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蓋也會說故事。
地上的井蓋千年如一躺在地上,驟眼睇看似千篇一律,但若靠近細看,可發現每個井蓋的細節也藏著故事。有些表面上均刻鑄不同代碼,政府部門、合約編號、鑄造廠、重量等資訊,可探知他們地下世界擔當的職責。如「PWDHK」代表工務司署,「Kenneth」則是英國鑄造公司的名稱。而不同顏色、形狀和符號都有相對的特定意思,甚至作為工作人員的提示,如「疏冷」上的箭咀,提示井蓋放置方向,以確保順應水流方向;顏色層面,黃色代表鹹水、紅色代表食水等。
由於香港以往不乏風災來襲,不少電力、煤氣和電訊網絡都往地下發展,這些看不到的地下,井然有序地藏著天然氣、電纜、電訊光纖,其中一個最常見的是有「GAS」字眼的「煤氣井蓋」。而有些井蓋,並非偶然地老是一同出現,如消防三寶-倒掛L型的「鵝頸街井」,配以開關(紅色FH標記井蓋),連接著一個普通的水劑,讓消防員可隨時使用。另一邊廂,雨水與污水渠蓋也是街頭上的孖寶,但假若看到方型的渠蓋「爆渠」便要退避三舍,因為那是污水處理,自鼠疫年代,雨水與污水分開處理,兩者縱有著相似外表,仍可以「圓清方濁」的原則作區分,圓圈花紋代表著清水井蓋,正方形圖案則是污水井蓋。時至今天,五花八門的井蓋逐漸統一,美觀度亦更被重視。自2000年開始,路政署要求承建商以不銹鋼外框填充附近路面物料,取代傳統井蓋,減少井蓋突兀感。
《井蓋展》以香港開埠初期作起點,展示井蓋的誕生過程及其功用,從中也讓我們看到香港生鐵鑄造工業的發展歷史和政府工務隨著時代的演變。
與社區歷史之約《井蓋展》
日期:2021年4月1日至 4月30日
時間:10am-8pm
地點:中環德輔道中 173 號 Nan Fung Place, 1/F – 2/F
#井蓋展 #南豐 #CACHe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渠務署井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是一隻老鼠,吱吱。
這是一個老鼠與香港人,從好友變成世仇的故事。
一切要從持續了三十年的「鼠疫之戰」說起…吱吱!
在1894年5月在太平山街發生的鼠疫,導致二千多人類死亡,大量香港人逃離香港,令當年人口從23萬跌至9萬。
當然這不是我的親身經歷,是我的祖祖祖祖祖…隨便啦,總而言之就是我們鼠族留傳下來的故事。
從1841年香港開埠以來,熱病便一直流行,當年剛進駐香港進行殖民,以及東印度公司派來香港的外國人,很多人都因不適應香港潮濕的氣候而患上熱病,甚至死亡。
哈哈吱吱!活該啊人類!
我們鼠族適應能力強,在潮濕的環境更有利於我們生長,對我們來說,香港反而是個天堂。
同一時間,鼠族的第一個敵人出現了。他叫哈蘭醫生(Dr. William A. Harland)是香港第一次進行截肢手術的醫生。1853年,他受聘來香港為殖民地醫官。
他到埗後,視察過香港的環境,曾多次向當時港督寶寧要求,香港的衛生必須大力改善,包括垃圾清理和污水排放的問題。
我們鼠族最喜歡在污水渠裏玩耍覓食,要清理污水就等同把我們的水上樂園拆掉!可惡的人類!吱吱!
我一開始也說過,香港人曾經是我們的朋友。在1858年,哈蘭醫生因為替華人診症而患上熱病,最後不治死亡。
1859年,港督羅便臣意識到環境衛生是引發疫病有莫大關聯,加上當時香港人口急增,他為了解決食水的問題,興建香港第一座水庫「薄扶林水塘」,在這之前,香港飲用水主要靠水井和溪流。
薄扶林水塘在1863年建成並多次擴充,一直沿用至今。
呸!吱吱!才死了一個人,有什麼了不起!
