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屏東最早的教會是里港教會,昔稱「阿里港」,早在1871年阿猴城(屏東市)的教友便會到里港聽道,後來教友希望可以在市區設立另一個聚會所,同年,宣教師李庥牧師同意在阿猴城街上陳姓教友的米店中設立福音堂(今復興路)。
期間歷經多次搬遷,直至1914年(民國3年)吳希榮牧師就任,著手籌辦新建禮拜堂,並奉獻自家家族在楠仔樹腳約1200坪土地(現址),直至1921年(民國10年)建成,早期地方居民稱「楠仔樹腳教會」。建造時以英國教堂之設計圖1:1建造完成,外觀仿哥德式建築,尖形屋頂,三分式立面結構,在沒有音響的年代,講台下更埋設了六個大水缸增加台上講道的共鳴。
教堂的後方在2013年(民國102年)設立楠仔樹腳聖經博物館,內部收藏了最大本的華文「手抄本聖經」(由一百多位信徒共同抄寫),完整的盲人聖經,以及世界約4千種不同語言的聖經,為全台首座以聖經為主題的博物館。(參觀需預約)
在屏東生活這麼多年,經過這間教堂無數次,雖對他也有好奇,但教堂所散發的莊嚴氣息,往往讓我這個「非教友」不敢任意接近,只能遠遠欣賞,總覺得入內拍照會打擾了園區的清幽。直到有次隨著社大老師帶領,才發現教堂旁還有一個「日本護國寺洗水池」,原來日治時期教堂的對面曾是「日本護國寺」,這個石造的洗水池是供信眾入內參拜前淨身(洗手、漱口)用,製造於1880年(大正13年),為護國寺住持戰後返國前,送給教會許有才牧師的紀念禮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芙蓉山「南天竺」門聯:「南海為觀音應化道場,正好看成祗這是;天竺乃釋迦出生國土,隨緣示現豈徒然。」寺內供奉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首任住持為融衍老和尚。1939年,茂蕊法師繼任為住持,直至1976年圓寂。茂蕊法師原籍廣東開平,俗姓簡,廿歲時依羅浮山華首台寺首座融衍老和尚披薙出家。同年冬,受戒於肇慶鼎湖山...
清 覺 寺住持 在 陳啓源 Kmt新竹市長初選候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禮佛問訊賜予啓示
#千載一時把握機會
#花開四季耕耘心田
#祈願金牛年行大運
#法寶寺住持妙詠法師
2021 年一路進前 努力不懈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祝福平安健康好運歲歲年年
#Always stand by you
#SOURCE Awakens
#新竹市議員陳啓源
#值得您信賴陳啓源
#深耕新竹幸福風城
#源力覺醒竹風再啓
#真誠關懷用心服務
#莫忘初衷不退初心
清 覺 寺住持 在 女子@清邁—ในเชียงให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冬季升營火原來是擔心佛像會冷?!
ทานข้าวใหม่ - ทานหลัวหิงไฟพระเจ้า
冬季冷颼颼,我們會為自己加件冬衣保暖禦寒,但藍納人因為擔心佛像會冷,所以在佛寺前升起營火為佛像取暖,嗎?
「獻新米、營火 ทานข้าวใหม่ - ทานหลัวหิงไฟพระเจ้า」兩項儀式在同一天舉行,約就落在藍納曆 4 月,西曆 12 月至 1 月間,正逢泰北的冬季亦是莊稼收穫的時節。「獻新米 ทานข้าวใหม่ 」是農人們收割農作後飲水思源,想起大地的恩賜、上天給予風調雨順以及先祖先靈的庇佑,遂準備剛收割的稻米、煮好的米飯、菜餚點心、水果、檳榔和煙草等祭品,舉辦儀式感謝天地賜福、先祖保佑。
雖然在佛教傳進藍納後,許多儀式祭典就改依佛教禮俗進行,但傳統依舊在,人們還是會準備新米以及各項祭品,獻給天神、大地之母(พระนางธรณี)、地基主們及祖靈等。
至於祭典的名稱也因為各地會獻上新米的方式或呈現的樣子,而有不同命名或俗稱,像是:
ทานข้าวหล่อบาตร 用砵獻米:把新米倒在砵裡。
ทานดอยข้าว 獻米山:ดอย 泰北話,意指山,表示倒在砵裡的米堆的像座山;
ดอยเงิน 獻銀山:獻上已經碾好的白米,閃亮亮的白色如銀;
ดอยคำ 獻金山:仍帶著稻榖的米,金黃色澤如金)。
ทานข้าวจี่ข้าวหลาม,就是用烤飯糰(ข้าวจี่*)或烤竹筒飯(ข้าวหลาม)當做祭品。
至於「ทานหลัวหิงไฟพระเจ้า」獻營火這項儀式起心動念有點可愛,就是人們擔心佛在冬季也會覺得冷,所以準備木材並堆疊在佛寺前升起營火。
木材的選擇以淺色(參考文說是白色)為主,包括牛筋果 ไม้คนทา、小刺山柑 ไม้ชิงชี่、胭木 ไม้มูกมัน 或羅旺子樹 ไม้มะขาม 等。所有樹枝裁成約兩公尺長、總共 80 根(數字同釋迦摩尼世壽)。儀式多半在清晨四、五點舉行,敲鑼三響的同時由佛寺住持點燃營火堆,待營火燃起,會再加進竹子一起燒。刻意以竹子燃燒的爆裂聲喚醒睡夢中的村民們,起床準備要布施的食物和祭品。
儀式當然不會只因為「有一種冷是信徒覺得祢冷」,應該也有讓地方人民堅定信仰、與地方連結更深的意義。
聽說明天臺北夜晚氣溫會降至 10 度以下,我們不堆營火,開個電暖器、泡杯可可就好,大家小心保暖!
