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天喜地入手新鍋,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麼?
看說明書,研究怎麼開鍋?No No No
資深煮夫煮婦應該跟我一樣
新鍋入手就直接洗刷刷擦乾
然後煎顆荷包蛋做 “面試吧”
成品如你所見
一出手就煎出荷包蛋界的藝術作品
水噹噹!有沒有!
貼近一點 甚至能聽到劈哩啪啦的聲響
湊鼻嗅吸 聞到蛋香味了嗎 🥳
還有燒過的醬油香~
啊嘶 很單純的 荷包蛋也能如此銷魂!
一顆完美荷包蛋的條件一次達標
✅ 輕薄滑嫩的熟蛋白
✅ 焦香可愛的小捲雷絲邊
✅ 輕輕撥弄就流淌的亮橘色蛋黃
✅ 燒過嗆香的醬油
✅ 充滿蛋香與醬香混合的醬汁
不論是 LOOK 跟香氣(鍋氣)
都相當令人滿意,心情雀躍激動不已!
達成這樣的小確幸會不會很難?
我是覺得如魚得水,易如反掌
尤其有這咖新來的隊友真的有如神助
#真心說不難
#下次請三咪姐拍個影片示範
碳化處理後的碳鋼鍋
物理不沾效果大大提升
非常容易上手,不再有隱藏眉角
熱鍋冷油、熱鍋熱油
冷鍋冷油、冷鍋熱油 #沒這東西啦🤣
幾時將食物下鍋,不用擲筊、不用猜
只是煎條魚,還要猜要哪種狀態下鍋
未免也太為難人,搞的心很累
經本人隨性測試,只要鍋熱了
不論熱油冷油
甚至不放油*都能達到不沾效果
若有心養鍋
更可以達到食物在鍋內冰宮繞場*效果
註*
豬五花表面擦乾
不放油中火煎香
煎上色翻面完全不沾
註**年輕時的回憶
最愛牽一票人在冰宮繞圈圈
_____
倒帶回到入手新鍋“開鍋那一Part
後來我還是有喵了一下說明書
還真的沒有複雜的開鍋程序
熱水洗刷刷,擦乾烘乾上點油
中火熱鍋3分鐘,倒出多餘的油
然後就可以上工了,就這樣容易!
除此之外還看到幾個亮點
讓我對家嚐碳化鐵鍋印象更加分
#台灣製造品質有保證
Made in Taiwan 我驕傲
#SGS食安檢測
安全標配
#台灣中鋼碳鋼鋼版
非回收料、邊角料
中華鐵鍋有的優點舉凡
無塗層、加熱快、耐高溫、耐用、好翻炒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家嚐碳化鐵鍋
這些優點也是一把抓一個不少
高分通過第一關面試之後信心爆棚
迎接第二個挑戰「煎魚」
用這咖新鍋挑戰新菜
當然也要來點新意
這道菜是—甘梅檸醬燒虱目魚肚
|
料理程序(食譜見文末)
|
小火煸香薑絲、蒜碎而後煎虱目魚
煎至魚肉表面赤紅,略帶酥脆焦香
俐落翻面後稍微煎過
倒入醬汁跟部分薑絲、蒜碎
中火煨煮收汁後
鍋邊滑入少許米酒嗆香
最後放入新鮮九層塔
拌一下起鍋!
|
一道香氣極為奔放,姿色誘人風華絕代
令人食指大動的甘梅檸醬燒虱目魚肚就完成了
整個過程操作行雲流水、躊躇滿志
金價~順~啦~
煎魚過程中,心裏難免有些猜疑
真的有這般順暢,不沾毫無窒礙嗎?
#婦仇者聯盟煎魚長青樹
#不免擔心
#我沒打算登場
拿鍋鏟偷偷 TU一下~
夭壽!真的完全不沾
大喜!從此之後煎魚可以心無罣礙
勇往直前只翻魚身,不再翻車了
_____
收集過數把中華炒鍋,從明火用到IH爐
累積不少使用心得,還真的 #沒有一把鍋
可以面面俱到,從外觀、重量、握把設計
到實際使用、清洗、養鍋、保養...
