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耶,初稿結束,方格子專欄部分一個大題目,50k字數應該有半年份了,可以換主題了。不過戰略的講到那麼深,就算簡化後有用嗎?還是以後專心講軍事謠言就好。。。再說好了
來談談下午看到的笑話,某位統派人士認為小S事件是DPP在操控,真是嚇死人,原來綠共真的可以控制赤匪,這麼可怕的對象,你們統派還不趕快投降赤匪後面的綠共大老闆。XD
照例講點正經的,其實網軍這兩個字被濫用了,我記得好像是周布雅還是誰有提到。
一般來說,宣傳部門要稱之為網軍是很奇怪的,就好像一家公司賣的產品被抹黑,文宣部門要反擊,法務部門要研擬提告,沒人會說這家公司養網軍。
政府養小編,宣傳政策,無可厚非,稱之網軍更是莫名其妙。
政黨養網路文宣部門,宣傳政績兼打擊政敵,業務本分,說他是網軍簡直荒唐。
更不要提啥側翼,這不知哪來亂搞的名詞,軍事上的側翼攻擊(flank),泛指一種非正面的攻擊,但也不是啥邪門歪道。我軍用盾兵扛住敵軍正面衝鋒,然後側面騎兵從樹林中衝出突襲敵軍側面。
難道你要說,我方騎兵卑鄙無恥,怎麼可以側面打擊對手?這種批評根本神,從亞歷山大、漢尼拔到拿破崙都是無恥之徒就是www
這說白一點,就是貼標籤的手段而已,我把你貼側翼,就可以站在一種道德高地,宣稱你講的都不用聽了。對自己支持者講久了,就可以用最低成本維持支持者的熱情,反正都敵人卑鄙無恥,我們堂堂正正。
咳
一般人認知的網軍,說的是匿名黑函攻擊那種,只是透過網路執行。攻擊的內容部分,通常指斷章取義、無中生有類。若是有憑有據,或是邏輯說得通,就是屬於合理評論範圍。一個名嘴在電視上評論,跟回到家後用網路匿名發一樣的東西,不會有何差別。造謠的只是公開造謠或匿名造謠,合理評論也不過是公開或匿名評論。
何時我們對言論的本質,開始先貼標籤,把討厭的東西貼滿再說?
真要把各家政黨的網路人員當成網軍,不管是自己花錢還是金主花錢養,那麼我老實說好了,各黨以及各黨的內部派系都有,別裝聖人。更別在那邊比誰多,轉移話題,好像你養三個他養十個,所以他的道德低劣,你沒有。
要無限抬高高度,那養一個還是一百個都一樣。要比誰有錢,那就承認自己只是錢比人少,打不起宣傳戰,何必扯沒養的道德高度。再說,宣稱沒有花錢養網軍,結果自己收錢作業配,所以不算網軍,再對支持者強力宣傳清廉,這又算哪招?
講這麼多,我想講的是開頭那個,為何有人的膝反射,就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怪到某個陣營的側翼?
因為,這樣去說服自己支持者,圈粉很方便啊。
為何XX國現在要挺台灣?綠共洗腦,才沒有這回事。
中國為何打壓藝人?綠共側翼做的,不然才不會這樣。
萬用梗欸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20的網紅牧庫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來源:Fast Aggressive 808 Rap Beat "JAWS" | Dark Hip Hop Instrumental | Free Type Beat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EEAUhkjbI 本次演唱:牧庫恩 ======...
漢 尼 拔 是 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德國奧斯特維爾博物館之友(Friends of Museum Ostwall)將第八屆MO藝術獎「Follow me Dada and Fluxus」頒給了藝術家李明維,「李明維的作品多以陌生人互動的參與式裝置為特色。這些互動基於日常情境,關注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也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以一種親密、關係私人的方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參與者以自身經歷塑造作品,進而成為藝術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禪學與共食文化等儀式將他的作品與博物館典藏的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相結合。」
李明維老得好好看!!!
