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認已經重新崛起的天朝的角度(文化意識形態)來看,隱而未說的一點是,台灣真是是不知好歹,竟然不願意納入華夏文明系統。
明明可以被納入華夏系統,卻選擇成為蠻夷番邦的附庸。甚至反過來要幫助蠻夷打天朝。
華夏有個很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華夷之辨。
相信世人都傾慕華夏文明,華夏文明是人類最優秀的文明(大唐帝國也許是,但那也不是漢人建立的純華夏帝國。最純的宋明,國力其實很弱),能被自然納入是無上榮耀,其他番邦想加入害怕不被允許,只能當個朝貢國。
從天朝的角度來看,天朝始終是要統治全世界的,建立真正的天下國家。第一島鏈上的台灣,明明可以成為天朝,共享榮耀(當然是日後住在這塊島上的天朝人而非現在的台灣人),卻放棄這份榮耀。
天朝統治者真心相信,那些境內的叛亂都是極少數極端份子在作祟,收到外部勢力(就是蠻夷番邦)教唆,放棄了成為華夏人的榮耀,所以該被剪除。
在天朝史觀,披髮左衽不如去死,番邦蠻夷不如天朝,根本非人。
天朝跟萬國最大的差別在後者採用平等態度,雖然各國或大或小,天朝則是我獨居高位,一統天下,天下臣服。
-
繼承大漢帝國的道統的是漢字文化與儒教制度,尊崇華夏道統,採用華夏制度(儒教+方塊字)就是所謂的漢人政權。
外國人在華夏會被漢字土斷法斬斷與過往的連結,幾代之後你就不知道祖先來自海外。
這是為什麼近年越來越大多華夏名人被考究出來原來不是中原人士?!
但在古代,根本無法考究就都當成漢人,你用方塊字就是漢人。文化共同體。
由於漢是第一個真正意義的長期大一統帝國,所以,華夏後世以漢人自居。但其實、這個漢人並不是指當時土地範圍或是劉邦的出身血統,而是文教禮制。
這是華夏道統難破的關鍵,因為當上統治者就會發現這套真的很好用!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漢字文化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豐年70 70年前的日文版刊物,僅為務實深入農村】
《豐年》雜誌可說是戰後臺灣農業報刊中,時間悠長、影響力最大者,尤其是在創辦後的4年裡,以中、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且力求淺白易懂,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
(編按:尤其原住民族,不像閩客族群過去還有漢字文化的傳承,但在日本統治下有基礎日本語文教育,往往只能讀日文)。
戰後初期的臺灣,日文仍是最普遍使用的文字。然因政治情勢等考量,政府下令禁止日文,造成政府與人民間的溝通出現問題。
《豐年》為改善這種情況,在創刊初期,獲得政府特許,成為當時唯一以中文、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的報刊;為了使農民能夠看得懂,文字盡量淺白,甚至考量主流讀者而使用「閩南語」(臺語)。
此種文字的編輯形態,獲得許多使用閩南語的農民歡迎,致函鼓勵。但是,對於非閩南語系的讀者,如客籍人士對《豐年》所使用的中文,就有所批評,進而建議多用日文。
另外,對於原住民,《豐年》因為有日文翻譯,所以頗能理解內容。據當時對烏來地區的泰雅族原住民調查指出:在訪問的48個家庭,共259人當中,8人收到《豐年》,16人常閱讀;加上,37位學生就讀烏來小學,10位就讀於中學,亦即至少有63位的讀者;不過對於中文,或日文翻譯裡出現的漢字,原住民則無法閱讀。
這種情況亦見於阿美族,據當時調查,阿美族讀者也希望此刊物能有更多的日文翻譯。《豐年》此種中、日文並用形式,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卻與當時政府禁止日文的命令相左!