每一支鍋都有其缺點
#不然怎會一買再買
每次入手新鍋的期望值都很高
但在使用後都還是會有缺憾
#不然怎麼會一買再買
這咖家嚐碳化鐵鍋入手時間很短
不過使用起來幾乎沒有磨合期
開箱清洗後即開用
雖然沒有老夥伴用起來那般古溜
#有養鍋還是有差
#新鍋難免比較生澀
#鍋美責難少一些
但我對她完全有信心!
相信不久之後會變的超順手(我養你)
達到人鍋合一的境界,指日可待
___________
甘梅檸醬燒虱目魚肚
___________
材料
1盒|虱目魚肚
8片|老薑(切片後切絲)
3根|乾辣椒(選項)
2~3支|九層塔
醬汁
2~3大匙|醬油
4大匙|水
1/2大匙|香油
20g|甘梅檸*
*沒有甘梅檸可以用話梅補一點糖跟紹興酒
#耐高溫炒出美味鍋氣
#JIA家嚐碳化鐵鍋
#momo購物網
優惠看這裡:
https://pse.is/jiahsiehyungli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880的網紅哈娜 Hanna 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篇一樣有抽獎活動唷,記得往下看抽獎辦法,不要錯過啦) 這支影片是之前就拍好的~上次在ig詢問大家好像對這主題很有興趣!!其實我個人是很少會挑剔東西的,因為我算是蠻.....節儉(?)我覺得買了東西就是要用啦盡量不要浪費,如果真的不適合的話可以捐出去或是賣掉! 影片中提到的有些東西其實不會到“難用...
混合雲缺點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混合雲缺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彼得羅夫團購超優惠團購❤️

我們使用保養品,常常跟戀愛一樣。
有些品牌沒有不好,但無法隨著時間滿足你新的需求,只能留在過去。有些品牌雖然瞬間能奪走你的心可惜老狗變不出新把戲,除了明星商品外剩下的乏善可陳。彼得羅夫呢,算是我個人認為很難得,是越交往越喜歡的品牌🥰
彼得的明星商品大家都知道是凍膜,我跟它相見恨晚,四十歲開始使用,過了四年試過不少凍膜後我還是最愛彼得羅夫。凍膜之後呢,我也用了洗髮精、用了泡泡面膜、用了保養品,每拿到一個新產品我都會想「應該不會好用到哪兒去吧,畢竟靠賣凍膜就夠啦」不過意外的,彼得羅夫還真不會讓你失望。
中古小姐使用感想
#提升美白層次的高效B3精華乳
(本款早晚都能使用,但日間使用任何保養品,大家都要記得補防曬)
美白的無敵境界除了肌膚有透明感之外,最好還能無瑕+觸覺上柔嫩。肌膚透明感La Colline化妝水已經滿足了我們,剩下的無瑕+柔嫩我在遇到高效B3精華乳之前,一直覺得只能靠平日的長期保養,但B3精華乳表現相當令人驚豔,它算是很明顯可以將膚況提高一個層次的產品,如果妳停留在70分,那它應該可以帶妳到80分,就是這種功力。
不過呢這傢伙有點個性,因為成分主要是菸鹼醯胺 ,所以不能將它和含有維生素C的產品一起使用,換句話說當妳想用高效B3精華乳時,記得前一道手續搭配保濕型化妝水即可(不要用含有C的美白化妝水)
#高效A醇抗老精華
(建議夜間使用,也適合痘痘肌)
這瓶其實就像SV AB美容油的姊妹版本,專攻紋路。
SV的美容油每次團購業績都超好,很多人跟我一樣對那瓶一見鍾情。那麼彼得羅夫姊妹版差別在哪裡呢?它質地比較輕盈適合油肌或混合肌在夏天使用,味道上沒有SV的甜甜糖果味。除了抗老有感之外也可以當油用來夜間按摩臉部喔。
建議和上面的B3精華乳搭配一起使用養出好膚況(搭配使用時B3白天,A醇夜晚)
#光潤活顏眼霜
這款眼霜在2020年有得到美國美容權威雜誌allure美妝保養大賞。
不過光潤活顏眼霜估計剛用時妳可能會生氣,質地不是很能快速融入肌膚,換句話說使用前要先用手的體溫稍稍融化它,再輕塗至眼周。至於效果,其實就是款中規中矩的眼霜(不會讓妳失望但也不至於驚艷,不過不適合油肌,比較適合混和肌和乾肌朋友)拿出來介紹的原因並非因為它是大賞作品,而是活顏眼霜富含維生素E,換句話說相較於其他眼霜,可以減少紫外線對眼周肌膚帶來的傷害,適合夏天使用喔。
