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生活成本高唔高?
【加拿大推新政策助港人移居加國 合資格港人可申請3年工作簽證】
https://bit.ly/32YhzY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
「溫哥華生活成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北美] 分享楓葉國西岸工作生活情形- 看板Oversea_Job 的評價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加拿大生活成本到底有多少|多少年薪才够花?|温哥华小两口 ... 的評價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加拿大溫哥華的基本生活成本有多少?...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溫哥華生活費的情報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溫哥華生活費的情報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在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音譯名巴拉坑)。澳門在19世紀時期是人口販賣中心。聖安多尼教堂與大三巴牌坊之間是豬仔館林立的地方。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廣州話就百多年前政府向華工徵收人頭稅道歉,並且宣佈賠償方案。在西方人發現新大陸和開拓南亞殖民地之後,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開採殖民地的資源,從非洲引進黑奴。1800年代初,英國等殖民者禁止非洲奴隸貿易後,轉從印度和中國引進豬仔。賣豬仔一詞,是中國人的自嘲之稱,西方人稱「苦力」Coolie Labor。最早的「豬仔」是去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地)。豬仔的本質上是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契約(合同)載明工作期限和工資待遇。期限一般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等三種。待遇根據合同長短而定。十年期的「豬仔」預付安家費二十銀元,五年的十五元,三年的十三元,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1849年之前,美國華人人數很少,只有區區325人,他們大多是官員,商人,也有少量學生和馬戲演員。1848年1月,美國舊金山(舊金山)發現金礦,同年3月小道消息傳開,各地淘金者蜂擁而至。1849年消息傳到中國,隨即有323個廣東人前往淘金。1849年又有450人達到舊金山,1852年有兩萬人到達。他們主要來自於廣東臺山、開平和恩平地區,比如1854年寧陽會館就接待臺山籍人8349人。雖然金礦在法律上歸美國聯邦政府所有,但當時民間金礦開採通行規矩是打樁劃界,誰有效開發,歸誰所有。1850年加州政府開始徵收每月20美元的開礦稅。1852年改徵每月3美元/人的外籍礦工稅。到1860年代,河床表面金礦大部分被淘走,唯有實力大公司才有能力繼續開採,當時礦工工資在1-3美元/天之間。淘金發財機會大大減少,一些中國人打道回府,一些人轉道去澳大利亞或加拿大溫哥華繼續淘金,一些人轉行開洗衣店和中餐館,還有一些人去修鐵路。1863年開工的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工程開工,吸引了大量華工。鐵路華工月薪為30美元,食宿基本自理,鐵路公司也會提供一些生活幫助。和歐洲移民攜全家定居不同,華工前往美洲的目的是賺錢回鄉買田置產,所以85%以上為單身青壯年文盲男性,少量女性基本上作為性服務提供者存在。1862年《反苦力法》生效,不鼓勵外籍勞工入境,並向外籍勞工徵收每月2.5美元的「人頭稅」。到1870年,雖然中國人佔加州總人口比例只有8.6%,但佔勞動力的比例高達25%。到1880年,舊金山地區,華工佔總勞動力的1/3。19世紀中葉以後,社會主義傳入美國,美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要求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的罷工活動此起彼伏。但每當歐洲移民勞工罷工,華工就「乘虛而入」。歐洲白人移民將勞工工資大幅下降歸咎於中國「苦力」,針對華工的暴行屢有發生。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禁止任何華工入境(但官員、商人、學者和學生等其他人員不受影響),而且規定已經在美的中國「苦力」需要在離境前事先申請「回美證」才能返回美國,意圖減少中國「豬仔」的數量。在1900年前,到達加州的中國人高達30萬人,留下來的大約為10.7萬人。1862年美國《反苦力法》生效後,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又譯合同工)獲得自由,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僱主。但舊金山中國六大公司(The Chinese Six Companies,中華總會的前身)宣稱,他們早在1853年就停止輸入契約勞工,改用「信用票」制度(Credit-ticket System)。當時,從香港到美國加州需要2-3個月的海上航行時間,中途可能遭遇海盜和風暴,風險極大。而且勞務公司(中國六大公司)一般需要替赴美華工預支三筆費用:給華工父母的寬慰金(20美元左右,一般家庭選擇不要),船票(40-50美元)和路途開銷(20美元)左右。運送一名華工,成本在60-90美元之間。華工可以自由選擇僱主,只要按照合同每月償還這筆「貸款」就行。這樣的系統理論上符合美國法律。但中國放貸公司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常會和華工的工頭勾結,讓他們每月代扣工資用於還貸,還會對華工本人和其在中國的家人採取威脅手段,脅迫盡快還貸。還款總額依還貸期的長短而不同,一般來說,華工需要為他們的美國之行付出200-300美元的代價。一些華工,選擇向親友借錢,或等待哥哥從美國寄錢回來成行。親戚帶親戚,老鄉帶老鄉,有的村莊幾乎家家有人出洋謀生,比如1877年有200多人跟隨海宴沙欄村華工李仍去了美國。
