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馬世芳的《耳朵借我》節目聊王若琳的《愛的呼喚》專輯,內容談及專輯的選曲、編曲與發想過程、新舊曲的對照聆賞、王若琳的現場演唱等,聽完節目,不再只把《愛的呼喚》當成「好聽」的專輯,更是「好玩,有趣」的專輯,尤其在聽完王若琳解說每首歌的靈感來源,接著聽全曲,便會有截然不同的聽歌感受(畫面感增強許多),例如「漫步人生路」原來是香港武俠片+西部大漠黃沙+顏尼歐配樂+攻殼機動隊的綜合體啊!!(#編曲裡藏有許多細節與巧思!)
.
#節目好聽兩小時也不嫌長
.
《愛的呼喚》拿下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引起不少爭議:有人認為翻唱專輯不該拿最佳專輯獎,也有人質疑《愛的呼喚》只有五首中文歌,其他都是粵語和日文歌,這樣怎麼能拿到國語專輯獎?
.
第一個疑問對我來說不算個問題,其實換一批評審,也許拿獎的就不是《愛的呼喚》而是另一張專輯,只能說王若琳這張專輯剛好很對這批評審的脾胃。況且,#入圍不就代表專輯有拿獎可能性?如果一開始就認定翻唱專輯不該拿最佳專輯獎,那幹嘛提名這個作品?
.
第二個疑問我其實也不了金曲獎的規定,但像《愛的呼喚》這樣有中文有日文有粵語歌曲的專輯,應該要報什麼獎項?仔細算了一下《愛的呼喚》的中文歌曲比例,還是有超過半數(8首歌曲有5首是中文歌),其他如「蘋果花」、「我只在乎你」、「愛人」只是多收錄日文版(算是彩蛋概念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吉米哥 Jimi 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支持優質影像創作者,小額贊助抖內吉米哥 https://pse.is/jimibro_donate =================================== ※ 建議「戴耳機」觀賞以獲得最佳聽覺效果 【金曲31...
漫步人生路 日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83年5月在香港由寶麗金唱片發行的《漫步人生路》是鄧麗君的第二張粵語專輯,也是最後一張,共收錄12首歌曲。台灣則是在同年6月由歌林唱片代理發行。
專輯同名主打歌《漫步人生路》是一首勵志歌曲,原曲為日本創作女歌手中島美雪在1980年創作演唱的日文歌曲《習慣孤獨》(ひとり上手)。1983年,香港寶麗金唱片相中此曲,計畫將之改編成粵語歌並交由鄧麗君演唱,當時寶麗金請來香港著名作詞人鄭國江填詞,此為鄭國江與鄧麗君的首次也是唯一的合作。
不過寶麗金一開始對演唱者身份十分保密,並沒有告知鄭國江誰是演唱者,僅表示是一位歌藝成熟的女歌手,並要求詞風要像他為徐小鳳寫的《漫漫前路》那樣。事後,鄭國江曾提到這兩首歌的最大不同處:《漫漫前路》是按照歌手徐小鳳的要求,刻意不寫愛情,而《漫步人生路》則是加入了「牢不可破的愛情觀」。
《漫步人生路》
作曲:中島美雪
作詞:鄭國江
演唱:鄧麗君
在你身邊 路雖遠未疲倦
伴你漫行 一段接一段
越過高峰 另一峰卻又見
目標推遠 讓理想永遠在前面
路縱崎嶇 亦不怕受磨練
願一生中 苦痛快樂也體驗
愉快悲哀 在身邊轉又轉
風中賞雪 霧裏賞花 快樂迴旋
毋用計較 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還願確信 美景良辰在腳邊
願將歡笑聲 蓋掩苦痛那一面
悲也好 喜也好 每天找到新發現
讓疾風 吹呀吹 儘管給我倆考驗
小雨點 放心灑 早已決心向著前
《認識 鄧麗君》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父親鄧樞是河北人(職業為軍人),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兩人在1943年結婚,並於1949年帶著三個兒子跟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
鄧父採用軍中袍澤的提議,以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之名為女兒取名麗筠,雖筠的發音應為雲,但家人卻都「有邊讀邊」將之讀做「君」,所以後來唱歌便以「鄧麗君」做為藝名。
在鄧麗君出生後,鄧父從軍中退役,於是舉家遷至台東池上,並在軍營營區附近開麵攤,全家人一起幫忙做生意。
1954年,五弟鄧長禧出生後,又搬家到屏東市的眷村,鄧麗君在這裡展開她的童年時光。年幼的她受到喜歡黃梅調電影的母親影響,對小調及歌仔戲感到興趣;上幼稚園時,她善於舞蹈與朗誦,常常跟著收音機裏的歌聲唱唱跳跳。當時台灣農村裡四處公演的歌仔戲團,也是鄧麗君模仿的對象。鄧麗君五歲時,父母便安排她到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習芭蕾舞。
1959年,全家再移居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的眷村,就讀蘆州國小。小學時代的鄧麗君常利用課餘時間,隨著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亦嶄露頭角,從流行歌曲到黃梅調,聽過兩三遍就會跟著唱了,並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在父母親的悉心培養下,鄧麗君在七、八歲時正式接受歌唱訓練。