同款富含維生素E的光潤活顏乳霜也是相同功能、也需要妳用手掌溫度溫暖它之後再使用。抗老效果比不上繃繃霜,但保濕度算是我覺得平衡感蠻好的乳霜,既不油膩就算睡在冷氣房,第二天早上肌膚也不會乾燥(一樣,估計只適合乾肌和混和性肌膚,油肌朋友可能要到冬天再用會比較好)
進入團購老成員介紹前,先講一下品牌。如果都熟悉的朋友,可以直接跳文末購買連結。
#關於彼得羅夫
來自紐約的彼得羅夫是國際級醫美品牌,也是希爾頓飯店的備品及沙龍指定保養品牌。創辦人家族在匈牙利經營高級溫泉SPA所以彼得先生很擅長用溫泉泥、礦物質來解決肌膚困擾。品牌目前銷售到全球、累積了眾多名人愛用者(像珍妮佛羅佩茲、妮可基嫚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
大家都知道凍膜、泥膜極度貼合肌膚,在原料上必須去除不好成分之外,是否通過國際考驗、產品製作的實驗室規模也得納入考量,彼得羅夫這種國際級品牌完全令人安心。
★抗老前線軍之萬用保濕青瓜凍膜
(全球最暢銷產品)
#敏感肌也適用的安全性保濕及日曬後鎮靜肌膚
我自己的肌膚有波動期,試用了不適合的產品皮膚就會過敏泛紅、生理期前狀況也常不穩定,因此對保濕凍膜最大要求是任何時候都可使用,這款完全符合理想。
此外,夏天的青瓜凍膜其實也扮演著抗老角色。通常在承受紫外線曝曬後如果沒有「及時」補救,那肌膚經歷水分流失、黑色素沉澱之後就是老化了。青瓜凍膜對日曬後肌膚來說不只保濕,也有鎮靜效果,能在肌膚老化途中幫忙踩煞車。又,容易出油的夏季,它也有油水平衡功能,非常適合頻繁使用。
玫瑰舒潤活化面膜我覺得保濕度敷起來和青瓜很像,差別在於玫瑰沒有日曬後鎮靜功能但提亮效果比青瓜凍膜好,較能改善肌膚暗沉。
★此刻最需要的拉提黃金凍膜
黃金凍膜是我個人交往了四年的老夥伴,它很適合每週一至兩次的家庭抗老保養。
(對,不必出門做臉)如果妳每週乖乖進行以下步驟,拉提及維持臉部緊實狀態絕不是難事。
臉部緊實步驟:
洗完臉之後請先敷上彼得羅夫24K黃金面膜(請務必敷十分鐘以上)之後洗掉,接著上妳手邊的化妝水,用妳手邊的油或精華液做臉部按摩(兩三分鐘即可),最後塗上抗老保養品(我是用繃繃霜),這些有強大加乘效果的組合步驟結束後妳大概有好幾天都能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狀態裡,看到鏡子會很滿意、會覺得鬆弛下垂關我屁事了呢
★維持肌膚透明感的愛爾蘭黑泥面膜
清潔沒做好導致後續保養無法吸收,一切就白搭了。在空氣品質不優且氣候炎熱環境裡肌膚最需要定期淨化。這款主成分來自愛爾蘭農夫手工採集的黑泥,可以將皮膚上污垢及多於油脂吸出(會帶走我的粉刺)在此同時也不必擔心水份會被吸走,是溫和且可以長久交往的淨化產品。
★為了夏季保濕而誕生的輕盈雲朵系列
看哆啦A夢時超羨慕大雄可以躺在雲朵上休息,有了雲朵泡泡面膜妳也可以順利體驗大雄心情呢。雲朵泡泡面膜剛按壓出來是乳液劑型,方便讓妳均勻塗到臉上。靜置一分鐘後,乳液會跟空氣中的氧氣結合,變成泡泡質地,其中的玻尿酸成分可抓取千倍的水分灌注到肌膚裡,讓肌膚看起來更有元氣、鎖水保濕,使用完肌膚柔軟度倍增。
★瞬間讓妳移動到美國的洗髮產品
之前有寫過,彼得的洗髮精就是「Wel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歡迎來美國)的香味,是五星飯店裡很容易遇見的「美國香味」!大家不能外出旅行的時候,只要洗個頭髮就有美國fu喔。
至於使用感,其實它最適合夏天,很容易能洗得乾淨(頭皮黏膩感會消失)且隨便吹也能維持蓬鬆。不過乾燥髮質的朋友大概只有夏天適合使用(冬天用可能會乾燥),但混合以及油頭的朋友,這系列應該一年四季都很OK。我是頭髮很多的人,通常無法超過24小時不洗頭(不洗會意識到頭皮不乾淨),但洗了這款直到第二天頭皮依然能維持清爽狀態(即使有流汗)同款潤髮乳還有身體乳我覺得都是好用的,而且香味也是一致的。
