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講解員帶領下,由旺角步行至深水埗,深入了解新冠疫情困境下,低收入階層的生活現況。
住屋問題困擾不少港人,已經成為香港民生困局的焦點。樓價高企下,各類劏房成為基層的容身之所,床位、地舖、分間劏房,甚至山邊寮屋,都可以「成家立室」。新冠疫情令更多問題浮現,弱勢社群因經濟狀況較差,長期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健康。
希望香港政府正視問題,盡快加建公屋,讓更多人早日脫離劏房。
#惜食堂 #香港住屋問題 #劏房 #嚴淑明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B12T5b2q4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深水埗劏房問題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巡視業務
深水埗劏房問題 在 港唔斷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濁水漂流》中的「寧化飛灰」
(含劇透,慎讀)
—
喺香港回歸之前 ,
末代港督彭定康喺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上,
烙印咗呢句由作家JACK LONDON
所寫嘅信條: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I rather be ashes rather than dust”
呢句說話同《濁水漂流》遙遠相呼。
電影題為「濁水」,
但作品迸發嘅,
卻係燃燒殆盡嘅無限怒火。
—
「政府做撚錯嘢就要道歉啊!」
主角何奇輝如是說。
—
點解一句道歉咁重要?喺男主角,由吳鎮宇飾演嘅輝哥放監重返街頭嘅當晚,2012年2月15號,食環署同警察就喺無事前通知嘅情況下,喺通州街天橋底「清場」,將露宿者嘅家當全部丟棄。喺一般人,甚至政府眼中,警察扔掉嘅只係影響市容嘅垃圾,但對於長期露宿街頭嘅街友嚟講,佢哋被摧毀嘅,係自己嘅家。
—
「深水埗係啲窮人住嘅地方嚟架。」
—
有頭髮,又有邊個想做癩痢;有屋企返,又有邊個想做露宿者。《濁水漂流》嘗試以住屋見眾生,而呢一樣嘢,恰恰就係香港人其中一個核心價值。生活喺香港,點樣先為之成功?住洋樓,養番狗當然係毫無疑問嘅「人生勝利組」;初出茅廬嘅年青人,工作幾年死慳爛抵然後上車,可謂「事業有成」;甚至比你因為唔同原因而排到公屋,或者有公屋戶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亦可以惹嚟其他人艷羨嘅目光。住屋、上車,仿佛就係一般香港人人生嘅一大目標,而《濁水》裡面嘅街友,就係社會底層入面嘅最底層,連劏房都住唔起,要瞓街。
—
作品圍繞電影入面一眾露宿者角色向政府因為無理清場索償嘅一場訴訟,最後政府開出條件,向每位露宿友賠償2000蚊。2000蚊,對一般人嚟講可能無乜大不了,但對露宿者而言就係天降甘霖,本來無一物,2000蚊可能係超過幾個月嘅伙食,可能係毒癮發作時候嘅救命草,亦可能係緊急紓困嘅最後憑依。一眾露宿者對呢2000蚊持正面嘅態度,但唯獨係輝哥,寧願唔要錢,堅持要政府嘅一句道歉,而呢一個道歉,亦成為咗電影最大嘅戲劇張力。
—
《濁水漂流》,並無刻意美化街頭上嘅露宿者,反而以一個較寫實嘅角度切入,佢哋雖然唔算大奸大惡,但亦可以稱得上係「爛泥扶唔上壁」。喺露宿者嘅互動入面,我哋可以隱隱然理解各個主要角色嘅背景,例如另一主角「老爺」,係由謝君豪飾演嘅越南難民,因為居留問題而淪落;李麗珍演嘅陳妹,曾經係風塵女子,朱栢康演嘅大勝,就係典型嘅「老同」,每個角色都著自己嘅過去,然後聚首,共同漂流於香港無依無靠的濁水之中,互相扶持,互相折磨。
—
觀影期間,思緒萬千。政府肯向露宿者賠償,但唔願意認衰。根據參考資料,《濁水》開拍時間時值2019年11月,當時香港仍然處於劇烈嘅社會動蕩當中,做錯事肯暫緩轉軚,但唔肯撤回同認錯,好難令人無任何嘅聯想。一句道歉,喺呢個聯想嘅基礎上就變得極為複雜,簡單一句認錯,可能就需要牽涉極大嘅社會成本同犧牲,於此,雖然導演未必有好仔細交代輝哥擇善固執嘅原因,但我哋亦會有一定程度上嘅理解,啱就係啱,錯就係錯,點解要解釋?
