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嘉明湖四天三夜裝備:
1.登山包、包包雨套、登頂小包 #MysteryRanch
借了32L,拉鍊與布料都很耐撐,被我塞滿滿紮實,如果用40L打包會比較不費力,出發前整個包將近9公斤,大Y字拉鍊在收納或是找東西時很方便,穩定的背負系統,揹四天下來肩膀與腰都沒有抗議。
2.登山杖: #BlackDiamond Carbon 折疊
收納體積小攜帶方便,很堅固,要拉長或縮短也快速。
3.登山鞋 : #Hanwag Banks GTX 高筒防水健行鞋
好走穩重,過溪涉水,爬完山回家腳指甲都完整,腳底沒有不舒服。
4.休息涼鞋 :#LunaSandals
登山鞋底的夾腳涼鞋
5.衣服
羊毛薄排汗衣2件、羊毛運動內衣2件、羊毛內褲3件、羊毛襪2雙
#Smartwool 、軍綠上衣#Fjällräven、分趾襪 #Yamatune
美麗諾羊毛透氣、快乾、親膚保暖、與不易發臭(親身實驗登山四天回到家聞過)
底層服裝是身上穿一套、帶一套備用,回到山屋稍微用濕毛巾或濕紙巾清潔身體、換上寬鬆舒服的登山褲、襪子、涼鞋。
我在登山用品店買專門洗劑,用洗衣袋放洗衣機洗,不要用含有酵素或柔軟劑的洗劑,也不能烘、不能太用力扭乾,以免破壞羊毛纖維(容易變形,穿了1天就開始發臭)
登山褲 #fjällräven
一件是合身有點厚度彈性很好,膝蓋與屁股有加厚防磨處理,穿脫不用拉鍊,上廁所很方便,我行進間都穿這件。
另一件登山長褲是寬鬆的基本款,當成回到山屋放鬆休息睡覺褲,穿在睡袋裡剛剛好。
化纖長袖中層刷毛1件、超暖輕薄羽絨外套1件 : #patagonia
起步時穿短袖+中層+風衣,走一走熱了再脫中層。太陽下山後加穿羽絨外套+風雨衣(6月晚上降溫至6度左右)
風雨衣 #BlackDiamond
很輕很挺的面料,行進間當風衣時腋下有拉鍊可開散熱,當雨衣時遮雨禦寒效果好。
雨褲 H/H
登山圓盤帽 #fjällräven
原本是Nike的休閒漁夫帽,這次回來添購小狐狸登山圓盤帽,帽緣比較寬,輕量防風防潑水快乾材質。
魔術頭巾 :保護頭部不要吹風,也可以當圍脖、睡覺眼罩。
防風防滑手套:#Smartwool
保暖或是需要攀爬路段需要。
抗UV墨鏡:保護眼睛。
頭燈:Black Diamond (電池式)
過山洞時、晚上都需要
6.睡袋 :Q-tace
雖然山屋有提供睡袋,但我有點潔癖喜歡窩在自己的睡袋,親膚、升溫快速不悶熱、信封式腿可伸展、頭部抽繩設計保暖。
7.充氣枕頭 #Seatosummit
讓肩頸放鬆休息
8.輕量充氣睡墊:sea to summit
山屋通鋪有舖塑料墊,我爬嘉明湖沒帶,但山友們有帶充氣墊或蛋殼睡墊,休息更舒適。
9.胸前袋:#Chums
裝糖果、手機、衛生紙、護唇膏隨手取得超方便
10.個人用品:
護手霜、護唇膏、眼霜、面霜、毛巾、耳塞、口罩、牙刷、衛生紙、溼紙巾、備用電池、行動電源、Applewatch 、雨傘
我沒有帶防曬、隔離霜與化妝產品,水源不足的高山,頂多用濕毛巾或濕紙巾擦臉清潔,海拔高容易曬黑曬傷,大太陽時戴上手套、圓盤帽、墨鏡、魔術頭巾當脖圍蓋過鼻子預防曬傷也是一種方法,這一次因為貪圖曬溫暖的高山太陽,只戴圓盤帽,所以有曬黑脫皮,但我不在意,覺得是一個特別的經驗回憶。