小缺點:乾性髮質的朋友一定要靠護髮產品(比如他牌髮油或護髮液)搭配保養。
#美國名流級保養之彼得羅夫購買連結
https://gbf.tw/7f9km
混合雲缺點 在 哈娜 Hanna 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篇一樣有抽獎活動唷,記得往下看抽獎辦法,不要錯過啦)
這支影片是之前就拍好的~上次在ig詢問大家好像對這主題很有興趣!!其實我個人是很少會挑剔東西的,因為我算是蠻.....節儉(?)我覺得買了東西就是要用啦盡量不要浪費,如果真的不適合的話可以捐出去或是賣掉!
影片中提到的有些東西其實不會到“難用”,但我覺得對不起他的價格,所以還是會把它歸在我的雷品~就是用了不會讓我開心的產品!但當然我的毒藥可能是你的蜜糖,歡迎大家留言跟我互動交流啦:)如果你有什麼心目中的雷品也可以分享給我,或許我可以買來試試看XD
★訂閱頻道&開小鈴鐺吧★ https://goo.gl/JQG4NA
-----------------------------------------------------------------------------------------------
|About Hanna|
158cm 49kg
混合偏油性肌膚
⋄圖文版本 Blog:https://goo.gl/MEGLLP
⋄最新資訊 Facebook:https://bit.ly/2JvOQAg
⋄每天日常 Instagram:https://bit.ly/2UCPMcD
⋄努力更新 YouTube:https://goo.gl/JQG4NA
⋄商業合作 Business Inquiries:hannashao03@gmail.com
-----------------------------------------------------------------------------------------------
|Product info|
1. KIEHL'S 契爾氏 莓果薑黃精萃亮面膜
2. LANEIGE 蘭芝 睡美人極萃滋養晚安唇膜
3. Wet n Wild Photo Focus Foundation (Soft Beige)
4. 專科 完美保濕亮澤面膜
5. Biore 蜜妮 潤感密著面膜
#雷品分享 #雷品 #開架 #專櫃
-----------------------------------------------------------------------------------------
✌抽獎辦法✌
1.追蹤訂閱我的FB、IG、YT~~~
2.在本支影片下方留言跟我分享你想說的話
✌抽的獎品✌
1.寵愛女孩 完美緊膚礦物雲絲膜
2.荷本花園 植萃保濕噴霧
✌10/20抽2位隨機贈送唷~✌
-----------------------------------------------------------------------------------------
ღ頻道推薦影片ღ
我開始戴牙套了!隱適美Invisalign 隱形透明牙套心得分享https://youtu.be/cGEK9XHqecY
隱適美透明牙套的五個優缺點分享 https://youtu.be/jXKSL-pH3gg
曾拌麵VS老媽拌麵!哪個比較好吃?開箱試吃 https://youtu.be/4EHWhyrpNEQ
蘭芝新款玫瑰金雙層遮瑕氣墊粉餅8小時實測! https://youtu.be/Q3JMs7cmXao
坑洞痘疤走開!飛梭雷射三次全紀錄 https://youtu.be/FJfaaOH01Ag