《一夜情/李明維》
美術館裡搭著木頭亭子,裡頭備有紙筆,供觀眾寫信給掛念的人,美術館將幫忙寄出。心事可以封緘,也可大方袒露:「我和學長上床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爸,在美術館寫信給你,但怎樣寄到天國呢,我好想你。」偷窺陌生人秘密是會上癮的,一封接一封讀下來還不夠,循動線前進,幽暗角落擺兩張床,入夜後,觀眾和藝術家在此共度一夜,無人知曉這一夜發生什麼,我們只能藉由旁邊床頭櫃上眼藥水、香水、水杯,揣測這一晚的輪廓。一個又一個的床頭櫃擺設的隨身小物就是展覽。
藝壇明星
台北美術館正舉辦「李明維和他的關係」,展示他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十五件重要作品藝術。五十一歲的他出現在美術館,不斷有觀眾找他合照,聊作品,他笑著傾聽,因長年游泳、衝浪緣故,挺拔身形簡直是個明星了。一九九○年,西方興起所謂「關係藝術」,藝術家憑藉與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取代實體雕塑或繪畫等實體作品,傳達創作理念,台灣出身的李明維是這一波藝術新浪潮的箇中翹楚,作品屢次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去年,他受邀日本森美術館展覽,乃該館開設十年來,台灣第一人。
若非觀眾介入和參與,他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觀眾從臨時設置的花壇帶走一朵花,送給陌生人;衣著華美的男人在迴廊四下走動,隨機挑選觀眾獻唱一曲舒伯特當作禮物。李明維執迷陌生人之間偶遇、互動,作品如實記錄陌生人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哀傷,甚至遺憾。他對人充滿好奇,可他並非那種言語熱絡之人。
「晚餐你都煮什麼招待客人啊?」「……沒有耶,就簡單餐點。」「沒有酒?」「沒有,就喝茶。喝水。」「陌生人在旁邊,睡得著嗎?」「看似有睡,但睡不沉耶。」我們對話節奏大概每個話題持續四、五句話,進退有節,點到為止。他臉上掛著靦腆害羞的笑容,對答像詩人,像僧侶,措辭精確、隱晦卻富含詩意,如果我追根究柢,他也會不失風度幽默以對,不至於叫採訪者空手而歸。
醫生世家
那樣溫文儒雅的舉止來自一種世家望族的涵養。他的外祖父是埔里國中、國小創校校長,他之所以取名明維,是台灣老派士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美好想像。外祖母是台灣第一批留日學醫女性,父親李堯堃亦是知名兒內科。他十二歲那年,家裡送姐姐和他出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待一年半,轉進美國加州,大學念生物系,克紹箕裘報考醫學院理所當然。
母親林貴美說他唸生物系功課很好,但他喜歡小動物,上解剖課看到血會暈倒,轉往加州藝術學院改念建築。其時,他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雖善於抽象概念,但結構製作全然不在行,平面圖曾當眾被老師撕爛,跌跌撞撞四、五年,又改念織品和概念藝術,感覺終於對了。
一九九五年,他申請到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由西岸來到東岸,最初,誰都不認識,心想與人吃飯聊天是認識環境最好方式,於是在校園貼布告,說願意以免費晚餐交換一晚的聊天。活動持續進行了一年,他與兩百多位的參與者在餐桌分享彼的人生,該活動脫胎成《晚餐計畫》,讓他成了剛畢業,旋即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幸運兒。
他的作品寧靜舒緩,富有禪意,參展邀約已排至二○一八年,藝評家高千惠解釋:「他是一位生活行為的觀念藝術家,他的生活文化有漢、和、美的元素,臺灣觀眾自然對他有熟悉感。」關於成功,父親僅謙遜地說他是個幸運的孩子--我們來到他父母陽明山上房子做側訪,八十三歲的老父、七十七歲的母親身體都健康,仍可以侃侃談著兒子童年糗事:他小時候吐司塗果醬餵狗吃、跟姊姊搶洋娃娃,搶不到就毀了。大藝術家至今仍被媽媽「阿弟、阿弟」喊著。五十一歲的阿弟趴在地上,逗著家裡的貓玩耍,然後抬起頭說:「媽咪,等一下要不要去爬山,妳今天都沒運動耶。」
親情羈絆