11.個人藥品
家醫科醫生處方預防高山症藥物、腸胃藥、維他命、止痛藥
12.餐具
鈦合金碗 #SnowPeak
塑料折疊叉、匙 #MSR
不喜歡金屬互刮的聲音所以這樣搭配,一頭是匙一頭是叉的設計,手會沾到湯汁。
13.輕量防水袋
一個裝衣物,ㄧ個裝睡覺用品,一個裝藥品,可以壓縮節省空間。
防水與壓縮效果比塑膠袋安心,塑膠夾鏈袋在擠出空氣時太粗魯怕它破掉,擔心漏水套2層,製造更多垃圾。
14.水壺
保溫瓶 #HydroFlask 710ml
很冷時可以喝到溫熱水是幸福
寬口水壺1個:運動水壺
這次回來添購Nalgene OTF 750ml
行程間小口補水很重要
15.食物
行動糧:鹽糖、日紫蘇梅糖、維他命軟糖、義美巧克力水果軟糖、椰棗堅果、Bekind堅果棒、日式米果、自製燕麥棒、水果乾、黑糖薑片。
有很多人會帶洋芋片、科學麵,這類的食物會讓我一直想口乾舌燥想灌水,所以不適合我。
午餐:麵包或飯糰、乾燥飯
即溶咖啡
運動飲料粉
看流汗狀況,午餐或回到山屋時喝
16垃圾袋:
乾燥飯、糖果夾鏈袋可以留下來裝垃圾,一大一小,小的放在好拿的地方,大的儲存每天的垃圾揹在後背包。
沒有最厲害的裝備,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裝備,看到有些嚮導協作只穿拖鞋短褲爬嘉明湖,都要體驗過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我一開始也是跟朋友借裝備,確定真的喜歡再下手買,很幸運可以與部分品牌合作推廣。有其他問題不要私訊直接留言。我沒有販售不知道型號,想買直接截圖問店員❤️
Sea to Summit Taiwan Q-Tace.旅行的溫度
Rockland Hydro Flask Taiwan Smartwool Taiwan Mystery Ranch Taiwan Fjällräven Taiwan MSR Taiwan #登山裝備 #嘉明湖 #登山
溫度保溫瓶換電池 在 TOKYO U (悠遊東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東京資訊~日本旅遊遇到大雪的注意事項
前往日本旅遊遇到大雪好興奮喔!尤其是對跟大雪幾乎無緣的台灣人來說,前往距離我們近又親民的日本來說,可說是最適合冬天賞雪的國家!冬天的日本玩法也很豐富,滑雪、泡溫泉、品美食~~對於生長在溫暖國度的台灣人來說,都會希望來一趟不一樣的冬日旅遊!
美麗無瑕的雪景總是會讓人有無限的憧憬,但是~~下雪卻是會造成生活上的非常多的不便,下雪在日本人眼中是一件麻煩事,常常有夥伴在社團中提問,冬天去東京旅遊會不會有機會遇到下雪?相較於日本其他地區,靠近太平洋的東京要下雪的機率是相對偏低,不過只要一飄雪,東京首都圈的交通必定大亂,出門行走移動也很困難,濕濕冷冷的天氣把心情都搞壞了,整體行程也會因此而需要重新做安排,所以事前準備是非常重要,了解天氣預報,做好因應方案是不可避免的喔!
