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重要的事》的Howard Marks來了!
這本書可以說是理財人必讀經典,也是巴菲特看了兩遍的書。與大部分的理財工具書不同,這本書不教你怎麼買、而是教你怎麼想(類似投資哲學),和《漫步華爾街》一樣,隨著投資經驗、閱歷的不同,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收穫。
.
這次國泰世華銀行將邀請到作者Howard Marks,並與其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攜手主持「2021下半年全球投資展望」線上論壇,主題如下:
1.全球市場目前處於什麼位階?有哪些要留意的風險?對應的投資策略?
2.當歐美走向復甦、台灣疫情蔓延,有哪些產業值得留意?
.
📌本場講座為免費且對外開放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追蹤、開啟提醒即可收到活動資訊,一般來說這類對外講座都會講得比較深入淺出,會有不少乾貨~
📌直播時間:6月25日下午2:00-3:00
📌平台:國泰世華官方YouTube
直播連結:https://lihi1.com/gIQfv
國泰世華line: https://lihi1.com/VQP4L
.
#國泰世華 #2021下半年全球投資展望論壇 #HowardMarks #林啟超 #財富管理
「漫步華爾街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OP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心得] 《投資金律》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菁羚讀書: 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1)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Re: [問題] 漫步華爾街的疑問.... - 看板Fund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漫步華爾街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DCARD和網友分享的 ...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漫步華爾街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DCARD和網友分享的 ...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漫步華爾街繁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漫步華爾街繁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的評價
- 關於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十條投資金律擺脫韭菜命/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懸緝動態 ... 的評價
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OP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選擇權是一個高槓桿、並且多樣策略的工具,善用的話其實在投資理財的路上會幫你很大的忙。
但另一方面,也是我最擔心的部分,是怕各位會把它當成賭博的工具,
不理性的情況下買股票可能還不至於慘賠,但不理性的情況下操作選擇權,
等你回過神時一定會非常懊悔,請大家在作選擇權時仍然記得資金控管與停損。
------------
投機炒作之風盛行 美股散戶終將以悲劇結尾?
https://finance.sina.com/bg/usstock/usstock_news/sinacn/2020-06-26/doc-ifzxrniw1574113.shtml
由於近幾個月封鎖防疫的特殊情況,一種曾經在互聯網泡沫時期風行一時,之後便偃旗息鼓的現象再度出現在美國股市上,這就是散戶們高度活躍的日間交易。
《華盛頓郵報》刊文指出,這些每天都不斷買進賣出股票和期權的新玩家似乎多數都是年輕男性,而且其中不少還是突然跨界來到投資圈的體育網紅、斷言巴菲特(Warren Buffett)已經“完蛋”的波託伊(David Portnoy)的粉絲。
不過,那些真正頂尖的專家和大亨們,卻着實爲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菜鳥捏着一把汗,不斷警告他們,這樣的做法絕不會有好結果。比如,個人投資里程碑之作《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的作者、著名經濟學家麥基爾(Burton Malkiel)接受採訪時就說,他們其實是在嘗試“一個註定失敗的命題”。