牆上擺滿家族合照一張又一張,影中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了,唯獨每個人臉上知足笑容不變。母親林貴美是紙風車劇團董事,大姊李逸寧是旅義單簧管演奏家,弟弟李明道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一家人住在世界各地,但一年團圓兩次。少小離家,家人卻是創作源頭:外婆過世,感念人生無常,他在百日內飲食起居,隨身帶著一朵水仙花,記錄花開花謝,創作《和水仙花共度一百天》和《魚雁計畫》;母親生病,母子在病房聆聽舒伯特得到慰藉,創作《聲之綻》。他勇於探索陌生人的內心世界,「我對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喜歡接觸新事物,沒有任何懼怕心理。」或者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成長,相信人生全是真善美,才能對陌生的世界一無所懼。
二○○三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睡寢計畫》,與陌生人共度一餐變成了共度一夜。靈感來自高中有一回從巴黎搭火車去布拉格自助旅行,同寢臥鋪巧遇一猶太老者,兩人夜間閒聊,老人自曝身世,說自己猶太集中營出生,三歲被救出來,家人卻死了。老人淡淡說悲慘身世,講完互道晚安,翻身便睡,他卻徹夜失眠。他說因為陌生人,因為夜晚,生命在那時有了深刻的交集。
一夜之後還是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了。因為是陌生人,因為知道不會再相見了,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心事說出口,那更像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對他而言,陌生人互吐心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禮物,「禮物並不是你想向人家要,而是你碰到一個有緣人,走進花園,一隻蝴蝶停在你的肩膀上,是一種驚喜。但一剎那也在那個時空中消失了。」
新婚誌喜
禮物是創作中的關鍵字。陌生人的故事是禮物、歌者唱歌獻給聽眾是禮物、觀眾自花壇拿走鮮花,轉贈路人是禮物,然而他卻討厭收禮,笑說自己收到物質上的禮物,往往轉送給別人,數次忘了把禮物裡的卡片拿出來,好糗。周遭若有太多人讓他覺得焦躁,「多少算多?」「三、四人吧。」他需要獨處,規律生活如一僧侶:早上五點半起來,六點半游兩個小時的泳,回家寫EMAIL、看書吃飯,中午弄點簡單的東西,下午繼續讀書,晚上準備晚餐,十點半睡覺。偶爾也邀一兩個朋友到家裡來吃飯。「煮什麼?」「咖哩。我喜歡吃印度菜,辛香料都自己調味。」
為陌生人烹飪的料理,和煮給朋友的晚餐不一樣,當然,他不會讓我們知道私人宴會裡的辛辣。不同於當代藝術家勇於展現個性,他把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把整給展覽場讓給陌生人。不會像《魚雁計畫》那樣,把心事或秘密訴諸文字,然後封緘?「不會欸……」又問早年有《孕夫計畫》,在網路上虛擬出男性「懷孕」的過程,對自己情慾生活會有影響?「我不知道欸,等我真正懷孕才會知道。但我已經五十一歲了,怎麼可能會懷孕呢?」他的作品是容易親近的,但卻又和我們保持著微妙距離。北美館館長林平解釋,李明維作品距離是必須的,像是進展場前需脫鞋,展覽迂迴動線,有了這些距離,心思才能沉澱下來,才有美感的想像。
藝術家讓我們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假使是夜晚,假使是陌生人,我們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嗎?訪談最後三分鐘,我只能氣餒地詢問未來計畫。「接下來,我跟先生要搬到巴黎,我今天才得到消息,他要去法國工作了。」「先生……是老師?」「不,我去年結婚了。」他淡然笑著:「對方比我小,小三個月。」「藝術家?」「工程師。如果家裡有兩個藝術家那還得了?」「你確定要談這個,我們真的可以寫?」他笑言:「我不忌諱欸,只是要看用什麼角度談,我們的社會把同志議題妖魔化了,但我不是革命家,我只是生活的人,這只是我生命很普通、很普通的一部分,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來時躬身問候,去時合掌作別,他優雅趕赴下個會晤,然而臨行時卻把心門推開一點點,讓門縫透出一點光亮,如同禮物。
漢 尼 拔 是 誰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索忍尼辛:
荒唐嗎?古怪嗎?不可理喻嗎?沒有甚麼不可理解,這正是「作為說服手段的鎮壓」。
俗話說:先打麻雀和烏鴉,到頭就能打到白天鵝。逐個打,最後總能打中要找的目標。大規模鎮壓的首要意義就在於,真正厲害的和隱藏得很深的人單個兒是抓不到的,在大規模的鎮壓中就會落網和滅亡。
