(1~25,每題1 分;26~55題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評價
- 關於漳泉械鬥原因 在 Re: [問卦] 有沒有漳泉械鬥的八卦? kauosong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漳泉械鬥原因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節錄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21furu/posts/3236232789816494
#大安信義中正為什麼沒有大型宮廟
什麼叫做超級去脈絡,這給了很好的例子
這貼文的大意就是行天宮不燒香、不拜拜 沒有吵鬧的陣頭
反觀青山宮的艋舺大拜拜吵了三天三夜
原因是行天宮的地價高、青山宮地價低,所以有這兩者個差別
大錯特錯
各位觀眾可以思考30秒,為什麼大安、信義、中正區沒有大型宮廟
如果你想到了,恭喜你,你的歷史邏輯思辯能力
已經贏了這位號稱讀很多書的粉專主
為什麼說歷史很重要,因為歷史不好就會像這樣「去脈絡」
扯到地價根本倒果為因
> 中正區、信義區、大安區沒有吵鬧的宮廟是因為地價高
錯,是因為那邊根本沒有大型宮廟
稍微了解歷史就知道,台灣廟宇分布是隨著17世紀移民而發展
所以北台灣的大廟幾乎都蓋在18世紀人多的地方
那18世紀北台灣哪裡人多? 我隨便舉幾個
#大龍峒保安宮-大龍峒是同安人的聚落 晚於艋舺、早於大稻埕
#松山慈祐宮-松山舊稱錫口,1850年達到巔峰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頂下郊拚中同安人落敗而興建的聚落
#芝山巖惠濟宮-漳州人的大本營,漳泉械鬥中漳州人的指揮中心
#艋舺龍山寺-19世紀中以前北台灣最大的商業中心,泉州三邑人的根據地(艋舺另外有三大廟)
其他較古老的聚落一定也都會有一座大廟,像是#新莊
廟這種「企業」,講求的是歷史,最好是越古老越好
當然17、18世紀信義區、中正區、大安區別說是田了
根本就是一片荒蕪,甚至國民政府來台灣時
信義區根本就還沒發展,變成安置難民的地方
所以信義區、中正區、大安區就不可能有什麼大廟
沒大廟當然就沒有陣頭活動,這是歷史的原因,跟地價毛線關係?
#行天宮為什麼不搞大拜拜
行天宮不燒香或是說不大拜拜
跟地價也沒毛關係,純粹創辦人不走傳統宮廟路線
行天宮走的是儒教路線,本來就不喜歡台灣傳統宮廟的吵吵鬧鬧
另外行天宮還有另有兩座分宮,在北投和三峽
有因為地價低就8+9嗎?
行天宮歷史不長,他成功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點是他的交通位置真的太好
加上做出了差異化,打出了口碑
以後再說好了
所以說歷史真的很有趣也很重要,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漳泉械鬥原因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走讀台灣--
【「一府二鹿三新莊」:老文物舊巷弄的新莊采風(下)】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曾應尉於乾隆41(年1776年)擔任新莊巡檢一職,隔年就與地方仕紳展開關於促進新莊街發展的商議,並且提到籌款重修慈祐宮的計畫。歷經兩年的整修,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竣工,曾應蔚敬獻「水德配天」匾。
出了慈祐宮往西(向右轉),沿著廟街前行不久來到新莊路387巷,正是所謂的米市巷。當年新莊與周邊的五股泰山等地,因為平原廣闊土地肥沃,成為北台灣重要的米倉,而新莊因為有河運之便,成為彼時台灣米向福建出口的北台灣最重要基地,米市巷內聚集了好幾家糧商,搬運工人就在米市巷和碼頭之間穿梭。
據說早先是苦力工人休息的「草厝間仔」,就是米市巷南邊巷底的潮江寺。新莊的沒落,發生於咸豐年間的大規模的漳泉械鬥,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當時曾因應漳泉械鬥,而在此處修建防守對岸漳州人的瞭望台。
大漢溪的淤積讓新莊港口功能不再、分類械鬥重創產業與人心、光緒中葉路經此地的鐵道於日治時期又再改線…,儘管今日大新莊工商業發達人口聚集,但是卻令人擔心漸漸淪為另一個沒有自己容顏的市鎮,或許走一趟廟街,尋覓時代洪流衝擊下,還留存的古廟、舊物、老屋,也讓「一府二鹿三新莊」念起來變得順口…