麥基爾也承認,許多出色的投資人和市場評論家都有着“賭徒的直覺”,但是歸根結底,精明的投資和胡亂的投機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他說,爲了娛樂去賭博完全可以接受,但是現在這些日間交易者“以爲自己是在投資,在我看來,這就是絕對錯誤的,只能讓他們陷入災難……這並不是說他們在市場上賭博就不能賺錢,但是從長期角度看,這就是一個註定失敗的命題”。“日間交易者和嚴肅的投資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不要被那些日間交易能夠輕鬆致富的牛皮誤導。”
億萬富翁投資人馬克斯(Howard Marks)對這些日間交易者也是一樣的看法,他接受CNBC採訪時說,一些人“覺得這就是一場賭局,和賭球沒有區別……這可很不妙”。
儘管在他看來,這種交易者只是少數,但是“一些人只是爲了找樂子買進股票,總歸不是個健康的徵兆”。“這讓我想起了1999年,當時也有許多人在做日間交易,而且宣稱這是一種不會賠錢的策略。衆所周知,接下來科技股就在2000年崩盤了。”
另外一位億萬富翁投資人庫珀曼(Leon Cooperman)也明確預言:“他們就是在幹蠢事,在我看來,他們最終只能落得悲劇收場。”
問題在於,雖然警告的聲音已經很響亮了,但是這些投資菜鳥卻根本是充耳不聞。然而,歷史確實已經不知多少次證明,他們所嘗試的方法最終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典型投資者靠着自己的交易能力超越大盤的可能性還不到1%。事實上,這一點也已經爲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過去十年牛市當中,基於標普500指數等大盤指標的指數基金和ETF規模的迅速膨脹就是最好的例子。
遺憾的是,美國人總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傾向,他們總是會不時無視經驗和專業能力的價值,轉而去崇拜那些只不過看上去很牛、很有感染力的外行,而後者的表現最終必然會讓崇拜者飲下苦酒——也許川普2016年的勝選就是近期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不必說,當下波託伊已經成爲了美股的川普。
波託伊原本只是一個體育網紅,幾個月前還曾經親口承認自己對投資一無所知,但是突然間,他就搖身變爲線上投資導師,儘管他的推特簽名還赫然寫着——“我關於股票的話,一句也信不得。”他每次直播都會吸引數量衆多的觀衆,而他則在直播當中隨意貶斥巴菲特和其他類似的專家,說他們全是泥古不化的老頑固。週三,標普500指數大跌幾百點後,他發推宣稱:“今天就像是一場戰鬥。然而我們要記得……股市只可能上漲。”
誠然,早在疫情爆發前,期權交易就已經日益流行開來,但是新近入場的這些交易者當中,期權變成一種使用更加廣泛的工具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幾乎肯定,他們根本就不理解這種工具意味着怎樣的風險。在這些人高度集中的股票交易app如Robinhood當中,半數的新用戶都是首次接觸股票。這些人當中就包括一位20歲的內布拉斯加大學學生卡恩斯(Alexander Kearns),本月早些時候,他錯誤地理解了賬戶信息,以爲自己欠了Robinhood超過73萬美元鉅款後,自殺身亡。
無論如何,如果沒有疫情的突然爆發,新交易者數量的爆炸性增長几乎肯定是不會發生的。在他們到來之前,市場上真正的日間交易者是很少的,畢竟要走這條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去自己研究和分析,而對上班族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現在,衆多美國人被迫待在家中,真實失業率超過了20%,突然間,很多人手裏都有了大把的時間。
與此同時,諸多以往打發空閒時間的方法又幾乎完全消失了。有大量證據證明,許多新人之所以進入股市,就是因爲他們沒球可賭了——波託伊本人就是如此。再加上Robinhood等app普及開來,提供了免費交易渠道,當前發生的一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無知無畏的衆多交易菜鳥在美股市場上掀起了一場完美風暴,讓哪怕老到的專業人士也猝不及防。比如,全球最大上市對衝基金公司Man Group的首席執行官艾利斯(Luke Ellis)在參加彭博的線上研討會時也承認,該怎樣從這些交易對手身上賺錢,他們也在學習當中。
“與一個從未見過的對手玩撲克,總歸不會輕鬆。”他說,美股從3月低點躍起的行情,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些人主導的,“在最初幾周,我們的處境着實困難,因爲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對手——也許十年多時間裏,市場上都沒有過這樣的角色了,可是其影響力又十分強大。”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赫茲租車,以及其他那些已經或者瀕臨破產的企業,其股票真實價值按理說已經無限趨近於零,但是在這些人的瘋狂交易中卻可以逆勢猛漲。比如赫茲的股價本月就生生從每股56美分漲到了超過5美元,只是最近才跌回2美元以下。
當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一位日間交易機構的經理人在國會作證時曾經說過,他們的客戶當中有80%到90%都賠了錢,並且在六個月內註銷賬戶離場了。看上去,這一場景的翻版幾乎註定將要在不久後上演了。波託伊這位網紅之前就已經有了過百萬的身家,他完全可以不在乎炒股賠錢,一直玩到經濟恢復正常,可以再度有正經事做。可是,他的追隨者們,絕大多數恐怕就沒有他這麼強的負擔能力了。