為了找理由抓捕偶然或預定的對象,再荒誕無稽的罪名也能羅織出來。
話又說回來,在大多數場合下,並不是非要羅織這些異想天開的罪名不可。有一套非常簡便的標準罪名彙編,探員只需要從裡面挑選出一至兩項,然後像在信封上貼郵票似地貼上去就可以了:
—破壞領導威信;
—對集體農莊持否定態度;
—對公債持否定態度(哪個正常人持肯定態度?);
—對史太林憲法持否定態度;
—對黨的(當前)措施持否定態度;
—同情托洛茨基;
—同情美國;
—等等。
黏貼這些價值不等的郵票是一項單調的工作,不需要高深的技能。探員只需要接連不斷地有犧牲品送上門以不至於浪費時間就行了。行動特派員向各地區、各部隊、運輸部門、學校實行攤派搜羅犧牲品的任務。為了不使行動特派員費神,告密制度便大派用場。
告密是獄外人與人之間進行鬥爭的X光超級武器:只要把一條看不見細細的光束指向敵人,他就必然倒下,這辦法從不失靈。我不記得這類人的姓名,但我敢肯定,在監獄裡聽說過很多在互相清算中利用到告密的事例:丈夫用這辦法收拾失去他歡心的配偶,妻子收拾丈夫的情婦,或情婦收拾情夫的妻子,或情婦因未能拆散情夫的家庭而收拾她的情夫。
各種郵票中,探員最常用的是第10分條——煽動反革命(現改為反蘇)。如果後代子孫有朝一日讀到史太林時代的偵查和審判案卷,他們一定會大吃一驚,這些反蘇煽動者們竟然是一些多麼不知疲倦的心靈手巧之能人啊!他們利用一根縫衣針和一頂破帽子,利用拖淨的地板或者沒洗的內衣,利用微笑或者不微笑、過分帶表情或者不帶表情的眼神,利用顱裡的無聲的思想、秘密日記裡的詞句、談情說愛的短簡、廁所牆壁上的題字,就可以搞反蘇的煽動大業。他們在公路上和鄉間土路上,在火災現場上,在集市上,在廚房裡,在家裡喝茶時,在被窩裡耳語時,都在進行煽動。只有不可戰勝的社會主義制度才能頂得住這樣的煽動攻勢:
裁縫放下手裡的針,因為怕丟,便把它別在牆上的報紙上,正好戳進了卡岡諾維奇的眼珠子。顧客發現了。五十八條,十年(恐怖行為罪)。
女售貨員收到分貨員送來的商品,手邊沒有別的紙,就在一張報紙上記帳。肥皂的塊數正好寫在史太林同志的腦門上。五十八條,十年。
拖拉機手為了暖腳,扯下一張介紹某個最高蘇維埃候選人的佈告,墊在單薄的鞋子裡。女清潔工(她負責監看這些佈告)發現少了一張,在他鞋裡找到了。煽動反革命,十年……
五十八條的第10分條是很大眾化的。上至年逾古稀的老太婆,下至十二歲的小學生都能享用。有家室的和光棍的、有身孕的和黃花閨女、運動員和殘廢、醉漢和滴酒不沾的、有眼的和無珠的、有私人汽車的和求人施捨的,一概都能享用。不分冬天和夏天,無論工作日還是星期天,清晨還是夜晚,在班上還是在家裡,在樓道裡,在地鐵車站上,在密林中,在劇場休息時以及在日蝕的時候,都可以同樣便利地給自己掙來一個第10分條。
在大眾化方面,能和第10分條媲美的只有第12分條——「不檢舉」,換句話說就是「知情不報」。上面說過的那些人全都可以在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得到第12分條,但更省事,連嘴也不用張,筆也不用拿。你一動也不動,分條會自己找上門來!而所判的刑照樣是十年監禁,附加五年「籠口」(剝奪權利)。
「無辜的人!」這就是被大批趕進勞改營的政治犯替代品們主要的自我感覺。這也許是世界監獄史上的空前事件;成百萬的囚犯都覺得自己是清白的,全是清白的,沒有一個人有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起服苦役的只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然而,這些並非由於信念帶來的必然結果而是由於命運的隨意撥弄而被驅趕進鐵絲網裡面的偶然聚在一起的人群,絲毫沒有因為意識到自己的清白無辜而變得堅強起來。也許正因為這種意識突出了他們處境的荒謬性,反而使他們感到更沉重的壓抑。他們更多地依戀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什麼信念,所以絕對表現不出什麼犧牲決心、團結一致和戰鬥精神。還在蹲監獄的時候,整整一監室的他們這類人竟可以任憑兩三個流鼻涕的小偷對他們劫掠和蹂躪。到了勞改營裡,這類人已經完全崩潰,他們隨時準備著在監頭和盜竊犯的棍棒下、在作業班長的拳頭下低頭彎腰,他們尚有能力去做的只是學會勞改營的哲學(互不聯繫,各顧自己,互相欺騙)以及勞改營的語言。
伊奧利茨卡婭一九三八年進了一座普通勞改營,這個經歷過索洛維茨和隔離所的女社會黨人,看到這裡的「五十八條」,感到十分驚訝。在她的記憶裡,政治犯們曾經是有東西會與人共享的,而現在每人只顧自己活,只顧自己吃,有的「政治犯」甚至拿衣物和口糧做買賣……
他們打斷了「五十八條」的腰骨——從此再也沒有什麼政治犯了!他們把這些人倒進群島的豬餿槽,驅趕他們去工地送命,同時向他們大聲灌輸著勞改營的謊言:人和人是敵人!
