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時代?】歷年政府十大縱容地產商壟斷行為
現時北京指需要整改香港發展商的「壟斷行為」,但「壟斷行為」的出現,與香港政府過往的房屋土地政策息息相關。那麼房屋土地政策會否來一場有意義的大改革?恐怕言之尚早。
現時政府放風的數個最新措施,非但不是劍指,甚至是鼓勵壟斷行為。這個弔詭之處,暫時被主流公共論述所忽略。以下十個香港政府助長發展商壟斷的行為,是否亦需要一併「整改」?
◾助長發展商加速圈地
多年來各種類型土地的發展管制,有維護城市景觀、保障生活質素與不同群體的權利,更有避免發展商全面壟斷土地資源的政策功能。但近日最新報導消息,傳出林鄭放風要大肆為發展商發展「起釘」,除放寬早已被發展商割據的濕地的發展地積比,亦打算向發展商視為「豬頭骨」的祖堂地開刀,鬆綁出售限制,預期發展商將能在新界加速囤地。
今次全方位的發展鬆綁,亦劍指市區土儲。自2010年起林鄭將強拍條件由9成收購門檻放寬到8成,十年後,今日有放風林鄭政府將舊樓強拍條件再降至7成。強拍底線似乎容許「無限後退」,在法例上不斷合理化發展商壟斷式收樓行為,相信「田牲式」收樓手法會更加放肆,而舊樓小業主及租戶的議價空間卻退無可退。
有趣的是,早前外投行的數據分析,在今次中央施壓下,估計恒基的地產謀財策略(農地王及私人市區收樓)將受最大影響。然而,今次放風的強拍放寬卻令市區舊樓最多土儲的恒基最受惠。政府跟發展商之間捆綁利益關係,在現時中央針對發展商壟斷行為下,更顯弔詭及複雜。
◾散播土地「荒」言
由2002年「孫九招」起,政府將香港房屋政策「定性」為集中土地供應,減少公營房屋供應,將私人房屋供應交由市場決定,是其後樓價飆升的重要因素。歷經20年,政府房屋大方針卻不見有大改變,繼續盲目催谷覓地,甚至不斷提倡天價人工島開,只為「做大個餅」,卻不全面收回棕地、發展商土儲及潛在違規丁地等其他土地選項。只講土地供應的政策論調背後,正配合著發展商動員打手發功,聯手在公眾輿論上背書式輸入「土地荒」的幻象,最後發展商圈地囤地等壟斷行為卻以「公共利益」之名變得合情合理。
林薪最近轉口風表示香港短期「搵夠地」,但劍指官僚「卡關」要加速審批,跟現時發展商指控回應香港房屋問題源自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明顯口徑一致,更顯政府貫徹親發展商的立場,不斷為發展商釋放土儲,助長由發展商主導香港土地供應。
◾「土地共享」度身訂做兼送基建
作為政府近年重點推銷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本身已被詬病為發展商「度身訂做」。政府以提供基建為由,幫助發展商釋放其偏遠、或有客觀條件限制(如位於濕地旁)而不適合發展的土儲,而公眾因而額外獲得的單位,往往只佔整個發展小部分(*額外*樓面面積的六成作公營房屋用途),發展商甚至能申請將官地納入發展範圍,將計劃稱為「共享」,實在是一個搵笨的公關表演,最後只會助長發展商繼續壟斷香港規劃主導權。
由發展商決定土地共享的選址,會否出現規劃錯配的社區?單從最新一宗共享申請中,恒基建議在林村杜山村鄉郊地區興建近40層高「公屋」,足見其潛在規劃災難。
可能發展商政府觀望政府會否進一步放寬發展限制,亦正與政府討價還價中,過去兩年土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只接到三宗申請,就土地供應速度而言,又是另一種「搵笨」。而昨天有發展商接受文匯報專訪就表示,在土地供應方面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表示可以提供多個「公營房屋單位」,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能是發展商心目中應酬北京施壓的其中一個成績表,能否真的解決房屋問題或壟斷問題只是一個大問號。
◾傾向避開發展商土儲收地
若政府真的動真格應付發展商壟斷及囤積行為,運用過去數十年在法院未嘗一敗的《收回土地條例》(土收)就最適合,將高度集中的業權復歸公有作公共用途,亦能夠增加租住公營房屋供應,舒緩基層居住困境。
政府亦會在收地政策上處處配合發展商。近數年有無數案例顯示,政府會選擇性利用土收針對一般農民、非原居民村甚至小地主,如橫洲、馬屎埔等,而巧妙地被避開發展商土儲,例如屏山北的棕地發展選址,以維護發展商的「私人業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容許政府利用土收收回選址內小業主的業權,為大業主的土地共享申請開路,位於林村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正屬此例,申請文件建議政府利用土收收回申請範圍內某些道路的業權,為發展項目興建接駁道路。