正如投資大師鄧普頓(John Templeton)早在1930年代就曾經說過的,所謂“這次不一樣”的說法堪稱是“投資歷史上代價最昂貴的字眼之一”。
眼下的這次,當然是不會不一樣的。
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買對ZOOM上西天(咦)
[ Zoom 漲了1500%? 你買到假的啦! 啥,買到假的居然更賺!? 投資人買錯股票的科學紀錄:一直都會]
Zoom 在今年成為美國線上教學標配之一,大家看好股價的同時,衝進去買了Zoom。
但很多人買到的是其實是 Zoom Technologies (現在改Ticker ZTNO),真的Zoom Ticker其實是ZM。
當買到真的Zoom的投資人暗許自己的聰明時,隔壁買錯的人,股價報酬巔峰來到 1500% lol
而買到真的ZM的人,股價報酬巔峰大概就100多% > <
下次知道怎麼買了嗎? (誤
今天來看看投資人買錯的科學記載跟市場效率
----
投資人買錯股票的歷史是不斷重演的
----
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 Michael Rashes,他在哈佛念經濟學博士班時,博士論文其中一個章節就記載了這件事。
當時有兩家公司,一家叫做MCI,一家叫做MCIC。當大家想買MCI Communication (很好的公司) 的時候,經常會買到MCI。
他去觀察了1996年11月到1997年11月之間,MCIC的新聞發布後,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
他發現每當MCIC有好消息發布時,MCI就會跟著上漲、並且交易量上升。兩家本質不同的公司,卻有異常高的Comovement。
他還發現,類似的還有 Tele‐Communications Inc 的Ticker 也不叫做 TCI,而是TCOMA,TCI是另外一家不相干公司Transcontinental Realty Investors Inc的Ticker。
記錄了這些錯誤後,依照這個開發了相關的交易策略,透過正確交易能夠擁有超額報酬。
這篇論文後來在2002年發表於 Journal of Finance。他以這些不效率的交易結果,開發一系列利用投資人犯錯來修正市場的交易策略。畢業後也走向基金經理人的道路。
------------
關於市場與效率
所謂效率市場的"效率" 是個形容詞。霍華馬克思當年在Booth的投資學教授是最開始使用這個字的學者之一,在此之後大家才開始思考 效率、不效率、效率地不效率。
但這樣的思考框架,常被誤認為 「因為效率市場,付出努力研究股票無法打敗大盤。」。
其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並不會這樣去Frame這個問題。研究發現 (Gârleanu and Pedersen 2018):
1. 許多共同基金經理人持續的擁有超額報酬,並且可預測的
(Fama and French (2010); Kosowski, Timmermann, Wermers, White (2006))
原話是 “we find that a sizable minority of managers pick stocks well enough to more than cover their costs. Moreover, the superior alphas of these managers persist”。
2. 許多避險基金經理人的超額報酬表現無法被運氣所解釋
(Fung, Hsieh, Naik, and Ramadorai (2008); Jagannathan, Malakhov,and Novikov (2010); Kosowski, Naik, and Teo (2007))
原話是“top hedge fund performance cannot be explained by luck”
3. 許多VC的優良投資表現有良好的持續性 (Kaplan and Schoar (2005))
原話是“we document substantial persistence in LBO and VC fund performance”
運動競賽中,當然有運氣的成分,但總有明星隊球員。而就算明星隊球員,也不是必勝。然而會有長期持續表現良好的球員。成為明星球員過程中的正規訓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資產管理產業也是。運氣總有,但一般而言,穩定報酬來源有三:承擔風險、額外資訊、以及流動性提供 (Pedersen 2019)。而獲得這些資訊,經常需要一些研究成本。而有這麼多好與壞的基金經理人,要選到對的,也需要研究的時間成本。
--------------------
如上一篇說的,不管是初級市場或是次級市場,都存在滿滿的Friction與資訊不對稱。
假Zoom 漲了1500%,依然跌落神壇回到地面
真Zoom 雖然只有漲150%,但目前依然持續成長
市場從來不會自動變的效率,每一個所謂市場效率的背後,都被隨著大量的研究與執行 而解決Friction經常有著相對應的報酬。
--
References:
[1] Gârleanu, Nicolae, and Lasse Heje Pedersen. "Efficiently inefficient markets for assets and asset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Finance 73.4 (2018): 1663-1712.