有諺語這麼說:餓極就會出聲。但是我們這裡的土著是不出聲的——餓也餓不出聲。
但是他們只要做出很少很少的一點事便可以得救!只要他們不珍惜那條反正已經喪失了的生命,並且團結起來,就可以得救。
有時候整批送來的外國人,例如日本人,反而得到成功。一九四七年在列伍奇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勞改營的上個懲戒勞改點,押來了四十名日本軍官,即所謂「戰爭罪犯」(儘管天曉得究竟他們對我國犯了什麼罪)。正是嚴寒季節,又是連俄國人也吃不消的伐木工作。「不買帳派」很快就扒掉了其中幾個人的衣服,好幾次打劫了他們的麵包筐。日本人迷惑不解地期待著長官們的干涉,但長官們自然是只當沒有看見。這時他們的作業班長近藤帶著兩個高級軍官,晚上走進勞改點長的辦公室,提出警告說(他們的俄語講得很流利):如果你們對他們的暴行不停止,明天兩個發誓明志的軍官將實行切腹,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勞改點長馬上意識到在這事上自己可能找上麻煩。此後兩天,他都沒有帶日本人出工,伙食恢復正常標準,把他們調離勞改點。
為了鬥爭和勝利所需要做的原來是多麼少啊——僅僅是不必珍惜生命!而生命反正是早已完蛋的了。
但是我們的「五十八條」經常是與盜竊犯及日常慣犯混雜起來的,從來沒有機會單獨聚在一起——以免他們互相看到對方的眼睛,以免他們忽然意識到——我們是什麼人。那些能夠成為獄中和營中的首領,具有清晰的頭腦、熱烈的喉舌、堅定的心的這種人早已根據案卷上的特別標記被單獨剔出去,用布團塞住了嘴,關進了專門隔離所,在地下室裡槍斃。
然而根據道家學說早已發現的一個生活中的重要特點,我們應當早就想到:政治犯消失之日正是政治犯湧現之時。
我現在敢大膽地說,在蘇維埃時期真正的政治犯不僅有過,而且比沙皇時期更多,並且比先前的革命者表現出更大的堅忍不拔和勇敢的精神。
這與前面所說的似乎矛盾,但是,非也。政治犯在沙皇俄國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受到公眾的密切注視,在社會和報刊上立即可以引起反響。現在,社會黨人在蘇維埃俄國的境遇則困難得不可比擬,能稱為政治犯的也不止是社會黨人,只不過他們被大桶大桶地倒進一千五百萬人的刑事犯海洋,我們看不見他們的形象,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他們成了啞人,比啞人更暗啞。魚便是他們的形象。
魚是古代基督徒的象徵。政治犯的主要隊伍正是基督徒。他們是一些粗拙的、文化不多的、不會發表演說和起草地下號召書的人。(這些事按他們信仰是根本無需做的!)他們走進勞改營受難和死亡,只是因為不願放棄信仰。他們清楚地知道為什麼坐牢,在信念上卻毫不動搖!他們也許是唯一絲毫沒有染上勞改營哲學甚至語言的人們!這樣的人們難道不是政治犯嗎?
不行,可不能把他們也稱作囚奴!