東京哪個月份是最容易下雪的呢?以日本氣象廳過去的資料統計,東京過去每年平均下雪的天數以1月跟2月最多,一次大約2~3天,以統計資料來看,2月最容易遇上下雪的日子是2月17日、18日,曾經有10次左右的降雪紀錄。
在東京下雪不一定都會積雪,只是東京降雪機率不高、電車路線又很密集、維護不同於其他容易降雪的地方,所以東京的鐵道大多不會加裝融雪裝置,因此只要遇到下雪,為了避免列車之間出現追撞或是衝撞的現象,必是會減速、減發車班,而且在都內鏟雪大多是靠人工(降雪機率低,大多不會預備鏟雪機器),費時、費工、費力,所以只要有一定的積雪,後續要恢復正常通車就會花上很多時間,這也是東京人很怕碰到下雪,也是下雪導致東京交通大打結的主要原因。
日本氣象廳的預測準確性很高,所以要計劃前往日本旅遊,在安排行程前建議要先上氣象廳的網站查詢天氣預報就對了,透過「週間天気予報」可以了解未來一星期的天氣狀況,氣象廳網站除天氣預報之外,還有降雨、降雪、積雪~~等相關訊息,以及過去歷年的資訊相當完整,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當然,現在大家非常依賴手機,日本也有很多天氣APP可運用,例如:「Yahoo!天氣APP(Yahoo!天気APP)」,每一款內容沒有太大的差異,可以依照個人使用習慣選擇下載運用即可。
如果真的遇到下雪了,該怎麼辦呢?
旅遊期間若是看天氣預報可能會遇上下雪,建議先多想好幾個備案,例如:改走室內觀光或是購物行程,或是安排距離住宿不遠、走路就可以到的景點行程,減少被困在電車內回不到飯店的窘境。此外,也要留意因為下雪店家會提早打烊休息,用餐、購物都要事前做好準備。
其次,若是出發或回國的日期看天氣預報會遇上下雪,在出發前可以先向航空公司確認是否會正常起降?避免白跑一趟,當然別忘了加買旅遊不便險,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在當地的行程,透過電視報導或是網路相關訊息,可以知道天氣實況,手機裡的電車運行情報APP也很好用,可以清楚知道即時的交通、電車運行情況,尤其是如果是回國當天會遇到下雪,一定要提早出門前往機場,或是提前更改班機,以免趕不上飛機就完蛋了!
當然下雪的服裝也要多留意,除了先前建議的「多層洋蔥式穿法」,帽子、圍巾、手套甚至加上口罩,避免產生凍傷,還有要隨身攜帶雨具,換上鞋底紋路比較深的膠底雪靴或是防滑功能較佳的鞋子(千萬別讓腳濕了,可以考慮穿雨鞋)。還要留意走路多小心,因為當路上的雪未完全融化之前甚至有結冰現象時,是最容易滑倒的時候,避免走在結冰的路面上,雙手也盡量淨空不要放在口袋。
還有,相機或手機等電子用品的電池因為對溫度相當敏感,低溫時很容易會出現低電量的情況,建議多帶幾顆電池替換,或是盡量不要在戶外使用。另外,建議自己攜帶保溫瓶,隨時補充水分,保持身體的溫度暖和。
寒假出遊到日本旅行,其實也不必為了天氣過度擔心,只要事先做好心理準備,預留充裕的交通時間,做好防寒措施,善用網路查詢工具,發揮每個人的應變能力,一定會有一趟完美、充滿快樂回憶的旅程!
溫度保溫瓶換電池 在 TOKYO U (悠遊東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京資訊~日本旅遊遇到大雪的注意事項
前往日本旅遊遇到大雪好興奮喔!尤其是對跟大雪幾乎無緣的台灣人來說,前往距離我們近又親民的日本來說,可說是最適合冬天賞雪的國家!冬天的日本玩法也很豐富,滑雪、泡溫泉、品美食~~對於生長在溫暖國度的台灣人來說,都會希望來一趟不一樣的冬日旅遊!