—
電影嘅結局,可能會引嚟兩極嘅評價,而我個人就認為係畫龍點睛。對輝哥嚟講,堅持唔走,引火自焚可能係一個解脫,作為咁多年嚟無目人生嘅一個出口,亦可以視為攬炒,你可以趕走我嘅肉身,但你唔可以毀滅我嘅靈魂,以熊熊烈火作為對政權最後嘅控訴。但我嘅觀點好簡單,電影以結局言志,你唔道歉,我亦唔會妥協,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
畫作:
塵阿力映畫
(同ALEX已經好耐無合作,但只要有好電影,我們都在。)
—
濁水漂流 Drifting
深水埗劏房問題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B12T5b2q4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舊區疫情爆不停,繼油麻地和深水埗之後,北角又有舊樓告急,部分居民要撤離檢疫。舊區居住環境惡劣,劏房眾多喉管錯亂,一直是抗疫薄弱環節,近期病毒擴散有如火燒連環船,政府控疫必須更果斷迅速,若有「三無」大廈發現確診病例,就應強制檢測,封區「清毒」亦要更進取。第四波疫情爆發至今,單日新增病例雖未幾何級數上升,然而確診數字遲遲未顯著回落,就有急速惡化可能,中央也對香港疫情表示擔心,港府必須加倍努力。強制檢測是遏阻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需要人人配合,小撮人不合作,影響的是整個社區。居民逃避強檢,最近時有所聞,除了基層「受限區」,爆疫中產屋苑也有類似情况,如此下去,香港疫情很難紓緩。
蘋果頭條
懷孕不足八個月的中年孕婦上周三(20日)在土瓜灣遇警方截查,一度遭警方反鎖雙手並辱罵「死肥婆」,事後情緒激動跌坐地上,甚至早產誕下不足1.5公斤兒子。女事主劉女士今晚向《蘋果》透露,雖然BB仍需插喉「瞓箱」,留醫深切治療部,但引述醫生表示,情況開始穩定「有少少進步」,而她亦有幸得到家人的支持,希望可以度過今次難關,直言「唔可以再喊,為咗BB要撐落去」。女事主劉女士指她自分娩後寢食難安,身體多處地方亦疼痛非常,但她仍忍受痛楚,每逢周一、三、五到伊利沙伯醫院探望BB,每次探望半小時,「(BB)都仲係喺個箱度,插晒喉要用呼吸機,見到佢隻手插到瘀晒,好心痛,抱又抱唔到,摸又摸唔到,但醫生話BB而家情況比出世好咗啲」。
東方正論
繼在佐敦事先張揚式實施封區禁足令,導致大量居民漏夜出走逃避強制檢測後,港府總算學精了,日前在油麻地實行突襲式封區以防再有居民走甩。無奈今次檢測投入的人力物力與效果不成比例,僅檢測300多人且只有一人確診,更有大量單位無人應門,意味隨時有漏網之魚繼續播毒。政府前日傍晚突襲式圍封油麻地碧街9至27號和東安街3號,列入「受限區域」,涉及3幢大廈,要求居民不得外出並接受強制檢測,快閃封區11小時後至昨晨6時解封。
星島社論
新冠疫情之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首度以視像形式,分別聽取港澳特首述職。習近平聽取香港特首述職時表示,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對市民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威脅,亦令大家工作生活造成許多困擾,他對此表示「很關心及擔憂」;強調中央會全力支持特區抗疫,「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眼前困難一定能夠戰勝。」習近平又對受到美國無理制裁的香港政府官員的親切慰問,強調只有做到愛國者治港,中央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才能得到有效落實,香港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經濟社評