[2] Pedersen, Lasse Heje. Efficiently inefficient: how smart money invests and market prices are determin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
[3] Rashes, Michael S. "Massively confused investors making conspicuously ignorant choices (mci–mcic)."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6.5 (2001): 1911-1927.
--
順帶一提,一年一度暑期研習營今年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進行,今年主題為「漫步華爾街:有關投資最重要的七個科學基礎」。活動報名即將截止,歡迎前往活動頁面查詢詳細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48591805762339/
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菁羚讀書: 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1)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每天進步一點點,讀書帶來大改變多數人都夢想一夜暴富,暢銷書《 漫步華爾街 》作者墨基爾明白點出:「致富沒有捷徑, ... 華人 線上 投資理財學苑 was live. ... <看更多>
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Re: [問題] 漫步華爾街的疑問.... - 看板Fund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掏空的除外: : 所以先看看自己是哪一種投資人再決定哪一種理論你想採用: 不過...理論....最後還是要看你的操作績效吧.... : : 技術分析說有用也沒用你可以當作你買股票 ... ... <看更多>
漫步華爾街線上看 在 [心得] 《投資金律》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投資金律》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在茫茫股海中,透過《投資金律》這本經典書籍替年輕的自己指點迷津
部落格圖文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four-pillars-of-investing/
《投資金律》經典重讀
近期美中貿易戰等國際新聞,以及上沖下洗的股市表現,促使我找了個週末重讀一遍《投
資金律》,這本我認為堪稱定心神針的經典投資書籍。回顧投資的基礎觀念之餘,也記錄
自己踏入投資領域的困惑與轉變,也設想如果20歲的我就能懂該有多好的10個問與答。
對投資理財的困惑與轉變
遙想自己在學生時期,只要聽到「投資理財」四個字,總是敬謝不敏,壓根連碰都不願意
碰。怎麼會這樣?我出身台灣後山純樸的公務員家庭,周遭親友長輩總是耳提面命投資很
危險,信手捻來滿山滿谷在投資股市跌跤的真實案例,現金為王的概念在我心中不斷成形
。因此,以前的我是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認為這種發大財的事情跟我毫無關係。
踏入科技業職場一段時間後,開始看到各式各樣的投資管道,有人在選個股、有人在玩選
擇權、有人在玩期貨、還有更多人在買房。看到人們透過這些投資方式侃侃而談賺了多少
、投報比多高,自己工作領薪水傻傻存定存的心開始動搖。內心的小惡魔開始呼喊:「該
不會,我也能發大財?」自此便開始遍尋投資方法,希望能掌握箇中訣竅。
雖然在職場打滾了好幾年,卻滿手現金和儲蓄險。因此開始打聽很多名師和名牌,探詢很
多線上、線下課程,都動輒數千數萬元。但身為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自然是半張股票
都沒買、半堂課都沒上,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慶幸。最後我挑了最便宜的方法:先看書。
其中這本《投資金律》屬於難易適中、論述有據,如果在20歲就能接觸到它,對於投資甚
至人生的態度必然大幅改觀。
關於投資理財的10個問與答
1.投資可以致富嗎?