//非商業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8kWzqbUQuM/hqdefault.jpg)
混合雲缺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觀塘瑞和街街市熟食檔的輝記雞煲店,人聲鼎沸,人人舉杯,高興得像開派對。大概因為雞煲的肉香和啤酒的酒氣催化,那一枱客跑到這一枱邀酒對飲,另一個他和他互不認識,也開懷聊天。笑聲與食物的混合,分不清誰是誰原來的朋友,十足一個熱鬧的大家庭。
有豪爽的食客,不難想像有義氣的老闆。盧錦輝是掌店人,身負重債,卻拒絕不負責任地結業;也是廚師,明知廚藝尚未精湛,但認真和用心對待食物,一絲不苟;就是對兒女有虧欠,也是盡了最大努力照顧。扛起這三個角色,很不容易,憑着一身忠肝義膽,面對逆境,絕不後悔。
四十多歲的阿輝,大胖子,笑起來很逗趣親切。下午三點與太太及數名夥記已回鋪準備晚市。手提着水桶,到樓下海鮮檔打水買活魚,濕瀝濕瀝,又跑到肉檔菜檔買新鮮食材,左騰右騰,搭着在頸背毛巾都濕透,襯衣也透出一片汗水印。
廚房只有他一人,所有食材經他親手處理,其他只是新手中廚。他做過扒房西廚,後來做殯儀行業,因為太太懷孕後便轉行開雞煲店,「我未必煮得好食,但有我輝記的味道。」雞煲做法看似簡單,但他很細心。選用兩斤三至兩斤四的雞隻,貪其肉質滑嫩,每件雞切得大小均等,分量每次相若,不會讓顧客感覺有大落差,拉油也拉得每件均勻。這樣細緻,造成唯一缺點,「客人可能要等。」雞煲味道香溢,冬蔭功海鮮鍋鮮甜,還有自家製白雲鳳爪,酸甜醒胃。
味道不俗,可是位於街市四樓,入夜後街道冷清,做了兩年,生意未能好轉,累積下來,共欠債二百萬元。「最叻試過一個月只蝕萬多元。」幸而有朋友借錢周轉,才能捱至今天。
其實,是朋友,也是熟客。開店初期,太太懷孕,期間照樣在店鋪幫忙,腹大便便全場奔波,後來再懷孕,更是揹着大女,佗着細仔開工,如此辛勞,很多客人看在眼裏,才仗義疏財,「他見我們工作辛苦,又要湊仔女,又沒放假,便拿錢給我,說不用計息,有錢才還。」
為顧店,夫妻早出晚歸,與兒女相處時間甚少,唯有帶他們到店鋪,見多幾面。只是大牌檔品流複雜,阿輝的父母起初也反對,「我說以前小時候都是這樣跟爸媽上班,其實大牌檔都是平民文化,讓他們知道見識一下。」兒女接觸人多,反倒有助他們成長,「女兒在學校像大姐姐,照顧同學,亦不怕與人溝通。」唯一遺憾是不能帶兒女到處遊玩,連到大商場或主題樂園的機會也難有。
父親、老闆、廚師,三個身份,三種責任雖然難以兼顧,但他不願放棄。店鋪債台高築,何不結業算數?「做人要有交帶,不是蝕了錢,拍一拍屁股走人,要有始有終,也給兒女知道,這是自己的責任,便要堅持完成。」
採訪:關曉輝
攝影:梁兆麟、謝致中
剪輯:麥煒軒
輝記雞煲火鍋
地址:觀塘瑞和街市政大樓4樓
電話:5941 9996/5119 0816
詳情: http://bit.ly/2P0rqE4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RJFgRZhxaI/hqdefault.jpg)
混合雲缺點 在 居妮Ginny Dail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詳細資訊請點此)
(眉心幾乎沒帶到粉底,因為正在過敏乾癢中,請包涵!)
有幾樣是新入手的、有幾樣則是之前就有的舊品
「不會太紅」的櫻花妝容分享給大家,新手也可以簡單學起來:D
眉毛的部分因為我有霧眉,就沒特別示範了!
請繼續往下看更詳細的產品心得歐
▷ ▷ ▷ 相關資訊
➤ THE FACE SHOP 潤色校正調色氣墊粉餅#01
泛紅的肌膚很適合用這款來修飾,但因為粉質偏乾,
不適合乾性肌膚、或混合偏乾的人使用
➤ CLIO X High Cheeks 限量氣墊粉餅#Ginger
遮瑕力真的滿高!!!可以蓋掉一半的黑眼圈、小痘痘、小瑕疵
但缺點就是容易有厚粉感,我選的色號顏色偏黃
目前是冬轉春的天氣還不會熱,整體持妝力還可以!