環球新冠病例突破1億,奪走近220萬條人命,疫苗是曙光,但隨時反變拖慢復常的「灰犀牛」(Gray Rhino)。香港眼下既要面對西方的產能樽頸,又要苦候內地藥廠的臨床數據,進退維谷。官員須多作幾手準備,對外緊追藥廠確保供應和交出數據,更要四出搜羅潛在疫苗,對內亦要快速堵截最新多個社區新苗頭,換取更多時間空間,應對圍繞疫苗的任何亂子。所謂灰犀牛,意指高概率、大影響,卻備受忽視的問題。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宣布成功預購2,250萬劑疫苗後,屢以西方諺語「隧道盡處有陽光」,寄語苦盡甘會來,惟首批疫苗連番延誤,下月底是否真能收足100萬劑BioNTech德國產針劑,盡是變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B12T5b2q4c/hqdefault.jpg)
深水埗劏房問題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wEGcQMWh70Y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在基層舊區擴散,繼油麻地和佐敦後,深水埗亦出現類似情况,政府擴大小區強制檢測範圍,能否及時遏阻疫情蔓延,仍是未知之數。這場舊區疫情風暴,集合了劏房居住環境劣、喉管亂駁衛生差、地盤散工流動多等高危因素,隨時比之前的歌舞群組爆發更凶險,第四波疫情爆發至今,最嚴峻狀况可能尚在後頭,市民要抖擻精神,防疫不能鬆懈,政府則必須因應基層舊區特殊環境,加強控疫強檢力度,倘若疫情不幸急轉直下、病例幾何級數上升,封城禁足也得考慮。新冠疫情重挫民生,對基層打擊尤大,政府控制不好疫情,經濟難樂觀,失業必加劇,這場舊區疫情,對基層市民的健康和生計都是重大威脅,當局必須靈活行事,支援基層和失業者。
蘋果頭條
貴族學府哈羅國際學校去年8月再獲地政總署批出新租約,以非牟利團體身分,用每年1,000元的象徵式地價續租位於屯門掃管笏的地皮,租約為期5年。事實上,早年哈羅國際學校被踢爆以「服務費」為由,轉移資金到私人公司哈羅國際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管理公司),情況至今仍未改善,10年累計轉移2億元。而哈羅國際學校的兩位校董,同時是哈羅管理的董事,可經該公司獲分紅和董事袍金。而更甚的是,教育局與哈羅簽訂的服務合約,規定哈羅每年須預留學費收入的10%向有需要的學生發放獎學金或經濟援助,而有關比例僅3.6%,遠未達標。
東方正論
回歸逾23年,「一國兩制」運作逾23年,從當初為了實現平穩過渡而設計的劃時代制度,到了今日荒腔走板,走樣變形,前年的反修例黑暴更將兩制所有蛀蟲穢物揭開,臭不可聞。然而,這並非意味一國兩制的設計出了問題,相反,兩制設計有其現實和歷史意義,問題只是出在執行的人身上,亦即是人的問題。特區由崇洋媚外的庸官當道,要忠誠無忠誠,要能力無能力,大事做不到,小事做不好,香港要重回正軌,首要解決人的問題。所有的制度都是為當時的形勢服務,一國兩制也不例外。
星島社論
港股大時代重臨,「北水」南下大手掃貨,更創下淨流入二百六十六億元單日新高,推動大市成交亦衝上三千億元破紀錄。恒指昨日最多急飆近千點,收市仍漲七百七十九點,報二九六四二點,一舉修復去年「疫情頂」,見二十個月高位,六隻藍籌股齊破頂道賀,距離三萬大關只一步之遙;恒生科指再創新高。市場人士表示,恒指仍有股份可追落後,但提醒升勢過急,籲股民嚴守離場策略。恒指昨日裂口高關,隨即大爆發,盤中最多飆九八五點,終收造二九六四二點,仍急升七七九點,創二〇一九年五月以來高位,逼近三萬大關,短短四日恒指已累升一四〇六點。