單單看林鄭於2019年提出收回十組私人地興建公屋,兩年後現時只能夠收回三組地塊,另外有三組地塊因屬發展商而放棄收回。而宣布收回的三組地塊中,其中一組更是新鴻基地產無法獲得當中位置關鍵的「祖堂地」業權而未能發展,屬「豬頭骨」地,政府收地屬收拾殘局。而發展商和政府亦能分別在收取「壯士斷臂」及「果斷收地」的公關之效,但諸如此類選擇性收地的做法只是在助長發展商壟斷市場的行為。
◾助長囤地自肥兼送發展權
過往新市鎮發展模式,主要是政府收回土地並重新規劃,部分土地再行公開拍賣,沙田新市鎮便是一例。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卻開始加入「原址換地」等概念,(「加強版」的新市鎮發展模式),逐漸將規劃主導權拱手相讓予發展商-發展商可以保留土地的發展權,早年聞風而一湧囤地的發展商大有斬獲,亦能夠決定能在那個位置起樓。
在新界東北發展公佈前,現任財政司陳茂波被涉嫌利益衝突,搶閘新界東北囤地,最後更逃過廉署起訴。連政府官員亦「其身不正」參與囤地等壟斷操作,怎能期望政府會大力遏止囤積堆奇?「加強版」新市鎮發展模式為發展商度身訂造,「獎勵」囤地行為,誰囤地囤得最多,誰就更能有能力壟斷市場。
◾批准無底線開則
回歸早年的發水樓、屏風樓,到近年納米樓,卻是一直導致香港房屋「貴、細、擠、焗」的一大推手。往往政府給予發展商樓面面積的優惠豁免,放寬這些建築物法規時,卻縱容發展商鑽政策空子,可以「無底線」開則,賺盡每一呎,而政府一向少有適時作出管制,卻稱將問題交予市場決定及解決,造就一個個三尖八角的「怪則」單位。除了樓價貴生活成本高,連市民的居住空間也被收縮及改造。今日,上有夏寶龍聲稱要解決劏房問題,下有繼續造就恒基成為「納米地產王」,更顯政府無心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放任樓市縱火
面對發展商囤樓囤地以及熱錢流入炒賣樓市,政府只講土地供應,將需求管理置於不顧,更故意忽視壓抑樓市炒賣的房稅政策改革,才是香港房屋問題「貴、細、擠」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改善的關鍵。
上年年頭大肆宣揚的一手樓空置稅,林鄭已經不敢再提,資產增值稅亦再不考慮。而早幾年政府為「應對」熱錢炒賣物業投資樓價飆升而推出的買家及特別印花稅(「辣招」),原來可以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業權形式避開, 所以公眾不時驚訝某高官、富商或明星竟能夠「首置」買樓,才猛然醒覺這些「辣招」實質上只係用來「做下樣」,向公眾顯示已經「做咗嘢」,實質上繼續「馬照跑、舞照跳、樓照炒」。
◾卸膊公營房屋予私人參建
除了政府每年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足外,現時林鄭自稱「重建置業階梯」一大措施首置樓,更是政府將公營房屋供應責任交予私人參建的「卸膊」發展模式。在首置樓的官方定義上卻一直彈出彈入,一時形容為「公」,一時又「私」,變相可以「捽數」,成為林鄭公私營「七三比例」達標的最大「公因數」,根本地影響原作公營房屋(公屋/居屋)的潛在土地供應數目。
當政府推銷土地共享計劃的前身「以公私合營釋放發展商農地土儲」時,強調需要在地皮提供公營房屋,但沒有明言是是哪一種(公屋/居屋),時至今日,公營房屋部分成為了「公營房屋/首置樓」。首置樓「名公實私」,作為私人發展商作出「社會貢獻」的一大賣點,讓夾心階層可以首置「可負擔」的單位,但定價上所價不菲,舉例說最新由長實發展的安達臣首置樓,定價已不考慮申請者負擔能力,而是重新與市價掛鈎,往往比居屋更加昂貴,這正是政府卸膊公營房屋的必然後果。
從「公營房屋」定義的變樣,明顯見到政府房屋供應政策放軟手腳,鬆章於發展商。如日後首置樓恆常化為公營房屋供應的話,將延續香港房屋供應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命運。
◾讓地產利益滲入城規會
董建華時期,首次委任過半數有發展商背景的人進入城規會,將城規會審批土地發展的把關角色,慢慢被日益摻雜的發展商利益弱化。現時單靠城規會本身利益申報機制以及避席做法,已經未足夠釋取公眾對於官商勾結的質疑,例如現時城規會 「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會議」,已有五個委員有發展商背景,公眾對於城規會能否發揮公正審議發展申請的觀感已經大打折扣。
◾增加發展商土儲的「活化」政策
