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至12月31日,大直,最新實價登錄】
整理/分析-陳泰源;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地政雲
超完整詳細資料下載連結→https://www.dropbox.com/s/g6bnvc0fpvfjkhx/%E6%9B%B4%E6%96%B0%E8%87%B312%E6%9C%8831%E6%97%A5-%E5%A4%A7%E7%9B%B4%E6%9C%80%E6%96%B0%E5%AF%A6%E5%83%B9%E7%99%BB%E9%8C%84.pdf?dl=0
看屋收費社區,樂群三路《悅榕莊》店面成交120.7萬。帶看店面免付費看屋。其他社區,全部掛蛋。
明水路:《小登科》頂樓成交單坪105.8萬嚇死人,跌破眾人眼鏡,研判有河景+頂級裝修或特殊交易。
國宅&公寓量,價量皆穩,國宅有河景與無河景,公寓頂樓是否有頂加,單坪價差竟然可達10萬元以上。
消費型態+外送平台+網路電商+武肺疫情,店面交易湧量:《大直翡翠》、《悅榕莊》包含先前《溫莎小品》、《大直CBD》。
違規住宅解套方案遲不見,成交量29筆裡,合法住宅22筆,商業/娛樂區違規住宅僅3筆,2筆純辦、2筆店面。
溫莎 眼鏡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直最新實價登錄,更新至11/30】
整理分析/陳泰源,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地政雲
超詳細資料下載連結→https://www.dropbox.com/s/6jf52jnuu8smgeg/%E6%9B%B4%E6%96%B0%E8%87%B311%E6%9C%8830%E6%97%A5-%E5%A4%A7%E7%9B%B4%E6%9C%80%E6%96%B0%E5%AF%A6%E5%83%B9%E7%99%BB%E9%8C%84.pdf?dl=0
看屋收費社區,成交量全部掛蛋,縱使大直成交量亮眼,還是掛蛋。
明水路:《溫莎小品》店面成交單坪180萬頗驚訝。
國宅公寓成交爆量,大直街與北安路無電梯公寓,單價站穩6字頭。基河國宅,單價平均穩定落在51~54萬之間。
《大直藝術廳》史上首筆成交77.3萬跌破眼鏡!敬業一路《忠泰Taste六樓》、提頂大道二段《大直臻品》賣N年終於成交。
違規住宅傳出解套,成交量38筆裡,合法住宅24筆,商業/娛樂區違規住宅12筆算亮眼,1筆純辦、1筆店面。
溫莎 眼鏡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時頭條】彭博調查:機構押注第四季A股看漲
中國股市2018年表現在全球倒數第二,每一季都令中外預測者大失所望。不過分析師和基金經理堅持認為,四季度A股會漲。隨著滬指9月26日站上2800點大關,看多陣營的勝算面看上去更大了。
彭博於9月17日-21日彙總23位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的預測中值顯示,2018年四季度末,上證綜指目標位在2950點。滬指在最近幾天裡動能強勁,目標位預示的上漲空間也因此縮窄到5.1%。不過,雖然整體看好市場走勢,滬指在四季度也仍有可能經歷一些黑暗時刻。22家機構對四季度滬指最低點的預估中值在2,600點,比最新收盤低7.4%。
受訪機構認為,由於A股成交量、估值等已與歷史上的底部特徵趨於一致,貿易戰衝擊開始減弱,政策對沖逐漸顯效,A股四季度「超跌反彈」的概率較大,最悲觀的時刻開始過去。多數受訪者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改善,最看好包括鐵路在內的基建股,反映對政策的預期;由於股市下行空間有限,股權質押風險料也在可控範圍之內。
「三季度政策微調對經濟的託底作用預計在四季度將有所體現,2000億商品關稅的落地也將緩解市場一直以來懸而未決的恐慌情緒,」國元證券在調查中表示,疊加市場對年底中央會議定調2019年經濟政策的預期,「四季度有望迎來風險偏好提升的視窗期。」
最近幾天滬指有些反彈,但是第三季度以來仍跌1.4%,邁向季線四連陰,將創下10年來最長季度連跌。市場原本預期A股三季度會有反彈的希望,此前兩個季度也令人大跌眼鏡,究其原因,受訪者歸結於貿易戰發展超出預期、去槓桿對實體經濟的衝擊遭到低估,疫苗醜聞等行業黑天鵝事件頻發等等。
第一上海證券分析師葉尚志認為,市場氣氛逐步轉弱,投資者經歷了下調預期的過程。在彭博2017年年底所做的調查中,13家機構給出滬指2018年底目標位中值為3650點,較現在的預測高出24%。以下是本次股市調查的其他要點:
1.外資持續淨買入
在MSCI納A的助力之下,2018年前8個月外資通過滬、深股通的淨買入達到了2241億元。隨著A股國際化的不斷推進,富時羅素據稱將在週四宣佈把A股納入指數體系,MSCI也考慮將納A因子增加至20%,絕大多數受訪機構認為,四季度外資將持續淨買入A股,因為估值處於底部區間具有吸引力。
匯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指出,在經歷供給側改革和房地產去庫存之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大幅下降,A股年初以來的回跌也使優質公司更具備投資吸引力;另一方面,A股融入全球的程序依然在加快,MSCI未來納A的權重會越來越高,這些都支援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
2.滬倫通等改革推進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上週表示,倫敦和上海交易所之間的聯通機制,正向2018年底前開始運行的目標前進。多數受訪機構認為,A股國際化改革將繼續推進,滬倫通有望成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里程碑。
多數機構表示,至少短期內資金對於在A股交易的全球知名或龍頭公司會給予溢價;但是調查結果也顯示,A股投資者對於滬倫通股票的熱情需要時間慢慢升溫,初期投資者可能保持觀望,因為對這些股票了解不深。
至於投資者一度引頸期盼的CDR,多數機構則表示四季度重啟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為市場弱勢之下,重啟會分流資金。有些觀點認為,如果市場回到3000點之上,人氣及流動性恢復,重啟的概率才會提高;隨著滬倫通持續推動,2019年CDR勢必將會重啟。
醫藥、消費股分歧大
市場對於醫藥、消費板塊四季度的看法分歧加大,看好及看壞大消費的機構家數各為七家,而看好及看壞醫藥股的家數各為三家,多空陣營勢均力敵。曾在上半年熱到發燙的醫藥衛生股本季度在滬深300分類指數中表現最差,其次為可選消費股,跌幅皆超過10%,跑輸大盤。
本次A股調查的受訪機構包括:國都證券、華創證券、浙商證券、中泰證券、國開證券、國元證券、東興證券、溫莎資本、中銀國際、萬杉資本、匯豐晉信、旭方投資、第一上海、中融基金、祺翔資本、成陽資產管理、民生信託、前海聯合、群益證券、富邦投顧、華南永昌投信、光大新鴻基、光銀國際、凱基證券。(彭博社新聞)
#A股 #滬港股 #深港通 #MSCI #滬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