他們當中尤其多的是婦女。道家說:大道廢,有仁義。罪惡的東正教堂仍然在培育出無愧于公元初年的基督教女兒——那些被投豺餵虎的女教徒姊妹。
遞解隊和墳場,到處都有大量基督徒。成百萬的人流有誰去數?他們無聲地死去,像蠟燭似的只能照亮周圍一小片地方。這些人是俄國最優秀的基督徒,差一些的都動搖了,退縮了,躲起來了。
這還不能算「較多」嗎?沙俄可曾有過這麼多政治犯?它連萬位數都還不會數呢。
但是在我國在扼殺政治犯的工作上是做得如此乾淨,這樣不留旁證,關於其中這些人的故事,很少能浮上水面來。
漢 尼 拔 是 誰 在 牧庫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音樂來源:Fast Aggressive 808 Rap Beat "JAWS" | Dark Hip Hop Instrumental | Free Type Beat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EEAUhkjbI
本次演唱:牧庫恩
======================================================
疫情期間腦包實在太多了,不能殺死就Diss
======================================================
歌詞:
你不僅確診有病 還頭殼有洞
我要防止被白痴染病 我真的頭痛
口罩戴上請保持冷靜 你就是過動
正義的拳頭握得再硬 你也敢妄動
民主自由讓你管好你自己你他媽還嫌不夠
等病毒找上門來你還在那做白日夢舔共
防疫措施那麼重要你還要偷鑽法律漏洞
你不僅確診有病 還他媽頭殼有洞
我靠
疫情正在擴散 你只顧哪裡買單 哪裡用餐
因為你頭腦簡單 全世界酒精都快要噴到乾
不期待你有罰單 只祝你開車撞到電線杆
最好順便撞到狗官 在地獄比較不會孤單
有病就吃藥啊 幹嘛惹得大家不開心
聚餐先不要啊 幹嘛一定要那麼貪心
等到出事了啊 法官說可教化有良心
忙死醫護人員啊 都是因為你沒有戒心
人之初 性本墮 峽相鄰 習維尼 共亂叫 誰都簽 要知道 毒已鑽
不上班 錢不來 發個錢 那麼難 紓困金 都卡關 真窮人 更窮酸
你不僅確診有病 還頭殼有洞
我要防止被白痴染病 我真的頭痛
口罩戴上請保持冷靜 你就是過動
正義的拳頭握得再硬 你也敢妄動
民主自由讓你管好你自己你他媽還嫌不夠
等病毒找上門來你還在那做白日夢舔共
防疫措施那麼重要你還要偷鑽法律漏洞
你不僅確診有病 還他媽頭殼有洞
三級警報就待在家 你在裝什麼冒險家
一定要這時候跑來我家 你呆瓜傻瓜你回家
你發燒還跑去店家 靠么啊你是頭殼有洞
人家生意直接上香 就因為你頭殼一孔
因為頭殼壞的存在讓福爾摩沙變成鬼島
廟宇教堂裡的神棍們開始四處驅魔祈禱
但面對疫情大爆發這些行為都顯得很鳥
其實神明的旨意只是要你戴口罩別亂跑
我喜歡你哪一點?就是離我遠一點!
如何讓世界更安全點 就是你給我小心一點!
令人無法自拔的,除了愛情還有口罩
暫時不能擁抱,但是可以戴口罩
你不僅確診有病 還頭殼有洞
我要防止被白痴染病 我真的頭痛
口罩戴上請保持冷靜 你就是過動
正義的拳頭握得再硬 你也敢妄動
民主自由讓你管好你自己你他媽還嫌不夠
等病毒找上門來你還在那做白日夢舔共
防疫措施那麼重要你還要偷鑽法律漏洞
你不僅確診有病 還他媽頭殼有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RHquo-2atI/hqdefault.jpg)
漢 尼 拔 是 誰 在 展榮展瑞 K.R B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躲藏在黑暗中的兇手到底是誰?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更多的邊角料影片,擁有神聖的一票
快加入頻道會員 https://krbros.pros.is/LDFZM
【共同記憶體】音樂平台🎵https://wmt.lnk.to/OurMemory
【做到死】MV🎵https://tgop.pros.si/kbro
低調星期一/蒂蒂師姐/旅行的鼠➔ https://krbros.pse.is/NMCMQ
還有這群人 一起訂閱! ➔ https://krbros.pse.is/MNL5H
來看這群人更多日常生活 ➔ https://krbros.pse.is/L7CL2
這群人的雙胞胎展榮展瑞推出全新頻道
未來也會推出更多各種私生活和全新內容
包含跳舞.唱歌.開箱.旅遊.娛樂.美食想看什麼可以留言給我們
請大家多多支持分享!!
也要不吝嗇的訂閱喔。
展榮展瑞粉絲團:https://krbros.pse.is/MDCAG
展榮instagram:https://krbros.pse.is/M9SZR
展瑞instagram:https://krbros.pse.is/L5ZJZ
【工作邀約請洽詢】
聯絡信箱 ➔ keelongandray@gmail.com
#這群人
#展榮展瑞
#恐怖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w1o9BcaS1Q/hqdefault.jpg)
漢 尼 拔 是 誰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吳明德 教授
題目:《疫油殘市 DOOMSDAY ?---大流行威脅下出現油價暴跌》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petOMFbhm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