除了慣常賣地強拍舊樓,近年的活化工廈政策亦給予發展商增加土儲的機會。由初時2010年的整幢工廠改建優惠、2018年第二輪工廈重建免補地價,再到近日的工廠改契標準補地價,除了很有可能為發展商日後農地改契補地價標準化試水溫外,一連串加快重建工廠措施,據傳媒報導亦助長發展商過往十年囤積甚至炒賣工廠單位,直接導致工廠區的呎價急升。
所謂「活化」,不止助長發展商的壟斷行為由土地房屋重建,延伸至平民工廠區,在加快重建同時,卻少有安置及補償小租戶的措施,租戶愈搬愈遠/細。單是靠虛有其表的劏房租管,根本不足以解決香港中低層生活工作空間日漸收縮的問題。
◾小結
回顧過往十多年政府縱容史,縱使近日中央點名發展商壟斷行為,然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政府很有可能進行土地發展鬆綁大手術,短期內繼續甚至加劇這場壟斷遊戲。而未來這個利益纏繞的聯盟究竟會不會被清算/替代?或是中央施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長遠仍需繼續觀望香港土地利益版圖變動、未來中央施政方針以及下一任政府班底之間如何互動。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20的網紅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工商廣告時間】蘊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蔡佳瑜合夥會計師。會計工商服務。審計委任服務。帳務處理及稅務申報。移民業務(合法移民公司) - #蘊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蔡佳瑜 #會計師 - 關於蘊揚 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由邱素慧及蔡府堅兩位執業經歷完整的會計師共同合組,以期為工商企業提供完善的專業服務...
「清算申報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HSBC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每天稅法5分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新聞] 投資人當心!賣美股商品型ETF 將課10%重- 看板Stock - 的評價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110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決清算申報(含常見錯誤態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清算申報書 在 政旺記帳士事務所- 清算申報書,日期之押法: 舉例說明如下 的評價
清算申報書 在 HSBC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滙豐投資健眼操👀|到底看了什麼?
整天關心螢幕上疫情數字和後續發展的你/妳
是不是發現自己的數字能力意外提升了呢?
投資前也別忘了要睜大眼停看聽
來,大聲告訴很滙編圖片中隱藏的優惠數字密碼是什麼?
➡️ 線索就在圖片內⬅️
看過不要錯過!
明眼人如你/妳別忘了把握網路銀行基金優惠
單筆申購看5️⃣👉手續費全面 5 折
定期定額基金申購看3️⃣👉手續費終身 3 折
宅在家用滙豐基金全能通就能日理萬「基」
優惠傳送門現正開啟快請:http://grp.hsbc/6183HV9mc
優惠期間:2021/1/1~3/31
#小資豐理財
#EarnMore
信託投資商品並非存款,不受存款保險之保障,本行受託投資不保本不保息,除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外,投資所可能產生的本金虧損、匯率損失、或海外股票發行公司解散、清算、移轉、股權分割、股權合併(反分割)等風險,均由客戶承擔。本資料並非為基金申購之要約或為投資之建議,申購基金應由投資人詳閱各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知、基金簡介後申購之。滙豐(台灣)提供客戶申購的基金範圍,限已經主管機關核准或申報生效之基金。美國/加拿大公民、美國/加拿大居民或有美國永久居留權者不得申購,亦不得代前述之人代為申購
清算申報書 在 每天稅法5分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而制定之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有關營利事業薪資費用加倍減除部分,應提示何種證明文件?