可以,但不是唯一目的。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在這本書以及《投
資人宣言》都這麼說:「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要變得大富大貴,而是避免年老得過著窮困潦
倒的生活。」對投資的觀念就該如此單純,「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正確期望應該是,投入資金並長期持有企業股份,承受市場短期波動的煎熬,享受資產受
時間累積帶來的複利成長,獲取與市場成長同步的報酬。對於市面上任何標榜著「打敗市
場」、「一夕致富」、「穩賺不賠」的投資話術,抱持著絕對的懷疑(或轉身逃跑)。
如果認真經營的企業每年頂多獲得6%到8%的平均報酬,我們怎麼會貪心地認為,自己可以
做點功課就獲得超額報酬或每年18%?作者也感嘆道,對於多數投資人來說,要放棄一舉
致富的想法簡直難如登天。
2.投資理財該從何開始?
從建立紮實的觀念開始。一般來說,個人理財有四個領域:儲蓄,投資,保險,稅務。其
中最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非「投資」莫屬。除了基本功的儲蓄觀念之外,從《投資金律
》做為學習投資的第一步,是我做過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英文書名「投資的四根支柱」(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顧名思義是作者會從
四個面向切入,帶讀者建立起紮實牢靠的投資觀念。四根支柱分別是:投資理論、投資歷
史、投資心理學、投資產業(金融業)。
學習理論,讓自己瞭解投資本質的意義,認識不同的投資標的,認清風險與報酬之間密
不可分的關係。
學習歷史,可以避免重蹈覆轍,學到歷年來市場各種劇烈的漲跌背後,當下的社會氛圍
以及群眾心態。
學習心理學,認識到人類這種不理性的生物,如何受趨吉避凶的本能影響,步上追高賣
低的悲慘境地。
學習產業,知道金融投資業跟你之間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避免自己的投資報酬受到不
必要的費用給侵蝕。
3.哪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
視自己的投資心態而定,我認為是股票配債券。書中介紹到,一般所謂的投資標的,可大
致區分為四個類別:債券、股票、房地產、原物料。
債券就是「債」,一般而言,債券有其極限:投資者至多只能收到利息,等時間一到就收
回本金。相對來說,股票則意味著可分享特定公司在未來的經營利潤,如此一來,報酬收
益可能沒有上限。
投資房地產分兩類,買下實際的不動產收租或轉賣(一棟房子或店面),以及買進不動產
投資信託(REIT)做為類似股票的方式持有。前者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後者則擁有較高
的流動性。
原物料則是例如黃金、白銀、原油之類的期貨商品。這種投資策略,我認為長期來說不如
股債配置來的簡單暴力,而且恐怕更費心神操作,不適合普通上班族的投資人。
股票搭配債券的組合,既單純又有效。
以長期投資策略來說,搭配比重較高的股票當作報酬成長的火車頭,搭配低比重的債券,
降低資產的波動。書中也介紹了人生各個階段(職場新鮮人、壯年人、即將退休、已退休
),適合配置的投資組合比例。
4.投資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持有股票等於持有企業營運的獲利。書中說明,投資股票這件事的本質,就是企業實際營
運的股息加上未來的盈餘成長,是真金白銀的企業經營報酬,而不是用來投機的金錢遊戲
。
巴菲特的恩師、華爾街證券分析之父班傑明.葛拉漢在經典投資名著《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曾說過:「要透過投資賺取真金白銀,就像絕大部分在過去賺來的,並非靠買買賣賣,
而是靠擁有並持有證券,收取利息及股息,還有價值的長期增長。」
所以,長期持有,可以享受企業帶來的經營報酬。短線進出、擇時進出的方式不是在投資
,而是在玩數字遊戲,更像在賭博。陷入短線遊戲的人,容易落入金融投資產業的成本陷
阱裡,成本對於獲利的侵蝕,才是最可怕的隱藏殺手。
5.選股技巧可以帶來更好的投資報酬嗎?