鼠族的第二個敵人,正是後來上任的港督寶雲,更成立「潔淨局」改善各方面的環境問題,這簡直就是向我們宣戰。
不過他也只是個孱弱的人類,才上任兩年便因為抵受不住香港的環境,因健康問題回鄉。
吱吱!活該!(舉中指)
潔淨局名存實亡,香港衛生環境依舊惡劣,又到了下一任港督德輔,一到港便收到數萬人簽署的請願信,要求改善環境問題。
政府便推行舊區重建清拆政策,亦對受影響居民賠償,還是受到當時許多華人極力反對,但最後政策還是成功通過了。
正所謂狗改不了吃屎,人類改不了自私。
在港的華裔商人開始收購洋樓,改建成唐樓租給華人居住。在洋人華人混居的情況下,由於生活習慣不同,使洋人的地區衛生變得惡劣。
政府有見及此,在1889年頒佈一條法例叫《歐洲人住宅區保留條例》,使洋人與華人分開區域生活。
西環、上環一帶變成華人聚居的地方,亦因為這個原因,今日的香港,你會發現灣仔、中環、金鐘全都是商業大廈,而上環卻保留傳統味的海味店。
由於華人的居住環境進一步受到限制,第一代的「劏房」也出現了!一個家庭住在約6呎 x 5呎的地方,更會在床下底養豬養雞,在大廈的地牢養牛。
這樣的居住環境,自然吸引了大批鼠族進駐及繁殖。在人鼠混居的情況下,鼠疫終於在1894年的5月,在太平山街一帶爆發了!
人類與老鼠的30年戰爭也開始了!
當時單計一個月已有400多人死亡,英軍與警察協力進行了一次名為「清洗之旅」的滅鼠運動。
進入疫區進行大清洗,更發現多具已經患鼠疫死去多時的屍體,最後政府將華人聚居的384棟房屋全部清拆,徹底進行消毒。故有「清洗太平地」之稱。
(現時該處為卜公花園)
將患病的人至一艘叫「海之家」的船上進行隔離及治療。然而,說好聽點是治療,難聽點就是等死,鼠疫的死亡率高達95%以上。
鼠疫當然沒有這麼容易被打倒,我們鼠族也四散到其他居住的地方。
政府為了撲滅老鼠,更公開懸賞鼓勵市民捉老鼠,每捉到一隻老鼠,便會得到2仙至5仙酬金。
人類總要犯同樣的錯誤,為了賺取報酬,不惜到外地找來老鼠,甚至養殖老鼠銷售給政府。
於是,政府很快就取消了該政策,哈哈!
敬酒不吃吃罰酒,政府決定對家居進行強制檢查,定期對地區進行清潔消毒,若住屋不合衛生規格便收取罰款。
政府大力宣傳「過街老鼠 人人喊打」,更在每條燈柱加裝鼠箱,給市民放置打死的老鼠。
就因為這樣,我們鼠族便由朋友關係轉化成敵人。鼠疫最終在1926年在香港絕跡。
「懂了吧?臭人類!快放了我!我們是朋友啊啊啊~」
「別看我長得像老鼠,其實我是貓!快收養我吧,喵喵喵~」
我不慎中了陷阱,被困在鼠籠內。可是,那人類好像沒有放過我的意思。
你以為故事這樣就完了嗎?
雖然鼠疫被消滅了,但日本人卻計劃培殖300萬隻老鼠、2噸跳蚤。
進行一次細菌戰!
有興趣看嗎?給我一個Like & Share吧!
在香港被消失前,我想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也許你覺得歷史很悶,但我對寫故事有100%信心。
香港人亦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
全書以故事讓你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使你明白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渠務署井圖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黃錦星指已採集數百污水樣本 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1月10日)在最新網誌提到,近半年來環境局、環保署聯同渠務署,積極參與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進行研發在生活污水中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
他指近期渠務署及環保署數十位同事專業地支援疫廈相關「污水探疫」選點及採樣等工作,包括分析社區個案分布,尋找相應污水排放建築圖則、揀選污水沙井、實地視察對照及評估、安排採樣承辦人員、聯繫屋苑管理、實地採樣運作及質量保證、冷凍暫存樣本及速遞至實驗室等。因應住戶一般日常生活習慣,實地採樣大都在清晨開始。
他又提到,在政府全力支援下,此研究項目於2020年10月正式啟動,為期一年。至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在不同地區的污水收集系統中採集了數百個生活污水樣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1-10-2021/69493
#黃錦星 #污水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渠務署井圖 在 因為受到錦田區的鄉郊污水污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下圖:渠務署的污水渠規劃圖,紫色線是計劃於二○一六年動工的錦田八鄉污水主渠走線。 今年四月中,錦田新屋苑「爾巒」的發展商新鴻基地產和香港禽畜 ... ... <看更多>
渠務署井圖 在 07 渠務- 07.1 施工圖則 的推薦與評價
07.1 施工圖則內容概述:材料驗收及儲存/ 工具/ 外牆渠筒功夫路辦房Source : www.geodoctors.com.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