1.給付該員工薪資證明
2.員工請防疫隔離假之假單、請假紀錄
3.員工(或受隔離檢疫家屬)經衛生主管機關開立之居家隔離(檢疫)通知書、集中隔離(檢疫)等證明文件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大屯稽徵所接獲營利事業會計人員來電詢問,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中,營利事業因給付經衛生機關通知應居家隔離(檢疫)之員工薪資費用可加倍減除部分,應提示何種證明文件?
該所表示,營利事業、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屬應辦理109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決算或清算申報者,其員工經衛生機關通知應居家隔離(檢疫),或員工因照顧應居家隔離(檢疫)之家屬而請防疫隔離假者,得就其給付該員工請假期間薪資金額之百分之二百,自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減除,並以計算所得額至零為限。所需證明文件為給付該員工薪資證明、員工請防疫隔離假之假單、請假紀錄及員工(或受隔離檢疫家屬)經衛生主管機關開立之居家隔離(檢疫)通知書、集中隔離(檢疫)等證明文件。
該所並提醒營利事業給付請防疫隔離假員工請假期間之薪資費用應減除政府補助款後之餘額,始可加倍減除。應注意的是,營利事業給付該員工請假期間之薪資金額如已適用其他法律規定之租稅優惠,或營利事業依所得稅法第24條規定計算之所得額已為負數者,不適用薪資費用加倍減除之規定。
納稅義務人如有任何疑問,可利用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該所將竭誠為您服務。
新聞稿聯絡人:大屯稽徵所營所遺贈稅股江貞慧
聯絡電話:(04)24852934轉109
清算申報書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工商廣告時間】蘊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蔡佳瑜合夥會計師。會計工商服務。審計委任服務。帳務處理及稅務申報。移民業務(合法移民公司)
-
#蘊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蔡佳瑜 #會計師
-
關於蘊揚
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由邱素慧及蔡府堅兩位執業經歷完整的會計師共同合組,以期為工商企業提供完善的專業服務。一直秉持著「同理心」的信念,一步一腳印的耕耘新竹、竹北、湖口等地區。除以合理的價格及提供良好的服務外,並持續提高客戶服務滿意度並增進相關專業技能,以期滿足客戶全方位之需求。
-
審計委任服務
非公開發行公司之財務報表審計
銀行融資簽證
稅務申報查核簽證
非營利事業組織之查核簽證
公司決算書表查核
資本額查核簽證
投資、合併、股價評估或收購之專案查核
其他專業查核,如內部控制評估、清算、破產、重整等查核
-
企業營運與財務規劃
財務報表分析、利潤規劃以及投資或合併計劃之編製。
各項投資專案可行性之研究與分析。
外僑及大陸來台投資、國內廠商對外投資之諮詢服務等。
企業整體及國內外之租稅規劃。
-
稅務諮詢服務
代理各層次之稅務行政及司法救濟工作,如申請復查、訴願、行政訴訟及申辯、答辯暨抗告等。
台灣地區、中國地區移轉訂價報告服務:移轉訂價報告之編制及諮詢、訂價策略之輔導。
租稅規劃,包括國內及國際間對個人、公司或社團之租稅規劃。
免稅之申請及建議。
營業稅、遺產稅及贈與稅之申報。
資產重估價之代理申請及簽證申報。
代撰有關稅務申請函件。
對外投資有關租稅問題之分析、研究及建議法令資訊服務,提供正確、即時、完整之商業稅務法令。
-
蘊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專 線:《03》550-6196 (代表號)
傳 真:《03》550-7169
所 址:新竹縣竹北市成功五街63號三樓之2
官網:https://www.wewincpa.biz/
=
艾蛙聯合行銷有限公司【品牌簡介】
公司服務項目:
一、百位網紅發案:youtuber、ig客、部落客、直播主
二、團購經營:線上宣傳、線下收單
三、專案企劃:活動統籌與執行
四、品牌經銷:網路行銷與蝦皮購物銷售
五、個人業配接案:部落格、影片開箱
六、Fb精準廣告投放:提升來店數,有效締結訂單
公司官網:https://www.aiwamkt.com/
品牌Slogan:夢想始於行動
=
公司服務項目:品牌行銷策略、部落客行銷、粉絲團代操、品牌推廣、
團購經營、異業合作、Fb精準廣告投放、官網建構、網紅行銷、創業行銷講座
=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ar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919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www.aiwamkt.com/