【補充】
*ข้าวจี่,把飯捏成糰狀後壓扁拿刷上蛋汁後碳烤。
*上述傳統儀式在市區佛寺比較少見,若為清邁大學文化推廣中心協辦,場地都在 Wat Ton Kwen วัดต้นเกว๋น,日期時間則以官版公告為準。
【參考資料】
清邁文化大學文化推廣中心
https://lihi1.com/pi3jY
清邁文化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cm.3museum/posts/3617548871646405
清 覺 寺住持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芙蓉山「南天竺」門聯:「南海為觀音應化道場,正好看成祗這是;天竺乃釋迦出生國土,隨緣示現豈徒然。」寺內供奉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首任住持為融衍老和尚。1939年,茂蕊法師繼任為住持,直至1976年圓寂。茂蕊法師原籍廣東開平,俗姓簡,廿歲時依羅浮山華首台寺首座融衍老和尚披薙出家。同年冬,受戒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佐山和尚。1928年,受法於順德寶林寺禪宗大德翹芬和尚,承傳臨濟宗派系為第四十四世。1929年,法師更為眾所推許住持寶林寺。 曾遊歷各大叢林,如新興報恩寺、廈門南普陀寺、杭州海潮寺等聖地,至1932年南來香港,向政府申請購地,以發展弘法道場。1935年,於荃灣芙蓉山開創佔地七萬餘呎的南天竺寺。茂蕊法師常禮請各大德到寺中講經說法,南天竺寺亦逐漸成為香港名剎之一。茂蕊法師慷慨利人,對香港佛教事業貢獻良多。1946年,法師發起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1952年更將芙蓉山土地一萬四千餘呎贈予定西法師,建立東林念佛堂。又撥地數千呎建成太虛大師舍利塔於南天竺寺附近。 1952年聯合眾支持成立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地區總會,多屆被選為副董事長,1972年繼筏可大和尚後擔任董事長,至圓寂為止。茂蕊法師曾代表香港佛教界出席在曼谷、金邊、鹿野苑、可倫坡等地舉行之世佛友誼大會。在香港各佛教社團中身兼多職,均全力以赴。茂蕊法師於1976年5月26日在香港圓寂,世壽七十四歲。
• 太虛大師舍利塔及菩提樹:太虛大師為民國肇建以來,倡導佛教革新之高僧之一。,因受時代思潮的激發,故主革除教內積弊,以弘教護國,興國救世為己任。大師青年時閱經、閉關,嘗歷經三次悟境,亟為主張教理、教制、教產三大革命,且致力為實踐佛僧、佛化、佛國之三佛主義。首先創立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及漢藏教理院,為培植僧材而提倡僧教育。次辦海潮音、佛化報、佛化新青年等雜誌以弘揚佛法。後更著手組織世界佛學苑,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並派遣學僧分赴西藏、印度、斯裡蘭卡等地留學,研究藏文、梵文、巴厘文以通達各該教派之佛法。且主導大乘八宗平等共弘,更主張以禪、律振興佛教。大師與支那內學院歐陽漸、熊十力有法義之諍辯。平素更反對用進化論之歷史考證法研究佛法。為反對日本學者考證大乘起信論、楞嚴經等為偽書,當作評大乘起信論考證、佛法總抉擇談,力主法相必宗唯識,並為起信論辯護。大師並弘化於英、法、德、荷、比、美各國,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自此聲望日隆,國內有視之為佛教救星者,日人尊之為「民國佛教界之盟主」,時人更將其歸屬為佛教界革新派之代表。大師終其一生,不祇是著作等身,而無時無刻無不為國、為教、為眾生奔波服務,以至積勞成疾,不幸於民國卅六年(一九四七)三月十七日,捨報上生內院,圓寂在上海玉佛寺,四眾無不哀悼,荼毗後得心臟不壞,各色舍利三百餘顆,足徵大師悲願宏深,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至於禮佛、聖人及祖師舍利之旨趣,與禮拜佛成道之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皆同,即欲結下見佛聞法之殊勝因緣而速成菩提之意。大師的舍利,除於雪竇寺建塔安奉外,另由武昌、蓉城、西安、開封、廈門、檳城、泰國、香港等地信眾,分迎請舍利,建塔供奉。香港的建塔基地,由當時南天竺寺住持和尚茂蕊老法師捐獻(茂蕊、覺光、優曇等三位長老簽字)位於下芙蓉山之陽,南天竺寺之右前方,莊嚴藏式的舍利寶塔,於西元一九五七年竣工。