美麗無瑕的雪景總是會讓人有無限的憧憬,但是~~下雪卻是會造成生活上的非常多的不便,下雪在日本人眼中是一件麻煩事,常常有夥伴在社團中提問,冬天去東京旅遊會不會有機會遇到下雪?相較於日本其他地區,靠近太平洋的東京要下雪的機率是相對偏低,不過只要一飄雪,東京首都圈的交通必定大亂,出門行走移動也很困難,濕濕冷冷的天氣把心情都搞壞了,整體行程也會因此而需要重新做安排,所以事前準備是非常重要,了解天氣預報,做好因應方案是不可避免的喔!
東京哪個月份是最容易下雪的呢?以日本氣象廳過去的資料統計,東京過去每年平均下雪的天數以1月跟2月最多,一次大約2~3天,以統計資料來看,2月最容易遇上下雪的日子是2月17日、18日,曾經有10次左右的降雪紀錄。
在東京下雪不一定都會積雪,只是東京降雪機率不高、電車路線又很密集、維護不同於其他容易降雪的地方,所以東京的鐵道大多不會加裝融雪裝置,因此只要遇到下雪,為了避免列車之間出現追撞或是衝撞的現象,必是會減速、減發車班,而且在都內鏟雪大多是靠人工(降雪機率低,大多不會預備鏟雪機器),費時、費工、費力,所以只要有一定的積雪,後續要恢復正常通車就會花上很多時間,這也是東京人很怕碰到下雪,也是下雪導致東京交通大打結的主要原因。
日本氣象廳的預測準確性很高,所以要計劃前往日本旅遊,在安排行程前建議要先上氣象廳的網站查詢天氣預報就對了,透過「週間天気予報」可以了解未來一星期的天氣狀況,氣象廳網站除天氣預報之外,還有降雨、降雪、積雪~~等相關訊息,以及過去歷年的資訊相當完整,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當然,現在大家非常依賴手機,日本也有很多天氣APP可運用,例如:「Yahoo!天氣APP(Yahoo!天気APP)」,每一款內容沒有太大的差異,可以依照個人使用習慣選擇下載運用即可。
如果真的遇到下雪了,該怎麼辦呢?
旅遊期間若是看天氣預報可能會遇上下雪,建議先多想好幾個備案,例如:改走室內觀光或是購物行程,或是安排距離住宿不遠、走路就可以到的景點行程,減少被困在電車內回不到飯店的窘境。此外,也要留意因為下雪店家會提早打烊休息,用餐、購物都要事前做好準備。
其次,若是出發或回國的日期看天氣預報會遇上下雪,在出發前可以先向航空公司確認是否會正常起降?避免白跑一趟,當然別忘了加買旅遊不便險,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在當地的行程,透過電視報導或是網路相關訊息,可以知道天氣實況,手機裡的電車運行情報APP也很好用,可以清楚知道即時的交通、電車運行情況,尤其是如果是回國當天會遇到下雪,一定要提早出門前往機場,或是提前更改班機,以免趕不上飛機就完蛋了!
當然下雪的服裝也要多留意,除了先前建議的「多層洋蔥式穿法」,帽子、圍巾、手套甚至加上口罩,避免產生凍傷,還有要隨身攜帶雨具,換上鞋底紋路比較深的膠底雪靴或是防滑功能較佳的鞋子(千萬別讓腳濕了,可以考慮穿雨鞋)。還要留意走路多小心,因為當路上的雪未完全融化之前甚至有結冰現象時,是最容易滑倒的時候,避免走在結冰的路面上,雙手也盡量淨空不要放在口袋。
還有,相機或手機等電子用品的電池因為對溫度相當敏感,低溫時很容易會出現低電量的情況,建議多帶幾顆電池替換,或是盡量不要在戶外使用。另外,建議自己攜帶保溫瓶,隨時補充水分,保持身體的溫度暖和。
寒假出遊到日本旅行,其實也不必為了天氣過度擔心,只要事先做好心理準備,預留充裕的交通時間,做好防寒措施,善用網路查詢工具,發揮每個人的應變能力,一定會有一趟完美、充滿快樂回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