鄧麗君曾說:「在從前,唱歌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唱字,站在台上心裡還有點害怕,感情和外型都不敢太過分。但自從到了日本,才明瞭表演是怎麼回事,我學會了放開自己和盡情地表現,這才叫做真正的唱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不過我是覺得不管作什麼事情都好。我今天雖然是個歌星,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的FEELING,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內心的感受,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鄧麗君是一位在亞洲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亞洲歌壇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亦被日本藝能界尊為「亞洲歌唱女王」(アジアの歌姫)。
鄧麗君的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發表過國語(中文)、日語、英語、粵語、閩南語、印尼語歌曲1000餘首,對華語樂壇尤其是中國流行樂壇的啟蒙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開創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風和促進亞洲流行音樂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急性哮喘病發作,猝逝於泰國清邁,享年42歲。
鄧麗君被譽為華語流行樂壇裡永恆的文化符號,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歌手翻唱她的經典歌曲,向其致敬。
漫步人生路 日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83年5月在香港由寶麗金唱片發行的《漫步人生路》是鄧麗君的第二張粵語專輯,也是最後一張,共收錄12首歌曲。台灣則是在同年6月由歌林唱片代理發行。
專輯同名主打歌《漫步人生路》是一首勵志歌曲,原曲為日本創作女歌手中島美雪在1980年創作演唱的日文歌曲《習慣孤獨》(ひとり上手)。1983年,香港寶麗金唱片相中此曲,計畫將之改編成粵語歌並交由鄧麗君演唱,當時寶麗金請來香港著名作詞人鄭國江填詞,此為鄭國江與鄧麗君的首次也是唯一的合作。
不過寶麗金一開始對演唱者身份十分保密,並沒有告知鄭國江誰是演唱者,僅表示是一位歌藝成熟的女歌手,並要求詞風要像他為徐小鳳寫的《漫漫前路》那樣。事後,鄭國江曾提到這兩首歌的最大不同處:《漫漫前路》是按照歌手徐小鳳的要求,刻意不寫愛情,而《漫步人生路》則是加入了「牢不可破的愛情觀」。
《漫步人生路》
作曲:中島美雪
作詞:鄭國江
演唱:鄧麗君
在你身邊 路雖遠未疲倦
伴你漫行 一段接一段
越過高峰 另一峰卻又見
目標推遠 讓理想永遠在前面
路縱崎嶇 亦不怕受磨練
願一生中 苦痛快樂也體驗
愉快悲哀 在身邊轉又轉
風中賞雪 霧裏賞花 快樂迴旋
毋用計較 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還願確信 美景良辰在腳邊
願將歡笑聲 蓋掩苦痛那一面
悲也好 喜也好 每天找到新發現
讓疾風 吹呀吹 儘管給我倆考驗
小雨點 放心灑 早已決心向著前
《認識 鄧麗君》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父親鄧樞是河北人(職業為軍人),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兩人在1943年結婚,並於1949年帶著三個兒子跟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
鄧父採用軍中袍澤的提議,以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之名為女兒取名麗筠,雖筠的發音應為雲,但家人卻都「有邊讀邊」將之讀做「君」,所以後來唱歌便以「鄧麗君」做為藝名。
在鄧麗君出生後,鄧父從軍中退役,於是舉家遷至台東池上,並在軍營營區附近開麵攤,全家人一起幫忙做生意。
1954年,五弟鄧長禧出生後,又搬家到屏東市的眷村,鄧麗君在這裡展開她的童年時光。年幼的她受到喜歡黃梅調電影的母親影響,對小調及歌仔戲感到興趣;上幼稚園時,她善於舞蹈與朗誦,常常跟著收音機裏的歌聲唱唱跳跳。當時台灣農村裡四處公演的歌仔戲團,也是鄧麗君模仿的對象。鄧麗君五歲時,父母便安排她到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習芭蕾舞。
1959年,全家再移居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的眷村,就讀蘆州國小。小學時代的鄧麗君常利用課餘時間,隨著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亦嶄露頭角,從流行歌曲到黃梅調,聽過兩三遍就會跟著唱了,並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在父母親的悉心培養下,鄧麗君在七、八歲時正式接受歌唱訓練。
鄧麗君曾說:「在從前,唱歌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唱字,站在台上心裡還有點害怕,感情和外型都不敢太過分。但自從到了日本,才明瞭表演是怎麼回事,我學會了放開自己和盡情地表現,這才叫做真正的唱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不過我是覺得不管作什麼事情都好。我今天雖然是個歌星,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的FEELING,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內心的感受,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鄧麗君是一位在亞洲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亞洲歌壇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亦被日本藝能界尊為「亞洲歌唱女王」(アジアの歌姫)。