• 東林念佛堂位於荃灣芙蓉山上,叢林茂密,環境清幽,乃專修淨土之十方選賢道場。念佛堂由開山祖師定西法師 (1895~1962) 始建於1952年,當時荃灣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師將其東園菜地捐出,由定西法師初建淨室,名東林淨舍。是追法東晉廬山,並得各方善信集資,由南華學佛院多位學僧,胼手胝足、除草挖泥、挑土填溝,蓽路藍縷,修建淨室,初名「東林淨舍」。豈料同年八月初五,山洪暴發,建築沖毀逮半,各方聞訊紛紛施以援手,年底復修完成。翌年 (1953),修建大雄寶殿 (今極樂寶殿),改淨舍為「東林念佛堂」。1962年正式獲政府批准,成立「東林念佛堂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包括:定西、茂蕊、濟濤、聖懷、了一、永惺、聖照、智開、達成、洗麈、淨真、玅境法師、馬工廣居士等,並向香港佛教聯合會備案,是為佛教團體機構之始,開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期間,永惺法師於念佛堂,內擔任監院達十八年之久,並於1970年開創「佛教東林安老院」。進入山門後,正面為安老院,右側拾階而上為新大雄寶殿;殿高兩層,乃仿浙江奉化雪竇寺大殿風格興建,殿宇巍峨,飛簷畫楝,氣派不凡,於1998年12月26日落成開光。樓下一層為「大悲殿」,供奉千手觀音。樓上供奉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及觀音菩薩,左右十八羅漢。大悲殿後,過小庭園,花香四溢。極樂寶殿前石階旁立蓮花柱,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左右護法伽藍。寶殿右旁為「延壽堂」,樓上為「觀音閣」。左旁為淨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紀念堂」,內奉印光大師舍利塔。樓上為「藏經樓」,藏經頗豐,有『清刻大字龍藏經』共七千二百卷,另有『頻伽大藏』等多部佛經。「延壽堂」後尚有「法輪殿」,同為收藏經寶之所。 現時東林念佛堂的僧眾,專修淨土,為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常設法會有:彌勒菩薩聖誕、觀音菩薩聖誕、釋迦牟尼佛聖誕、盂蘭法會、大勢至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藥師如來聖誕及阿隬陀佛聖誕等。
清 覺 寺住持 在 Ryuuu TV / 學日文看日本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2月12號 京都清水寺住持在清水寺的清水舞台用大毛筆揮毫寫下「金」字,這是反映今年日本社會現象的「今年的漢字」。而代表我們這一年的漢字是..
■□■□■□■RyuuuTV□■□■□■□■□■□■□
是「實用日文介紹」和「日常(日本文化)」
為主題,每天9點上傳的YouTube頻道
■□■□■□■□■□■□■□■□■□■□■□■■□■□
∧ ∧
( - з -) < 訂閱一起愛日本!!
┏━〇〇━━━━━━━┓
┃ 如果覺得有那麼一點好看┃
┃ ♥麻煩訂閱我們唷♥ ┃
┃ http://goo.gl/ExwAuJ┃
┗┳┳━━━━━━┳┳┛
┗┛ ┗┛
※※※※※※※今天的一句話※※※※※※※
好像去看電影啊~可惜日本沒有半夜場。白天沒時間去
※※※※※※※※※※※※※※※※※※※※
◆RyuuuTV の 推薦影片
日本的女高中裙子原來是這麼回事!?
➡︎https://goo.gl/7rzj4k
日本旅行前必須看的日文教學
➡︎https://goo.gl/2qVu5E
YUMA學中文的煩惱
➡︎https://goo.gl/swiYfY
日本女生原來喜歡這種髮型∑(゚Д゚)
➡︎https://goo.gl/M6yniu
◆RyuuuTV の Facebook (最新消息第一時間)
RyuuuTV / 看日本學日語
➡︎https://goo.gl/sBYTkf
◆RyuuuTV の 第二頻道「Ryu`s無聊小事」
➡︎https://goo.gl/EhnHYV
◆Ryu の Instagram
➡︎https://goo.gl/Rm8577
◆Yuma の Instagram
➡︎https://goo.gl/42svu0
◆RyuuuTV の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yuuutv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是4個" u " 喔)
【寄信/送禮 地址】
標記收信人名為「RyuuuTV」寄至
〒107-0062 東京都港区南青山2-26-32 セイザン I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