因此,《豐年》創刊不到半年,就遭到內政部去函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糾正。而後,雖經「農復會向內政部檢具使用日文需要及經過情形」,然亦只能暫時維持。
因此,自第1卷第7期起,原本中、日對照的臺灣消息、世界消息、法令欄日文取消,僅保留農村指導、婦女家庭欄的日文譯文;至第3卷21期(1953年11月1日)起,改以中文為主,附文摘譯,內容仍著重農業生產指導及婦女家庭相關知識。此一形式,後來亦無法維持,至第5卷(1955年)就全用中文編輯。
至於補救方式,則為每期免費附贈兩頁日文內容摘譯,由讀者去函索取,約至1957年左右才告停止。
(本文編寫自王文裕教授〈豐年跨越語言藩籬對臺灣戰後初期的農業推廣〉;全文刊載於《豐年》70週年特刊)
#豐年70 #日文刊物 #臺灣歷史
https://www.facebook.com/agriharvest.tw/photos/a.1155922077836275/4076770742418046/
--
《豐年》70週年特刊登上博客來,請往這邊👉https://reurl.cc/YOQdml
支持豐年社,豐年農市買雜誌👉https://reurl.cc/rgomp1
漢字文化 在 旅行·享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本90後小哥憑翻轉字體走紅,廣告合作不斷!網友:這創意我給滿分!
漢字文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馬來西亞 #慕尤丁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憨吉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志祺
→ 首相改名風波看看馬來世界的改名習俗:https://bit.ly/3xupJEX
→ 馬國首相慕尤丁官方文件改名“馬希亞丁:https://bit.ly/3zB0hQ1
【 延伸閱讀 】
→ 漢字文化圈藝人本名列表:https://bit.ly/3wPToby
→ 梁靜茹、徐若瑄本名超Local!15個藝人本名全公開,你聽過的有幾個?:https://bit.ly/2Ukh9KR
→ 蔡依林高雄巨蛋開唱!新造型「深V開到肚臍」性感逼人:https://bit.ly/3q8NuQE
→ 超糗!民進黨換主席 蔡英文變jolin:https://bit.ly/3iMDzOV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0ZRChzWsW4/hqdefault.jpg)
漢字文化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祖先神位擺相有問題!教你屋企神樓禁忌!(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祖先牌位是漢字文化圈祖先崇拜中供奉歷代先祖的牌位,在閩、粵語中也稱爲公媽牌或神主牌,祖先牌位一般供奉在家中的祖龕和祠堂之內,也有家中不便設置祖先牌位又無祠堂者把祖先牌位安置在寺廟之內。
有些位牌只是單面書寫上文字的牌位,也有以紅紙書寫文字的裱框,也有些是可以打開的盒子,例如臺灣閩南人的公媽牌,裡面裝有多代祖先的諱名和生卒日期。同房兄弟分家以後,則從祖先牌位分香(閩南語稱「割火」、「刈火」),繼續供奉。
祖先牌位有多種類型,有些是供奉歷代祖先,有些則是以個人或夫婦為單位,因應地域、宗教、文化等不同認知,各有其特點。
日本佛教供奉祖先的佛具有「位牌」、「法名軸」或「過去帳」,有些宗派只是供奉「過去帳」而不用牌位。供奉列代祖先的箱型牌位是可以打開的「回出位牌」,外面的木牌寫著「某某家歷代祖先之靈位」(○○家先祖代々之霊位),裡面則有8-10塊寫著祖先名諱的木牌。而有些個人牌位也是可以打開的,裡面有該先人的生卒日期,有些還有生平簡介。神道供奉祖先的神具稱為「靈璽」、「靈璽簿」或「御靈代」,意義與佛教的位牌相同。
牌位在琉球語沖繩方言中稱爲「トートーメー」(羅馬字:tōtōmē),它是隨著儒家思想一同傳入琉球王國,有「沖繩位牌」、「唐位牌」和「大和位牌」幾種樣式,傳統上由嫡長子繼承。
#中國 #的士 #過年 #d100 #港燈 #六七 #老人 #老人家 #中國人 #師傅 #係唔係 #好多人 #有問題 #係咁樣 #唔識 #唔覺 #唔要 #唔知佢 #唔似 #唔好意思 #唔洗 #唔好理 #唔好聽 #人類 #有咩好 #有幾多 #影響到 #一個人 #卑躬屈膝 #好似係 #香香 #六十年代 #應該係 #好意思 #嘟嘟 #專業人士 #有心機 #入唔到 #封利是 #千年史 #講呢啲 #男尊女卑 #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Q4iiQ5-raE/hqdefault.jpg)
漢字文化 在 楊元慶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B粉專 / https://goo.gl/dRfJuQ
IG / https://goo.gl/1UtZSy
Line@ / @yoyoyang
教學 / https://hahow.in/cr/yoyoyang
演講 / https://goo.gl/forms/EQPUHUmUUpNx5zIE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YoCtFvBsu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