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加拿大生活成本到底有多少|多少年薪才够花?|温哥华小两口 ... 的推薦與評價
Hello 大家好,这期视频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我们两个人在 温哥华 居住的真实开销,希望给大家一个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的话, ... ... <看更多>
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加拿大溫哥華的基本生活成本有多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加拿大溫哥華的基本生活成本有多少? 一般家庭的生活成本支出必要的包括住屋、水、電、煤等,那在溫哥華生活的基本成本會是多少? 每個城市的房價不同,所以每個家庭的 ... ... <看更多>
溫哥華生活成本 在 [北美] 分享楓葉國西岸工作生活情形- 看板Oversea_Job 的推薦與評價
來到溫哥華工作生活已經快三年,要可以申請公民了,簡單分享一下這邊狀況
目前政府有意把溫哥華打造成西岸矽谷,加上近十年來CS發達
其實若你是做 CS 方面的,工作很多,也有大公司如 MS/AMZN 等
年薪十多萬加幣沒問題,但若是小公司的話,剛畢業也可能只有五六萬
薪水算是比美國低上好幾個等級,若你可選擇的話,直接到西雅圖是最好的
ref:
全加拿大 family income 中位數大約 8 萬加幣而已,BC省 79750 加幣
https://www.statcan.gc.ca/tables-tableaux/sum-som/l01/cst01/famil108a-eng.htm
若只看雙薪家庭,BC中位數大約 $86160
https://www.statcan.gc.ca/tables-tableaux/sum-som/l01/cst01/famil108b-eng.htm
在 2015 年個人收入如果大於5萬加幣就已經是BC省前 1/3 了,如果拿到十萬就是勝利組
https://www.statcan.gc.ca/tables-tableaux/sum-som/l01/cst01/famil105k-eng.htm
雙薪家庭薪水超過十萬,大約贏加拿大 60% 的家庭
https://www.statcan.gc.ca/tables-tableaux/sum-som/l01/cst01/famil106a-eng.htm
大溫哥華在 2015 年的時候開始被大炒地皮,兩年內 single house 漲了一倍
公寓也漲了 60% 以上,非常的扯,我因為那時台灣房子還沒賣掉,錯過了時機
現在也挑不到好的物件了,只能希望房價有沒有機會下跌一點
但我覺得很難,因為溫哥華為全世界有錢人都在炒的地方,和台灣狀況不太一樣
目前一般人能負擔得起 single house 的地方,早上開車去上班要一個多小時
(科技業通常在burnaby/vancouver上班)
補充:
溫哥華因為人口移入太多太快,上下班交通已經非常的恐怖
政府還是一直和開發商合作蓋高樓,說要解決房價問題,
講真的我覺得這方法非常爛,他們覺得房價高漲是因為 supply 不夠,但我覺得根本不是
是外國人太容易把錢洗進來炒了,你有一百一千個 unit 他們也買得起
可能要蓋百倍的房子/公寓才能讓炒家買不完,但這有可能嗎?
(我以前在M的時候,同事是成群把竹北新建案包棟賣紅單的,溫哥華有錢人更多)
我感覺這裡的政府也只是出來喊喊口號,去年房價稍稍跌一點點,今年馬上漲更高
溫哥華有他可愛的地方,但政府以及大批的中國人讓人非常卻步
我相信大家出國一定不滿足於只是在國外領個中位數的薪水
但我要說的是溫哥華這邊不用上班的人非常多,卻手握許多資本
你領十多萬的薪水是在工薪階級的上面,路上隨便撞到沒有工作的中國學生資產都比你高
我本來有個不錯的工作,但公司狀況不好裁員,因為不是CS方面
後來找到個類似傳統產業的穩定工作,和老婆和起來一年大約11萬,說真的丟台灣人的臉
之前在台灣半導體業都領得比較多,因此我建議,若你是真的想賺大錢
想和世界第一的技術接軌,去美國機會多太多了
等到拿到公民可以自由去美國工作後,也打算下去看看(但不一定真的會想去美國)
補充:
台灣大部分是做半導體業領高薪,加拿大的半導體業很少,且多集中在東岸
若你有心要到加拿大西岸,建議現在開始準備轉行 CS
但若真的準備了,過來人告訴你直接去美國發展更好
我有認識個交大學長,大約十年前過來,在台灣是做韌體的
這裡完全找不到專業工作,現在是做倉儲,幸運的是以前房子非常便宜他們已經先買了
溫哥華是個讓已經有工作經驗的新移民沒什麼希望的地方
還是有人找得到和先前經驗對口的工作,但機率較低,因為缺就是那麼少
如果要長期發展,且真的對轉CS有興趣,建議還是去知名大學UBC/SFU拿個碩士
投資兩年,出來後工作會好找很多(但我也聽說畢業生也要找很久)
在這裡絕對不像台灣,你有112/113/114學歷,面試隨便談一下就好幾間
沒有本地學歷的話,很常時候第一關的screening就被HR刷了,完全得不到回音
我是很幸運一開始到加拿大時前公司有個完全對口的缺,後來雖公司layoff了
頂著有本地經驗,找第二份也不太難,但也是花了一陣子,才蹦出個適合我的職位
你說為什麼我不讀一下書?講真的我對 CS 沒有很有興趣了,也不想再唸書
其實我覺得在北美這邊,最好學些 trades 如電匠啊水電工廢棄物處理等
出師後直接薪水就比一般來人高,工作好找且可以到處跑,也不像在台灣很不受尊重
找工作補充:
新移民找工作容不容易呢?常常聽到有人說什麼博士在超市切肉
這裡找工作很靠人際關係,所以若你沒有認識什麼朋友的,真的很難
老外更重視人情,絕對和你想的不一樣!
