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22坪的老屋,
在充滿灰階色系搭佐木頭植栽的陳設,
描繪出空間自然恬淡的生活感~
同時也讓家回歸最純粹的生活原點,
展望一家人未來的美好的生活日常~
( #哇嘻FU編 )
-
CASE DATA
居住成員:大人×2、小孩×1
房屋坪數:22坪(室內)
設計風格:現代風
房屋類型:標準格局
房屋狀況:老屋翻新
空間格局:3房、2廳、2衛
主要建材:系統板材、木皮、PERGO木地板、清水模、石材、TOTO衛浴、玻璃
粉絲專頁:垼程建築師事務所/浮見月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喜歡 #垼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浮見月設計 的個案嗎😍
請撥打免付費專線 ☎0809-000123分機19877
「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幸福空間 Gorgeous Sp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冠勝塗裝-專業清水模修飾防護工法-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70坪時尚簡約現代風黃巢設計工務店/戴小芹建築師事務所黃建華 的評價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毛森江的建築工作:清水模家的質感-三采文化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安藤忠雄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安藤忠雄介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家大學的校園建築,背後都有自己的願景。
在香港大學、 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和科技大學四家不同年代落成的本地大學中,雖然因應著各自的教育理想,而在校園建築上採用不同的設計風格。但不約而同都著意地營造一份鼓勵自由交流的開放式氣氛。建築歷史博士黎雋維在秋季號《就係香港》中,深入剖析了這四家大學在創建時,如何因應各自的地理環境、實際需要以至教育願景,而築起風格䢛異的校園,並成為本地重要地標。
擁有 110年歷史,香港大學成立當時以成為東方的牛津劍橋為目標,校園設計也依據這些老牌為藍本,採用開放式的校園(campus)模式。個別建築圍繞著地理環境疏落地分佈。建築之間倘大的空間,就成為廣場、草地、走廊、庭園等學生活動和交流的場地。而校園和城市之間,並沒有高高的圍牆和門禁。這種強調開放性,將校園融入城市之中的處理,回應了大學承傳知識和鞭策社會進步的公共角色。
至於六十年代初落成的中文大學,在規劃和設計上則跟范文照及司徒惠這群在1949年從內地來港的「移民建築師」有關。范文照將崇基書院融入馬料水的山巒之中; 司徒惠則採用了當時前衞的粗獷主義風格,將不加修飾的混凝土質材作為外牆。除了是節省成本,更加是作為一種節約勤儉的美學表現。
理工大學前身為香港工業學院,在七十年代初變為理工學院,並委託巴馬丹拿建築事務所為紅磡新校舍進行設計,負責項目的建築師木下一,曾設計出經典的怡和大廈(舊稱康樂大廈);理工落在紅磡海底隊道出口旁邊,土地面積細少,而且四面均被尖沙咀的商業大廈或高速公路包圍。木下一為了將最多的空間放置在最少的面積上,將校舍的建築物抬起,並加設平台,作為貫穿校舍各部分的平面空間。因為這個人車分隔的設計策略,平台就成為了人工的土地,學生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活動,抵消了土地面積的限制。
1991年創立的、位於清水灣的科技大學,依山而建,發揮了山坡的地勢優點,利用高低落差而成的空間,將大學生活的各個空間,有系統地分佈在東西主軸線的兩端,使原本崎嶇難行的山路斜坡,都以極具效率的走道和天橋取代。漫步於這些走道之上,可以眺望西貢內海的景色,是一幅香港少見的風景。建築師關善明採取開放的設計,讓陽光和海風等自然元素,隨機地滲進各個角落,形成一種介乎於內外之間的建築空間,亦是科技大學校園一個特殊的空間特質。
無論是哪家大學,各個建築師都將最多的空間,預留給學生的校園生活。而在建築設計上,這些空間都被刻意設計成沒有功能限制的廣場或空地。學生可以對這些空間的用途自由演繹,令大學成為可以容納各式各樣思潮和活動的場所。在這個層次上,看似平凡的空間就成為了大學的靈魂所在,賦予大學生生不息的力量,迎接每一個年代的挑戰。
*圖片由香港歷史博物館及政府圖片資料室提供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2020就係香港秋季號 #大學校園 #建築設計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國首個嶄新長照中心:結合輕軌與健康園區】