#走讀台灣
#一府二鹿三新莊
#慈祐宮
(全篇完)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www.lilac.org.tw/
漳泉械鬥原因 在 大亂鬥時代!漳泉械鬥、閩粵械鬥到底在打什麼?經典案例回顧 ...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一個來台開墾的漢人,隨身攜帶一把鋤頭、鐮刀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加入 ... ... <看更多>
漳泉械鬥原因 在 黑衣人搶水引發暴力衝突芬園農田乾旱見血| 18世紀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8世紀中至19初世紀,台灣發生震驚社會的 漳泉械鬥 事件,其中發生 原因 之一就是搶水灌溉引發暴力衝突,如今在現今社會中,竟然也因搶水灌溉, ... ... <看更多>
漳泉械鬥原因 在 [請益] 械鬥明明全世界都有,為何感覺專屬於台灣?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之銘言:
: 小時候讀歷史課本常常在講械鬥,最有名就是漳泉械鬥
: 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感覺台灣人很愛打架
: 但長大後慢慢覺得,無論中國各地或是世界各地,到處都有械鬥的情形
: 以前歷史一直強調台灣歷史中的械鬥
: 會不會讓台灣學子從小有以偏概全的概念
: 好像械鬥是台灣專有的特色,台灣祖先很好鬥似的
: 不知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錯覺呢
分類械鬥是清領前期一定會提到的詞,早期有省籍衝突的閩粵械鬥
中期有府籍衝突的泉漳械鬥,到了晚期則有商業利益上的縣籍衝突(頂下郊拚)和
職業團體衝突(和興與福興行號、西皮與福祿)
甚至不同姓氏也會發生衝突,比如西螺七崁三姓械鬥及新竹北門蘇黃械鬥
但課本的只有在講械鬥嗎?其實不然,課本的清領前期大概分為四個部分
也就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械鬥大部分只會在社會方面著墨較深
那為什麼會有這個時期很強調械鬥的錯覺呢?
或是
課本裡這個時期的重點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常常跟械鬥一起出現的「分類」
清領前期的社會風氣十分重視分類結社
渡台禁令造成男女比例失調及羅漢腳,進而引發社會治安的敗壞
人口結構的不正常加上公權力薄弱
長期的吏治不良與班兵腐敗導致人民為求生存空間、經濟利益以及自保本能
往往訴諸於分類械鬥
而清廷的消極治台政策也是導致分類械鬥的原因之一
平時只盡量減少不同族群的往來不僅無濟於事,缺少溝通更使社會更加分化
甚至民變爆發時更會煽動不同族群起而反抗
朱一貴事變時就煽動客家人反抗,林爽文與戴潮春時則與泉州人合作
雖說義民會反抗的根本原因是為了自保
因為民變參與者會藉著戰事對不同族群進行分類迫害
本就互相仇視的雙方,一邊加入叛黨,另一邊只需清廷稍微威逼利誘
原則上都會成為義民,畢竟清朝也不是小叛亂就會滅亡的國家
只要等到海對岸援軍的到來,義民就算勝利了(今通賊,官兵必討,不如拒之,且以為功)
而有衝突也會有合作,閩粵合作成立的金廣福墾號,漢原合作的貓霧悚圳
吳沙開墾噶瑪蘭時也號召泉漳客一起開墾並共同抵禦原住民
文化上更不用說,不同族群的文化信仰直到現在仍看的到
這些基本上都會是課本、上課或是考題裡或多或少都有帶到的
在改成新課綱前課本參考書都有
新課綱的課本是刪減了很多,要看老師上課會不會補充
雖然刪減很多,但我看他們考試好像沒啥變,幸好我畢業惹ㄏㄏ
至於舊課綱的內容,小弟弟我不曾經歷過,就不班門弄斧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15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48797368.A.85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