因此若找不到專業工作,很多人只能在超市補貨架領最低薪11元
但我們有在宗教團體服務,裡面的人都會推薦工作,很容易找到15~20元的工作
甚至有中國阿姨找到30元幫人打掃豪宅的黑工,已經比CS一般畢業生好多了
很多這種工作都是辦公室工作,英文不用多好也可以上的班
但你若沒有人際資源,完全是不知道這種消息也進不去的
我不是在推廣說信教使用資源,而是說新移民要多參加活動
一方面練練語言,不那麼無聊,主要是建立 connection,找工作才容易
我的前同事常常參加一些 meetup ,換工作時非常容易,CS方面面試也完全沒上機考
基本上也是「有關係就沒關係」
通常新移民夫妻沒有本地經驗,考量經濟壓力也很難兩個都去唸書
會變成一方有專業工作,另一方當 stay-at-home mom/dad
實際上即使沒有本地學歷,其實另一方也不難找到3~4萬的工作,對家庭還是很有幫助
(想想這三四萬拿來付房貸的生活輕鬆多了)
沒找到工作的話也別太絕望,我前一陣子也是對自己很失望,覺得是不是變廢柴了
在台灣時各大公司流轉都沒問題,老闆也都很喜歡我,在這邊連修電腦的都投不上
相信我,這只是時機問題,有更多的本地人再和你搶工作
你如果相信自己比他們強,就展現實力自信,絕對沒問題!
台灣的大學雖然在國外沒什麼名,訓練出來可是實力堅強
但你若是想過個平穩的生活,住住公寓,不想擔心老年健保或是年金問題的話
目前加拿大的系統還是你只要有個專業工作,把台灣的本帶來買個公寓,生活是沒問題的
我把生活成本列一下:
1. 住
買公寓的話一個月最低也通常要 250 管理費,地產稅平均一個月算 200 (60萬公寓為例)
水電瓦斯我不確定,大約100~200吧,因為目前租房房東都 cover
60萬公寓其實在大溫地區買不到什麼新的了,因此可能每幾年就要準備數千塊給管委會
(國外的公寓每個月的管理費與電梯/水管等大整修是分開的)
若你要貸款的話,目前利率大約是 2.5% ,若貸40萬,一開始每年要送銀行1萬
若是租地下室一層的話,通常 1500 可以租到很好的兩房一廳而且全包,看個人財務打算
地下室也不見得是真的地下室,大溫地區高高低低,很多地下室都是有一半以上在地面的
我會說若一個家庭的話,每個月住的成本大約 1500
喔對了,千萬不要租公寓,一房公寓在捷運站附近的都1800起跳,兩房可能要2500以上
真的完全是幫房東付房租了,那是給有錢中國留學生住的
若你要投資公寓出租的話也要小心,中國留學生有些會 trash 你的房子
2. 食
這真的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但我覺得沒有比台灣貴多少
這裡當然沒有像台灣一樣一斤10元台幣的菜,但常買的蔬菜大約一磅0.5~1.5之間
也就是台幣一斤 16~48之間,品質比台灣好很多又漂亮
牛肉牛排就是台灣一半價格大家都知道,豬肉和台灣價格差不多,雞肉比台灣便宜不少
反正國外雜貨就是挑特價檔期買,便宜很多
外食的話一人大約10元基本款,超市便當大約7/8元,份量多到我每次都當兩餐吃
基本上兩個人外食,簡單的大約抓25-30元一餐,好一點的吃到一百
說真的台灣也很多人捨得吃更高檔的,看個人需求
我們兩人一個月大約花四百以下吃飯,吃得比台灣很好多又營養,都是自煮週末偶而外食
補充:
我目前還覺得溫哥華物價還行,比往下去到美國都便宜點
但每年物價都在上漲,和以前在新竹感覺很像,餐廳每半年一年菜單就漲價
以往常常有一磅一元以下的 broccoli ,今年完全沒看到了
只有香蕉價格不變,其他都微幅上漲
這裡的薪水不像台灣大公司每年都會基本漲3~4%,公司狀況不很優的話,薪水完全不動
3. 衣
也是看個人需求,但大家也都知道國外就是品牌的東西比台灣便宜很多
所以若你在台灣本來就買品牌衣服,這裡反而便宜很多
4. 行
車子便宜,保險很貴,給個例子,我20年老Camry幾乎都沒價值了
保險費一年全額加幣2500,拿到全折扣的話是1000,非常的貴,第三責任險還不是最高