經濟社評
新冠疫情肆虐近1年,港府防疫屢被批評朝令夕改,最新有宣布一刀切取消年宵花市不足兩星期後急忙補鑊,重蹈去年中單方面頒下禁堂食令的覆轍。花農連番炮轟,疊加市民反湧去太子花墟,爆疫風險驟增,令當局決定讓年宵原址去馬復辦。抗疫情和保經濟不易平衡,政府決定從善如流後,應當思索如何能讓市民下月安全「行大運」,且深切反思連月來粗疏抗疫,究竟責任誰屬。特首林鄭月娥昨早表示,考慮到市民會應節,禁花市亦可能令個別賣花地方人流大增,決定跟業界商討後,定出年宵新安排。食衞局隨後公布,15個原有選址將續辦年宵,惟檔攤減半,且會利用科技限制人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EGcQMWh70Y/hqdefault.jpg)
深水埗劏房問題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間餐廳坐落在油麻地「旺區」的唐二樓,推門走進,偌大的進餐區一片死寂,是現時疫情中飲食業的寫照,但在廚房卻是繁忙依舊,廚工們正為稍後的派飯活動做準備。
派飯在兩年多前已經開始,社企餐廳「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說,起初派飯的對象只是餐廳附近的弱勢社群,如獨居長者及露宿者等,然而近日經濟轉差,多了不少新面孔前來。「有好多隱形需要,有批朋友可能面對失業已經幾個月」,而從他們的外表中其實難以辨認,「你睇到佢哋乾淨企理,點解會揹背嚢嚟拎呢?其實個個案係我早幾日見,佢最近係露宿者嚟。」
餐廳派的飯不是一式一樣,而是每天都有肉有素,總共三款供選擇,「人有選擇都好重要」,意念的背後是尊嚴。麥姑娘又指,其實部分受助朋友可能過往都沒有拿社會津貼,而他們的需要在今天可能更大。因此,她希望來拿飯盒的朋友都是很隨意的,無損人的尊嚴。
活動中,麥姑娘碰到不少令人難忘的個案,如有位中年男人每天堅持來拿兩個飯盒,原來他與傷殘的爸爸住在一個非常破爛的地方。他從荔枝角走到佐敦,每天來回兩次,拿過午飯回家跟爸爸吃,又再出發來拿晚餐,「佢每日來回就係因為呢兩個飯盒。」
麥姑娘感嘆每人背後其實都有故事,「能夠有一日三餐嘅人,未必明白由青衣坐兩蚊車,就為咗拎一個飯盒,因為佢唔使再為點果腹擔憂。」
面對更多的需要,同時餐廳跟其他同業一樣也抵受經營壓力,麥姑娘估計生意下跌了七至八成。餐廳於二月時曾停了一星期的晚市,晚上的派發活動亦因而被叫停。豈料麥姑娘很快便收到消息說很多露宿者反映,坊間不少社福機構都因疫情而暫停服務。她才恍然大悟︰「唔派好容易,但原來個飯咁重要!」
麥姑娘隨即在疫市中恢復派飯,甚至增加飯盒的數量,現時五間分店每日共派900個飯盒,與去年下半年比較多了一倍。麥姑娘強調行動只是回應社會需要,「依家經濟最艱難嘅時候,佢要嘅係一個真心煮出嚟嘅飯,你要用心做好佢」,她又指派飯可以繼續為長者員工提供工作機會,也是十分鼓舞。
現實的帳還是要算,她不諱言派飯是依靠市民捐贈支持,「喺困難嘅時候,如果我哋見到自己有,會唔會願意付出少少畀冇嘅人呢?呢個係我哋最想用呢個飯盒表達」。她也親手收過市民捐贈,感覺愛在流轉。因此她對有心人充滿信心,也視之為鼓勵,「有人話你知呢件事係啱嘅話,即使辛苦都要做。」
活動將派出去的飯盒命名為「福飯」,「喺呢個時刻有份參與,我諗都係福氣嚟嘅」,除了希望疫情快點過,麥姑娘也盼望來拿福飯的人滿載祝福,「佢今日諗起『福飯』,他朝佢可能靠自己去祝福其他人。」
銀杏館五間分店而家每日大概派900個飯盒,有興趣將呢份溫暖延續嘅朋友,可以去佢哋網站睇吓:
www.love.org.hk
除咗可以出錢認購飯盒,都可以捐抗疫物資或者出力做義工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8153H8Q-sU/hqdefault.jpg)