My Shop:https://alwa1919.waca.ec/
清算申報書 在 110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決清算申報(含常見錯誤態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10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決 清算申報 (含常見錯誤態樣)講義下載:https://www.ntbk.gov.tw/download/caee6e77b1eb41698cc0dd757d7ee768. ... <看更多>
清算申報書 在 政旺記帳士事務所- 清算申報書,日期之押法: 舉例說明如下 的推薦與評價
清算申報書 ,日期之押法: 舉例說明如下: 結算申報書日期:設立日8/19~股東同意書日=市府核淮解散日(同一天) 11/4 清算申報書日期: ... ... <看更多>
清算申報書 在 [新聞] 投資人當心!賣美股商品型ETF 將課10%重- 看板Stock -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投資人當心!賣美股商品型ETF 將課10%重稅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030000017-260410?chdtv
發布時間:12:002022/10/30
記者署名:編輯、 邱怡萱 、文、財訊雙週刊、洪綾襄
原文內容:
根據《財訊》報導,9月下旬開始,不少利用複委託交易美股的投資人,都陸續收到通知
:從明年1月1日起,美國國稅局和財政部將針對外國人投資「PTP」(Public Traded
Partnership,公開交易合夥企業)股票或ETF者,預先課扣交易總價金10%的稅。
《財訊》報導指出,被公告有稅務風險的ETF,以槓桿原物料或商品期貨型ETF為主。台新
銀行公告提醒複委託投資人的公告,就標出現行架上21檔與PTP相關的商品有稅務風險,
包括DBC(德意志銀行商品指數基金)、USO(美國石油基金)、DBA(德意志銀行農產品
指數基金)、GLL(Proshares 兩倍放空黃金基金)、EUO(Proshares兩倍放空歐元基金
)等,以及大豆、小麥、布蘭特原油、VIX等ETF。
賠錢也先扣 退稅手續麻煩
《財訊》報導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要被預課稅額的款項不是資本利得或是股利,而是交
易金額的10%,相當嚴格,影響層面可能比30%的股利所得還大。例如,一個台灣投資人「
阿財」之前看好糧價,花了100萬台幣買DBA,漲30%後賣掉,依據現行稅法,賺得的30萬
元的價差將併入海外所得,可能不用被課稅;但改制後,不管如何,直接就被美國國稅局
預課總金額的10%,也就是130萬元的10%,13萬元。「阿財」原本稅前賺30%、30萬元,但
新制上路後,稅後只賺17萬元,賺17%。
反之,如果DBA價格大跌20%,阿財認賠賣出,只剩80萬元,還是躲不掉預課的10%稅金,
只能拿回72萬元,等於稅前虧損20%,稅後虧損28%。「雖然這筆只是預課,投資人可以用
虧損為由,向美國國稅局申請退稅,不過非常麻煩。」資誠稅務諮詢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蘇
宥人指出,外國投資人要先去美國稅務單位申請稅籍編號、申報、計算後證明虧損,才可
以退稅。
為什麼美國要對外國投資人下如此重手?又為什麼特別針對商品期貨相關的ETF?
根據《財訊》報導,蘇宥人分析,首先,要先了解美國ETF的類型。ETF被稱為交易所交易
基金,但不只一種形態。一般投資人常買的SPY(標準普爾500指數ETF)或VT(Vanguard
全世界股票ETF)等ETF,屬於結構開放,標的為股份有限公司,非合夥公司,因此不會受
到新制影響。
但有些早期成立的商品型ETF,為了節稅,而採用公開合夥公司PTP架構,沿用至今。根據
《財訊》報導,近幾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壓力龐大,又要落實公平課稅,亟思補足這個稅
務缺口,原本在2018年即公告要在2020年上路新制,卻因故延後。今年「鷹式升息」後,
美國政府支付公債利息的壓力大增,因而急忙宣布要在2023年實施這項新制。
心得/評論:
欠最多錢的就是政府
升息的時候最慘的也是政府
所以升息就是得加稅
目前第一步是這個
第二步不知道又是哪些人要多繳稅了
之前英國首相在升息時還想玩減稅
讓所有人不信任英國財政
英鎊大貶,首相下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5.5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7104667.A.4D0.html
※ 編輯: TyuzuChou (61.65.51.19 臺灣), 10/30/2022 12:38: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