今天早上 #高齡整合長期照護中心開幕,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也到場主持。在致詞中,陳市長提到高雄高齡人口超過16%(約45萬),而有長照需求的人口也接近10萬,為落實中央長照2.0政策,並實現健康城市願景,早在陳菊市長任內,就啟動興建高齡整合長照大樓,並規劃中醫醫院、民生醫院特殊疾病護理之家、凱旋醫院精神護理之家與康復之家、社區心衛中心、日照中心、長照巷弄C據點等單位進駐,形成一個多元服務的社區型醫療園區。
👉長照大樓工程
高齡整合長期照護中心大樓共地上10層,地下2層,總樓地板面積約6,800坪,為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觀底座為清水混凝土牆面,高層西面採錯層長窗條,南面採格狀深開窗,低調融入周邊凱旋醫院、衛生局等建物中。
在設計理念上,順應近年來照護機構重新回歸住宅思考的潮流,新的大樓以飯店(HOTEL)、居家(HOME)、醫院(HOSPITAL) 「#3H」為設計概念,有「飯店」建築外觀與接待大廳,並設計如「居家」般平面區劃。
在居住空間內,可以將差異化的個人需求,如無障礙設備、個人物品收納空間納入設計;並透過深凹窗、花台提供植物生長空間,增添視覺綠意;寬廣的走道和安全視角,則保留醫院設計的安全性。同時整體建物因規劃綠建築友善環境、智慧節能及防災安全,也取得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標章。
👉高齡友善交通
長照中心並非一個獨立單位,各樓層分別由衛生局和凱旋醫院、民生醫院、中醫院三家市立醫院管轄,等於是把各家長照和社區照護的單位集中在一棟大樓中。而這三家醫院和衛生局,就形成高雄的「#衛生醫療園區」,雖然規模不比醫學中心,卻承接更多社區業務,除長照外,並把更多資源投入公衛中「健康促進、特殊防護」的預防醫學上,是打造健康城市的重要角色。
輕軌C33站就位在長照大樓正前方,徒步只要1分鐘,未來東三民、苓雅、前鎮區民,搭乘輕軌都能在10分鐘內抵達,便利使用健康資源。輕軌採用全低地板列車,包含月台也是無障礙規劃,無論輪椅、嬰兒車或助行器,上下車都毫無障礙,比搭捷運還方便。
其實在國際上,也有因應高齡化重整交通系統的概念。例如日本富山市,因預期2030年高齡人口超過1/3,因此從2007年起推動「緊緻城市」、擴建輕軌,發給長者電子票證優惠,嘗試讓開車為主的富山市民改變習慣。在交通變得更便利後,富山輕軌運量在10年內翻倍,其中長者運量增加250%,老人的活動量也明顯增加,平均比全國多出1000步,讓行動受限老人的生活與社交圈都擴大了,估計每年可省下7900萬日幣的醫療費用。
這樣的例子,對於2060年高齡人口將達40%以上的高雄,是很好的啟發,未來透過大眾運輸串連長照資源與社區,將可以讓高雄變得更健康,長者不再寸步難行!
👉智慧醫療示範區
隨著長照2.0政策推動,政府投資逐年增加,例如衛福部就表示長照支出將從今年400億再擴增到600億。其中照護人力的短缺便直接影響國家財政與照護品質。
因此,引進智慧化技術,將能將照護人員從繁瑣的文書作業、重複的日常流程中解放,將更多時間投入人與人的互動內,去年衛生福利部就在全國舉辦十三場「長照服務提供者資訊化作業推廣計畫」說明會,嘗試引進輔助長照環境的科技。
而除了生活紀錄、生命徵象量測、被照護者的行動安全等數位監測指標外,環境偵測、控制也有不少智慧居家設備派得上用場之處。
在經濟部即將於軟體園區旁成立「#前鎮創新園區」之際,「衛生醫療園區」就是一個可以引進各種智慧醫療軟硬體示範場地,而新的長照大樓也有足夠的預留空間與介面來試驗這些新技術。讓醫療服務、就醫交通、健康資訊都能整合,才是「高齡整合長照」未來的目標!
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70坪時尚簡約現代風黃巢設計工務店/戴小芹建築師事務所黃建華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70坪三樓住宅,是自地自建的 清水模 透天別墅。建造時特別設計多面開窗,創造好採光和通風環境,加入簡約的現代風設計,打造出省電節能、卻又時尚不設限 ... ... <看更多>
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毛森江的建築工作:清水模家的質感-三采文化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Aug 5, 2021 - 書名:毛森江的建築工作:清水模家的質感,作者:毛森江,ISBN:9789576585494,出版日:2021/8/6 上,內文摘要:空間的內涵, ... 澤鼎建築師事務所. ... <看更多>
清水模建築師事務所 在 冠勝塗裝-專業清水模修飾防護工法-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冠勝清水模塗裝台灣工事經歷台北富邦-時代寓所大元建築師事務所... 地樺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再造清水模CV工法PG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