恐怕不行。書中舉了退休基金的例子,很淺顯易懂地解說這個盲點。一般國家政府籌辦的
退休基金,其資金規模動輒數億元以上,能掌管這些基金的經理人都是萬中選一的業界高
手。然而他們是怎麼操作的呢?
以美國1987到1999年間的243檔退休基金為例,它們的資產配置大約是六成股票、四成債
券。作者用同樣是六、四股債比的指數來比較,發現這十年間,90%以上的退休基金,其
績效都輸給指數。近年來,大多數的退休基金都改採「指數化操作」的方式經營,不再靠
經理人選股,而是單純追蹤指數為主。
作者因此調侃道,散戶似乎沒弄懂這件事:如果全國最大的共同基金與退休基金,在充分
資訊、徹底分析與高速電腦的協助之下,都沒辦法正確選股,你認為自己有多大的機會?
6.哪種投資股票的方式最好?
低成本指數型被動基金。延續上面的問題,作者用許多章節繼續比較這兩者,有專業經理
人選股的共同基金、以及指數型被動基金。共同基金指的是你常聽金融機構在宣傳的「買
基金等於一欄子股票,幫你用某某策略投資於某某市場,過去績效多麼亮眼且未來潛力十
足」。
結論是,由專業經理人操刀的共同基金,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專業投資經理人擁有所謂「
正確選股的技術」。巴菲特著名的跟對沖基金的世紀賭局,五支專業經理人操刀的基金,
十年累積下來的績效遠輸給標普S&P500指數型被動基金。
作者再次提醒到,想要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指數化」(投資整個市
場),在台灣股市比較類似的標的就是「台灣50ETF」。巴菲特在2016致波克夏股東信也
這麼說:「投資人XL論大戶或散戶X␀雩荌礅讞顜C成本的指數型基金」。
兩種策略最大的差異,除了經理人的心理因素之外,就是「費用成本」。共同基金的管理
費用一般比指數型被動基金高(大約是2%比0.25%)。投資界的傳奇約翰.柏格在《約翰
柏格投資常識》這本書用著名的「蒙地卡羅法」,模擬使用兩種策略長期投資的差異,明
顯看投資期間一拉長,在50年的終點線主動管理式共同基金僅剩下2%的勝率。
7.只有一點錢該如何投資?
努力儲蓄,降低費用比例。首先,清楚瞭解自己的投資目的是「為了未來的消費而延遲目
前的消費」,因此趁年輕就開始儲蓄、且減少不必要的開銷花費。注意聽的話,可以發現
市場上散播著一種想法:「本金小的人就是要靠壓重注才能翻身。」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這番話不正是傾家蕩產的賭徒會說出來的?這種話通常也是生存
者偏差之下的倖存者說的(或是跟你收學費的股海名師),陣亡者則會要你別再碰股票(
例如隔壁老王或遠房伯父)。
無論是大額或小額資金,累積儲蓄半年甚至一年一次,投資台灣的指數型基金、複委託購
買海外指數型基金,或者開立美國卷商自己購買。降低買入的頻率是降低交易的佣金與手
續費,選擇指數型基金則可以把費用更進一步壓低。
我自己額外的心得是,閱讀就是最便宜的投資。閱讀除了可用於投資自我成長之外,也可
以讓你學習到廣泛的理論、歷史、跟人性,我如果能給20歲的自己一個衷心建議,莫過於
靜下心來好好地讀過經典投資書籍。少少的幾百元書籍,通常抵過數千數萬的課程費用(
選書則是另外一門學問)。
8.我該多久檢視我的投資績效?