汽油的話比台灣貴(溫哥華超貴),但不用燃料稅和一點點的牌照稅
因此算進去後汽油還是比台灣便宜,但我都去美國加,才加拿大的七折
捷運月票一個月 93~172 加幣,看你家距離
補充:
美國加油目前一公升比溫哥華便宜 0.5 加幣,camry 加滿約 55~60 公升
如果帶兩個油桶下去 38 公升,等於光是去一趟加加油就省了快 50 加幣
還可以看看米國 costco 有什麼好料,或是到米國玩玩,這是住在大溫地區的一個 perk
可是現在人很多,週末海關很容易卡關,建議一大早出發
我是 morning person ,通常都八點之前下去加油,晃一晃到 costco 開門
八點之前通常不會塞車,老外很愛睡懶覺的
5. 育
目前沒小孩,但這裡若你是唸公立的,好像到大學以前都不用學費
然後小朋友的醫牙政府都負責,小孩子還可以每個月拿到政府補助幾百塊加幣
補充:
好像聽朋友說私立幼稚園(有教雙語的,例如中文法語等),一個月500~1000,有點忘了
反正和台灣很像,台灣是教美語,這裡是教中文/法語 XD
6. 樂
看個人,我們喜歡踏青 roadtrip 不太花錢,或開車下去米國玩
7. 醫
BC省健保費兩人家庭以上一個月 150 全包,看病做檢查不用錢
拿藥自費,但如果你有正常工作,公司通常可以 cover 60%-100% 藥錢
牙科不是健保,所以若你沒工作會非常貴
老婆洗個牙原價 250 加幣,幸好公司有保險,差一點的 cover 60% 好一點的全 cover
我牙齦腫起來處理費原價 230 加幣,就是照個 x ray 醫生檢查以及排出膿血
但我覺得這裡洗牙比台灣洗得好,非常仔細,若有公司負擔費用,其實很划算
補充:
雖然看病不用錢,轉診速度真的不快,來這邊就是要習慣凡事慢慢等
好幾位阿姨牙齒出問題就直接買機票回台灣了
這些老移民沒工作的,基本上牙齒出問題就是等著被人宰
也不要說什麼很多海歸人士回台灣濫用健保,其實年輕人在海外工作的
公司保險都有 cover ,我們也很少回台,基本上都是用這邊的醫療資源
大約是這樣,我沒有特別算一個月花費多少,基本上我們是簡單生活,但也沒苛待自己
一個月大約花 2.5K 以下吧,我和老婆一個月扣完稅後大概拿7K,基本上生活ok
但也不用想要有個自己的獨棟房,因為被炒到受不了了
(就像在台灣月收入7萬想買1500萬的房子一樣,月收入7萬買600萬就差不多了)
溫哥華真的是個很特殊的地方,我是因為有身份要過來坐移民監拿公民
若你是美國加拿大兩邊想看看的話,直接選美國吧,而且美國的基礎建設什麼的也比較好
不過你老了之後可能會想來加拿大養老,但也可能不會,因為被中國人搞爛了XD
基本上我是覺得加拿大蠻符合像我這種沒什麼野心的人
很多中國人愛賺錢的來這邊覺得鳥到爆,哈哈
先這樣了,有問題推文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4.80.144.1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versea_Job/M.1509252545.A.546.html
這裡許多老外想法已經被華人轉換,大家都愛交通方便的地方好嗎
然後開車也變得很暴躁,真的是劣幣驅逐良幣
※ 編輯: naticom (24.80.144.170), 10/29/2017 22:00:24
如果沒有買房壓力(例如老移民,或是移民第二代),80K基本也可以爽爽過
基本上我碰到的移民第二代,沒有一個不是父母準備好房子的
台灣人中國人華人都是如此,父母一定幫下一代準備好好的
所以新移民一定不要和同年齡的移民第二代比,不然會很難受
風景的話看久也膩了,覺得美國的風景比較多變化
我覺得加拿大比較好的地方就是健保,較少種族問題,以及槍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