鄧麗君的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發表過國語(中文)、日語、英語、粵語、閩南語、印尼語歌曲1000餘首,對華語樂壇尤其是中國流行樂壇的啟蒙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開創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風和促進亞洲流行音樂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急性哮喘病發作,猝逝於泰國清邁,享年42歲。
鄧麗君被譽為華語流行樂壇裡永恆的文化符號,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歌手翻唱她的經典歌曲,向其致敬。
漫步人生路 日文 在 吉米哥 Jimi 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支持優質影像創作者,小額贊助抖內吉米哥
https://pse.is/jimibro_donate
===================================
※ 建議「戴耳機」觀賞以獲得最佳聽覺效果
【金曲31特輯系列】
入圍歌曲Spotify播放清單► https://reurl.cc/20ng3m
EP1:最佳作詞人獎► https://youtu.be/CYt33lwo6-U
EP2: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https://youtu.be/mOLgrdgWNOo
EP3:年度歌曲獎► https://youtu.be/1d8CrhgIiY8
EP4: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https://youtu.be/eQtcMlFPbDY
EP5: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https://youtu.be/MIfSme_lAmA
Hi 大家好
我是吉米哥
希望透過我的介紹
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
快速帶大家認識今年的入圍作品
你心目中預測的「金曲歌后」是誰呢?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你的看法喔~
『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以迷離復古的細緻唱腔向經典情歌致敬的「王若琳」《愛的呼喚》
▎將生命故事內化為歌的本格派情歌天后「梁靜茹」《我好嗎?太陽如常升起》
▎爆發力十足,剛柔並濟的鐵肺歌姬「鄧紫棋」《摩天動物園》
▎甜美與詭譎共存,魔幻寫實的聲音催眠師「許哲珮」《失物之城》
▎直率不羈,溫柔與爆裂並存的搖滾女王「楊乃文」《越美麗越看不見》
▎以極致內斂的聲音語言回應愛與恐懼的「魏如萱」《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金曲歌后 #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歡迎按讚訂閱多留言
-----------------------------------
如果您還喜歡我的作品
歡迎多多按讚留言分享
記得訂閱頻道並"打開小鈴鐺"喔!
加入吉米哥社群一起交流互動吧!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imibrovlo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imi.runner
-----------------------------------
👉Credits:
"Epidemic Sound" copyrighted music
👉Camera:
SONY a6400
PANASONIC GF7
👉Lenses:
SONY SEL1018
SONY SEL50F18F
👉Pod:
JOBY Gorillapod SLR-Zoom & Ballhead
Feiyu - G6 Plus
👉Mic:
audio-technica AT2020USB+
RODE VideoMic Pro+
RODE Wireless GO
👉Contact me:
jimibrovlog@gmail.com
👉Music Credits:
(依出現時間順序排列)
王若琳《愛的呼喚》
〈我只在乎你〉
〈蘋果花〉
〈漫步人生路〉
〈忘記他〉
〈魅せられて (“愛的迷戀”日文版)〉
梁靜茹《我好嗎?太陽如常升起》
〈我好嗎〉
〈慢冷〉
〈類情人〉
〈微光〉
〈如愛所願〉
G.E.M.鄧紫棋《摩天動物園》
〈摩天動物園〉
〈透明〉
〈句號〉
〈WALK ON WATER〉
〈差不多姑娘〉
〈FLY AWAY〉
〈很久以後〉
許哲珮《失物之城》
〈失物之城〉
〈最後一封情書〉
〈垂死天鵝〉
〈Someone Over the Rainbow〉
〈戰〉
楊乃文《越美麗越看不見》
〈悔過書〉
〈路痴〉
〈貴族的輓歌〉
〈Body Sing〉
魏如萱《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恐慌症〉
〈Ophelia〉
〈星期三或禮拜三〉
〈彼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