越少越好。作者對於投資心態的建議是,盡量不要太過在意短期損失,而是盡可能分散投
資來避免較差的長期報酬(例如投資整體市場的指數型基金)。專注在整體的投資組合上
,而不是個別的投資標的。每年都應該計算一次投資組合的整體報酬。
舉個比較生活化的例子,我沿用《隨機騙局》這篇書評提到的範例:以蒙地卡羅法計算出
一個報酬15%,波動性10%的市場,在不同時間尺度下成功(上漲)的機率。
假想我們就是身在其中的投資人,如果每分鐘都盯盤看,上漲機率只有50.17%,則每天會
經歷241分鐘上漲的好心情,239分鐘下跌的壞心情。
如果每個月才看一次,我們會有67%得月份看到上漲,則每年會經歷8個月上漲得好心情,
4個月下跌的壞心情。
更甚者,每年才檢視一次績效,則在接下來的20年中,我們將體驗到19次的驚喜,只有1
次的不愉快!
因此,如果頻繁地關注市場,帶來的痛苦將遠比快樂多。所以,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每半
年到一年才關注市場,其他的時間拿去做豐富自己生命的事。以我自己歷年來的投資經驗
來說,這個結論真是屢試不爽。
9.為什麼即早投資很重要?
年輕就是本錢,時間就是魔力。時間對於投資的複利效應有非常顯著的影響,舉25歲開始
投資以及35歲才開始投資兩個例子來看。
假設市場的報酬率以5%計算,從25歲開始每年投入10萬,連續投入10年然後停止投資(總
共投入100萬),到了65歲這筆資產會成長到614萬。
如果在35歲才開始每年投入10萬,也是連續投入10年然後停止投資(總共投入100萬),
到了65歲這筆資產只會成長到377萬。同樣投入的總額,40年後兩者卻存在237萬的差異,
就是時間的複利效應所導致。
即早開始學習投資的觀念也非常重要,對於職場與生活的人生觀也會有所改變。以職場為
例培養看長不看短的心態,開始關注自己的長期成長、忽略短期雜訊;心中一旦有自己數
年後想具備的能力與樣貌,就不會因為短期的困難跟挫折而感到難以跨越。
10.可以靠投資理財提早退休嗎?
可以。作者提到,儲蓄與投資永遠不嫌早,大部分的工作者到四十歲後才開始為退休儲蓄
,結果發現,沒辦法按照自己的規劃退休。我們該專注長期的思考模式,以終為始,先看
見終點線的樣貌,逆向回推自己的投資策略與配置。
書中舉年輕的依芳、壯年的阿泰、快要退休的艾達為例,說明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採取的
資產配置策略,以及應該選擇怎樣的退休帳戶來避免不必要的稅務。當你把退休規劃的藍
圖展開來檢視,才會知道提早退休不是遙不可及的偉大夢想,而是從現在開始每天需要執
行的微小行動。
若談到提早退休的投資方法,最近讀過另一本書《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說明更
加詳細。書中遵行「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投資方式,我自己也去研究了許多成功
案例,10個人裡面有11個人採取指數型被動基金,這個投資方式的效果跟威力不證自明。
後記
我採取股債配置的指數型被動基金策略,從2017年投資至今見過-15%的總資產跌幅,也看
過了+15%資產升值的市場榮景。在這些高低點的當下,我靜靜地觀察新聞媒體、親朋好友
、股市專家的心情和言論,發現書中的許多論述實在是精確的不得了。
也幸虧從《投資金律》學習到的基礎投資知識,建構起無懼市場風浪的投資計畫,目前不
但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也持續穩定地邁向設定的財務目標。採取指數化投資最大的好處
,莫過於每天能夠安心睡覺、專心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偶爾回頭看一下投資帳戶然後
莞爾置之。
文章的尾聲,列出協助建構我投資信心跟基礎的經典好書:作者的續作《投資人宣言》以
及他的推薦書單《漫步華爾街》、《約翰柏格投資常識》、《投資終極戰》。我額外推薦
淺顯易懂的《綠角的基金8堂課》以及養成宏觀投資觀念的《夠了》。除了這篇文章的10
個常見問題外,相信你也能從這些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
閱讀前哨站:閱讀筆記|投資觀點|公益計畫|https://readingoutpos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26.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71452679.A.2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