我是混合肌,這款在夏天使用的話不適合我XD
➤ LUNA 持久保濕遮瑕膏#02自然色
遮痘痘、遮黑眼圈的效果都普普~但真的很好推開、水潤
我都拿來當作眼下&法令紋打亮
➤ 韓國大創 美妝蛋
朋友送我的~這顆蛋真的太厲害了!!!
我手邊有貴鬆鬆的beautyblender都被我冷落了
最近全心全意得愛用這顆美妝蛋~
彈性好又柔軟、上妝效果真的不輸beautyblender(雖然韓國這顆比較容易吸粉底液)
吸水後膨脹得很大顆,上妝範圍也變大
但一樣可以用前端來做比較細部的上妝
而且超便宜,所以用一陣子就可以安心淘汰不心疼!
➤ HOLIKA HOLIKA Magic金屬光閃耀眼蜜#03
平價、珠光細緻、閃爍度不錯的眼影蜜
但缺點是持久力不夠XD早上擦、到晚上幾乎快消失了
所以有預算的話,我推Stila的眼影蜜哦!更閃更美又持久~
➤ ETUDE HOUSE 眾星雲集雙效彩盤#01
包裝超美完全我的菜!
總共六色眼影+一色腮紅,顏色都很安全
就算是酒紅也非常低調、是好控制的紅色系
這整盤我最愛的是頰彩,真心推薦拿它來大範圍刷在臉頰上
是非常自然的紅潤感~
➤ PERIPERA 激翹墨水睫毛膏#01
這款也是之前去韓國購入的,我的睫毛很硬又垂
擦這個是稍稍能撐起我的睫毛,它其實沒有特別的效果
(例如纖長或濃密)純粹就是將睫毛染色了!
這一色我還滿愛的,橘棕色不會太高調,初次嘗試可以擦擦看它!
➤ LANEIGE 超放電晶潤雙色唇膏(翻玩派對限定版)#2
私心推超多次的雙色唇彩😍
它是水潤型但又不會有豬油感,也不必護唇膏,直接擦即可
裸橘調搭深酒紅的組合很耐看、又百搭! 一支搞定
➤ Innisfree 防水髮際修容雙頭筆#2
它真的很防水,但也不好卸
所以有用的話一定要多卸幾次哦~
它像毛筆一樣的筆頭很好畫髮際線、另一頭拿來推開
想綁無瀏海造型時這支筆很實用囉!
▷ ▷ ▷ 其他產品(非韓牌)
➤ solone 愛麗絲魔法眼線液筆(咖)
我手邊超多眼線筆!!!但目前最常用的還是這支
滑順好上手,深咖啡色也深得剛剛好
夏天一整天下來,還是微微暈開,但還可以接受
(而且也沒遇到比他更好用的了....
之前很火紅的1028人魚眼線,我用還是暈得很慘啊TAT)
➤Noble 扇形超廣角睫毛夾
很容易就夾出「扇形」睫毛,這支睫毛是我近期的愛用!
@影片可參考:https://youtu.be/p8Aie5A5O3w
最後~
訂閱居妮頻道不錯過影片!!💋
▷ ▷ ▷ 更多GINNY
🔺聯絡我!E-MAIL:ning3035@gmail.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innyho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ing3035/
🔺BLOG:http://ning3035.pixnet.net/blo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m531nP6dYc/hqdefault.jpg)
混合雲缺點 在 什麼是混合雲?- 混合雲的優點與優勢 - NetApp 的相關結果
公有雲:優缺點 · 對資料安全的控管能力較少:您永遠不知道資料的運作位置,以及在什麼地理或其他限制下運作。 · 營運成本(opex) 較高:隨著效能的擴充,每小時的成本也會 ... ... <看更多>
混合雲缺點 在 什麼是混合雲?混合雲應用、案例、優缺點 - Tips Researcher 的相關結果
混合雲缺點 ... 雲環境很複雜,使用混合雲時企業會將其環境分為多個雲,環境複雜性就會更高,並且難以清楚的瞭解雲環境。這裡面包括了企業必須管理所有系統 ... ... <看更多>
混合雲缺點 在 混合雲定義、優勢,跟公有雲、私有雲有什麼差別? 的相關結果
混合雲 結合了至少一個私有雲,以及至少一個公有雲,兩者相輔相成成為混合雲,使混合雲兼具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優勢和資源。採用混合雲架構,可為企業提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